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中国微生态学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ecology 중국미생태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76X
  • 国内刊号: 21-13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李兰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流感嗜血杆菌致恶性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情况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章娟娟;陈建飞

    目的 分析流感嗜血杆菌致恶性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与耐药状况,以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浙江金华广福医院住院恶性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标本,采用含有X、V因子的巧克力琼脂平板分离培养流感嗜血杆菌,应用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菌种,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法(K-B)进行,采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共分离出流感嗜血杆菌102株,分离率为6.1%(102/1672);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35.3%(36/102);药敏试验表明β-内酰胺酶阳性株与阴性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氨曲南、氯霉素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抗菌药物对该菌仍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结论 从本院恶性肿瘤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的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阳性率高,大多数抗菌药物对该菌仍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临床应重视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阿泰宁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鹏鸿;霍丽娟;贾慧;郭艳娥;孙文莉;张媛媛;王丽琼

    目的 探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阿泰宁)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疗效.方法 将223例经胃镜检查行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疗程10 d);B组(三联疗法+阿泰宁,疗程10 d);C组(三联疗法+阿泰宁10 d后再继续单独服用阿泰宁20 d),三组疗程结束后停药4周再行14C-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比较各组H.pylori的根除率、消化道症状缓解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治疗过程中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共208位患者完成随访,对A、B、C三组的根除率分别行ITT分析和PP分析:结果显示B组根除率(77.3%、84.1%)稍高于A组(72.2%、77.6%,P>0.05),C组根除率(89.5%、94.4%)均高于A、B组(P<0.05);(2)对三组消化道症状缓解率进行PP分析:B组症状缓解率(81.2%)稍高于A组(74.6%,P>0.05),C组(93.1%)明显高于A、B组(P<0.05);(3)对三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PP分析:B组(11.6%)低于A组(19.4%,P>0.05),C组(8.3%)均低于A、B组(P>0.05);对三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PP分析:A组(14.9%)明显高于B组(8.7%,P>0.05)及C组(4.2%,P<0.05);(4)对A、B、C三组影响因子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吸烟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低于不吸烟患者.结论 阿泰宁序贯联用三联疗法10 d后,继续单独服用阿泰宁20 d可明显提高H.pylori根除率,增加消化道症状缓解率,减少抗生素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此外,发现吸烟可降低H.pylori根除率.

  • EGFR在晚期肺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蒋龙翔;蒋欢欢;金晨慈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晚期肺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6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及活检肺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GFR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GFR在胸腔积液及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o%(45/60)、63.3%(38/6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均高表达于肺腺癌胸腔积液及腺癌组织,且与年龄、性别、吸烟史、分化程度及肿瘤的大小无明显相关,可指导肺腺癌患者的靶向治疗.

  • 男性生殖道真菌感染菌种构成及耐药分析

    作者:沈莉

    目的 探讨男性生殖道真菌感染病原菌的种类构成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367份男性患者生殖道分泌物立即送检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进行菌种鉴定以及ATBFUNGUS3真菌药敏试剂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 367例男性生殖道炎症患者中,共检出真菌410例,检出率为17.32%,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303株,占73.90%;近平滑假丝酵母菌75株,占18.29%;热带假丝酵母菌16株,占3.90%;4种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为100.00%;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氟康唑、依曲康唑耐药率分别为1.65%、1.32%、7.59%和12.50%、12.50%、18.75%.结论 假丝酵母菌在男性生殖道感染中占有一定比例;菌种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次之.因为它们对唑类抗真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所以临床应加强假丝酵母菌的检测和药敏分析,合理选用药物.

  • 34例合并有糖尿病的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观察与研究

    作者:李小军;张小萍

    目的 探讨合并有糖尿病的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76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并对其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34例(合并有糖尿病)和对照组42例(非糖尿病),并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类型、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和研究.结果 合并有糖尿病的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疗程明显延长;易累及多个间隙和引发严重并发症;应用同等抗生素,疗效不及非糖尿病患者.结论 合并有糖尿病的颌面部间隙感染大多为老年人,临床症状严重,感染不易控制,治疗时要将控制感染和降糖并重,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并举,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 金双歧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效果探讨

    作者:胡波;罗菲菲;李燕琼

    目的 比较金双歧、妈咪爱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新生儿科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两年间收治的新生儿随机分为金双歧组、妈咪爱组、对照组.将颅内出血Ⅲ~Ⅳ级、严重先天性疾病的患儿排除.金双歧组给予金双歧口服或鼻饲0.5 g tid,妈咪爱组给予妈咪爱口服或鼻饲1.0 g bi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口服或鼻饲1.0 mL bid,观察各组NEC发生率.结果 金双歧组170例,发生NEC 4例,发生率为2.35%;妈咪爱组160例,发生NEC 10例,发生率为6.25%;对照组150例,发生NEC 20例,发生率为13.33%.结论 口服益生菌对预防新生儿NEC有显著作用,可以降低其发病率.金双歧、妈咪爱对预防新生儿NE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金双歧组的发病率更低,秩和值更低.推荐临床上尽早使用金双歧预防NEC的发生.

  • 肺炎克雷伯菌致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因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陈秀花;祝进;陆军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并发肺炎克雷伯菌肺部感染的病因和耐药情况,为术后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本院肺癌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常规分离培养肺炎克雷伯菌,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利用WHONET 5.6软件分析处理试验数据.结果 从肺癌术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高,达68.1%;对头孢替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都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6.0%、21.4%、18.1%和20.9%,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30.0%.结论 肺癌术后并发肺炎克雷伯菌肺部感染耐药率高,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保持高度敏感性,临床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MMP-9、MCP-1表达的研究

    作者:谭燕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基质金属蛋白2)、MMP-9(基质金属蛋白9)、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60例,其中结核性脑膜炎组(TBM组)、化脓性脑膜炎组(PM组)、真菌性脑膜炎组(CM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VM组)各15例;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检测5组患者脑脊液常规及生化,采用ELISA法检测其脑脊液及血清中MMP-2、MMP-9、MCP-1的表达,并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析其内在联系.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TBM组、PM组、CM组和VM组的脑脊液细胞数、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TBM组、PM组的脑脊液细胞数、蛋白水平均高于CM组和VM组(P<0.05);治疗前、治疗后TBM组、PM组、CM组和VM组的脑脊液糖水平、GC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前TBM组、PM组、CM组、VM组的脑脊液氯化物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四组与对照组在脑脊液氯化物水平以及GC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TBM组、PM组、CM组、VM组的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MMP-9、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TBM组、PM组的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MMP-9、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CM组、VM组以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PM组、CM组、VM组的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MMP-9、MCP-1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BM组、PM组、CM组以及VM组的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MMP-9、MCP-1表达均与GCS评分负相关(相关系数r=-0.859~-0.574,P<0.05).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MMP-9、MCP-1表达均与GCS评分相关,动态检测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MMP-9、MCP-1表达均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有积极意义.

  • 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丽;张伟丽;叶先飞;葛超荣;陈瑜

    目的 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重症患者的真菌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至12月期间的495例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资料,用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6.4%(81/495)的患者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其中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真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1.1%(66/212)、0.0%(0/19)、31.2% (5/16)、4.8%(10/207)和0.0% (0/4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值≤1.0E+ 9/L、粒细胞缺少时间≥8天、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使用种类≥3种是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是独立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15.830、41.667、3.745、8.264及39.085,P值分别为0.000、0.011、0.035、0.007及0.000).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在粒细胞缺少时间较长病例中及时使用集落刺激因子、抗真菌药或重建微生态是防治恶性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的必要措施.

  • 儿童感染性眼病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徐锋

    目的 探讨儿童感染性眼病的感染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药敏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2月我院眼科门诊及住院部的526例感染性眼病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送检病原体标本的培养阳性数共为157例,培养阳性率为29.8%.其中细菌标本134例(占85.3%),真菌标本21例(占13.4%),阿米巴2例(占1.3%).阳性标本的年龄分布≤l岁的标本数多且全部为细菌感染;共培养鉴定出细菌206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45.6%,革兰阴性杆菌占15.5%.培养的细菌中,淋球菌比例高,占18.4%,且均来自1岁以下幼儿.1岁以上幼儿常见为表皮葡萄球菌(17.9%).培养阳性细菌中,左氧氟沙星及利福平的药物敏感性显著高于其他药物;培养阳性的真菌中,对那他霉素敏感性高.结论 儿童感染性眼病致病因素和病原菌的分布与成人相比,均有所不同,所以眼科医师要更深入全面了解其病原菌的分布和敏感性药物的特点.

  • 中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的导管相关性感染菌群分布及药敏分析

    作者:何亚仙;姜丽芬;章秀峰

    目的 探讨中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的导管相关性感染(CRI)菌群分布及药敏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发生率及感染类型,不同置管部位的感染情况,病原菌的种类分布,药敏试验和疗效.结果 106例中长期导管透析的患者中,39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占36.7%.其中感染率较高的原发病为狼疮肾及糖尿病性肾病.39例标本菌培养阳性,分离出6种病原菌,41株细菌.病原菌分布:革兰阳性球菌24株,占61.5%;革兰阴性杆菌15株,占38.5%.葡萄球菌属为敏感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对于革兰阴性杆菌,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为敏感.结论 中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只有医护人员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加强环境卫生,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合理使用敏感抗菌药物,防止创口的污染,才能降低CRI的发生率,终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326例儿童缺铁性贫血与感染幽门螺杆菌关系探究

    作者:何亚琼;胡松;束国防;芦慧霞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ylori)对儿童缺铁性贫血(IDA)的影响,探讨H.pylori感染与儿童IDA的相关性,提高儿童IDA诊治率.方法 应用13C-呼气试验和胶体金法检测326例IDA患儿及211例健康儿童H.pylori感染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6例IDA患儿中H.pylori检测阳性217例(阳性率为66.56%),健康组儿童H.pylori检测阳性47例(阳性率为22.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00.54,P<0.01).2-6岁组分别与7-9岁组及10-12岁组H.pylori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61、21.46,P<0.05),7-9岁组较10-12组H.pylori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2,P>0.05).其中女患儿H.pylori阳性率为78.06%(121/155),男患儿H.pylori阳性率为56.14% (96/17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55,P<0.01),且不同年龄组男女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7例H.pylori感染的IDA患儿以轻度贫血为主,占95.85%(208/217).结论 H.pylori感染与儿童IDA之间存在相关性.

  •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片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作者:李育法;叶柏贵;沈彦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片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将内科门诊治疗的IBS-C患者7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n=36例)和对照组(n =36例).联合组患者予以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 mg/次,3次/d,温开水口服)联合莫沙必利片(5 mg/次,3次/d,饭前半小时服用)治疗8周,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的莫沙必利片治疗,剂量、方法与疗程均同联合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和一氧化氮(N0)水平的变化,并评估其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VIP和NO水平较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且联合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x2 =4.18,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共出现不良反应8例,其中对照组5例,联合组3例,症状较轻,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P>0.05).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IBS-C患者的疗效较显著,两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明显改善患者便秘症状,其安全性较佳,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血清VIP和NO水平,纠正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异常,从而改善其胃肠道动力功能密切相关.

  • SAA和CRP联合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龚菲;刘世国;孔莹;张军霞;黄劲松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住院患儿166例,分为细菌感染组72例,病毒感染组94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水平,并与3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细菌感染组SAA和CRP浓度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病毒感染组SA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中重症组SAA和CRP浓度显著高于轻症组,轻症组SAA和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A和CRP单独检测阳性率较低,两者联合检测能提高检出率.结论 SAA和CRP联合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疗效动态观察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周萩燕;王思良;陈卢臻

    目的 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ICU病房370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病原菌的构成及其药物敏感性.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4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01株(73.06%),前四位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70株(16.99%),前三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真菌41株(9.95%),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90%,对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呋喃妥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G-杆菌是ICU中导致VAP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抗菌药物治疗应以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结果为依据.

  • 小鼠Sema4D慢病毒过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作者:阎秀林;陈钰文;金婕;朱玉;王健;张扬;卢利

    目的 构建小鼠Sema4D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方法 采用Gateway技术将体外合成小鼠全长Sema4D基因插入并重组到预先已经插入荧光标记基因片段IRES的质粒中,阳性菌落由Ampicillin筛选后,大量繁殖,获得大量转染后的质粒,经过测序鉴定后,经慢病毒包装,转染293T细胞,经由Neomycin筛选,获得高滴度的病毒液.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Sema4D基因共有2 586 bp,重组慢病毒载体共有1 1 966bp,其中Sema4D插在CMV启动子和IRES标记序列之间,位置为2569-5144.测序结果表明小鼠Sema4D基因已经成功构建到过表达慢病毒载体中.结论 小鼠Sema4D基因慢病毒过表达载体Lenti-CMV-sema4D-IRES-PGK-neo能够正确构建,该载体为研究小鼠Sema4D基因在特定细胞内过表达株的筛选奠定基础,为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用力工具.

    关键词: SEMA4D 慢病毒载体
  • 博尔纳病病毒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孙岚;刘翠玉;纪羽婷;李玉军;李爱梅;魏兰兰;张凤民

    目的 构建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X蛋白真核表达载体,为BDV X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从BDV持续感染的人少突胶质瘤细胞(oligodentrocyte,OL)的总RNA中,通过逆转录和PCR获得BDV X基因的完整序列,将其连接到pcDNA6-myc-His (A)载体上,转化至E.coli感受态细菌后,提取质粒筛选阳性克隆,通过PCR法和DNA测序进行鉴定,并转染至OL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方法验证重组蛋白的表达.结果 测序鉴定目的基因序列正确插入至pcDNA6-myc-His(A)载体的酶切位点,PCR扩增的基因片段大小与目的基因相同,Western blot证明转染至OL细胞后可表达BDV X-His融合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了博尔纳病病毒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6-myc-His (A)-BDV X.

  • 内皮素-1促进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殖

    作者:吴茉莉;汪黎鸿;李萍;陈晓燕;孔庆友;程晓馨

    目的 利用成年SD大鼠脊髓损伤原代培养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模型,探讨内皮素-1(ET1)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方法 建立成年SD大鼠脊髓损伤原代培养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模型,用100 nM ET1和5μM BQ788(内皮素受体B的拮抗剂)处理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48 h,通过免疫荧光的方法对各实验组中星形胶质细胞的标记分子Vimentin及Brdu进行检测,以确定ET1对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ET1组中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Brdu阳性细胞占星形胶质细胞的平均百分比(19.41%)高于正常对照组(3.28%,P<0.01);而ET1+ BQ788组中Brdu阳性细胞数占星形胶质细胞的平均百分比为10.38%,明显低于ET1组(19.41%,P<0.01).结论 在成年SD大鼠脊髓损伤原代培养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模型中,ET1可刺激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ET1受体endothelinB的拮抗剂BQ788可有效抑制ET1对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促增殖效应.

  •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规律研究

    作者:肖新云;赵先平;王永华;郭抗萧;谭周进

    目的 研究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规律,为空气质量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平皿自然沉降法进行空气采样,培养后计数菌落.结果 学校与医院、学校与餐饮娱乐场所空气微生物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医院和KTV在真菌含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下午真菌含量与上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上午和下午、上午和晚上、下午和晚上的真菌含量差异都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海拔中,山脚与山腰、山顶与山腰真菌含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段、不同海拔空气中微生物各有差异,空气微生物与空气质量相关.其中学校、医院、餐馆都存在一定的空气微生物感染的隐患.

  •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对小鼠脾脏CD11c+髓样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影响的体外研究

    作者:李雪峰;张影;王琳;徐娇;张勇

    目的 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对CD11c+髓样树突状细胞(CD11c+m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磁珠分选技术获得BALB/c小鼠脾脏CD1 1c+ mDC和CD4+T淋巴细胞.在CD11c+mDC中加入不同浓度的MBL(2.5~20 μg/mL)刺激,以不加MBL的细胞作为对照,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L-12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40、CD80、CD86及HLA-DR的表达.用MTT法测定CD11c+mDC刺激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4和IFN-γ水平.结果 MBL显著增强CD11c+mDC表面分子CD40、CD80、CD86及HLA-DR的表达和IL-12的分泌,促进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抗原递呈能力,诱导CD4+T向TH1反应分化.结论 MBL能够有效刺激CD11c+mDC的活化,诱导CD4+T淋巴细胞向TH1反应分化.

  • 妊娠中晚期孕妇阴道菌群紊乱的改变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陈建康

    目的 探讨妊娠中晚期孕妇阴道菌群紊乱的改变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产科门诊就诊的妊娠28 ~ 34周的患者150例.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菌群正常组48例和菌群失常组102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102例菌群失常患者中滴虫6例,假丝酵母菌67例,衣原体17例,淋菌2例,细菌性阴道病10例.假丝酵母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致病菌(P<0.05).菌群失常组患者早产、胎膜早破、剖宫产、产褥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5.69%、22.55%、35.29%和18.63%,均明显高于菌群正常组的4.17%、8.33%、18.75%和6.25%(P<0.05).菌群失常组患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感染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分别为24.51%、21.57%、16.67%,均明显高于菌群正常组的10.42%、8.33%、4.17%(P<0.05).在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中晚期阴道菌群紊乱中以假丝酵母菌感染发生率多,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增加了早产、胎膜早破、剖宫产、产褥感染、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感染和低出生体重儿等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 臭氧雾化联合壳聚糖治疗混合性阴道炎临床分析

    作者:曹佳萍

    目的 评价臭氧雾化联合壳聚糖治疗混合性阴道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5月在长兴县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混合性阴道炎患者18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臭氧雾化联合壳聚糖治疗,对照组用定君生联合甲硝唑片口服,治疗时间为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7d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4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3.55%,两组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臭氧雾化联合壳聚糖治疗混合性阴道炎疗效好,安全性好,无明显副作用,可作为治疗混合性阴道炎的一个选择.

  • 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东燕;廖秦平

    目的 了解平素的生活及卫生习惯对生育年龄女性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影响,寻找引起该年龄段女性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4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需要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查的生育年龄非妊娠期既往无阴道炎病史的细菌性阴道病270例患者及同期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查正常的66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进行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性生活次数的增加、阴道冲洗、经期不清洗外阴、男性性生活前不清洗外阴、不使用避孕套避孕是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素不良的生活及卫生习惯与生育年龄女性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有关,对平素的生活及卫生习惯的健康教育有可能会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 更年期综合征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作者:郭在清

    目的 定性定量检测更年期综合征个体肠道微生物群落,探讨该状态中的人群肠道内微生态平衡状态及其特点,从而为研究更年期综合征人群的防治新策略提供数据资料.方法 设患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研究组和相近年龄同性别的健康妇女对照组,采用光冈法检测相关肠道菌群(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类杆菌属、产气荚膜梭菌、消化链球菌属、肠杆菌科、肠球菌属及酵母菌)的菌群值,同时计算和比较双歧杆菌属细菌数量与肠杆菌科细菌数量的对数值比值(B/E值).结果 与相似年龄同性别的健康人群对照组比较,更年期综合征人群研究组肠道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1);B/E值较显著减少(P<0.01);肠杆菌科细菌、消化链球菌、肠球菌数量显著增加(P<0.01,P<0.01,P<0.05).结论 更年期综合征人群肠道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减少,肠杆菌科及肠球菌细菌数量显著增加,益生菌群与肠杆菌科结构发生改变,可能更年期综合征人群由于神经内分泌失调等健康状态的下降,引起肠道有益菌群与腐败菌比例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调.

  • 没食子鞣质对变形链球菌生长抑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冯锦虹;赵今;孟凡琦;林静

    目的 研究没食子鞣质对浮游状态和生物膜状态下变形链球菌生长抑制的作用,探讨药物的防龋功效.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不同浓度没食子鞣质溶液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圈大小,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没食子鞣质对变形链球菌生长的低抑菌浓度(MIC)、低杀菌浓度(MBC)值大小,用半定量可见光测定A值的方法测定生物膜低抑菌浓度(MBEC)值.结果 没食子鞣质对变形链球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液体稀释法实验测定,没食子对变形链球菌的MIC为4 mg/mL,MBC为16 mg/mL,经半定量可见光测定A值的方法测定没食子鞣质对变形链球菌单菌生物膜生长的MBEC值为8 mg/mL.结论 没食子鞣质对变形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 尿路感染上行所致血流感染中分离出多重耐药弗格森埃希菌一例

    作者:宋宇;马淑青

    弗格森埃希菌是人和动物少见的机会致病菌,对弗格森埃希菌的寄生环境、致病性以及耐药特征等尚未完全明确,但其可引起创伤感染、尿道感染、菌血症、腹泻和胸膜等感染.我们从一老年女性中段尿和血流中同时分离出1株弗格森埃希菌,且呈多重耐药性.

中国微生态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