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중국청력어언강복과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 影响因子: 0.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
  • 国内刊号: 82-915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0002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11-5138/R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圆窗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残余听力变化分析

    作者:沈茜茜;王林娥;龚树生;王振晓

    目的 探讨圆窗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残余听力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友谊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能够配合纯音测听的11例患者接受奥地利MED—EL SONATA标准电极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侧残余听力的变化.结果 植入侧术后残余听力保留率为72.7%;植入侧0.5、1、2、4 kHz术后听力下降,术后残余听力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0.25、8 kHz的残余听力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植入侧残余听力以4 kHz损失明显,不同频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植入侧各个频率术后听力损失的变化范围较大,说明个体之间残余听力损失情况差别较大.结论 圆窗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侧的残余听力有不同程度的损失,而部分有所保留;不同频率的听力损失不同且个体间差异较大.

  • 内耳结构正常与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分析

    作者:卢星;张帆;李素娟;陈晓华;李晓华;秦兆冰

    目的 分析对比内耳结构正常患者与不同类型内耳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4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住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患者共448例,按是否存在内耳畸形和畸形特点分组,回顾性分析对比各组术后开机6个月、1年的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评分.结果 各组患儿术后开机1年内,CAP、SIR评分均有提高趋势.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组、Mondini畸形组在术后开机6个月、1年时的CAP、SIR得分分别与内耳结构正常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同腔畸形组和蜗神经发育不良组在术后开机6个月、1年时的CAP和SIR得分显著低于内耳结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耳畸形患者能从人工耳蜗植入术中获益,其听觉感知及言语表达能力均有提高,但严重的畸形术后效果仍不及内耳结构正常患者.

  •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言语清晰度变化的分析研究

    作者:刘勇智;张东利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言语清晰度的发展变化规律,为后续人工耳蜗植入患儿的言语康复训练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人工耳蜗植入后并经系统康复训练的语前重度、极重度聋儿童40例,按植入年龄分为3~5岁组和6~8岁组,术前及术后开机6个月、12个月、15个月时采用《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中的双音节词表进行言语清晰度的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在术后开机6、12、15个月的测试中,两个年龄组患儿测试结果均随康复时间的延长,呈逐渐提高的趋势,但高龄组开机12个月和15个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在康复6个月及12个月后,两个年龄组的测试结果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康复15个月后,两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人工耳蜗植入对语前聋儿童言语能力的进步将产生积极影响;而植入时年龄和植入后康复时间是影响其进步效果的重要因素.②人工耳蜗植入后言语的发展,尤其是言语被理解程度需经较长康复时间才能出现显著变化.因此,需对言语康复效果进行长时间的随访,才能制订出更合理的康复目标和方案.

  • 声带麻痹患者气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研究

    作者:昝芳;徐文;鲍诗平;胡蓉;张丽

    目的 对声带麻痹患者进行气流动力学检测,观察声门下压及相关参数的表现特征,探讨其在声带麻痹患者嗓音评估、诊断、治疗、康复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正常对照组30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58例(13例行患侧声带脂肪填充术),采用气流动力学测试仪对其进行测量.结果 ①各参数在不同性别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a/音时声门下压大,其次为/pi/音,后为/ba/音.各音节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声带麻痹组声门下压、压力时程比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声门下压及压力时程比在声带麻痹术后仍然高于正常(P<0.05),但与术前相比都明显好转(P<0.05).结论 所检测各参数中,声门下压、压力时程比在正常与声带麻痹组之间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可以作为临床声带麻痹诊断的客观检测指标.

  • 蜗轴缺如患者人工耳蜗植入

    作者:王振晓

    蜗轴缺如属于严重的内耳结构畸形,1998年Antonelli PJ等首次提出“蜗轴发育缺陷对患者听力的影响”;2002年Sennaroglu等通过对内耳畸形形态学及组织胚胎学的比较,提出共同腔畸形和IP-Ⅰ畸形存在蜗轴缺如;2006年进一步提出“X-连锁遗传性聋伴镫井喷”即“IP-Ⅲ”畸形,存在蜗轴缺如.蜗轴缺如是导致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的重要原因,而对于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疗效为确切和稳定的治疗方法.本文对有关“蜗轴缺如”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方法及术后听觉康复效果的研究进行总结,为今后相关课题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 DFNA11型耳聋家系临床表型总结分析

    作者:李丽娜;黄德亮;王秋菊

    DFNA11是第11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座位,其耳聋家系临床表现为迟发性双侧对称性语后聋,早期可为低频或高频听力下降,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累及全频.但是不同家系的表型差异较大,即使同一家系临床表型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本文对DFNA11型家系的临床表型以及相应的突变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 基因 遗传性耳聋
  • 我国言语—语言障碍康复现状及发展策略

    作者:黄昭鸣

    在我国,言语-语言障碍康复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和行业.本文从言语、语言障碍的定义、分类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言语语言康复需求与供给间的巨大差距.人才培养方面,涉及该学科人才培养的高校仅有11所;科研方面,以满足基本生命需求的吞咽障碍研究为主,而为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语言沟通能力的研究比重则较少,导致整体言语语言康复水平偏低.为此,笔者提出三条发展策略: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双线并行;在康复服务方面,应发展康复技术,以缓解康复服务人员不足;在康复质量保障方面,应建立独立的职业认证体系,保证该职业的良性发展.

  • 语言障碍儿童疑问句训练范式的设计与实施

    作者:梁洲昕;马鹏晓;刘巧云;黄昭鸣

    本文基于儿童语言习得理论和普通儿童疑问句系统习得规律,设计了语言障碍儿童疑问句训练的参考范式,具体内容包括问题回答、模仿提问、变换问答、自由问答4个阶段,难度螺旋上升.训练中,首先让语言障碍儿童理解并回答问题,然后模仿问题进行提问,再训练儿童根据不同内容变换问题的能力,后培养儿童根据不同交流需求灵活选择恰当问题的能力.

  • 《重度到极重度成人单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临床实践指南》简析

    作者:David JIANG;王越;李朝霞;陆小净

    在笔者近三十年临床听力学工作中,所经历过的大挑战是如何为单侧耳聋的患者提供行之有效的听力康复,原因是单侧重度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临床诊断是复杂、容易出现问题的,其结果也容易出现误差,所谓影子听力、过度掩蔽都与单侧耳聋有关.1985年在美国上第一堂听力康复课时,教授的一段话至今令我记忆犹新,他说“对单侧耳聋患者进行准确无误的听力检测是任何一位执业听力学家终身奋斗的目标”.

    关键词:
  • 痉挛型脑瘫儿童口腔共鸣特征的研究

    作者:张颖文;肖永涛

    目的 比较痉挛型脑瘫儿童与普通儿童口腔共鸣的差异,探讨痉挛型脑瘫儿童口腔共鸣异常的特征.方法 以学龄前痉挛型脑瘫儿童和普通儿童各15例为实验对象,采用实时言语测量仪采集提取两组儿童/a/、/i/、/u/发音平稳段的第一、二共振峰(F1、F2),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儿童/a/F1、/a/F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F1有显著性差异(P<0.05);/i/F2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u/F1无显著性差异(P>0.05);/u/F2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痉挛型脑瘫儿童易出现口腔共鸣障碍,其主要表现为后位聚焦;/i/F2、/u/F2值可为脑瘫患儿口腔共鸣障碍的评估诊断提供参考.

  •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研究

    作者:李瑞玲

    目的 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60例作为病例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的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的年龄分布及智力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病例组的韵母、声母及各项分测试中的正确识别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韵母和声母识别能力除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及卷舌音与非卷舌音外,均与其构音障碍程度呈负相关性;伴有语言发育迟缓的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识别能力明显低于单纯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P<0.05).结论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发病原因可能是音位识别能力落后,应加强构音清晰度训练.

  • 基于医教结合的言语语言康复教学模式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的运用

    作者:张联弛

    本文以言语语言康复教学模式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的有效运用实验为例,说明言语语言康复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可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形成互为支撑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教师的复合型技能培养和构建符合校情校本运作模式.

  • 感觉性失语早期与后遗症期疗效观察

    作者:王治华;周静;高薇薇;沈晓丽;易玲

    目的 观察感觉性失语(Wernicke失语)早期(急性、亚急性期)及后遗症期/平台期患者(病程6个月以上)治疗后的疗效.方法 使用汉语失语检查法评估,对比23例感觉性失语早期患者及11例后遗症期患者常规语训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①早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后遗症期患者临床疗效不显著.结论 感觉性失语患者早期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病程6个月以上患者疗效欠佳.

  • 70例特教系统言语治疗师现状调查

    作者:高薇薇;周静;金星;陈洁;陆洋;李丽芳;王如蜜

    目的 调查我国特殊教育系统在岗言语治疗师(speech-language therapist,ST)现状.方法 采用中国国际言语语言听力协会自编的调查表对言语治疗师个人情况和专业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我国特教系统言语治疗师人数较少,且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状况,同时缺乏高学历、高职称、高年资治疗师,在继续教育培训方面相对不足.结论 我国言语治疗师在数量与质量上存在很大程度的欠缺,亟需加强言语治疗师培养力度并建立完善的在职培训体系.

  • 不同刺激模式下失语症命名能力的特征研究

    作者:朱红;范顺娟;刘巧云;丁珊珊;郑钦;KIM Ha-kyung

    目的 考察不同类型失语症患者在不同刺激模式下的命名能力.方法 采用自编的词语命名评估工具测评正常人与不同类型失语症患者的命名成绩,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失语症患者在不同刺激模式下的命名能力均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失语症患者的命名能力在视听继时刺激模式下好,听觉刺激模式下差.结论 在失语症患者训练过程中可先采用视听继时刺激模式进行命名训练.

  • 利用声学语音学技术对常见类型运动性构音障碍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张庆苏;庞子健;罗薇;李胜利;何怡

    目的 利用声学语音学技术比较分析常见类型的运动性构音障碍在较短时间内(2周)康复治疗前后的效果.方法 选择脑血管病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30例,其中痉挛型12例,弛缓型8例,共济失调型9例,混合型1例,接受2周共10次的构音障碍康复训练.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在深呼吸下持续发/a/音的平均长发声时间、平均发声频率及平均发声强度,采用Kay电脑语音工作站CSL-4500型进行数据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各类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的效果.结果 不同类型构音障碍在发声参数上不同,其中痉挛型与弛缓型平均发声频率有显著差异(P<0.05),痉挛型与失调型平均长发声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驰缓型与失调型平均长发声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所有构音障碍患者的发声强度都有显著提高(P<0.01),发声时间和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发声强度变化显著(P<0.05),弛缓型构音障碍患者长发声时间变化显著(P<0.05),失调型构音障碍患者发声强度及发声时间都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础的呼吸与发声训练在短期内对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发声强度的提高有明确效果;不同类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的声音参数变化差异明显,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整治疗策略;不同类型运动性构音障碍在声音参数上有显著差异,为运动性构音障碍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 儿童唇腭裂语音治现状

    作者:陈世璋

    唇腭裂是颌面部常见的先天畸形,纠正腭裂语音是唇腭裂治疗的重要方面.腭咽闭合不全(velopharyngeal incompentenece,VPI)是腭裂语音产生的主要原因,唇腭裂手术治疗并不能必然直接形成腭咽闭合,围手术期的语言训练及发音功能评估对于腭裂语音治疗同样重要.目前,人员缺乏及经济条件限制是唇腭裂语音治疗欠普及的主要原因,患者方言也限制着语音治疗的效果.

  • 关注儿童听力健康推进听力语言康复事业——写在第十七次全国“爱耳日”活动之际

    作者:时海峰

    2016年3月3日是第17次全国“爱耳日”,也是第4次“国际爱耳日”.今年全国“爱耳日”和“国际爱耳日”的主题均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听力健康对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儿童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0~14岁儿童总数超过2.2亿[1];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0~14岁儿童听力残疾现残率为1.7‰[2]推算,全国0~14岁听力残疾儿童达37.4万.做好儿童,特别是0~6岁儿童听力障碍的预防及早发现、早干预和早康复,具有重大的抢救性意义.

    关键词:
  • 3~5岁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作者:尹鸿宇;马艳芳;申敏;郭煜然;马毓;卢晓月

    目的 对比分析全面康复模式下3~5岁听障儿童与同龄健听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家长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3~5岁听障儿童家长209名和健听儿童家长182名作为被试,采用家长教养方式问卷施测.结果 3~5岁健听儿童家长教养方式溺爱性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儿童生理年龄、照顾人文化程度、家庭结构,放任性维度得分主要受照顾人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影响;3~5岁听障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溺爱性维度得分主要受儿童生理年龄、康复时间的影响,放任性维度得分主要受照顾人的文化程度影响,民主性维度受照顾人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影响.结论 与健听儿童相比,3~5岁听障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除了受儿童生理年龄、主要照顾人及家庭环境影响,还受儿童康复时间及家长职业等因素影响.从家长观念、家园共育、社会共同关注着手,可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教养观念,进一步促进听障儿童全面康复.

  • 第二届“听觉与言语感知机制”学术工作坊纪要

    作者:王硕;干净

    2015年12月19日,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听觉与言语感知机制”课题组与听力学教研室举办的第二届“听觉与言语感知机制”学术工作坊在北京崇文门饭店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美国太平洋大学的6位专家学者围绕“听觉与言语感知机制”的主题进行了学术报告.来自医院、高校、科研机构等10余家单位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及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交流,学术气氛高涨.

    关键词: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