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中国血管外科(电子版)

中国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Electronic Version) 중국혈관외과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7429
  • 国内刊号: 11-9303/R
  • 发行周期:
  • 邮发: 51008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王深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斑块旋切联合药物涂层球囊在股腘动脉长段重度钙化病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硕菲;倪其泓;陈佳佺;王韦仑;赵意平;薛冠华;叶猛;张岚

    目的 探讨斑块旋切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扩张(DAART)用于股腘动脉长段重度钙化病变腔内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使用DAART治疗的8例股腘动脉长段重度钙化病变,患者均使用血管腔内超声(IVUS)进行手术前后评估.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手术成功率、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BI)、IVUS图像资料、术后不良事件、随访结果等信息.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无疼痛、出血、肢体肿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患者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1例足趾溃疡2周完全愈合;ABI从术前0.54±0.13上升到术后的0.89±0.05.IVUS成像显示在DAART治疗后钙化斑块得到切除,管腔显著增大.患者术后随访(9.4±1.8)个月,6个月靶血管通畅率100%.3例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血管通畅,无症状复发.结论 DAART技术治疗伴有重度钙化的股腘动脉闭塞性病变安全、有效,短期通畅率良好.

  • 个案管理在主动脉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苏连花;马延召;孙明;王冕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主动脉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共收治152例主动脉瘤患者,其中76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76例采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结果 采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专科护理质量、出院1个月后随访服药依从性及血压监测合格率均高于常规护理模式(P﹤0.001).结论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能提高主动脉瘤患者的专科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有效提高出院后服药及血压监测依从性,对主动脉瘤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调控支架构型预防主动脉弓部夹层平行支架术后内漏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赵玉玺;鲍贤豪;吴明炜;冯家烜;严晓南;周建;冯睿;景在平

    目的 通过改变主体支架构型并在体外模拟和力学测试下筛选支架优化构型,为进一步提高平行支架技术的临床效果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和应用指导.方法 建立5种适于烟囱技术的支架移植物模型,结合支架丝粗细、支架口径、冠数、波幅等参数,在有限元分析下测量5种支架移植物与烟囱支架作用后产生的缝隙大小.制作相应单环支架后进行体外释放、CT扫描及管壁应力分析,进一步验证有限元分析结果.结果 有限元计算不同结构下P(波头数平均分布8个,波幅为15 mm)、P1(波头数为单边4个+单边8个,波幅为10 mm)、P2(波头数为单边4个+单边8个,波幅为15 mm)、P3(波头数为单边4个+单边12个,波幅为10 mm)、P4(波头数为单边4个+单边12个,波幅为15 mm)的缝隙面积分别为45.58 mm2、16.46 mm2、38.24 mm2、23.96 mm2、42.08 mm2(P4).支架对血管壁应力分析评估管壁破裂风险方面,支架P1与P2在支架贴附良好的同时不会增大管壁应力.体外模拟释放中发现,支架P1和P2展开与贴附均较好,支架P3与P4都不同程度出现了支架折叠及倾斜的现象.CT扫描结果为(47.49±1.44)mm2(P)、(19.55±0.98)mm2(P1)、(40.05±1.05)mm2(P2)、(27.77±0.90)mm2(P3)、(50.99±1.47)mm2(P4).结论 从缝隙面积有限元分析、CT扫描、支架与管壁应力分析及制作可行性综合考虑,P1结构方案优.该支架移植物仍然需要更细致地进行材料及结构优化,体外模拟实验和动物实验仍需验证其安全性及可行性.

  • 同期股静脉重建对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支架成形术后通畅率的影响

    作者:叶开创;彭智猷;杨心蕊;秦金保;殷敏毅;陆信武

    目的 分析重建股静脉对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支架成形术后支架通畅率及临床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髂股静脉PTS支架成形术患者,筛选合并有股静脉慢性闭塞且股深静脉通畅的114例重度PTS患者,其中同时支架成形术重建股静脉(支架成形术治疗股静脉,FV-S组)的患者45例,未重建股静脉(股静脉仅采用球囊扩张术,未植入支架,FV-A组)的患者69例,比较髂股静脉支架初期通畅率、二期通畅率、股静脉通畅率、Villalta评分、CEAP分级、溃疡愈合率等.结果 髂股静脉支架术后2年支架初期及二期通畅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5%vs 52%,P=0.71和77%vs 85%,P=0.32);术后早期FV-S组患者股静脉通畅率高于FV-A组,但术后半年两组几乎所有股静脉均闭塞;术后两组临床症状改善、Villalta评分以及溃疡愈合率均无差异.结论 在支架成形术治疗髂股静脉PTS术中,若股深静脉通畅,同期腔内处理闭塞的股静脉并不能提高髂股静脉支架通畅率,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亦无明显临床意义.

  • 腔内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冠一;孟庆义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消融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腿部静脉性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大隐静脉主干激光闭合术+曲张静脉及穿通支硬化剂注射术的41例(43条肢体)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资料.对大隐静脉及其分支静脉、穿通支闭合情况、溃疡恢复情况、皮下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以评价该术式的疗效.结果41例患者(43条肢体)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5~50分钟,平均(38.90±8.45)分钟,住院时间7~29天,平均住院时间(15.06±7.85)天.40例患者下肢溃疡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28.24±10.44)天,1例患者因溃疡面积较大,术后待肉芽新鲜后给予植皮手术,溃疡愈合.平均每条肢体用15(7~27)ml泡沫硬化剂,术后发生皮下血肿6例,1例术后一过性呼吸困难,给予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溃疡均未复发.结论腔内激光闭合反流的大隐静脉主干联合泡沫硬化剂阻塞曲张浅静脉、穿通支,用于治疗静脉性溃疡是有效的、安全的.

  • 门诊和住院手术模式下静脉曲张微创手术效果比较

    作者:牛帅;张欢;牛鹿原;罗小云;张福先

    目的 比较门诊手术和住院手术两种模式下静脉曲张微创手术效果.方法 总结北京世纪坛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手术病例,将符合条件的199例患者分为门诊手术组(74例,90条患肢)和住院手术组(125例,155条患肢),对患者行超声、体检、VCSS评分、CIVIQ-14评分比较静脉曲张微创手术的安全性、 疗效及患者满意情况.结果 门诊手术组在术后1周、1、3、6、12个月大隐静脉主干闭合率分别为100%、100%、100%、97.6%、90.1%,住院手术组分别为100%、100%、100%、98.7%、9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在主干、穿支静脉、浅表曲张静脉处理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浅表曲张静脉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手术组在等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住院手术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VCSS分别为(1.92±0.62)分和(1.95±0.6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0),CIVIQ-14评分分别为(68.53±2.69)分和(68.59±2.5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2).Cox风险回归模型比较大隐静脉主干再通与闭合的影响因素,身体质量指数是主干再通的危险因素(P=0.047),BMI越大主干再通风险越高.结论 门诊静脉曲张射频闭合术与住院手术有相似的主干闭合率,但等待住院时间更短,可于当天出院,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 纤维蛋白鞘形成导致患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拔管困难的临床分析

    作者:周雪贞;钟婷;丘雪梅;肖琳;黄楷

    目的 探讨患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拔管困难的原因及应对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中心进行的237例患者PICC置入的临床资料.按PICC留置时间共分为4组,统计PICC纤维蛋白鞘发生率,拔管困难发生率,以及D-二聚体水平差异.结果237例的PICC纤维蛋白鞘发生率100%;PICC置入拔管困难发生率3.38%,均发生于PICC留置的200天后,4组不同时间段拔管困难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4个PICC留置时间组间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结论PICC拔管困难可能与置管时间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PICC形成黏附更坚固的纤维蛋白鞘,拔管困难与PICC相关血栓形成无明显相关性.目前应对PICC拔管困难的手段较多,但较被动,缺乏主动预防措施.

  • 颈动脉再通术后重度再狭窄病变的诊治策略

    作者:唐骁;符伟国;陈斌;史振宇;蒋俊豪;徐欣;杨珏;董智慧;竺挺;王利新;刘国伟;唐涵斐;郭大乔

    目的 评估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后重度再狭窄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颈动脉再通手术治疗后发生严重再狭窄而二次手术治疗的15例患者资料,其中CEA术后再狭窄3例,CAS术后再狭窄12例,均通过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结果对于CEA术后再狭窄的患者,治疗包括脑保护下CAS手术(2例)、球囊扩张(1例);对于CAS术后再狭窄的患者,治疗包括再次行CEA及补片血管成形术(7例)、球囊扩张(3例)、再次行脑保护下CAS术(2例).患者围术期无脑卒中或死亡发生.1例CAS术后再狭窄患者采用单纯球囊扩张治疗后,6个月随访再次发生颈动脉再狭窄且伴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接受CEA及补片血管成形术,术后随访1年显示颈动脉血流通畅.其余患者在术后随访过程中未见脑卒中或再狭窄发生.结论 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颅外颈动脉再通术后再狭窄的重要手段.对于重度再狭窄的患者,需注意个体化治疗方式,围术期疗效及中期再狭窄复发率较满意,但仍需密切随访,注意再狭窄复发的风险.

  • 覆膜支架及单纯球囊扩张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对比研究

    作者:甄雅楠;张建彬;郑夏;陈洁;马博;刘晓鹏;秦红云;杨煜光;王非;叶志东;刘鹏;樊雪强

    目的 评价球囊扩张后植入覆膜支架与单纯球囊扩张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失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中日友好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3例AVG失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变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覆膜支架组(20例)和球囊扩张组(23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围术期及术后30天的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覆膜支架组的6个月及12个月一期通畅率均明显高于球囊扩张组(6个月:60.00%vs 30.34%,P=0.034;12个月:20.00%vs 0%,P=0.005).覆膜支架组6个月辅助一期通畅率优于球囊扩张组为(70.00%vs 34.78%,P=0.019).两组6个月及12个月的二期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100%vs 100%,P=0.999;12个月:90.00%vs 95.65%,P=0.491.覆膜支架组12个月的通路功能指数高于球囊扩张组(6.90±2.71 vs 4.96±1.15,P=0.003).结论 球囊扩张后植入覆膜支架治疗AVG失功与单纯球囊扩张相比,可以明显提高6个月及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但对AVG是否应常规进行监测及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需要进一步研究.

  • 18例下腔静脉滤器血栓的腔内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艾文佳;林少芒;萧剑彬;李强;李阳勇;王俊伟;李国林;张智辉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血栓(IVCFT)腔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我科采用导管接触溶栓(CDT)、大管径导管吸栓或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腔内治疗IVCFT病例,比较滤器血栓清除率、下腔静脉通畅率以及出血、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结果 共18例有效病例,临时滤器13例,永久滤器5例;不完全滤器闭塞15例,滤器完全闭塞3例;滤器内血栓形成16例,血栓累及滤器上方2例.所有患者均规则抗凝,5例原滤器上方置入临时滤器并术后取出;15例较新鲜血栓患者原滤器血栓基本清除,其中单纯导管接触溶栓(CDT)2例,导管吸栓7例,CDT联合导管吸栓6例;3例慢性完全闭塞,其中球囊扩张联合平行支架成形2例,开通失败1例;17例下腔静脉恢复通畅,残余狭窄<30%,13例临时滤器中顺利取出12例.18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14±5)个月,治疗期间无出严重出血、症状性肺栓塞发生;术后12个月下腔静脉通畅率为88.9%(16/18).结论 IVCFT在充分抗凝同时,可根据滤器血栓闭塞、新鲜程度选择置管溶栓、导管吸栓或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成形等腔内治疗,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 腹主动脉下段球囊临时阻断术纤维蛋白原及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郑毅;李期熠;郑志勇;蓝宇俭;叶奕晖;覃晓;侯培勇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引导腹主动脉下段球囊临时阻断术时纤维蛋白原(FIB)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难治性盆腔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骨盆骨折1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22例、骶骨肿瘤切除术12例、盆腔肿瘤切除术13例.患者均给予腹主动脉下段球囊临时阻断术,分别于术前、球囊阻断时、术后的血液样本对FIB及Ccr进行检测.结果 术前患者血清FIB水平为(3.2±0.3)g/L,Ccr水平为(108.0±7.0)ml/min.阻断时,血清FIB升高至(3.5±0.5)g/L,Ccr下降至(94.0±8.0)ml/min,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除阻断后1小时,FIB升高至(3.9±0.2)g/L,Ccr下降至(81.0±4.0)ml/min.解除阻断后2小时,FIB升高至(4.5±0.3)g/L,Ccr下降至(72.0±3.0)ml/min,较阻断前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除阻断后6小时,FIB较阻断时下降(3.3±0.5)g/L,Ccr升高至(101.0±5.0)ml/min,较阻断后2小时明显不同并恢复至正常值,和阻断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主动脉下段球囊临时阻断术不可避免引起凝血功能异常及肾小球不同程度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但损伤为一过性、可代偿的损害.

  •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的探讨

    作者:陆清声

    目前,借助机器人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完成手术已成为现实,其优势在于更准、更稳、更清晰[1],但机器人辅助完成血管腔内(介入)手术尚不成熟. 本文从笔者切身研发经历出发,探讨血管腔内手术机器人的必要性、研发历史、进展、难点及优势.

    关键词:
  • 胸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方式与外科治疗选择

    作者:来志超;孙晓宁;古丽丹娜·沙艳;郑月宏

    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TAAA)作为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发病率很低,仅占所有主动脉瘤的3%~10%[1,2].尽管第一例成功的TAAA修复手术在20世纪50年代就被首次报道,但由于该类患者并不常见,我们对TAAA管理的大部分认识仍主要来自少数中大型单中心的研究,循证医学资料严重不足. 如果不及时治疗,TAAA患者预后通常较差,2年死亡率为76%,5年死亡率高达95%[3].TAAA的病因与腹主动脉瘤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相似, 包括马方综合征、Ehlers-Danlos 综合征和Loeys-Dietz 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动脉强度退化. 但TAAA和AAA具有不同的发病率、人口分布和治疗预后[4]. 由于TAAA常累及上肢和内脏动脉,手术入路及术式选择非常复杂,因此根据病变累及范围对TAAA进行的分型是指导手术方式选择的重要参考,目前学界主要采用Crawford标准对TAAA进行分型.

    关键词:
  • 胸腹主动脉瘤的治疗进展

    作者:赵纪春;陈熹阳

    胸腹主动脉瘤指的是主动脉瘤累及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及肾动脉的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的分型采用Safi[1]修订的Crawford分型:CrawfordⅠ型胸腹主动脉瘤指动脉瘤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扩展至肾动脉以上;Ⅱ型指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扩展至肾动脉以下;Ⅲ型指从第6肋间隙至肾动脉平面以下;Ⅳ型指从第12肋间隙至肾动脉以下;V型指从第6肋间隙至肾动脉以上.胸腹主动脉瘤修复术因其高死亡率和高并发症发生率,一直以来是主动脉外科具挑战的手术 [2]. 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截瘫、心肌梗死等. 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围术期护理及监护的发展,胸腹主动脉瘤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以前有所降低. 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和医疗器械的发展,胸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 1990 年Parodi等[3]首次报道了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因为其微创性和安全性,主动脉瘤腔内治疗逐渐成为新的微创治疗的手段.但是由于胸腹主动脉瘤累及内脏动脉和支架产品限制等原因,行全腔内修复治疗还有很多局限性.胸腹主动脉瘤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有3种:传统开放手术、复合手术和全腔内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

    关键词:
  •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右心房血栓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元恺;张丽红

    血透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虽然中心静脉导管不是长期血透通路的佳选择,但对于内瘘建立困难的患者以及需要急诊透析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不可避免. 60%以上长期透析的患者首次透析使用的血透通路为中心静脉导管[1],近20%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仍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长期血管通路[2].中心静脉导管的高使用率及导管留置时间过长会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右心房血栓形成是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的罕见并发症, 自1987年首例血液透析导管相关的右心房血栓报道至今, 共有31篇文献报道了44例血液透析导管相关的右心房血栓.本文就此44例患者进行分析,对血液透析导管相关右心房血栓的病因、发病机制、发病特点、预后等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关键词:
  • 下腔静脉滤器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作者:柯栋;董俊秀;黄文

    静脉血栓栓塞症 (venous thromboembolism , VTE )是临床上一种复杂的血管疾病,根据其发生阶段的不同, 可分为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in thrombosis,DVT) 和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 PE). DVT是血液在深静脉中凝结所引起的疾病,多发生在下肢. PE是由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症状.相关报道指出,90%~95%的肺动脉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及盆腔静脉血栓的脱落,60%~70%未经治疗的下肢DVT患者可出现PE .

    关键词:
  • 腔内治疗胫后动脉感染性假性动脉瘤1例王玉文,董红霖,常文凯

    作者:王玉文;董红霖;常文凯

    患者,男性,64岁. 因"发热2个月,右小腿局部红肿及疼痛20天"于2015年4月25日入院.患者15 年前发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 年前因持续高热后出现脑出血,给予对症处理后左下肢肌力0级;诊断糖尿病1 年;本次发病前有右小腿重力击打病史.患者于2015年3月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40℃,行相关检查排除血管炎、肾盂肾炎及结核等,之后出现右小腿胫后区局部红肿,疼痛,皮温增高,不伴有局部搏动及波动感,给予镇痛治疗后胫后区局部包块范围扩大,自觉表面张力增加,可触及搏动,疼痛加剧,遂入院治疗.入院体格检查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包块处可闻及持续性血管杂音,可触及震颤. 实验室检查结果:白细胞计数15.11×109/L, 血红蛋白95 g/L,C 反应蛋白93.2 mg/L,红细胞沉降率95 mm/L,白蛋白29.5 g/L,血培养草绿色链球菌阳性,痰培养、小便培养、大便培养均为阴性.患者下肢静脉彩超提示为右侧胫后静脉完全栓塞; 心脏彩超提示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前叶和主动脉瓣膜赘生物附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室增大(图1A );肺功能结果提示肺弥散及通气功能均减退,需谨慎手术;下肢动脉CT 血管造影提示右侧胫后动脉假性动脉瘤(图1B、C ).

    关键词:
中国血管外科(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200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