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중국미용정형외과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7040
  • 国内刊号: 21-154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56
  • 曾用名: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高景恒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注射隆乳填充物的微创取出方法

    作者:杨盼;王希华;刘金超;韩思源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注射隆乳填充物微创取出的有效方法.方法 通过文献复习,总结PAHG注射隆乳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共24例患者,注射物均基本取净,双侧取出浑浊液300 ~ 1500 ml,平均700 ml.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有假体隆乳术需求者,均于术后半年施行手术.结论 PAHG注射隆乳填充物的微创取出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自体软骨及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在鼻整形中的应用

    作者:袁进东;段瑞平;李长江;赵煜楠

    目的 探讨自体软骨联合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在鼻整形中应用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Medpor作为填充物进行鼻小柱延长,自体软骨作为鼻尖覆盖,自体软骨连接并延长鼻中隔,联合鼻背部填充自体软骨或假体隆鼻,对65例鼻美容求美者进行综合整复.结果 本组共65例求美者,术后随访6~12个月,鼻小柱延长及鼻唇夹角减少效果明显,鼻背形态自然,无感染、假体外露等并发症.结论 自体软骨与Medpor联合置入是安全、有效的鼻整形方法,尤其对于鼻尖、鼻小柱的处理,可提升整体手术的效果.

  • 改良中面部除皱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祝仰东;罗赛;刘洋;郝立君

    目的 探讨改良中面部除皱手术的方法,以及手术要点与优势.方法 对43例面中部皮肤及软组织松弛的女性,采用颞部“W”形+耳前倒“L”形切口,在皮下和SMAS筋膜之间分离组织间隙达到设计范围,并在耳前纵向解剖分离一“舌形”SMAS筋膜瓣,大小约2.5 cm×1.5 cm;将筋膜瓣掀开,在SMAS筋膜前侧断缘,斜向上45.对位拉紧缝合,使口角上提,鼻唇沟变浅;再将预制的SMAS筋膜瓣向上提紧,缝合固定于颧弓处;下颌缘及部分颈部皮肤上提,去除颞部及耳前多余皮肤并缝合固定.结果 本组共43例患者,术后随访3 ~18个月,鼻唇沟明显变浅,下颌缘及颈部形态清晰,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改良中面部除皱术能有效改善口角、鼻唇沟、下颊部及部分颈部的皮肤松弛,同时手术切口张力小,瘢痕不明显,位置隐蔽,且术后皮肤紧致、弹性好,表情自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重症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并发纵膈脓肿的诊治:附9例分析

    作者:邓巍;谢洪;孙晓菊

    目的 探讨重症颌面部感染并发纵膈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积极抗炎对症治疗,患者在入院后行颌面部、颈部脓肿广泛切开引流和胸腔引流;根据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调整抗生素的使用;在感染控制后,对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者,请相关科室协助修复.结果 本组共9例患者,均为牙源性感染,其中7例患者患有糖尿病.CT检查均可见纵膈内有脓肿形成,经多科室合作治疗,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合并纵膈脓肿的患者,应常规行血糖、胸部CT检查;确诊后,及早行颌面部及颈部切开引流,并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调整抗生素种类;多学科联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治愈.

  • 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张倜然;王克明;马继光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指新生儿睑裂宽度小于正常,发病率为0.18%[1];70%先天性上睑下垂为单侧,也可表现为双侧的上睑下垂.研究表明,上睑下垂的发生极少为遗传所致,多为散在发病,PTOS1、PTOS2以及ZFH-4基因与上睑下垂的发生有关[2].其发病机制为上睑提肌发育不健全或支配上睑提肌的周围神经、中枢神经存在缺陷,致上睑上提功能受损或发生障碍,从而导致上睑全部或部分遮住瞳孔,影响患者的视觉功能(如弱视[3]、屈光偏差),并可造成头面部的代偿性姿势异常.因此,对于先天性上睑下垂,一旦发现即应进行早期、有效的临床干预.对于未产生视力障碍的患者,提倡手术时机在3~5岁,术后可以耐受眼睑闭合不全及相关治疗的配合.手术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及上睑下垂的严重程度而定.

  • 皮肤鳞状细胞癌中Survivin,Caspase-3,COX-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祝立丽;肖明明;表贞淑;刘洋;李正刚;杨锎;李银玲;高爽;景士兵

    目的 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皮肤中Survivin,Caspase-3和COX-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41例鳞状细胞癌及10例癌旁正常皮肤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和COX-2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 癌旁正常皮肤中Survivin,Caspase-3和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0、90.00%、10.00%,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8.29%、29.27%、73.17%.与癌旁正常皮肤相比,鳞状细胞癌中Survivin,Caspase-3和COX-2 mRNA相对表达量为11.21、0.13、9.85,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经相关性分析,鳞状细胞癌中Survivin与Caspase-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x2=11.994,P=0.001,R=-0.598);Survivin和COX-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x2=14.415,P=0,R=0.652).结论 Survivin,Caspase-3和COX-2蛋白可能参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形成;Survivin和COX-2蛋白协同促进鳞状细胞癌的发展;增加Caspase-3和/或减少Survivin、COX-2蛋白表达的靶向治疗,有望成为阻止皮肤鳞状细胞癌形成、发展的新途径.

  • Z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联合重睑成形术

    作者:张海华;杨明勇;刘民

    内眦赘皮会影响重睑成形术的美容效果.而重睑成形术后上睑皮肤被抬高,内眦处张力会更大,使内眦赘皮更加明显.自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我们采用“Z”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同期行重睑成形术,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手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童成国;唐杰兵;方艳丽;谭海燕;易曼

    手是人体重要的劳动器官,在日常生活的劳动中很容易受伤,致骨、肌腱、神经外露,若采用植皮手术常无法修复创面.自2006年2月至2013年2月,我们利用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软组织缺损患者45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共45例患者.男性38例,女性7例;年龄14~67岁.其中,手背部创面15例;手背及手指创面18例;手掌创面5例;手指创面7例;合并骨折15例.致伤原因:烧伤25例(电击伤12例,其他原因烧伤13例),机械性损伤10例,热挤压伤10例.皮肤缺损创面为3 cm×5 cm~ 10cm×16cm;采用随意型皮瓣修复20例,轴型皮瓣修复25例(腹壁浅动脉10例,旋髂浅动脉12例,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3例).

  • 睑袋术后下睑退缩及睑外翻的预防体会

    作者:王红

    睑外翻和下睑退缩是皮肤入路矫正睑袋术式的主要并发症.如何能预防和减轻睑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又能保证术后效果,是临床医师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自2009年初以来,笔者针对睑袋矫正术中出现的并发症,不断地总结经验,并完善术式,获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倒“T”法内眦赘皮矫正术与小切口内固定重睑成形术的联合应用

    作者:聂丽丽;刘乾坤;王合珍;支凌翔

    在我国汉族人中,双侧单睑的发生率高达约41%[1],而单睑多都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内眦赘皮,因此,采用单纯的重睑成形术则难以达到求美者重睑线完全显露的目的.自2009年初以来,我们对369例内眦赘皮的求美者,采用倒“T”法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小切口内固定重睑成形术,效果满意.

  • 膨体聚四氟乙烯填充治疗颧颊部凹陷畸形

    作者:郑健生;郑庆亦

    颧颊部凹陷畸形常因外伤、先天发育障碍等原因引起,对其修复需要同时兼顾功能和外观的双重效果,治疗比较棘手.自2008年2月初以来,我们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上海索康公司生产)填充治疗颧颊部凹陷畸形患者7例,疗效满意.

  • 近年注射美容治疗并发症的特点与处理

    作者:李青峰

    美国FDA分别于1981年和2002年批准了注射填充物和A型肉毒毒素用于美容的治疗,特别是2003年以交联透明质酸为代表的填充产品上市,形成了A型肉毒毒素和透明质酸填充剂两大治疗热点,并快速成长,目前注射美容治疗已占据医疗美容领域的半壁江山.经过十余年的广泛临床实践和大量临床经验的积累,使相关的并发症更加明确,并已形成相关的诊疗规范.依此研发者进一步改进产品,对今后此类治疗的发展尤为重要.

  • 应用阴囊中隔翻转-折叠-推进瓣Ⅰ期修补阴茎阴囊交界处的巨大尿瘘

    作者:周传德;周宇;李强;李峰永;李森恺

    目的 探讨应用阴囊中隔翻转-折叠-推进瓣Ⅰ期再造尿道、防水层及被覆修补阴茎阴囊交界处巨大尿瘘的有效性.方法 自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共收治30例阴茎阴囊处巨大尿瘘患者,尿瘘大小为1.0~2.0 cm.术中切取阴囊中隔,并将此瓣分为3个区域,其中A瓣翻转形成尿道;B瓣去表皮形成筋膜瓣折叠覆盖于A瓣切口上,形成防水层;C瓣推进覆盖创面.结果 30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均无尿道狭窄及尿瘘发生,再造尿道排尿通畅,阴茎伸直良好.术后皮瓣29例成活,均为Ⅰ期愈合;1例C瓣因静脉回流较差,术后出现肿胀,皮瓣发黑,终干性坏死,创面痂下愈合,严密观察至术后15d,排尿通畅,未见尿瘘形成;3个月后返院复查,C瓣区域瘢痕形成,自觉排尿可,无尿道狭窄.有2例患者自觉阴茎阴囊外形欠佳.结论 应用阴囊中隔翻转-折叠-推进瓣Ⅰ期修补阴茎阴囊交界处的巨大尿瘘,即应用一个筋膜皮瓣Ⅰ期同时再造尿道、防水层及被覆,其方法简单可靠,供区破坏小,效果满意.

  • 改良的三层缝合法处女膜修补术

    作者:魏蜀一;李强;李森恺;周传德;李峰永;周宇;丁健;曹玉娇;张思娅

    目的 探讨一种修补3、9点处女膜破裂的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处女膜3点和/或9点破裂的患者,采用改良的三层缝合法处女膜修补术,术后达到处女膜孔径恢复至容一眼科镊柄大小(5 ~6 mm);术后1个月复诊.结果 本组共65例患者,其中41例(63.1%)患者于术后1个月复诊,38例完全愈合,愈合率为92.7%,3例均有一处裂口裂开,但未至基底部,不影响效果.有效率为100%.结论 应用改良的三层缝合法修复处女膜3、9点破裂的患者,切口愈合率较高,有微型紧缩阴道的作用,能模拟处女的正常生理状态.其方法简单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改良式商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立新;曹志强;杨宏伟;芦才广;刘龙

    目的 探讨改良式商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距离阴茎冠状沟0.8 cm处放置商环内环,回翻包皮后放置外环,将外环与内环锁住后切除多余包皮.结果 本组共35例患者,术后切口裂开1例,轻度水肿8例;无切口感染及术后继发出血.切口均Ⅰ期愈合,平均手术时间为7 min.随访1~6个月,切口瘢痕不明显,排尿及阴茎勃起正常,外观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改良式商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是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扩大的直接切除法小阴唇缩小术

    作者:田雅光;陶凯;黄威;张倩;孙恺;陈先玲

    目的 探讨一种操作简单、方法有效、外观良好的小阴唇缩小术式.方法 对于小阴唇肥大的患者,应用包括阴蒂包皮在内的扩大直接切除法,去除肥大增生的小阴唇及阴蒂包皮组织,达到缩小小阴唇的目的.结果 本组共46例患者,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血肿、血清肿发生.术后随访1~3个月,外观满意.结论 扩大的直接切除法小阴唇缩小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外观良好的手术方式.

  • 阴茎坏死后缺损的个体化修复

    作者:郑梁;吴小蔚;刘垒;宋海臣;童怡兰;刘迎迎

    目的 探讨阴茎坏死后缺损的个体化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 自2004年1月开始,对收治的18例阴茎坏死的患者,根据其阴茎坏死后残端的长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0.5 ~10.0年,其中6例阴茎残端小于3.0cm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再造阴茎的外形及感觉功能恢复良好,供区瘢痕不明显,外观形态良好;10例阴茎残端大于3.0 cm者,术后阴茎常态下延长(5.8±1.2) cm,勃起后延长(6.2±2.2)cm,周径增加(6.3±1.9)cm.随访早期,发生皮瓣远端坏死1例,切口裂开1例,经相应处理后均获痊愈,无感觉及勃起功能障碍发生;2例阴茎海绵体及尿道海绵体部分坏死缺损的患者,术后1个月排尿正常,随访未见异常.结论 针对阴茎缺损程度来制定规范化的诊疗方案,并进行个体化的修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内眦赘皮矫正术中常遇到几个问题的探讨

    作者:刘斌;邓辰亮;郑江红

    东方人存在内眦赘皮的比例达到了总人口的40%~90%[1].其中,中国、韩国及日本等之间又有不同的比例差异.1860年,Von Ammon首次将内眦赘皮通过外科手术进行矫正,并引入“内眦赘皮”这一概念[2].内眦赘皮矫正术的发展,是从单纯切除赘皮到交叉互换皮瓣位置,从简单到复杂再回归简单的过程.目前,内眦赘皮矫正术有多种方法,但笔者通过对内眦赘皮矫正史的研究发现,该矫正术终趋于同一个目标:即通过简单的手术设计达到充分矫正内眦赘皮且不留瘢痕的目的.在内眦赘皮矫正术的术前设计及术中处理上,很多医师遇到了一些把握不准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在相关文献中也多次出现,笔者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将常遇到的几个相关问题归纳如下,与学者们共同探讨.

  • 面部透明质酸注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分析

    作者:刘自芳;赵茜;夏炜

    目的 研究面部透明质酸注射的不良反应,综合文献回顾,探讨不良反应的防治方法.方法 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接受透明质酸面部注射的833例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在标准注射室进行精细化注射.采用门诊复查和/或电话随访,记录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注射部位包括:鼻唇沟218例,隆鼻181例,颞部96例,泪沟93例,隆颏73例,丰唇47例,颧骨内侧脂肪垫46例,眉间22例,额部19例,面颊18例,鼻基底16例,耳垂4例.结果 发生局部过度矫正3例,透明质酸注射的位置不满意、不平整5例,血管性水肿8例,急性炎症反应1例,鼻唇沟填充部位发生毛细血管扩张1例,皮下硬结3例.经过保守治疗,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 面部透明质酸注射是安全有效的美容方法;了解注射材料的性质,熟悉操作和解剖,能预防不良反应的产生.

  • 透明质酸类填充剂注射美容并发症及其处理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赵珮娟;黄如林;周佳;程辰;顾斌;刘凯;谢芸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类填充剂注射后出现并发症的种类及原因,总结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透明质酸类填充剂注射并发症而就诊患者的病史,对并发症种类和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共266例.其中,感染107例,过量注射68例,移位46例,肉芽肿18例,局部痤疮15例,过敏9例,栓塞3例.均采用注射物取出、透明质酸酶注射和抗感染治疗等措施,效果满意.结论 感染、过量注射和注射物移位是透明质酸类填充剂注射后常见的并发症;严格的术前消毒和掌握注射适应证,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切开引流并配合抗生素,能有效治疗注射不当引起的重度感染;注射透明质酸酶,对透明质酸过度注射和移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