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Surgery 중국실용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8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2208
  • 国内刊号: 21-133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27
  • 曾用名: 实用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刘永锋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胰腺假性囊肿内镜及腹腔镜个体化治疗68例分析

    作者:元海成;秦鸣放;吴瑜;王震宇

    目的 在内镜、腹腔镜治疗胰腺假性囊肿阶梯方案指导下,探讨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个体化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10年12月天津市微创外科中心按照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胰腺假性囊肿阶梯方案治疗6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治疗方式、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结果 超声内镜引导经胃囊肿内引流28例,腹腔镜囊肿-胃吻合12例,腹腔镜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5例,ERPD(内镜置入5Fr胰管支架)23例,超声内镜内引流术后3例出现发热,1例术后出现腹膜炎,其他治疗方式未见并发症.随访短6个月至9年,获访率82% (56/68),未出现复发.结论 内镜、腹腔镜联合使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案更加微创化,可以形成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 肝脏Kasabach-Merritt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林汉;麻勇;姜洪池;刘连新

    目的 探讨肝脏卡-梅综合征(Kasabach-Merritt syndrome,KMS)的临床特点及其诊疗方法.方法 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例,2009年10月)以及1984-2010年文献报道(50例)的肝脏KMS病人资料,对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脏KMS的病理生理基础是与巨大血管肿瘤密切相关的血小板减少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临床表现多样化,病理表现主要为海绵状血管瘤和血管内皮瘤.治疗方案包括纠正DIC和血小板减少,并根据情况选择外科治疗(手术切除、肝移植等)或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干扰素(INF)等]去除血管肿瘤.结论 肝脏血管肿瘤尤其是巨大血管肿瘤伴血小板减少症时,应警惕KMS的发生.一旦确诊,应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肿瘤的大小和部位,采用以手术或联合介入治疗为核心,以药物治疗及输血等多种方式相辅助的综合治疗.

  • 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肠外肿瘤所致急性结直肠梗阻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周嘉敏;钟芸诗;徐美东;周平红;陈巍峰;时强;任重;陈涛;姚礼庆

    目的 评估自膨式金属支架(self-expendable metallic stent,SEMS)置入治疗由肠外肿瘤(extracolonic malignancies,ECM)所致的急性结直肠梗阻(acute colorectal obstruction,ACO)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预后.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将2006年1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09例恶性ACO病人纳入研究,其中已出现转移或术后复发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病人96例,ECM病人13例,比较两组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存活时间.结果 ECM组中胃癌8例(61.5%)、妇科肿瘤3例(23.1%)、膀胱癌1例(7.7%)、盆腔炎性纤维母细胞瘤1例(7.7%).两组SEMS置入成功率均为100%,在临床缓解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0% vs.83.3%,P=0.696).在支架通畅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7±148.8 vs.188.2±203.6,P=0.230).ECM组的SEMS相关并发症为再梗阻2例和支架移位1例.1例SEMS置入后症状未缓解.两组间在30 d病死率、1年存活率和总体存活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P=0.140,P=0.282).结论 SEMS置入治疗由ECM所致ACO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后与其条件相似的CRC所致ACO相近.SEMS置入是治疗恶性ACO的一个合适选择.

  • 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行一期和二期肝切除术安全性及疗效荟萃分析

    作者:魏猛;耿小平;赵红川;王国斌;黄帆

    目的 评估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SCLM)病人行一期和二期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通过检索Medlin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和Google学术搜索,搜集自1999年12月至2012年5月间关于SCLM病人行一期和二期肝切除术的对照研究,对手术资料和预后等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2588例SCLM 病人,其中一期同步肝切除手术者931例,二期分阶段肝切除手术者1657例.一期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1%)低于二期手术(44.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0.79,95%CI,0.65 ~ 0.95,P=0.01];同时一期手术术中出血量较少(P=0.02)、住院时间较短(P=0.00);而在围手术期病死率、3年无瘤存活率、5年存活率、手术时间方面一期与二期手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6,0.19,0.86,0.05);其中对于切除3个或以上肝段的大块肝切除,一期与二期手术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P=0.26)、围手术期病死率(P=0.26)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可行二期手术的SCLM病人,行一期手术治疗可取得与二期手术相似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在适当选择的SCLM病人中,同时切除肝转移灶和原发肿瘤的一期手术可被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 B超介导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定性及定位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赵敬柱;高明;张晟;李亦工;于洋;程文元;张艳;杨力珍;赵文川

    目的 探讨二维B超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定性、定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1年6月至2011年11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例92例,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采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rm,TI-RADS),根据超声图像的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微钙化、CDFI的特征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进行定性诊断,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9.1%.通过横切、纵切及斜切对癌灶的部位进行评估.结论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独到的优势,术前准确的定性、定位诊断,以协助制定、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 内镜与开放手术治疗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对比分析

    作者:刘洋;王平;王勇;李百周;徐少明

    目的 探讨内镜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0年4月至2011年7月间收治的20~50岁间女性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164例病人资料.分为两组,其中行开放手术组105例,内镜手术组59例.对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和清扫淋巴结个数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和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手术组清扫淋巴结273枚,平均4.6枚,开放手术组清扫淋巴结605枚,平均5.8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28个月,平均随访19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内镜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可兼顾疗效和美容.

  • 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治疗策略及技巧

    作者:刘金钢

    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的处理因其解剖特殊性而较为困难,术前准确判断及评估决定了其治疗方式.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遵照损伤控制外科理念治疗的重点应是胆道引流迅速缓解胆道梗阻优于结石的处理.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的治疗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合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LCBDE)辅助术中经胆道镜碎石,提倡LCBDE经胆道镜碎石,应避免胆胰肠结合部损伤及减少应用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治疗胆管下段嵌顿结石.

    关键词: 胆总管 结石 嵌顿
  • 胆胰肠结合部医源性损伤的术中发现与处理

    作者:彭承宏

    胆胰肠结合部是指胆管、胰管和十二指肠的汇合部位.因其特殊的解剖和病理生理等特点,医源性的胆胰肠结合部损伤为常见.由于肝胆结石发病率的增高、胆道和胰腺手术的普遍开展以及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胆道镜等新技术的推广,医源性胆胰肠结合部损伤常有发生.胆胰肠结合部损伤,往往术中难以及时发现,而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及时的术中发现与处理,对于病人的康复和预后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胆胰肠结合部损伤

    作者:周勇;刘金钢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胆囊结石疗效的金标准.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目前存在多种方式,与其他方式相比,腹腔镜胆道探查术(LCBDE)具有创伤更小、医疗费用低等优势而在全球广泛开展.腔镜下胆道探查及取石器械更难掌控,缺乏立体视觉及手助触觉,防止胆胰肠结合部的损伤尤为重要.

  •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诊治要点

    作者:梁廷波;王亮;白雪莉

    75%的十二指肠憩室是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由憩室引起的临床症状经内科治疗无效或合并有胰胆疾病时需要手术治疗.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手术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临床表现及憩室的部位,胆汁或食物转流手术比憩室切除更安全有效.

  • 胆总管下段医源性损伤原因及防治

    作者:窦科峰;金成

    医源性胆管损伤是当前腹部外科的难题之一,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目前尚缺乏具有大规模循证医学研究基础的对各类胆管损伤均有指导意义的诊治规范.胆总管下段尤其是胆胰肠结合部损伤具有特殊性,如处理失当后果甚为严重.

  • 胆管变异引发Mirizzi综合征1例报告

    作者:李建平;杨武;肖琛鹏

    病人女性,50岁.因右上腹胀痛反复发作2年余,再发3d,于2012-06-22入院.病人近2年以来反复发作右上腹胀痛不适,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伴呕吐,无黄疸,无发热.在外院检查B超提示:胆囊结石,服用“消炎利胆片”等药,腹痛时好时坏,3d前再次发作,右上腹胀痛不适,无发热,故入院治疗.查体:巩膜轻度黄疸,腹平,右上腹肋缘下压痛,墨菲征阳性,肝脾未触及肿大,辅助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33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2 U/L,总胆红素(TBIL)42.0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 13.1 μmol/L,IBIL28.9 μmol/L.B超提示:胆囊结石,胆囊壁毛糙,呈双边征,胆总管直径0.8 cm,无结石及占位.上腹部CT示: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肝内外胆管无扩张.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术后并发腹腔硬纤维瘤1例报告

    作者:赵波;唐卫中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术后并发腹腔硬纤维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难度较大,极易误诊.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病人男性,48岁.因“右下腹包块逐渐增大3个月余”于2010-03-19入院,查体可见腹中部及右下腹陈旧性瘢痕,右侧腹部见回肠造口口,右下腹可触及质硬、边界不清的包块,约13 cm × 7 cm,活动度差,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直肠指诊未见异常.CT示右前腹壁有一卵圆形的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楚,约6.7 cm×10.9 cm.病人既往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于2007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全结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2008年12月因发现右下腹呈进行性增大伴隐痛的肿物入我院,行腹壁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腹壁硬纤维瘤(desmoid tumours,DT).本次入院以“右下腹硬纤维瘤术后复发”收住院.

  • 磁固定导向系统在微创外科应用及展望

    作者:韩志阳;李帅;裴铁民;宋瑞鹏;陆朝阳;姜洪池;刘连新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解除病人病痛的同时,追求手术创伤小化和术后外形美观已成为外科医师们的主旋律.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以减少trocar数量的单孔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 site surgery,LESS)和经自然腔道腔镜手术(natural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应运而生,并将微创外科带到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但其在操作过程中术野狭小或与传统的术野相悖,手术器械操作平台减少及术中腔镜器械的摩擦等因素极大地限制了上述两类手术的发展.近年来,磁固定导向系统(magnetic anchoring and guidance system,MAGS)这一新兴技术的出现有效地改善了上述问题.本文回顾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历史,分析目前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对MAGS这一新技术在微创外科中的应用做以综述并展望其良好的发展前景.

  • 胆道探查致胆总管末端损伤诊治进展

    作者:杨永生;张学文

    胆道探查致胆总管末端损伤属医源性损伤,是指由于胆道探查过程中术野显露不佳、粗暴操作或器械选择不当等因素引起的胆总管胰腺段和十二指肠壁内段的损伤,可同时伴有胰头和十二指肠的损伤.由于胆胰肠结合部的特殊解剖及毗邻关系,加之胆道末端管壁较薄且向右外侧转向,导致该部位在胆道探查时极易发生胆道及其周围脏器的医源性损伤.此种损伤多为胆道穿透伤,且损伤后不易被发现,从而导致术后严重的腹膜后和腹腔感染,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常导致非常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对胆道探查致胆总管末端损伤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 胆管损伤手术修复要点

    作者:董家鸿;曾建平

    外科手术仍然是胆管损伤以及损伤性胆管狭窄的主要治疗手段,其核心内容涉及近远端胆管的显露、吻合胆管的组织制备以及组织吻合等一系列手术步骤.在实施任何确定性手术前,外科医师都应仔细评估与损伤有关的细节并确定胆管损伤的分型,以此为依据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术中采取精细的外科操作,并遵循“吻合和重建应建立在无炎症、无缺血、无瘢痕的健康胆管上”的基本原则.成功的修复依赖于丰富的胆道外科经验和精准的胆道外科技术.

  • 胆肠结合部医源性损伤及其防治策略

    作者:姜洪池;潘华洋

    广义的胆胰肠结合部包括远端胆管、胰管、十二指肠及周围血管神经,解剖关系复杂,极易在术中引起医源性损伤,因此需要深入认识胆胰肠结合部医源性损伤的发生机制及诊疗策略.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早期诊断、合理治疗以及围手术期的有效预防,可显著降低胆胰肠结合部医源性损伤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关键词: 胆胰肠结合部 损伤
  • 再次胆道手术原则把握与趋势

    作者:赵小洋;姜洪池

    国内针对2005-2011年收治的265例胆道再次手术的资料表明,导致再次胆道手术的主要原因包括疾病本身和手术操作,其中疾病本身主要为结石的复发或残留、良性非结石性胆道狭窄、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胆系肿瘤等,而手术操作主要为医源性胆管损伤及其所致的胆管狭窄或胆肠吻合口狭窄等[1-2].上述原因可以看出,结石和胆管损伤成为再次胆道手术常见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再次胆道手术的原则把握以及晚近趋势进行如下阐述.

  • 胆肠结合部医源性损伤延迟诊断的治疗

    作者:陈炜;吴志勇

    胆胰肠结合部(以下简称结合部)包括胆总管下段、Vater壶腹、十二指肠乳头、胰管终末段及围绕的括约肌复合体[1],医源性损伤常发生于开腹胆总管探查以及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中发现的结合部损伤治疗较简单,效果确切.若仅胆管远端损伤,行胆管修补、T管引流及局部引流即可.在找不到破口时可不行胆管破口修补.探条穿透十二指肠壁,通常位于右后壁,找到破口行确切缝合修补即可.同时累及胆管、胰管和十二指肠的损伤较少,一旦发生,除行十二指肠确切缝合修补外,尽可能使胆胰分流,以防通过伤道胆汁胰液混合诱发的重症胰腺炎.然而一旦发生漏诊,由于损伤通常位于胆总管第3、4段,术后1~2d临床症状常较隐匿,腹部体征可不明显,引流量一般不多.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热、腹痛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寒战、高热等全身毒血症状,此时才想到结合部损伤,因此诊断常被延迟.

  • 胰肠一层吻合、桥袢内置引流管治疗肝胆胰结合部肿瘤71例报告

    作者:周新文;许世峰;饶华民;周旭;周铮;饶荣生;周存才

    安全可靠的胰肠吻合方法一直是胰腺外科的热点问题,胰肠一层吻合经临床验证具有安全易行的特点.江西省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胰肠一层吻合方法治疗肝胆胰结合部肿瘤病人71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1例病人中男41例,女30例.年龄11~76岁,平均57.6岁.其中胆总管下段癌13例,胰头癌35例,壶腹癌2例,十二指肠癌1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肿块型胰腺炎1例,胆囊癌伴胰头后方淋巴结转移1例,胃窦癌侵犯胰头1例,胰腺十二指肠损伤3例,其中1例伴横结肠损伤.

  • 深切缅怀朱预教授

    作者:《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我国杰出的外科学家,医学科学家、教育家和医院管理专家,中国普外内分泌外科学奠基人之一,北京协和医院顾问、原院长,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党员朱预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3月30日23时1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关键词:
  • 胆胰管原位“种植”吻合处理胆总管下段和胰管损伤

    作者:陈亚进;张磊

    在处理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胰头处良性肿瘤摘除以及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时,若操作不慎,有可能损伤到胆总管下段和主胰管的汇合部,虽然发生的概率不高,但一旦发生,补救非常棘手,有时不得不狼狈地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给病人造成严重伤害和经济负担.在这种情况之下,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不改变胆管、胰管的生理位置,简单地将其原位种回十二指肠呢?我们曾对类似的胆胰汇合部的医源性损伤进行了胰管和胆总管的十二指肠内原位种植的尝试,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病例及手术过程介绍如下.

  • 胆胰肠结合部手术探查技巧及注意事项

    作者:张永杰;俞文隆

    在腹腔各脏器中,胆胰肠结合部堪称复杂精细的结构.该区域涉及胆道、胰腺和肠道3种不同的脏器,并共同接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精细调控,有理由将其视为结构及功能紧密相关的整体.胆胰肠结合部病变尽管可有不同的起源,但它们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往往互相影响,而此处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亦常需通盘考虑[1].

  •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手术指征及注意事项

    作者:王振军;杨勇

    凸出于肠腔外的十二指肠憩室就像是在十二指肠肠壁的薄弱点上形成的疝.近年来,针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的手术指征的把握及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直在研究及探讨.本文仅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求进一步完善临床治疗.1 JPDD概述在人群中十二指肠憩室确切的发病率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因为多数病人没有任何临床症状1.然而,在进行过内镜检查的病人中,有12% ~ 27%的病人发现存在十二指肠憩室,在尸检中也发现有15% ~ 23%的病人发病[2-3].

  • 胆道外科不容忽视的两个问题——Oddi括约肌功能保护与胆管末段损伤防治

    作者:刘永锋;李桂臣

    Oddi括约肌为一受神经体液支配的复杂的调节装置,为一明显高压区.作为一种可变的阻力装置可调节胆汁由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并防止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在胆道手术中应强调Oddi括约肌结构和功能的保护,更要严格掌握Oddi括约肌切开或成形术的指征.医源性胆总管末段损伤诊断与处理困难,关键是要预防其发生.一旦发生损伤,尽量要在手术中发现,早期处理.延迟发现者应遵循损伤控制手术的理念,不强求一次性解决问题.处理损伤的基本原则是实现胆汁、胰液、胃液的分流,减少消化液的漏出,充分引流腹膜后间隙,同时尽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和抗感染及全身支持治疗.二期手术再考虑恢复胆道和胃肠道的连续性.

中国实用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