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中国微生态学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ecology 중국미생태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76X
  • 国内刊号: 21-13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李兰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前列腺嗜血杆菌感染及其药敏研究

    作者:张德忠;温建艳;张肖珍;徐媚媚;周文聪

    目的:了解嗜血杆菌引起前列腺感染的状况及其耐药性.方法:取3 790例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 790例前列腺感染患者中,110例嗜血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2.90%;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11.8%~35.5%;对头胞曲松、头胞哌酮、头胞他啶、头胞噻肟、头胞西丁、头胞克洛、头胞呋辛钠的耐药率为5.3%~18.4%;对氨曲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5.3%;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的耐药率为0~21.0%;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克拉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2.90%~53.9%;产β-内酰胺酶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50.0%~56.5%.结论:嗜血杆菌引起的前列腺感染不容忽视,对非产酶株的前腺感染的治疗,氨苄西林可作为首选药物.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楼莲青;盛吉芳

    拉米夫定是一种胞嘧啶核苷衍生物,据文献报道[1],可以有效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使大多数病人转氨酶恢复正常.我们于1999年3月~2001年5月间使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6例,乙肝肝硬化18例,现报告如下.

  • 整肠生同足三里封闭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31例

    作者:康祥松

    整肠生为地衣芽胞杆菌活菌制剂,主要作用机制是以菌治菌.笔者针对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双例足三里注射三氮唑核苷联合用药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 浙南地区副伤寒甲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庆兴;郑宇;董培红;潘发愤;王邦松;陈永平

    目的:分析浙南地区5年来副伤寒甲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情况,探讨副伤寒甲的诊断思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1例副伤寒甲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以及细菌耐药性情况.采用VETIK-AM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法国梅里埃公司制造),进行细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药敏试验采用其配套的GNS-KIH或GNS-201卡测定28种抗菌药物的抑菌浓度,按NCCLSM7解释结果,并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23种抗菌药物的MIC90.结果:逐渐起病,高热,伴畏寒者45例(占88.24%),寒战18例(占36.29%),高热时伴有头痛、头昏、全身乏力等不适表现的有40例(占78.43%).早期有咽痛、扁桃体肿大,咳嗽,咳痰等表现者21例(占41.18%),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者26例(占50.98%).相对缓脉26例(占50.98%).有关节痛者1例.1996年12月~1997年11月共25例;1997年12月~1998年11月共3例,1998年12月~1999年11月共4例,1999年12月~2000年11月共4例,2000年12月~2001年11月共15例.1996年12月至1997年11月共有25例,一年内按四季计算,冬季11例,春季10例,夏季3例,秋季1例,冬春季节明显高于夏秋季节.血常规:小于4×109/L的有14例(占27.45%),介于4×109/L至10×109/L以上之间的37例(占72.55%),中性比例大于70%的15例(占29.41%),小于50%的有6例(占11.76%),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有20例(占39.22%),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降至零者占40%(12/30).肝功能:49例查肝功能,其中有39例SGPT升高,占79.59%(其中升高三倍以内者38例,1例203 U/L),34例SGOT升高,占66.67%(其中,升高三倍以内者28例,154~248 U/L者6例).肥达反应:共查伤寒快速LPSR-PHA25例次,阳性7例次(占28.00%).肥达氏反应47例次,其中菌体"O"抗体凝集效价在1/80以上者7例次(占14.89%),鞭毛"A"抗体凝集效价在1/160以上者11例次(占23.40%).腹部B超:45例查此项,肝脏肿大者8例(占17.78%),脾肿大者23例(占51.11%).药敏分析显示:对培氟沙星100%耐药,对梭苄西林20%耐药,对氨苄西林14.06%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阿米卡星、氯霉素几乎100%敏感.结论:浙南地区副伤寒甲有较典型的临床表现,治疗应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预防应注意切断传播途径.

  • 泌尿系感染细菌L型培养结果分析

    作者:刘健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之一,而细菌L型又是尿路感染较常见的细菌之一.L型细菌培养国内外已开展多年,我科近三年在作普通细菌培养的基础上,同时增设了L型细菌培养,现将我们所作的118例尿液标本培养鉴定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 老年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作者:徐红云;韦丽华;刘春林;江河

    目的:了解老年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趋势.方法:对本院1999年6月~2001年6月两年间老年性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及耐药分析.结果:老年院内感染以G 杆菌为主67.19%,其次是真菌22.08及G+球菌10.73%.G 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29.12%)、非发酵菌(24.88%)和肺炎克雷伯菌(20.19%)为主,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ESBLS)占49.52%;真菌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68.57%)为主;G+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87.88%),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占63.64%.2000年6月~2001年6月所分离的细菌与上一年相比,真菌由15.43%增加到29.03%(P<0.01),G+球菌由6.17%增加到15.48%(P<0.01),G 杆菌由78.4%下降到55.48%(P<0.01).所分离细菌除对亚胺培南、特治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外,常用的抗生素显示较高的耐药率.结论:老年性获得性肺炎以G 杆菌为主,而真菌的感染也不容忽视;致病菌呈多重耐药趋势,其感染菌谱的变迁和多重耐药率的升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合理应用抗生素应有法规制度.

  • 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伴低IgG血症疗效观察

    作者:任桂花;元若青;王慧敏;赵卫东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伴低IgG血症的疗效.方法:对34例难治性肾病伴低IgG血症的患儿在常规剂量的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VIG治疗,观察其尿蛋白阴转率、血浆白蛋白、胆固醇三项指标,并随访1.5~4.5年.另设3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尿蛋白阴转率、血浆白蛋白、胆固醇三项指标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完全缓解率治疗组为85.29%,对照组56.67%,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强的的松及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伴低IgG血症安全,有效.

  • 重型肝炎实验室检查和预后关系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玉芳

    重型肝炎的病情凶险而复杂,并发症多,治疗困难,死亡率较高.作者将我院近5年来收治重型肝炎患者56例,其实验室各项检查结果与预后的关系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金双歧片治疗小儿便秘32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燕华

    小儿便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传统的治疗多采用润滑剂及导泻剂,长期使用,有损小儿健康.我科在2000年6月~2002年3月应用金双歧片对32例便秘患儿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1332例发热患者血液标本菌群及血清学分析

    作者:韦家秀;杨俊;王义光

    目的:探讨发热患者血液标本中菌群的种类及其分布情况,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细菌学分离培养和L型高渗培养法从1 332例感染症患者的血液标本中分离细菌及L型.结果:1 332例感染标本共检出细菌486株,检出率为36.5%,检出的细菌包括沙门菌、葡萄球菌、肠道杆菌及奈瑟菌.149例标本中检出细菌L型29株,检出率为19.5%,其中返祖的细菌包括葡萄球菌和奈瑟菌.结论:沙门菌和葡萄球菌及其L型是引起血液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关键词: 血液 细菌 分离培养
  • 90株肠杆菌属细菌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检测与药敏结果

    作者:毛彩萍;叶珍;汪憾

    目的:了解肠杆菌属细菌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及药敏情况.方法:应用双纸片扩散法--分别采用亚胺培南和头孢西丁两种诱导剂以及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两种目标物--测定90株肠杆菌属细菌的诱导型β-内酰胺酶,并用VITEK32-AMS测定该90株细菌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亚胺培南组和头孢西丁组分别有51株和25株细菌产生诱导型β-内酰胺酶,头孢他啶组和头孢噻肟组分别有50株和30株细菌的诱导型β-内酰胺酶阳性,以头孢西丁、头孢噻吩、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结论:亚胺培南优于头孢西丁、头孢他啶优于头孢噻肟,51株产酶组与39株非产酶组细菌的耐药差异无显著性.临床用药时应注意亚胺培南的高诱导性和体外药敏试验的局限性,提倡微生物实验室注重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测定.

  • 金双歧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42例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捷;金峰;乐桥良;张志坚

    目的:观察金双歧(长双歧杆菌制剂)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 syndrome,IBS)的治疗效果.方法:顺序随机取本院门诊按"罗马标准I"的诊断标准确诊为IBS患者142例入组,接受金双歧治疗,所有病人均排除器质性疾病.IBS患者口服金双歧2.0 g,2次/d,2周为一疗程.观察期间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每一天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频率、排便异常和大便性状的病状积分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的总体征候和单项症状积分均有明显改善,总体征候显效率分别达24.6%~40.8%,总有效率分别达65.4%~85.2%,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长双歧杆菌制剂治疗IBS疗效确切、病人依从好,值得推广应用.

  • 广州地区淋球菌抗生素耐药性及质粒图谱研究

    作者:曹文苓;黎小东;费实;李平;颜景兰;宋卫忠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质粒图谱.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5种抗生素对167株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及用碱裂解法分析160株菌的质粒图谱.结果:167株淋球菌检出PPNG9株(5.4%)、TRNG16株(9.6%),环丙沙星耐药率达78.4%,头孢三嗪、壮观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160株菌其质粒谱型2.6 Md+4.5 Md(24.4%),2.6 Md+4.5 Md+24.5 Md(20.6%),2.6 Md+24.5 Md(20.6%)4.5 Md检出率(45%)24.5 Md检出率(41.3%).结论:表明了广州地区淋球菌抗生素的耐药性和质粒图谱,有助于淋病的治疗和防治.

  • 178例难治性感染症厌、需氧菌及L型培养检测分析

    作者:桓新;马颖;卢大雷;马瑞

    从检材中培养出细菌是确立感染(败血)症诊断和治疗的基本依据,而传统有氧条件的培养方法易漏诊厌氧菌和缺壁细菌,不能概括致病原因菌的全貌,为了提高阳性检出率,缩短培养时间,我室于2000年7月~2001年12月,采用同步培养法对178例感染(败血)症的病人进行培养,检测报告如下.

  • 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评价

    作者:黎广益;金列锋

    目前在国内医院、血站的实验室中梅毒血清学诊断主要应用非特异性试验,如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或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特异性试验主要应用TPPA或TPHA.我们用国产ELISA试剂(双抗原夹心法),对梅毒患者与非梅毒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并同时作TRUST与TPPA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杭州市淋病奈瑟菌质粒酶切图谱分析研究

    作者:朱健铭;吴晋兰;徐天梁;姜如金;吴康乐;王满琴

    目的:了解杭州市淋病奈瑟菌质粒携带及质粒谱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碱裂解法对门诊2000年1月~2001年10月分离的207株淋病奈瑟菌进行了质粒抽提及质粒谱分型研究,并对菌株的青霉素耐药现象和耐药性质粒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207株淋病奈瑟菌中194株(93.7%)检见质粒带,其中含一条质粒带的112株(54.11%),含两条质粒带的12株(5.8%),含三条带的70株(33.82%),尚有13株(6.28%)未检测到质粒.以E.coliV517细菌质粒作分子量标准,测得这些分子量分别为2.6、4.5、和24.5 Md.质粒谱型以2.6+4.5+24.5 Md(33.82%)多见.结论:杭州地区质粒酶切图谱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淋病的治疗和防治,这将对该地区淋病奈瑟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淋病监控提供依据.

  • B.B.R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雅萍;王忠堂

    目的:探索B.B.R(复合生态制剂)对严重烧伤早期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为防治肠源性感染寻找新途径.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130只,体重180~220 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B.B.R治疗组,BFL(单一双歧杆菌制剂)治疗组,烧伤对照组(BC)和正常对照组(NC),建立30%Ⅲ°烫伤肠源性感染的动物模型,按时分批活杀取材,检测细菌易位率、盲肠膜菌群、血浆内毒素和肠粘膜sIgA的含量.结果:B.B.R和BFL组,伤后3 d肠道细菌易位率分别为10%、20.7%,与BC组(33%)比较明显降低了细易位率.血浆内毒素BC组明显高于NC组(P>0.05),而B.B.R组与N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1).BC组盲肠中双歧杆菌数量与BC组比较明显减少,而B.B.R、BFL组与N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NC组肠道中酵母菌和大肠埃希菌与NC比较明显增加,B.B.R组差异无显著性,肠粘液sIgA水平与上述指标有类似变化.结论:30%Ⅲ°烫伤大鼠肠道内容物双歧杆菌明显下降,大肠埃希菌、酵母菌迅速过度生长,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应用B.B.R治疗后,促进肠粘膜机械屏障功能的恢复,减少细菌和内毒素的易位,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了肠道局部和全身免疫功能.

  • 微生态制剂对奶牛夏季产奶量的影响

    作者:岳寿松;王世荣;尤升波;徐龙

    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对奶牛夏季泌乳性能及产奶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经产、胎次和产奶量相似的黑白花奶牛,在饲料配方、饲养管理、环境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组添加微生态制剂,对照组不加,统计各自产奶量.结果:奶牛在夏季产奶量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实验组平均每头每天产奶量下降1.5 kg,降幅为6.1%;对照组产奶量下降5.3 kg,降幅为17.4%.结论:微生态制剂能减少奶牛夏季产奶量的下滑,改善奶牛的泌乳性能,提高奶牛抗热应激能力.

  • 水面舰艇和核潜艇艇员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吴力克;梁冰;张永红;于庆利;杨朋;卢苇;贾钢锐

    目的:了解和比较水面舰艇和核潜艇长时间航行对艇员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1)对象分组:水面舰艇长航组67例,核潜艇长航组73例,岸勤组52例(对照组).2)HP感染的测定: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以DPM值>200为界值,判定两长航组艇员HP感染发生率.3)相关性分析:用Wilcoxon等级相关分析判断长航艇员HP感染与环境社会因素、肠道正常菌群及心理应激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HP感染情况:水面舰艇组长航后,DPM值为267.13±48.92,HP感染发生率为47.76%,与航前(DPM值86.95±20.32,HP感染率8.96%)和岸勤组(DPM值81.35±19.86,HP感染率为13.46%)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核潜艇组航后DPM值为198.33±73.51,HP感染率39.73%,与航前(DPM值73.28±41.03,HP感染率10.96%)和岸勤组(DPM值81.35±29.86,HP感染率13.46%)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相关性分析:环境社会因素中,水面舰艇组和核潜艇组HP感染均与营养条件、文化程度呈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与活动空间及兵龄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工作强度呈正相关(P<0.05);核潜艇组HP感染还与专业分工呈正相关(P<0.05).肠道正常菌群中,水面舰艇组和核潜艇组HP感染与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呈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此外,水面舰艇组HP感染与肠杆菌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与类杆菌呈显著负相关(P<0.05),核潜艇组HP感染与肠杆菌、梭杆菌呈显著正相关、与肠球菌呈显著负相关(P<0.05).心理应激变量中,水面舰艇组和核潜艇组HP感染与心理应激总分、负性情绪反应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与生活事件和负性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5);此外,核潜艇组HP感染与正性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水面艇艇和核潜艇长航均可致艇员HP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但两种长航微环境造成艇员HP感染率上升的相关因素不尽相同.

  • 牛膝多糖抑制大肠埃希菌细胞粘附的实验研究

    作者:彭颖;吕建新

    目的:研究牛膝多糖能否影响大肠埃希菌对细胞的粘附.方法:使用Hela细胞进行了粘附试验及粘附抑制试验.结果:发现牛膝多糖浓度为0.8 mg/ml时,对细菌的细胞粘附抑制为明显,粘附率由(257.0±5.2)个细菌/细胞降低到(63.6±3.6)个细菌/细胞.结论: 牛膝多糖对大肠埃希菌的细胞粘附具有抑制作用,提示该多糖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的潜在应用价值.

  • 川芎嗪与β-榄香烯联合应用对K562/ADM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作者:郝立宏;赵瑾瑶;杨佩满;金晓艳

    目的:探讨川芎嗪与β-榄香烯联合应用对K562/ADM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以耐阿霉素细胞株K562/ADM为实验模型.结果:1.两者对K562/ADM及K562细胞的IC50接近,即耐药细胞K562/ADM对两种中药制剂不具有耐药性.2.非细胞毒性剂量的川芎嗪(TMP 350 μg/ml)及β-榄香烯(β-elemene 4.0 μg/ml)可显著降低ADM对K562/ADM细胞的IC50(P<0.01),提高细胞对ADM的敏感性,抗药性逆转分别为2.03倍及2.18倍.3.进一步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发现其对ADM的抗药性逆转为4.65倍,明显高于二者单独应用,而且也高于两者单独应用之和,并且其对升高该细胞内ADM的浓度也具有协同作用.结论:川芎嗪与β-榄香烯联合应用能够抑制K562/ADM的生长,并且具有协同性.

  • sICAM-1在多发性硬化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

    作者:吴晓秋;张凤蕴;徐雯;杨景云;唐建民;王丽群;李殿俊

    目的:探讨可溶性粘附分子-1(sICAM-1)在多发性硬化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5例未经治疗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血清中sICAM-1的水平,以15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患者血清中sICAM-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复发期患者sICAM-1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结论:sICAM-1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炎症的标志之一;血清中sICAM-1水平的测定对临床诊断、预测复发具有一定意义.

  • 过氧化氢与口腔菌斑微生态学研究进展

    作者:周村;林伟;章锦才

    1 产生H2O2菌斑微生物1923年,Mclead和Gorden首先报道肺炎链球菌能产生H2O2,后来学者们又相继发现β溶血性链球菌和乳杆菌也能产生H2O2[1].尽管口腔菌斑细菌种类多,数量大,但目前发现能产生H2O2的微生物主要局限于α-溶血性链球菌.后一项研究利用超细胞生物化学的方法在龈上菌斑和牙周病变部位的龈下菌斑中观察到一些产生H2O2细菌,发现H2O2主要存在于细菌的胞膜和胞质中[2].由于培养条件,外源性糖的种类及浓度和采用检测方法不同,有关口腔能产生H2O2细菌种类的报道存在差异,但就产生H2O2能力而言,以口腔链球菌(Streptococcus oralis)产生能力强,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nguis)次之.

  • 论医学微生态学理论在祖国医学中的体现和作用

    作者:唐由凯;赵敬华

    中国著名的微生态学专家,中国微生态学创始人之一魏曦教授早在10多年前就在微生态学刍议一文中这样写道:中医的四诊八纲是从整体出发,探讨人体平衡和失调的转化机制,并通过中药使失调恢复平衡,因此,我相信,微生态学很可能成为打开中医奥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本文就医学微生态学理论在祖国医学中的体现和作用加以论述,以飧读者.

中国微生态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