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中国眼耳鼻喉科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and otorhinolaryngology 중국안이비후과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影响因子: 0.5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2420
  • 国内刊号: 31-187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70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孙兴怀 迟放鲁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突发高眼压的临床观察

    作者:包菁;吕志刚;黄文丽

    目的 总结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突发高眼压的临床处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2年6月~ 2017年4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术后患者72例(113眼),其中9眼术中突发高眼压、浅前房,患者无明显疼痛、烦躁症状.2例为吸除皮质时出现,经20%甘露醇等保守治疗无效后予以经睫状体平坦部穿刺抽吸玻璃体液.7例为水分离时出现,予以排出前房黏弹剂、轻压或旋转晶状体挤出囊袋内液体等处理.结果 9例术中发生高眼压患者均在相应处理后顺利完成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所有患者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突发高眼压是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较少见的棘手问题,在术中针对病因进行及时处理,绝大部分患者可解除高眼压状态,顺利完成手术.

  • 术前外周血血小板参数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春鸣;黄亮;李圣杰;宋云霄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参数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4年1月~2017年6月于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就诊并确诊为PACG的患者267例,同时收集同时间段于我院体检的正常人群254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纳入人群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血小板参数、疾病史等资料.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外周血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所纳入的PACG患者均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根据平均视野缺损(MD)大小,将PACG患者分为早期(MD≤6 dB)、中期(12 dB≥MD >6 dB)、晚期(MD> 12 dB) PACG亚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PACG组及对照组2组间指标进行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对早期、中期、晚期PACG 3组间指标进行亚组分析.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PACG与对照组间的血小板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ACG组与对照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和疾病史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PACG患者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41 ±1.41) fLvs.(9.93 ±0.97) f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19,P<0.001).PACG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5.26±2.39) fL vs.(14.65±2.59) f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27,P=0.005).PACG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09.29±56.63)×109/L vs.(198.31 ±57.18)×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0,P=0.028).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早期、中期、晚期PACG 3组间血小板参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表明,MPV为PACG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41,P=0.003,95%可信区间为1.012 ~1.632).结论 PACG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参数MPV、PDW、PLT水平显著升高,MPV可能与PACG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

  • 合并真性晶状体囊膜剥脱的白内障患者手术技巧探讨

    作者:张睿;宋洪元;孙伟峰;沈旎;崔骁;仲明;沈炜

    目的 探讨合并真性晶状体囊膜剥脱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技巧,防止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对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建议.方法 对2014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科诊治的合并真性晶状体囊膜剥脱的白内障患者及相同数量的常规白内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合并真性晶状体囊膜剥脱的白内障患者共7例(12眼),抽取3例(6眼)为A组、4例(6眼)为B组,年龄均超过80岁,平均年龄(81.14±0.90)岁;4例(6眼).常规白内障患者为C组,年龄也均超过80岁,平均年龄(81.25 ±1.50)岁.手术方法均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A组采用2次撕囊技术,B组采用注入黏弹剂后常规连续环形撕囊技术,C组采用常规连续环形撕囊技术.对3组患者术前、术后视力、眼压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合并真性晶状体囊膜剥脱的白内障患者,可采用2次撕囊技术或注入黏弹剂后常规连续环形撕囊技术,手术安全性均较好.

  • 2~15周岁儿童青少年睫状肌麻痹前后屈光度变化研究

    作者:文惠园;姚静;沈阳;瞿小妹

    目的 通过对2 ~15周岁儿童、青少年进行睫状肌麻痹前后的屈光检查,探讨在不同年龄组以及在不同屈光状态下屈光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研究入选本科屈光门诊就诊儿童、青少年894例[平均年龄为(7.3±2.9)岁;男性462例、女性432例].睫状肌麻痹前采用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双眼屈光度[包括球镜(DS)、柱镜(DC)和等效球镜(SE)],睫状肌麻痹后采用电脑验光联合检影验光再次测量双眼屈光度.所有病例右眼纳入统计分析,睫状肌麻痹前后屈光度变化采用Wilcoxon分析,年龄和屈光状态对睫状肌麻痹前后屈光度变化量的影响采用混合线性模型Bonferroni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睫状肌麻痹后DS(Z=-24.082,P<0.001)、DC(Z=-10.795,P<0.001)和SE(Z=-24.850,P<0.001)均较睫状肌麻痹前发生显著的远视漂移.DS和SE变化量均受患者年龄(F=10.967,P<0.001;F=9.786,P<0.001)、屈光状态(F=56.864,P<0.001;F=56.292,P<0.001)及年龄×屈光状态的交互影响(F=2.121,P=0.014;F=2.009,P=0.021).进一步分析发现,2~4周岁儿童睫状肌麻痹后DS和SE远视漂移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ost hocP值均<0.05).远视患儿睫状肌麻痹后DS和SE远视漂移量显著高于正视和近视患儿(posthoc P值均<0.01).年龄(F =2.048,P=0.106)、屈光状态(F=1.341,P=0.253)及年龄×屈光状态的交互效应(F =0.479,P=0.927)对睫状肌麻痹前后柱镜屈光度变化量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15周岁儿童、青少年睫状肌麻痹前后DS、DC和SE变化差异显著.DS和SE变化受年龄和屈光状态影响,且年龄越小和远视SE越高的患儿,睫状肌麻痹后远视漂移越明显.年龄和屈光状态对睫状肌麻痹前后柱镜屈光度变化影响不明显.

  • 超氧化物歧化酶与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琴;滕尧树;李勇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一种具有特定生物催化功能的酶,可以高效催化超氧化物自由基分解,清除氧自由基,从而对抗氧化应激反应.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以气道阻塞、气道重塑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近年研究表明,氧化应激与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SOD通过清除鼻黏膜炎症反应中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在抗氧化应激及抗炎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SOD的作用及其机制,以及与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关系,以期为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防治策略的制订提供新的依据.

  • 视神经萎缩的诊疗思路与处理

    作者:田国红

    视神经萎缩是神经眼科临床常见体征之一,为各种病因导致视神经疾病后遗症期检眼镜(眼底镜)下的表现.由于视神经萎缩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因此临床诊断需要查找导致萎缩的具体病因.各种视神经本身的疾病如炎症、外伤、缺血,以及前部视觉通路的压迫等均能导致视神经萎缩.本文具体讲述导致视神经萎缩的各种病因及相应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有助于视神经萎缩患者的个体化诊疗.

  • 试题与答案

    作者:韩田;江睿;褚仁远

    关键词:
  • 430nm和530nm单色光对豚鼠眼球背侧及腹侧屈光发育的影响

    作者:刘睿;邹蕾蕾;刘望原;钱一锋;戴锦晖

    目的 研究430 nm短波长单色光及530 nm中波长单色光照对豚鼠眼球背侧、中央和腹侧屈光度及眼轴的影响.方法 采用A超及冷冻切片方法测量6只2周龄豚鼠的眼轴,分析2种方法所得结果的相关性.36只2周龄三色豚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只):430 nm短波长光组(蓝光组)、530 nm中波长光组(绿光组)及白光对照组.3组在蓝光、绿光及白光中连续饲养10周,各光照组光量子数设置一致.光照前及光照后2周、4周、6周、8周及10周分别进行眼球背侧、中央及腹侧屈光度检查,10周后每组各取6只豚鼠冷冻切片取矢状切面在显微镜下进行眼轴生物学测量.结果 A超与冷冻切片方法测量跟轴结果相关,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0周的建模,相对于白光组,蓝光组眼球背侧、中央和腹侧屈光度均偏远视(P<0.05),腹侧远视更明显,眼轴增长程度延缓(P<0.05),腹侧眼轴增长延缓显著;绿光组眼球背侧、中央和腹侧屈光度均偏近视(P<0.05),眼轴增长加快(P<0.05),背侧眼轴增长更明显.结论 单色光对豚鼠眼球背侧和腹侧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屈光状态及眼轴改变,可能与豚鼠视锥细胞分布有关.

  • “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的病因及临床诊疗进展”点评

    作者:叶信海

    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严重影响了外貌,导致患者的心理障碍.因多种畸形并存,修复面临很大挑战.近年来,虽然对小睑裂的认识及修复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尚缺乏统一的适应证和重建技术.该文就近年来对该病在病因、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详细的综述,并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 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的病因及临床诊疗进展

    作者:宋楠;张天宇

    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睑裂狭窄、上睑下垂、逆向性内眦赘皮和内眦间距增宽四联症.其致病基因为FOXL2,定位于3q23.由于多种畸形存在,小睑裂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比较复杂.本文就近年来该病在病因、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双眼视盘新生血管1例”病例评析

    作者:王文吉

    作者报道了1例梅毒性葡萄膜炎伴发双眼视盘新生血管病例.从病史采集及检查项目看,作者做了较全面且有序的葡萄膜炎病因探讨,并排除了文献报道可引发视盘新生血管的葡萄膜炎,如Behcet病、肉样瘤、多发性硬化等,值得赞赏.如要做点评,提出以下几点供参考.①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上未见视网膜缺血区,故认为视盘新生血管源于葡萄膜炎症,但本例未做广角FFA,不能完全排除周边部视网膜有无缺血,如后极与周边确实都无缺血,那么视盘新生血管就可能与炎症相关.Sanisio等[1]报道葡萄膜炎伴视盘新生血管,FFA上未见缺血,考虑新生血管由炎症引起.

    关键词:
  • 双眼视盘新生血管1例

    作者:季敏;陈辉;管怀进

    资料 患者男性,32岁,某乡镇电子厂工人.因右眼前黑影飘动1个月,左眼前黑影飘动4d于2014年5月31日至我科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前黑影飘动,无明显眼红、眼痛、流泪、畏光等不适,至海门市眼科医院就诊,发现右眼玻璃体积血,予卵磷脂络合碘及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后右眼症状好转.4d前左眼出现相似症状,遂至我院就诊.患者否认近视、外伤、夜盲史.5年前曾至福州市当兵,否认全身系统性疾病史,否认复发性口腔溃疡、皮肤异常、头痛、白癜风等异常,否认冶游史、手术输血史、药物过敏史,否认吸毒史、同性接触史,无家养宠物嗜好.

    关键词:
  • 激光在面部及五官整形美容中的应用与展望

    作者:张天宇;张菁

    激光是物质受激辐射产生的一种相干光,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强度大、单色性好、相干性强、偏振性好等特性,利用这些特性发展出的激光技术,在颜面部及五官腔道内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定位准确、范围精确、创伤微小的特点.在眼、耳、鼻及头面部疾病治疗与美容应用数十年的历史中,其优越性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各类新的激光技术和新型激光仪器不断涌现,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激光照射人体组织时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包括热效应、压强效应、光化效应、电磁效应、生物刺激效应等,利用这些不同的生物学效应,使得许多疾病的繁难治疗过程变得简单而疗效显著[1].新的激光技术以其独特的疗效和特性在许多疾病的治疗和整形美容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是在面部及五官整形美容中应用广泛.

    关键词:
  • 规范斜视临床治疗——解读2017年版眼科临床指南(PPP)内斜视和外斜视更新要点

    作者:赵晨

    目前新版美国眼科临床指南(PPP)内斜视和外斜视分册于2017年9月颁布.本文就本版(2017年版)和上一版(2012年版)PPP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列出2017年版的更新要点,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掌握新版PPP内容,以便能迅速、高效地指导临床,促进斜视诊疗的规范化.

  • 眼科临床指南(PPP)之青光眼分册的发展历程及其解读价值

    作者:陈君毅;孙兴怀

    眼科临床指南(PPP)是由美国眼科学会(AAO)推出的针对不同眼科疾病的一系列临床工作指南.2015年新发布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疑似患者”和“原发房角关闭”3本指南为临床为常见的原发性青光眼诊疗工作提供了权威而详尽的指导.如何接受并灵活应用这些指南,对于提高我国青光眼整体诊疗水平至关重要.目前我们正积极着手编写指南的中文解读,希望更好地帮助眼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把握指南、辅助诊疗.本文简要介绍了PPP青光眼分册的发展历程及解读的重要意义.

  • 飞秒激光联合改良囊袋张力环植入治疗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

    作者:蒋永祥;卢奕

    1 病例资料及诊断患者男性,左眼钢管碰伤致视物模糊2周.体格检查:左眼视力0.25,角膜透明,前房偏浅,瞳孔直径5 mm,瞳孔括约肌有裂伤,虹膜有局限性萎缩;晶状体轻度混浊,下方见160°晶状体不全脱位,局部有玻璃体脱出,玻璃体轻度混浊,视网膜平伏.眼压26.5 mmHg(1 mmHg =0.133 kPa).诊断:左眼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外伤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

    关键词:
  •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耳郭脂溢性角化病16例疗效分析

    作者:童华;张菁;于金超;仇荣星;张天宇

    目的 分析超脉冲CO2激光手术对耳郭脂溢性角化病(SK)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16例经超脉冲CO2激光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确诊的耳郭SK患者,分析病损部位、创面面积、皮肤愈合时间、愈合效果等临床资料.结果 病损部位:耳甲艇6例、耳甲腔5例、三角窝2例、舟状窝2例、对耳轮1例.病损面积大2.1 cm2,小0.09 cm2,平均(1.41 ±0.45) cm2.创面皮肤愈合良好,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无明显界限,也未见瘢痕组织.结论 CO2激光治疗耳郭SK能实现创面自然愈合,避免瘢痕形成,疗效良好.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鼻部日光性角化病疗效评价

    作者:韩佳彤;王佩茹;王秀丽

    目的 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鼻部日光性角化病(AK)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14 ~ 2017年收治的10例鼻部AK患者进行ALA-PDT治疗并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0例患者共13个鼻部AK皮损,经3次治疗后,12个皮损获得完全缓解(92.3%)、1个皮损部分缓解(7.7%).治愈患者随访1年均未见复发.结论 鼻部AK皮损部位特殊,采用ALA-PDT治疗,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无瘢痕形成,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 调Q紫翠玉激光治疗获得性太田痣样斑114例疗效分析

    作者:马静雯;董文馨;卢忠

    目的 评估调Q紫翠玉激光治疗获得性太田痣样斑(ABNO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8月~ 2014年4月我科门诊使用调Q紫翠玉激光(波长为755 nm)治疗的114例ABNO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2次治疗后,痊愈10例、显效33例、有效43例、无效28例,有效率为37.7%,治愈率为8.8%.术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调Q紫翠玉激光治疗ABNOM安全、有效.

  • 眼睑近泪小点良性肿瘤激光微创治疗

    作者:张菁;仇荣星;张天宇

    目的 观察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眼睑近泪小点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对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本院眼耳鼻整形外科门诊就诊的24例眼睑近泪小点良性肿瘤患者行超脉冲CO2激光微创切除术.所有患者完成调查问卷,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病变部位、病变形态以及治疗后并发症等.眼部检查包括眼前段照相、裂隙灯检查和泪道冲洗.随访时间为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半年.治疗时激光光斑大小为120~300 μm,超脉冲CO2激光能量密度为0.6~21.1 W/mm2.所有患者进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创面干燥,无感染,2~4周后完全上皮化为正常皮肤.创面几乎无瘢痕及凹陷.所有患者泪小点保留完好,泪道通畅,无损伤.肿瘤均一次性去除,无一例并发症.结论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眼睑近泪小点良性肿瘤安全、有效,可以在简便、微创去除肿瘤的同时完整保留泪小点,不损伤泪道,而且达到很好的美容效果,可以作为传统外科手术的一种替代方法.

  • 耳甲腔肿块3种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

    作者:郭英;童华;张天宇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切除耳甲腔肿块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 收集2010年1月~ 2014年12月因耳甲腔各种良恶性肿瘤来我科就诊的患者共158例,根据肿块性质分别采用CO2激光气化、手术切除后植皮及耳后皮瓣修复3种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随访病例中,耳后带蒂皮瓣修复27例,全部成活,形态佳,随访半年未见耳郭变形挛缩,患者满意度为95%.植皮86例,2例局部皮肤感染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8例色素沉着明显,17例可见轻度凹陷,满意度为84.5%.CO2激光治疗72例,未见软骨坏死或耳郭变形,4例术后复发,所有复发病例2次选用手术切除+耳后带蒂皮瓣修复,满意度为90.4%.结论 耳后带蒂皮瓣修复,具有操作简单、切口隐蔽、成活率高的优点,是耳甲腔肿块切除修复的首选方法.

  • 口服H1抗组胺药治疗变应性鼻炎2018广州共识

    作者:李华斌;王向东;王洪田;谭国林;陈建军;徐睿;孟娟;张维天;杨钦泰;邱前辉;唐隽;叶菁;王德辉;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1 变应性鼻炎概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鼻部炎症.全世界范围内AR的平均患病率约为20%,我国11个中心城市自报AR患病率为8%~20%[1-3].AR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背景交互作用的结果,其流行情况与社会经济水平成正相关.一般而言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发达国家患病率高于欠发达国家.A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鼻痒、喷嚏、鼻塞和流涕,儿童患者常伴有鼻出血、咳嗽及睡眠打鼾.AR可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情绪,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鼻窦炎、鼻息肉及分泌性中耳炎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高昂的经济支出和严重的社会负担[4].

中国眼耳鼻喉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