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 중국현대신경질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6731
  • 国内刊号: 12-136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182
  • 曾用名: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只达石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急性颅脑创伤患者预后关系研究

    作者:刘云阳;马景鑑;李晋;贾睿超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关系.方法 共89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根据入院时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特重型颅脑创伤组,于伤后12h内分别检测血清(89例)和脑脊液(18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水平,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其与颅脑创伤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颅脑创伤各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水平升高(均P< 0.05),且特重型组和重型组高于中型组和轻型组(均P< 0.05).脑挫裂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水平高于弥漫性轴索损伤(P=0.025)、硬膜下血肿(P=0.031)和硬膜外血肿患者(P=0.021).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水平与GCS评分(rs=-0.327,P=0.024)和Glasgow预后分级评分(rs=-0.252,P=0.049)均呈负相关关系.特重型和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水平均高于血清(P=0.039,0.031).结论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变化可以作为辅助评价急性颅脑创伤程度、分型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实验室指标,且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较血清更敏感.

  • 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多发性硬化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何洋;杨亭亭;姜红;向雅娟;敖冬慧;高旭光;刘广志

    目的 分析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征.方法 共18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均符合M cDonald诊断标准(2010年版),分为AQP4抗体阳性组(5例)和AQP4抗体阴性组(1 3例),并门诊随访.结果 5例AQP4抗体阳性多发性硬化患者,男性2例、女性3例,中位发病年龄43岁,中位病程4个月;脊髓病变和视神经受累常见;MRI显示脑组织广泛多发性长T1、长T2异常信号伴颈胸髓长T1、长T2异常信号(3/5例)或单纯颈胸髓多发性长T1、长T2异常信号(2/5例);脑脊液IgG指数(4/4例)、24 h IgG鞘内合成率(3/4例)升高,寡克隆区带阳性(3/4例);血清抗核抗体阳性(2/5例)或合并干燥综合征(1/5例).结论 AQP4抗体阳性多发性硬化有其特异性,发病机制可能与经典多发性硬化不同,在临床诊断与治疗时需加以重视并区别处理.

  • 前额叶完全孤立术治疗复发性癫(癇)一例

    作者:尹绍雅;金卫篷;李清云;冯梅;冯珂珂;邵翙;张雪青;王世民

    患者女性,17岁.因反复失神发作伴肢体抽搐14年,于2013年3月1 1日入院.患者3岁时开始出现癫(癇)发作,表现为易受惊吓、右眼睑跳动或突然抱人等症状,7~8次/d,外院诊断为“结节性硬化症继发癫(癇)”,予托吡酯(妥泰)、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德巴金)、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和氯硝西泮等抗癫(癇)药物治疗无效.12岁时于外院行左侧额叶致(癇)灶切除术,术后癫(癇)发作频率未减少且出现精神异常、人格改变和游走等症状,为求进一步治疗收入我院.

  • 天然反义转录物在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相蕾;宋毅军

    天然反义转录物(NATs)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人们逐渐认识到NATs具有重要作用,能够调控基因表达.NATs在哺乳动物神经系统尤为普遍,其对神经系统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调节作用.NATs不仅参与神经元分化、髓鞘形成和离子通道调控,还参与突触可塑性和学习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本文重点讨论NATs在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神经变性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浅谈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

    作者:周盛年;姜维

    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危害民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残率、高病死率和高复发率特点[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1.50~2)×106例新发脑卒中患者,现有脑卒中患者7×10 6例,其中约85%为缺血性卒中[2].

    关键词: 卒中 综述
  •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

    作者:杨光之;李静;王鲁平

    目的 探讨脑膜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方法与结果 男性患者,40岁,头痛3月余,加重2周伴左侧肢体肌力下降.头部MRI显示右侧颞叶占位性病变,T1WI等信号、T2WI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手术全切除肿瘤.术中可见肿瘤位于颅中窝,体积较大,血供丰富,无包膜.组织形态学,肿瘤细胞密集,界限不清,胞核呈圆形、椭圆形或短梭形,有一定异型性,核分裂象易见(4/10个高倍视野);厚壁血管和血窦丰富,部分血管腔隙呈“鹿角”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弥漫性表达CD34和波形蛋白,局灶性表达上皮膜抗原,Ki-67抗原标记指数为17% ~ 20%.术后辅助放射治疗,随访20个月,肿瘤未复发.结论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极易误诊为脑膜瘤,但二者预后相差较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明确诊断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 排尿排便障碍 四肢麻木无力

    作者:彭琳;徐蔚海;彭斌;崔丽英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0岁.主因排尿、排便障碍5年余,左上肢无力18个月,四肢麻木、无力2个月,于2014年9月15日入院.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排便障碍,表现为尿频、尿急、尿不尽感,便秘与腹泻每周交替出现,偶有黑便,间断出现大小便失禁,未予处理.约18个月前出现左上肢无力,抬举困难,持物不稳,持筷、系扣等精细动作均受影响,无麻木、疼痛,未予处理,肌无力症状缓慢加重,同时出现头晕,体位改变时易诱发,无视物旋转、耳鸣、听力下降等.

  • 脑卒中二级预防研究进展:综合中国学者在国外杂志的报道

    作者:陆璐;何俐

    2013年以来,中国学者在国外相关专业杂志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脑卒中二级预防研究成果,内容涉及中国缺血性卒中患者基于指南的二级预防综合管理项目的实施、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非心源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预防效果、颅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的缺血事件复发风险、高血压致脑卒中复发与脑卒中亚型的相关性,以及心房颤动抗凝治疗质量控制对脑卒中复发的影响.本文对上述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 卒中 中国 综述
  • 颅内动-静脉畸形

    作者:韩彤

    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是脑血管畸形的常见类型.主要由供血动脉、相互缠绕且管径不同的畸形血管团和扩张的引流静脉组成.脑实质(软脑膜)型动-静脉畸形的基底位于脑表面,呈楔形,尖端指向脑室,畸形血管团内可见神经胶质增生、无功能的脑组织、陈旧性出血和营养不良性钙化.

    关键词:
  • 神经鞘瘤

    作者:阎晓玲

    神经鞘瘤是由施万细胞形成的肿瘤,主要存在两种组织学构象:细胞致密、胞核呈“栅栏”状的Antoni A区(图1),以及细胞成分较少、背景疏松伴脂化的Antoni B区(图2).神经鞘细胞胞质丰富,淡嗜酸性染色,界限不清.Antoni A区肿瘤细胞胞核呈“纺锤”形或圆形,两端稍尖,呈“栅栏”状、丛状、“编织”状、“旋涡”状或触觉小体样排列,有时可见Verocay小体;Antoni B区肿瘤细胞胞核较小、呈圆形或卵圆形.生长时间较长的神经鞘瘤可见多形性甚至巨怪形胞核,偶见核分裂象,注意不要因此误诊为恶性肿瘤.Antoni A区和B区均可见富于脂质细胞.神经鞘瘤可见“玻璃“样变的厚壁血管(图3),部分伴血栓形成,扩张血管周围常可见出血.

    关键词:
  • 达比加群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证据评价

    作者:陈邓;刘凌;张文武;陈涛;林燕

    目的 评价达比加群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适用范围、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别以dabigatran、stroke、ischemia、hemorrhagic、TIA、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prevention、secondary prevention、treatment等英文词组为检索词,检索2005年1月-2015年1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ScienceDirect数据库,英国Cochrane图书馆,并辅助手工检索获得临床指南、系统评价(包括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回顾性病例分析、病例观察研究和综述等相关文献,采用Jadad量表评价临床研究、PRISMA评价清单考察系统评价(包括Meta分析)和综述质量.结果 经筛选终获得有关达比加群用于脑卒中二级预防的英文文献23篇,临床指南2篇、系统评价(包括Meta分析)和综述6篇、随机对照试验8篇、回顾性病例分析3篇、病例观察研究4篇;临床研究高质量文献8篇、低质量7篇,系统评价(包括Meta分析)和综述均为高质量文献.结果显示:(1)达比加群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脑卒中二级预防,尤其是亚洲患者,具有不低于华法林的疗效和高于华法林的安全性,高龄患者宜采用小剂量,并且可能需要监测血药浓度.(2)达比加群用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脑卒中二级预防应慎重,目前有不充分的证据显示其疗效和安全性并未优于华法林.(3)达比加群用于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肌梗死及其他需抗凝治疗疾病的脑卒中二级预防尚缺乏循证证据,其疗效和安全性尚待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4)达比加群是否能够常规用于脑卒中二级预防尚待进一步研究.结论 循证医学方法对评价达比加群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达比加群用于脑卒中二级预防应慎重.

  •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新指南的新思路和新启发

    作者:李焰生

    随着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也在不断更新.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2014年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更加强调普适性和临床相关性,同时更加针对特定的临床情况,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注重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和抗栓治疗;小血管病性卒中强调降压治疗;心源性栓塞,新型口服抗凝药疗效优于华法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积极的药物治疗优于血管内介入治疗.而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人群进行筛查仍缺乏高级别的证据支持.

    关键词: 卒中 指南 综述
  • 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发展史

    作者:谢青;宋小慧

    脑卒中是引起感觉运动障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祖国传统医学在治疗脑卒中及其相关症状方面历史悠久;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医学开始广泛出现针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技术.本文以时间顺序为主线重点介绍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帮助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根据脑卒中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佳康复治疗技术,恢复受损功能.

    关键词: 卒中 康复 医学史 综述
  • 65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疗效分析

    作者:王胜宝;孙正辉;武琛;束旭俊;薛哲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并Ⅰ期缝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共6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左侧狭窄35例(53.85%)、右侧30例(46.15%);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试验标准,中度狭窄17例(26.15%)、重度狭窄48例(73.85%),均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观察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成功率达100%,平均手术时间90 min,均未使用转流管,颈动脉平均阻断时间30 min,均未使用补片,达Ⅰ期缝合.术后临床症状均改善,其中1例术后出现对侧肢体肌力下降、感觉麻木,对症治疗1周后恢复出院;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舌咽神经损伤,均于术后6个月恢复;1例术后12个月颈动脉再狭窄率>50%,但无症状临床,予保守治疗;1例术后4个月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入院后经对症治疗恢复;1例术后9个月死亡,原因不明.无一例发生缺血性卒中.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监测、精细的手术操作,以及术后严密观察可以保证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第三代功能性电刺激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首峰;高春林;汪皖君;于长申;王新平;巫嘉陵

    目的 探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第3代功能性电刺激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共4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于发病后48 h内随机接受第3代功能性电刺激术(FES组)或联合运动想象疗法(联合治疗组),2周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和上肢动作研究测验量表(ARAT)评价上肢运动功能、量角器测量腕关节背伸活动范围.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FMA、ARAT评分和腕关节背伸活动范围均改善(P=0.000),联合治疗组患者FMA评分(t=-2.528,P=0.016)、ARAT评分(t=-2.562,P=0.014)和腕关节背伸活动范围(t=-2.469,P=0.018)改善程度均优于FES组;且治疗方法与观察时间点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第3代功能性电刺激术对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和腕关节背伸活动范围有较好疗效.

  •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手术治疗

    作者:王华伟;孙正辉;武琛;薛哲;张晖

    研究背景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目前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复发率较高,部分患者因再次栓塞困难须行手术夹闭治疗.本文回顾分析行手术夹闭治疗的11例栓塞不全或复发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探讨手术治疗原则和技巧.方法 11例栓塞不全或复发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共有12个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3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3个,后交通动脉动脉瘤2个,大脑前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尖端和小脑上动脉动脉瘤各1个;小动脉瘤7个,大动脉瘤4个.所有患者均于手术显微镜下行动脉瘤夹闭术,11个夹闭完全,1个行椎动脉近端阻断术;术中7个动脉瘤内弹簧圈予以保留,5个予以去除或部分去除.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2个月,Glasgow预后分级评分较术前增加或无变化9例(9/11),其中1例术后左侧肢体肌力减退,肌力3级,出院时恢复至4~5级;2例死亡,1例术前病情较重、出院后即死亡,1例载瘤动脉血栓形成、继发肺炎死亡.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复发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手术难度,只要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和手术方案设计,手术夹闭治疗依然能够取得安全有效的效果.

  • 脑卒中后早期抑郁发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钰;曾丽莉;刘建荣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早期抑郁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共15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价抑郁症状,评分≥7分为脑卒中后抑郁.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实验室指标、易感因素、脑卒中分型[TOAST分型和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合并颈动脉狭窄等各项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脑卒中后早期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脑卒中后早期(2周时)抑郁发生率为18%(27/150).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甘油三酯(P=0.04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P=0.001)、合并颈动脉狭窄(P=0.003)是脑卒中后早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亚组分析提示,合并颈动脉狭窄是非轻型缺血性卒中后早.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4).结论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且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更易发生脑卒中后早期抑郁.

  •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评价

    作者:牛朋朋;杨弋

    缺血性卒中由于发病率、病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颅内和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卒中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对颅内和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进行全面评价,以预测脑卒中发生风险并指导临床决策,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就颅内和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评价指标和常用评价手段进行简要概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