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中国血管外科(电子版)

中国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Electronic Version) 중국혈관외과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7429
  • 国内刊号: 11-9303/R
  • 发行周期:
  • 邮发: 51008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王深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激光闭合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预防

    作者:罗云峰;张普生;邓鉴文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00例(共234条患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4~46个月,有138条肢体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59.0%(138/234),部分肢体可同时存在2种以上的并发症,其中皮下淤血、青紫、血肿发生率为16.7%(39/234);大隐静脉主干、小腿局部条索状硬结为15.0%(35/234);患肢皮肤水肿或肿胀为12.8%(30/234);不同程度的皮肤灼伤为10.7%(25/234);隐神经损伤导致皮肤感觉异常为0.85%(2/234),以上并发症经过治疗均能痊愈.结论 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明显创伤小、安全、可靠的微创优势,规范化操作,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

    作者:康涛;李晓强;唐军建;钱爱民;孟庆友

    目的 探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治疗长段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疗效及其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20例TASCⅡC型、D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IA开通长段闭塞管腔,同时行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以踝/肱指数(ABI)、Fontaine分期、保肢率和通畅率综合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SIA技术成功率为85%,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0%,保肢率为95%,一期通畅率为83.3%,ABI从术前0.42±0.07提升至术后0.86±0.14,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12~24个月,18例临床症状改善的患者中有3例术后3~6个月症状复发,行第二次介入治疗,其余患者症状均无加重或复发.结论 SIA在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方法安全有效,近期通畅率较好,远期通畅率尚需要进一步随访.

  • 急性肠缺血治疗策略探讨

    作者:吴学君;金星;董典宁;张十一;种振岳;张精勇;袁海;王默;孙岩;徐磊;高培显;韩宗霖;王茂华;刘洋

    目的 探讨急性肠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7月本科室收治的21例急性肠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栓性闭塞16例,其中中心型9例,周围型2例,混合型5例,合并SMA硬化斑块7例;孤立性SMA夹层5例.结果 中心型9例:5例行取栓,其中2例行小肠部分切除;导管溶栓4例,溶栓后支架置入3例,死亡1例,因小肠系膜缘出血行小肠部分切除1例.混合型5例:行剖腹探查肠切除3例,死亡1例,术后发生短肠综合征1例;2例行导管溶栓,其中1例死于心肌梗死,另1例辅以支架置入.周围型2例:药物溶栓1例,导管溶栓、碎栓1例,均成功.孤立性SMA夹层支架治疗3例,保守治疗成功2例.结论 SMA主干夹层病变首选保守治疗,如果症状不缓解,应积极治疗,以腔内治疗为主;急性肠缺血SMA主干栓塞,首选手术取栓;有时短段主干血栓形成或栓塞,也可以采用导管溶栓,必要时辅以支架.

  •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敏莉;赵意平;张皓;张柏根

    目的 总结溶栓治疗对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 1年12月收治43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动脉腔内溶栓治疗,其中27例进行导管直接溶栓,6例导管直接溶栓前行血管内球囊扩张,7例导管直接溶栓后进行血管内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溶栓前后均进行球囊扩张有3例.腔内溶栓治疗无效转而手术取栓13例.结果 30例(69.8%)患者血管再通及肢体保存,但其中1例因出血并发症死亡,发生脑梗死1例.8例(18.6%)截肢,均为移植物血栓形成.1例肢体坏死但未行截肢.4例溶栓无效但肢体未坏死而终采取药物保守治疗.结论 溶栓治疗对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总体安全有效,可优先考虑,根据病情的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案.

  • 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21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培顺;黎洪浩;罗定远;龙淼云;彭新治;黄明清;邢越

    目的 探讨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手术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5月21例施行股-股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髂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行手术者16例,主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同时行该手术者5例.结果 本组21例手术均成功完成.2例术后残留轻度间歇性跛行,1例在术后11个月出现静息痛.2例分别于术后6、17个月发现人造血管闭塞,术后平均2年通畅率为90%.结论 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是治疗单侧髂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一种简单而有效手术,也适用于特殊类型动脉瘤的腔内联合治疗.

  • 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作者:张智辉;林少芒;李强;萧剑彬;吴权辉;刘金玲

    目的 探讨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对我院行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的95例CVI患者(131条患肢,CEAP分级为C2~5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1条患肢均成功治疗,平均每条肢体应用泡沫硬化剂15.5 ml.31条(23.7%)肢体于治疗后2周复诊时实施了第2次注射治疗,其中3条(2.3%)肢体于治疗后1个月复诊时实施了第3次注射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泡沫硬化疗法对各种类型的下肢CVI都有效,且简单易行,应扩大其临床适应证.

  • 利用血管外科技术提高腹膜后肿瘤完整切除率

    作者:朱少问;冯翔

    目的 总结利用血管外科技术提高腹膜后肿瘤(RPT)完整切除率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月11例累及腹膜后大血管的RPT的患者资料,术中采用联合受累血管的切除重建使肿瘤均获得完整切除.结果 无手术死亡.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重建血管通畅.1例低分化腺癌患者术后3个月死于肿瘤全身转移,1例腹膜后脂肪肉瘤术后复发经2次手术恢复良好,其他患者肿瘤无明显复发.结论 应用血管外科技术(包括联合重要血管切除重建、血管腔内隔绝、栓塞等)可显著提高累及大血管的RPT的完整切除率.

  • 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伍淑文;蓝丽;苏连花;曾晓琴;杨梅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行PICC的乳腺癌患者312例,对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及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 312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有临床症状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32%.结论 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摩擦,预防机械损伤;正确的导管维护;预防性使用抗凝剂是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的重要措施.

  • 69例急性下肢缺血的诊治分析

    作者:洪登科;陈幸生;官云彪;李南;薛明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缺血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12年1月治疗69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动脉栓塞14例,动脉硬化闭塞基础上继发急性血栓形成5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例,不明原因2例.根据病情采用: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8例,人工血管旁路17例;球囊扩张成形/支架置入15例;置管溶栓后进一步行腔内治疗12例;低位静脉动脉化2例;单纯药物治疗9例;Ⅰ期截肢6例.结果 12例(17.4%)治疗成功,50例(72.5%)治疗好转,1例(1.4%)治疗无效.57例(82.6%)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2(平均26.4)个月,42例症状不同程度改善,7例Ⅱ期截肢,5例死于心、肺疾病.结论 急性下肢缺血早期诊断与及时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烟囱”技术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赵伯英;赵渝

    目的 探讨“烟囱”技术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腔内治疗中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我科采用“烟囱”技术治疗4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破口累及左锁骨下动脉3例,累及左颈总动脉1例.结果 4例患者支架均释放准确,“烟囱”支架通畅.1例患者释放支架后即刻造影提示少量Ⅰ型内漏,术后CT血管造影复查未见明确内漏;1例术后第2天出现精神差、嗜睡,左侧肢体肌力较对侧减退,给予抗凝活血药物治疗1周后左侧肢体肌力恢复.随访6~12个月,均未出现支架闭塞或严重狭窄.结论 “烟囱”技术通过完全腔内方法重修分支血管,实现了微创腔内治疗.

  • 新型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康涛;李晓强;孟庆友;范国华;唐军建

    目的 研究新型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标记骨髓源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对其生物学影响,提高其标记效率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梯度离心结合贴壁法分离纯化SD大鼠骨髓源EPCs并鉴定,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修饰Fe2O3配制成SPIO,用六种不同浓度SPIO(0 μg/ml、6.25 μg/ml、12.5 μg/ml、25 μg/ml、50 μg/ml、100 μg/ml)分别转染标记EPCs,对标记后的EPCs行普鲁士蓝染色、台盼蓝染色、透射电镜、噻唑蓝(MTT)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探讨不同SPIO浓度对EPCs标记效率、细胞活性及增殖的影响.结果 普鲁士蓝染色显示EPCs呈浓度依赖性摄取SPIO,培养基中Fe3+浓度为25 μg/ml时,标记效率高,可见95%以上EPCs普鲁士蓝染色阳性;当Fe3+浓度小于12.5 μg/ml时,染色阳性细胞数小于50%;当Fe3+浓度为100μg/ml时活细胞数目小于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台盼蓝染色显示随着标记浓度的升高,细胞活力逐渐升高.当SPIO浓度超过50 μg/ml,细胞活性逐渐降低.透射电镜可见EPCs超微结构保存良好,大量的高密度SPIO颗粒,主要位于溶酶体内、滑面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的膜结构上.MTT测试及细胞凋亡与周期检测表明SPIO标记对EPCs存活、增殖的能力无明显影响,标记后的EPCs可用于进一步干细胞示踪研究.结论 梯密度离心结合贴壁法可分离出血管内皮祖细胞进行体外增殖分化.APTS修饰Fe2O3配制而成的新型SPIO可简便标记EPCs,并且在适当浓度下对MSCs的生物学活性没有影响,为后期的活体MRI示踪于细胞移植实验奠定基础.

  •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急性闭塞的腔内溶栓治疗

    作者:殷敏毅;蒋米尔

    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PA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在男、女人群中的发生率分别为2.5%和5%.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行走后腿部的抽筋、疼痛(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其中约15%~20%的慢性PAD患者由于在动脉狭窄、闭塞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等原因将发展为急性肢体缺血(acute limb ischemia,ALI),如果没有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患者将面临肢体缺失甚至危及生命[1].

  •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治疗

    作者:黄文;时德

    急性肢体动脉缺血(acute limb ischemia,ALI)即肢体动脉血流灌注突然减少,出现肢体血供不足,循环障碍.ALI为一种较常见而严重的周围血管疾病,其自然病程的截肢率和死亡率均高.目前治疗手段虽然多样,但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拟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挽救患肢、保持肢体功能更具有重要意义.

  •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治疗的决策探讨

    作者:汤敬东;钱水贤

    1 引言急性下肢动脉缺血(acute Iimb ischemia,ALI)主要包括动脉栓塞(arterial embolism,AE)和动脉血栓形成(arterial thrombosis,AT).两种病理过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临床均表现为远端组织和器官缺血.栓子通常来源于心脏和主动脉附壁血栓的脱落,栓塞部位栓子的近、远端可发生继发性血栓形成.

  • 急性肢体缺血的治疗进展

    作者:张承磊;金辉

    2007年,泛大西洋协作组织专家共识Ⅱ(TransA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Ⅱ,TASCⅡ)在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诊治方面,将急性肢体缺血(acute limb ischemia,ALI)定义为病程小于或等于2周的,由肢体突然的低灌注引起并能威胁到肢体存活(如:缺血性静息痛、缺血性溃疡和/或坏疽)的现象[1].

  • 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进展

    作者:刘坤;林斌

    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临床少见的疾病.一项基于住院死亡人群的尸解资料显示PVT的发病率为1%[1],而在肝硬化患者的发病率为0.6%~26%[2],其中因门脉高压行手术治疗后1个月内PVT发生率高达16%~40%[3-5].

  • 低分子肝素致布加综合征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二例

    作者:郭巍;卞策;汪忠镐;吴晔;褚剑;侯高峰

    患者1 男性,31岁.因间断呕血、黑便2个月于2008年7月25日入院.查体:腹部膨隆,胸腹部浅静脉迂曲扩张,血流方向向上,腹围88 cm,移动性浊音阳性.腹部CT静脉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venography,CTV)检查:考虑肠系膜上静脉与门静脉的主干间无连接或闭塞,肝静脉结构异常.

  • 布加综合征伴下腔静脉陈旧性血栓腔内治疗一例

    作者:王俊;陆华;张卫达

    患者,男性,46岁.因双下肢皮肤色素沉着8年伴左胫前溃疡、腹壁静脉迂曲5年于2011年8月9日入院.患者近3年出现步行后气喘、乏力,近来开始出现脚肿、腹胀.有抽烟史40年,6支/日左右.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小隐静脉置管溶栓的护理

    作者:刘金玲;李强

    目的 总结经小隐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6月期间采用经小隐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DVT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经小隐静脉置管溶栓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2~5天的全程治疗,症状明显改善,患肢肿胀消失,双下肢对比周径差不超过2 cm,彩色多普勒示17例患者阻塞静脉血流全通,3例部分再通.结论 通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做好导管的护理,防止导管移位及导管脱出,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 上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外科治疗

    作者:魏瑞鸿;庄永青;熊洪涛;姜浩力;陈振鹤;童静

    目的 总结上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对7例上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术前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血管病变部位、范围、侧支形成情况,采用腋及上臂部人工血管移植手术3例,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重建肘动脉4例.结果 7例患者经6个月的随诊,移植血管通畅,手部血运改善,其中2例手部慢性溃疡病变自行愈合.结论 针对腋-上臂部肱动脉狭窄性闭塞,采用人工血管移植修复;针对肘动脉及腕部桡动脉闭塞,采用自体静脉移植术均可获得满意效果.术前DSA检查对确认病变部位选择手术方式起重要作用.

  • 应重视急性下肢缺血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深明;李梓伦

    急性下肢缺血(acute limb ischemia,ALI)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小于14天)下肢循环障碍和供血不足.ALI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每年发病率约13~17/10万人.本病起病急骤,进展迅速,若诊治不及时、不正确,可能危及患者肢体甚至生命.

  •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第一届编委会第2次会议纪要

    作者:《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第一届编委会第2次会议于2012年6月14日在广州中国大酒店召开.会议着重研讨如何继续提升刊物学术质量,拓展办刊思路,进一步扩大刊物影响,突出杂志电子版特色,发挥杂志在血管外科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血管外科(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200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