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Surgery 중국실용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8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2208
  • 国内刊号: 21-133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27
  • 曾用名: 实用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刘永锋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钩突部位动脉解剖研究

    作者:王巍;姜翀弋;陈寅涛;戴正寿;袁祖荣

    目的 探讨胰腺钧突部血供来源与走行,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钩突部位动脉处理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择13具无腹部器官病变的成人尸体,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解剖教研室进行胰腺血管的解剖学研究.其中甲醛溶液防腐处理的12具尸体行大体解剖,另1具新鲜尸体行动静脉管道铸型研究.另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胆胰外科中心2014年1-12月收治的12例行LPD病人,术中观察钩突部动脉分布情况.结果 (1)胰背动脉分为左右两支,左支向左延续为胰横动脉,右支供应胰腺钩突部位.(2)从腹侧观察,胰背动脉右支在胰腺钩突部约4点钟方向分为上下两支,于8点钟处上下两条分支又汇合形成完整动脉闭合环路.该动脉环分别与肝总动脉及胰十二指肠动脉弓形成丰富吻合支.(3)12例LPD中,6例术中发现胰背动脉及其分支走行.4例(66.7%)来源于脾动脉,2例(33.3%)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结论 胰头钩突由胰十二指肠动脉弓与胰背动脉右支来源的钩突动脉环同时供血,并形成丰富的交通支;LPD术中处理钩突时,应注意胰背动脉右支及钩突动脉环发出的交通支以降低大出血风险.

  • 腹腔感染病原菌分布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研究(附310例报告)

    作者:代晓明;时坤;吴向东;宁振;谭广;肖晓光

    目的 分析腹腔感染病人腹腔引流液中病原菌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10例腹腔感染病人的腹腔引流液标本,对其进行细菌鉴定及耐药分析,分析病原菌分布与细菌耐药性变化.结果 腹腔引流液标本分离出病原菌57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77株(65.2%),革兰阳性菌156株(27.0%),真菌45株(7.8%);3年总分离数量高的前5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19.6%)、肺炎克雷伯菌(11.4%)、鲍曼不动杆菌(10.2%)、屎肠球菌(8.1%)、铜绿假单胞菌(7.3%);屎肠球菌对多数被测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对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红霉素耐药率均>80%,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的敏感率>90.0%,3年均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革兰阳性菌;肠杆菌科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55.0%,对碳青霉烯类药物、阿米卡星、β-内酰胺类联合酶抑制剂敏感率较高,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严重,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鲍曼不动杆菌除对米诺环素(11.9%)、头孢哌酮/舒巴坦(37.3%)耐药率较低外,对其他测试药物耐药率均>60.0%,其中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70.0%,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耐药率>80.0%,对庆大霉素耐药率>90.0%,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鲍曼不动杆菌.结论 腹腔感染病人腹腔引流液病原菌以肠杆菌科为主,非发酵菌所占比例亦较高,部分细菌耐药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应严密监测以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腹腔感染合并肝功能障碍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附397例报告)

    作者:郭坤;任建安;王革非;吴秀文;顾国胜;任华建;陈军;刘颂;李冠炜

    目的 探讨腹腔感染合并肝功能障碍(LD)的临床特点及其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397例腹腔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LD分为LD组(193例)和非LD组(204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LD组病人实施机械通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和腹腔开放疗法的比例相对更高,肠内营养(EN)开始时间相对较晚,肠外营养(TPN)使用时间更长,与非LD组病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D组死亡病人血清总胆红素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的入院时检测值及住院期间高值均高于存活病人,且其高胆红素持续时间相对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D组病人ICU时间、住院时间、60 d病死率、总病死率均高于非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发现,LD组病人60 d累积存活率低于非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 腹腔感染病人合并LD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高;早期控制感染源、实施EN和维护重要器官功能可能是治疗腹腔感染合并LD的重要措施.

  • 非幽门螺杆菌与胆石症及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相关性Meta分析

    作者:林骋;吴峥嵘;丁国平;陈炯煌;周良晶;曹利平

    目的 评价非幽门螺旋杆菌与胆石症及胆道系统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系统数据库中发表时间为2002年6月至2015年1月的英文文献.用预先设计的数据表独立地提取相关数据.按纳入标准筛选后进行质量评分,提取临床效应指标,采用RevMan软件对所纳入的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纳入11项研究共927例病人.非幽门螺杆菌与胆石症(OR=2.49,95%CI 1.52 ~ 4.09,P<0.05)及胆道系统恶性肿瘤(OR=4.42,95%CI 2.66~7.35,P<0.05)之间存在相关性.敏感性分析未见明显异质性因素(OR=9.02,95% CI 3.58 ~ 22.69,I2=0,P=0.77).肝螺杆菌(OR=3.25,95%CI 1.83~5.77)、胆螺杆菌(OR=4.01,95% CI2.35~6.86)分别与胆石症和恶性肿瘤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 非幽门螺杆菌在胆道系统良恶性疾病中具有高检出率,且肝、胆螺杆菌可能在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产生致病作用.

  • MSKCC结肠癌生存预测模型单中心验证性研究

    作者:崔明;陈东来;刘茂兴;姚震旦;邢加迪;杨宏;张成海;张楠;陈蕾

    目的 验证并评估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生存预测模型在中国结肠癌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微创外科2009年10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59例行结肠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MSKCC生存预测模型分析病人5年存活率,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准曲线对其进行外部验证和预测准确性评估.结果 MSKCC生存预测模型的C-index为0.713,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TNM分期的C-index为0.711,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4).MSKCC模型对结肠癌根治术后5年总存活率的预测准确性同AJCC/TNM分期系统相当.MSKCC模型在验证队列中呈现良好的校准特性.对于同一AJCC/TNM分期病人,应用MSKCC模型预测的5年存活率存在差异.结论 MSKCC结肠癌生存预测模型适用于我国结肠癌病人,其不仅可以对病人进行准确的个体化生存预测,并且有助于提供临床咨询,选择治疗方案,安排随访流程.

  • 管状吻合器使用不当致吻合口梗阻35例临床分析

    作者:尤承忠;陈卫东;范新;张亚男;汤文浩

    目的 探讨管状吻合器在胃肠外科应用中致吻合口梗阻的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4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普外科使用管状吻合器发生吻合口梗阻的3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从吻合口类型、发生部位、梗阻类型、发现梗阻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吻合口的类型:小肠端对侧吻合口29例(82.9%),食管空肠端对侧吻合口2例(5.7%),回肠结肠侧对端吻合口2例(5.7%),结肠直肠侧对端吻合口2例(5.7%).(2)吻合口梗阻发生在小肠33例(94.3%),梗阻发生在结肠2例(5.7%).(3)吻合口梗阻类型:完全梗阻32例(91.4%)、部分梗阻3例(8.6%).(4)吻合口梗阻发现的时间:术中即刻发现吻合口梗阻31例(88.6%),术后因吻合口梗阻再次手术时发现4例(11.4%).对于术中发现的吻合口梗阻,及时重新吻合;对于术中未发现的吻合口梗阻,须再次手术,重新吻合.结论 管状吻合器使用不当可导致肠管的黏膜和黏膜下层滑动,对侧的黏膜和黏膜下层被钉入吻合口,终导致吻合口梗阻;术中选择合适的吻合器、精湛的吻合技术和吻合后常规检测吻合口,可有效避免吻合器使用不当而导致的吻合口梗阻.

    关键词: 吻合口梗阻 吻合器
  • 甲状腺全切除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入路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胡继盛;孔瑞;杨刚;乔娜;王续;孙备;武林枫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3种显露喉返神经方法(入喉点入路、气管食管旁沟入路、甲状腺下动脉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收治的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病人286例,术前通过细针穿刺明确或超声检查高度怀疑甲状腺恶性疾病、累及双侧腺叶的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及Graves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病人分为A组(入喉点入路,97例)、B组(气管食管旁沟入路,96例)、C组(甲状腺下动脉入路,93例).比较3组病人术后疗效.结果 3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A组vs.B组vs.C组:1.0% vs.2.1%vs.5.4%(下同),P=0.158]及术后住院时间[(2.6±0.5)d vs.(2.5±0.7)d vs.(2.6±0.5)d,F=0.724,P=0.4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量方面,A、B组少于C组[(10.1±7.2)mL vs.(12.0±10.0)mL vs.(8.3±7.5)mL],其中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A、B组均短于C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7.5±16.6)min vs.(93.2±13.3)min vs.(103.9±15.0)min,P<0.05].结论 入喉点入路、气管食管旁沟入路、甲状腺下动脉入路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相近,但气管食管旁沟入路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上均存在优势,可优先考虑选择.

  • 腹部创伤合并腹腔感染诊治进展

    作者:李原;任建安

    腹腔感染是除腹腔出血外,腹部创伤致死的另一重要原因,也是腹部创伤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3].腹部创伤合并腹腔感染主要来源于空腔脏器的穿孔或破裂,其内容物进入腹腔内引起腹膜炎或腹腔脓肿,严重者甚至导致脓毒症、脓毒症休克,继而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终导致死亡[4].早期、准确的诊断和后续及时、有效的治疗是腹部创伤合并腹腔感染病人预后良好的决定因素[5].本文对腹部创伤合并腹腔感染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腹腔开放疗法研究进展

    作者:周波;任建安

    腹腔开放疗法(open abdomen technique)是由英国的Ogilvie医生于1940年提出,用于战伤致腹壁毁损的救治.随后将腹腔开放疗法纳入损伤控制外科,用于创伤病人的救治.此外,为治疗腹腔感染、血管瘤破裂及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常须采用主动的腹腔开放.本文就腹腔开放疗法的适应证、暂时性关腹措施及后期的腹壁重建等做一综述,为开放腹腔的管理及后续治疗提供证据支持.

  • 降钙素原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吴文川;楼文晖

    腹部大手术(如胰腺手术、门静脉高压手术、肝门胆管癌手术等)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可达30%~50%,往往成为病人进入重症监护室(ICU)的主要原因.其中,感染性并发症占有相当比例,处理尤为棘手.严重的感染并发症,如吻合口瘘继发感染,可导致病人的康复过程变得艰难、迁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 外科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诊治进展

    作者:吴骎;任建安

    血小板减少(thrombocytopenia)与外科感染病人的预后直接相关,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可以作为病人预后的预测指标[1].传统认为,血小板主要参与机体的促凝血过程而起到维持凝血系统平衡的作用,外科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主要临床危害在于病人出血风险增高[2].近年来,随着对血小板生理功能的认识逐渐加深,外科重症感染后血小板介导的免疫效应被逐渐认识[3].本文就外科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流行病学特征、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血小板减少后的评估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围手术期感染防治应特别关注的几个问题

    作者:马晓春;丁仁彧

    围手术期感染会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以及病死率升高.我国围手术期感染的防控主要存在防控手段的依从性差、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细菌耐药率增高以及对高危人群的病情评估不到位等若干问题,须引起外科医师的重视.

  • 感染研究进展对外科临床实践的影响

    作者:任建安

    外科感染研究的进展促进了外科临床实践的不断进步.手术部位的感染是可能被预防的医院获得性感染,有效的措施包括术前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术中保温和及时拔除引流物.结直肠手术术前的肠道准备与口服抗生素可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脓毒症的治疗包括早期复苏、器官功能支持和感染源控制措施.针对腹腔感染的感染源控制措施的进展包括经皮脓肿穿刺引流和腹腔开放疗法.坏死性筋膜炎是严重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彻底清创和超广谱抗生素的及时使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持续与反复发作的感染可导致病人并发持续炎性反应与分解代谢综合征,其在临床上则表现为慢重症,感染源控制、及时的肠内营养支持与早期运动和功能锻炼可有效避免或逆转慢重症.

  • 分化型甲状腺癌原发灶处理相关问题

    作者:王曦;郭朱明

    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约占95.0%[1].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而原发灶的处理是治疗的关键,对病人预后有重要影响.国内外指南均只推荐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thyroid lobectomy)、甲状腺全或近全切除术(near-total or total thyroidectomy)作为DTC原发灶处理的手术方式,其余术式如肿瘤摘除术、腺叶部分切除术、双叶大部切除或次全切除术等均被视为不规范手术,也不符合恶性肿瘤处理原则[2-4].目前,关于DTC原发灶处理的主要争论问题是如何正确合理地选择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和近全或全甲状腺切除术..本文从DTC原发灶处理各术式的利弊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指南及相关文献报道,探讨DTC原发灶处理的相关问题,希望对临床规范化治疗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全胃切除Roux-en-Y重建后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8例分析

    作者:吴文广;张文杰;顾钧;赵铭宁;陶怡菁;梅佳玮;刘颖斌;王雪峰

    上消化道手术后病人的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操作难度明显高于正常解剖结构的病人,而全胃切除Roux-en-Y重建术后的ERCP操作难度更高,成功率更低,大部分病人不得不接受创伤更大、风险更高的常规再次手术.本文应用十二指肠镜下球囊造影引导进镜法来完成全胃切除Roux-en-Y重建术后ERCP诊断和治疗.现报告如下.

  • 腹腔镜回结肠造口还纳8例临床分析

    作者:孟凡强;宁武;裴东坡;王文跃

    回肠及结肠预防性造口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下降,常须择期予以还纳.传统造口还纳术多选用扩大造口周边腹壁,从皮肤向腹腔内游离,因视野受限及深在操作,增加了手术难度且易发生副损伤,切口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0.0%[1-2].本研究通过观察腹腔镜造口还纳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 世界卫生组织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介绍

    作者:吴秀文;任建安;黎介寿

    世界卫生组织“病人安全”项目于2012年开始启动全球性手术部位感染(SSI)预防指南的制定工作,并将于2016年正式出版.该指南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更新:(1)术前沐浴以降低SSI发生率仅是临床规范,并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不推荐术前使用洗必泰擦拭巾.(2)推荐手术部位消毒使用含碘伏或氯己定的酒精类消毒液.(3)推荐在切皮前120 min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但同时须考虑抗生素半衰期.(4)推荐全麻气管插管的结直肠手术成年病人术中和术后2~6 h吸入80%浓度的氧气.(5)不建议术中施行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或限制性液体治疗以降低SSI发生率.(6)建议对清洁-污染切口和污染切口的腹部手术使用伤口保护套减少SSI发生.

  • 外科感染防治部分指南解读

    作者:简志祥

    外科感染的防治一直是外科临床的重点,是改善外科病人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 尽管国内外提出多个针对外科感染(尤其是手术部位感染)的防治指南,但外科感染的发生率并没有明显变化 目前,国内外指南关于预防感染的各方面,如血糖、术中体温、皮肤消毒、切口保护器、无菌灌洗、抗菌缝线、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等,均明确提出了实施方案,然而具体内容各有不同,其中部分指南根据新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了更新.

  • 肠坏死肠穿孔致腹腔感染预防及处理

    作者:李世宽;王培戈

    肠坏死和肠穿孔病人易并发严重腹腔感染和脓毒症,病死率较高.术前须充分评估病情,给予抗感染、液体复苏、适当纠正乳酸性酸中毒;术中通过腹水培养获得细菌学证据,手术过程要遵循损伤控制外科原则,充分冲洗腹腔;术后继续补液、抗感染、引流、维护重要器官功能和营养支持.通过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处理合并症和术后并发症以降低肠坏死和肠穿孔所致腹腔感染的病死率.

  • 结直肠手术肠道准备作用评估

    作者:范朝刚;陈军

    结直肠手术前肠道准备的作用近年引发了广泛关注.机械性肠道准备作为结直肠手术前常规准备已近百年,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质疑,尤其在加速康复外科概念提出后,机械性肠道准备在欧洲指南中已被舍弃.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性肠道准备联合口服抗生素能够显著降低结直肠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如何看待这些争论并正确评估肠道准备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须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明.

  • 脓毒症对抗生素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影响

    作者:唐建国;李虎;杨春辉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是外科手术尤其是腹部手术后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早期、恰当的抗生素治疗是降低脓毒症病死率的主要措施,但由于脓毒症病人常伴有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体液重新分配和低蛋白血症等,使抗生素药代动力学(PK)参数(如表观分布容积和药物清除率)发生变化,常规剂量的抗生素难以达到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PK/PD)目标值,导致临床治疗失败.因此,根据脓毒症状态下抗生素PK/PD特点适当调整抗生素剂量或改善药物输注方式,优化抗生素使用,以达到有效的PK/PD目标值,对降低脓毒症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 外科感染细菌耐药特点与抗感染药物选择

    作者:俞云松;杜小幸

    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手术切口感染和手术隐窝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手术切口感染分离菌存在多样性,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等;而腹腔手术后的腹腔感染病原菌以肠道内源性细菌为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和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须引起足够重视.而对于上述多重耐药菌株的感染须根据体外药敏、感染部位、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等选择合适的抗感染治疗方案.

  • 血管移植物相关感染应对策略

    作者:章希炜;蒋军

    血管移植物感染(VGI)是血管外科比较少见但具有挑战性的一种并发症,其后果严重,病死率和截肢率均很高.目前,临床上缺少相关的指南指导VGI的诊断和治疗.VGI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CT检查在VGI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针对围手术期VGI的易感因素,可以采取多种预防措施.须结合病人的全身情况、VGI发生部位、致病菌的种类和各血管中心的临床经验来制定措施为个体化治疗策略.具体的治疗措施为移除感染的血管移植物,充分清创引流,行或不行血管重建术.对于特定的病人,也可以保留移植物,行抗感染治疗联合局部处理.

  • 外科感染病人血糖管理

    作者:赵允召;田涛

    应激高血糖是机体的应激反应之一,以保证机体重要器官的供能、维护器官功能.但过度应激可致血糖失调,给机体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感染风险增加,并加重心脑组织缺血、促进全身炎性反应.血糖调控有利于控制应激,防治并发症,降低危重病人的病死率.血糖调控的主要措施包括治疗原发病和强化胰岛素治疗.目前,对强化胰岛素治疗佳的血糖控制水平尚存在争议.低血糖也会造成神经系统致命损害.及时、准确的血糖监测,避免血糖大幅波动是控制血糖的基础;治疗原发病,控制血糖在适当范围是危重病救治的重要措施.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处理

    作者:方强;胡娟;蔡洪流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侵入性血管内置管技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此类感染可导致病死率及住院费用增高,并延长住院时间.CRBSI的发生率与经济水平、医疗水平及质量管理水平等有关,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将其达到小化,从而降低相应的病死率与经济损失.临床中可通过识别CRBSI的高危因素、掌握病原菌、完善操作前准备、严格遵守操作原则、做好置管后的护理与保养措施等来降低CRBSI的发生率.感染发生后,通过权衡利弊,早期拔除可能存在感染的导管,使CRBSI所导致的危害降至低.

  • 腹腔引流在外科感染防治中的合理应用

    作者:李玉民;毛杰

    腹腔引流是外科常用的预防与治疗腹腔感染手段之一,科学合理地使用引流能够快速有效的控制外科感染,改善临床预后.腹腔引流留置时应遵循彻底引流、保持通畅的原则,根据病情选择合适型号与材质的引流管.胆道感染和重症胰腺炎的引流应采用个体化方案.应尽早放置引流,但引流管不宜放置时间过长,在感染治愈时及时拔除,应尽可能地采用微创方法放置引流.腹腔引流不适当的应用可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吻合口不愈合、肠瘘和肠梗阻等.外科医师应根据具体病情实施个体化引流方案.

    关键词: 腹腔引流 外科感染
  • 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

    作者:刘宏斌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外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其一旦发生将增加病人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随着手术难度及复杂度逐渐增高,假体植入逐渐增多,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一系列临床问题,均增加了SSI的发生率;同时,微创外科、加速康复外科快速发展,也给SSI的预防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SSI的预防应引起社会及医院的重视.应针对SSI制定并推广规范化的诊治措施,从预测、诊断、围手术期管理、术中操作等环节预防SSI,在病人、医护人员、环境各个层面综合管理,有效减少SSI的发生.

  • 围手术期肺部感染预防及处理

    作者:杜斌

    围手术期肺炎是外科危重病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修订了有关医院获得性肺炎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监测定义,旨在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围手术期肺炎的常用预防措施包括床头抬高减少胃内容物反流与误吸,洗必泰口腔护理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以及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通过高危因素分析或定期进行下呼吸道标本的监测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初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的成功率.较短疗程的抗生素治疗有助于减少细菌耐药及抗生素的副反应.

  • 抗生素相关腹泻识别与处理

    作者:朱承睿;马晓春

    抗生素相关腹泻(AAD)为抗生素应用的重要并发症,可分为感染性AAD及非感染性AAD.感染性AAD常见的病原菌为艰难梭菌,其临床表现严重,并可引起伪膜性肠炎.非感染性AAD为临床常见的AAD类型,临床症状轻.AAD的首要治疗为调整或停用抗生素,并可联用菌群调节剂等,对于怀疑为感染性AAD者,可经验性给予肠道内应用万古霉素或甲硝唑治疗.合理的抗生素、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是预防AAD的有效措施.

  • 外科厌氧菌感染合理治疗

    作者:唐云

    厌氧菌是正常菌群的主要组成部分,外科厌氧菌感染多为内源性感染,绝大多数与需氧菌组成混合感染,具有感染后的脓液腐臭和产气特征,临床上治疗困难.在治疗上,需要对感染病灶进行控制和对全身情况进行处理.在抗菌药物选择上,对于厌氧菌感染病人推荐降阶梯疗法,在细菌鉴定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明确后,调整抗生素,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和菌群紊乱.

  • 免疫功能障碍与围手术期感染

    作者:毛恩强;陈影

    原发疾病与手术均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到多重打击而发生障碍,使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增高.高龄、营养不良、肥胖、糖尿病、肿瘤等基础状态及吸烟、嗜酒等不良嗜好,均可影响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介导免疫反应、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障碍,增加感染风险.而临床与基础研究显示,手术应激损伤引起血流动力学、代谢、神经-内分泌等方面的复杂病理生理变化,在机体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发生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同时,引发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导致机体发生一过性创伤或手术后免疫功能障碍而继发围手术期感染.原发疾病、病人基础状况及手术创伤程度互相影响.因此,须应用综合治疗手段才能降低围手术期发生感染的风险.

  • 脓毒症液体复苏与器官支持

    作者:管向东;陈敏英

    脓毒症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是死亡的重要原因,早期液体复苏是脓毒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阶段液体复苏策略对器官功能的影响不同,液体复苏可分为4个阶段:早期积极复苏以挽救生命;维持组织佳灌注状态;稳定阶段着重于器官功能支持,减少并发症;液体开始负平衡后,须降低补液强度,清除体内累积的多余液体.目前认为使用晶体或胶体并不影响临床结局,但可能影响治疗的起效时间.人工胶体导致肾功能损伤的风险高于白蛋白,而平衡盐溶液较有利于肾功能及内环境稳定.

  • 精准病原学检查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价值

    作者:徐英春;杨启文

    随着当前各种病原体的分布变异以及耐药率增高,经验诊断和用药面临极大挑战,这也直接导致临床对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和治疗的需求增加.精准的病原学诊断和治疗要求正确的标本采集和运输、先进的实验室检测技术以及准确的报告解读.

  • 北美外科感染学会第35届年会介绍

    作者:刘颂;管文贤

    北美外科感染学会(Surgical Infection Society,SIS)的前身为美国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于1968年设立的“外科感染委员会”.SIS自创立之初便始终致力于外科感染领域的机制研究、诊断与防治策略以及针对外科医师的继续教育.SIS第35届年会于2015年8月15-18日在California召开.本届年会讨论议题涵盖脓毒症的病理生理及其药物使用策略、腹腔感染预防及治疗用抗生素的选择、软组织坏死与急性憩室炎等特殊类型感染的治疗、手术部位感染的流行病学与防治策略以及相应的基础机制研究.以下将就本届年会的讨论重点予以介绍.

中国实用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