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中国食品卫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Food Hygiene 중국식품위생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
  • 影响因子: 1.1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8456
  • 国内刊号: 11-315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www.zgspws.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吴永宁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新疆琐琐葡萄提取物抗流感病毒A(H1N1)亚型作用研究

    作者:何华;马龙;徐良军;谌建新;杨浩峰;卢耀勤

    目的 对新疆琐琐葡萄提取物抗流感病毒A(H1N1)亚型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1.采用狗肾传代细胞培养法和MTT法研究新疆琐琐葡萄多糖、琐琐葡萄总黄酮、琐琐葡萄总三萜对抗流感病毒A(H1N1)型作用.2.采用Read-muench法计算流感病毒A(H1N1)型在狗肾传代细胞中的半数感染量.3.通过观察细胞病变(CPE)、计算细胞病变CPE抑制率、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的保护率等来评价琐琐葡萄多糖、总黄酮、总三萜的抗流感病毒效果.结果 琐琐葡萄总黄酮的大无毒作用浓度(TC0)为20μg/ml,琐琐葡萄总三萜的TC0为1 500μg/ml.体外细胞试验中,琐琐葡萄黄酮、多糖提取物表现出对病毒的直接抑制作用,但是琐琐葡萄三萜提取物和利巴韦林(阳性对照)此作用不明显.体外细胞试验中,琐琐葡萄黄酮、多糖、三萜提取物均表现出对感染细胞后病毒的抑制作用,三萜的抑制效果要强于黄酮和多糖,利巴韦林的抑制作用强于黄酮、多糖、三萜.结论 新疆特色植物资源-琐琐葡萄提取物抗流感病毒A(H1N1)亚型的作用是多途径的,琐琐葡萄总黄酮、琐琐葡萄多酚、琐琐葡萄三萜分别表现出对流感病毒A(H1N1)亚型感染细胞前、感染细胞后的抑制作用,以及直接抑制作用,可考虑作为抗流感药用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 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定量葱蒜类植物中Se-甲基-硒半胱氨酸的佳提取条件研究

    作者:毛德倩;张明;林少彬;杨文婕

    目的 研究适于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LC-MS/MS)定量测定富硒葱蒜类植物中Se-甲基-硒半胱氨酸(MSeC)的提取液的佳制备条件.方法 用4种提取剂(纯水、甲醇、丙酮和乙酸乙酯)、2种提取方法(超声提取和沸水提取)、不同水提取温度(70、80、90和100 ℃)和时间(45、60、75和90 min)对富硒大蒜中的MSeC的佳提取条件依次筛选研究,获得满足大量测得MSeC的样品制备方法.按照选择条件提取洋葱、韭葱和大葱加标粉制剂,并采用LC-MS/MS测定MSeC含量,计算加标回收率.结果 4种提取剂的超声提取对比分析发现,纯水提取蒜粉中MSeC的量大,沸水浴加热比单独超声处理能够提高蒜粉中MSeC的提取率.水加热提取温度和时间二因素正交设计优选实验证实,蒜粉中MSeC佳提取制备条件为100℃提取90 min,该提取条件处理其他葱蒜类粉制剂的MSeC加标回收率在91%~108%之间.结论 沸水提取90 min适用于LC-MS/MS在线定量分析葱蒜类植物中MSeC的待测液的制备.

  • 建立同时测定调味品中非法添加的4种工业染料的SPE-UPLC-MS/MS法研究

    作者:赵榕;赵海燕;李兵;吴国华;薛颖

    目的 建立SPE-UPLC-MS/MS检测方法测定调味品中非法添加的碱性橙、碱性玫瑰精、酸性橙Ⅱ及酸性金黄等工业染料.方法 以含50%甲醇、1%甲酸的5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作为提取溶液,利用WAX弱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对样品进行净化,UPLC-MS/MS测定碱性橙、碱性玫瑰精、酸性橙Ⅱ及酸性金黄含量.结果 方法的线性范围:碱性橙、酸性橙Ⅱ及酸性金黄0.0~500.0 ng/ml;碱性玫瑰精0.0~25.0 ng/ml,r≥0.992 2.方法 的定性检出限为:碱性橙、酸性橙Ⅱ及酸性金黄7.0μg/kg;碱性玫瑰精0.1μg/kg.定量检出限为:碱性橙、酸性橙Ⅱ及酸性金黄20.0μg/kg;碱性玫瑰精0.3μg/kg.高、低两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89.5%~120.9%/相对标准偏差6.4%~27.1%.结论 本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调味品中碱性橙、碱性玫瑰精、酸性橙Ⅱ及酸性金黄等非法添加的工业染料的同时测定及确证.

  • L-阿拉伯糖对正常及高糖高脂喂养大鼠生长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何丽;满青青;仇芝林;付萍;王筱桂

    目的 观察L-阿拉伯糖对正常大鼠和高糖高脂喂养大鼠生长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0只,按体重和空腹血糖随机分为6组(n=10):空白对照组、高剂量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L-阿拉伯糖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以普通饲料和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观察大鼠的体重、食物利用率,测定大鼠的糖脂代谢指标.结果 L-阿拉伯糖对正常大鼠的体重、体脂、食物利用率、空腹血糖均无影响;能显著提高正常大鼠的糖耐量(P<0.01);降低正常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P<0.05)并增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1).模型对照组和各实验组大鼠的体重、体脂、糖耐量、血清总胆固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以87.5、175、525 mg/kgBW剂量的L-阿拉伯糖灌胃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模型大鼠6周,各剂量L-阿拉伯糖均能显著改善肥胖模型大鼠的糖耐量(P<0.01),高剂量组大鼠的体脂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 L-阿拉伯糖能显著增强正常和高糖高脂喂养大鼠的糖耐量,降低大鼠血清甘油三酯,增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有降低大鼠体脂含量和减缓体重增加的趋势.

  • 抗黄曲霉毒素B1单抗独特型抗体的制备

    作者:江涛;柳桢;李楠;李燕俊;高秀芬;计融

    目的 研制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的替代品并应用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 在研制了抗黄曲霉毒素B1单抗的基础上,将抗体用无花果蛋白酶进行酶切,制备出抗黄曲霉毒素B1单抗F(ab')2片段,并以F(ab')2片段作为免疫原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出抗黄曲霉毒素B1单抗独特型抗体,并对该独特型抗体进行鉴定.结果 该独特型抗体是Ab2β型,与黄曲霉毒素B1存在内影像关系.结论 该抗体可以替代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应用于ELISA检测.

  • 不同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定性定量分析及毒素基因检测

    作者:马聪;朱海明;严纪文;宋曼丹;赖蔚苳;何冬梅;王海燕;王建;杨冰;邓小玲;柯昌文

    目的 研究受污染海产品、海产品养殖水及食物中毒临床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的生化特性、种特异性基因片段检测方法的应用和毒素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66株副溶血性弧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MPN值定量、氯化物含量(离子色谱法)、R72H基因片段和tdh、trh毒素基因PCR检测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定性定量分析方面,98.5%的菌株不发酵阿拉伯糖;牡蛎样本MPN值均为≥24 000/100 g,并检出2株携带trh毒素基因;23/30份养殖水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其中海丰监测点6份阳性水样的氯化物含量均值仅为3 160 mg/L,显著低于实验室培养的30g/L的含量.基因检测方面,VITEK鉴定R72H基因片段结果与检测相符;13株食物中毒临床分离株均携带tdh毒素基因;6.7%的海产品分离株、15.4%食物中毒临床来源株同时携带两种毒素基因.结论 通过从海产品和养殖水的检出情况以及分离株的生化特性、毒素基因资料,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溯源提供重要的数据源.

  • 食品中5种致病菌多重PCR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遇晓杰;薛成玉;吕琦;董锐;谢平会;闫军

    目的 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的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分别针对沙门氏菌侵袭基因invA、大肠杆菌O157∶H7肠溶血素A基因HLyA、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性核酸酶基因nuc、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李氏溶血素O基因hlyA和蜡样芽孢杆菌肠毒素FM基因entFM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及电泳检测.同时优化反应体系,测定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 初步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简便、快速、灵敏地实现对5种致病菌的同时检测,整个检测过程少于30h,且检测灵敏度均可达102 CFU/ml.结论 这种方法是对传统检测方法的有效改进,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提供了理想手段,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北京市售30种蔬菜中类黄酮物质含量分析

    作者:韦京豫;徐静;郭长江;杨继军;吴健全;高蔚娜;蒲玲玲

    目的 测定北京地区30种蔬菜中5种类黄酮物质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槲皮素、山奈酚、杨梅黄酮、木犀草素、芹菜配基类黄酮物质的含量,蔬菜样品均购自北京当地菜市场.结果 30种蔬菜中全部检出了槲皮素,含量在2.1~85.9 mg/kg鲜重,9种蔬菜检出杨梅黄酮,8种蔬菜检出芹菜配基,8种蔬菜检出木犀草素,仅在胡萝卜和西红柿中检出山奈酚.紫洋葱、白洋葱、胡萝卜、甜椒和苦瓜等蔬菜类黄酮含量较高.结论 不同蔬菜类黄酮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差别较大,槲皮素为蔬菜中主要的类黄酮物质.

  • 示波极谱法在食品合成食用色素测定中的应用

    作者:宋新;纪双利;杨丽;李新波

    目的 探讨示波极谱法对食品合成食用色素测定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示波极谱法测定了常见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柠檬黄和亮蓝5种合成食用色素的低检出量和检出浓度、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加标回收率.结果 5种食用色素的回收率在88.6%~101.3%之间;结合样品进行示波极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两种测定方法的对比实验.通过F检验与t检验,验证了示波极谱法和HPLC法两种测定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示波极谱法测定食品中合成食用色素,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操作简便快速,适合在基层疾控检测工作中普及应用.

  • 虫草胶囊菌粉的鉴定与分析

    作者:刘光全;陶水华;李辉;程池

    目的 探讨建立一种虫草胶囊菌粉真伪的检测方法.方法 以95%乙醇、乙酸乙酯和Tris-HC1对胶囊菌粉产品处理后再提取DNA,排除虫草胶囊菌粉中杂质对PCR扩增的干扰,采用PCR扩增该菌粉ITS1-5.8S-ITS2区的序列.结果 鉴定分析了3个不同厂家虫草胶囊产品的发酵菌粉,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样品1胶囊生产菌为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sis),属于国家卫生部允许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真菌菌株;样品2和样品3分别为西藏虫草(Cordyceps gracilis)和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均与产品名称"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不符,且不属于国家卫生部允许的保健食品菌株.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有效的鉴定市售虫草相关产品的真伪,为该类产品的真伪鉴定开拓了新的思路.

  • 江西省餐饮业腌腊肉制品的卫生质量监测

    作者:黄伟华;朱晨光;李明

    目的 掌握江西省餐饮业腌腊肉制品的卫生质量状况,为餐饮业腌腊肉制品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GB/T 5009.44-2003<肉及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7-200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分析方法>、GB/T 5009.33-2003<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分析方法对腌腊肉制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150份样品散装合格率为32.8%,定型包装合格率为62.5%.结论 餐饮业腌腊肉制品合格率偏低,应加大餐饮业腌腊肉制品卫生监督管理力度.

  • 水产食品安全标准执行案例浅析

    作者:张卫兵;周群霞;戴卫平;秦建清;唐金和;王咸钢;严隽德;许诚

    目的 提高对水产食品安全标准问题事件的正确应对能力,促进水产食品安全标准的正确使用,为今后使用标准提供事例和借鉴.方法 综合运用检索资料、调查研究、比对分析等方法.结果 对贝类产品与GB18406.4-2001、肯定列表与条斑紫菜、腌醉泥螺与GB 10136-2005三例水产食品标准问题的应对过程进行了实例介绍与分析,较好地应对处置了"危机".结论 提出了应对水产食品安全标准问题的四项建议:(1)与媒体互动互信;(2)审慎使用标准;(3)严谨制定标准;(4)执法者应更多地参与到标准制定工作中.

  • 食品安全刑事案件分析

    作者:张永伟

    目的 了解食品安全刑事案件发生现状,供食品安全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与查处参考.方法 收集1995-2006年的64起食品安全刑事案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64起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涉及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28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27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3起,投放危险物质罪5起,欺骗他人吸毒罪1起.案件发生领域依次为流通领域、食品生产领域、种植养殖领域、餐饮和消费领域.结论 刑事处罚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

  • 对一起食品卫生行政复议和诉讼案的分析

    作者:陈亮;殷晓军;李盘生

    从一起食品卫生处罚案件出发,展示其在行政诉讼过程中集中呈现的处罚对象、法律解释和证据规则三大法律争点.借助行政相对人理论,合理解释案件的处罚对象应是食品生产经营者,而非直接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借助法律解释理论,反驳了机械的字面意思解释方法;利用法律位阶原理,说明了作为<食品卫生法>下位法的<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办法>在无细化上位法规定的情形下,不构成对<证据规则>的违反.

  • 国内外婴幼儿配方食品管理体系研究

    作者:师朝霞;王竹天

    为分析比较国际婴幼儿配方食品法规管理体系,作为我国相关标准制定的参考.收集了食品法典(CODEX)、美国、欧盟和澳新婴幼儿配方食品相关管理法规,包括定义,法规体系和具体规定,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分析.不同国家或国际组织对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管理的法规体系各不相同,但对包括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定义,营养成分限量,可添加物质以及安全性指标的规定基本一致,而且强调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我国在制修订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法规标准的协调一致性,尤其对于不同政府部门颁布的法规,以及生产过程管理,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对于国内标准未涉及但在国外有较长安全使用历史的产品,例如各种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应考虑增设标准或通过专门审批和管理渠道进口,确保为具有医学状况的婴儿提供合理膳食促进健康生长,满足我国市场需求.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09年第二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作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2009年第二季度,我部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77起,中毒3 063人,死亡48人.与2008年同期相比,报告起数增加40%,中毒人数增加11.3%,死亡人数增加65.5%;与2009年第一季度相比,报告起数增加140.6%,中毒人数增加182.3%,死亡人数增加45.5%.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 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文件卫监督发[2009]52号关于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作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农业、畜牧、渔业厅(局),商务厅,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做好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监管环节工作衔接,严格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现就<食品安全法>实施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 1998-2002年美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

    作者:徐进;付萍

    1998-2002年美国每年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在1 243~1 417起之间,平均每年1 329起,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6 647起,患者128 370例.其中病原明确的暴发为2 167起,病例数为68 981人.在病原明确的暴发及病例中,细菌性致病菌引起的暴发起数占55%,病例数占55%;病毒引起的暴发起数占33%,病例数占41%,病原以诺若病毒为主.化学因素导致的暴发起数占10%,病例数占2%.寄生虫导致的暴发起数占1%,病例数占1%.在细菌性致病菌引起的暴发中,沙门菌、大肠埃希氏菌、产气荚膜梭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的病原.

  • 1986-2007年中国299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作者:周帼萍;梁天光;丁淑娟

    目的 了解我国蜡样芽胞杆菌(B.cereus)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我国文献报道的1986-2007年299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案例进行统计、归类和分析.结果 我国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以呕吐型为主(占75.9%),腹泻型仅占11.4%.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在我国各省均有报道,其中南方地区发病起数较多.中毒场所中,学生食堂、饮食服务单位和职工食堂特别突出.食物中毒的高发期为夏秋季,9月份尤为突出.在引发呕吐型食物中毒的食品中粮食加工品占非常高的比例(69.6%),而在腹泻型B.cereus食物中毒中粮食加工品、肉制品和混合型食物各占30%左右的比例.呕吐型B.cereus食物中毒的潜伏期很短,一般在0.5~6 h,而腹泻型B.cereus食物中毒的潜伏期则一般在4 h以上.引发食物中毒的食品中的B.cereus含菌量绝大多数在105 CFU/g(ml)以上,但也有部分案例中B.cereus含菌量较少.结论 由我国的饮食结构、气候、食品加工和保藏方式等因素导致的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特别是呕吐型B.cereus食物中毒,在我国比较常见.

  • 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平台中监测物质数据信息词表的构建探讨

    作者:杨杰;杨大进;朱丽华;樊永祥;王竹天

    目的 建立适合我国食品污染物监测工作需求的食品和监测物质数据信息词表,并能够灵活应用到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平台系统中.方法 参照国际国内食品、污染物和食品添加剂分类编码等标准,结合我国食品污染物监测实际工作特点,制定出食品和监测物质数据信息词表.结果 建立了满足实际应用,又与国际相接轨的标准化食品和监测物质信息词表.结论 食品和监测物质数据信息词表有效地规范了食品污染物监测工作,并能够为食品污染物监测工作质量提供技术保证作用.

  • 紫菜中无机砷检测相关问题的研究

    作者:戴卫平;周群霞;张卫兵;丛黎明

    目的 通过讨论紫菜中无机砷检测的现状,为修订藻类制品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现场采样、监测结果评价等方式,对无机砷检测方法(原子荧光光谱法与银盐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检测方法、不同检测仪器、不同检测机构、不同前处理方式检测紫菜中的无机砷含量差异较大.结论 建议修订藻类制品卫生标准,完善藻类无机砷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紫菜属 无机砷 检测
  • 中国保健食品动植物原料使用现状

    作者:周昇昇;王雷;杨月欣;高晓蔷

    目的 研究1996-2005年间我国保健食品动植物原料使用情况.方法 对1996-2005年间通过审批的保健食品信息逐一审查,建立保健食品原料数据库.结果 保健食品动植物原料品种繁多,其中以我国传统药用植物用途为广泛,人参、黄芪等常见中草药的使用较多,个别种类尚未得到开发利用.结论 我国1996-2005年间,保健食品中动植物原料的使用总体受我国相关法规约束,一些原料的应用比较集中,尤其是中草药原料,还有更多原料品种需要研究开发应用.

  • 广州市2008年食品铅污染情况分析

    作者:余超;何洁仪;李迎月;林晓华;谢朝军;周琴;陈坤才

    目的 探讨我市常见食品铅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性评价和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在全市9个区餐饮企业、肉菜市场、零售店、超级市场、批发点等6类采样点,分阶段抽取10大类食品进行检测.结果 1 025份样品检测,合格940份,合格率91.71%.蛋及蛋制品、粮食、奶及奶制品、水果、水产品、禽畜肉类均有部分样品超标.结论 我市主要食品铅含量整体超标情况不严重,但粮食类、水果、蛋及蛋制品等超标比例较高,需引起重视.

  •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风险评估

    作者:田静;刘秀梅

    微生物风险评估主要评估食品中的微生物性病原可能对人群引起的潜在危害,以指导风险管理者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由于该菌引发的疾病致死率较高,且其暴发常出现于工业加工食品中而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JEMRA及美国FDA/FSIS分别对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发布了完整的评估报告.各国也有对本国特定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进行评估的文献报道.但在数据不足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定性/半定量的风险分级工具对不同来源的风险进行分级,并确定优先性.由于各国人群消费模式、消费量的不同,以及食品制作和处理方法上的差异会对暴露评估的结果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每份食品风险的大小,因此,各国有必要根据本国的情况对特定食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进行相应的评估.

  • 转基因食品致敏性评价啮齿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孙拿拿;彭于发;贾旭东;李宁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快速发展,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广大民众关心的问题,转基因食品引起食物过敏的可能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使用动物模型评价转基因作物的致敏性,是国际上研究和开发的热点领域,本文就转基因食品致敏性评价啮齿类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9年第6号)卫生部等关于加强生鲜乳品抗生素残留量管理的公告

    作者:

中国食品卫生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5 06
1998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