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生物医学工程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중국생물의학공정학보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影响因子: 0.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8-8021
  • 国内刊号: 11-205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www.csbme.org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编辑部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德培
  • 类 别: 生物医学工程
期刊荣誉:
  • 利用超声图像的分形特征评估妊娠期胎盘功能

    作者:马翔;汪源源;王威琪;常才;刘智

    利用超声仪器得到孕妇妊娠期的胎盘B型超声图像,然后根据分数布朗运动模型对图像进行分形处理,提取出用以胎盘分级的分形特征参数,并结合临床医学专家的判断,利用模糊分类法,建立起胎盘功能的自动分级规则.通过106例胎盘图像的分析,结果表明:胎盘B型超声图像的分形特征可以有效地表征胎盘的功能状况,从而使胎盘功能的无损自动分级成为可能,因此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利用图像相关法测量骨拉伸弹性模量随试件厚度的变化规律

    作者:侯振德;徐莲云

    本文采用在拉伸试件上选取双视场的方法,提高图像相关方法的应变测量精度.利用此方法测试牛骨拉伸弹性模量随试件厚度的变化,测试发现拉伸弹性模量随试件厚度的减小而减小,但非单调减小.分析认为这种尺度依赖性决定于骨的微观结构和成份.

  • 界面间隙对假体周围骨小梁结构的影响

    作者:朱兴华;郭同彤;苏继军

    我们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将骨自优化理论和非线性有限元法相结合,研究了骨-假体界面间隙及摩擦系数对假体周围骨再造的影响.研究表明界面间隙的大小对假体周围骨再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动物实验和临床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假体周围再造的小梁骨的结构是可以变化的.一种是在假体周围有环绕假体的骨性结构,骨小梁如辐条状与这种骨结构相连而形成的有轴心辐条结构;另一种是在假体周围没有骨性结构,骨小梁直接与假体相连而形成的无轴心辐条结构.结果表明,在完全固定的边界条件下,会产生无轴心的辐条结构;在有间隙或滑动的边界条件下,会产生有轴心的辐条结构.在特定的生理条件下,轴心的厚度取决于骨-假体界面间隙值的大小,而与摩擦系数无关.

  • 骨动态压电响应的测试研究

    作者:侯振德;钱民全

    测量应力波在骨内传播时骨的压电电位响应是困难的,困难之处在于电位参考点的选定.电位参考点必须是一个电位保持恒定的点.当应力波在骨内部传播时,应力波传及的部位都会产生压电电位变化,不存在电位保持恒定的部位.本文利用屏蔽内电位恒定的特点,将参考点移出骨试件选在屏蔽层上,解决了上述困难,测出了骨的压电电位响应.测试结果表明压电电位决定于应力梯度而不是应力,而且骨受拉伸时其压电电位(绝对值)大于受压缩时的压电电位.

  • 皮肤表层微循环氧输运的数值研究

    作者:陈伟;陆夕云;庄礼贤;王文

    本研究建议了一种数学模型来研究皮肤外层氧的输运特性,它包括表皮和真皮乳头中的各个组织层及微循环.特别针对外界为一个标准大气压的空气和外界无氧两种情况下氧分压的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文中进一步对血流速度发生变化时所引发的皮肤微循环非稳态演化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从空气中通过扩散输运所获取的氧仅限于表皮角化层,而不能到达表皮生发层.我们还认识到,微血管中血流率影响了皮肤组织的氧输运,同时微血管环的逆流结构促进了氧从微血管到皮肤组织的扩散输运.

  • 几何尺寸组织定量分析法测量动脉壁静态工作应变

    作者:李晓阳;曾衍钧;K.Hayashi

    本文利用生物组织固定技术,发展了一种直接测量动脉壁内应变分布的方法:组织定量应变分析法.并用该方法测量了白兔颈动脉壁在50mmHg、100mmHg、150mmHg、200mmHg模拟生理载荷状态下的应变分布.将测量结果与应用张开角应变分析法得到的理论应变分布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组织定量应变分析法直接测量的环向应变分布与由理论分析得到的环向应变分布较为一致.这表明组织定量应变分析法是一个可行的直接测量动脉壁内应变的方法.同时,本文通过白兔颈动脉环向应变测量结果证明了均匀应变状态的存在.

  • 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聚吡咯膜植入试验

    作者:王晓冬;顾晓松;张沛云;彭聿平;陈树建;袁春伟

    了解大鼠神经组织对长期埋入其中的聚吡咯膜的生物学反应,同时观察聚吡咯涂层的硅胶管作为桥接物,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能性.在硅胶管内壁用电化学方法合成聚吡咯膜管涂层,并以桥接方法修复大鼠的坐骨神经缺损10mm.术后24周,对再生组织进行电生理学测试、组织形态学观察和计量学统计.在聚吡咯膜长期植入缺损神经期间,实验动物仅出现轻微炎症反应;聚吡咯膜管中可见到再生神经;聚吡咯膜管内再生的神经在电生理学、组织形态学及计量学方面的结果均略优于单纯的硅胶管桥接组.实验表明在体内周围神经组织对长期埋入的聚吡咯未产生不良反应.

  • 存储混合型缓释体系动力学模型

    作者:石巍;张国亮;张凤宝

    本文针对目前存储混合型缓释体系的释放动力学模型假设多、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探讨该体系的释放机理,并建立动力学模型以期为实际剂型研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将化学工程的传递原理应用于药物控制释放领域,分析了药物在膜内的扩散过程,建立了非稳态条件下当药物初始装填量大于其在聚合物膜内饱和溶解度时的存储混合型缓释体系的释放动力学模型,并采用巯嘌呤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摩尔比为:乙烯/乙烯醇=44/56)组成的存储混合型缓释体系对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相对偏差<5%).同时讨论了药物初始装填量、空白膜厚等因素对释放速率的影响.

  • 等离子体处理的丝素蛋白作为人内皮细胞培养基质的研究

    作者:杨新林;王俐勇;顾晋伟;朱鹤孙

    目的:探讨人血管内皮细胞在等离子体处理后的丝素蛋白膜表面的生长情况.方法:等离子体由气体射频放电产生,工作气体为SO2和NH3;材料表面元素进行XPS分析;用MTT法测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HUVEC细胞生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该细胞内Ⅷ凝血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结果:SO2和NH3等离子体处理后,丝素蛋白膜表面分别被磺酸化和氨基化,并均能促进HUVEC细胞生长,而且对细胞形态和产生Ⅷ凝血因子的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等离子体处理的丝素蛋白可以作为人内皮细胞的一种良好的培养基质.

  • 一种新型纳米基因载体的制备及体外实验

    作者:常津;刘海峰;许晓秋;原续波;姚康德;尤永平;蒲佩玉

    本实验以聚乳酸和O-羧甲基壳聚糖为基质材料,采用超声波法制备了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微球,并用环境扫描电镜和XPS对其进行了表征.将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微球携带寡核苷酸转染TJ905人脑胶质瘤细胞,并通过RT-PCR方法对细胞的转染情况作了一系列的体外检测.结果表明,携带寡核苷酸的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微球能有效地转染TJ905人脑胶质瘤细胞,同时也能有效地抑制胶质瘤细胞中端粒酶RNA、端粒酶催化亚基RNA的表达和端粒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生长,达到基因治疗的目的.

  • 基于DICOM标准的医学图像数据库

    作者:张凯;吕扬生

    DICOM标准是医疗影像设备信息交换的基础,本文依据DICOM的信息模型,在关系数据库的平台上,设计了基于DICOM标准的图像数据库.经过实验检验,本方案具有库结构简单,构造方便,存储效率高,系统扩充余地大,数据转换的开销小等优点.本数据库可应用在PACS、远程医疗等系统中.

  • 基于综合处理方法的乳腺X影像中微钙化点检测新技术

    作者:万柏坤;王瑞平;朱欣

    针对目前乳腺X线影像中微钙化点的计算机辅助检测普遍假阳性较高的难点,提出一种能发挥差值、小波及神经网络等多种技术优势的综合处理检测方法.对临床实际病例(10名患者,244个微钙化点)的试用结果表明,与单纯使用上述检测技术比较,该方法不仅操作简单,且具有较高的检出率(TP达93%),同时还明显地降低了假阳性,值得深入研究.

  • 流动质子NMR信号强度与梯度回波中翻转角间的关系

    作者:汪家旺;罗立民

    梯度回波脉冲序列对血流分布和血管结构极其敏感.当脉冲序列中的参数发生变化时,血流的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信号也发生改变.本文阐述了流动质子NMR信号强度与FLASH(fast low angle shot)序列中的射频翻转角间的关系.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此关系的有效性.这种关系对在临床应用NMR血管成像时选取梯度回波脉冲序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一种基于复合编码的心电数据压缩算法

    作者:李刚;刘蓉;林凌

    本文提出了一种复合心电数据压缩方法,该算法根据ECG数据的特征变化,提取出每路ECG的心搏模板,从而把信号分成三部分:心搏模板、残差、位置参数.在保证恢复信号低失真的情况下,先对残余误差进行LADT编码,再利用Huffman的无损压缩方法进行全部数据二次压缩.与其它压缩方法相比,在同样的信息损失下,该算法可获得更高的数据压缩比.本文提出的方法,也可应用到图像数据和其它数据的压缩中.

  • 人工心脏输出流量和压力的神经网络估算法

    作者:封志刚;曾培;茹伟民;袁海宇;李岚;钱坤喜

    人工心脏的输出流量和压力是血泵设计及运行的重要特性参数,其测量精度和方法直接关系到人工心脏在动物实验及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即用神经网络从叶轮式人工心脏电机驱动参数换算血泵的流量和压力.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如下特点:(1)无创性,不会对血液造成破坏,同时减少了感染机会.(2)结构简单,省去了流量计和压力计,便于人工心脏完全植入体内.

  • 电磁波对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影响的基本理论

    作者:牛中奇;王海彬;侯建强;阎静;卢智远

    电磁波生物学非热效应的一个代表性事例是对离子,比如Ca2+穿越细胞膜的影响,从而导致细胞内外离子浓度比值发生变化.阐述电磁波对细胞离子浓度影响这一生物学非热效应的基本理论,以此为电磁波生物学非热效应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该基本理论基于两个角度:一是物理学角度,即视生物组织和细胞膜为一般的电磁媒质,由物理学角度分析可看出,一定参数的电磁波可使细胞内外二价离子浓度的比值发生10-6量级的变化,这相当于正常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在固有比值10-4的基础上发生了1%的变化,与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需要细胞内外电荷密度的比值在固有的10-4基础上发生1%的变化比较,可知基于物理学角度,电磁波在引起生物学非热效应方面是有意义的;二是生物学角度,即视生物组织和细胞膜为特殊的生命物质,由生物学角度分析可看出,一定参数的电磁波可导致在1秒钟内有106量级的二价离子穿过细胞膜,与用趋化(趋药)性试验证明了的要使白细胞的生活状态发生有意义变化需要额外有103量级的分子通过细胞膜比较,可知基于生物学角度,电磁波在引起生物学非热效应方面也是有意义的,因为无论是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变化,还是电荷穿越细胞膜迁移所携带的信息都会改变细胞自身的生理和生化状态.

  • 脑组织血管动态调节的无损伤测量研究

    作者:王强;张正国;罗致诚

    近红外光谱信号分析(NIRS)近年来发展迅速并获得临床应用,人们一直试图用此方法得到精确的组织血液成分的信息,而没有挖掘其中蕴涵的血管动态调节的丰富信息.本文描述了一种新的近红外光谱信号分析方法(NIRS),能区分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相对变化,实现脑组织血管动态调节的无损伤测量.通过设计一些可用已知生理学理论解析的方法诱发组织血管的调节作用,对比观察电磁血流量计和NIRS测量结果,并进行了人体实测研究.目的在于使由此而得到的血管调节信息易于判断与确信,从而有利于运用这种连续动态的光电检测法去观察更深层的生理与心理的未知现象.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1998 01 02
1994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