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중국미용정형외과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7040
  • 国内刊号: 21-154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56
  • 曾用名: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高景恒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先天性多指畸形

    作者:回蔷;孔旭;陶凯

    先天性多指畸形在先天性手部畸形中较为常见,可合并并指、短指等畸形,不仅影响正常的手部功能,还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先天性多指畸形的发生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以拇指多指为常见,分为综合征型与非综合征型,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现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对其发生机制与临床分型作一综述,以期对手术治疗及术后评估等提供参考.

  • 烧伤瘢痕患者心理康复的研究进展

    作者:薛兵建;谢中垚;王大方

    烧伤康复是涉及烧伤患者生理及心理恢复的漫长过程.因烧伤而导致患者组织器官缺损的同时,可并发复杂的心理精神问题.做好烧伤瘢痕患者的心理干预,可以大限度地恢复伤前健康状态,达到身心康复、回归生活的终目标.现就烧伤瘢痕患者出现的心理精神问题、影响因素、心理干预治疗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 病理性瘢痕治疗研究新进展

    作者:曲春安;刘悦;王晓雨;唐胜建

    瘢痕是切口愈合失调、成纤维细胞及细胞外基质过度增生的疾病.瘙痒、疼痛、红斑、感觉过敏、伤口处皮肤活动障碍以及高复发率,给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目前治疗瘢痕的方法较多,如药物、放疗、化疗、激光、手术治疗等.但由于瘢痕机制的不明确性及各种治疗方案效果的不理想及复发性,使得瘢痕研究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现将国内外文献针对病理性瘢痕的新治疗方法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就病理性瘢痕治疗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微聚焦超声技术在提升面部皮肤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沐钍;张晨

    目的 探讨微聚焦超声技术在提升面颊部组织,改善下颌缘轮廓以及削减颏下方皮肤组织等方面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50例受术者经微聚焦技术行面部提升治疗后,分别记录通过Visia检测照片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面部轮廓形态,并对其术后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共50例受术者,术后随访1~6个月,其中3例分别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7例效果不明显或对效果表示质疑,其余受术者均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微聚焦超声技术行面部紧致提升治疗,其操作安全有效,可获得受术者较高的满意度.

  • 一种新的环乳晕切口乳房上提术设计方法

    作者:付苏;栾杰;穆大力;刘春军;辛敏强

    目的 探讨一种应用特制工具进行环乳晕切口乳房上提手术设计的新方法.方法 设计发明特制工具“乳晕环”,借助“乳晕环”模拟乳房上提效果,确定新的乳头乳晕复合体位置及环乳晕皮肤去除量.术后3个月,对乳房形态及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位置形态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共48例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乳房形态满意,无乳头乳晕复合体位置偏斜及明显的形态不规则.结论 应用特制工具“乳晕环”进行环乳晕切口乳房上提术前设计,是一种简便、准确的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牛跟腱胶原蛋白提取工艺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作者:李毅;王洪瑾

    目的 探讨牛跟腱胶原蛋白提取工艺的生物安全性.方法 以牛跟腱为材料,用酶-酸法进行粗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进行胶原蛋白的分离纯化;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大白兔致敏试验、细胞毒性试验、热源实验,对自制胶原蛋白的整体水平和细胞水平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经纯化的胶原蛋白液成分无全身毒性.皮肤致敏试验表明,该物质不具有引起接触性皮肤变态反应的可能性.细胞毒性试验显示,纯化胶原蛋白液对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为I级,热源反应为阴性.结论 利用酶-酸法和高效液相色谱制备相结合的方法,具有高效性、高选择性和易放大性;生物安全性试验表明,该方法提纯的胶原蛋白无毒副作用.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靖树林;盛辉;田恒进;王志勇;崔满意

    目的 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5例,创面缺损面积为9cm×7 cm々 16cm× 11 cm.依创面布样,以腘窝中点与外踝同跟腱连线的中点上做轴线,外踝上5 cm处为皮瓣旋转点,切取皮瓣面积为10 cm×8 cm~18 cm×12 cm.结果 本组共15例患者,13例皮瓣全部成活,有2例皮瓣边缘坏死合并有水疱,其中1例经换药后愈合,另1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经小范围植皮后愈合.术后随访2周至12个月,功能及外观良好.结论 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具有设计简单、手术操作简便、不牺牲主要动脉、皮瓣成活率高的优点,并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患者对经皮瓣修整后外形、质地均较满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全厚植皮与扩张胸三角皮瓣转移修复面部大面积皮肤缺损

    作者:任静;韩岩;王白石;韩愚弟;曾玮

    目的 对比胸三角扩张皮瓣及全厚皮片游离植皮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因外伤、瘢痕或肿瘤导致的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41例,分别采用面部全厚皮片游离植移(20例)及胸三角皮瓣扩张+皮瓣转移修复术(2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移植部位一般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采用全厚皮片游离移植患者中,1例出现小面积皮肤坏死,1例术后皮片挛缩致下睑外翻,2例出现轻微色素沉着;采用胸三角扩张皮瓣移植修复患者中,2例皮瓣远端出现小面积血运障碍,经高压氧治疗后缓解.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3年,皮肤质地及弹性均较好,色泽自然.结论 两种手术方法都存在比较明显的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缺损部位及面积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以达到美学修复的目的.

  • 修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跟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杨明;赵雄;池征璘

    目的 探讨修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跟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6例跟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修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5.0 cm×4.0 cm ~ 20.0 cm×10.0 cm.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或植皮修复.末次随访,以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优:90~ 100分;良:75~89分;可:50~74分;差:50分以下)及VAS疼痛评分标准(0分无疼痛;3分以下,有轻微疼痛,能忍受;4~6分患者感觉术区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々 10分患者有渐强烈疼痛,难以忍受,影响食欲及正常睡眠)分别评估患足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16例患者的皮瓣均一期成活,切口愈合良好,供瓣区切口均愈合良好,移植皮片一期成活;随访6~18个月,跟踝部外观较满意,穿鞋不受影响,无明显的皮瓣挛缩及瘢痕增生.结论 采用修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跟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血供可靠、皮瓣成活率高、皮瓣感觉良好、走路无影响、外观较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赵卓伟;霍君艺;李军;何志;赵聪颖;李跃军;李靖

    目的 探讨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其有效性和优缺点.方法 自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7例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术后记录所有随访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感觉和运动功能、臃肿情况、供区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率等.结果 所有皮瓣均一期成活.随访3~25个月手足外形和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皮瓣感觉功能持续改善.其中3例因皮瓣臃肿而行二次修薄手术.所有皮瓣供区恢复良好,无明显畸形和功能障碍.结论 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外观及功能恢复较好,供区损伤较小,患者的满意率较高.

  • 第二趾胫侧皮瓣切取后供区处理方法的改良

    作者:徐磊;巨积辉;熊胜;侯瑞兴;金光哲

    目的 探讨改良的第2趾胫侧皮瓣切取后供区处理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采用第2趾胫侧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68例,选取皮瓣面积为1.5 cm×1.0 cm ~ 4.0 cm×2.5 cm;皮瓣供区植皮区域,由传统的小腿或前臂内侧改良为皮瓣近端第2趾背侧或足背;皮片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68例患者术后皮瓣及皮片移植全部成活.随访6~ 19个月,皮瓣质地良好,皮瓣供区植皮区可见轻微的瘢痕挛缩;足部功能无影响.结论 采用第2趾胫侧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同时采用改良的局部取皮植皮法,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与传统的供区植皮术式相比,减少了皮片供区,降低了对患者肢体的损伤.

  • 抗生素骨水泥链珠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付志强;孔旭;何景涛;边志超;刘双阳;张权;郭冰玉;梁久龙

    目的 探讨抗生素骨水泥链珠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感染创面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方法治疗;实验组使用抗生素骨水泥链珠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感染创面进行治疗.术后通过对负压封闭更换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感染复发情况、组织愈合情况等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创面均得到良好愈合,随访6 ~ 36个月,无感染复发.其中,对照组平均负压封闭引流更换次数为(3.68±0.56)次,显著多于实验组平均更换次数(2.52±0.28)次,其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为(32.35±2.76)d,长于实验组的愈合时间(27.58±3.57)d,其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生素骨水泥链珠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填充创面可以很好地治疗感染性创面,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颏下动脉岛状瓣的应用解剖研究进展

    作者:王贺红;庄庆元

    面部是人类重要的外观和功能解剖学单位,因其位置暴露且有重要的美学器官,因此,对面部的整复手术应在恢复功能的基础上,更多的考虑美学效果,这也是目前整形外科领域极具挑战性的课题.颏下动脉岛状瓣因其位置隐蔽,制作过程相对简单,且皮瓣厚薄适中,供区皮肤与受区皮肤的颜色、质地较匹配,是修复面部组织缺损的较好选择.

  • 面部穿支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新进展

    作者:郭心昕;杨大平

    穿支皮瓣是由管径细小的皮肤穿支血管供血的皮瓣.由于其具有血供可靠、无需切取肌肉而影响部分供区运动功能及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因此,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当各种原因引起面部软组织缺损时,采用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其在美学及功能方面均能得到满意的效果.现就近年来临床常用的穿支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的研究作一综述.

  • 改良拱顶石皮瓣在头皮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邹平志;刘斌;姜任武;李刚

    目的 探讨应用拱顶石皮瓣修复中小面积头皮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共收治头皮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创面面积为3.0 cm×2.0 cm~6.0 cm×5.0 cm;皮瓣切取面积4.0 cm×2.5 cm~ 8.0 cm×5.0 cm,均采用拱顶石皮瓣修复术.以头部血管为蒂,术中注意减少毛囊损伤和毛发生长方向的影响,于紧邻创面旁设计拱顶石皮瓣,既可以减轻皮瓣间的张力,又可起到美容的效果.结果 本组共10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々6个月,皮瓣不显臃肿,无凹陷、感染、坏死,外观均良好.结论 头部拱顶石皮瓣是利用帽状键膜层穿支血管密集,血供丰富,以及营养皮肤和皮下组织范围广的特点,对中小面积头皮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较好.

  • 眼外Check韧带系统的解剖研究

    作者:庄纬;范浩;方硕;祝炜烨;陈勇;唐炜雅;杨超;邢新

    目的 探索眼部各Check韧带的形态结构、与周围解剖结构的相互关系以及生理功能,为今后改进并推动上穹窿Check韧带悬吊法矫正上睑下垂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对10具中国成年人尸体标本(7具经甲醛固定,3具新鲜)进行解剖研究,其中7对(共14只)眼球进行了离体的大体解剖,3对(共6只)眼球进行了组织学切片的制备,在重点区域进行免疫组化的研究.结果 大体解剖发现,提上睑肌-上直肌之间的上穹窿Check韧带向两侧延伸至内、外眦部,与内、外直肌各自的Check韧带存在联系并固定于眶壁,且继续延伸至眼球下方,直至下斜肌与下直肌之间,终在眼球周围组成了环行的筋膜系统;在部分区域存在平滑肌细胞.结论 将这一包绕眼球的环形筋膜样结构命名为“眼外Check韧带系统”,推测其在维持结膜穹窿及眼球位置、协调眼球及眼睑的生理运动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上穹窿Check韧带悬吊法矫正上睑下垂的手术原理,对其临床应用及改进提供了参考.

  • 汉族人眶脂肪之间相通性的断层解剖学研究

    作者:范浩;邢新;沈頔;张元政;唐炜雅;杨超

    目的 研究汉族人眶脂肪的分布及相互之间的交通情况,为眼眶部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用12对以甲醛固定的眼眶标本及5对新鲜的眼眶标本.将12对固定的眼眶标本去除眶壁,保留完整的骨膜,取出眶组织,以3mm厚度分别制成冠状位、矢状位和水平位的断层标本.其中各取2对断层标本制成组织切片,分别进行HE和Masson染色,并对断层标本和组织切片进行观察.分别向5对新鲜标本的上下睑内注射亚甲蓝和曙光红A染料,制成断层进行观察.结果 在断层解剖和组织切片中发现眶隔脂肪之间有隔膜存在,将其分隔成大小不同的脂肪团,眶隔脂肪沿肌肉和骨膜之间的通道向后延续.眼外肌周围存在筋膜组织,其与骨膜和脂肪小叶之间有广泛的纤维连接,并不能形成完整的隔膜.肌肉内外的眶脂肪通过眼外肌间隙相互延续.在染料注射研究中发现,注入上睑和下睑的染料都可以向眶后部脂肪中渗透,且能渗入肌肉内的眶脂肪.结论 眶脂肪自前向后是一个延续的整体,周围性眶脂肪是通过眼外肌间隙与中央性眶脂肪相互延续.肌肉周围的筋膜组织和眶脂肪维持着肌肉和眼球的位置.

  • 上睑翼状韧带悬吊修复额肌瓣矫正重度上睑下垂术后复发

    作者:潘贰;于建刚;张胜昌

    目的 探讨应用上睑翼状韧带悬吊修复额肌瓣矫正重度上睑下垂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应用上睑翼状韧带悬吊修复矫正重度上睑下垂复发患者80例(80只眼);常规设计重睑切口线,松解游离各层次的瘢痕组织,离断额肌瓣于睑板的连接进行解剖复位;显露睑板上缘,在外侧位置进入提上睑肌下层,沿结膜面向穹窿方向分离,在上直肌前l/3和提上睑肌之间找到上睑翼状韧带,用6-0尼龙线将上睑翼状韧带及其对应的上睑提肌腱膜一同缝合于睑板上缘来矫正上睑下垂;将眶隔脂肪复位覆盖于睑板上缘,常规缝合形成重睑;设定术后睑裂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大为满意.结果 本组共80例(80只眼)患者.随访3~24个月,75只眼矫正良好,5只眼因与对侧差异较大而再次手术后效果满意.电话随访,患者均在15 ~ 90 d能完全闭眼,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重睑弧度、形态自然,外观满意.结论 应用上睑翼状韧带悬吊修复额肌瓣矫正重度上睑下垂复发,能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 介绍一种新的外鼻整形技术——“帐篷”原理的外鼻塑形技术

    作者:蒲兴旺;唐二千;林靖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易行,能延长外鼻,拉伸鼻尖,无外切口的外鼻塑形技术.方法 采用单侧鼻孔内切口,广泛分离外鼻皮肤,用耳软骨、鼻中隔软骨(必要时用肋软骨)于鼻中隔软骨前端作支撑支架,鼻背置入鼻假体,以鼻尖处支架作软骨帽,复位鼻头皮肤后缝合切口.结果 本组共139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感染、假体移位、鼻尖皮肤血运不良等短期并发症.随访3 ~ 24个月,未见迟发性血肿、假体外露、软骨吸收及软骨支架塌陷等远期并发症发生.随访患者均对改善后的鼻外形较满意.结论 单侧鼻孔内切口综合鼻整形术,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美容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