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중국민강의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1-4917/R
  • 国内刊号: 周文涛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mkyx@163.com
  • 曾用名: 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编委会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

    作者:潘丽燕;刘荣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尿蛋白排泄率(UAER)、C反应蛋白(CRP)以及其他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UAER水平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CRP水平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优于替米沙坦单一用药。

  • RPR、TP-ELISA、TPPA 3种检测梅毒方法应用评价

    作者:刘丹

    目的::评价3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62例疑似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环状卡片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3种方法进行检测,对比3组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及实用价值。结果:TP-ELISA、TPPA、RPR 3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96.66%、98.32%和66.62%。结论:对疑似梅毒感染的患者可选用TP-ELISA法、TPPA法进行检测,准确率高、特异性强。

  • 基层医院小儿外科急腹症患儿的诊治方法研究

    作者:李明

    目的::对基层医院小儿外科急腹症患儿的诊治方法分析。方法:随机选择外科急腹症患儿5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的诊断与治疗资料。结果:57例外科急腹症患儿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诊断正确者49例(85.96%),手术治疗总有效56例(96.25%),术后发生感染者2例(3.51%)。结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务必加强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以便能提高小儿外科急腹症的确诊率。

  • 老年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

    作者:卢莲莲

    目的::观察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特征。方法:选取86例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40例年龄≥60岁的患者作为研究组,46例年龄<60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癌症30.0%、单纯黑便(87.5%)、低血压(20.0%)、NSAIDs服用史(22.5%)、输血量、再出血率和止血时间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明显比中青年患者严重,临床治疗更为复杂。

  • 68例妇科急腹症患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书改

    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患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及诊断鉴别。方法:选取急性阑尾炎患者76例作为对照组;将被误诊的68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观察组。统计较为常见的被误诊的妇科疾病种类,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有无典型症状、血象变化及妇科病史等情况,从而深入分析误诊原因。结果:较为常见的被误诊的妇科疾病种类包括异位妊娠、右输卵管囊肿以及盆腔炎;观察组患者的已婚率及妇科病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转移性右下腹痛的比例高于观察组(P<0.05)。另外53例患者可以判定误诊原因,包括21例查体不仔细,17例病史询问不仔细,15例两者均有。结论:妇科急腹症与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诸多不同,误诊属接诊和鉴别诊断不到位。

  • 早期脑梗死患者的 CT与 MRI诊断总诊出率比较

    作者:张祖艳;朱炜炜

    目的::比较CT与MRI对早期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总诊出率。方法:对192例疑为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CT和MRI检查,比较两者对脑梗死诊断的总诊出率。结果:CT诊断率为63.02%,MRI诊断总诊出率为94.79%,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MRI均可用于早期脑梗死患者的诊断,MRI诊断总诊出率高于CT诊断总诊出率。

    关键词: 早期脑梗死 CT MRI 诊断
  • 输卵管残端妊娠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任波;金凤斌;李军

    目的::观察输卵管残端妊娠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32例输卵管残端妊娠患者既往手术方式及避孕情况对输卵管残端妊娠的影响,并将2004年-2008年住院的14例患者设为A组,2009年-2013年住院的18例患者设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输卵管残端妊娠的诊断和治疗的变化。结果:既往实施输卵管部分切除术比率明显高于输卵管全切除术比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65,P=0.039)。将前后5年宫内置环、口服避孕药和未避孕患者所占比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5,P=0.66)。 A组患者诊断或高度怀疑输卵管残端妊娠时间、手术时间、腹腔镜内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多于B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开腹和腹腔镜手术所占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65,P=0.039)。结论:患者输卵管残端妊娠与既往输卵管手术方式密切相关。

  • 雷贝拉唑治疗老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于洋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治疗老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老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随访3~6个月病情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是研究组患者降低幅度更大(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复发率14.81%,显著低于对照组40.74%(P<0.05)。结论:老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患者接受雷贝拉唑治疗效果显著。

  • 伏立康唑对血液肿瘤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的病原学的临床分析

    作者:赵凤娥

    目的::分析伏立康唑用于血液肿瘤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的临床病原学特点。方法:选取80例血液肿瘤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伏立康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病原学结果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去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伏立康唑治疗血液肿瘤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的综合疗效满意。

  • 氯霉素滴眼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曲歌

    目的::分析氯霉素滴眼液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9例慢性中耳炎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43例,行氯霉素滴眼液治疗,研究组患者4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氯霉素滴眼液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徐国民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9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依据心电图分为Ι组31例(单纯下壁心肌梗死)、Ⅱ组30例(下壁并发前壁心肌梗死)、Ⅲ组8例(下壁、正后壁并右室心肌梗死);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与分析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Ι组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低于Ⅱ组、Ⅲ组(P<0.05)。结论:下壁、正后壁合并右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较高,要密切观察其症状、体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其预后。

  •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伴有冲动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潘继英;全传升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丙戊酸钠合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攻击行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有兴奋、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奥氮平联和丙戊酸钠片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奥氮平治疗。治疗6周后,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 MOAS)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研究组患者的阳性症状评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MOAS 评分在2、4、6周末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或P<0.01)。在治疗4周末,两组患者的阴性症状评分,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治疗6周结束,两组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与丙戊酸钠联合用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奥氮平组,且起效快,不良反应相当。

  • 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春辉;刘金石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4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48例和B组46例;A组患者行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术治疗,B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术后关节的活动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疗效优良率与肘关节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小头假体置换与桡骨小头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 探讨贫血为首发表现患者的消化系肿瘤诊断程序

    作者:朴莲淑

    目的::探讨贫血为首发表现患者的消化系肿瘤诊断程序。方法:选取68例以贫血为首发表现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6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贫血情况,用4种肿瘤标记物检测消化系肿瘤。结果:观察组患者消化系肿瘤占70.59%;对照组患者有贫血者占82.35%。结论:消化系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是贫血,对以贫血为首发表现的患者进行消化系肿瘤优先诊断意义重大。

  • 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比较观察

    作者:李能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为90.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HP根除率为70.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

  • 探讨 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在胃窦变形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张有强

    目的::分析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在胃窦变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例胃窦变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应用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观察诊断结果。结果:120例患者为胃内疾病,80例患者为胃外疾病。 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在诊断患者胃窦炎、胃窦癌中具有很高的确诊诊断率。结论: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在胃窦变形患者的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不同的疾病中诊断效果各具差异。

  • 102例老年胃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王永翠

    目的::分析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02例65岁以上胃癌患者的病历进行整理,统计患者的生存和死亡率,开展多因素回归分析及单因素分析,分析胃癌与预后因素之间有无意义。结果:随访的102例胃癌患者中,存活41例,死亡61例。按患者的年龄段划分,1年存活率是78.6%,3年存活率是43.5%,5年存活率是28.7%。单因素分析结果:与胃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为性别、年龄、并发症(P<0.05)、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影响的因素为吸烟、遗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患者的年龄、饮酒、并发症、淋巴结转移、手术。结论:胃癌患者的年龄、合并症、饮酒史、淋巴结转移、根治性手术是影响老年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胃癌 预后 因素 分析
  • 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临床观察

    作者:郭玉梅

    目的::分析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率变异的昼夜变化。方法:选取冠心病组患者33例、糖尿病组患者32例、对照组研究对象34例。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3组研究对象心率的R-R间期标准差( SDNN)、相邻R-R间期的标准差( RMSSD)、R-R间期的平均值标准差(SDNN)、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结果:糖尿病组和冠心病组患者心率RMSSD、SDNN、PNN50、SDAN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和糖尿病组患者组内、组间昼夜心率变异性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较对照组降低,心率发生率明显增高,容易突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的昼夜节律性消失。

  • 囊袋内超声乳化联合Ι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晶状体全脱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百成

    目的::探讨囊袋内超声乳化联合Ι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于晶状体全脱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46例晶状体全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76例/76眼)和对照组(70例/70眼);观察组患者采用囊袋内超声乳化联合Ι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患者应用晶状体玻璃体切除与人工晶状体悬吊联用方案;随访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患者视力>0.5比例为28.95%,平均眼压为(13.27±3.14)mmHg,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囊袋内超声乳化联合Ι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全脱位患者具有疗效可靠、安全性好的优点,值得推广。

  • 腹腔镜技术在胃肠外科急腹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刘贵疆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胃肠外科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诊断不明确行腹腔探查术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为行腹腔镜急腹症者,对照组患者为同期行急诊剖腹探查术者。对比两组患者的结果及术中、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的手术时间较长、切口短、出血量少、体温恢复快、进食早、排气时间短、下床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肠外科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探查术安全、有效、可靠。

  •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张文斌

    目的::探究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方法:选取30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30例病变部位椎体后下角主要表现为缺损的患者,基于相应部位,存在三角形游离骨块突出椎管内;②主要缺损为椎体后下缘正中缺损患者共24例;正中偏外侧局限性骨缺损患者6例;24例患者呈类圆形、6例患者呈不规则形,其密度和椎间盘相似度极高,CT值维持在65 Hu~90 Hu,周围存在硬化带;③在T1WI中,病变椎体后下缘信号不具均匀性,同时相应的椎间盘信号也不具均匀性,T2WI结果与T1WI结果相同。结论:CT检查可展示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病变的特征性表现。

  • 胸痛及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纪亚杰

    目的::比较胸痛及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因胸痛疑诊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胸痛患者)和对照组(心肌缺血患者),每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和心电图检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灵敏度低于对照组,但典型胸痛的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典型胸痛联合心肌缺血心电图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非典型胸痛联合心肌缺血心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典型胸痛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特异性,心肌缺血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敏感性,临床可将典型胸痛联合心肌缺血心电图检查结果作为诊断冠心病患者的重要依据。

  • 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及临床诊治

    作者:张丽

    目的::探究内科急诊患者昏迷的病因、临床诊治要领,以期获得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法。方法:将247例急诊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并分析发病病因、病症和诊治方案。结果:在247例急诊科的昏迷患者中,急性脑血管疾病占43.72%,急性中毒占21.05%,其他病因占35.23%。一般来说,昏迷患者常伴有呼吸改变,瞳孔变化等。结论:急诊科收治的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一般比较多样,早发现并及时诊治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的有效措施。

  • 拉莫三嗪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激越行为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曙光;钱志梅;李斌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激越行为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激越行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拉莫三嗪50~200 mg/d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空胶囊,疗程6周。用CMAI评价激越行为,MMSE评分评价智能状态,用TESS、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评定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CMAI有显著差异(P<0.05~0.01);而MMSE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拉莫三嗪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激越行为患者安全有效。

  • 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方案治疗32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杨波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方案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67例吸入性肺炎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氨溴索治疗,治疗组新生儿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治疗。两组患儿的1个疗程共5 d,观察记录两组新生儿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新生儿呼吸急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口周紫绀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15±1.09)d、(4.29±1.18)d、(3.18±1.15)d以及(8.13±1.2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少,治疗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段洪梅;范梅贞;杜雪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 UE)在三阴性乳腺癌( TNBC)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对39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设为TNBC组)和177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设为非TNBC组)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二维超声表现,TNBC组患者缺乏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边缘毛刺征、微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等乳腺癌典型的二维超声表现,难与良性肿块进行鉴别,但其淋巴结转移率较高;②彩色多普勒超声,两组患者均具有丰富的血流信号,而且RI高;③两组患者的UE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应与二维超声结合,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诊断水平。

  • 创新型教学模式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尝试

    作者:吴岩;赛恒;李斌;刘晓峰

    目的::尝试将“翻转课堂”和案例式学习( CBL)教学模式引入干细胞研究进展教学中,探讨该方法在研究生选修课教学实践中的优势。方法:选择2012-2014级选修干细胞研究进展课程的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并进行教学评估。结果:应用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模式,课堂气氛得到明显改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医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教学效果的认可优于传统教学。结论:研究生干细胞研究进展教学中“翻转课堂”结合CBL的教学模式被证明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本科教学中加以推广。

  •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功能影响的随访研究

    作者:杜红兴

    目的::探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利培酮组、氯氮平组、齐拉西酮组,每组各52例。在用药前、后对3组患者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及运动平板实验,并评估其心功能。结果:用药后3月末,3组患者的QTc间值、自我疲劳等级分数、达亚极量心率、所需时间、左室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3组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利培酮、氯氮平和齐拉西酮均会对心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利影响,用药时间延长,作用程度呈上升趋势;利培酮比氯氮平、齐拉西酮对心功能的影响较小。

  • 经 Wiltse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朱健奎;田涛;傅强

    目的::探讨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内固定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本研究纳入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无脊髓神经损伤、无需椎管减压、行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术的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0例。 A组患者采用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B组患者采用后正中入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 VAS)等资料,影像学测量X线侧位片上后凸角与椎体前缘高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得随访,时间8~14个月,平均(11.1±2.7)个月。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VAS评分,A组患者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能明显矫正后凸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结论: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后凸角度( Coob角),明显减少患者手术出血,减轻术后腰背部疼痛,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是符合现代骨科微创理念的一种手术方式。

  • 慢性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感受负担关系研究

    作者:杜娟

    目的::了解慢性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感受负担的关系。方法:应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 HSMSRS)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对476例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慢性病患者SPBS总分评分为(39.02±7.62)分,处于中度负担水平,89.1%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②慢性病患者AHSMSRS 总分评分为(134.79±10.32)分,为中等水平,不同程度自我感受负担的慢性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③自我感受负担与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呈负相关(r=-0.416~-0.587,P<0.01)。结论:慢性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不高,自我感受负担较重,提高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减轻自我感受负担。

  • 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艳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搜集初产妇76例,按照分娩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初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初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初产妇的护理效果,并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初产妇总产程(8.25±2.07) h,抑郁评分(37.6±2.3)分,焦虑评分(32.4±4.4)分,产后出血(155.64±24.54) ml,满意度97.37%。对照组初产妇总产程(10.32±2.45) h,抑郁评分(46.8±3.4)分,焦虑评分(42.1±5.2)分,产后出血(215.65±36.47) ml,满意度84.21%。两组初产妇比较,观察组初产妇产程时间明显较短,抑郁及焦虑评分明显较低,产后出血明显较少,满意度较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应用效果佳,值得推广。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作者:冯艳丽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7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患者给予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240例初产妇全程导乐分娩模式临床实施效果研究

    作者:李桂芳

    目的::探讨初产妇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妊娠33周后无妊娠期合并症、无剖宫产绝对指征的单胎初产妇2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初产妇采用传统的分娩模式,观察组初产妇采用全程导乐的分娩模式。对比两组初产妇的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初产妇较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明显意义(P<0.01)。结论:初产妇全程导乐分娩模式符合现代产科临床服务理念与需求。

  • 彩超引导下行 PICC置管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陆莺;谈晴雯;管待秋;浦银霞

    目的::探讨血管彩超导引下行中心静脉导管术( PICC)置管在长期住院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士和彩超技术人员在血管彩超下对高龄患者血管情况进行评估、选择并穿刺置管。结果:提高了高龄患者PICC置管的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彩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作为可视化操作减少对穿刺周围组织的损伤,降低了置管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

    作者:许文英;鞠远凤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脑卒中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死亡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死亡率、压疮、肌萎缩等其他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肺部感染率。

  • 循证护理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症防护中的应用

    作者:王荣彩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症防护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高血压住院护理,循证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两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自主规律服药的依从性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随访一年,对比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两周后血压均有所控制,循证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状况和自主规律服药依从性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随访一年后,两组患者均有并发症的出现,但是循证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症患者的防护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 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骨质疏松引起股骨转子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作者:陈丽平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引起股骨转子骨折患者围术期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该类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 优质护理对胃出血患者疗效的影响

    作者:王秀丽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胃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胃出血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35例,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33例,给予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效果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7.1%(34/35),有效率94.3%(33/35),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90.9%(30/33),有效率81.8%(27/33),两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消化功能紊乱、胃痛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胃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基础护理疗效。

  • 社区支持与教育对精神病患者和家属病耻感的影响

    作者:杨陆花

    目的::通过对长期在社区防治点取药的康复期慢性精神病患者和家属提供面对面的支持与教育,减轻他们的病耻感,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患者和家属,对其实施为期一年的支持与教育,评估支持与教育前后患者和家属病耻感的情况。结果:采取面对面的支持和教育能使患者和家属病耻感明显的减轻,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有明显的提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面对面的支持与教育能有效地减轻精神病患者和家属的病耻感。

  • 血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效果观察

    作者:朱英红

    目的::观察血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70例血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恢复训练及自我护理等方面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SAS(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SDS(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血友病患者健康教育及常规护理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 老年痴呆症患者照顾者的认知情况及干预研究现状

    作者:范皛;沈军

    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老年痴呆症患者照顾者的认知现状、干预方式及认知情况测评工具。深入探讨了国内外老年痴呆症患者照顾者专业知识水平欠缺,照顾技能较低的原因。呼吁建立完整的社会干预支持体系,提高照顾者的认知水平及护理服务质量。

  • 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原因及对策

    作者:李丽珠

    目的::分析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情况、原因及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150例农村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复发的主要原因。结果: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主要原因为自行停药、减药或不规则服药;应激性生活事件;家庭看护能力差。结论:引起复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社会支持,监督及服药依从性、规律性是预防农村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关键。加强患者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和对患者的管理和照顾;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加强其心理干预;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改善其相应的症状。

  • 肺结核病患者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周方

    目的::调查肺结核病患者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情况,为有效开展结核病预防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80例肺结核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肺结核病患者预防结核病传播知识得分为(28.38±4.26)分;知识得分不及格患者占总人数的15.0%;不同年龄、学历、病程患者知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病患者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相对较低,不同年龄、学历以及病程患者对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存在差异性。医务人员开展结核病预防教育工作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进而提高患者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水平。

  •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疾病知识及家庭负担调查

    作者:汤红霞;黄斌;牛丹丹;储珏

    目的::了解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患者家庭负担的情况。方法:采用抽签法进行抽样,选取12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精神分裂症照料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疾病名称、药物名称、作用及副作用、家庭护理知识、精神症状的识别等)以及家庭会谈量表( FIS,包括家庭经济负担、家庭日常活动、家庭休闲娱乐活动、家庭关系的影响、家庭成员心理健康5个维度)为工具,调查人员经统一培训后首先进行一致性测试,进行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和家庭负担等内容的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的FIS测评家庭负担总分为(13.43±7.91)分,家庭经济负担、家庭日常活动、家庭休闲娱乐活动、家庭关系的影响、家庭成员心理健康5个因子阳性回答率均较高(分别为59.66%、45.97%、45.21%、46.64%和20.84%),尤其是经济负担和家庭日常生活的扰乱中的各条目。照料者对所服药物名称(部分了解占61.7%)、作用(部分了解占73.3%)、不良反应(部分了解占73.3%);患者精神症状(部分了解占79.2%)、如何进行家庭护理(部分了解占53.3%)、怎样对症状进行观察(部分了解占75.0%)等相关知识有不同程度的欠缺。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的家庭负担较重,并对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

  • 个性化护理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作者:魏金荣

    目的::探讨在骨折患者中个性化护理联合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分别为95%、85%;对治疗总体满意率分别为95%、65%;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疼痛指数为(8.6±0.5)分,骨折肿胀指数为(9.0±0.25)分,低于对照组(P<0.05);骨关节活动指数为(9.4±0.1)分,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VAS评分在1 d时为(4.1±0.4)分、15 d时为(1.7±0.3)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对骨折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联合中医特色护理的方法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 金匮肾气丸改善大肠癌患者脾肾阳虚症状的临床观察

    作者:汪莉;李铁;杜红旭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改善大肠癌患者脾肾阳虚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金匮肾气丸,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脾肾阳虚症状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和体质量改善及中医临床症状候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88.5%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化疗的基础上应用金匮肾气丸可明显改善大肠癌患者脾肾阳虚的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 耳穴埋籽联合艾灸腹部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颜慧燕

    目的::探讨耳穴埋籽加艾灸腹部解除长期卧床腹胀及便秘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0例长期卧床且伴有腹胀或便秘症状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埋籽联合艾灸腹部的方法,为患者解除便秘;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方法为患者解除便秘,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出现便秘2例(6.7%),而对照组出现10例(33.3%),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施行耳穴埋籽及艾灸腹部对解除卧床患者的腹胀便秘症状具有明显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结合中医三期辨证用药治疗对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

    作者:杨丽影;付朝霞;张爱军;丁健蕊;贾瑞松;高二廷;刘爱军

    目的::观察并分析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结合中医三期辨证用药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取60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辅助中医三期辨证用药的治疗方案,治疗结束后半年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中,肿胀、疼痛缓解时间为(4.12±1.25) d;平均住院时间为(11.7±2.4) d。57例患者治愈,3例患者好转,治愈率95%,有效率100%。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59例患者满意,1例患者不满意,满意度98.3%。结论:对于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而言,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结合中医三期辨证用药方案的治疗效果确切,创伤程度较低,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早期恢复,临床应予以推广使用。

  • 家庭支持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杨玲;金霞芳;陈朋月

    目的::观察家庭支持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改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抽取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三病区长期住院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家庭干预,历时2年,用ADL及SANS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家庭支持与社会功能密切相关。结论:家庭支持有助于提高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 儿童乙肝疫苗接种佳时间的研究

    作者:赵颖

    目的::对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佳注射时间进行研究性探讨。方法:对接种的1757名儿童的乙肝标志物进行检测,通过对检测结果的比较确定乙肝疫苗注射的佳时间。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新生儿乙肝疫苗注射时间以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对于普通儿童,按0~1~6程序接种(即出生后24 h内及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注射)。免疫效果会维持4~5年,至3~6周岁时再加强注射一次就可产生较高抗体。通过对1757名3~14岁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的乙肝表面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1757名3~14岁HBsAg成阴性的测试者中,抗-HBsAg阳性率为67.59%,不同年龄组儿童的阳性率存在差异,其中3~6岁年龄组儿童的阳性率为78.68%,7~10岁年龄组儿童的阳性率为66.80%,11~14岁年龄组儿童的阳性率为57.2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学龄前儿童是HBV的易感者,此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产生较高抗体,所以学龄前儿童是接种乙肝疫苗的佳时期。虽然成年人和老人也可以接种乙肝疫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病毒感染率也明显下降。

  • 蜡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的影响

    作者:蒋为;王维扬

    目的::观察蜡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将40例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物理疗法、作业疗法。治疗组患者辅以蜡疗。采用痉挛评定( MAS)、腕关节活动度( AROM)和Fugl-Meyer手功能评定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观察两组患者手部痉挛及功能的变化。结果:在腕关节痉挛和腕关节活动度方面,治疗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Fugl-Meyer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蜡疗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偏瘫患者手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脑卒中 手功能 蜡疗
  • 武警某部新兵精神障碍者的分布和测验指标分析

    作者:黄霞;王进礼;李金亮;周玉来

    目的::明确精神障碍者与正常人多种测验指标的差异,为精神疾病的筛检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应用知人能力测验系统,对武警某部20139名新兵进行测查,筛检出精神障碍者109名。运用方差分析,对精神障碍者与正常人知人能力测验中各指标做分析。结果:精神障碍者中适应障碍人员比重大,其次是心境障碍和智力低下,占比少为精神分裂;精神障碍者在知人能力测验各维度上的得分低于正常人员(P<0.05)。结论:本研究中精神障碍者的分布与以往研究略显不同,适应障碍成为高比重病种;多种测验指标可以作为筛检障碍人员的有效依据。

  • 时效性激励原则对干燥综合征患者自护能力影响的研究

    作者:林洁

    目的::观察时效性激励对干燥综合征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干燥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基础上,应用时效性激励原则进行自护能力的指导及延续护理,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1个月和3个月时的自护能力得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1个月和3个月自护能力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基础上采用时效性激励能提高干燥综合症患者的自护能力。

  • 早期运动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李季;吕心可;蔡彦秋;初贵富

    目的::分析早期运动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1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强早期运动康复锻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行为认知状态评分和画钟试验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可显著提高和改善其认知功能障碍。

  • 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测对肝硬化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德刚

    目的::观察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测对肝硬化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疑似肝硬化疾病的10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合并出血与未合并出血将观察组分为出血组42例和未出血组62例;同时另选择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参数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 PT)、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以及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的参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参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以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参数指标均高于未出血组;同时,出血组患者血小板计数( PLT )和血小板压积( PCT )参数指标均明显低于未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测对肝硬化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钠尿肽水平的测定对老年心衰患者预后评估价值分析

    作者:李国丽

    目的::分析对心衰患者钠尿肽水平对疾病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以80例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的钠尿肽水平,根据测定的钠尿肽结果将80例患者分成A组和B组,A组患者42例,钠尿肽为400 pg/ml以下;B组患者38例,钠尿肽高于400 pg/ml者。并同时监测患者的左室舒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和心胸比;随访3个月,分析患者病死率和再住院率。结果:心衰患者的钠尿肽水平随患者心功能水平的增加而上升;B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心功能水平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钠尿肽水测定对老年心衰患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 不同分期帕金森氏病患者血浆 UA和 TNF-α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侯艳雁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帕金森氏病患者血尿酸( UA)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57例帕金森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其不同分期分为4个亚组,即Ι期11例,Ⅱ期21例,Ⅲ期13例,Ⅳ~Ⅴ期12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另选择50例同时期门诊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UA和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UA、TNF-α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分期亚组间UA与TNF-α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组MoCA评分和UA水平均显著低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P<0.05)。结论:帕金森氏病患者血浆内UA水平下降,可能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 提高组织学实验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刘忠平;李质馨;潘晓燕;田洪艳;王弘珺;林冬静;窦肇华

    组织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医学基础课,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组织学内容多且形态结构抽象复杂,学生必须通过实验教学来强化学习效果,实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从课前培训、教学方法、教学反馈等多个环节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中国民康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