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중국실용부과여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9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2216
  • 国内刊号: 21-133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7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张淑兰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影响宫颈病变患者HPV转归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宋建东;宋静慧;于聪祥;乔峤;郑晶晶;王菲

    目的 探讨影响人乳头瘤病毒 (HPV) 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低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 136例、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 263例和宫颈鳞状细胞癌 (CSCC) 33例为研究组;同期在门诊体检的高危型HPV阴性的健康妇女100例为对照组.对HSIL和CSCC按临床常规予以治疗, LSIL和HPV感染未行治疗.调查各组一般社会人口学情况, 检测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HPV、阴道微生态及免疫因子情况.结果 LSIL、HSIL和CSCC三组入组基线时HPV阴性率分别为20.58%、18.63%和9.09%, 随访3个月三组HPV阴性率分别为67.19%、61.64%和53.85%, 随访6个月时三组HPV阴性率分别为78.79%、66.91%和60.87%, 随访3个月和6个月三组HPV阴性率均优于基线, 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12个月后三组HPV阴性率由高到低为LSIL (91.30%)>HSIL (73.33%)>CSCC (6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绝经、曾患妇科病、线索细胞、滴虫、菌群密集度异常、菌群失调、HSIL、CSCC等是影响HPV转阴的危险因素.较高水平的sIgA、IL-2和IL-10是HPV转阴的保护因素.结论 宫颈病变严重程度、阴道微生态平衡及局部免疫可能是影响HPV转归的重要因素.

  • 初产妇盆腔器官脱垂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作者:汤玲;张凤莲

    目的 探讨初产妇盆腔器官脱垂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湘潭市妇幼保健院行常规产后检查的单胎足月初产妇共1086例, 进行问卷调查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筛查.结果 产后42d至3个月随访发现:分娩方式对阴道前壁脱垂有影响 (P<0.05):择期剖宫产者较阴道分娩者更不容易出现阴道前壁脱垂 (P<0.05, OR=0.063, 95%CI 0.0310.128);试产后剖宫产者较阴道分娩者更不容易出现阴道前壁脱垂, (P<0.05, OR=0.170, 95%CI 0.0620.469).分娩方式对阴道后壁脱垂有影响 (P<0.05):择期剖宫产者较阴道分娩者更不容易出现阴道后壁脱垂 (P<0.05, OR=0.091, 95%CI 0.0460.181);试产后剖宫产者较阴道分娩者更不容易出现阴道后壁脱垂 (P<0.05, OR=0.371, 95%CI 0.1750.787).分娩方式 (P<0.05) 、年龄 (P=0.042) 对子宫脱垂有影响:择期剖宫产者较阴道分娩者更不容易出现子宫脱垂 (P<0.05, OR=0.385, 95%CI 0.2940.505);年龄越大者越容易出现子宫脱垂 (P=0.042, OR=1.039, 95%CI 1.0011.078).结论 初产妇阴道前、后壁脱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分娩方式, 子宫脱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分娩方式及年龄.择期剖宫产、试产后剖宫产相比于阴道分娩, 是盆腔器官脱垂的保护因素, 年龄为子宫脱垂的危险因素.

  • HPV E6/E7 mRNA检测在HPV分型及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闫海洋;闵少菊;沈艳;徐殿琴;沈凤;王焰;丁妍;谭玉洁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HPV) E6/E7 m RNA检测在女性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HPV阳性感染者287例, 其中宫颈疾病患者267例[包括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ⅠⅢ、宫颈癌], 阳性感染者中体检无疾病表现及病理学检查无宫颈病变者20例.取患者宫颈脱落细胞用支链DNA技术 (简称b-DNA技术) 检测高危HPV E6/E7 m RNA, 患者同时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和HPV分型检测, 对不同年龄、HPV分型、阴道细胞学分型 (简称TBS分型) 及疾病分级的HPV E6/E7 m RNA的诊断价值进行效能分析.结果 在不同年龄段内E6/E7阳性和阴性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年龄组≤30岁组和>5060岁组, E6/E7阳性者所占比例大, 分别为85.40%和84.40%;而HPV E6/E7m RNA拷贝数在不同年龄组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E6/E7结果在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 以及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感染型别中, 只有HPV 16型随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其感染率呈递增趋势 (P<0.05), 其余HPV型与病变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P>0.05).不同疾病分组间, E6/E7阳性率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现为无宫颈病变组 (0) <宫颈炎 (15.60%) <CINⅠ (86.20%) <CINⅡ (93.00%) < CINⅢ (96.50%) <宫颈癌 (100.00%), P<0.05;E6/E7拷贝数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现为宫颈炎1773.89 (936.54) <CINⅠ4997.74 (10 439.75) <CINⅡ52 655.02 (38 495.10) <CINⅢ72 300.12 (38 298.57) <宫颈癌121 616.68 (34 348.59), P<0.05.结论 在宫颈疾病中检测高危型HPVE6/E7 m RNA的转录对女性宫颈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和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或可作为进一步分流HPV阳性病人的方法.

    关键词: 宫颈疾病 mRNA E6 E7
  •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对早期宫颈癌预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张子规;赵虎;李文;王武亮

    目的 探讨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LVSI) 对早期宫颈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手术治疗的470例ⅠA2ⅡA2期宫颈癌, 分为LVSI阳性组和LVSI阴性组, 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病理特征, 分析LVSI对早期宫颈癌预后的影响.结果 22例失访, 有预后资料者共44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LVSI与组织学分级、宫颈间质浸润、宫旁浸润、阴道穹窿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SI阳性与组织学低分化、深间质浸润、宫旁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相关.55例复发病例中LVSI阳性21例 (38.2%), 393例未复发病例中LVSI阳性63例 (16.0%).50例死亡病例中LVSI阳性17例 (34.0%), 398例存活病例中LVSI阳性67例 (16.8%), 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Ρ=0.000, Ρ=0.003).全组5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为87.9%、86.8%.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宫颈间质浸润、宫旁浸润、阴道穹窿浸润、LVSI、淋巴结转移、LVSI和淋巴结转移和术后治疗影响5年总生存时间 (OS) 和无瘤生存时间 (DFS).COX多因素分析显示, 宫颈间质浸润、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是5年OS、DFS的独立预后因素, 阴道穹窿受侵是5年OS的独立预后因素, LVSI是5年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LVSI与多种不良预后因素相关, 是早期宫颈癌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因素, LVSI是5年无瘤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尚不能确定LVSI是早期宫颈癌5年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 磁共振分析初产妇骶髂关节与耻骨联合骨髓水肿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萍;王月祉;余艳红;陈春林;廖科丹;李益格;王艳;昌仁明;唐连;陈硕臻

    目的 通过足月初产妇产前和产后磁共振 (MRI) 数据分析骶髂关节及耻骨联合关节间隙, 探讨关节骨髓水肿与骨盆疼痛是否相关.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产检行盆腔MRI的97例足月初产妇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入组病例均做23次盆腔MRI检查, 包括晚孕期、产后42d和 (或) 产后68个月.按照阴道分娩或者剖宫产将入组病例分为经阴道分娩组 (72例) 和剖宫产组 (25例), 分析比较MRI图像上晚孕及产后骶髂关节与耻骨联合是否存在骨髓水肿和耻骨联合骨折, 然后电话随访入组病例, 记录孕前、孕晚期及产后是否出现骨盆疼痛.同期收集120例年轻未分娩女性盆腔MRI图像作为对照.结果 (1) 产后MRI骶髂关节及耻骨联合骨髓水肿经阴道分娩组高于剖宫产组. (2) 分娩后68个月时, 初产妇骶髂关节及耻骨联合骨髓水肿基本恢复. (3) 初产妇骶髂关节痛与骶髂关节骨髓水肿有关;然而耻骨联合痛与耻骨联合骨髓水肿无关, 与耻骨联合骨折有关.结论 初产妇出现的骶髂关节骨髓水肿是关节的一种炎性改变, 可能与初产妇骶髂关节痛有关, 经阴道分娩后产妇骨盆骨髓水肿风险增加, 对于初产妇骶髂关节疼痛, 在临床的诊疗中应关注骶髂关节骨髓水肿情况.

  • 经阴道二维超声观测宫颈形态及体积准确性的研究

    作者:李虎;常淑芳;邓丽波;甘晓玲;胡丽娜

    目的 通过测量实际宫颈形态及体积, 对二维超声测量宫颈形态及体积的准确性做出评估.方法 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行全子宫切除术的43例患者, 在手术前采用经阴道二维超声对宫颈横径、前后径、长径进行测量, 计算宫颈体积, 术后用游标卡尺测量宫颈横径、前后径及长径, 并利用排水法测量宫颈实际体积, 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宫颈横径及宫颈长径在两种方法测量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实际宫颈前后径测量值大于二维超声测量值[ (26.16±3.81) cm vs. (24.96±4.16) cm, P<0.05].实际宫颈体积测量值为7.534.5 (17.74±5.78) cm3, 二维超声宫颈体积测量值为6.6835.85 (17.68±6.20) cm3, 二维超声宫颈体积测量值与实际宫颈体积相比,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二维超声对宫颈形态及体积测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胎膜内分娩在双胎妊娠早产中的应用

    作者:颜昊;陈敦金;林琳;柯彩萍;黄赟博;王晓怡

    目的 探讨在双胎妊娠早产中应用胎膜内分娩娩出第二胎, 分析其对第二胎新生儿结局和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 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经阴道分娩的双胎妊娠早产孕妇181例, 随机分为胎膜内分娩组和对照组, 观察胎膜内分娩成功率与第二胎出生体重及分娩孕周的关系, 以及胎膜内分娩对第二胎出生后1min和5min Apgar评分, 脐动脉血血气分析p H值, 乳酸含量, 血红蛋白含量和第二胎产伤以及产程进展的影响.结果 (1) 胎膜内分娩成功组第二胎出生体重为 (1343.5±409.1) g, 明显低于胎膜内分娩失败组 (P<0.05), 胎膜内分娩成功组分娩孕周为 (30.8±2.4) 周, 明显小于胎膜内分娩失败组 (P<0.05). (2) 胎膜内分娩成功组第二胎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乳酸含量为 (4.0±0.9) mmol/L, 较胎膜内分娩失败组[ (5.4±0.3) mmol/L]明显降低 (P<0.05). (3) 胎膜内分娩成功组第二胎脐动脉血血气分析血红蛋白含量较胎膜内分娩失败组无明显降低 (P>0.05). (4) 胎膜内分娩失败组第二胎, 头位分娩3例 (15.8%) 发生颅内出血;臀位分娩2例 (6.5%) 发生先露部淤伤, 较胎膜内分娩成功组[头位分娩无一例 (0/11) 发生颅内出血;臀位分娩无一例 (0/30) 发生先露部淤伤]明显升高 (P<0.05). (5) 胎膜内分娩成功组第二胎第三产程较胎膜内分娩失败组明显缩短 (P<0.05).结论 小孕周双胎早产及第二胎低出生体重采用胎膜内分娩成功率明显升高, 胎膜内分娩有利于改善第二胎的分娩结局.

  • 黑斑息肉综合征合并多发妇科肿瘤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杨心运;朱琳玲;王文文;梁云;谢臻蔚;金帆

    黑斑息肉综合征 (Peutz-Jeghers syndrome, PJS) 女性患者常伴发多种妇科肿瘤, 且肿瘤类型较为罕见, 常在临床中出现误诊漏诊.文章报道1例PJS患者以腹胀及白带增多为临床表现, 查体及辅助检查提示盆腹腔巨大包块、宫颈膨大坚硬, 终确诊同时合并宫颈微偏腺癌、卵巢环小管性索间质细胞瘤和黏液性囊腺癌.另外, 文章对PJS患者合并妇科肿瘤的文献进行回顾性总结, 对PJS女性患者合并多发妇科肿瘤的病例临床特征及治疗随访进行了分析, 为PJS相关的妇科肿瘤诊断治疗提供思路.

  • 剖宫产术中单发性子宫肌瘤切除方法探讨

    作者:刘丹;黄谱;李春芳;苟文丽;李雪兰

    目的 探讨"环绕法"和"传统法"在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60例剖宫产中子宫肌瘤切除病例, 其中"环绕法"30例为研究组, "传统法"30例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切除肌瘤时的出血量、手术时间, 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恶露持续时间及产后6周子宫复旧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肌瘤切除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7.60±2.60) mL vs. (16.42±5.73) mL];手术时间小于对照组[ (6.99±1.63) min vs. (12.55±3.48) min];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小于对照组[ (16.53±3.21) g/L vs. (18.70±4.31) 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研究组恶露持续时间 (29.53±5.57) d、产后6周子宫大小 (14.49±1.27) cm与对照组[ (27.67±1.03) d、 (15.12±1.33) 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应用"环绕法"于剖宫产中切除子宫肌瘤安全、有效且简便易行, 值得临床推广.

  • 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孕妇中的应用

    作者:胡蓉;吴蔚;吴江南;李笑天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住院并剖宫产分娩的6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的临床资料, 以2016年11月1日起开展剖宫产术前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为界分组, 开展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后为A组 (17例), 开展前为B组 (46例), 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方式、子宫切除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住院率等.结果 (1) 两组产妇的年龄、孕次、产次、分娩孕周、既往剖宫产次数和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 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的改变、膀胱损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中使用其他缝合方法止血、宫腔填塞纱条或止血球囊、术后行子宫动脉栓塞的产妇均高于B组 (41.2%vs.17.4%, 47.1%vs.19.6%, 52.9%vs.23.9%, P均<0.05).A组术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和全子宫切除率均低于B组 (5.9%vs.34.8%, 17.6%vs.47.8%, P均<0.05). (3) 两组产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4) 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1 min和5 min低Apgar评分、新生儿收住院率,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可以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DIC和子宫切除的风险, 但球囊释放后仍有继续出血的风险, 需要辅助其他方法.

  • Ⅰ期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临床决策与PET-CT和PET-MRI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作者:边立华;孟元光

    子宫内膜癌 (endometrial carcinoma, EC) 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主要临床症状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异常阴道排液等, 文献报道约73%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在Ⅰ期得以诊断, 且手术后的5年总生存率为85%~91%[1].对于Ⅰ期EC患者,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指南建议行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若存在高危因素, 则加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2].然而, 随着人们对EC患者淋巴结转移 (lymph node metastasis, LNM) 认识的逐步深入, 对于Ⅰ期EC患者是否常规行淋巴结切除 (lymph node dissection, LND), 近年来存在颇多争议.目前, 国内外研究虽然尚无统一共识, 但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和各种检查技术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专家学者建议对于Ⅰ期EC患者应在充分权衡利弊之后谨慎进行LND临床决策[3].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CT) 和正电子发射磁共振显像 (PET-MRI) 作为多模态分子影像成像技术, 分别整合了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与CT和MRI技术, 已广泛应用于妇科肿瘤临床实践中.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需要常规行LND以及PET-CT和PET-MRI在LND临床决策方面的诊断价值做一综述.

  •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打坎儿井"式输尿管处理

    作者:李玉宏;王晶;王玉东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亦称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是早期宫颈癌、Ⅱ期子宫内膜癌等肿瘤手术治疗的主要术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要求靠近盆侧壁切断子宫主、子宫骶韧带, 切除阴道上段1/4~1/3部分[1], 这就需要充分游离前方的膀胱、后方的直肠以及两侧的输尿管, 从而充分暴露及切除子宫主韧带、子宫骶韧带和阴道旁组织.自1992年Nezhat等[2]首次报道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 (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 LRH) 以来,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 腹腔镜手术器械与能量设备的发展, LRH已经在临床广泛开展.但是2018美国临床肿瘤协会 (ASCO) 会议提出: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 (病灶2~4cm), 腹腔镜手术比开腹手术的总体生存率更低.这使得妇瘤科医师有必要重视和加强LRH术的规范操作.

  • 宫颈腺纤维瘤1例报告

    作者:刘海燕;彭媛青;汪庆余;张文;陈琦

    1 病历摘要患者18岁, 因"发现宫颈腺纤维瘤2个月"于2016年8月19日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患者自诉2016年6月17日因阴道流血, 量如平时月经, 伴有异物脱出感, 急诊至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 请妇产科会诊, 妇检发现宫颈有一鹅卵大赘生物, 行宫颈赘生物活检, 病理报告提示:宫颈腺纤维瘤.患者入院后, 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型, 阴道通畅, 阴道内大量米黄色黏液样分泌物;宫颈见多个覆盖黏液样分泌物核桃大小菜花样赘生物, 触之无出血, 子宫前位, 正常大小;双侧附件未触及明显异常.宫颈液基细胞学 (TCT) 、人乳头瘤病毒 (HPV) 、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经腹妇科彩超宫体、宫腔及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完善术前检查后在全麻下行宫颈腺纤维瘤切除术+宫颈成形术, 术中探查宫颈见多个大小不等瘤体, 行瘤体切除, 发现瘤体来源于宫颈, 累及子宫峡部, 与正常组织难分界限, 因考虑患者年轻未育, 手术范围相对保守, 切除至近子宫峡部约1cm处, 术中冰冻病理回报: (宫颈) 考虑良性病变, 待石蜡全部包埋组织切片确诊.予0号薇乔线缝合宫颈创面, 阴道内放置宫腔引流管, 引流管通畅, 引出少许淡红色液体, 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病理:大体标本:灰色不规则组织多块, 大者5cm×4.2cm×2cm, 未见包膜, 切面灰白灰红色, 质软.镜下:见肿瘤由宫颈黏液腺体和腺体周围主要由纤维组织及平滑肌构成的间叶成分构成 (见图1).病理诊断: (宫颈) 腺纤维瘤.术后24h拔出引流管.术后4d出院, 出院诊断:宫颈腺纤维瘤.

  •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产科医学会《妊娠期和产后脓毒症指南(2017)》解读

    作者:夏显;漆洪波

    脓毒症的定义为"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起的具有生命危险的多器官功能障碍"[1].妊娠期和产后随时可能发生脓毒症, 同时由于妊娠期和产后的正常生理变化可能掩盖早期的脓毒症症状, 往往会诊断不及时[2-3].目前, 尚无统一的国际产科脓毒症指南指导产科临床实践.文献报道近年来澳大利亚孕产妇死亡率整体下降, 但患脓毒症的孕产妇死亡率已由2003—2005年度的0.6/10万上升至2008—2012年间的0.8/10万, 而脓毒症占孕产妇死亡人数的11.4%[4].因此, 2017年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产科医学会 (SOMANZ) 联合发布了《妊娠期和产后脓毒症指南 (2017年版) 》 (以下简称"2017版指南"), "2017版指南"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 对脓毒症的病因 (包括细菌、病毒和非感染性) 、筛查、诊断及治疗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现针对"2017版指南"进行解读.

  • 剖宫产瘢痕妊娠与瘢痕憩室超声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谢红宁;林美芳

    二孩政策放开后, 由于前期高剖宫产率带来的子宫切口瘢痕的远期并发症给临床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剖宫产切口瘢痕憩室和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是常见的临床问题.文章就这两种异常的超声声像学特征、超声诊断要点及其临床意义进行阐述, 旨在提高对两种剖宫产远期并发症的正确认识, 提高正确诊断率, 以利于指导临床处理.

  • 剖宫产瘢痕憩室的形成机制及诊断

    作者:汪沙;段华

    剖宫产瘢痕憩室 (CSD) 是剖宫产术后的一个远期并发症.随着剖宫产率持续上升, CSD的发生率随之升高.部分患者因此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或剖宫产瘢痕妊娠, 甚至发生大出血、孕期子宫破裂、凶险性前置胎盘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母胎安全.CS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发生率也无确切数据.CSD的诊断目前国际上仍未形成统一定论.主要是根据病史,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进行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以及宫腔镜检查已经成为临床上主要的诊断方法与确诊手段.

  •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介入治疗

    作者:王乔;赵霞

    血管性介入治疗已成为剖宫产瘢痕妊娠 (CSP) 治疗的重要手段, 除了作为CSP发生大出血时的急救措施外, 其在联合清宫术、宫腔镜等的综合方案中体现了重要价值, 具有快速有效止血、杀胚、降低出血风险、提高后续手术成功率等优势.但介入治疗为侵入性操作, 有并发症风险, 临床应用时应把握指征.现有研究表明, 病灶血供丰富是选择预防性介入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目前, 介入术后进行外科操作的时机尚存在争议, 大部分学者选择在2472h内施行清除病灶手术.因此, 亟待进行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随机的临床研究, 以更全面、客观地指导介入治疗在CSP诊治中的合理应用.

  • 剖宫产瘢痕妊娠期待治疗的利与弊

    作者:金力

    剖宫产瘢痕妊娠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 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具有限时性, 早孕期为异位妊娠, 中晚孕则发展为宫内中孕, 胎盘植入或凶险性前置胎盘, 并发症发生率高, 有大出血、子宫破裂甚至子宫切除的风险.处理原则:应该早诊断、早终止、早清除.终止的方法尚无标准.目前为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或子宫动脉栓塞或者两者的联合.药物等保守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失败率高, 耗时长等特点不建议首选.

  • 剖宫产瘢痕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

    作者:陈志龙;王武亮

    剖宫产瘢痕妊娠 (CSP)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 其导致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高.目前, CSP的诊治尚无统一的标准.临床处理主要目标是预防大出血, 保留生育功能.近年来腹腔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在CSP中的应用也逐渐普及.

  • 剖宫产瘢痕妊娠经阴道手术治疗

    作者:陈淑琴;李锦波

    经阴道手术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适用于孕<10周、妊娠包块大径线<6cm的患者, 其术前无需预处理.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对未来妊娠的影响、失败的相关因素及与其他一线治疗方法之间的比较, 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

  • 剖宫产瘢痕憩室腹腔镜手术治疗

    作者:毕芳芳;王丹丹;杨清

    剖宫产瘢痕憩室 (cesarean scar defect, CSD) 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 通常由于憩室内经血引流不畅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同时易导致继发性不孕、瘢痕妊娠、子宫破裂等.经阴道超声、宫腔声学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可作为CSD的辅助诊断方法.CSD通常选择手术治疗, 包括宫腔镜手术、阴式手术及腹腔镜手术.腹腔镜下瘢痕憩室修复术能从根本上解决子宫下段肌层薄弱问题, 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生育力, 降低远期妊娠子宫破裂等不良结局风险.

  • 剖宫产瘢痕妊娠宫腔镜手术治疗

    作者:洪莉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和剖宫产率的上升, 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严重危害育龄期妇女的生命安全.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动脉栓塞等.宫腔镜因其微创、可视、精准的优势在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中兼具诊断和清除妊娠病灶的双重作用.文章着重分析宫腔镜手术应用于剖宫产瘢痕妊娠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手术技巧.

  • 剖宫产瘢痕憩室对再次妊娠的影响及手术时机选择

    作者:孟师慧;冯力民

    为了探究剖宫产瘢痕憩室对再次妊娠的影响及再次妊娠的时机, 文章从未经手术治疗的瘢痕憩室及经手术治疗后的瘢痕憩室两个方面, 通过瘢痕愈合时间、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母婴结局等方面讨论再次妊娠及手术的时机.综合大量文献得出瘢痕憩室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有:继发不孕、瘢痕憩室妊娠、胎盘植入、子宫破裂.未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再次妊娠时机取决于临床表现及子宫下段厚度.经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再次妊娠时机与手术器械、手术方式密切相关.

  • 剖宫产瘢痕憩室经阴道手术治疗

    作者:赵倩;郭瑞霞

    近年来, 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 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剖宫产瘢痕憩室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目前, 关于剖宫产瘢痕憩室有药物治疗、宫腔镜手术、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及经阴道手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 其中经阴道手术具有手术简单、治疗彻底、创伤小等优点, 被认为是值得推广的剖宫产瘢痕憩室的有效治疗方案.文章就采用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憩室的观点进行阐述.

  •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剖宫产瘢痕憩室

    作者:徐荷洋;华克勤

    剖宫产瘢痕憩室 (CSD) 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宫腹腔镜联合憩室修补术在宫腔镜的辅助下准确定位憩室, 腹腔镜下完整切除, 全层缝合修补, 是治疗CSD的有效方法.CSD治疗方法多样, 术前需全面评估, 准确把握手术指征;术后需随访患者月经症状改善及解剖修复情况.

  •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的宫腔镜手术治疗

    作者:李旺;邹凌霄;潘琼;覃娴;Arvind Burjoo;万亚军;徐大宝

    剖宫产瘢痕憩室 (CSD) 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 CSD实际上是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所致, 其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关于CSD有不少认识上的误区, 对于没有症状的CSD一般不需要治疗, 对于有症状的CSD如何治疗在认识上也比较混乱, 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不仅关系到医务人员对于CSD的认识也直接影响了CSD的治疗效果.有一种特殊类型的CSD是切口瘢痕下缘存在活瓣作用且由于活瓣作用而阻止了憩室内的经血顺利流出而出现症状 (常见为经期延长), 同时憩室内的异位子宫内膜也可能与宫腔内在位的内膜生长不同步也导致异常阴道流血, 这种特殊的CSD学术界有个专业的名称即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 (PCSD).对于残余子宫壁肌层不是很薄的PCSD, 可以采用宫腔镜手术切除活瓣并电凝破坏憩室内异位子宫内膜的治疗方法.而对于没有PCSD特点的CSD, 宫腔镜手术的疗效较差, 一般不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文章将深入阐述PCSD的宫腔镜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

  •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

    作者: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子宫内膜癌在发达国家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我国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据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 我国发病率为63.4/10万, 死亡率21.8/10万.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水平的雌激素 (可能由肥胖、糖尿病、高脂肪饮食引起), 初潮早, 未育, 绝经延迟, 林奇综合征 (Lynch Syndrome), 高龄 (55岁以上) 以及应用激素替代和他莫昔芬等.近年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