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中国运动医学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중국운동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
  • 主办单位: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 影响因子: 0.8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6710
  • 国内刊号: 11-129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7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国平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优秀运动员前交叉韧带重建后何时重返运动:一项基于等速肌力和多种单脚跳测试的研究

    作者:杨涛;周敬滨;陈天午;陈世益;李国平

    目的:采用膝关节等速肌力和单脚跳测试比较优秀运动员前交叉韧带重建(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后不同重返运动时机下患膝功能恢复的差异.方法: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和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行ACLR的优秀运动员41名,年龄22.6±4.1岁,27名女性,14名男性.术后行同质专业康复,随访其重返运动时间.于重返前1周行双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指标:峰力矩;角速度:60°/s和180°/s;动作:屈膝和伸膝)和四种单脚跳跃测试(跳远、侧向跳、箱跳和8字跳).术侧与健侧对比并记作肢体对称指数(limb symmetryindex,LSI).将运动员按术后重返时间分组:提前重返组(6~8月)、适时重返组(9~12月)、延时重返组(12月后),并比较三组等速肌力和下肢跳测试的LSI以及术侧60°/s伸膝相对峰值力矩.结果:提前组14人,适时组19人,延时组8人.60°/s屈膝峰力矩LSI,提前组(87.4%±7.5%)与适时组(95.8%±6.6%)和延时组(96.0%±2.4%)间有显著差异(P<0.01).提前组与和延时组峰力矩LSI在60°/s伸膝(85.8%±9.4%、94.8%±4.8%)、180°/s屈膝峰力矩(90.7%±8.7%、101.4%±6.8%)、180°/s伸膝峰力矩(90.6%±5.2%、97.8%±5.6%)间有显著差异(P<0.05).单脚跳远LSI,提前组(84.7%±7.3%)与适时组(95.7%±6.0%)和延时组(98.1%±1.9%)间有显著差异(P<0.01).侧向跳LSI,提前组(93.4%±8.5%)与适时组(104.2%±4.3%)和延时组(104.7%±4.0%)间有显著差异(P<0.01).箱跳LSI,提前组(112.5%±5.7%)与适时组(105.3%±7.9%)和延时组(106.3%±7.4%)间有显著差异(P<0.01).60°/s伸膝相对峰值力矩仅在提前重返组(2.48±0.58 Nm/kg)和延时重返组(3.21±0.51 Nm/kg)间有显著差异(P<0.01).余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优秀运动员术后9个月内重返运动面临下肢功能恢复不佳,术后12个月后重返运动虽并未显著改善单脚跳功能,但在力学指标上有进一步提高,其具体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 软组织固定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

    作者:李祖希;郭敦明;宋黄鹤;王青

    目的:分析应用软组织固定技术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对12例诊断为复发性髌骨脱位的青少年患者,取自体半腱肌腱行MPFL重建术.全部运用软组织固定技术完成重建.术后实施快速康复方案.术前及术后随访期间根据Lysholm、IKDC和Kujala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临床效果.调查患者术后满意度及恢复体育活动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个月).全部12例患者均无再发脱位,终随访时均恢复全范围活动度和正常的内侧结构稳定.术后Lysholm、IKDC和Kujala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1).10例患者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其余2例为满意.75%(9/12)的患者术后6月后可以恢复术前的体育运动水平(均非专业运动员).结论:应用软组织固定技术重建MPFL获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该方法避免了骨隧道及内植入物的相关并发症.对于骨骺未闭的青少年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牢靠的手术技术.

  • 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足底压力研究

    作者:黄萍;钱念东;齐进;陈博;刘志宏;郭蕾

    目的:了解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足底压力分布情况.方法:运用比利时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33例双膝骨关节炎单膝关节置换患者平常自然行走时的足底压力进行测试,观察受试者足底区域压力峰值、冲量、大压力峰值出现的时间、单足支撑期参数.结果:膝关节置换侧足底第2、3、4跖骨区以及中足、足跟内外侧、全足底的平均压力峰值和平均冲量均高于未置换侧,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膝关节置换侧足底第1、2、3、4、5跖骨区和中足的大压力峰值出现时间均长于未置换侧,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膝关节置换侧开始着地阶段时间、整足接触阶段时间、单足支撑期总时间均长于未置换侧,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侧足底压力参数较未置换侧有明显改变,置换侧膝关节的运动能力显著增强.运用足底压力分析对膝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功能量化评价,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膝关节的生物力学变化,进而探索佳治疗手段和置换后的康复方法.

  • 基于身高、体重及肺活量的大学一年级男生大摄氧量推算方法研究

    作者:王念辉;洪平;苏中军

    目的:建立简单易行的推算大摄氧量相对值的回归方程,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及依据.方法:随机招募社会体育及体育教育专业一年级男、女大学生128名(男88,女40名),从128名受试者中随机选取34名大学生(男、女各17名),先比较Astrand推算法和直接测量法所得大摄氧量相对值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随后对128名大学生按性别(男88名,女40名)进行体重、体表面积、身体质量指数(BMI)及肺活量与大摄氧量的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按自变量重要性(Forward法)依次进入方程,并对方程、回归系数及拟合度进行显著性检验,观察Durbin-Watson及VIF值,终得到回归方程;后再招募同条件男性17名,对回归方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1)Astrand推算法和直接测量法所得男大学生大摄氧量相对值分别为47.24±6.46 ml/kg/min、51.62±6.91 ml/kg/min,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女大学生结果分别为45.14±8.08 ml/kg/min、32.63±5.87 ml/kg/min,有显著性差异(P<0.05);(2)男大学生大摄氧量相对值与体重、体表面积、身体质量指数(BMI)及肺活量极显著相关(P<0.01),而女大学生无显著性相关(P>0.05);(3)本研究得出男大学生推算大摄氧量相对值回归方程为:y=34.812+0.015×肺活量(ml)-40.403x体表面积(m2),且通过方程推算的男大学生VO2max与直接法测到的VO2max相对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推算男大学生大摄氧量相对值的回归方程简单、易行、有效,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可以用来推算高校社会体育及体育教育一年级男性大学生大摄氧量相对值,评价其心肺适能健康水平.

  • 一次及多重脑震荡大鼠伤后1、3、6月空间认知变化动态观察

    作者:王家雄;王路;宋海;郑永江;张睿;张桓;杨力;郭泽云;于建云

    目的:观察单纯脑震荡及多重脑震荡对大鼠空间认知行为的远期影响.方法:7周龄SD雄性大鼠180只,体重280±30 g,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C)和脑震荡组,用单摆打击装置复制大鼠脑震荡模型.脑震荡组完成第一次打击后随机分为单纯脑震荡(PCC)组和多重脑震荡(MCC)组,多重损伤组完成第二次打击后再随机分为二重脑震荡组(2MCC)和三重脑震荡组(3MCC),重复脑震荡模型打击间隔时间为24 h,对伤后1月、3月、6月大鼠进行水迷宫实验评估其空间认知功能改变.结果:1.伤后1月:(1)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PCC组无统计学差异,2MCC组于第7天,3MCC组于第6、7天有统计学差异.与PCC组比较,2MCC组于第7天,3MCC组于第6、7天有统计学差异.2MCC组与3MCC组比较于第7天有统计学差异.(2)无平台探测实验: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伤后3月:(1)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PCC组无统计学差异,2MCC组于第5、6、7天,3MCC组于第4、5、6、7天延迟有统计学意义.与PCC组比较,2MCC组无统计学差异,3MCC组第6、7天有统计学差异.2MCC组与3MC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无平台探测实验:与对照组比较,PCC无统计学差异,2MCC组和3MCC组停留时间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与PCC组比较仅3MCC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MCC组与3MC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伤后6月:(1)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PCC组于第6、7天有统计学差异,2MCC组于第5、6、7天,3MCC组于第2、3、4、5、6、7天延迟有统计学意义.与PCC组比较,2MCC组于第6、7天,3MCC组于第4、5、6、7天有统计学差异.2MCC组与3MCC组比较于第7天有统计学差异.(2)无平台探测实验:与对照组比较,PCC组、2MCC组和3MCC组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缩短均有统计学差异;与PCC组比较,2MCC组和3MCC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MCC组与3MC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随着脑震荡次数的增加,大鼠出现空间认知行为较早和较严重的损坏,并有明显的损伤累积效应,该模型可用于慢性创伤性脑病病理改变的研究.

  • 聚磷腈微球搭载生长因子时间缓释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粘附和增殖的影响

    作者:任博;胡晓青;程锦;史尉利;赵逢源;杨朋;余慧镭;石媛媛;敖英芳

    目的:考察聚磷腈微球搭载生长因子时间缓释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粘附和增殖的影响.方法:根据聚磷腈聚合物侧链氨基取代比例不同,应用双乳液法制备两种聚磷腈缓释微球,分别装载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使用ELISA探索其体外缓释性能并设计生长因子时空缓释策略,并利用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测试聚磷腈微球材料的生物活性、细胞粘附性,以及吖啶橙染色方法比较生长因子缓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两种聚磷腈微球具有不同的形貌特征,分为表面光滑和粗糙两种微球,粒径分布集中,两种微球的平均粒径分别为54.22±19.19 μm和34.11±18.82 μm.体外释放试验提示两种微球具有不同的缓释特性,设计时间缓释策略为早期突发释放TGF-β1和IGF-1发挥生长因子协同作用,后期持续释放TGF-β1诱导干细胞分化.吖啶橙染色结果显示聚磷腈微球支持细胞粘附和生长,无明显细胞毒性,并且生长因子时空缓释策略能够明显提高BMSCs的增殖效果.结论:聚磷腈缓释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能,两种微球构建的时间缓释体系能够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Micro-CT评价动物模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道面积

    作者:刘少华;万方;孙亚英;艾承冲;盛旦丹;陈世益;陈疾忤

    目的:使用Micro-CT在动物模型中评估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不同时间点以及不同位置的骨隧道面积.方法:选取15只新西兰兔,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物进行ACL重建,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术后3、6、12周处死并取材.所有样本均进行Micro-CT扫描(SkyScan1176,U.S.A),并通过图像重建,进一步测量分析股骨和胫骨的骨隧道面积.对每个隧道均选择三个不同的位置(入口处、中间处、出口处)进行测量,每个位置重复测量3次.比较不同术后时间和不同位置的骨道面积是否具有差异.结果:1)术后股骨隧道平均面积随时间变化不明显(3周时4.84 mm2,6周时4.57mm2,12周时4.46 mm2,P=0.99);股骨隧道入口处(近关节面处)面积相比其他位置更大,中间处面积小:术后6周时,隧道入口处与出口处面积相比隧道中间处面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1,P=0.0106),术后12周时仅入口处与中间处的骨道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7);不同位置的股骨隧道面积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2)胫骨隧道平均面积在术后6周时出现明显增加(P=0.009),12周时又明显下降(p=0.0005)(3周时4.240 mm2,6周时6.577 mm2,12周时3.103 mm2);不同位置的胫骨隧道面积差异在各个时间点上均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隧道各个位置的骨道面积均随时间呈现出明显而相同的变化趋势:6周时骨道面积大,12周时下降.结论:ACL重建术后,骨隧道面积可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胫骨隧道面积术后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同时,术后相同时期,同一骨隧道不同位置的骨道面积存在差异,以隧道入口处面积扩大为明显.不同位置的骨道面积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采用多时间点、多位置的测量方法,可相对全面地反映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隧道面积的变化情况.

  • 外泌体及其在运动干预代谢性疾病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高华;叶啟发;杨翼

    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媒介,外泌体通过所携带的蛋白、脂质和RNAs等成分影响受体细胞并参与各种生理和病理调节.运动能给人体健康带来诸多益处,并减轻肥胖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危害,同时运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刺激可导致不同类型细胞分泌外泌体并携带特异性分子与外周器官产生交互作用.因此,对运动介导的外泌体以及外泌体介导的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或可为探寻代谢性疾病的运动干预防治机理提供新的视角.

  • 急性跟腱断裂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张强;彭亮;巫宗德;沈海;虞亚明

    跟腱(Achilles tendon)是全身强大的肌腱.跟腱断裂是下肢常见运动损伤,约占运动损伤的6%~18%.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在30~50岁之间.随着全民健身的蓬勃发展,急性跟腱断裂发病率逐年升高、范围逐渐扩大.运动中的超负荷张力是跟腱断裂的直接原因,而诸如跟腱退行性改变、结缔组织病以及治疗中使用了糖皮质激素、喹诺酮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此外还包括直接外伤[1-3].除了单侧断裂外也偶有双侧断裂[3,4].急性跟腱断裂的治疗目前没有广泛共识,众多系统评价也莫衷一是.非手术治疗不一定是首选治疗,较高的再断裂率、跟腱延长、肌力不足是主要弊端.本文从开放式手术、小切口手术、经皮手术、可视化设备的运用以及内植物的植入等多方面综述近些年来手术治疗跟腱断裂的研究进展,供骨外科及运动医学同仁参考.

    关键词: 急性 跟腱断裂 手术
  • 冷水浴缓解运动性疲劳的效果差异性探析

    作者:殷越;吴昊

    冷水浴近些年被广泛应用于赛后或训练后的恢复过程中,但作为一种逐渐普遍的恢复手段,目前仍缺乏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冷水浴的佳方案究竟如何制订.已有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赛后或训练后进行冷水浴可以有效恢复运动能力和消除运动性疲劳,但仍有一小部分研究表明冷水浴无效或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这种相互矛盾的结果可能是由实验环境、受试者即刻的状态以及受试者个体差异的影响造成的,但目前还没有针对这些因素所进行的比较研究.若想得到佳的恢复方案,需要提供更为全面的理论支撑,还需要对各种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从运动能力、体温、心血管系统、体型特征等一些可能导致冷水浴缓解运动性疲劳效果不一致的原因入手进行探讨,并为将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 运动与骨骼肌自噬研究进展

    作者:徐瑞;曹友祥;严翊;谢敏豪

    自噬在运动过程中是维持细胞内稳态的关键,不同运动方式和条件下自噬活性变化不同.运动作为自噬的诱导剂,可以通过多条代谢途径/因子对自噬活性产生影响.但目前研究并未结合运动介导的代谢途径/因子来探讨运动后自噬的变化机制.在运动调控自噬机制的基础上探究运动促进自噬的有效运动负荷强度及负荷量,可为进一步探究运动调控自噬提供理论依据.

  • C/EBPβ在预防心源性运动猝死中的潜在作用

    作者:田阁;徐昕;李国平

    长期规律适宜强度的运动可引起运动性心肌肥厚,并伴随着心脏功能的增强,目前认为是对心脏起保护作用的适应性变化[1,2].然而,近些年来,随着民众运动热情的高涨,体育赛事的增多,除了专业运动员,业余马拉松选手运动性猝死也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3-5].其中,肥厚性心肌病是年轻运动员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筛查病理性心肌肥厚是减少运动性猝死的重要途径[6-8].由于运动性和病理性心肌肥厚的诸多形态学指标相似,并存在两者可能重合的形态学改变,从现有的技术上进行区别鉴定尚有一定难度[9].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深入了解运动性和病理性心肌肥厚的发生机制,对于两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目前,心肌肥厚相关的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研究多集中在病理学方面,而生理性心肌肥厚分子机制相关研究较少.

  • 北京市部分社区老年人身体素质与生命质量的关联

    作者:周财亮;任弘李;李红娟;张留伟

    目的:分析老年人身体素质与生命质量之间的关联.方法:从北京市3个社区共获得105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完整数据.个人基本情况采用自我设计问卷调查.握力、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参照国民体质监测操作手册要求进行测试,并按照标准百分计算各项身体素质得分,再相加后得到身体素质总分.生命质量的测量采用SF-36量表,测量内容分为生理内容综合测量(PCS)和心理内容综合测量(MCS)两类.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身体素质与生命质量之间的关联.结果:身体素质总分与生理内容综合测量、心理内容综合测量呈正向关联(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350和和0.235).各单项素质中,力量、平衡能力两项素质与生理内容综合测量呈正相关关系(标准化典型加权系数分别为0.777和0.630).结论:老年人身体素质与生命质量呈正向关联,各单项身体素质中,力量和平衡能力分别与生理健康呈正向关联.

  • 我国橄榄球运动员Y平衡测试评估标准研究

    作者:高晓嶙;徐辉;黄鹏;李玉

    目的:为探索建立我国橄榄球运动员下肢Y平衡测试(YBT)评估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国现役国家队、省队橄榄球运动员为受试者,总计118人,男性28人、女性90人.采用标准YBT测试收集数据,通过问卷与医学检查调查统计受试者下肢和躯干非接触性损伤情况,利用比值比(OR)、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等统计方法评价YBT测试相关指标的诊断价值、确定诊断分界值.结果:(1)下肢长度:女87.9 cm,男94.2 cm,性别差异P<0.01.(2)右下肢伸出距离:前,女67.1 cm,男79.9 cm;后外,女104.8 cm,男120.0 cm;后内,女100.9 cm,男114.4 cm;性别差异P<0.01.(3)左下肢伸出距离:前,女66.8 m,男81.6 cm;后外,女106.5 cm,男119.1 cm;后内,女105.0 cm,男115.7 cm;性别差异P<0.01.(4)左下肢综合值:女105.8%,男112.1%,性别差异P<0.05.(5)男:综合值差曲线下面积(AUC)为0.725,有诊断意义(P<0.05),佳截断点为2.85%,OR值为12.0.(6)女:前差AUC为0.678、后内差AUC为0.678、综合值差AUC为0.713,有诊断意义(P<0.05);前差佳截断点为5.25 cm,OR值为2.0;后内差佳截断点为6.25 cm,OR值为8.0;综合值差佳截断点为2.55%,OR值为4.4.结论:我国橄榄球运动员下肢YBT测试指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橄榄球运动员综合值差值有诊断价值,佳截断点为2.85%.女橄榄球运动员前差、后内差、综合值差有诊断价值,佳截断点分别为5.25 cm、6.25 cm、2.55%.

  • 运动对尼古丁戒断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周跃辉;周成林

    目的:研究运动干预对尼古丁戒断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0只4周龄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建立大鼠尼古丁条件位置偏好(CPP)模型,随机分为4组:安静组、小强度运动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运动组大鼠进行连续10天、每天30 min的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干预.采用CPP偏好得分反映大鼠对尼古丁的奖赏记忆,水迷宫评价学习与记忆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前额叶皮层和海马组织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安静组相比,小强度运动组大鼠CPP得分没有显著变化,中等强度和大强度运动组大鼠CPP得分显著下降(分别P<0.01和P<0.05),但两组之间不存在差异性;在水迷宫测试中,仅中等强度运动组大鼠在连续4天学习任务中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中等强度和大强度运动组大鼠在目标象限的游泳时间、在目标象限的游泳距离均显著增加(P<0.05),但两组之间不存在差异性,且仅中等强度运动组大鼠穿梭目标象限的次数显著增加(P<0.05);与安静组相比,仅中等强度运动组大鼠前额叶皮层α7 nAChRs蛋白相对表达显著上调(P<0.01),海马α7 nAChRs蛋白表达无变化.结论:连续10天的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可能通过特异性上调前额叶皮层α7 nAChRs蛋白表达,改善尼古丁戒断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促进大鼠尼古丁奖赏记忆的消退.

中国运动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