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中国体外循环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중국체외순환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5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1403
  • 国内刊号: 11-4941/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龙村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单泵双/三管及单/双侧选择性脑灌注在全主动脉弓替换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九光;王立伟;龙村;黄宇光;孙立忠;田良鑫;吕小东

    目的评价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行全主动脉弓替换术中采用单泵双/三管体外循环方法的临床预后;比较术中应用单侧顺行选择性脑灌注(ASCP)和双侧ASCP的脑保护效果.方法16例全主动脉弓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单侧或双侧顺行选择性脑灌注组,每组各8例.术中采用单泵双管或单泵三管体外循环方法进行灌注.两组均行术前术后神经系统物理检查、颅脑计算机体层摄影(CT).术中严密观察患者面色、结膜,经颈内静脉球采血样行血气分析.结果两组各有1例出现短暂性神经功能异常,未发现脑奢侈灌注的表现,两组间各阶段颈静脉血氧分压、颈静脉血氧饱和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全弓替换术中目前采用的单泵双/三管体外循环方法操作简便、切实可行,临床预后满意;②在基底动脉环完整,存在有效侧支循环条件下,单侧ASCP及双侧ASCP均能取得良好的脑保护效果,推荐使用较为简便的单侧ASCP;而当基底动脉环不完整,且无有效侧支循环的情况下,则推荐使用双侧ASCP.

  • 乌司他丁对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炎性反应的影响

    作者:张炳东;秦科;黄海清;肖志凌;陈晓莉;梁东科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围体外循环(CPB)期冠状静脉窦血细胞因子水平和心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择期在CPB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10例.分别于转机前(T0)转机30min(T1)、CPB停止即刻(T2)CPB停止后2 h(T3)、CPB停止后6 h(T4)CPB停止后24 h(T5)采集冠状静脉窦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浓度变化.同时,于CPB前和CPB结束时取右心房心肌组织标本,检测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上ICAM-1、VCAM-1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T2~T5时点,U组血浆TNF-α、IL-6、IL-8及cTnⅠ的浓度均低于C组(P<0.05),IL-10的浓度高于C组(P<0.05);U组停机时ICAM-1、VCAM-1的表达低于C组停机时(P<0.01).结论乌司他丁通过上调抗炎因子IL-10的分泌和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6、IL-8等的释放,抑制CPB过程中心肌ICAM-1、VCAM-1的表达,减轻CPB所致的心肌局部炎性反应及心肌损害.

  • 超滤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杨盛春;林植民;吕回;曾华松;周伟;张永健;刘威;夏圆生;张志意;曾其毅

    目的了解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手术前后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血浆浓度和肺动脉压(以肺体循环收缩压比衡量,SPAP/SBP=肺动脉收缩压/血压收缩压)的变化及应用超滤对这种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进行体外循环手术的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婴幼儿,在手术中随机将患儿分为二组.一组为实验组,在手术过程中进行超滤;另一组为对照组,手术过程中不超滤.观察二组患儿手术前后SPAP/SBP和TXB2、ET血浆浓度变化的异同.结果二组患儿术后TXB2、ET血浆浓度在手术开始后均显著升高,手术结束后及术后3 h显著下降,TXB2术后早期(术后3 h)超滤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组SPAP/SBP在术后及术后3 h有显著下降,而超滤组下降更为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滤在婴儿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能使术中升高的TXB2血浆浓度在术后早期更快下降;也能使肺动脉压在术后早期下降更快.

  • 康斯特保护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桂芬;王仕刚;胡强;刘迎龙;龙村;赵红

    目的探讨康斯特保护液(HTK液)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36例择期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灌注HTK液,对照组灌注ST.Thomas液.两组分别于阻断升主动脉前,开放升主动脉后3 min由冠状静脉窦取血,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cTnI)检测.开放升主动脉前自右室流出道取心肌组织0.3cm×0.3cm两块,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血清CKMB、LDH和cTnI浓度变化:开放升主动脉后较缺血前两组均明显升高.心肌结构改变:对照组可见心肌细胞水肿,片状肌浆凝聚,心肌纤维呈波纹状改变,线粒体轻度肿胀,部分嵴断裂,空泡形成.实验组超微结构改变较对照组轻.结论HTK心脏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减轻心肌细胞及间质水肿,肌原纤维结构破坏轻,线粒体损伤轻.单次灌注避免多次灌注所致的心肌细胞水肿和冠脉血管内皮的损伤.

  •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对比研究

    作者:周琪;王刚;高长青;李佳春

    目的研究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及乳酸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瓣膜置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舒芬太尼组(S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切皮前及转流前静注舒芬太尼1μg/kg、2μg/kg2μg/kg;芬太尼组(F组)静注芬太尼10μg/kg、20μg/kg、20μg/kg.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乳酸浓度.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S组于切皮和开胸两个时点HR、MAP、MPAP、SVR低于F组(P<0.05).血乳酸浓度两组变化趋势相同.术前乳酸基础浓度S组与F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PB开始后15和45 min,复温至35℃和停机后30min S组均低于F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手术中使用舒芬太尼麻醉,可以使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并可减轻全身应激反应,增加组织灌注,减少乳酸生成.

  • 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康斯特保护液的心肌保护研究

    作者:程玥;胡克俭;赵赟;庄杏妹;刘祖赟;王春生;赵强

    目的研究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康斯特保护液(HTK液)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瓣膜置换术患者34例,随机分为两组,HTK液组和4:1冷含血停搏液组,各17例.主动脉阻断后分别注入5℃~8℃HTK液和4:1冷含血心肌保护液.在术中和术后抽动脉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KMM)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浓度,并在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两组中的cTnT、CK、CKMB和CKMM浓度,在开放后均逐步升高,与阻断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HTK液组上升的幅度小于4:1冷含血停搏液组,在开放后120min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的MDA浓度,在阻断后均逐步升高,于开放后120min达到高峰,术后24 h稍有下降;两组间在术后24 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SOD的浓度均逐渐下降,XOD的浓度则均逐渐上升,变化幅度在开放后120min和术后24 h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镜显示HTK液组中心肌超微结构变化明显优于4:1冷含血停搏液组.结论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HTK溶液进行心肌保护,不仅比我们现在常用的4:1冷含血心脏停搏液效果好,而且只需要灌注一次,方法简便,特别适用于心肌缺血时间较长的患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体外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炎性介质的比较

    作者:张海涛;胡盛寿;孙寒松;刘楠;杨九光;龙村

    目的通过对低温体外循环(CPB)和常温非CPB冠状动脉搭桥过程中的炎性介质前瞻性比较,观察两种不同搭桥方法炎性反应的程度.方法符合条件的冠脉搭桥患者随机、双盲、对照分为低温CPB组(组1)、常温非CPB组(组2),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在手术前、手术结束时、手术后4 h、手术后24 h进行比较.结果TNF-α、IL-6在两组间及同一组4个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IL-8在手术结束时均升高(两组间无差异),而在术后4 h即降到正常;两组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心脏搭桥手术过程中的炎症损伤,更主要来自于手术创伤本身,与是否应用体外循环关系不大.

  • 康斯特保护液与其它心脏停搏液心肌保护作用比较

    作者:邢家林;龚庆成;李蔚然

    目的观察康斯特保护液(HTK液)、冷含血停搏液与冷晶体停搏液在成人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60例成人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分别为HTK液组、冷含血停搏液组(BC)、冷晶体停搏液组(CC).测定围术期血浆cTnI、CKMB水平.术中取心肌组织观察心肌缺血前后超微结构改变.临床观察心脏自动复跳率、体外循环停止时多巴胺用量、术后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结果三组cTnI、CKMB分别于术后1 d、ICU 1 h达到高峰.主动脉开放后10 min,HTK液组cTnI低于BC组与CC组(P<0.05);ICU 1 h时点CC组cTnI高于HTK液组(P<0.05).超微结构观察,CC组心肌损伤程度较HTK液组、BC组重.HTK液组与BC组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CC组(P<0.05).体外循环停止时多巴胺用量5μg~10μg/(kg·min)者,HTK液组少于BC组及CC组(P<0.05).结论HTK液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冷含血停搏液、冷晶体停搏液相比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关键词: 心肌保护 HTK液
  • 康斯特保护液与晶体或含血停搏液的作用比较

    作者:司忠义;郭宁

    目的康斯特保护液(HTK液)作为心脏停搏液与晶体或冷血心脏停搏液作用的比较.方法应用HTK液(HTK液组)25例,晶体或冷血心脏停搏液(对照组)25例.手术种类: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左房粘液瘤切除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灌注方法:两组麻醉方式相同,体外循环采用中度低温,鼻咽温度和肛温<30℃时阻断升主动脉,同时主动脉根部进行顺行或经冠状动脉开口直接灌注.对照组按400 ml/m2灌注心脏晶体或冷血心肌麻痹液,每30 min灌注一次;HTK液组用4℃~8℃的HTK液按30~40 ml/kg以100 mm Hg的灌注压力进行灌注并在10 min内结束,如果升主动脉阻断时间超过120min,或出现心电活动再进行灌注.观察的指标:体外循环后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术后监护天数.结果自发性复跳率无差别,HTK液组正性肌力药物,术后监护的天数与对照组差异明显.结论HTK液可以明显地保护心肌功能,但是心脏自动复跳率较低与文献报道有矛盾,这可能与这组研究的资料样本小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其缺点容易造成血液稀释,尤其在婴幼儿患者,而且产品价格较昂贵限制了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

    作者:郭晓纲;程卫平;杨香平;刘爱民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后血管麻痹综合症(VS)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1例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6 h内出现平均压<70 mm Hg,外周血管阻力指数<1400dyn·s·cm-5/m2,心指数≥2.5 L/(min·m2)的患者被诊断为VS,并详细记录其围术期资料.结果211例患者中有4例发生了VS(1.9%),4例患者均需缩血管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患者平均带管时间20h,平均ICU滞留时间为76h,两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非体外循环搭桥手术不能完全避免VS的发生,准确的判断,及时的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 高龄患者瓣膜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作者:王静;李全正;刘晋萍

    目的回顾性总结高龄患者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CPB)经验.方法28例65~73岁老年患者在全麻低温CPB下行瓣膜置换术,CPB采用中度低温,心肌保护应用4:1(血:晶体)高钾(20 mmol/L)含镁(20 mmol/L)停搏液正灌或与逆灌联合,开升主动脉前温血灌注;CPB中维持灌注流量2.4L~2.8L/(m2·min)和平均动脉压(MAP)60~90 mm Hg;预充白蛋白20 g.CPB中应用超滤、悬浮红细胞、抑肽酶、速尿.结果CPB时间45 min~305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5 min~168 min,围术期死亡1人,其余顺利康复出院.结论4:1高钾含镁冷血停搏液正灌或与逆灌联合、开升主动脉前温血灌注为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CPB中维持较高的平均动脉压及充足的流量,应用白蛋白、抑肽酶、速尿等有助于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保护.

  • 脊髓缺血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管玉龙;刘锋;董培青;万彩红;杨璟

    目的本研究拟建立胸降主动脉手术脊髓缺血动物模型,为脊髓保护策略和药物干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实验中采用6只北京农大小型猪.经左侧第五肋间开胸,常温条件下在锁骨下动脉以远阻断降主动脉,30min后阻断开放.动物复苏后,对其下肢行为学临床评分每日进行观察.7日后处死动物取材,进行损伤区域脊髓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术中血液动力学平稳.血气结果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复苏后1只动物术后每天肌力均为Ⅳ级,7天后处死时肌力Ⅳ~V级;其余5只动物术后下肢肌力0~Ⅰ级.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观察显示脊髓较严重的损伤性改变.结论应用小型猪为动物模型,在常温条件下胸降主动脉阻断30min,可以建立急性脊髓缺血术后截瘫模型.

    关键词: 脊髓 缺血 胸主动脉
  • 康斯特保护液对中低温离体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涛;高长青;李佳春;李力兵

    目的对比康斯特保护液(HTK液)和St.ThomasⅡ停搏液在中低温缺血期对离体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12只大鼠分为HTK液组和St.ThomasⅡ液组,利用改良的Langendorff离体鼠心灌注装置,对比HTK液及St.ThomasⅡ液对于离体鼠心在15℃停跳2 h后血流动力学、心肌酶漏出量及心肌含水量的不同.结果两组大鼠离体心脏在复灌后30 min和60min时心功能恢复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心肌含水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复灌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及30 min时冠脉流出液中心肌酶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St.ThomasⅡ液相比,HTK液对中低温离体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并无明显不同.

  • 匹那地尔对大鼠心肌细胞内钙及舒缩功能的影响

    作者:林茹;张泽伟;曹春梅;舒强;夏强

    目的探讨匹那地尔对高钾停搏液处理后大鼠离体心肌细胞内游离钙与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心室肌细胞酶解分离静息1~2 h后随机分为对照组,高钾停搏液组,匹那地尔强化组,格列苯脲拮抗组.四组细胞均在24℃下保存2 h,此后对细胞进行复氧、复灌20 min并测定细胞收缩、[Ca2+]i瞬态、肌浆网内贮钙释放功能.结果匹那地尔使心肌细胞在缺血再灌注中收缩功能,[Ca2+]i瞬态,肌浆网内贮钙释放能力明显优于高钾停搏液组(P<0.01)及细胞内钙释放后的钙峰回落时间明显短于高钾停搏液组(P<0.01).结论匹那地尔通过维持良好的肌浆网和细胞膜Na+/Ca2+交换体功能来调节钙瞬态变化,减少细胞内钙超载从而改善心肌细胞缺血后收缩功能,同时避免了高钾停搏液的负面效应.

  • 二氮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沈诚;范士志;陈建明;李志平;李寒

    目的研究二氮嗪(DZ)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大鼠心肌组织ICAM-1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工作心脏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DZ治疗组,DZ抑制剂-格列苯脲组.采用RT-PCR法测定心肌ICAM-1mRNA表达,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TNF-α蛋白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肌组织ICAM-1表达和TNF-α含量在缺血再灌注后有显著性增加(P<0.01).DZ处理后,ICAM-1表达和TNF-α含量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格列苯脲组ICAM-1表达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DZ治疗组(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使ICAM-1和TNF-α表达明显升高,二氮嗪(DZ)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可下调心肌组织ICAM-1和TNF-α的表达,这可能有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损伤.

  • 实验用小型猪主动脉解剖学研究

    作者:刘锋;管玉龙;董培青;万彩虹;杨璟;何美玲

    目的解剖实验用小型猪主动脉及主要分支,为动物模型的构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大体解剖方法解剖实验用小型猪20头.结果小型猪主动脉弓部向头颈部分支为左、右无名动脉;双侧颈内动脉均来自右无名动脉,故右无名动脉对脑底供血十分重要;双侧有沿脊柱向尾侧走行的折返动脉;胸主动脉背侧由胸6至胸14平面共发出8条肋间动脉,为胸腰脊髓的主要供血动脉;无腰大动脉.结论实验用小型猪主动脉分支及脊髓供血动脉与人类相似,但无在人类十分重要的腰大动脉,应用小型猪可以构建主动脉手术所致脊髓缺血的动物模型.

  • 康斯特保护液的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邢家林;龚庆成

    心脏停搏液灌注冠状动脉促使心脏停搏是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的主要方法.心脏停搏技术中应用广泛的是高钾去极化停搏,目前临床上使用多的St.Thomas液及其改良液、含血停搏液均为高钾停搏液.但大量研究证明,高钾停搏液仍有不足之处.所以,人们对心脏停搏液的研究始终没有中断过.一种可以适用于所有患者、且心肌保护效果令人"十分满意"的心脏停搏液目前还没有.

  • 麻醉药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刘多辉;王刚;李力兵

    1986年,Reimer等[1]报道经历短暂缺血的心肌组织再经历较长时间的缺血,ATP消耗的速率明显降低;Murry等[2]报道短暂的缺血使心脏对随后的急性冠状动脉梗阻的耐受力显著增强,使心肌梗死面积减少70%~80%.从那以后,经过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心肌预处理是实行心脏保护的有效的方法.由缺血和大部分药物预处理所导致的心脏保护作用呈现两个时相:(1)早期预处理:受到缺血刺激后几min内产生,持续仅1 h~3 h.(2)延迟预处理:受到缺血刺激后12 h~24h产生,持续2 d~4 d[3].延迟预处理的心肌保护源于基因表达的改变.不论在体还是langendorff体外灌注实验中,预处理都能:①减少心肌的坏死;②减少致死性心率失常的发生;③增加心肌收缩力.预处理也能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4].

    关键词: 麻醉药 心肌保护
  • 深低温停循环与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明;高长青

    深低温停循环技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是治疗复杂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DHCA于1959年首次应用于心脏直视手术,现已被许多医疗中心应用于复杂先心病矫治、成人大血管手术、复杂颅内动脉瘤夹闭及器官移植手术中.随DHCA应用的日趋广泛,有关DHCA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报道亦渐增多,目前已成为医技人员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本文仅就近年来有关DHCA中脑保护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中国体外循环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