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中国微生态学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ecology 중국미생태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76X
  • 国内刊号: 21-13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李兰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征、高危因素及预后分析

    作者:裘利芳;周华;张静;沈茜;周建英

    目的 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预后及耐药现状,为有效预防和治疗该病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9例细菌培养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29例细菌培养确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患者平均年龄(65.1±17.0)岁,包括下呼吸道感染和非呼吸道感染患者分别为100例和29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存在原发肺部疾病的患病率、ICU入住率、气管切开比例、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率、患病年龄等均高于非呼吸道感染患者(P<0.05).而非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外科手术、无菌腔内置管比例及免疫抑制剂使用率高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P<0.0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后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未选择敏感抗生素的患者(15.0%/30.4%,P<0.05).结论 原发肺部疾病、入住ICU、气管切开、广谱抗生素使用、年龄大是下呼吸道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高危因素,外科手术、无菌腔内置管、免疫抑制剂使用是非呼吸道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高危因素.使用敏感抗生素可以降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患者的死亡率.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沈潜;杨戎威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 选取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患儿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n=43例)和对照组(n=43例).两组患儿均予以调整饮食、口服或静脉补液及口服蒙脱石散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1.0g/次,3次/d,溶解于温水中口服.对照组患儿除不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外余治疗同观察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后大便次数恢复时间和性状改变时间,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时间和性状改变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2 h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明显优于对照组(95.35% vs.81.40%)(x2=4.07,P<0.05),两组患儿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具有较好效果及安全性,能明显减少患儿腹泻次数及程度,改善患儿大便性状,较快缓解患儿的病情.

  • 复方黄柏液联合夫西地酸软膏及西替利嗪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作者:张玉萍;徐文阁

    目的 观察复方黄柏液联合夫西地酸软膏及西替利嗪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以下简称为面部激素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观察方法对108例面部激素性皮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复方黄柏液(湿敷)联合夫西地酸软膏(外用),对照组用3%的硼酸溶液湿敷及维生素B6软膏外用;两组均口服西替利嗪片.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0.77%;对照组有效率为56.8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6,P<0.05).结论 复方黄柏液联合夫西地酸软膏及西替利嗪治疗面部激素性皮炎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 念珠菌血症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分析

    作者:张明;周华;杨青;沈毅弘;周建英

    目的 了解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点、分布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所有血培养念珠菌阳性的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等,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 97例念珠菌血症患者入选,其中男性64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59.6±16.8)岁.包括白色念珠菌51例(52.6%),非白色念珠菌46例(47.4%),非白色念珠菌中热带念珠菌17例(17.5%)、近平滑念珠菌12例(12.4%)、光滑念珠菌7例(7.2%)、无名念珠菌4例(4.1%)、其他念珠菌6例(6.2%).念珠菌培养阳性后30 d内死亡37例,30 d病死率为38.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04,95%CI:1.041~1.170,P=0.001)、血液系统肿瘤(OR-63.256,95% CI:2.898 ~ 1380.833,P=0.008)、APACHEⅡ评分(OR=1.176,95%CI:1.053 ~1.313,P=0.004)、感染性休克(OR=12.032,95% CI:2.389 ~ 60.587,P=0.003)及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OR=26.016,95% CI:4.002~ 169.127,P =0.001)是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拔除或更换深静脉置管(OR =0.118,95% CI:0.025 ~0.559,P =0.007)是念珠菌血症死亡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 念珠菌血症患者分布科室范围广、基础疾病重、侵入性操作多.年龄、高APACHEⅡ评分、感染性休克及合并细菌血流感染是影响念珠菌血症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拔除或更换深静脉置管是念珠菌血症死亡的独立保护性因素.

  • 布拉酵母菌与酪酸梭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作者:李忠;胡爱华;方国兴;胡国华

    目的 比较布拉酵母菌与酪酸梭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Rotavirus viral enteritis,RV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RV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抗病毒、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对照组予以酪酸梭菌,<1岁0.25 g/次,>1岁0.50 g/次,bid口服;观察组用布拉酵母菌,<1岁0.125 g/次,>1岁0.25 g/次,bid口服.5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0% (x2=7.06,P<0.01).观察组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便秘3例,腹痛1例.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布拉酵母菌治疗小儿RVE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不同海拔地区同级别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与耐药性的连续对比性分析

    作者:卢天舒;石泉贵;周丽娟

    目的 连续对比分析不同海拔地区同级别医院非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寻找不同海拔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的影响并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1-2013年两家不同海拔地区同级别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药敏结果.结果 2011年至2013年,低海拔地区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12.66%、17.01%、15.33%.高海拔的地区院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0.24%、1.50%、1.44%.低海拔地区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仅对美满环素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对多数常用药物耐药率均高于70%.而且保持稳定.高海拔的地区院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下降,庆大霉素、左旋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头孢他啶的敏感率近两年均在60%以上.结论 低海拔地区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高,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高海拔的地区院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低,常用抗生素敏感率高.环境因素对微生态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 346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率分析

    作者:陆丹倩;顾向明;曾琦茗;邓冲;王巧媚;邓聚辉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引起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 应用美国BD公司PhoenixTM 100全自动细菌和药敏系统鉴定仪对所分离的364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46株鲍曼不动杆菌来自痰液、伤口分泌物、中段尿、静脉血及大便,分别占58.96%、30.92%、5.49%、4.34%、0.29%.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和米诺环素敏感性高,耐药率低于10.4%.结论 加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监测,了解其耐药性变迁,可合理指导用药,有效控制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

  •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致恶性肿瘤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鲁梅华;洪永富

    目的 分析我院恶性肿瘤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特点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从我院恶性肿瘤感染患者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本;细菌鉴定用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法,同时使用WHONET 5.6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从检测部位分析主要分布在下呼吸道(74.1%),其次为血液(9.4%);药敏试验表明139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米诺环素、氯霉素、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仍较敏感,可作为临床治疗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其余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达30.0%~100%.结论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耐药现象非常严重,临床应引起高度关注,及早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骨科感染葡萄球菌属细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谢朝云;闫飞;熊永发;杨忠玲;胡阳

    目的 分析骨科感染葡萄球菌属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从骨科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葡萄球菌属细菌进行比较分析,微生物病原菌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判断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标准,应用SPSS 19.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离出葡萄球菌属细菌178株,其中皮表葡萄球菌93株,占52.25%,金黄色葡萄球菌81株,占45.51%;两种细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红霉素、头孢克洛、罗红霉素、氧氟沙星等耐药率分别为19.51%、0%,74.70%、39.44%,45.71%、8.33%,75.76%、44.44%,45.83%、10.00%.骨科感染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P<0.05).结论 骨科皮表葡萄球菌的感染率与耐药率不断上升,耐药率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应当引起骨科临床重视.

  • 细胞因子TNF-a和黏附分子siCAM-1在嗜肺军团菌感染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作者:林育红;张丽丽;车向前;马菲菲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TNF-a和黏附分子siCAM-1在嗜肺军团菌(LP)感染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就诊的LP感染患者共4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法,对血清中的细胞因子TNF-a和黏附分子siCAM-1的表达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的TNF-a和黏附分子siCAM-1表达在急性期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感染患者血清中的TNF-a和黏附分子siCAM-1表达的检测,能为临床了解病情发展,制定科学预后方案提供准确的信息,对预后判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老年肺结核并存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沈婵;蔡伟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并存糖尿病患者合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和耐药情况,为今后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对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校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计127例老年肺结核并存糖尿病患者合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采用ATB自动细菌鉴定仪及配套鉴定药敏条进行试验,按CLSI标准判定药敏结果,用WHONET 5.6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127株真菌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占59.8%,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3.4%,药敏结果显示5种主要酵母样真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高,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全敏感.结论 从老年肺结核并存糖尿病患者下呼吸道中分离出的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已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临床应加强监测与控制,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 684例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廖国林;李江萍

    目的 研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684例胆道感染患者胆汁进行培养,应用MicroScan WalkAway40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药敏测定,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从684例患者胆汁中分离出315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占65.1%,革兰阳性球菌占34.3%,真菌占0.6%.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耐药率较低.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对喹诺酮类耐药率较低,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革兰阳性球菌.结论 胆道感染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病原菌分布广泛,耐药情况较严重,治疗使用抗生素需要进行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 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前后肺组织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研究

    作者:车向前;张丽丽;马菲菲;林育红

    目的 观察与分析肺部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前后患者肺组织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的变化情况,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0年12月到2013年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其感染前后收集肺组织标本,检测感染前后患者肺组织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感染PAE后,患者肺组织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水平呈明显上升的态势,并于感染3d后到达峰值.相较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前,患者肺组织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升,感染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中,重视对患者肺组织KGF蛋白表达水平的研究,及时实施KGF辅助干预,对抑制感染,控制肺炎的进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南京儿童医院PICU病原菌流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雪梅;迟富丽;曹彤;潘伟;徐飞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临床分离病原菌的流行分布与其对抗生素的耐药趋势,指导临床诊断及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PICU住院患儿所分离出病原菌的分布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 1 476例各类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386株病原菌(26.2%),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65株(68.7%),主要为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93株(24.1%),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真菌28株(7.2%).3年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62.7%和54.9%.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较敏感.结论 PICU分离出的主要病原菌对常规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严重,应结合患儿临床表现、感染部位和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耐消毒剂基因的检测分析

    作者:徐丹;张振国;吕鹏;陈玉凤;栾明春;薄志坚;侯君;肖冰

    目的 研究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存在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qacE△1-sul1基因.结果 201株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阿莫西林和头孢类等抗菌药物多数耐药率均达到50%以上,但对碳青霉烯类仍高度敏感.qacE△1-sul1基因的总检出率为40.80%,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qacE△1-sul1检出率分别为34.78%、44.23%、58.91%和31.25%.结论 医院感染患者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携带率较高,加强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消毒剂耐药性的监测,对临床合理使用消毒剂具有重要意义.

  • 气管导管生物膜培养对病原学检出率的影响

    作者:吕峻峰;邹志慧;杨冰岩;陈志君;叶永青;潘丽怡;谭南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危重儿气管导管细菌生物膜对提高病原菌检出率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入住新生儿科需要机械通气的新生儿,根据机械通气的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72 h组、73~ 168 h组及> 168 h组,以漩涡振荡器振荡气管导管末端,振荡液培养,与同时送检的深部痰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在机械通气时间≤72 h组、73~168 h组中,漩涡振荡器振荡液与深部痰培养的阳性率高度一致,Kappa值分别为0.799、0.710,P值分别为0.000及0.000;在>168 h组中,二者中度一致,Kappa值为0.651,P值为0.001.两种方法分离的菌株以产ESBL酶肺炎克雷伯杆菌多见,产ESBL酶大肠杆菌次之,两种方法间菌株的构成及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漩涡振荡器法获取气管导管细菌生物膜不能提高机械通气患儿的病原学检测阳性率,对临床用药无明显指导意义.

  •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OXA和NDM-1耐药基因的研究

    作者:俞刚;陆峰泉;陈瑜;吴铭;董一波;蔡辉;蒋理

    目的 检测江苏盛泽医院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OXA和NDM-1耐药基因,分析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30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产酶情况;用PCR的方法检测OXA-23、OXA-24、VIM、IMP和NDM-1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结果 30株分离菌中25株菌改良Hodge试验阳性,22株携带OXA-23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未扩增出NDM-1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结论 本院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主要是携带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

  • 一株地塞米松磷酸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

    作者:石中全;杨致邦;朱黎黎;马廉举;蒋仁举;杨露

    目的 为用微生物修复技术清除水环境中的地塞米松污染提供菌种.方法 采集被地塞米松磷酸钠污染的医院废水,通过无机盐培养基和含地塞米松磷酸钠的缺碳培养基富集和分离地塞米松降解菌.将分离菌初步驯化后,用常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对地塞米松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降解率.分离菌经形态、染色性、生化试验和16S rDNA鉴定.结果 获得1株能以地塞米松磷酸钠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菌株,经生物学特性和16S rDNA分析鉴定为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分离菌对地塞米松磷酸钠的降解率为50.86%.其中,75.23%地塞米松磷酸钠被降解为地塞米松,23.63%被进一步降解率为其他他物质.结论 成功地分离到1株地塞米松降解菌,为进一步研究用微生物修复技术清除水环境中的地塞米松污染提供了实验材料.

  • 去势大鼠阴茎海绵体胱硫醚γ裂解酶与硫化氢的表达

    作者:王柏欣;陈梅;王淑秋;王景涛;杨笑宇;刘蕾;秦文波;邱洪斌

    目的 观察去势大鼠阴茎海绵体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CSE)/硫化氢(Hydrogen sulphide,H2S)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72只分4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势组和去势炔丙基甘氨酸(PAG,CSE阻断剂)组,检测基础条件下和阿扑吗啡(Apomorphine,APO)刺激后的海绵体内压(Intracavernous pressure,ICP)及勃起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SE在大鼠勃起不同时期阴茎海绵体组织中的表达,敏感硫电极测定H2S在勃起不同时期的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势组和去势PAG组ICP与勃起率下降(P<0.01);且去势PAG组较去势组ICP明显下降(P<0.01);阿朴吗啡刺激后,与假手术组比较,勃起前去势组和去势PAG组CSE蛋白表达降低(P<0.01),勃起中去势各组较假手术组CSE蛋白表达降低(P<0.01),且去势PAG组较去势组CSE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勃起后各组间CSE蛋白表达变化无差异.勃起前和勃起中去势各组较假手术组H2S含量下降(P<0.05),且勃起中去势PAG组较去势组H2S含量明显下降(P<0.01):勃起后去势组和去势PAG组较假手术组H2S含量下降(P<0.01).结论 去势大鼠勃起功能障碍与CSE和H2S表达下降有关.

  •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对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生存状态的影响

    作者:王频佳;谢成彬;王跃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脂磷壁酸(BLTA)对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生存状态的影响.方法 通过尾静脉注射白色念珠菌,建立正常免疫力及免疫力低下小鼠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观察不同剂量BLTA处理对小鼠体重变化、生存时间以及肾组织真菌负荷量的影响.结果 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经BLTA处理后,生存状态有所改善,体重下降减慢.对于正常免疫力小鼠,BLTA150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未处理组(P<0.01);而对于免疫力低下小鼠,BLTA100组和BLTA150组小鼠的生存率明显高于未处理组(P<0.01).无论免疫力正常还是免疫力低下小鼠,BLTA100组和BLTA150组的肾组织白色念珠菌菌落计数与未处理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BLTA能够有效地改善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的生存状态,而且这种作用与BLTA呈剂量依赖关系.

  • 基层医疗机构对滴虫性、真菌性阴道炎适检验方案的临床观察

    作者:余算

    目的 通过不同的检测手段检测基层医院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了解滴虫性、真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从而探索基层医院适的检验方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调取本基层医疗机构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妇科门诊部就诊的900例女性患者,采取两种常用的阴道分泌物检测方法,即涂片镜检法(湿片法)和阴道分泌物pH值测定+抗原检测(抗原法),探索其滴虫性阴道炎和真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结果 采用湿片法检测出滴虫性阴道炎阳性共144例,占总例数的16.00%;真菌性阴道炎阳性共207例,占总例数的23.00%;采用抗原法检测出滴虫性阴道炎阳性共179例,占总例数的19.89%;真菌性阴道炎阳性共253例,占总例数的28.11%.结论 抗原法较湿片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结果客观易判读,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者可作为基层医疗机构首选的阴道分泌物检测手段.

  • 慢性盆腔炎患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作者:陈海妙;叶明;张鸿;杭放梅;高丽丽

    目的 了解慢性盆腔炎患者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状况并对支原体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80例,无菌采集宫颈分泌物,培养法检测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用免疫层析法检测沙眼衣原体.结果 共检出解脲支原体(Uu) 290例(42.6%),人型支原体(Mh) 53例(7.8%),两者混合感染(Uu+Mh) 76例(11.2%),沙眼衣原体(Ct)感染58例(8.5%).Uu感染在20~40岁年龄段阳性率高(P<0.05),Mh、Uu+ Mh和Ct在各年龄段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敏感染性结果显示,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为慢性盆腔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临床应重视宫颈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检测.防治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可能有益于预防慢性盆腔炎的发生.

  • 一种鉴别临床常见致病性葡萄球菌方法的建立与初步评价

    作者:杨永长;刘华;喻华;肖代雯;姜伟;杜琼;黄文芳

    目的 建立一种鉴别临床常见致病性葡萄球菌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方法 采用经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准确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各3株,提取细菌DNA,PCR扩增tuf基因,扩增产物AluI、HifI双酶切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不同葡萄球菌酶切后带型的差异.收集临床分离葡萄球菌142株,采用建立的PCR-RFLP对其进行分类鉴别,随机选择分类鉴别的葡萄球菌各20株,PCR扩增16S rDNA,扩增产物测序,将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初步评价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均能扩增出长668 bp DNA片段.扩增产物经AluI、HifI双酶切后电泳条带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三条带(108 bp/192 bp/217 bp),表皮葡萄球菌出现两条带(192 bp/304 bp),溶血葡萄球菌出现两条带(192 bp/217 bp).PCR-RFLP结果显示,142株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葡球菌、表皮葡葡球菌和溶血葡葡球菌分别为67、29和46株.随机挑选的20株不同种葡萄球菌16S r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对应序列的相似性均>99%,说明建立的PCR-RFLP方法能准确区分三种常见葡萄球菌.结论 PCR-RFLP能准确鉴别临床常见的致病性葡萄球菌,为葡萄球菌病的分子诊断奠定了基础.

中国微生态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