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中国微生态学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ecology 중국미생태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76X
  • 国内刊号: 21-13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李兰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11788例儿童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余颀;陈志央;陈怡博

    目的 了解宁波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为儿童MP感染的临床诊断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被动凝集法测定11788例14岁以下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儿童的血清MP抗体,并根据患儿性别、年龄和不同季节对MP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788例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患儿中,MP阳性3 081例,阳性率为26.14%,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MP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儿童阳性率高于男性儿童,并随着年龄的增加阳性率有上升趋势.结论 MP在呼吸道感染中发病率较高,春冬季节、女性儿童和学龄期儿童易感.

  •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结果回顾性分析及对策

    作者:程科萍;张徐军;孔庆芳;王少康;孔璐;孙桂菊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状况,制定改进措施,预防医院感染.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资料1586份.结果 医护手监测合格率为89.28%,医生手监测合格率为86.94%,护士手监测合格率为93.09%;重点病区医护手监测台格率为91.98%,普通病区医护手监测合格率为87.06%;该院医护手监测合格率为90.64%,进修、实习医护手监测合格率为88.17%,手部检出细菌184株,葡萄球菌属占49.46%,阳性杆菌占14.67%.结论 医务人员对手的清洁与消毒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应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

  • 摩氏摩根菌耐药性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

    作者:范建中;周田美;董晓勤;王贤军

    目的 了解摩根摩根菌临床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和临床分布,研究摩氏摩根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类型分布.方法 用K-B法对67株摩氏摩根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PCR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并对PCR结果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摩氏摩根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呋喃妥因均已产生较高的耐药率;而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西丁100%敏感.基因型分析显示有5株携带CTX-M基因,其中3株摩根摩根菌基因型为CTX-M-14型,2株为CTX-M-15型.结论 摩氏摩根菌ESBLs检出率仍较低;5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摩氏摩根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其基因型为CTX-M-15或者CTX-M-14;需加强对不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监测.

  • 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Ⅰ整合子分布及其与qnr基因关系研究

    作者:茅利明;许德顺;陶志华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中qnr基因和Ⅰ类整合子基因的分布及其耐药特征.方法 采用PCR法对45株耐环丙沙星肺炎克雷伯菌进行qnrA、qnrB、qnrS基因筛查并测序,用PCR法检测qnr阳性菌株Ⅰ类整合子基因,并采用SPSS 13.0和Whonet 5.4软件分析药敏结果及比较.结果 4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24株(51.1%)细菌检出qnrS基因,未检出qnrA和qnrB基因.20株qnr阳性菌株同时携带Ⅰ类整合子基因.qnr阳性菌株Ⅰ类整合子基因携带率显著高于阴性菌株,qnr阳性菌株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较高.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主要由qnrS引起,qnr阳性株同时携带Ⅰ类整合子,导致呈现多重耐药性,加强临床耐药监测对控制多重耐药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 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大便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数量变化

    作者:徐艳珍;余加林;艾青;郑树芳

    目的 观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肠道中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变化.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15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和15例喂养耐受早产儿(对照组)生后第一天,出现喂养不耐受,喂养不耐受恢复后大便标本中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粪肠球菌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喂养不耐受组中大肠埃希菌的拷贝数对数值(lg copies/g)分别为2.62 ±0.22、5.47±1.28、3.04 ±0.70,对照组分别为2.56 ±0.19、2.82±0.4、2.80±0.39;肺炎克雷伯菌的拷贝数对数值(lg copies/g)分别为4.37±0.22、6.56±0.27、4.17 ±0.27,对照组分别为4.35 ±0.22、4.19 ±0.14、4.15 ±0.25;粪肠球菌的拷贝数(copies/g)分别为79.17 ±93.46、42.84 ±47.57、101.68±43.78,对照组分别为70.16 ±78.41、740.05±657.71、104.57±38.39.出现喂养不耐受时,两组的3种细菌拷贝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现之前和恢复后两组细菌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喂养不耐受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数量显著增高,可能参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而粪肠球菌降低,可能起保护作用.

  • 1235例创伤并发创面感染的病原学调查

    作者:董叶丽;李桂馥

    目的 调查创伤并发创面感染的细菌分布和耐药现状,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嘉兴市第二医院2005年至2010年1235例创伤并发创面感染的分泌物采用哥伦比亚血琼脂做细菌培养,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型全自动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结果 1235例创面感染共培养出细菌1208株.G-杆菌、G+球菌、真菌分别占51.82%、39.57%、8.11%.G-杆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对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G+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和莫昔沙星敏感.结论 创伤并发创面感染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且对抗菌药物多重耐药.

  • 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作者:郭红;王秀华;魏红娟;姜春岩

    目的 探讨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商品名:爽舒宝)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母乳性黄疸患儿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对照组35例应用蓝光、茵栀黄颗粒等常规治疗.治疗中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并定期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常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第5天血清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均降为正常值,血红蛋白也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母乳性黄疸,可提高总有效率,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 手工和仪器两种血培养结果差异性分析

    作者:张国荣;彭松庆;张秋

    目的 对手工法双相血培养瓶和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的阳性率作回顾性分析.方法 将血液标本同时接种双相血培养基和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配套血瓶中,将阳性结果移种血平板,如为阴性再移种巧克力平板.结果 370例血培养,双相血培养瓶阳性25例,阳性率为6.76% (25/370),树脂需氧(儿童)瓶BACTEC9120报警显示阳性59例,阳性率为15.9% (59/370),阳性标本移种到血平板及巧克力平板阳性54例,阳性率为14.6% (54/370),假阳性5例,假阳性率为1.4% (5/370),共有29例树脂需氧(儿童)瓶阳性,而双相血培养瓶为阴性,P <0.001.结论 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提高阳性率,缩短阳性的报告时间优于传统的双相血培养基.

  • 改良离心集菌法检测痰内抗酸杆菌的研究

    作者:史煜波;翁幸鐾;胡丽庆;黄林;吴雅萍

    目的 研究改良离心集菌法,测定其是否能使抗酸杆菌的诊断更为安全简便.方法 选取传统的抗酸杆菌直接涂片法1+和1+以下的阳性标本100例,用改良离心集菌法复检;再配制浓度为10 000、5 000、1 000和100条/mL的痰菌液各100份,分别用直接涂片法和改良离心集菌法检测其检出限和检出率;后以日常门诊标本1036例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临床应用检测和分析.结果 100例直接涂片法1+和1+以下的阳性标本改为改良离心集菌法复检,结果为4+有93例、3+为7例;直接涂片法和改良集菌法的检出限分别为1000和100条/mL;10000、5000、1000和100条/mL的痰菌液用直接涂片法和改良离心集菌法检测其检出率分别为97%、53%、5%、0%和100%、100%、94%、7%.1036例日常标本用直接涂片法和改良集菌法检测的阳性率分别12.74%和16.47%.结论 改良离心集菌法的阳性率高于直接涂片法,检出限低于直接涂片法,不但大大改善了实验室和实验人员生物安全,还弥补了直接涂片法中对结核杆菌在痰液中分布不均一性带来的漏检的方法局限性,因此改良离心集菌法是安全、简便的抗酸杆菌实验室值得推广使用的新诊断方法.

  •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临床分布特征与耐药分析

    作者:童照威;李晓峰;邱佳;施柏年

    目的 了解湖州市中心医院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临床分布特征与耐药性.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用VITE-COMPACT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到嗜麦芽寡养单胞菌810株,复方新诺明耐药菌株48株(分离率5.9%).标本来源主要来自ICU室,其次呼吸科,大部分来自痰液标本(约占89.2%),年龄段以中老年人比率高.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坐巴坦、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高度耐药;头孢他啶、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耐药率为33.7%~58.2%;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低于30.0%.复方新诺明耐药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耐药率分别为60.4%、91.7%和2.0%,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达100.0%.复方新诺明耐药菌株与复方新诺明敏感菌株相比,耐药情况更严重,其中对三、四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耐药率显著高于复方新诺明敏感菌株(P<0.01);对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与复方新诺明敏感菌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呈高度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尚敏感,但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现象更严重.应重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引起的院内感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

  • 重度肥胖症患者膳食干预前后肠道内硫酸盐还原菌的定量检测

    作者:殷晓晨;费娜;肖水明;申剑;赵立平;庞小燕

    目的 检测重度肥胖症患者膳食干预过程中,肠道内硫酸盐还原菌( SRB)的数量变化,为进一步研究SRB与肥胖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 以SRB基因组中的重要功能基因-腺苷酰硫酸(APS)还原酶基因作为指示基因,通过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12名重度肥胖症患者在进行膳食干预过程中随着体重的降低,肠道内SRB的数量变化,同时以16S rRNA基因对肠道内总菌进行定量来计算SRB占总菌的相对比例.结果 膳食干预过程中,随着患者体重的显著降低,其肠道内SRB占总菌的比例也显著下降.在维持期,患者体重仍和干预前有显著差异,但较干预期有所回升;其体内SRB含量也显著低于干预前,但相比干预期,有所上升.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肠道菌群中SRB细菌与肥胖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为后续研究SRB细菌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 微生物发酵前后的四君子汤制剂对体外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韩春杨;史江彬;李锦春;刘翠艳

    目的 微生物发酵对四君子汤制剂免疫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发酵前后的四君子汤制剂对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差异,评价微生物发酵对四君子汤制剂功能的影响.结果 对体外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四君子汤制剂在浓度为1 600 μg/mL、四君子汤发酵液在800μg/mL时表现明显.结论 发酵后的制剂作用明显优于未发酵制剂.

  • 金银花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菌群失调及内毒素血症的调整作用

    作者:杨春佳;苏德望;王跃生;张昆;马淑霞;李丽秋;崔刚

    目的 研究金银花水提取物通过调整微生态失调,对梗阻性黄疸大鼠导致菌群失调及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IETM)的调节作用.方法 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梗阻性黄疸组,梗阻性黄疸组随机分成四个治疗组:金银花组、丽珠肠乐组、金银花与丽珠肠乐合剂治疗组和梗阻性黄疸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分别以金银花、丽珠肠乐、金银花与丽珠肠乐合剂、生理盐水灌胃,于灌胃4、8d分别处死大鼠检测肠道菌群、内毒素水平和IgA+细胞数.结果 模型组血中内毒素明显增高,并伴有肠道菌群失调,IgA+细胞减少,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经治疗后肠道菌群恢复,IgA+细胞增多,明显降低了内毒素水平,金银花与丽珠肠乐合剂治疗组效果佳.结论 梗阻性黄疸伴有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屏障破坏是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IETM)的主要因素.中药金银花从调整微生态失调的角度来防治内毒素血症取得良好效果.

  • 超微戊己丸对小鼠胃内微生物的动态影响研究

    作者:李荣东;李菁;曾奥;蔡光先;谭周进

    目的 探讨超微戊己丸对胃内微生物的影响及确定超微戊己丸的佳超微剂量.方法 将动物分为正常组、戊己丸传统组、超微全量、1/2量、1/4量、1/8量组,分别灌胃给药,每隔2d取各组小鼠胃内容物做微生物数量分析.结果 戊己丸对胃内乳酸菌影响不大(P>0.05);戊己丸对胃内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超微全量、1/2量、1/4量组在5、7和9d细菌数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戊己丸对大肠埃希菌具有抑制作用,超微全量、1/2量组、1/4量组大肠埃希菌数相对于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超微戊己丸能够明显抑制胃内条件致病菌的生长,重新平衡胃内微生态,达到“驱邪”的目的.在无感染状态下,超微戊己丸1/4剂量对胃微生态系统能达到超微全量的调控效果.

  • 婴儿双歧杆菌对花生过敏小鼠模型肠道Th2反应的调节

    作者:杨丽;刘志强;CHEN Xiao;YANG Ping-chang;郑鹏远

    目的 研究婴儿型双歧杆菌对花生过敏小鼠肠道Th2型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应用花生蛋白诱导肠道的Th2型反应,建立食物过敏小鼠模型.过敏小鼠灌胃给予婴儿型双歧杆菌(ATCC菌或CGMCC0313-2)或不做处理.然后分离小鼠小肠黏膜CD4+T细胞或DC,另取肠黏膜组织进行石蜡包埋甲苯胺蓝染色肥大细胞计数,HE染色进行嗜酸细胞和单个核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检测CD4+T中Th2( CD4+ IL-4+T)细胞和Treg( CD4+ CD25+Foxp3+T)比例,另取CD4+T进行CFSE标记,与DC共培养4d后流式细胞检测CD4+T增殖反应,收集细胞培养液ELISA检测IL-4、IL-5和IL-13分泌水平.结果 过敏组小鼠Th2型细胞数,CD4+T细胞增殖反应,IL-4、IL-5和IL-13水平,肠黏膜中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单个核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Treg数目低于对照组(P<0.01),婴儿双歧杆菌干预后,婴儿双歧杆菌组Th2型细胞数,IL-4、IL-5和IL-13水平,肠黏膜中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单个核细胞数均明显低于过敏组(P<0.01),而Treg数目高于过敏组(P<0.01).结论 口服婴儿型双歧杆菌可以抑制花生过敏导致的肠道Th2型反应.

  • 微生物信息传递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华军;康白

    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向我们的微生物邻居学习,它们为了共同利益可以通过群体感应(QS)调控机制团结合作.这种调控机制表达一些对微生物群体有益的物质.美国微生物协会( ASM)第四届细菌信号大会于2011年11月6日至9日在美国迈阿密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175名科学家出席了会议,分享他们的新研究成果.此次会议共有44个报告以及99个海报,它的召开进一步推进了微生物领域的研究进程.本届会议共有三个主要议题:第一,进一步强化了“微生物社会学”的概念,GREENBERG在其报告中强调在微生物世界中同样有互利共生和竞争关系;第二,细菌信号及其受体以及转导的机制,同时展示了一些研究细菌信号转导过程的新技术;第三,细菌间以及细菌与动物植物之间的信号联系.

    关键词: 微生物 信号转导
  • 定君生联合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安娜

    目的 通过定君生联合甲硝唑以及单独用药治疗滴虫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联合用药对滴虫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滴虫性阴道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采用甲硝唑联合定君生的治疗,对照组Ⅰ采用定君生单独用药,对照组Ⅱ采用甲硝唑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滴虫和阴道的pH的变化.结果 3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效时间和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定君生联合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病,疗效好,有利于快速恢复阴道的微生物环境的平衡,降低复发率.

  • 晋城地区女性阴道需氧菌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葛文娣;张礼彪

    目的 调查晋城地区需氧菌阴道炎(AV)的发病情况.方法 采用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快速检测.结果 1936例受检者中,AV患者242人,总体发病率为12.50%(242/1936).其中单纯AV感染93例,占38.43%,AV合并其他感染患者149人,占61.57%.70 ~81岁年龄组的AV发病率高,达到了20.53%(8/39).其次为50 ~59岁年龄组和30~ 39岁年龄组,AV发病率分别为16.73%(46/275)和15.29%(98/641).40 ~49岁年龄组,AV的发病率低,为6.63%(39/588).结论 AV易合并其他感染,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 口腔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初探

    作者:聂敏;边专;张旗;李汉萍;闵智鹏;易安华;魏萍

    目的 实验教学在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口腔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的医学人才,增设口腔微生物学实验课.方法 根据口腔医学特色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基础、专业、综合、创新能力.教学内容包括:牙菌斑的采集和处理、致龋菌的分离和培养、致龋菌的鉴定.教学方式采用学生两两配对模式.分析2011年度教学的实验结果.结果 实验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加深对疾病发生机制的理解;35.7%的学生具有较好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30.4%的学生表现出专业能力不足,33.9%学生需要提高基础和专业能力.结论 口腔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对完善教学、促进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微生态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