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중국미용정형외과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7040
  • 国内刊号: 21-154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56
  • 曾用名: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高景恒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瘢痕疙瘩个体化治疗—精准医疗的思考

    作者:刘伟

    瘢痕疙瘩具有持续生长,浸入正常皮肤,生长无自限性,手术后有高度复发率和对化疗、放疗具有一定耐药和抵抗等肿瘤特点,故认为是一种“良性皮肤肿瘤”.近年来,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疗的兴起,为瘢痕疙瘩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现对于精准医疗概念及其在瘢痕疙瘩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作一评述.

  • 耳前人路和耳后入路切取耳软骨隆鼻术:附150例临床分析

    作者:安薇;周明书;翁晓伟

    目的 比较耳前入路和耳后入路两种手术方法切取耳软骨隆鼻供区形态的改变及其优缺点.方法 将150例综合鼻整形求美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耳前入路和耳后入路方法切取耳软骨,并比较手术操作的难度和时间、术后瘢痕恢复情况以及耳软骨再生情况.结果 耳前入路获取耳软骨的时间明显少于耳后入路.随访1年,两种方法术后瘢痕情况无明显区别,耳后入路瘢痕更加隐蔽,耳前入路耳软骨再生情况较好.结论 耳前入路切取耳软骨操作方便;耳后入路术后的美观性较好.对综合鼻整形求美者切取耳软骨时,应根据求美者的年龄等因素来综合选择.

  • 计算机辅助组合数字化技术在耳部缺损整形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付艳乔;李国义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组合数字化技术在耳部缺损整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00例耳部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整形修复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联合计算机辅助组合数字化技术进行修复,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修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8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术前生理、心理、独立性及社会关系评分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耳部缺损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联合计算机辅助组合数字化技术修复,能提高手术后的修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A型肉毒毒素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杨艳清;张洁;许其军;吴希晞;黄燕;江昌艳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分离和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过程中加入A型肉毒毒素(稀释成50 U/ml)进行干扰.实验组分为2组,各10例,分别加用2种不同剂量的A型肉毒毒素(1×106/ml细胞分别加入肉毒毒素1.0μl和2.5μl)并比较其影响效果.空白对照组8例,培养液中不加A型肉毒毒素.共同培养72 h后,采用免疫组化染色(LsAB法)检测细胞Ki67的表达状况.结果 实验组:A型肉毒毒素作用后细胞增殖速度较慢,细胞数量变少.空白对照组:细胞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63.2%,不同剂量肉毒毒素实验组细胞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6%和25.6%.空白对照组与实验组组间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实验组组间比较,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可以抑制瘢痕疙瘩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且药物剂量越大抑制作用可能更明显.

  • 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观察

    作者:庄美顺;贝宏;严珊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9月收治的增生性瘢痕患者13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45例.对照组A:给予曲安奈德与利多卡因混合液0.2 ml/cm2;对照组B:给予CO2点阵激光治疗,每4周治疗1次,一个疗程6次;观察组:采用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同时评估3组临床治疗后效果,记录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瘢痕厚度、VSS评分变化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A、对照组B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86.67%、82.22%;观察组的临床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瘢痕厚度、VS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B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A,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生性瘢痕患者行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瘢痕厚度以及VSS评分,提高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Shh及Gli-1蛋白在人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赵孝开;娄季鹤;夏成德;田社民;牛希华;李树仁;张建;潘姝

    目的 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中分子Shh及Gli-1蛋白在人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探讨此通路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蛋白印记法(western 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15例人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Shh、Gli-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hh和Gli-1蛋白在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均有表达,二者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量(0.640±0.093和0.560±0.120)均比正常成纤维细胞的表达量(0.330±0.023和0.340±0.050)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Shh及Gli-1蛋白在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均有阳性表达,但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Shh及Gli-1蛋白呈现高表达,提示Shh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可能在增生性瘢痕发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中西医药物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文献复习

    作者:高婧囡;袁继龙

    增生性瘢痕发生在真皮组织是损伤后产生的过度修复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肢体功能.对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现结合近年来的文献就增生性瘢痕的中西医药物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 预防增生性瘢痕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玟;李辉正;程行健;曹莫

    增生性瘢痕是机体受到创伤后,纤维组织过度修复的结果.增生性瘢痕明显高于皮肤表面,局部增厚质硬,瘢痕表面凹凸不平、潮红充血,形状不规则,常伴有瘙痒、刺痛等自觉症状,甚至因搔抓而导致反复破溃或皲裂发生,若处于功能部位,可导致组织和器官的功能障碍,造成患者身心上的困扰.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效果并不确切,因而对增生性瘢痕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 不同类型瘢痕中HIF-1α的表达及其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明子;王晨羽;管恩玲;陈志雄;龙飞;俞楠泽;斯楼斌;黄久佐;龙笑;王晓军

    目的 研究正常皮肤、普通瘢痕、瘢痕疙瘩组织中HIF-1 α、IL-6、IL-8、TGF-β的表达情况,以及HIF-1α的表达水平与其他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自2016年1~12月就诊患者共18例,将其分为正常皮肤组(A组)、普通瘢痕组(B组)和瘢痕疙瘩组(C组)各6例.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蛋白定量技术,观察不同瘢痕组织的形态学,对其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和HIF-1α、IL-6、IL-8、TGF-β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并明确其相关性.结果 HE染色可见瘢痕疙瘩组织中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C组中HIF-1 α、IL-6、IL-8、TGF-β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其他组显著增高.通过相关性分析可见HIF-1α的表达与炎性因子IL-6、IL-8、TGF-β的表达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瘢痕疙瘩组织处于乏氧微环境下,其乏氧程度可能与其组织炎症水平有关.

  • KU-0063794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迁移的研究

    作者:余州;宋雅娟;苏映军;陈琳;马显杰;彭湃

    目的 探索KU-0063794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并进行形态学分析;采用无血清培养基饥饿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12 ~ 16 h,将其分为对照组和KU-0063794处理组.对照组给予DMSO处理;KU-0063794处理组给予不同浓度的KU-0063794(1.0、2.5、5.0、10.0、20.0μm)处理,24 h后,采用MTS法和细胞划痕实验,分析KU-0063794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 分离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形态良好,KU-0063794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分离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KU-0063794能够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

  • 结膜入路联合指法分离技术摘除眼眶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

    作者:钟一凡;张瑞君;李佳;张壬嘉;吴婷

    目的 探讨经结膜入路联合指法分离技术摘除眼眶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47例单侧眼眶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根据肿瘤与视神经的位置关系,将其分为视神经外侧组(33例,34个肿瘤)与视神经内侧组(14例,15个肿瘤).术中采用结膜切口分离入眶后,术者利用小指触及并确定肿瘤位置,再用小指沿肿瘤表面钝性分离,显露肿瘤,并钳夹出眶.结果 47例眼眶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1次手术摘除,手术时间20 ~ 30 min.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后复视症状恢复方面,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神经外侧组的手术时间较短,复视症状恢复也较快.随访3~ 24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视力丧失、眼球无法转动、眦部皮肤切口畸形、感染等并发症,无明显的瘢痕形成及复发患者.结论 经结膜入路联合指法分离可有效行眼眶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摘除,且术后无明显瘢痕形成,容貌改变方面满意度较高,值得推荐.对位于视神经外侧的肿瘤所需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恢复相对较快,更适合于初学者.

  • 透明质酸在眼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白云洁;孟虎;程莹莹

    透明质酸是人体皮肤内的一种高分子量酸性黏多糖,具有维持皮肤组织稳定,保持皮肤弹性的重要作用,且在眉间纹、鱼尾纹、抬头纹及鼻部的整形美容中应用广泛;同时,透明质酸应用于局部的不良反应及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斜视、复视、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致盲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对透明质酸在眼周皮肤整形美容中的应用及对常见并发症的处理作一综述,希望能够有助于加强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安全意识.

  • 肝素钠综合疗法治疗眼睑黄色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文双;吴晓霞;孙志男

    目的 观察肝素钠注射液综合疗法治疗眼睑黄色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8例(76只眼)眼睑黄色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肝素钠注射液组)和对照组(手术切除组),每组19例(38只眼).治疗组在眼睑黄色瘤体内注射肝素钠注射液,每周注射1次,连续5~10次,同时联合降血脂药物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眼睑黄色瘤切除术,并口服降血脂类药物.2组治疗12个月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控制眼睑黄色瘤总有效率为94.7%(36只眼);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8%(33只眼).随访12个月,治疗组2例复发.黄色瘤体内注射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效果较采用眼睑黄色瘤切除术效果好,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素钠注射液综合疗法治疗眼睑黄色瘤,皮肤无瘢痕,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冰敷及小剂量地塞米松对眼睑术后疼痛及肿胀疗效的量化观察

    作者:米冰菊;向英;申霄

    目的 观察冰敷及小剂量地塞米松对眼睑术后疼痛及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行眼睑手术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为手术后即刻冰敷30 min,之后每晚冰敷30 min,连续7d;B组为手术后口服地塞米松5mg,连续3d;C组为手术后即刻冰敷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用药方法同B组,冰敷方法同A组;D组不予特殊处理.每例患者在术后第1、3、5、7天经门诊随访,第2、4、6天通过网络随访,并对每次随访疼痛及肿胀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A组对改善眼睑术后3d内的疼痛效果较显著;B组仅在术后第1天对疼痛有改善;C组在术后4d内肿胀减轻的效果佳.随访过程中,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冰敷与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应用可有效减轻术后早期疼痛和肿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外侧睑板条技术在下睑外翻矫正中的应用

    作者:刘世杰;莫志洋;韩晓东;赵芙蓉

    目的 探讨外侧睑板条技术在下睑外翻畸形矫正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例下睑外翻畸形患者均采用外侧睑板条技术矫正,其中4例睑外翻较重的患者中,2例联合应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1例联合应用对偶三角瓣修复,1例联合应用颞部皮瓣修复.结果 本组9例患者的切口均一期愈合,移植皮片和转移皮瓣完全成活,下睑位置恢复正常,眼睑闭合完全.7例获随访3~6个月,下睑外翻无复发,外形效果良好.结论 应用外侧睑板条技术矫正下睑外翻畸形,方法可行,效果良好.

  • 股深动脉穿支皮瓣的研究进展

    作者:傅先军;马显杰

    探索除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之外的穿支皮瓣进行躯体的修复重建,一直是学者们不断研究和关注的热点.自1980年DJ Hurwitz首次提出股深动脉穿支皮瓣后,近来年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乳房再造、头颈部重建、褥疮修复等方面.目前,国内学者也在不断地研究其解剖特点及临床应用方法,以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进展

    作者:李珍珍;姚广东

    由外伤或感染等引起的小腿中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因伤后多伴有肌腱和骨骼组织外露,且血运状况较差,一旦受损,修复困难,而简单地应用皮片移植则不易修复.目前多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中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其疗效满意.现对其起源、解剖、临床应用及进展作一综述.

  • 扩张后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颈项部瘢痕

    作者:李威扬;刘超华;唐银科;李扬;楚菲菲;刘恒鑫;崔江波;马显杰

    目的 探讨应用扩张后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颈项部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例颈项部瘢痕患者分别行两期手术治疗.一期在瘢痕同侧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下置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容量为400 ~ 800 ml);二期切除颈项部瘢痕并充分松解,采用扩张后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覆盖其创面;供瓣区均可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所有患者的颈项部瘢痕均得到了有效修复,切口均一期愈合,扩张皮瓣未发生血运障碍,皮瓣颜色、质地与邻近皮肤相似,外形较满意.结论 采用扩张后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颈项部瘢痕是较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柔性固定在交腿皮瓣中的应用

    作者:查选平;黄华荣;郑境鹏;周淑蓉;蒋腾飞;周天云;陈慧丽;陈文英

    目的 探讨柔性固定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交腿修复对侧足背前端较大创面的疗效.方法 自2006年6月至2015年6月,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交腿修复对侧足背前端较大创面,增加蒂部宽度,从而增加蒂部长度,并用合适型号(成人8号)网状弹性绷带包扎柔性固定交腿处.皮瓣面积为16 cm×7 cm~21 cm× 11 cm;其中,蒂长11~ 16cm,蒂宽5~6cm.结果 本组12例患者中10例全部成活,2例皮瓣边缘瘀紫,经活血化瘀、换药后愈合.柔性固定后双下肢相交之处有一定的活动度,可在上、下交腿与平行交腿之间缓慢转换,体位舒适,无压疮发生.术后随访3 ~ 24个月,皮瓣质地和颜色良好,厚度适中,无明显臃肿.结论 基于网状弹性绷带柔性固定交腿皮瓣,可用于修复足背前端较大面积创面,避免石膏绷带固定的诸多弊端,效果良好.

  • 耳甲腔复合组织联合面部皮瓣修复眼睑全层缺损的应用

    作者:朱喆辰;侯祚琼;王鸣;姚刚;章宏伟

    目的 探讨耳甲腔皮肤、软骨复合组织联合面部皮瓣修复大于2/3眼睑长度全层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 选取切除眼睑肿瘤后睑板、睑结膜缺损横径均超过2/3眼内外眦间距的患者,根据睑结膜、睑板的缺损面积,切取相应大小的耳甲腔皮肤、软骨复合组织,替代修复结膜、睑板,根据面部皮肤缺损大小设计合适的面部皮瓣,并覆盖软骨外侧面.结果 本组共16例患者采用上述方法修复全层眼睑缺损,未发生移植物、皮瓣坏死,术区瘢痕轻微,眼睑开闭功能良好,耳部供区无畸形.结论 耳甲腔复合组织联合面部皮瓣修复眼睑全层缺损,可达到较理想的外观和功能恢复.

  • 臀下动脉股后皮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深度臀部褥疮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帆;郑梁;刘薇;周伟;徐风瑞;李江华;姚忠军

    目的 探讨臀下动脉股后皮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深度臀部褥疮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对12例深度臀部褥疮患者应用臀下动脉股后皮支复合组织瓣进行创面修复,皮肤缺损面积为8 cm×5 cm~17 cm×10cm.结果 12例患者的皮瓣全部一期成活,术后14 d拆线,切口愈合良好,供区直接缝合关闭;随访10例患者3~18个月,皮瓣色泽正常,皮温正常,局部感觉尚可,外观满意;臀部褥疮无复发.结论 应用臀下动脉股后皮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深度臀部褥疮创面,具有血供可靠,术后皮瓣感觉良好,手术操作较简便,皮瓣成活率较高,褥疮复发率低的特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鼻唇沟穿支皮瓣修复鼻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李国强;丘日升;王夫平;徐梦思;冷树立;周健辉

    目的 探讨鼻唇沟穿支皮瓣修复鼻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术前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自内眦下方1.5 am至口角之间探测面动脉走行及穿支动脉位置,以面动脉穿支形成鼻唇沟穿支皮瓣,修复鼻部软组织缺损.皮瓣长宽比高可达9:1,皮瓣皮下脂肪厚度为2.0~ 3.0 mm;修复鼻软组织缺损面积1.2 cm×1.6 cm ~ 2.7 cm × 3.1 cm,共修复8例患者.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术后发生静脉危象,予拆除部分缝线后缓解.随访5 ~ 24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皮瓣不臃肿,鼻形态逼真.结论 鼻唇沟穿支皮瓣因其具有血供可靠、无需吻合血管、皮瓣切取面积较大、皮下蒂窄而长、皮瓣厚薄适宜等优点,可较好地克服鼻唇沟随意皮瓣和鼻唇沟面动脉轴型皮瓣的缺点,使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更趋完美,值得临床推广.

  • 远端蒂掌背皮瓣修复手指深度烧伤创面

    作者:李德保;田恒进;王志勇;盛辉;张治家

    目的 探讨远端蒂掌背皮瓣一期修复手指肌腱、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及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近中节手指烧伤创面共18例;2种方法的远端蒂掌背皮瓣切取面积为2.5 cm×1.5 cm ~ 5.5 cm×2.5 cm,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覆盖.结果 本组共18例患者,术后1例皮瓣远端皮肤有淤血、水疱形成,经换药后2周愈合;其余患者术后随访3周至12个月,皮瓣血运良好,手指外形、功能及感觉均满意.结论 采用远端蒂掌背皮瓣修复手指近中节深度烧伤创面,血供可靠,可以一期修复,且供区损伤较小,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