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中国血管外科(电子版)

中国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Electronic Version) 중국혈관외과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7429
  • 国内刊号: 11-9303/R
  • 发行周期:
  • 邮发: 51008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王深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探讨

    作者:肖占祥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infecte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IAAA)发病率约占所有腹主动脉瘤的0.7%~3.0%[1],临床误诊率高、并发症多、预后差、治疗困难,主要致死原因为感染所致的动脉瘤破裂出血(包括动脉瘤-消化道瘘)及全身性感染并发症。

  • 降低破裂腹主动脉瘤的死亡率

    作者:胡国华;符伟国

    破裂腹主动脉瘤(rupture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rAAA)是一种少见而极其凶险的主动脉危急症。据国外文献报道,rAAA发病率为(1~21)/10万,其总体死亡率高达81%,32%左右发生在入院前,且在医院内尚未治疗的患者死亡率高达40%[1],所以迅速实施治疗或手术至关重要。目前rAAA的手术方式有开放和腔内治疗,孰优孰劣难有定论,实际上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是核心问题。本文就手术选择及围手术期处理做一阐述。

  • 跨关节病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治疗

    作者:陈忠;王盛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治疗目前日趋成熟,已经成为首选治疗手段。但对于跨关节的下肢动脉病变,包括跨髋关节的髂股动脉病变,跨膝关节的腘动脉病变,腔内治疗尚不十分理想,远期通畅率较低,支架断裂发生率较高,目前尚存较大的争议。

  •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在血管病学中的地位

    作者:王嘉桔;杜建时;刘卓;杨茹雪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atherosclerotic disease, ASD)是以心脑血管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peripher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PASD)是指心脑以外颈、臂、肾、腹,且以下肢ASD(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LEASD)发病率高的疾病[1,2]。在我国PASD有3900万人,严重肢体缺血患者的死亡率为15%~30%。心脑ASD在10大死亡疾病中,分别占23.3%和21.6%[3,4]。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将PASD称为“冠心病的等危症”[1,2]。胡大一将LEASD比喻为“心脏以外的心脏病”和“病在腿上险在心上”[5],可见PASD在血管病学中的重要地位。

  • 血小板膜糖蛋白与血栓相关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仲伟萍;冯曜宇

    血栓相关疾病是指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这两种病理过程引起的疾病,其特征是血栓形成后阻塞局部血流或者栓子脱落后随血流移动的过程中部分或全部堵塞某些血管,引起相应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坏死(动脉血栓)及淤血、水肿(静脉血栓)的病理过程,其中包括心脑血管栓塞及外周血管栓塞。随着对血栓相关疾病研究的逐步深入,近年来有关血液系统因素与血栓相关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及报道日益增多。目前有报道发现血小板膜糖蛋白(platelet membrane glycoprotein,GP)和血栓相关疾病存在一定关系,本文就两者之间的相关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腔内治疗

    作者:白漫婷;张望德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stenosis,ARAS)是指一侧或两侧肾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狭窄≥50%[1]。>40岁的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患者中约有90%的患者为ARAS,它是继发性、恶性、急进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降压药物、肾动脉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ngioplasty stent,PTRAS)及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目前资料表明,ARAS对药物、介入手术治疗均有效,但支架植入术后能使70%~80%的患者血压稳定或改善[2]。有研究表明:RAS患者中约27%的患者6年内发生慢性肾衰竭;年龄超过50岁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有RAS者占20%,是肾衰竭的主要原因[3]。因此,有效去除RAS、改善RAS侧肾脏的血液供应成为阻断心、肾功能衰退及恶化的重要手段。自1978年 Grüntzig 首先报道球囊扩张成功,1987年 Palmaz 首次成功进行肾动脉支架植入以来,腔内治疗逐渐取代传统转流手术,成为RAS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RAS腔内治疗的一些并发症是医生和患者都不愿意看到的,希望通过总结经验,能将并发症发生率降至低。

  • 深静脉血栓置管溶栓的入路选择

    作者:王浩骅;杨国凯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其起病隐匿,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2]。DVT很容易复发[3],即使经过系统的抗凝治疗仍有25%~50%的患者出现血栓形成后综合征[4](post-thrombotic syndrome, PTS),血栓形成早期及时有效给予溶栓能有效降低血栓对深静脉瓣膜的损害,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和减少PTS的发生。置管溶栓(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起初由Dotter等[5]提出,用于急性肢体缺血的介入治疗,1994年,Semba等[6]报道了CDT成功治疗下肢DVT 35例。近年来,CDT因其早期清除血栓的临床效果显著得到广泛的发展与应用[7-10],本文对CDT的入路选择做一综述。

  • 重建髂内动脉的必要性、方法与结果

    作者:郭伟;刘杰

    现代外科已进入微创和追求完美的时代,然而髂内动脉(internal iliac artery,IIA)重建问题却并不常引起外科医生的关注,而肆意结扎或栓塞IIA可能引起臀肌跛行、性功能障碍、直肠会阴部缺血、脊髓缺血等并发症。外科医生,尤其是血管外科医生应致力于重建而不是破坏血管,因解决其他问题又带来了分支动脉缺血的问题并不是完美的治疗方案。

  • 杂交技术治疗累及髂外动脉的股总动脉闭塞性病变

    作者:王盛;陈忠;刘晖;杨燎;王艳阳;唐小斌;吴章敏;寇镭;吴庆华

    目的:探讨杂交技术治疗累及髂外动脉的股总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7例累及髂外动脉的股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实施了股动脉内膜剥脱及髂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观察围手术期结果及动脉再通情况。结果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每例患者平均植入支架(1.51±0.75)枚,术后踝肱指数(ABI)较术前增加0.54,患者下肢缺血症状均明显改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7.0%(8/47),无死亡病例。平均随访时间为(673.6±384.4)天。随访中有4例患者出现支架内闭塞。应用Kaplan-Meier 生存率分析,术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为(97.8±2.2)%,术后24个月一期通畅率为(86.3±6.7)%。结论杂交技术治疗累及髂外动脉的股总动脉闭塞性病变围手术期结果及早期随访效果理想。

  • 脾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振江;周建;赵志青;景在平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治疗脾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科收治的48例脾动脉瘤患者的资料,腔内治疗方法:弹簧圈动脉瘤(14例)或载瘤动脉栓塞术(19例),覆膜支架隔绝术(2例),支架辅助弹簧圈瘤体内填塞(5例)和多层裸支架隔绝术(8例)。术后1、3、6、12个月采用CT血管造影检查随访,记录并评价围手术期和随访期的临床结果指标。结果本组病例瘤体均治疗成功,支架植入患者的脾动脉均通畅。围手术期无手术相关死亡,8例患者弹簧圈栓塞后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均于3~5天后缓解。随访时间23.9(3~59)个月,采用弹簧圈栓塞瘤体或载瘤动脉33例:4例患者发现有部分脾脏梗死,但无明显临床症状,2例患者因瘤体内再灌注接受再次手术;采用覆膜支架植入或裸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7例:动脉瘤隔绝或栓塞良好,无内漏,支架通畅;采用多层裸支架隔绝术8例:术后12个月6例(75%)患者瘤腔达到完全血栓化,分支动脉通畅。其余病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期患者均未观察到动脉瘤增大、破裂或复发。结论血管腔内治疗脾动脉瘤安全,疗效显著。

  • 破裂性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效果及围手术期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殷恒讳;郑梓煜;王冕;李松奇;王劲松;姚陈;常光其;李晓曦;王深明

    目的:总结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的开放手术经验,分析围手术期死亡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0年1月至2014年6月接受开放手术治疗的RAAA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疾病相关因素和手术相关因素两方面分析围手术期死亡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救治经验。结果共103例患者接受开放手术。围手术期死亡共32例(死亡组),其中术中死亡7例,术后院内死亡25例,总体死亡率31.1%(32/103)。其余71例患者术后痊愈出院(存活组),围手术期总体存活率68.9%(71/10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12)、发病至就诊时间(P=0.023)、合并冠心病(P=0.041)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0.018)、心跳骤停(P=0.036)、休克持续时间(P=0.007)、就诊时收缩压(P=0.015)及破裂类型(P=0.011)等疾病相关因素以及就诊至手术开始时间(P=0.001)、手术持续时间(P=0.024)、失血量(P=0.039)及主动脉阻断时间(P=0.030)等手术相关因素在围手术期死亡组和存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49)、合并冠心病(P=0.016)、休克持续时间(P=0.007)、就诊至手术开始时间(P=0.025)、手术持续时间(P=0.041)及失血量(P=0.02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AAA成功救治的关键在于及时准确的诊断和迅速有效的手术干预,开放手术仍然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

  • 一体式分支支架治疗主动脉弓部疾病临床单中心初期结果

    作者:马军;孙占峰;张英男;张天华;王海涛;孙庆峰;姜维良

    目的探讨Castor主动脉弓分支型支架治疗主动脉弓部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期间,接受Castor支架治疗主动脉疾病的14例患者资料,其中主动脉夹层10例,胸主动脉瘤2例,主动脉穿通性溃疡2例。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无I型内漏,无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上肢缺血等严重并发症。6个月随访CT血管造影显示主动脉胸段假腔内血栓形成,无内漏发生。结论 Castor支架释放方式合理,定位准确,可以有效隔绝主动脉病变和重建左侧锁骨下动脉。本组患者未见严重近期并发症发生,远期结果有待继续随访观察。

  • 影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支架成形术后缺血症状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王磊;任昊;慈红波;戈小虎

    目的:探讨影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支架成形术术后下肢缺血症状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4年4月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共70条患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腔内支架成形术术后下肢缺血症状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患者血管通畅率,用lon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模型进行症状复发的多因素分析。结果68例(69条患肢)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半年、1、3、5年通畅率分别为90%、71%、39%及31%。2例行踝以上截肢术,保肢率为97.1%。随访中死亡6例。术后22例症状复发。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后停用抗血小板聚集及降脂药物、功能锻炼对症状复发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停用抗血小板聚集及降脂药物是影响术后缺血症状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是否长期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脂药物是影响术后缺血症状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腔内支架成形术术后良好的随访及依从性对症状复发可起到预防作用。

  • Celect可回收滤器在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应用

    作者:田轩;刘建龙;贾伟;蒋鹏

    目的:探讨Celect可回收腔静脉滤器在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的应用,并对滤器植入路径及回收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77例骨折合并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经股静脉(71例)及右侧颈内静脉(6例)路径放置Celect滤器。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滤器在体内留置时间为10~111天,平均37.5天。2例(2.6%)发生症状性肺栓塞(PE),无致命性PE。64例患者进行了滤器回收,62例(96.9%)成功取出,2例取出失败。27例(42.2%)捕获大量血栓,经导管溶栓后二期回收。左侧股静脉路径放置时滤器倾斜可能性大于右侧股静脉(P<0.01)。结论 Celect滤器用于骨折合并DVT的患者可有效预防PE。滤器于股静脉路径植入时无明显前跳及回缩现象,定位良好,安全性高;颈内静脉路径植入可能有0~2cm回缩距离。捕获大量血栓也可在溶栓后顺利回收,大程度提高了滤器可回收率,鉴于不可预知的远期风险,建议在PE风险可控时及早回收。

  • 肺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

    作者:张喆;冯海;于宏志;陈学明

    目的:探讨肺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方法24例确诊为大面积或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肺动脉置管溶栓术。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患者症状均有所缓解,术后第一天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氧分压(PO2)、休克指数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影像学复查结果:14例(58.3%)血栓全部溶解,10例(41.7%)部分溶解。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死亡率为0。结论肺动脉置管溶栓起效迅速、局部溶栓效果强、并发症少。

  • 1470nm半导体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评价

    作者:高林;梁川;谭最

    目的:比较1470nm(输出功率6W)及810nm(输出功率8W)半导体激光腔内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0例行1470nm激光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研究组)和29例行810nm激光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对照组)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二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3天、3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组在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470nm波长,输出功率6W的半导体激光腔内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安全、有效、节能的微创治疗方法。

  •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脂肪干细胞治疗后肢缺血的实验研究

    作者:袁福康;陆信武;秦金保;彭智猷;叶开创;杨芯蕊;黄丽佳;蒋米尔

    目的: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来源的脂肪干细胞(ADSCs)治疗小鼠后肢缺血的效果及其自身所带荧光标记的有效性。方法取4周龄GFP转基因小鼠的脂肪组织,消化获取GFP来源的脂肪干细胞(GFP-ADSCs),并用流式鉴定其表面的干细胞抗原。建立C57BL/6小鼠左后肢缺血模型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6只):一组后肢缺血的肌肉组织内注射P3代的GFP-ADSCs 1×106个/100μl,对照组于同样部位注射100μl PBS。1个月后利用苏木素-伊红(HE)、免疫组织化学(IHC)及免疫荧光(IF)染色行CD31染色观察缺血肌肉组织内血管新生情况。结果①从GFP转基因小鼠的脂肪组织中可以获得大量GFP-ADSCs并表达干细胞表面抗原CD90及CD105;②GFP-ADSCs被成功地诱导成脂成骨;③GFP-ADSCs组总残肢恢复率显著高于PBS组(P<0.05);④1个月后 GFP-ADSCs治疗组缺血的肌肉组织内IHC 染色CD31可见较多的新生血管,其微血管密度数显著高于PBS组(P<0.05);IF 染色显示GFP-ADSCs治疗组的新生血管表达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记CD31和GFP,而PBS组则未见GFP绿色荧光表达。结论从GFP转基因小鼠的脂肪组织中可以获取大量的ADSCs,其能够促进小鼠后肢缺血肌肉组织内的血管新生,自带的GFP可以示踪ADSCs在受体内的存活、迁移及分化。

  •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年)第6卷总目次(按内容分类排列)

    作者:

中国血管外科(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200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