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生物医学工程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중국생물의학공정학보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影响因子: 0.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8-8021
  • 国内刊号: 11-205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www.csbme.org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编辑部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德培
  • 类 别: 生物医学工程
期刊荣誉:
  • PD-1型电子体温计性能改进的研究

    作者:苗振魁;刘诗荣;任长明

    本文介绍了用数字滤波器改善体温计动态特性的设计方法,并对温度传感器NTC进行了动态特性改进的实验研究,给出了实验结果.

  •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的时频分析

    作者:柴新禹;庄天戈;吴朝霞;程敬之;董明敏

    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Wigner-Ville分布及其改进型的时频分析方法及其数字实现方法,然后,利用计算机计算了来自正常人耳的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ded Otoacoustic Emissions, TEOAEs)的时频分布.

  • 门静脉高压症血液动力学研究

    作者:刘建华;张学文;孙辉;孟宪民

    在接受门奇断流手术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我们测量了自由门静脉压力(FPP)、脏侧闭塞门静脉压力(SOPP)、平均动脉压力(Pa)和肝外门体分流率(PSS).其结果是:断流术后FPP下降0.49±0.69(SD)kPa(P<0.005),从术前的3.86±0.70kPa降至3.37±0.93kPa;SOPP增加了1.03±1.03kPaP<0.0005),从术前的5.49±1.06kPa增至6.52±1.45kPa;Pa仅增加0.27±1.80kPa,无统计学意义(P>0.25);PSS减少了25.1±13.5%(P<0.0005),从术前的57.6±15.2%降至32.5±16.1%,表明门奇断流术阻断了这部分经门体交通支分流的血流量,使其转向肝脏,有利于术后肝脏功能的维护.

  • 药物从溶蚀性高聚物基质内释放的双动边界问题

    作者:谭文长;徐明瑜

    采用修正积分法,得到了药物从溶蚀性高聚物基质内释放的双动边界问题的近似解析解,给出了扩散边界和药物释放分数的计算公式及其在不同初装浓度和溶蚀速度下的计算结果,给出了药物满足零级释放的近似条件.这对研究药物从高聚物基质内的释放问题以及控释制剂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一种新型爬楼梯轮椅的动力学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作者:武明;马希金;项海筹;金德闻;张济川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爬楼梯轮椅在正常运动状态及翻转状态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基于此模型,对爬楼梯轮椅的运动特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为了进行爬楼梯轮椅的稳定性分析,文章中引入了基于能量考虑的阻翻能量裕量的概念来表征爬楼梯轮椅的翻转特性.其后,分析了爬楼梯轮椅曲柄平均角速度的改变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阻翻能量裕量随着曲柄角位移的不同而改变,曲柄平均角速度的改变对其稳定性具有明显的影响.

  • 两种心室-血管优化耦合模型的比较

    作者:柳兆荣;何峰

    本文以输出平均振荡势功率小作为左心室与体动脉优化耦合的判据,对主动脉根部压力施加不同约束条件建立左心室-体动脉的两种不同优化耦合模型,分别确定主动脉根部的压力和流量,并讨论心血管参数对动脉中压力和流量的影响,所得结果与生理事实相当吻合.文章后通过比较这两种模型在偏离优化耦合状态下平均振荡势功率变化情况,发现本文中的模型2看来比模型1具有更高的合理性.

  • 双腔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的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作者:陆颂芳;包玉生;王春仁;彭屹;于晓军;孔桦;许海燕;杨子彬

    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双腔主动脉内气囊(DIAB)反搏的效果要优于单腔主动脉内气囊(SIAB)反搏的效果.它明显地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而提高了反搏的功效.也未发现双腔主动脉内气囊进行反搏会对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产生不良影响.在对比肾动脉去神经前后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的结果,发现反搏时产生的脉动会对血管神经系统产生刺激,从而降低肾血管局部的阻力.这是当气囊进行反搏时,使肾脏血液循环得以改善的重要因素.

  • 人体步态分析系统--足底压力测量系统的研制

    作者:韦启航;陆文莲;傅祖芸;卢世璧

    根据人体步态分析的需求,我们设计并研制了一套体积小巧,功耗低,能实时测量,测量参数丰富,结果直观,人机界面友好的足底压力分布测量系统.系统的硬件包括由压力传感器阵列制成的鞋、信号调理单元、主电路单元三大部分.系统软件具有数据采集、文件管理、信号处理、步态特征参量提取及分析等多种功能.其图形丰富,操作简便,是一套人机界面友好的专用软件.此系统与三维运动子系统和三维测力台子系统可以共同组成一套完整的、功能齐全的人体步态分析系统.

  • 大鼠运动力竭后中性粒细胞粘弹性研究

    作者:秦廷武;杨瑞芳;蒋稼欢;蔡绍皙;吴云鹏

    本文将多形核中性粒细胞模拟为一各向同性的均质粘弹性球形固体.利用球谐函数法求解大鼠运动力竭前后中性粒细胞在小变形条件下的蠕变问题.理论计算所得的大鼠运动力竭前后中性粒细胞表面位移响应与微管吸吮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本文结果显示大鼠运动力竭后中性粒细胞弹性模量K1、K2和粘性系数μ分别比运动前增加118%,59%和71%,提示力竭性运动对中性粒细胞粘弹性有明显影响.文章还对中性粒细胞蠕变问题的时效关系作了研究.

  • 一种新的硅微通道红细胞变形性测量方法

    作者:郑小林;吴楠;卢晓;蔡绍皙;吴云鹏;彭承琳;何林;胡刚毅;郑娥;崔茂镜

    本文将微机械加工技术引入细胞流变学研究领域,利用集成电路光刻和异向腐蚀工艺,在硅晶体表面形成了亚微米级精度的通道,建立了一种新的硅微通道细胞流变学测量系统,可观察细胞流过微通道的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变异系数CV<5%),可灵敏地反映细胞流变特性的改变,可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细胞通过毛细血管的行为,并可提供较为丰富的信息.

  • 心音信号的非高斯AR模型双谱分析

    作者:沈民奋;孙丽萍;沈凤麟

    本文利用高阶谱分析方法,提出以非高斯参数模型对心音信号进行双谱分析与分类.采用具有非高斯白噪声激励的参数模型对心音(PCG)信号进行建模,由导出的基于累积量的三阶递推方程估计模型参数,并对心音信号进行参数化双谱估计.其次,对心音信号的非高斯AR模型的定阶进行讨论,提出采用双谱互相关法估计心音信号的模型阶次.另外,利用非高斯AR模型参数构成特征向量,对正常心音和病理性心音进行二类模式分类.后,对实际心音信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双谱技术分析心音信号是一种新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心音信号的定量分析并为某些心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辅助信息.

  • 抑制工频干扰及基线漂移的快速算法

    作者:李刚;刘巍;虞启琏;马建英;于学敏

    本文讨论了一种可由普通微处理器快速实时实现的自适应模板法,并从FIR滤波器的角度证明了该方法不仅可消除工频干扰,而且对基线漂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利用小波变换提取声谱图参数的一种方法

    作者:刘斌;汪源源;王威琪

    超声多普勒声谱技术在医学临床上应用时,往往需从声谱上计算声谱参数,这些参数已被用作医学诊断的依据.为了利用计算机对声谱图参数进行自动提取,本文提出了应用基于Mallat算法分析信号在小波变换后不同尺度性质的方法,在大频率曲线上识别特征点,从而获得声谱图参数.应用该方法的仿真和临床实验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 利用信号外推实现磁共振快速成像

    作者:王卫东;包尚联;俎栋林

    本文提出了一种广义的频域紧支集信号外推的新方法,并将之应用于提高核磁共振成像速度.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文中的理论和方法是有效的和可应用的.

  • 横向超声多普勒技术的应用

    作者:万明习;李俊博;钱明;巩欣洲

    当超声波束与流速垂直时,获得的横向多普勒功率谱宽度与采样单元内大流速成正比.横向超声多普勒技术在流速测量时避免了采样单元内流速梯度造成的模糊,弥补了常规多普勒技术在大角度流速测量时存在盲区的缺陷,克服了以往B超成像与多普勒流速测量对声束要求的矛盾.本文提出了利用横向多普勒技术估计血管剪切率、进行无模糊湍流测量以及大血流速度校正的新方法,设计了多通道横向多普勒系统,实验结果证实了横向多普勒技术在血流动力学领域应用的有效性.本文从应用方面扩展了横向多普勒技术的研究领域.

  • 平面轮廓的多分辨率表面缝补

    作者:韩超;吕维雪

    本文阐述了一种基于曲率的多分辨率缝补方法.该方法不仅继承了小波多分辨率缝补方法[6]的优点,而且,利用轮廓曲率的特性,可以更有效地选取轮廓的顶点,使得对原始轮廓的近似更合理,此特性对于优化过程也是有直接帮助的.另外,由于采用了B样条平滑变换计算曲率,使得本方法变得更为简单、更便于操作.

  • 复合活性羟基磷灰石陶瓷的研制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

    作者:刘月辉;文三立;肖尊文

    对自行研制出的复合活性羟基磷灰石陶瓷粉,经过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并结合电镜观察,表明该材料是一种无毒、无溶血性、对皮肤及肌肉无刺激作用、不含热原物质的生物医用材料,在动物体内不引起排异反应,在骨创面可诱导新骨形成.说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应用于临床.

  • 可切削生物活性陶瓷及其在颔面整形外科的应用

    作者:黄占杰;陈小平;朱光明;李彦;刘苏欣

    本文介绍了含氟磷灰石和氟金云母的可切削生物活性陶瓷的性能、结构和生物学性能.体外模拟试验,动物试验及在整形外科试用结果表明该材料生物相容性好,使用方便,能与骨直接结合,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用SPR生物传感器研究纤维蛋白原在生物医用材料表面的吸附

    作者:肖才德;隋森芳;公衍道;张秀芳;赵南明

    材料表面对血浆蛋白的吸附特性,是研究和评价生物医用材料血液相容性的重要依据.本文用自制的表面等离激元(SPR)传感器,测量了金膜、磷脂DSPC膜、成都科大Ⅱ型聚氨酯、Pellethane 2363-55D聚氨酯及有机玻璃膜表面对纤维蛋白原的动态吸附特性,在纤维蛋白原溶液浓度为5mg/ml的相同条件下,磷脂DSPC膜表面吸附纤维蛋白原的速度低,饱和吸附浓度也小(表面浓度为1ng/mm2).其次是裸金膜(表面浓度为3.5ng/mm2),再其次是成都科大Ⅱ型聚氨酯膜(表面浓度为3.8ng/mm2)和Pellethane 2363-55D聚氨酯(表面浓度为4.3ng/mm2),吸附速度和吸附量高的是有机玻璃膜(表面浓度为4.5ng/mm2).结果表明,材料表面对纤维蛋白原的吸附动力学特性,与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密切相关.表面等离激元技术与本文采用的在金膜上铺展高分子材料的离心铺膜法和LB技术等样品制备技术相结合,为生物材料表面对蛋白质吸附特性的实时、动态、原位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高灵敏度的方法,并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测试和评价的新方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1998 01 02
1994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