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生物医学工程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중국생물의학공정학보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影响因子: 0.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8-8021
  • 国内刊号: 11-205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www.csbme.org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编辑部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德培
  • 类 别: 生物医学工程
期刊荣誉:
  • 平面运动与深度运动差异的直接证据——ERP研究

    作者:王玲;尧德中

    平面运动(MIP)与深度运动(MID)是自然界两种基本的运动形式,但关于人类大脑对它们的感知机制上的差异,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采用一种比较接近人视觉经验的实验范式,采集了这两种运动情况下的128导脑电数据,对其ERP数据进行了较详细的时-空分析,结果显示MIP与MID在激活脑区、时间过程等方面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同时运动方向也对运动感知具有显著的影响.同时还发现MIP与MID的感知都是多脑区信息整合的结果.

  •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医学图像融合方法

    作者:杨立才;刘延梅;刘欣;姚玉翠

    为满足医学图像临床辅助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将小波包变换和自适应算子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算法首先对已配准的医学图像进行小波包分解,并采用自适应算子对小波系数及分解子图像进行处理,通过小波包重建,获得高质量的医学融合图像.该方法克服了小波变换不能兼顾图像高频成分的缺陷,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医学图像自动调整融合规则的权重系数,有效避免了设置固定权重系数造成的融合误差.实例融合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 基于小波统计模型的医学超声图像去噪方法研究

    作者:侯建华;熊承义;何翔;陈亚光

    超声图像中固有的斑点噪声严重降低图像的可解译程度,影响了后续的图像分析和诊断.因此,抑制相干斑噪声一直是医学超声图像预处理中一个关键性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含斑图像做对数变换和冗余小波分解,提出了一种基于Bayesian估计的小波域局部自适应性去斑算法.将斑点噪声和有用信号的小波系数分别建模为瑞利分布和拉普拉斯分布,利用大后验概率(MAP)准则得到了一种解析的Bayesian估计表达式;进一步通过邻域窗口估计模型参数,使算法具有局部自适应性.实验仿真表明,该算法简单有效,在滤除超声图像斑点噪声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图像的细节特征,其性能优于空间域滤波和传统的小波去噪算法.

  • 基于时间反演方法的三维磁感应磁声成像电导率重建

    作者:李珣;LI Xu;朱善安;HE Bin

    磁感应磁声成像(MAT-MI)是一种融合磁感应技术和超声断层扫描技术的新型生物电阻抗成像方法,兼具电阻抗功能成像和超声技术高空间分辨率的优点.本研究构建三维柱状线圈和二层同心球模型以模拟成像物理环境,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瞬态电磁场,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MAT-MI正问题声场计算,应用时间反演法进行电导率的重建.仿真结果表明,MAT-MI能够较好重建生物组织的电导率分布.

  • 过程参数对PLLA-PEG-PLLA微泡造影剂的性质影响

    作者:靳巧锋;钟跃;欧静;陈元维;罗祥林;罗燕;彭玉兰

    研究双乳化过程参数对PLLA-PEG-PLLA(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微泡造影剂形貌、粒径分布及二次谐波性质的影响.改变制备的过程参数,用双乳化法制备空心微泡;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微泡的形貌;用百胜DU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2~5MHz的探头在体外测试微泡的二次谐波特性.得到一系列在生理盐水中分散性很好的空心微泡,在低MI(机械指数)下有不同的二次谐波信号增强的造影剂.油相中材料的浓度、内水相体积、外水相中PVA的浓度对微泡的二次谐波性质具有较大影响,油相中材料的浓度还极大的影响微泡的粒径及其分布.樟脑和碳酸铵的加入对微泡的形貌和声学性质有显著影响.

  • 一种近距离放射治疗的剂量优化算法研究

    作者:闵小平;王博亮;戴培山;鞠颖

    高剂量率后装近距离治疗现在已成为放射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近距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优化源的驻留位置和时间来改善剂量分布,提高治疗质量.提出了一种连续驻留位置和驻留时间的近距离放疗剂量优化算法.在插值路径为直线、照射源为点源的情况下,首先将驻留时间t看成是位置x的一个连续函数,计算每个参考剂量点的剂量,再用计算剂量和目标剂量值之差的加权平方和为目标函数,然后用复合型调优法求解优的曲线参数.曲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段,得到曲线后再用积分的数值逼近方法将其离散化,得到终的驻留位置和驻留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不仅避免了负的驻留时间问题,还可使相邻驻留位置的驻留时间更加平滑;在后的离散化过程中,可以得到不同的驻留位置和驻留时间结果,使计划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 三维多孔牡蛎壳/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的研制及其相关性能的检测

    作者:冯永增;徐华梓;彭磊;薛恩兴

    研制性能优良的新型三维多孔复合人工骨材料,并评价其相关性能. 将牡蛎壳粉、消旋聚乳酸(PDLLA)按一定比例复合,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多孔复合人工骨(OPCB)材料,检测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将OPCB和纯PDLLA薄片浸泡于37℃的生理盐水中,观测不同时间点OPCB和纯PDLLA体外降解变化参数,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所研制的OPCB材料平均孔隙率为85.1%;电镜下孔径测量大小为100~300 μm,孔隙之间的连通较好,孔隙形态、取向规则有序;压缩强度为2.12 MPa;在观测周期内,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OPCB和纯PDLLA的质量损失率、PDLLA的分子量及浸泡液的pH值呈现出规律性变化,两组各时期的各项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TIPS法制得的OPCB材料,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体外降解性能可满足骨替代材料的要求.

  • 基于多参数模型结合的步态特征提取新方法

    作者:薛召军;万柏坤;刘晓辉;明东;靳世久

    为弥补单一模型识别能力的不足,削弱因步速、衣着、光照等变化的影响,提出小波分解(WD)、不变矩(IM)并结合骨架理论(ST)提取步态特征参数的新方法.其技术流程为:先分割出人体目标轮廓,并将其规格化叠加处理,获取步态特征图;再将小波分解与不变矩结合,提取含人体整体模型信息的矩参数;同时将步态特征图骨架化,提取含人体简化模型信息的骨架特征参数;后将矩参数与骨架参数作为识别参量,输入支持向量机(SVM)进行步态识别.使用自建的天津大学红外步态数据库(TIGD)进行试验,其正确识别率为84%~92%.表明多参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提取步态的本质结构特征.

  • 超声引起的双层生物组织中的温度场研究

    作者:尹昌;刘晓宙;龚秀芬;李俊伦;叶式公

    超声热疗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目前临床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治疗中人体组织的温度测量是决定治疗成败的重要因素.基于超声的温度分布的无损测量是其中的一种方案,也成为医学超声研究的一个热点.采用有限差分的离散方法求解Pennes方程,从而得到了超声作为热源的情况下双层生物组织中的温度场.通过实验验证,说明该方法能较为准确地计算出超声热源情况下双层组织中的温升分布情况.同时讨论了各个参数对双层组织温度的影响,实验和计算结果发现初始声压和组织的热传导率对焦点温升的影响较大,组织的热容对焦点温升的影响很小,只有热传导率对焦点的位置有较大的影响.

  • 基于Granger因果性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对内侧颞叶癫痫活动的研究

    作者:焦青;钟元;郭永新;张志强;廖伟;田蕾;陈至立;刘一军;卢光明

    在内侧颞叶癫痫(mTLE)中,内侧颞叶与皮层及皮层下结构参与了癫痫活动的起源与传播.基于Granger因果性(GC)检验方法,对脑电联合功能磁共振(EEG-fMRI)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内侧颞叶在mTLE中的作用.以内侧颞叶激活区域为参考区域,计算参考区域与大脑其余每个体素点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并映射到全脑,形成Granger因果图(GCM).结果表明,内侧颞叶将癫痫活动传播到外侧颞叶、额叶、顶叶及丘脑等区域,同时受到脑岛、壳核以及丘脑等区域脑活动的影响,提示内侧颞叶在mTLE痫样发放的传播环路中具有关键作用.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多孔β-TCP构建生物相容性人工骨

    作者:戴文达;林红;方涛林;李熙雷;董健;陈峥嵘

    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结合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的生物相容性与体内成骨作用. 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差异贴壁法分离HBMSCs,常规扩增传代,相差显微镜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CD13、CD29、HLA-2、CD34、CD45和HLA-DR;分别在成骨、成软骨和成脂肪细胞培养基中定向诱导分化,验证其多向分化能力.将HBMSCs在低压下载入多孔β-TCP立方块,形成MSCs/β-TCP复合物,电镜观察材料内部与细胞结合情况.继续成骨诱导培养2周后植入裸鼠背部皮下,于植入4周和8周后取出复合物做组织学检查.设非成骨诱导培养复合物为对照. 原代和传代细胞呈梭形外观,生长增殖能力良好;流式细胞仪检测间充质细胞来源表面标记物CD13、CD29,HLA-2阳性,造血细胞来源表面标记物CD34、CD45 和HLA-DR阴性;能成功高效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细胞在β-TCP材料表面贴附、增殖良好;MSCs/β-TCP复合物植入皮下4周后即有少量新骨生成,至8周时更明显;对照组新骨生成量较少.本方法快速、高效分离扩增HBMSCs;HRMSCs与多孔可降解β-TCP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二者结合能显著提高体内新骨生成,提示其可用于临床作为骨移植替代物,可提高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疗效.

  • 用于嗅觉机理研究的MEMS微探针阵列

    作者:徐莹;杨勇;邹绍芳;王平

    微探针芯片是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体加工技术的研究在体神经电生理或临床药理分析的新兴工具,主要应用动物脑区电生理的在体研究,可有助于在原位水平的网络系统中,了解神经元之间的信息耦合传导机制,探索神经元如何联系成整体来处理和储存信息等.首先分析细胞-微电极界面模型,然后介绍了原位式微探针的设计和工艺制作步骤,采用微探针对大鼠嗅球区附近和海马区的脑电位进行测试和分析,并通过对嗅粘膜施加气体刺激,观察嗅前核区电位响应变化,结果显示10-3M的甲基水杨酸盐对大鼠嗅上皮刺激时,会在嗅前核区产生响应.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的研究工作,说明基于体加工MEMS技术的微探针阵列适合于在体神经元的多位点实时测量,对嗅觉传导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 红外光谱法研究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对大鼠肺组织二级结构的影响

    作者:张安英;周玉荣;邓波;庞小峰

    为了探讨极低频电磁场长期暴露对大鼠肺组织结构改变机理,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研究暴露/假暴露于电场强度E=3.5~4 kV/m,磁场强度B=8~10 μT的极低频电磁场400 d后大鼠肺组织红外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根据大鼠肺组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酰胺I带的拟合分析,获得组织中蛋白质二级结构数目及其组成.结果表明: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引起酰胺I带峰产生位移;暴露组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性下降,说明极低频电磁场长期暴露引起了肺组织中蛋白质变性;二维相关红外谱的变化规律同红外谱结果一致,进一步证明暴露组大鼠肺组织发生的主要变化是蛋白质变性以及二级结构组成发生改变.本实验为在分子光谱水平上解释极低频电磁场生物效应提供了一种研究手段.

  • 三维足型测量系统足部参数自动提取方法

    作者:刘国忠;王伯雄;史辉;罗秀芝;张明照;王瑞

    介绍了足部参数的自动提取方法.利用到钢化玻璃平板垂直距离小于5 mm的足部三维点云在钢化玻璃平板上投影轮廓线和整个足部三维点云在钢化玻璃平板上投影轮廓线提取足部的纵轴、足后跟点和趾尖点,并建立局部足部坐标系;利用局部足部坐标系和有关截面进行足背点、足弓点、内踝点、外踝点、胫骨前下点、第1跖趾关节突出点和第5跖趾关节突出点等特征点的识别;根据特征点自动提取足长、足宽、足围和足弓曲线等足部参数或特征曲线.测量结果表明,参数自动提取方法有较高的重复精度和测量精度, 而且在足部纵轴线和扫描方向不一致时也有较好的适应性.足部参数自动提取方法避免了采用人工贴点或手动识别特征点的繁琐过程,缩短了测量时间,适合于足型普查和足型数据库建立等大批量测量场合.

  • 旋转生物反应器用于提高组织工程气管软骨力学强度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林;武延格;纪玲;王正

    针对体外静态培养方法的缺点,采用旋转生物反应器培养组织工程气管软骨,探讨工程化软骨合适的体外培养条件.选用大鼠剑突软骨细胞种植到DegraPol管状支架上,然后分别于传统静态培养和生物反应器内培养.于体外培养3周和6周后,取出软骨细胞-DegraPol支架复合物,以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GAG浓度测定细胞外基质分泌情况,应力-应变机械力学方法测定大应变和应力的变化,并制备扫描电镜标本观察软骨细胞在DegraP01支架中培养后的超微结构.体外培养3周应用MTT法测定A值分别为:静态培养的细胞-支架复合物组0.12±0.01,生物反应器组0.17±0.05(每组n=6).GAG浓度测定静态培养组为(0.14±0.03) μg/mg,生物反应器组为(0.22±O.03) μg/mg(每组n=6).应力-应变机械力学测定结果为,体外培养3周应变值:生物反应器组为(3.53±0.91),静态培养组为(1.71±0.13).应力值生物反应器组为(0.33±0.04) MPa,静态培养组为(0.26±0.01) MPa.体外培养6周应变值:生物反应器组为(0.57±0.10),静态培养组为(0.48±0.07),应力值生物反应器组为(0.16±0.02) MPa,静态培养组为(0.09±0.02) MPa(每组n=4).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生物反应器组获得更好的软骨样结构和更多的细胞外基质.应用旋转生物反应器能够提供适宜的机械应力刺激,可作为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气管软骨的可行的培养方法.

  • 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荧光分子断层成像前向问题的研究

    作者:张涛;孙丹萍;白净

    Monte Carlo (MC)方法由于很好的灵活性和较高的精度被广泛应用于光在组织迁移问题的研究中.运用该方法,对第一类荧光分子断层成像系统中激发光的传播规律进行了研究.经过MC模型的建立与仿真,得到了均一圆柱仿体媒质中各探测器接收光强与仿体半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成像系统各探测器接收到的光强对于入射光源成良好的空间对称性.各探测器接收光强与圆柱仿体半径呈指数衰减关系.

  • 基于提升小波的医学数据压缩算法及其DSP实现

    作者:曹玉珍;王维;张波

    远程医疗系统日益成熟,但数据量的急剧增长给数据的压缩和传输带来了一系列问题.DSP器件的发展使得各种复杂算法的嵌入式系统移植成为可能.参考JPEG2000标准,以提升小波变换为基础,以嵌入式零树小波编码(EZW)为核心进行医学数据压缩.针对提升小波原址运算的特点,采用多种汇编级代码优化策略,将算法移植到DSP系统中,对心电图及CT图像实现了一种支持渐进传输的快速压缩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Mallat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节省DSP的数据空间和运算时间,从而使嵌入式系统得以高效运行.

  • 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纤维网支持和引导神经胶质细胞的生长与迁移

    作者:董运海;张锋;左宝齐;周俊松;宋雪慧;辛莲;张焕相

    除了自体和异体移植外,利用生物相容性材料辅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修复成为具开发潜力的方法之一.以来源于家蚕和柞蚕的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纤维网作为星形胶质细胞的生长基质,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在其上的粘附、生长、增殖和迁移等生命活动.结果显示星形胶质细胞在两种材料上表现出很高的相容性,星形胶质细胞在丝素蛋白纳米纤维网上具有正常的粘附、增殖和迁移等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实时显微摄像跟踪细胞的生长与迁移行为,发现星形胶质细胞的生长与迁移表现出很强的丝素蛋白纳米纤维依赖性,星形胶质细胞在丝素纤维上生长铺展并且沿着纤维进行迁移,纤维的走向决定着细胞的迁移轨迹.实验证明,丝素蛋白纳米纤维不仅能够支持星形胶质细胞的生长,而且对星形胶质细胞的迁移运动还有引导作用,这些特点使得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纤维网成为极具开发潜力的神经组织工程替代物.

  • 从CT体数据场提取人体器官的方法

    作者:田沄;张莉华;周明全;武仲科

    改进传统窗口调节函数,结合模糊集理论和三维区域生长技术,提出并实现一种采用CT体数据场的人体器官提取新方法.首先在DICOM图像的原始数据空间域中,将窗口调节至使对应组织器官的灰度信息和形状信息的显示为充分;然后,运用模糊集理论对其进行模糊增强,后对增强后的结果运用区域生长法将器官提取出来.实验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出多数的人体器官.不仅提取结果细节清晰,而且分割成功率达75%以上,同时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 基于扩散张量成像技术的大脑组织核磁共振电导率重构的仿真研究

    作者:闫丹丹;高诺;张孝通;朱善安;HE Bin

    将核磁共振电阻抗成像(MREIT)技术应用于人体头部大脑组织电导率重构上.采用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均质电导率重构MREIT算法,对建立在扩散张量核磁共振成像(DT-MRI)数据基础上的白质组织各向异性电导率和各向同性的灰质、脑脊液目标电导率进行重构.在五层真实形状头模型(包括头皮、颅骨、脑脊液、灰质和白质组织)上进行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抗噪声能力,重构的头部电导率分布图像具有较高的精确性.研究证明了MREIT技术用于头部复杂组织结构电导率重构上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无创头部组织电导率检测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一种基于皮层成像的自动眼电伪迹去除方法

    作者:刘铁军;田银;尹刚;尧德中

    脑电信号十分微弱,并且特别容易受到眼电的干扰.这些干扰给阅读和分析脑电信号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自动消除眼电对脑电的干扰一直是研究人员重视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皮层成像的自动眼电伪迹去除方法,对于已经完成滤波的脑电数据段,通过设立阈值的方法识别伪迹,利用基于相关系数的眼电伪迹识别算法标记眼电伪迹数据段,然后通过结合脑电信号时空信息的、基于皮层成像技术的眼电伪迹处理方法(CAST),处理已经标记好的眼电伪迹数据段,并通过真实的事件相关电位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实现眼电伪迹的自动识别和去除,去除伪迹后的信号与原始无眼电伪迹的标准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3 7±0.042 3.

  • 基于PCNN自动波特征的血细胞图像分割和计数方法

    作者:苏茂君;王兆滨;张红娟;马义德

    在生物医学领域,由于细胞图像的低灰度、亮度的不均匀性以及细胞图像特有的复杂结构特性,使得细胞图像分割和计数非常困难.大量研究表明,PCNN非常适用于图像处理,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PCNN自动波特征的血细胞图像分割和计数算法.首先运用PCNN对血细胞图像进行了降噪,分割等预处理,然后利用PCNN自动波的传播特性去除了细胞图像中的微小干扰物体,并通过对分割图像进行标记实现了对血细胞图像的准确计数和特定细胞的单独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非常有效.

  • 一种X光胸片心胸比率自动计算方法

    作者:刘炎;邱天爽;陈志彬

    提出一种基于心肺轮廓提取的传统X光胸片心胸比率 (CTR)自动计算方法.首先利用活动形状模型 (ASM)提取心肺轮廓.对于肺部轮廓的提取,在ASM建立之前,先用神经网络进行干扰结构抑制,比直接应用ASM效果更好.然后利用已提取的心肺轮廓计算CTR,改变了已有的只依据规则提取部分轮廓来计算CTR的方法.仿真实验表明,本方法不仅能够准确计算CTR,而且得到的心肺轮廓为医生进行更深入的参数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

  • 开放式磁感应成像原理及成像试验研究

    作者:徐征;何为;何传红;张占龙;罗海军

    磁感应成像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成像.提出一种开放式的磁感应成像技术,采用A-法分析开放式磁感应成像的正问题,给出二维圆形场域内的涡流场分布.在涡流密度的表达式中,含有磁矢位和标量电位.磁矢位的计算采用含全椭圆函数的近似计算公式,标量电位的计算采用Galerkin有限元法.绘出了场域内的涡流流向和涡流密度幅值分布图.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水槽实验,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并给出了初步的二维成像结果.成像结果表明,开放式磁感应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区分低电导率差异的生物体组织.

  • 活性猪眼角膜的各向异性生物力学行为研究

    作者:朱怀亮;谢严;梁思辉;袁二娜

    以猪眼角膜为研究对象,应用实验分析和各向异性弹性理论,探讨动物角膜在双向载荷作用下的生物力学行为.在Zwick-Z010型小吨位双向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利用所开发的平口微型双轴夹具,分别对片状角膜进行单、双轴拉伸和循环加载实验,确定材料的弹性常数和强度、刚度等特性.研究表明,材料具有典型的各项异性生物力学行为,在角膜的长轴和短轴方向呈现出不同的应力和变形特征.沿短轴方向角膜具有更高的黏弹性和黏塑性,其延展率也要大于长轴方向,而沿长轴方向则有更高的弹性模量和拉伸极限强度,材料的破坏为多种变形相互作用所致.

  • 网络成瘾患者的EEG小波熵与复杂度特征分析

    作者:郁洪强;汪;赵欣;李宁;刘海婴;王明时

    通过分析网络成瘾患者与正常受试者的自发脑电复杂性的差异,研究网络成瘾患者自发脑电复杂性的特点.对9名网络成瘾患者(实验组)和9名正常受试者(对照组)在安静状态下的自发脑电分别进行小波熵和复杂度分析.发现网络成瘾患者的自发脑电的小波熵值以及复杂度值在绝大多数导联位置上均比正常受试者具有显著性的降低(P<0.05),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相似.网络成瘾患者在安静状态下的自发脑电的小波熵值以及复杂度值比正常受试者均有显著降低,提示脑电的复杂性显著降低.因此在安静状态下脑电复杂性降低是网络成瘾患者的一大显著特征.

  • 一种无支架心肌薄片的体外构建

    作者:郭勇;张西正;魏严;郭春;李瑞欣;徐晓莹;张永红

    构建无支架工程化心肌组织,建立一种无支架心肌组织工程技术.以1.2×106个/cm2的接种密度培养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胰蛋白酶消化这些细胞,可获得一种无支架材料的心肌薄片.观察该薄片,利用组织学方法和透射电镜检测该薄片.该心肌薄片在体外可自发搏动,可自发卷为管状,由3~5层细胞组成,胞外有大量胶原;该薄片表达肌节型肌动蛋白、层粘连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和八因子相关蛋白;在透射电镜下,发现该薄片中有很多细胞有肌丝结构并有大量线粒体.这表明该薄片由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构成,与天然心肌组织类似.本实验构建出一种无支架工程化心肌组织薄片,建立了一种简便的无支架心肌组织工程技术.

  • QT间期的检测与分析

    作者:孙中伟;彭屹

    心电图中的QT间期主要反映了心室复极化的时程,而QT间期的变异蕴含了心室复极变化的重要信息,对这些信息的提取和分析对研究心肌缺血、恶性心律失常等疾病有重要的意义.文中针对QT间期自动检测算法、QT离散度分析和QT变异性分析,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 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中的相关反馈技术

    作者:沈晔;夏顺仁;李敏丹

    建立一个高效、准确的医学图像检索系统是目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由于相关反馈(RF)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语义鸿沟",成为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系统中提高检索性能的关键技术.文中根据RF算法采用的检索模型, 从基于距离度量的模型、基于概率统计分类模型和基于机器学习模型三个方面,对有代表性的算法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重点分析了基于机器学习的RF算法.后对医学图像检索中RF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1998 01 02
1994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