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实用内科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Internal Medicine 중국실용내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2194
  • 国内刊号: 21-13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26
  • 曾用名: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前沿版);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临床版);实用内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康健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肠内免疫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作用研究

    作者:王立伟;王键玮;魏秀芹;贾军锋;强薇;贾伟

    目的 评价肠内免疫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营养状态、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康医院收治的76例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E组,27例)、肠内免疫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组(E+P组,25例)及对照组(C组,24例).观察各组患者化疗前后的营养状态、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与化疗前相比,对照组化疗后体重降低,PA和TF均显著降低(P<0.05),化疗后E组和E+P组体重较化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E组与E+P组的PA和TF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有11例(45.8%)出现Ⅲ度血液学毒性,而E组出现3例(11.1%),E+P组仅出现2例(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E+P组中消化道反应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其中E+P组优于E组(P<0.05).对照组患者化疗前后辅助性T细胞(CD4+)和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5),E组及E+P组反而上升(P<0.05),E组及E+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肠内免疫营养可减轻化疗引发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肠内免疫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可进一步减轻化疗过程中的消化道反应,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生存质量.

  • 两种膈肌电信号处理方法对气道阻塞状态下呼吸中枢评价的准确性比较研究

    作者:伍伟良;陈荣昌

    目的 比较膈肌肌电均方根(RMSdi)与积分肌电值(iEMGdi)两种膈肌电信号处理方法对气道阻力增加状态下呼吸中枢评价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2015年1-6月广州12名健康志愿者,接受不同程度的吸气阻力,并测量膈肌肌电以及跨膈压,膈肌肌电分别采用均方根和积分值处理,两种算法得出的结果分别与吸气跨膈压作相关性分析,比较其相关系数.结果 在低、中、高水平吸气阻力时,膈肌肌电均方根与吸气跨膈压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98,0.141及0.569(P=0.054),均无相关性(均P>0.05);而3个阻力下的积分肌电值与吸气跨膈压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0.885及0.876,均存在明显相关性(均P<0.01).结论 吸气阻力存在时,积分肌电值比膈肌肌电均方根更能准确地评价呼吸中枢的吸气努力程度.

  • 拉西地平对老年高血压脉搏传导速度的改善及其与内皮素脂联素的关系研究

    作者:王继鹏;赵连友;鲁轩浩;张志敏;王增强;周岩芬;李炜;丁璐

    目的 观察拉西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的效果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的影响与内皮素和脂联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给于拉西地平片口服,治疗6个月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动态血压、脉搏波传导速度、血清内皮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显效、有效和无效的例数分别为32、51和17例,降压总有效率为83%.患者治疗后baPWV(1578.8±198.7) cm/s较治疗前baPWV(2025.5±340.9) cm/s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血清内皮素水平由治疗前的(78.24±10.13) pg/L下降至治疗后的(53.41±15.06) pg/L,脂联素水平由治疗前的(3.35±1.13) mg/L上升至治疗后的(7.83±2.34) mg/L,二者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内皮素与脂联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1 00例,r=-0.488,P=0.000).结论 拉西地平对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疗效,同时具有改善动脉硬化保护血管的作用.

  • 急性胰腺炎不同评分体系在新分类标准中的再评价

    作者:金梦;钱家鸣;李毅;马飞;芦波;张慧敏;郭树彬;王丽;吴东

    目的 重新评价BISAP、APACHEⅡ、CTSI等评分体系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新分类内重度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评价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36例AP患者临床资料及入院BISAP、CTSI、APACHEⅡ、SIRS、Glasgow、Ranson评分,评估各评分体系与新分类的相关性,用ROC曲线分析各评分预测病情严重程度的准确性,并评价其对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 (1) 136例AP患者中,轻度急性胰腺炎组50例(36 8%),中度重症胰腺炎组61例(44.9%),重症胰腺炎组25例(18.4%).(2) BISAP、APACHEⅡ、CTSI评分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P<0.05).(3) BISAP、APACHEⅡ和CTSI评分对新分类中SAP预测准确性AUC值分别为0.904、0.942和0.823,佳预测值分别为3分(敏感度84%,特异度86.5%,阳性似然比6.216,阴性似然比0.185)、10分(敏感度96%,特异度86.5%,阳性似然比7.104,阴性似然比0.046)和4分(敏感度96%,特异度56.8%,阳性似然比2.220,阴性似然比0.070).(4) BISAP评分与疾病复发相关(P<0.05).结论 BISAP、APACHEⅡ、CTSI评分与新分类相关性较好,其中BISAP、APACHEⅡ评分对SAP的预测为准确,BISAP≥3分或APACHEⅡ≥10分提示SAP.

  • 血液透析患者甲状腺功能与颈动脉硬化及左室结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维平;何萍;熊长青;张玉强;梅长林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甲状腺功能和颈动脉病变、左心室结构的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透析时间3个月以上,超声检查颈动脉病变,并测甲状腺功能,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并测定C反应蛋白(CRP),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心脏功能指标等.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甲状腺功能和颈动脉病变以及心脏结构的关系.结果 (1)MHD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者41例(41%),以低FT3为主,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异常组(41例)和正常组(59例),异常组CRP、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和狭窄例数均高于正常组(P<0.05).异常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期期内径(LVEDs)、左心室舒张期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高于阴性组(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阴性组(P<0.05).(2)MHD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41%(41/100),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颈动脉斑块阳性组(41例)和斑块阴性组(59例),颈动脉斑块阳性组IMT高于阴性组(P<0.05),FT3、FT4水平低于阴性组而TSH高于阴性组.(3)根据是否合并LVH分为LVH组(45例)和非LVH组(55例).与非LVH组相比,LVH组CRP、TSH明显升高,而FT3、FT4明显降低(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T3与颈动脉硬化、LVH呈负相关.结论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常常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FT3下降.FT3下降与颈动脉硬化和LVH发生密切相关.

  • 1型糖尿病的营养治疗

    作者:于冬妮;孙明晓

    医学营养治疗对于1型糖尿病(T1DM)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医学营养治疗为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的膳食计划和家庭营养提供营养信息和解决方案,是糖尿病成功治疗计划不可或缺的部分.所有的T1DM患者均需要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膳食计划,并根据个体食欲、生长发育及体力活动等情况随时调整方案,以达到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目的.

  • 口服降糖药在1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者:许文伟;薛耀明

    糖尿病治疗的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作为一种胰岛B细胞功能进行性衰竭的疾病,胰岛素是1型糖尿病的治疗的主要药物.而各类型的口服降糖药,则通过其不同的降糖机制,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既往的观点认为,对于胰岛B细胞功能缺乏的患者,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而近年来,随着对各种口服降糖药物研究的深入,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二肽基肽酶(DPP)-4抑制剂及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2抑制剂等药物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的临床证据逐渐丰富,因此,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可能成为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基础上稳定血糖及防治并发症的新措施.

  •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治

    作者:许婧;时立新

    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一种特发性1型糖尿病,以严重酮症酸中毒、代谢紊乱为特点.本病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通常病情危重,若不及时抢救,病死率很高.文章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因、诊断标准、临床症状、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旨在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 1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与胰岛素泵应用技巧

    作者:马建华

    1型糖尿病(T1DM)的治疗目标是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维持患者血糖水平接近正常,从而避免急性并发症及慢性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胰岛素泵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胰岛素输注方式.胰岛素泵剂量的设定需强调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饮食结构、血糖水平、身体情况等进行调整,同时需加强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

  • 1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特点及应对

    作者:杨立勇

    1型糖尿病(T1DM)起病早,一半以上患者可伴有至少一种微血管并发症.T1DM微血管并发症涉及眼、肾、神经等多个重要器官,发病机制复杂.中国T1DM人群庞大,给T1DM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工作带来巨大挑战.T1DM微血管并发症的治疗除了控制血糖外,还包括控制血压、血脂,以及针对微血管并发症的专项治疗.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干细胞治疗、免疫治疗与基因治疗等新兴技术给T1DM微血管并发症的诊疗带来曙光.

  • 1型糖尿病预测及预防研究新进展

    作者:钱莉;吴晨光;杨涛

    1型糖尿病(T1DM)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暂无有效的治愈方法.在临床诊断前数个月甚至数年可在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到胰岛自身抗体,使得T1DM的预测和预防成为可能.文章就近几年在T1DM的预测及预防方面的新进展进行概述.

  • 发作性睡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贻涛;陈日垦;周圆明;邝爱玲;张挪富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以过度日间嗜睡以及快动眼睡眠调节异常为特征性的一类神经疾病,其特点为快动眼潜伏期较短,清醒期内出现快动眼睡眠侵入,典型临床表现为过度嗜睡、猝倒、入睡前幻觉、睡眠麻痹四联症.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伴随终身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的疾病,甚至引发意外造成伤亡.基于本病的发病率低且危害性大,如何早期诊断发作性睡病,特别是临床不典型的发作性睡病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15年诊断的1例发作性睡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相关文献复习如下.

  • 经单根指引导管行逆向导丝技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3例报告

    作者:吴强;张陈匀;韦方;谭洪文;王咏梅;梁青龙

    利用侧支循环逆向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的逆向导丝技术已成为前向导丝技术失败或困难的有效补充或替代技术,可以明显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处置CTO的成功率,改善患者远期预后.通常应用逆向导丝技术需要通过不同的动脉入路置入两根指引导管以构建双向通路,本文报告我院近年完成的3例应用单根指引导管经同侧侧支循环行逆向导丝技术治疗CTO的病例.

  • 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单片复方制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建议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目前,全球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仍不满意,我国高血压控制率和治疗控制率则更低,分别为9.3%和27.4%[1].各国相继更新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了强化血压管理,强调合理联合治疗的理念.《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2]建议,血压> 160/100 mmHg(1 mmHg=0.133 kPa)、高于目标血压20/10 mmHg和(或)伴有多种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的高危人群,起始即可采用小剂量两种药物联合治疗.

  • 1型糖尿病临床需要关注的问题

    作者:郭立新;贾晓凡

    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对于1型糖尿病的关注从既往以儿童、青少年为重点延伸到成人1型糖尿病的管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由于发病机制不同,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并发症及合并疾病方面均存在差异,因而对1型糖尿病需采取不同的临床措施.近年来1型糖尿病领域的临床及科研进展也为1型糖尿病的管理提供了许多新的循证依据.

  • 社区获得性肺炎相关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作者:曹洁;赵海燕;陈宝元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发病率高、合并症多,是感染性疾病中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单纯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结果不足以确定CAP的病原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及抗生素合理应用.随着对CAP临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生物标志物被提出用于辅助CAP的诊断和治疗,对提高CAP诊治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 心力衰竭超滤脱水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孙玉玺;陈维;徐亚伟;徐大春

    慢性心力衰竭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之一.水钠潴留使容量超负荷成为导致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的首要原因.充分缓解心力衰竭患者水钠潴留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目前利尿剂仍是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超负荷治疗的一线方案,但利尿剂治疗常不能充分纠正水钠潴留.心力衰竭超滤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可控、有效的液体清除手段,近期的临床研究初步显示了超滤的临床应用前景,成为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治疗无效的重要补充或替代.

  •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作者:王凡;孙玉玺;潘新;高迪;胡大勇;刘伟静;朱梦云;张毅;陈维

    目的 评估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肾功能衰竭(CRF)合并急性失代偿性充血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中挽救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肾功能衰竭患者因急性心功能衰竭无法耐受普通血液透析治疗,而改用CRRT治疗的左室射血分数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的研究终点为30 d内患者全因死亡率、180d内患者全因再住院率及因心力衰竭加重导致再住院的比例,并进一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30d内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共纳入了17例患者,在CRRT挽救治疗的患者中,30d内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为23.5%(4/17)、17.6%(3/17);在存活患者当中,180 d内全因再住院率为53.8%(7/13),因心力衰竭加重而导致的再住院率为23.1%(3/13);与存活患者相比,30d内死亡患者收缩压更低(P=0.001).结论 肾衰合并ADHF患者CRRT挽救治疗后仍有较高的病死率,且存活患者再住院率明显偏高,治疗起始时低收缩压患者病死率更高.

  •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作者:龚艳君;杨帆;王智;范芳芳;李康;于扬;褚松筠;洪涛

    目的 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监护室因难治性心力衰竭住院并行CRRT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的信息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基础心脏病、合并疾病、生命体征、血肌酐值、B型利钠肽(BNP)、超声心动图、CRRT时间及超滤量、临床转归等.根据是否院内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出院组两组.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信息的差别.并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死亡的因素.结果 共入选59例患者,男性35例,女性24例.年龄24~86岁,平均(67.12±12.64)岁,43例合并慢性肾脏病.与CRRT前比较,CRRT后患者心率明显下降,氧饱和度明显升高,血肌酐和BNP明显下降.21例患者死亡,死亡组的收缩压低于出院组,心率高于出院组,BNP高于出院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出院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RT后心率高是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论 CRRT常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采用CRRT后患者心率下降、氧饱和度升高,血BNP下降,但仍有很高的病死率,CRRT后心率快的患者病死率相对高.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1型心肾综合征的临床作用研究

    作者:吴德熙;陈俊求;刘建;刘晨;董吁钢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1型心肾综合征(CRS)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0月到2015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因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入院,后出现急性肾损害和(或)利尿剂抵抗,进行CRRT治疗的成人患者的资料.研究主要终点为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并进一步评估住院期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型CRS患者行CRRT治疗的院内病死率为48% (12/25),出院患者需要规律透析的比例为45% (6/13).CRRT治疗48 h后较治疗前心率(次/min)显著下降(87±15对100±17,P<0.001),NT-proBNP (ng/L)也显著下降[26990(8710~50106)对34968(13914~55822),P=0.002];1型CRS患者进行CRRT治疗的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 (OR 1.282,95%CI 1.049~1.568,P=0.015)和CRRT治疗次数(OR 1.180,95%C1 1.01 1~1.377,P=0.036).结论 1型CRS患者行CRRT治疗48 h后部分实验室和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好转,但患者住院期间仍然有着很高的病死率,尤其是那些CRRT治疗次数较多和LVED值较高的患者.因而CRRT对于1型CRS患者预后的改善仍不明确.

中国实用内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