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중국현대약물응용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8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9523
  • 国内刊号: 11-5581/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0-70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炳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探究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分析与防治对策

    作者:吕晓峰

    目的:对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探究防治措施。方法100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给予其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Constant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00例患者在经过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其中肩部发生脱钩2例、肩锁关节前方半脱位5例、钢板远端断裂8例以及肩部疼痛3例,并且患者术后Constant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但应注意预防其并发症发生,可通过正确选择钢板并进行预先弯曲后安放,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重症心力衰竭并发肾衰竭患者采用连续血液净化的临床价值评价

    作者:胡丰菊

    目的:评价重症心力衰竭并发肾衰竭患者采用连续血液净化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重症心力衰竭并发肾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 d后,对照组患者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水平分别为(377.7±9.5)pg/ml、(20.2±3.6)mmol/L、(293.9±99.4)μmol/L;实验组患者的NT-proBNP、BUN、SCr水平分别为(276.6±11.8)pg/ml、(13.2±4.4)mmol/L、(257.3±56.2)μmol/L,实验组NT-proNBP、BUN以及SC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6±3.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1±5.5)d (P<0.05)。结论在对重症心力衰竭并发肾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连续血液净化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心衰症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丁金铎

    目的:观察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方法77例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实施非早期(病发24 h后)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早期(病发24 h内)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生活能力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1.05%;观察组病情控制时间为(5.69±1.26)d、住院时间为(8.99±2.04)d,短于对照组的(7.41±1.40)、(13.61±2.19)d;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5.64%,低于对照组47.37%;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为(8.63±2.57)分,优于对照组为(5.89±3.2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及脑出血,疗效显著,肺部感染发生率低,可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剖宫产子宫切口内连续外褥式缝合对再次妊娠的影响

    作者:汤小霞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内连续外褥式缝合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302例因瘢痕子宫行计划性剖宫产的产妇,将142例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内连续外褥式缝合的产妇列为研究组,160例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肌层单层连续缝合的产妇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再次剖宫产时可见的前次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盆腔粘连情况及再次手术进腹时间。结果研究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盆腔无粘连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美国生殖协会粘连分级(AFS)评分>5分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再次手术进腹时间为(5.0±2.3)min,短于对照组的(8.0±5.2)min(P<0.05)。结论剖宫产子宫切口内连续外褥式缝合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肌层单层连续缝合,且发生盆腔粘连几率明显下降,再次手术进腹时间缩短,应作为推荐的子宫切口缝合方式。

  • 静脉留置针应用于腹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检查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艺箫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应用于腹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患者中的效果。方法104例行腹部DCE-MRI检查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直接经静脉留置针注入对比剂,对照组以静脉穿刺方法注入对比剂。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时间、一次性检查成功率、扫描时对比剂外漏率。结果研究组DCE-MRI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一次性检查成功率为98.08%,高于对照组的84.62%(P<0.05);研究组扫描时对比剂外漏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19.23%(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注入对比剂行腹部DCE-MRI检查可以有效提高一次性检查成功率,减少对比剂外漏情况,缩短检查时间,适于临床推广。

  • B超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诊断的价值研究

    作者:李玉

    目的:研究B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旨在为患者疾病诊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5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入院后首先采用常规的心电图进行检查、诊断,而后采用B超进行检查、诊断,对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均无误诊。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率20.7%、左房增大率31.0%、主动脉弹性下降率10.3%、左室高电压率12.1%、主动脉扩张率3.4%;B超诊断左室肥厚率44.8%、左房增大率63.8%、主动脉弹性下降率25.9%、主动脉扩张率56.9%, B超无左室高电压诊断结果;两种检查除左室高电压诊断结果,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提升患者疾病诊断率,更有利于患者疾病诊断。

  • 腹腔镜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周良;侯广军;耿宪杰;张现伟

    目的:分析腹腔镜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复杂性阑尾炎患儿,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医治,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医治。比对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3.58±4.07)ml、(26.90±8.14)h、(6.11±1.90)d,均优于对照组的(29.46±10.47)ml、(40.63±9.41)h、(10.38±3.89)d(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66%)及复发率(15.09%)均低于对照组(25.58%、58.14%)(P<0.05)。结论给予患儿腹腔镜手术医治可缩短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并降低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宫腔镜手术在治疗子宫纵隔畸形的不孕不育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马曙铮

    目的:探析宫腔镜手术在治疗子宫纵隔畸形的不孕不育患者中的效果。方法86例子宫纵隔畸形的不孕不育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实行宫腔镜手术,对照组实行经腹子宫纵隔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分娩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观察组有4例分娩,分娩率为9.30%;对照组有5例分娩,分娩率为11.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P>0.05)。两组患者术后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7,P>0.05),且均明显高于术前。结论子宫纵隔畸形的不孕不育患者应用宫腔镜手术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分析节段分析法联合九平面连续扫查法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毛培

    目的:探析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中九平面连续扫查法联合节段分析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行晚期与中期妊娠系统胎儿检查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随着孕周的增长,卵圆孔血流速度与卵圆孔直径逐渐增加,直至足月卵圆孔直径≤6.0 mm;在不同孕周下,胎儿的心射血分数变化不大。在房缺胎儿中,卵圆孔直径均值>6.0 mm(6.9 mm),无房缺胎儿的直径均值为4.6 mm。房缺胎儿卵圆孔血流速度为47.7 cm/s,且部分病理为双向分流。无房缺胎儿血流速度均值为<20.0 cm/s(16.1 cm/s)。表明:九平面连续扫查法与节段分析法联合应用,通过与卵圆孔瓣缺与卵圆孔直径观察,可看作诊断房缺的标准。结论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中,实施节段分析法联合九平面连续扫查法,不但能将心脏许多解剖结构显示出来,而且还能清晰显示胎儿心脏和血流、血管结构和功能等。

  •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和Dxion手术在直肠癌中的手术效果差异分析

    作者:刘中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和Dxion手术在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60例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每组30例。腹腔镜手术组实施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开腹手术组实施Dxion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和局部复发或转移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开腹手术组,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摘除淋巴结数量和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开腹手术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共2例,开腹手术组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共3例,腹腔镜手术组局部复发或转移率(6.7%)和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中创伤小,手术治疗效果和开腹组近似,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较开腹术有显著优势。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比研究

    作者:康波

    目的: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解剖锁定接骨板(ALP)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PFNA组和ALP组,各58例。PFNA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 ALP组行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59.71±9.63)min、术中出血量(156.58±23.58)ml、骨折愈合时间(11.26±1.32)周、术后Harris评分(86.77±9.25)分均优于ALP组的(72.26±11.35)min、(217.14±25.69)ml、(13.98±2.14)周、(77.85±8.16)分,且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3.45%)低于ALP组(15.5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术后并发症少,相比于ALP更利于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

  • 食管贲门癌术后二次手术的临床探讨

    作者:刘建斌

    目的:探析食管贲门癌术后二次手术的诱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例食管贲门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实施二次手术者11例(0.55%),分析其实施二次手术的原因。结果11例实施二次手术的患者中,出现吻合口并发症者7例,占63.64%;出现胸腔内出血者2例,占18.18%;出现乳糜胸者2例,占18.18%。所有患者在实施二次手术治疗之后,仅1例因吻合口漏过重而死亡,其余10例均痊愈出院,痊愈率为90.91%。结论导致食管贲门癌患者实施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便是吻合口漏、胸腔内出血及乳糜胸等,因此医务人员必须要提高其操作水平,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要做到术后并发症的及早发现与治疗,从而确保二次手术的治疗效果。

  • 老年自发性气胸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

    作者:曹臣龙;张样杰;翟成凯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自发性气胸通过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100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49±0.04)h,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42±0.11)h,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为(3.73±2.00)d,术后住院时间为(5.36±2.00)d,手术费用为(1.71±0.22)万元,术后疼痛评分为(1.22±0.19)分,术后复发率为0,优于对照组的(8.19±3.55)d、(9.07±4.17)d、(3.04±0.13)万元、(3.49±0.79)分、10.0%(5/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自发性气胸疾病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产生的创伤小,患者恢复速度快,可以获得与开胸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能够成为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治疗方案。

  • 胰岛抗体鉴别诊断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霍继炜

    目的:分析胰岛抗体鉴别诊断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3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采取相应的检查,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探讨胰岛抗体在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380例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阳性患者86例(22.63%),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b)阳性患者32例(8.42%),此外有26例(6.84%)患者合并有2种自身抗体阳性,380例患者中共有144例患者出现1种及以上的抗体阳性,占本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37.89%。IA-2Ab阳性、GAD-Ab阳性、2种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2种自身抗体阴性患者(P<0.05);2种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C肽以及餐后2 h C肽水平低于IA-2Ab阳性、GAD-Ab阳性、2种自身抗体阴性患者(P<0.05)。结论胰岛抗体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指导价值,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值得推广。

  • B超产前检查诊断胎儿异常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彩玲

    目的:探讨B超产前检查诊断胎儿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780例进行B超产前检查的孕妇,对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且与产后、尸检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B超产前检查的780例孕妇中,20例胎儿有异象,约占总胎儿数的2.56%。其中,神经系统异常生长的胎儿有5例,面部生长异常的胎儿有4例,患有心脏病的胎儿有1例,四肢生长异常胎儿有3例,多个部位异常的胎儿有7例;产后、尸检21例胎儿有异象。B超产前检查的准确率为99.87%(779/780)。结论采用B超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有助于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及时了解胎儿的异常状况(如胎儿畸形)并作出相应的对策,这对医学领域的影响较大,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MR DWI序列对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病灶评估的价值

    作者:任文妍;赵森;王志学

    目的:分析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病灶评估的价值。方法11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TACE治疗,患者于肝TACE术后约4~5周复查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行MR DWI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检查对照分析,计算出肝内感兴趣区DWI 图像上信号的测量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对比原发灶与转移灶的ADC值以及碘化油沉积良好与碘化油沉积欠佳患者的ADC值。结果碘化油沉积良好者89例,22例碘化油沉积欠佳;碘化油沉积欠佳患者与碘化油沉积良好患者的ADC值[(1.23±0.06)×10-3 mm2/s VS (1.39±0.12)×10-3 mm2/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2,P<0.01)。DWI发现肝内转移灶32个,原发灶与转移灶的ADC值[(1.21±0.11)×10-3 mm2/s VS (1.46±0.08)×10-3 mm2/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7,P<0.01)。结论MR DWI序列及其ADC值的分析能够较准确的发现和区分原发性肝癌行肝TACE术后癌灶的坏死、残存、复发以及新发的转移病灶,可及时有效的评估肝TACE治疗的疗效,并能指导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再次行介入栓塞治疗的时机。

  •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疗效比较

    作者:年书勤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65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刮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月经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为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77,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疗效优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 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生化检验指标的应用及意义探析

    作者:龙婷

    目的:探究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生化检验指标的应用以及意义。方法33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生化检验指标检测。比较两组的白蛋白、总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结果观察组的总蛋白含量为(83.19±8.95)g/L、球蛋白含量为(37.54±4.32)g/L,均高于对照组的(72.41±7.53)、(25.86±3.29)g/L(P<0.05);观察组白蛋白含量为(39.69±2.62)g/L、白球比为(1.06±0.35),均低于对照组的(48.87±3.05)g/L、(1.89±0.42)(P<0.05)。结论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生化检验指标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相关指标的数值变化能够有效判断患者的具体病情,从而给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诊断依据。

  • 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抗凝或滤器保护下置管溶栓的临床疗效考察

    作者:黄柳桓;高江平;王建利

    目的:应用抗凝或滤器保护下置管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32例进行抗凝或滤器保护下置管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2例进行抗凝或滤器保护下置管进行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手术全部成功,28例(87.50%)患者经过治疗后下肢水肿出现明显的消退,原有疼痛临床症状也完全消失,能够进行正常行走活动,临床疗效评定为显效。16例(50.00%)使用可回收滤器的患者,在8~13 d后发现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完全溶解,滤器全部回收。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1年的随访发现,3例(9.38%)患者因其他疾病在术后1年内死亡,4例(12.50%)患者在1年内出现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2例(6.25%)患者出现术后下肢深静脉功能损伤,23例(71.88%)患者术后未见其他不良张症状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结论应用抗凝或滤器保护下置管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溶栓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老年腹膜透析低钾血症危险因素

    作者:李蕊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接受腹膜透析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低钾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72例患者中出现低钾血症患者18例,低钾血症发生率为25.0%。低钾血症患者和非低钾血症患者总钾摄入量和透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钾血症患者腹膜透析液用量和腹膜透析剂量显著高于非低钾血症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的发生与腹膜透析剂量和腹膜透析液用量存在直接联系,为确保患者腹膜透析的安全性应严格控制腹膜透析剂量和腹膜透析液用量。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临床分析

    作者:徐鸿儒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临床效果。方法56例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作为传统开腹组,76例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胆结石患者作为微创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传统开腹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2.2±9.1)min和(7.7±1.3)d,传统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89.8±11.2)min和(14.2±2.5)d,微创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传统开腹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不但能有效提高胆结石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明显减少手术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38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外成形术临床观察

    作者:牛志鹏;杨会锋;王春雨;席力森;张定成

    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行下肢深静脉瓣膜外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PDVI行下肢深静脉瓣膜外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效果。结果38例患者手术顺利,共计手术56条下肢,其中单侧肢体患者20例,双侧肢体患者18例;行股浅静脉瓣膜外修补28条,行股浅静脉带戒术20条,行股浅静脉瓣膜外修补并带戒术8条。随访有4例患者肢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经置管溶栓后恢复,另2例置管溶栓后示手术部位狭窄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行球囊扩张术恢复。结论下肢深静脉瓣膜外成形术能较好的纠正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 保留乳房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指征及疗效观察

    作者:王加林

    目的:探究分析保留乳房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指征及临床疗效。方法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留乳房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1例(2.5%)出现远处转移,1例(2.5%)出现局部区域复发;对照组患者6例(15.0%)出现远处转移,7例(17.5%)出现局部区域复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的保留乳房乳腺癌根治术能够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早期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对老年关节创伤后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淑艳

    目的:分析研究早期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对老年关节创伤后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82例老年关节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及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软骨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及增殖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软骨细胞凋亡率为(4.11±0.67)%,低于对照组的(6.52±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胞周期及细胞增殖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早期进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可有效降低患者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增殖指数,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 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王玉路;杨增华;郭新玲

    目的:探讨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切开内固定手术,观察组行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2.0%)明显优于对照组(72.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18.0%)(P<0.05)。结论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有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糖尿病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作者:杜静;万晓娟;杜战卫;张高明;孙芳;王淑雅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糖尿病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0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分成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研究组和未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对照组,各5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甲状腺激素(TSH)、空腹C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并作相应的对比分析。统计两组糖尿病眼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HDL-C水平为(1.22±0.45)mmol/L,低于对照组的(1.46±0.53)mmol/L;研究组TC、LDL-C、TSH、空腹C肽、hs-CRP、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6.23±0.22)mmol/L、(3.02±0.65)mmol/L、(6.56±3.12)mIU/L、(1.54±0.52)μg/L、(6.45±2.23)mg/L、(1.22±0.33)mg/L、(8.54±1.63)%、(24.00±1.12)μg/min,高于对照组的(3.22±0.55)mmol/L、(2.02±0.42)mmol/L、(2.22±1.82)mIU/L、(3.85±1.36)μg/L、(3.85±1.36)mg/L、(0.82±0.12)mg/L、(6.23±1.23)%、(17.00±0.82)μg/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剑突下或脐孔取胆对切口感染的影响

    作者:陈江涛;王晨宇;华龙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剑突下或脐孔取胆对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26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经脐孔取胆,实验组经剑突下取胆。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观察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结果实验组切口感染率为4.62%,低于对照组的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所检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31.82%,革兰阴性菌占68.18%;对照组革兰阳性菌占51.19%,革兰阴性菌占48.81%。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度高,而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度高。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剑突下较经脐孔取胆可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促进患者康复,同时取胆方式对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

  • 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李志贤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50例颅内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P<0.05)。结论对颅内血肿患者实施微创清除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康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损伤的疗效分析

    作者:冯艳艳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损伤的疗效。方法58例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模式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指标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肌钙蛋白为(17.75±7.91)μg/L,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为(1538.51±289.34)U/L,优于对照组的(26.59±9.76)μg/L、(1025.61±275.1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52±5.18)d,短于对照组的(17.94±8.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模式对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均具有治疗效果,但连续性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的治疗方式,更能够改善患者心肌损伤情况,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两种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陈建立

    目的:分析两种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9.56±6.58)ml、住院时间(4.10±0.68)d、切口长度(4.35±0.29) cm,均优于对照组的(74.49±11.89)ml、(7.24±0.92)d、(7.15±0.59) 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03%,高于实验组的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推荐。

  • 血清胱抑素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郭晓艳

    目的:探析血清胱抑素C(Cys-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88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因胸痛入院,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每组22例,对所有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并对血清胱抑素C与冠心病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血清胱抑素C [(1.02±0.24)mg/L VS (1.29±0.54)mg/L VS (1.68±0.66)mg/L VS (2.17±0.78)mg/L]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多呈现增加趋势(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可作为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指标,且与冠心病的病变程度有密切联系,可作为临床治疗和诊断的依据。

  • 踝关节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其疗效临床比较

    作者:彭金阳

    目的:研究和比较针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保守治疗的方式,而试验组患者应用手术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各时期的踝关节功能恢复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分别为(14.8±0.7)d、(10378±1364)元,均多于对照组的(6.3±0.5)d、(3305±481)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保守复位和手术治疗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手术治疗的功能恢复较好,而保守复位治疗的总费用相对较低,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自主意愿进行治疗。

  • 生长抑素对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磊;张俊东;陈志奇;魏斌;康德新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10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急诊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在术前、术后3 d 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咳嗽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为(143.89±28.56)、(29.87±5.20)ml,均少于对照组的(378.45±35.68)、(49.85±7.31)ml;术后咳嗽时间、住院时间为(2.41±0.65)、(8.30±1.75)d,均短于对照组的(4.39±0.80)、(13.50±2.2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2例胆痿,3例肺部感染,1例恶心呕吐,1例剧烈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14%;观察组患者发生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 P=0.027<0.05)。结论在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前后给予生长抑素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探索厄贝沙坦与尼莫地平联合降压的疗效

    作者:谭英

    目的:探索厄贝沙坦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基础上去掉氨氯地平,加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68%)(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尼莫地平联合降压作用显著且平稳、安全,明显优于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降压的疗效,是治疗高血压病的理想措施之一。

  • 羟苯磺酸钙与黄葵胶囊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刘艳冬

    目的:分析羟苯磺酸钙与黄葵胶囊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7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单独应用羟苯磺酸钙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有所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胱抑素(Cys-C)、内皮素(ET)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68%,实验组为18.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与黄葵胶囊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较好,尤其对于尿微量蛋白排泄率的改善作用更佳,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价值。

  • 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大为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采用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6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选用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选用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24.19±3.10)g/L,24 h尿蛋白量(6.28±0.84)g,总胆固醇(5.11±0.75)mmol/L;研究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32.35±4.62)g/L,24 h尿蛋白量(3.03±0.21)g,总胆固醇(3.07±0.17)mmol/L。研究组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19%,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治疗选用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联合方法,效果较佳,建议运用。

  • 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的效果观察

    作者:马少华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的效果。方法10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行妇科手术患者,经随机抽签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通过咪达唑仑、舒芬太尼联合麻醉,对照组通过咪达唑仑麻醉。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给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分别为(2.17±0.41)、(3.97±0.89)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遗忘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和镇静的效果较好,且患者遗忘的程度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 比较吉非替尼交替化疗与单纯化疗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

    作者:赵秀芹

    目的:比较吉非替尼交替化疗与单纯化疗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60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吉非替尼。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3.3%、93.3%,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6.7%、8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5.5个月及8.2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交替化疗与单纯化疗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探讨加味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朱海玲;刘艳伟;王莹;石美

    目的:观察和分析加味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诊治,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大黄牡丹皮汤进行诊治,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无一例因为病情严重而进行手术治疗,且服药依从性较佳,均配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平均疗程7.5 d,痊愈15例,显效11例,好转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患者平均疗程5.3 d,痊愈21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具有治愈率高、疗效好、治疗时间短、无不良反应的优点,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 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分析

    作者:吕明明

    目的:探讨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变应性咳嗽患者,参照随机抽签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应用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甲氧那明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咳嗽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为(4.1±1.3)d,对照组患者平均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为(6.3±2.0)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治疗组患者平均咳嗽积分为(1.4±0.3)分,对照组患者平均咳嗽积分为(3.3±0.6)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确切、起效快,可作为变应性咳嗽患者理想用药方案。

  • 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马红丹;张晓飞;王春艳

    目的:研究分析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PaCO2、SaO2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SaO2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水平,可在临床推广。

  • 小剂量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作者:胡美玲;肖凤珍;王彩霞;吕向红

    目的:研究分析小剂量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75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所有患者采用小剂量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激素变化以及月经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子宫内膜的平均厚度为(6.72±1.73)mm,治疗后为(1.83±0.48)mm,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和孕激素相比之前显著降低(P<0.05);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全部闭经,其中15例月经正常,20例月经稀少,40例绝经;随访1年发现,患者中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腹痛等不良症状为9例,复发率为12%。结论对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小剂量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有效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激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黄玉清

    目的:研究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不同剂量奥美拉唑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18例。实验组实行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参照组实行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实验组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输出量、止血时间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实行小剂量奥美拉唑具有出血量少、止血效果好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慢性稳定性冠心病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比较

    作者:邢春玲

    目的:比较慢性稳定性冠心病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效果。方法84例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硝酸脂类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为28.57%、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1.43%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30.95%,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为4.76%、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38%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9.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基础上采用尼可地尔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疗效更佳,预后效果明显。

  • 阿托伐他汀钙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希;苗驰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观察。方法96例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与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压、血脂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显效32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9.17%;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收缩压为(116.7±11.3)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为(76.1±5.7)mm Hg、总胆固醇为(3.72±1.15)mmol/L、三酰甘油为(1.43±0.2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41±0.4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24±0.52)mmol/L;对照组患者收缩压为(133.5±11.6)mm Hg、舒张压为(82.3±6.1)mm Hg、总胆固醇为(5.13±1.18)mmol/L、三酰甘油为(1.76±0.3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21±0.3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89±0.68)mmol/L;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用药,患者的症状改善更加理想,同时无副作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从门诊处方评价我院儿科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冯江生;高明娥;刘云芳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用药情况,评价儿童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儿科门诊处方849张,对医生所开具的处方中患儿的年龄、病情、诊断以及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点评,以此了解儿科门诊患儿用药合理性,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系统地评价和分析。结果849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有182张,不合理处方中存在不规范112张,用药方面不规范、不适当41张,用药超常规的处方29张。结论本院儿科门诊医生所开具的用药处方基本合理,但是也存在部分不合理处方。

  • 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作者:孔瑞敏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76例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欣母沛治疗,观察组给予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2~24 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15.79%),观察组术后出现感染1例(2.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可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且术后感染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比索洛尔联合依达拉奉在预防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钟晓鸣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依达拉奉在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6例行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比索洛尔口服预防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观察组患者采用比索洛尔口服联合依达拉奉静脉输注预防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对两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主要类型有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博等,其中对照组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分别为51.5%和48.5%,观察组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分别为27.3%和21.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依达拉奉能够有效预防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效保护缺血心肌,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40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静

    目的:探索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0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氯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每组40例。氯氮平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单纯的氯氮平进行治疗,利培酮组在常规治疗上加服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氯氮平联合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三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6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利培酮组治愈4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7.5%;氯氮平组治愈5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利培酮组、氯氮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氯氮平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均发生轻微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恶心1例,静坐不稳1例,头昏2例,困倦2例,锥外系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氯氮平组出现恶心2例,静坐不稳2例,头昏2例,困倦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利培酮组出现恶心1例,静坐不稳2例,头昏2例,困倦1例,锥外系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单纯采用氯氮平或单纯采用利培酮治疗临床疗效更佳,可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安全可靠。

  •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急性心衰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王宗帅

    目的:研究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急性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衰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治疗1周后,对比两组治疗临床效果、治疗后心室射血分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1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4%(29/31),高于对照组61.29%(19/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为(33.39±7.21)%,治疗1周后为(48.76±8.13)%;对照组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为(34.32±6.85)%,治疗1周后为(39.59±8.87)%。治疗前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急性心衰采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卫平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4%,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能够迅速缓解患儿的症状,改善患儿的肺部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重症肺炎的降阶梯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海红艳

    目的:评价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均给予控制病因、支持治疗,对照组经验性应用抗生素,观察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降阶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周后,观察组痊愈23例(51.11%)、显效13例(28.89%)、进步6例(13.33%)、无效3例(6.67%),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分别为17例(37.78%)、11例(24.44%)、8例(17.78%)、9例(20.00%),总有效率为62.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为(7.3±4.1)d,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停留时间为(10.8±3.4)d,住院时间为(17.4±5.2)d,对照组分别为(9.2±4.0)、(13.6±4.2)、(22.0±9.6)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降阶梯治疗对重症肺炎疗效较好,可增加疗效、缩短病程。

  •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作者:于广周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采用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常规对症治疗联合动脉溶栓治疗)与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每组44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4 h、2周,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本治愈27例(61.4%),显著进步10例(22.7%),进步6例(13.6%),无效1例(2.3%),总有效率为97.7%(43/44),对照组基本治愈20例(45.5%),显著进步8例(18.2%),进步5例(11.4%),无效11例(25.0%),总有效率为75.0%(33/4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动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地尔硫与地高辛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房颤的临床疗效

    作者:肖丽;智永超

    目的:分析地尔硫与地高辛联合应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地高辛治疗,干预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地尔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无效例数为9例,有效例数为15例,显效例数为16例,总有效率为77.5%;干预组患者治疗无效例数为1例,有效例数为18例,显效例数为21例,总有效率为97.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P=0.007<0.05)。对照组患者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干预组患者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0.05)。结论在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房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地尔硫与地高辛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 口服、肌注与鼻腔内给予咪达唑仑对小儿七氟烷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

    作者:吴卫强

    目的:观察口服、肌内注射(肌注)与鼻腔内给予咪达唑仑对小儿七氟烷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1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按给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口服组、肌注组及鼻腔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葡萄糖,口服组口服咪达唑仑,肌注组肌内注射咪达唑仑,鼻腔组鼻腔输注咪达唑仑,比较四组不同给药方式的麻醉效果及躁动情况。结果对照组、口服组、肌注组及鼻腔组的麻醉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分别为(2.13±0.46)、(4.26±1.13)、(5.12±1.01)、(5.20±1.20)分,口服组、肌注组及鼻腔组麻醉Ramsay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肌注组及鼻腔组麻醉Ramsay评分优于口服组(P<0.05)。对照组、口服组、肌注组及鼻腔组的苏醒期躁动评分表(PAED)评分为(18.06±5.63)、(7.21±1.13)、(7.43±1.34)、(7.06±1.41)分,口服组、肌注组及鼻腔组PAE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肌注与鼻腔内给予咪达唑仑均可减少小儿七氟烷麻醉恢复期躁动,且效果相似,考虑患儿舒适度,建议口服给予咪达唑仑。

  • 观察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俊杰

    目的:研究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3SELZPaz/9ELZPa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46例痰结核菌阴转,阴转率为92.0%,对照组中30例痰结核菌阴转,阴转率为60.0%,观察组的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04,P<0.05)。对照组中25例为空洞患者,其中3例(12.00%)无变化,2例(8.00%)缩小,5例(20.00%)增大,15例(60.00%)空洞闭合,空洞关闭率为60.00%。观察组中35例为空洞患者,其中3例(8.57%)无变化,3例(8.57%)缩小,3例(8.57%)增大,26例(74.29%)空洞闭合,空洞关闭率为74.29%。观察组的空洞闭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5)。对照组痊愈25例,显效5例,好转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35例(70%),观察组痊愈36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48例(9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8, P<0.05)。结论在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作者:冀书娟

    目的:探讨使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对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98例出血性脑梗死的患者,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出血性脑梗死的一般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则使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显效13例,有效3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8%;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发生药物过敏2例,治疗组患者发生过敏反应1例,发生呕吐症状2例,用药停止后症状消失,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肾功能没有发生明显异常。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10.2±2.8)分,对照组为(16.5±2.5)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出血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物使用的安全指数也较高,因此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金华;靳燕霞

    目的:探讨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178例因感冒后发生咳嗽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9例。对照组应用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82.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低于对照组的3.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纳治疗感染后咳嗽起效快,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宋晓丹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麻疹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82例麻疹合并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发热消退时间、炎症吸收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优于对照组的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疹汤内服合并西药治疗方能够缩短发热时间,促进患者康复,从而缩短病程,减少其严重并发症发生,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老年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作者:庞钰

    目的:探讨老年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38例老年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18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综合性护理方式,该护理干预是针对患者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护理计划,主要包括对患者的饮食指导、术前的心理指导以及术后基础护理、并发症护理、术后康复指导等。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的77.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6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1, P<0.05)。结论老年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患者的尽快康复。

  • 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给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作者:刘冬梅

    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给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10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在院治疗时采取同样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出院后对照组遵医嘱服用降压药,观察组在遵医嘱服药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1年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降压效果、服药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降压优良率为82.7%高于对照组的44.2%,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规律服药42例(8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例(42.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9%低于对照组的17.3%(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提高降压效果,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黄疸肝炎患者的护理

    作者:刘国萍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症黄疸肝炎患者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62例行血浆置换治疗的重症黄疸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采用临床优质护理方案,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护理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明显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3/31),低于对照组的32.3%(10/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浆置换治疗重症黄疸肝炎中采用临床优质护理方案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对患者临床各项生理指标有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围手术护理

    作者:胡洁滨

    目的:分析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围手术护理。方法92例经脑血管造影所证实的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分析两组临床相关时间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为(4.7±1.1)d、(3.3±0.8)d;对照组分别为(8.4±2.4)d、(6.3±1.8)d,观察组临床相关时间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05、10.330,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39.13%低于对照组的8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性护理,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

  • 整体护理在无偿献血者招募及血液采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丹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在无偿献血者招募以及血液采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市的两个固定献血点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3152例)及整体护理模式来进行护理(观察组,3241例)。观察比较经过不同采血护理后,两组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合格率、献血不良反应率、二次以上献血者比例。结果观察组无偿献血者献血合格率为7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8%(P<0.05);观察组无偿献血者的献血不良反应率为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P<0.05);观察组无偿献血者二次以上献血者比例为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4%(P<0.05)。结论在献血的过程中,对献血者展开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整体化护理,能够有效减少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所出现的献血不良反应,并能够更好的促进其身体的健康发展。为无偿献血公益事业深入人心奠定基础。因此在采血点进行招募采血的过程中,可将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推广使用。

  • 中药大承气汤灌肠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护理效果分析

    作者:丁秀梅

    目的:分析中药大承气汤灌肠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护理效果。方法87例行中药大承气汤灌肠治疗的中枢性高热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及退热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771、26.805,P<0.05);对照组退热起效时间为(3.95±0.76)h、完全退热时间为(7.68±1.75)d,研究组分别为(2.12±0.54)h、(5.21±1.46)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083、7.178,P<0.05)。结论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中枢性高热患者可改善其心理状态,缓解负面情绪,并缩短退热时间,具推广价值。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作者:曲慧珠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98例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阑尾炎手术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9%,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康复,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内科护理研究

    作者:赵娟

    目的:探究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给予内科护理干预,给患者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100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内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满意度、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40例(80%),实验组为47例(94%);对照组满意度为86%,实验组为98%,实验组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且实验组出血次数为(1.4±0.7)次,住院时间为(11.3±2.3)d;对照组出血次数为(2.2±0.3)次,住院时间为(15.7±3.2)d,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以及优质的护理可取得显著疗效。护理人员要不断的加强专业的理论知识,以患者为中心,给予患者优质的治疗以及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

  •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作者:荆彩萍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530例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根据护理方案分成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65例)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强化护理、心理护理及情感沟通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观察组(265例),分别对比两组患儿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情况、不良反应率、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率,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FLACC评分为(1.3±0.2)分,对照组FLACC评分为(4.2±0.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护理满意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的常规护理模式中加入强化护理、心理护理及情感沟通,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疼痛感,提升依从性,优化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 临床护理路径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邵明芳

    目的:探讨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110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

  • 浅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佟三未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临床护理中使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对其临床病情改善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预后效果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临床应广泛推广使用。

  • 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早期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观察

    作者:王本丽

    目的:探讨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早期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64例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行早期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两项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PaCO2显著高于对照组, Pa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早期应用药物治疗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总体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杨巧婷;莫衬嫦;郑慧琴

    目的:探讨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开展家庭访视护理的效果。方法8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家庭访视组和常规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与护理,家庭访视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内容。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健康教育效果和服药依从度的差异。结果在干预前,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家庭访视组患者舒张压(85.49±5.22)mm Hg(1 mm Hg=0.133 kPa)和收缩压(135.49±7.70)mm Hg低于干预前(90.38±5.97)mm Hg和(144.25±12.49)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行为、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两组患者三项得分均有明显上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家庭访视组患者健康行为、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得分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具有积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其血压控制水平,亦可增强其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服药依从性。

  • 系统性护理对氯氮平所致便秘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菲

    目的:分析系统性护理对氯氮平所致便秘的疗效观察。方法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普通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通便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通便显效率93.55%,对照组患者通便显效率74.1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69,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氯氮平所致便秘情况,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体重的影响与护理

    作者:庞利

    目的:讨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体重的影响与护理。方法84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体重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体重增加26例(61.90%),对照组患者体重增加38例(90.48%),实验组体重增加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用药后体重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种类的抗精神病药物会不同程度的增加患者的体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体重增加而造成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实施。

  •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围手术护理干预

    作者:任贞

    目的:探究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围手术护理干预效果。方法105例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围手术期全面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发生头痛消失、呕吐消失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感染1例、血管痉挛0例、血压升高2例,对照组发生感染3例、血管痉挛3例、血压升高5例,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2,P<0.05)。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围手术行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具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降低脑卒中患者口服给药差错率的临床对策

    作者:姜蕾;朱洁;高园林

    目的:观察分析脑卒中患者口服给药差错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临床措施。方法96例接诊的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给药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口服给药差错的原因以及口服给药差错发生率,并提出有效的临床措施。结果观察组口服给药差错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92%(P<0.05)。服用量错误、服用时间错误、药名错误、给药对象错误以及漏给药是主要的口服给药差错。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针对性的给药护理,并增加对护理人员相关的培训以及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脑卒中患者口服给药差错的发生率。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配合

    作者:温丽茹

    目的:总结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护理配合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术前充分的准备以及术中的精心配合,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60患者无一例出现严重的术中意外及术后死亡。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安全,成功率高,愈后良好,而术中精确的专科性配合、术前访视的充分、一般器械及专科器械的准备及手术步骤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观察

    作者:王英瑞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94例糖尿病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80.8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2.34%,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术中保温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作者:王茜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72例行腹部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手术护理基础上实施术中保温护理,对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接受术中保温护理可保持体温稳定,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 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作者:李剑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心得体会。方法3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作者:王力;谭虹;于晓峰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服药后血小板抑制率(78.3±18.6)%优于对照组(64.3±7.4)%(P<0.05)。结论使用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效率高,有效性强,值得在临床推广。

  • 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治观察

    作者:夏克志

    目的:研究分析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服药1周后,6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改善,服药2周后,10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改善,服药3周后,5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改善。20例患者基本能够保持正常步态,生活无需他人照顾,已卧床3年的患者1例可自行翻身,稍加扶持可起坐。结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要和患者的病史、体质、临床表现相结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分析,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帮助患者尽快脱离病痛,提升生活质量。

  • 不孕不育妇女支原体感染类型及耐药分析

    作者:高爽

    目的:了解本地区不孕不育妇女支原体感染的类型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618份不孕不育妇女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618份送检标本共有376份检出支原体,感染率为60.8%,以单纯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为主,其次是Uu合并人型支原体(Mh)感染,单纯Mh感染少。体外药敏结果显示:Uu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比较耐药;Mh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罗红霉素比较耐药;Uu合并Mh对环丙沙星、司帕沙星、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本地区不孕不育妇女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支原体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壮观霉素的总体耐药率较低。

  •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瑕;孙丹;孙俐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2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15例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死亡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无痛型心肌梗死发生率45.0%高于对照组13.3%、恶心呕吐发生率85.0%高于对照组53.3%、呼吸困难发生率65.0%高于对照组26.7%(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5.0%高于对照组13.3%(P<0.05)。发病1个月内,实验组死亡率35.0%高于对照组6.7%(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容易发生并发症,死亡率高,因此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需要尽早治疗,研究早期症状,可以降低其死亡率。

  • 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诊断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松岩

    目的:分析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7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甲组,67例体检正常健康者作为乙组,均进行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观察两组检测差异。结果甲组血小板计数(67.84±15.01)×109/L与大血小板压积(0.17±0.04)%低于乙组,血小板分布宽度(20.78±2.15)fl与凝血酶原时间(21.38±2.45)s高于乙组(P<0.05)。结论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的特异性表现可作为诊断肝硬化患者的重要指标,为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 SGB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小云;潘娟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Va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SGB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各38例,均连续应用4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Barthel指数分别对患者的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24.7±2.1)分、ADL评分(70.8±2.9)分优于对照组(20.3±1.5)、(63.7±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GB有助于改善V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长期使用ICS的获益与风险

    作者:邓体瑛;张恩景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稳定期用药方案,确定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对此类患者的获益与风险。通过查阅国内外指南、文献报道、Meta分析等循证级别高的证据,从获益与风险两个角度分别阐述。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根据循证医学证据选择合理用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C级或D级患者可以使用ICS联合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为防止肺炎风险可选用较低剂量ICS或选用布地奈德吸入。

  • 川芎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向东

    目的:探讨川芎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实施川芎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3%高于对照组的6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21±0.68)分低于对照组的(4.51±0.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川芎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法应用于偏头痛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 挂线疗法联合黄术消瘘方熏蒸治疗湿热下注型高位肛瘘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陈胜

    目的:探讨挂线疗法联合黄术消瘘方熏蒸治疗湿热下注型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湿热下注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挂线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术消瘘方熏蒸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Wexner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便血时间以及创面瘢痕面积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挂线疗法联合黄术消瘘方熏蒸治疗湿热下注型高位肛瘘患者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作者:方艳

    目的:研究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指标改善情况、治疗满意度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体满意度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采用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方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

  • 春秋分预防治疗风寒湿痹症186例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郑洪华;付天明

    目的:观察春秋分时节预防治疗风寒湿痹症临床效果。方法186例痹症患者在春秋分节气采用中医药预防性治疗,春分、秋分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186例患者经过春、秋分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48%、97.85%。结论通过在春秋分调节免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中医药发挥了中医简、便、廉、验的优势,具有预防风湿免疫性疾病复发,减轻临床症状,控制病情活动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清热化湿方对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的改善作用

    作者:陈宇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方对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00例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中药(清热化湿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中医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湿方对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显著,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大承气汤加减灌肠及胃管注入治疗肠梗阻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辉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加减灌肠及胃管注入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施予石蜡灌肠及石蜡胃管注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大承气汤加减灌肠及胃管注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中转手术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现中转手术者1例(4%),常规组出现中转手术者6例(24%),两组患者中转手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患者经大承气汤加减灌肠及胃管注入治疗,不仅可获取良好的疗效,还加速恢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

  •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作者:唐群

    目的:在临床中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78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予以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浆脑钠素(BNP)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BN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 通腑泻肺汤治疗老年便秘并肺炎60例疗效观察

    作者:金鸿斌

    目的:探究对老年便秘合并肺炎患者予以通腑泻肺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老年便秘合并肺炎患者,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通腑泻肺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便秘合并患者予以通腑泻肺汤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情况以及肺炎症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的过程中。

  • 糖尿病足患者细菌感染特征及其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

    作者:彭红侠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细菌感染特征及其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80例糖尿病足伴细菌感染患者,依据泛大西洋学会联盟分级分为A、B、C、D四组,各20例。比较四组病原学特点、耐药情况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的差异。结果①四组患者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中性粒细胞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80例患者中,重度感染15例(18.75%),中度感染35例(43.75%),轻度感染30例(37.50%)。其中,重度感染患者中C、D级患者10例(66.67%),中度感染患者中C、D级患者23例(65.71%),轻度感染患者中C、D级患者16例(53.33%)。随着糖尿病足伴细菌感染患者血管病变程度的持续加重,其中度及以上感染患者比率也随之增加。依据药敏试验结果,产生抗生素耐药患者49例(61.25%)。③单一感染:革兰阳性菌感染占30.00%,革兰阴性菌感染占27.50%,真菌感染占5.00%,混合感染占37.50%。80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122株,排名前三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16.39%),铜绿假单胞菌15株(12.30%),粪肠球菌9株(7.38%)。伴随糖尿病足伴细菌感染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持续加重,其混合感染的比率也随之升高,其中D级患者中混合感染比率为66.67%。结论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程度与混合感染之间明显相关,其下肢血管病变程度越严重,其混合感染几率越高,临床医师在治疗时应重视这一点。

  • 单孔胸腔镜治疗肺大泡合并自发性气胸的应用分析

    作者:曹纪伟;朱红军;韩玉龙;曹志坤;朱富国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治疗肺大泡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62例肺大泡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均采用单孔胸腔镜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无术中输血,手术时间30~80 min,术中出血10~120 ml,胸引管留置时间2~5 d,术后引流量60~150 ml,术后住院时间4~6 d,总住院时间5~10 d。随访5~12个月,均无复发。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可进一步减小创伤,疗效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于肺大泡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治疗。

  • Parks切口在斜视显微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赵洋;邹有硕;张劲松

    目的:观察Parks切口在斜视显微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4例斜视住院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Parks切口入路治疗),同期20例斜视住院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对术后疼痛反应、结膜恢复状况、眼位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疼痛情况,实验组轻度49例(90.7%),中度3例(5.6%),重度2例(3.7%)。对照组轻度13例(65.0%),中度5例(25.0%),重度2例(10.0%)。实验组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实验组52例(96.3%)结膜复位良好,无明显伤口痕迹。眼位满意者,近期47例(87.0%),远期46例(85.2%)。结论斜视手术入路Parks 切口不损伤角膜缘干细胞,术野暴露充分,术后瘢痕小,结膜与肌肉无粘连,切口小可不缝合,手术方法易掌握,能有效降低疼痛,防止肌肉粘连,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眼部的美观,值得推广。

  •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前后房角镜与OCT观察对比

    作者:廖武;曾广川;肖琛辉;谭叶辉;刘方梅

    目的:评价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前后房角镜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观察对比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帮助。方法23例(2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分别行视力、眼压、前房、裂隙灯、房角镜、OCT等检查,对比分析术前术后情况及二者检查情况。结果23例(26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术后眼压为(15.53±4.61)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术前的(37.30±3.29)mm Hg (P<0.01)。术前及术后4个对应方位进行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OCT房角检查与房角镜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好。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有效治疗途径,可作为治疗这类疾病的首选方法之一。房角镜、OCT房角检查具有一致性。

  • 常压高浓度氧疗综合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疗效分析

    作者:任国平;王保莲;袁社霞;毕春燕;赵小慧;杨健丽

    目的:探讨常压高浓度氧疗综合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单胎FGR孕妇随机分为A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30例)和B组(给予常压高浓度氧疗+药物治疗,30例),选择同期30例在本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正常单胎孕妇作为C组(定期孕检,不予任何处理)。比较三组胎儿生长参数、脐血流波形、新生儿出生体重及5 min Apgar评分情况,产后1个月追踪A、B两组新生儿存活率。结果①治疗2周后, B、C组的孕妇宫高、孕妇腹围、孕妇体重、胎儿双顶径(BPD)、胎儿股骨长增长值明显高于A组(P<0.05)。②治疗后A、B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脐动脉收缩末期峰值(S)/舒张末期峰值(D)(S/D)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0.01), B组降低程度优于A组(P<0.05)。③ B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A组(P<0.05), A、B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均低于C组(P<0.05)。B组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7分多于A组(P<0.01)。④B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A组(63.33%)(P<0.01), B组新生儿存活率(96.67%)高于A组(73.33%)(P<0.05)。结论常压高浓度氧疗联合药物治疗FGR安全有效,能够促进胎儿生长,增加新生儿体重,改善新生儿预后及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 美托洛尔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律失常的应用

    作者:蒋兰晔;彭茜;麦丽珊;何淑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律失常的应用疗效及对MHD的影响。方法26例MHD中发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2例),治疗组透析前口服美托洛尔片,对照组透析前未予特殊处理。比较两组患者MHD过程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次数和种类。结果治疗组14例患者共MHD 1006次,发生心律失常19次,发生率为2%;对照组12例患者共MHD 866次,发生心律失常219次,发生率为25%;治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9.63,P<0.05)。结论美托洛尔用于MHD患者心律失常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对老年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孟志强;郭斌;吴若丹;白云鹤

    目的:探究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对老年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70例老年骨关节结核患者,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诊断,对照组患者给予结核抗体检测。比较两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测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预测值、特异性分别为94.29%、85.71%、8.57%、91.43%、77.14%;对照组分别为77.14%、62.86%、5.71%、85.71%、54.29%。观察组检测敏感性、阳性预测值、特异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阳性似然比、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核菌培养、聚合酶链反应、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率分别为31.43%、51.43%、25.71%;对照组患者的结核菌培养、聚合酶链反应、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率分别为25.71%、42.86%、2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诊断老年骨关节结核,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性的结核抗体检测,值得推广应用。

  • 孕期非遗传因素作用对先天性心脏病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江海湛

    目的:探讨孕期非遗传因素作用对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响。方法30例出生后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母亲作为病例组,同期30例出生后健康的新生儿母亲作为对照组。分析孕期非遗传因素作用对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响。结果两组新生儿母亲在年龄、孕产次、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民族、居住地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噪音、装修、工厂等13项是诱发先天性心脏病的非遗传因素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工厂[OR=1.862,95%CI=(1.033,3.246)]、负性生活事件[OR=2.162,95%CI=(1.264,3.696)]、感冒[OR=1.904,95%CI=(1.197,3.038)]为诱发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补充复合维生素[OR=0.434,95%CI=(0.253,0.749)]和补充叶酸[OR=0.468,95%CI=(0.261,0.853)]是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孕期非遗传因素中的工厂、负性生活事件及感冒等可能增加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风险,而在孕期补充复合维生素和叶酸能够降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 MVD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金海燕;邓卓

    目的:研究微血管密度(MVD)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血管生成对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应用CD105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标记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20例)及子宫内膜腺癌组(26例)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再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进行MVD计数。结果 CD105-MVD值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11.35±2.37)、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22.57±4.92)及子宫内膜腺癌组(27.66±2.31)中逐渐递增,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7.969, P<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瘤血管形成参与了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的过程。

  • 经会阴3D超声观察便秘产后妇女的盆底裂孔变化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梅清;古艳;黎佔芳;黄妙玲;黄伟华

    目的:探讨经会阴3D超声应用于便秘产后妇女的盆底裂孔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100例产后妇女,根据有无便秘症状分为便秘症状组和无便秘症状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产后42 d、3个月、6个月、1年的经会阴3D超声观察静息、Valsalva动作、缩肛状态的盆底裂孔的变化差异。结果在Valsalva动作及缩肛动作状态下,产后42 d、3个月、6个月便秘症状组的盆底裂孔各项指标[(56.55±2.05)mm、(43.62±1.75)mm、(158.50±3.25)mm2及(50.55±2.45)mm、(42.66±3.55)mm、(118.60±6.85)mm2]均明显大于无便秘症状组(P<0.05)。结论经会阴3D超声探查便秘产后妇女的盆底裂孔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胰腺癌标准根治术与扩大根治术的疗效比较

    作者:关佳楠;宋伟

    目的:比较胰腺癌标准根治术与胰腺癌扩大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胰腺癌根治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胰腺癌扩大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术后1、3年生存率(80%、40%)高于对照组(50%、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35%、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扩大根治术效果优于标准根治术,疗效肯定。

  •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针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作者:唐俊;梁红锁;李林;李红波;韦程寿;黄克

    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针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52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9~2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2.7±4.5)个月,两组患者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满意,脊柱生理曲度恢复良好。术后治疗组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针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获得良好的脊柱稳定性,明显改善损伤脊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54例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晓宇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54例确诊为中风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两组均给予康复训练和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同时配合针刺后溪、申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良9例,中13例,差5例;对照组分别为8、10、9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通针刺加后溪、申脉和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药氧驱动联合针灸康复综合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临床观察

    作者:马志伟

    目的:观察药氧驱动联合针灸康复综合疗法用于中风恢复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34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采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实施药氧驱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2%(P<0.05),观察组2个疗程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为(20.92±3.84)分低于对照组的(23.77±4.56)分(P<0.05)。结论药氧驱动联合针灸康复综合疗法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中医疗法应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探究

    作者:周伟

    随着中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对病毒性肝炎研究的深入了解,中医疗法已经成为重要手段之一。治疗病毒性肝炎已经有了多种治疗方法,大体包括提高生存质量,杀灭病毒,保护肝脏降低酶活、抗纤维化以及免疫调节。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对中国人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从病毒性肝炎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病毒性肝炎西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中药治疗病毒性肝炎以及中医外治法治疗病毒性肝炎进行了阐述。说明有效的中医疗法与药物对于彻底治愈病毒性肝炎有着极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