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生物医学工程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중국생물의학공정학보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影响因子: 0.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8-8021
  • 国内刊号: 11-205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www.csbme.org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编辑部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德培
  • 类 别: 生物医学工程
期刊荣誉:
  • 多层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

    作者:吴刚;王迎军;陈晓峰;叶建东;宁成云;赵娜如;任力

    软骨组织工程为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治疗途径,但体外构建的软骨如何在临床应用时采用适当的方法短期内在体内进行良好地固定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阻碍了采用组织工程方法治疗关节软骨疾病的临床应用.本研究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出一个上层为胶原,下层逐层过渡到以羟基磷灰石为主的复合一体化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利用复合支架下层羟基磷灰石良好的骨传导作用,将支架整体通过底部的快速固定达到对上层软骨进行固定的目的.本研究对该复合支架的制备及其形态结构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胶原层的孔径孔隙率可以通过冷冻温度及胶原溶液浓度进行控制;羟基磷灰石粒度及其粒度分布明显影响其在胶原支架内部的分布;SEM照片表明用该方法制备出了三层具有不同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复合胶原羟基磷灰石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支架总高度为6cm,每层高度约为2cm,三层之间不存在界面形成了一个均匀的整体结构.为软骨组织工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支架.

  • 表面肌电信号的时变AR模型参数评估肌疲劳程度的研究

    作者:刘洪涛;曹玉珍;谢小波;胡勇

    目的 本研究针对表面肌电信号的非平稳特性,采用时变参数AR模型的方法对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分析,实现对短时表面肌电信号的肌肉疲劳快速评估.方法 应用时变参数模型对10名受试者疲劳前、后的肌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建立时变参数AR模型,并采用递推小二乘算法求解模型的时变参数,将线性非平稳问题转化为线性时不变问题.结果 以时变参数AR模型的第一个时变参数的均值作为肌肉疲劳的快速指针.实验证明时变参数比传统的中值频率对疲劳反应的灵敏度高(提高范围为37.80%到324.46%).结论 该方法可以实现对短时表面肌电信号的肌肉疲劳快速评估,为腰肌劳损的诊断和康复治疗,以及人体工效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可靠的工具.

  • 短时高频心电图的基本尺度熵分析

    作者:李锦;宁新宝

    采用心电信号对心脏活动进行检测和分析是医学临床实践中心脏功能检测和诊断的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本研究提出一种基本尺度熵方法来探讨时间序列的复杂性.该方法不受波形模式的影响,可以用来分析任意波形模式的信号,并且在叠加白噪声后依然显示方法的有效性.对于低维的混沌Lorentz序列,基本尺度熵值可以敏感的捕捉到动力学系统的复杂性的变化.将该方法用于心电图信号的分析,可有效地从短时序列中区分出不同的生理、病理信号.该方法简单、运算快速、抗干扰,能够给临床应用提供方便.

  • 兔胸主动脉在冻结状态下的断裂方式及其断裂判据的实验探讨

    作者:胥义;华泽钊;周国燕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研究温度、降温速率以及低温保护剂对冻结状态下兔胸主动脉的断裂方式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冻结状态下断裂判据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均以5 ℃/min降温,主动脉在20 ℃时的轴向拉伸断裂方式表现为典型的韧性断裂,而温度达到-50 ℃或-80 ℃时,其断裂方式表现为典型的脆性断裂,其抗断裂能力随着温度降低而快速减弱;分别采用20 ℃/min和5 ℃/min降温到-50 ℃时,对主动脉的断裂方式影响不大,但对其抗断裂能力稍有影响;采用10%(V/V)二甲亚砜(DMSO)作低温保护剂,其断裂方式为典型的韧性断裂,抗断裂能力显著强于未经DMSO处理的血管;血管周向的抗断裂能力明显大于轴向,这可以解释为何主动脉血管冻存过程裂纹扩展方向一般与轴向垂直的现象.

  • 模拟正常动脉壁残余应变和应力的数值研究

    作者:何凡;李晓阳

    目的 探讨残余应变对动脉壁周向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方法 构造残余应变数值施加方法,对在不同生理血压下的动脉壁应力-应变进行数值模拟,并且模拟了残余应变使动脉圆环张开的情形.结果 动脉壁的周向应力水平明显降低;周向应变沿壁厚的分布趋于均匀;动脉圆环的张开角α大致为7°.结论 残余应变降低了载荷状态下的应力水平;残余应变直接改变了载荷状态下动脉壁沿径向的周向应变分布;残余应变的存在会使无载荷状态的动脉圆环发生张开;血管壁优化状态体现了均匀应变优化标准.

  • 6-羧基壳聚糖的制备及血液相容性研究

    作者:杨越冬;于九皋;周永国;啜惠民;王东妮

    将壳聚糖溶于0.5mol/L的乙酸,再以NO2选择性氧化壳聚糖分子中氨基葡萄糖单元的6位羟甲基成羧基,制备了6-羧基壳聚糖.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反应选择性较高,产物保持了壳聚糖基本的链结构;扫描电镜和DSC分析发现,6-羧基壳聚糖与壳聚糖的微纤结构不同,其分子构象卷曲,热稳定性较壳聚糖差.抗凝血测试、溶血测试及扫描电镜观察表明:与壳聚糖相比,6-羧基壳聚糖抗凝血性能大大提高,溶血率明显降低,6-羧基壳聚糖具有很好的血液相容性,其血液相容性随壳聚糖氧化度的提高而提高.

  • 掌向拉伸力作用下腕管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郭欣;樊瑜波;李宗明

    腕管综合征是腕部正中神经受到卡压而引起的一种神经病症.目前对腕管综合征的生物力学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尸体标本的实验测试与测量方面,而少数数值模型则单独集中在对腕骨的载荷传递及应力分析方面,缺乏针对整个腕管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建模.本研究从生物力学角度,建立了基于CT扫描图像数据的腕管三维有限元模型,首次立体构架了包括腕骨、腕横韧带和腕骨间韧带在内的三维实体腕管管道模型,计算并分析了掌向拉伸力作用下腕横韧带和腕管典型截面的变形情况.通过与前人文献数据相对照,证明本模型能够对腕管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较为准确的理论数据,从而对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临床手术以及术后康复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正常青年体表温度分布的红外热像分析

    作者:炉庆洪;杨洪钦;陈丽;李晖;谢树森

    利用TTM红外热成像系统对208例正常青年男女进行体表温度测量.根据人体解剖学分区,获得人体体表21个部位的温度分布特征,并分析了人体左右两侧温度的对称性.结果表明正常青年体表的温度对称性很好,两侧温差不超过0.2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青年男女体表温度参考值范围的数据库,其结果可为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疾病诊断和健康评估提供一种参考标准.

  • 神经元胞体-树突的耦合对放电模式影响的仿真研究

    作者:刘婷;田心

    应用神经元胞体-树突放电模型,在胞体与树突不同耦合作用的情况下,研究神经元放电模式的变化.设计三类刺激:胞体输入刺激(A)、树突输入刺激(B)、对胞体和树突同时输入刺激(A+B),分别研究在不同耦合电导gc时神经元的放电模式,通过在刺激(A+B)与刺激A和B时放电模式比较,研究输入刺激和放电模式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1)当耦合电导gc=0mS/cm2时,胞体和树突为相互独立的两个房室;(2)当耦合电导gc→∞时,胞体和树突合并为一个房室.在以上两类情况下,对两个房室输入(A+B)时胞体的放电与分别A和B叠加时的放电呈线性关系.(3)当耦合电导0<gc<∞时,胞体的放电模式随耦合电导的变化呈现节律性放电→爆发性放电→节律性放电的复杂变化.在0<gc<∞mS/cm2时,输入(A+B)时胞体的放电模式与输入呈现非线性关系.综上,胞体-树突之间的耦合对神经元放电模式具有影响作用.

  • 连续预测脑机接口的信息积累方法

    作者:朱晓源;吴健;程义民

    设计有效的学习算法快速准确地对脑电信号进行连续预测是脑机接口研究的关键之一.本研究给出了一种基于变分贝叶斯算法的理论框架通过区分度权值进行信息积累,从而对脑电信号分类.此方法将对区分度权值和分类器参数的估计融为一体,使得这两部分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协调.在两个运动想象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提高BCI系统的性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生物纸止血作用效果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作者:王春仁;张清;奚廷斐

    生物纸是采用天然多糖材料制成的具有止血作用的生物可降解材料.本研究采用体外凝血酶时间测定和动物出血模型研究了生物纸的止血机理,体外试验研究表明生物纸能明显缩短兔和人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缩短纯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能增强纤维蛋白原的凝固性.体内动物实验发现生物纸能缩短出血时间和减少出血量,比目前市售产品可溶性止血纱布和胶原海绵具有更好的止血效果.结论:生物纸通过物理作用和增强纤维蛋白原凝固性等作用机理达到局部止血效果.

  • 经颅磁刺激诱发脑电位的小波分析

    作者:王宏;王旭;李宏毅

    使用小波变换研究经颅磁刺激诱发的大脑皮层内电位的时频特性.结果表明,其诱发电位在时域内具有不同的波形、周期和潜伏期,具有兴奋性反应和抑制性反应.反应电位的连续小波变换谱由亮暗相间的"锥形"能量区组成,小波变换谱的高频区提供了能量的快速时变过程特性,低频区提供了能量的频率特性.本研究揭示了经颅磁场刺激诱发的在大脑皮层内的神经反应电位在时-频域的基本模式,对于脑科学的机理研究和临床应用均有重要意义.

  • 肝素化聚醚砜抗凝血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

    作者:侯长军;袁泉;霍丹群;郑书家;詹东妮

    目的:以聚醚砜(PES)、聚氨酯(PEU)、聚乙烯(GAMBRO)作为对比,对肝素化聚醚砜材料(H-PES)的血液相容性进行了研究.方法:制备了肝素化聚醚砜抗凝血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对材料表面白蛋白吸附进行了观察,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了血液与材料作用时血液中的总蛋白、球蛋白、血小板、凝血因子、白细胞及红细胞,采用分光光度计对材料表面溶血率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材料复钙时间变化.结果:实验表明,4种材料吸附总蛋白量大体相当,但肝素化PES吸附球蛋白只占总蛋白量的30%,血小板吸附量仅为19×109/L,比本体材料减少了55%,H-PES复钙时间是本体材料的2倍,而且引起的Ca2+的消耗也较少,仅有0.1mmol/L,但对白细胞吸附控制都不是很理想.除PES以外,其余材料的溶血率都在5%以下.

  • 基于超声背散射信号分析松质骨中的声阻抗

    作者:他得安;王威琪;汪源源;余建国

    采用背散射法,研究用声阻抗评价松质骨状况.对松质骨中的超声散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将分析结果和Faran理论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后对理论和实验所得的牛胫骨、人离体跟骨和人在体跟骨松质骨中的声阻抗分布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松质骨中的声阻抗随入射频率的增加而非线性的增加,理论和实验结果是一致的.当患有骨质疏松时,松质骨密度将减小,因此,与健康松质骨中的声阻抗相比,患骨质疏松松质骨中的声阻抗较小.

  •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对卵巢癌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付莉;冯卫;彭芝兰;李俊峰;李玉宝

    目的 探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纳米粒子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生长的作用.方法 通过细胞毒性试验观察HAP纳米粒子对细胞生长的作用,测定HAP纳米粒子的量效曲线和时效曲线.通过丫啶橙/溴化乙啶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来观察HAP粒子对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HAP纳米粒子对SKOV3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当细胞的抑制率为30%、50%和70%时,该纳米粒子的浓度分别为8.53mg/L、26.52mg/L和61.99mg/L.形态学和定量的检测均证实HAP纳米粒子有诱导细胞凋亡的趋势,其凋亡率为(38.32±17.87)%,而对照组为(11.88±7.69)%,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并且HAP纳米粒子作用后,S期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而G0/G1期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HAP纳米粒子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纳米羟基磷灰石/硫酸钙人工骨在模拟体液浸泡环境下的行为研究

    作者:葛亮;杨四川;苟三怀;汪世龙

    目的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与半水硫酸钙组合构建一种可注射的人工骨材料,研究其在模拟体液环境中的降解与物质变化,并探讨该变化与材料成骨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模拟人体体液SBF9#浸泡两种晶体物质和不同成分组合的复合材料样品,测定失重率、钙磷元素释放速率,并对材料表面形态和晶体变化作扫描电镜观察和XRD分析.结果 纯羟基磷灰石在早期快速失重后保持稳定,其余材料均稳定降解,复合材料的HA含量越高,降解速率越快.纳米羟基磷灰石组的溶液Ca浓度始终较低;各组均有P元素释出,但随时间减少.XRD分析发现复合材料浸泡中CS峰下降,HA峰强度增高.扫描电镜观察到浸泡后复合材料表面呈现新的晶体形态.结论 CSD与HA在SBF环境下可能出现表面Ca、P的释放-吸附动态过程,材料的降解速度主要取决于CSD,可通过调节成分配比而加以控制.

  • 基于超声图像特征区分子宫肌瘤和腺肌病

    作者:吴凯凯;汪源源;钱斌;潘莹;常才

    超声图像子宫肌瘤和腺肌病的区分目前主要依赖于医生的经验,缺乏客观的指标.为提高区分的性能,提出一种新的对子宫肌瘤和腺肌病的超声图像进行多分辨率分析的自动分类方法.提取图像在多分辨率下的纹理参数,同时结合计算出的带方向分形维数,建立支撑矢量机进行子宫肌瘤和腺肌病的分类判决.通过对27例正常、45例腺肌病和74例肌瘤离体样本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的多分辨率纹理参数和带方向的分形维数对区分子宫肌瘤和腺肌病是敏感的,结合这两类参数建立的支撑矢量机区分子宫肌瘤和腺肌病的正确率近100%.

  • 独立分量分析在乳腺钼靶X片感兴趣区域提取中的应用

    作者:王瑞平;万柏坤;高上凯

    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和乳腺X线影像微钙化点计算机辅助检测的前期预处理,本研究提出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CA)的自动提取新算法并且将其应用于乳腺图像感兴趣区域的自动提取.其具体思路是:(1)将乳腺区域图像提取成等大的子图像作为待测乳腺图像感兴趣区域;(2)将ICA应用于乳腺图像感兴趣区域得到基图像;(3)将待识别乳腺图像感兴趣区域在基图像所构成的子空间进行投影求得待测乳腺图像感兴趣区域的特征矢量;(4)用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方法进行乳腺图像感兴趣区域的模式判别.对临床实际病例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率为91%,与同类研究检出率相当.本研究方法简单有效,并具有较高的智能性,为ROI的自动提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基于随机松弛的离散HMM参数估计和信号恢复

    作者:乔晓艳;李刚;林凌

    细胞膜离子单通道信号是皮安级的跨膜随机离子电流,由于信号的微弱性,膜片钳技术记录中单通道电流往往淹没在强背景噪声中.传统上采用阈值检测器来恢复通道电流信号,这需要人为设定阈值,尤其是信噪比低时,阈值检测器失效.本研究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通道信号恢复及参数估计技术,首先利用基于随机松弛(SR)的离散HMM参数全局优化算法,估计通道的动力学参数,确保模型训练中参数收敛到全局优.在此基础上,从噪声污染的膜片钳记录中恢复通道电流信号.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情况下(SNR<5.0),该方法用于白噪声背景下细胞膜离子单通道参数估计和信号恢复时,参数收敛速度快,信号恢复精度高,算法抗噪能力强,可以较好地描述实际对象特性.

  • 旋转式微型角膜上皮刀的关键设计及测试

    作者:周浩;褚仁远;张宝华;周行涛;戴锦晖;瞿小妹;陈冲达;干德康

    目的:角膜上皮刀是开展微型角膜刀法上皮瓣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pi-LASIK)矫正近视的关键设备,本研究拟研制一种旋转式微型角膜上皮刀系统,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目前国外的产品均为直线式、压平刀头设计,制作的上皮瓣蒂位于鼻侧.本研究设计了旋转式微型角膜上皮刀,首次采用浮动刀头设计,上皮瓣蒂位于上方.在完成了3000例动物眼测试后,进行了355例临床验证,观察制瓣的成功率和术后上皮瓣的稳定性.结果:旋转式设计能制作蒂在上方的上皮瓣,术后上皮瓣不易发生移位;浮动刀头设计,制作上皮瓣速度快,临床验证成功率为98.6%,能避免损伤角膜基质层而导致角膜疤痕,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该设计能有效地提高Epi-LASIK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 不同粒径银粒子的体外细胞毒性比较

    作者:熊玲;蒋学华;陈亮;汤京龙;奚廷斐

    目的 比较纳米银粉末与微米银粉末体外细胞毒性的差异,并初步探讨毒性机制与粒径大小的相关性.方法 四种不同粒径银粒子通过扫描电镜确定其粒径分布后,制备成不同浓度的含银培养液与L929细胞接触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采取MTT(四唑盐)比色法量化细胞毒性,计算相对增值率(RGR),并进行毒性评价.结果 当银浓度在一定范围内(2.5~25)μg//mL,纳米银粒子呈现轻微细胞毒性(0~1)级,RGR与含银量呈量-效关系;随着浓度增高到大于50μg/mL时,与之共培养的细胞,形态上发生较大改变,显示明显的细胞毒性,量-效相关性也随之消失.粒径较小的微米银在银浓度达到250μg/mL时显示明显的细胞毒性.而粒径较大的两组微米银粒子在所有试验浓度下,共培养的细胞生长良好,未见明显的细胞毒性.结论 粒径不同的银粒子的体外细胞毒性有较大差异.同等剂量下,纳米级的银粒子和粒径较小的微米级银粒子,比粒径较大的微米级银粒子的体外细胞毒性更大.

  • 颅骨和硬脑膜随颅内压变化的粘弹性有限元分析

    作者:岳献芳;王立;周峰

    目的 颅内压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手术时机起决定性作用,其测量方法的简单性、准确性、对患者较小创伤性都是神经外科临床和科研的重要研究方向.方法 提出一种通过测量颅骨应变可获得颅内压变化量的新思路,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粘弹性模型,对人体颅骨和硬脑膜随颅内压变化的相应应变进行了分析计算;分别建立了模拟颅腔的三维空心薄壳有限元模型,颅骨和硬脑膜的粘弹性模型;同时通过有限元软件分考虑与不考虑粘弹特性两种情况,对颅骨和硬脑膜随颅内压变化的应变进行对比.结果 考虑与不考虑粘弹性的颅骨和硬脑膜应变误差在14%左右,而颅骨和硬脑膜的粘性应变占总应变的40%.结论 通过在颅骨外表面粘贴应变片可以获得颅内压的变化量,微创颅内压应变电测法理论上可行,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 氟尿嘧啶/左旋聚乳酸生物可降解纤维支架载药体系构建与缓释效应

    作者:高昊;平其能;顾月清

    目的 研发一种可供机体埋植的长效的氟尿嘧啶载药纤维支架.方法 有机相分离法制备纤维,扫描电镜(SEM)观察纤维形态,光学显微镜测定纤维直径,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差示扫描热分析(DSC)鉴定药物载体结合状态并测定纤维中PLLA的结晶度,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纤维的载药量以及体外释放.结果 制备出微米级的载药纤维,载药量与载药效率均较高;药物与聚乳酸属于简单物理混合;相对应两种结构模式载药纤维呈现两种释放模式.结论 b型结构纤维适合于开发成长效的在位埋植载药纤维支架.

  • 乳腺钼靶X线影像中结构扭曲的特征提取研究

    作者:龚著琳;顾雅佳;陈瑛;章鲁

    本研究以灰度共生矩阵描述乳腺钼靶X线影像中结构扭曲的纹理特征.对学习样本(乳腺结构扭曲样本44个,正常样本78个),计算五个反映纹理性质的特征参数,根据相应的Fisher系数,确定适合作为分类依据的特征参数或特征参数组合.用线性判别分析对测试样本(乳腺结构扭曲样本43个,正常样本78个)进行分类.分类结果表明本研究确定的纹理特征熵(ENT)是识别乳腺结构扭曲的佳统计参数(分类正确率达78.5%、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786).

  • 基于主成份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MRI图像多目标分割

    作者:郭磊;武优西;刘雪娜;颜威利;沈雪勤

    在MRI图像中,颅内各组织的边界极其复杂且不规则,这对传统的分割算法提出严峻的挑战.主成份分析(PCA)可达到降维和消除冗余信息的目的,为使支持向量机(SVM)准备的样本空间更为紧凑、合理.本研究采用PCA将图像的57维特征向量处理后,研究多分类SVM对MRI图像进行多目标分割,成功提取颅内各组织不规则边界.理论和实验表明,基于PCA和SVM相结合的分割性能优于仅采用SVM的分割性能.

  • 智能肝肿瘤CT图像分割

    作者:董育宁;陈唏;杜超

    提出了一种智能肝肿瘤CT图像分割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医学专家的高层知识融合到图像分割算法中,使算法具有智能性,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实现分割.根据医学图像分割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不同算法的适用性,结合了多尺度分水岭变换与模糊聚类方法,从总体上达到佳效果.将图像空间信息引入传统的基于灰度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中,对传统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目标函数进行修正,推导出修正后算法的迭代公式,并证明了迭代的收敛性.对实际CT肝肿瘤图像的分割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基于微弱目标-背景合成技术的微钙化点检测

    作者:胡正平;张晔

    针对目前医学影象中微钙化点微弱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缺乏环境自适应的不足,提出了医学影象微弱目标-背景合成技术解决机器学习过程中模型的复杂背景适应性问题.首先利用医学微弱目标检测算法结合专家知识提取真实目标,然后利用背景复杂度感知模型实现背景复杂度分析;后利用镶嵌技术将目标与背景进行有机合成,建立各种复杂度背景下的训练样本学习数据库.可拒识-双层支持向量机分类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数据库建立的可拒识-双层支持向量学习分类器不但具有稳健的环境适应能力,而且该方法较好的解决了医学微钙化点目标识别正样本不足的问题.

  • 自适应提升小波用于心电信号除噪

    作者:蔡兆文;陶进绪;杨振森

    人体心电信号随着检测状态及时间的变化显示出明显的非平稳性并伴随着大量的干扰信号.提升小波能很好的对心电信号进行时频定位,并且其运算速度比传统小波高出许多.本研究以提升小波变换为基础,构造了一种基于尺度的自适应提升小波,用它对心电信号(ECG)进行分解,使不同频带的信号显示在小波分解的不同尺度上,并在信号重构时利用一种新的阈值方法去除不同尺度上的干扰信号,从而获得较精确的心电波形,为心电信号的进一步处理奠定了基础.

  • 不同设计的Ⅰ类洞型对修复牙体应力的影响

    作者:潘卫红;吕纯洁;田志梁

    目的:评价不同设计的Ⅰ类洞型对修复体产生应力的影响.方法:在后牙牙合面设计圆柱、圆台及圆球三种Ⅰ类洞型分别进行复合树脂充填,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承受不同垂直向力所产生的应力进行数值分析.结果:在所设计的三种洞形垂直向全咬合面上加载时,应力峰值分别为2.108MPa、2.589MPa和2.681MPa;在1/2咬合面垂直向加载时,应力峰值分别为16.720MPa、16.242MPa和15.537MPa;即二种加载条件下,三类洞形的应力峰值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后牙树脂修复时,窝洞洞角的改变对牙体承载能力无显著影响.

  • 医学显微图像分割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张石;王军辉;董建威;齐晓龙

    医学显微图像分割是医学图像处理中的一个经典难题.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新方法、新理论,对各种分割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主要包括基于数学形态学方法、神经网络分割、模糊分割、小波分析、遗传算法、统计方法和基于特定模型等方法的图像分割.由于显微图像的复杂性,采用单一方法很难准确分割,故对混合方法也作了一定论述.文中还简要讨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同时对分割的评价体系也做了简要论述.

  • 心率变异性在反映心脏自主神经损伤和重构中的应用

    作者:许亮;彭屹

    缺血预适应和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都会出现心脏自主神经的变化,心率变异性(HRV)是无创测量心自主神经活动的重要方法.研究自主神经的变化能为疾病机理和临床用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所以监测预适应和心梗后的HRV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预适应和心梗恢复期在HRV上的体现,并将HRV的变化与生理生化证据相联系,分析了缺血预适应对自主神经的保护作用和心梗后用HRV检测自主神经恢复的可行性.同时还对心率变异性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1998 01 02
1994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