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중국민강의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1-4917/R
  • 国内刊号: 周文涛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mkyx@163.com
  • 曾用名: 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编委会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丁二酸洛沙平合并癫痫平片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作者:李长远;李丽霞

    目的:了解丁二酸洛沙平合并癫痫平片对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处于疾病稳定期的患者,使用丁二酸洛沙平合并癫痫平片与单用丁二酸洛沙平维持治疗,随防1年,并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和疗效评定.结果:研究组中痰气郁结证患者无复发,优于对照组的6例;研究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改善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好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亦少.结论:丁二酸洛沙平合并癫痫平片维持治疗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有效预防痰火上扰证及痰气郁结证患者复发,值得推荐.

  • 止痛安神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84例临床观察

    作者:宋朝功;田晓红;张三林

    目的:观察止痛安神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给予止痛安神口服液,对照组给予相应的安慰剂,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HRV)、心绞痛和抑郁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4周后两组的心绞痛和抑郁症状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周后对照组的HRV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HRV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止痛安神口服液能较好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HRV、心绞痛和抑郁等症状.

  • 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治疗40例精神分裂症疗效对照

    作者:徐静文

    目的:研究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意义.方法:将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研究组口服利培酮口服液治疗,对照组口服奥氮平治疗,疗程为12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末、治疗8周末、治疗12周末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辅助检查结果来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末,利培酮口服液组的显效率为45%,有效率为100%;奥氮平组的显效率为25%,有效率为95%;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各因子减分比较上,阳性症状减分、阴性症状减分的差异性不明显(P>0.05),一般病理减分的差异性明显(P<0.05).两种药物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均有改善效果,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利培酮口服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奥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总体疗效相当,但利培酮口服液更适合合并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 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慢性腰腿痛者合并抑郁障碍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王建平;肖玉雄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慢性腰腿痛者合并抑郁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慢性腰腿痛患者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进行筛选,再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发现CESD≥20分者72例(39.78%),HAMD评分总分平均为(31±7.87)分,因子分以阻滞、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和绝望感为高,日夜变化不明显,自知力多完整.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慢性腰腿痛合并抑郁障碍者以中度抑郁居多,阻滞、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和绝望感为抑郁方面主要临床相,自知力多完整.

  • 78例慢性精神病患者感染肺结核的X线观察及临床分析

    作者:孙曼莉

    目的:探讨胸部X线体检对慢性精神病患者感染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病患者感染肺结核的X线胸片进行分析,观察其影像学改变.结果:慢性精神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病变多为继发性,影像表现多样.结论:长期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为结核病的易感群体,临床表现不典型、隐蔽、易患难治、易复发,定期胸部X 线体检是早期发现疾病的十分重要的检查方法.

  • 116例心境障碍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汉波

    目的:探讨心境障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116例心境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双相障碍诊断率为17.2%,新型抗抑郁药应用比例82.8%,情绪稳定剂在抑郁症中的使用率为5.3%,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为67.2%.结论:临床医师对双相障碍的识别和诊断情况不容乐观.对情绪稳定剂的认识不够全面.单用或联用奥氮平逐渐成为临床医师治疗心境障碍的又一选择.

    关键词: 心境障碍 双相障碍
  • 阿普唑仑联合奋乃静治疗24例酒精戒断综合征的对照研究

    作者:何林海

    目的:探讨阿普唑仑联合小剂量奋乃静治疗酒精戒断综合征的疗效.方法:48例存在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阿普唑仑组(采用阿普唑仑联合奋乃静治疗)及氟哌啶醇组(氟哌啶醇治疗),每组各24例,采用酒精戒断综合征评定量表[1]、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疗效.结果:阿普唑仑组的酒精戒断综合征评定量表在治疗第3、5、7天的评分均显著低于氟哌啶醇组,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第5、7天的评分也显著低于氟哌啶醇组.结论:阿普唑仑联合小剂量奋乃静治疗酒精戒断综合征的疗效确切安全.

  • 首发抑郁症患者血糖、血脂的对照研究

    作者:李春燕;郝建辉;郭娅慧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糖脂代谢情况.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6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测量人体学指标: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及腰围/臀围比值(以下简称腰臀比),BMI=体重/身高2(kg/cm2),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FBS)、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结果:(1)抑郁症组空腹TG及血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HDL值抑郁症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抑郁症组餐后TG及血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有一定的糖脂代谢异常,临床医师应该对抑郁症患者的血糖、血脂进行随访监测,以便早期发现、治疗糖脂代谢性疾病.

  • 运动干预对强迫症状的改善研究

    作者:邵晓林

    目的:对具有强迫症状者采用体育运动干预研究,为人们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SCL-90量表、艾森克EPQ量表进行评定,以我院2010年3月至6月门诊有强迫症状者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0人,以体育兴趣小组的活动方式干预,对照组不干预.结果:运动干预6周后,研究组强迫症状(t=3.43,P<0.01)、情绪稳定性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x2=12.4,P<0.001).强迫症状与情绪稳定性、个性特征有相关性.结论:强迫症状的改善效果与运动处方相关;合理安排体育锻炼和娱乐性运动活动有利于改善强迫症状,并能够培养健康的个性和稳定的情绪.

    关键词: 运动干预 强迫症状
  • 喹硫平与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作者:李晓华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3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喹硫平和阿立哌唑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6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完成了研究,喹硫平组31例,阿立哌唑组32例.治疗8周后,喹硫平组显效率74.19%,有效率90.32%;阿立哌唑组显效率78.13%,有效率90.63%.两组疗效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喹硫平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48%,阿立哌唑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两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喹硫平组和阿立哌唑组均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是嗜睡(16.13%:15.63%)、头昏和昏厥(12.90%:15.63%),但两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喹硫平组口干、食欲减退或厌食比阿立哌唑组多(16.13%:3.13%,P<0.05;19.35%:3.13%,P<0.05),阿立哌唑组恶心呕吐、头痛的发生率比喹硫平组多(15.63%:3.23%,P<0.05;18.75%:0.00%,P<0.01).两组锥体外系反应不明显,较少引起体重增加和月经紊乱,没有溢乳现象.结论:喹硫平和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只是表现有异同而已,且患者均能耐受.两种药物均为疗效好、安全性高,对体重和月经影响较小、无溢乳的抗精神病药,且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好.

  • 23例网络成瘾青少年自我和谐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卢业武

    目的:为了了解网络成瘾青少年自我和谐和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用网络成瘾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2009年1月至12月在潜江市精神病医院门诊就诊的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并以潜江市章华高级中学、潜江市刘岭初级中学的学生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在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以及总的功能上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网络成瘾与自我刻板性无明显相关外,与自我和谐的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以及家庭功能的各因子均有显著相关.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自我的灵活性对网络成瘾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23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就诊途径调查

    作者:潘文燕;杜宝国;杨建明;陈冰容;刘磊

    目的:调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就诊途径,使精神疾病患者能得到早期而正确的治疗.方法:完成对234例首发患者及家属调查,包括一般情况、非精神病专科就诊情况、延迟至精神科求助原因、精神科就诊途径及原因、精神病未治疗期病程等;以PANSS评估患者就诊时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非精神科的求助方式主要为社区精神病防治医生、宗教或迷信、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医生、中医药或偏方、普通心理咨询等;到精神科求助的原因主要为患者出现了家属不能接受的行为;延迟至精神科求助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比较匮乏;精神病未治疗期病程(DUP)中位数为7个月,短DUP组的阳性症状总分比长DUP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9,P<0.01),短DUP组的阴性症状总分比长DU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P<0.01).结论:加强社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建立社区精神疾病防治网络,充分发挥社区精神病防治医生的作用,有利于早期发现及治疗,缩短DUP,对改善疾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 88例海洛因依赖者HIV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杨拓;赵荣;程辉;雷月娇

    目的:了解海洛因滥用者HIV感染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对本科住院的88名感染HIV的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对其一般人口学资料和药物滥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被感染者中男性占89.77%,女性占10.23%;平均年龄为(33.21±6.01)岁,25~40岁年龄段占到了92.05%;未婚者占52.27%;无业人员占52.27%;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占86.37%;汉族81.82%;初次吸毒年龄为(22.7±6.08)岁,其中25岁以下者占68.20%;吸毒年限(10.51±3.72)岁;全部有海洛因滥用静脉注射史和性混乱行为;环境、毒友诱惑和心理因素是造成复吸的主要原因.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合并感染HIV人群中以汉族、男性、未婚、无业、文化程度低者为主.初次使用年龄低.加强对吸毒人群特别是注射毒品者进行教育和行为干预,改变吸毒者的认知及行为方式,拒绝共用注射器,拒绝性乱行为是预防HIV感染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 有无幻听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诱发电位P300测定分析

    作者:杨兆正;高茂军

    目的:探讨伴或不伴幻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诱发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共收集18例伴有幻听和26例不伴幻听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事件相关诱发电位P300测定,并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判定其精神症状.结果:事件相关诱发电位P300测定显示伴有幻听精神分裂症患者P3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不伴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P3波潜伏期与幻听呈显著正相关(r=0.29,P<0.05),波幅与幻听呈显著负相关(r=-0.18,P<0.05).结论:伴或不伴幻听的精神分裂症可能有不同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 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危险因素预测研究

    作者:钟薇

    目的:前瞻性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预测方法.方法:对226例同一精神专科内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的攻击行为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筛查出可能的预测因素.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性别、年龄、职业、家庭经济、既往攻击行为史、病情、社会影响、平均病床面积、病房病床数、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入院NOSIE 、出院NOSIE 、入院CGI 、出院CGI 等14个因子显示与暴力行为的发生与否有关.2、多因素结果:排行、既往暴力史、出院NOSIE、生活质量等4个因子显示与暴力行为的发生与否有关.结论:男性、年龄较轻、职业情况差、家庭经济差、排行较少、生活质量差、既往有攻击行为可能为预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危险因素;控制病情,改善病房条件,增加患者活动时间是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暴力行为减少发生的有效措施.

  • 双环醇片治疗氯丙嗪、氯氮平所致肝损害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李小钧;刘琳;王向群

    目的:评价双环醇片治疗氯丙嗪、氯氮平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5例使用氯丙嗪、氯氮平后所致肝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接受每日口服双环醇片75 mg治疗,对照组57例,采用保肝药物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观察连续用药4周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在肝功能与综合疗效方面,两组均得到改善,但治疗组更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未发现与双环醇片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双环醇片治疗由氯丙嗪、氯氮平所致肝损害有效且安全.

  • 不同性别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比较

    作者:介勇;汪作为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韦氏记忆量表(WM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用利培酮治疗超过8周的36例男性、24例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进行认知功能评定,选用60例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均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做对照.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组P300潜伏期延长及波幅降低,WCST及韦氏记忆量表各项成绩(除背数外)均低于对照组(P<0.01 orP<0.05).而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测试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全面的认知功能损害,其认知功能损害无明显性别差异.

  • 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80例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张立亮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0例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与舍曲林组进行对照研究,疗程8周,采用医学结局研究用疼痛量表(MOSPM)、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度洛西汀与舍曲林的总体临床疗效相似,不良反应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度洛西汀起效时间较舍曲林快.

  • 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对首发躁狂患者体质量及瘦素的影响

    作者:金建烽;严清章;巢亚琴;刘邦令;丁睿鹰;顾军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对躁狂患者体质量及瘦素的影响.方法:80例未经药物治疗的首发躁狂患者,随机分为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治疗组各40例.于治疗前,治疗2、4、6、8周,分别测定体重、瘦素.结果:(1)丙戊酸钠组体重、瘦素分别于治疗4,6周开始增高(均P<0.05);卡马西平组体重、瘦素则于治疗6周、8周开始增高(均P<0.05).(2)丙戊酸钠组治疗6周时的体重变化值,8周时的体重、瘦素变化值均高于卡马西平组(均P<0.05).(3)治疗8周时,丙戊酸钠组有55%的患者体重显著增加,高于卡马西平组的32.5%(P<0.05).(4)治疗6、8周时,丙戊酸钠组的体重、瘦素的变化值间有正相关(r=0.337、0.386,均P<0.05).结论: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均可引起体重及瘦素的增高,但以丙戊酸钠更为显著.

  • 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49例精神障碍者的精神症状分析

    作者:焦淑芬

    目的:初步剖析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者的精神症状.方法:随机抽取49例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者检测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1) 与国内常模均分比,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者的躯体化、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5个因子分明显增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分别:t=6.365,P<0.001;t=5.240,P<0.001;t=3.997,P<0.001;t=11.42,P<0.001;t=7.166,P<0.001);人际关系、敌对2个因子分也增高,差异有显著性(分别:t=2.332,P<0.05;t=2.654,P<0.05);(2) 其SCL-90因子中,躯体化与强迫症状、恐怖呈正相关(r=0.408,P<0.01;r=0.581,P<0.01);强迫症状与恐怖呈正相关(r=0.505,P<0.01),与偏执、精神病性呈负相关(r=-0.403,P<0.01;r=-0.322,P<0.05);人际关系与焦虑呈正相关(r=0.283,P<0.05);抑郁与焦虑、精神病性呈正相关(r=0.394,P<0.01;r=0.345,P<0.05),与敌对呈负相关(r=-0.355,P<0.01);焦虑与敌对呈负相关(r=-0.364,P<0.05),与精神病性呈正相关(r=0.540,P<0.01);敌对与精神病性呈负相关(r=-0.286,P<0.05).结论:这种症状分析为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 50例分裂情感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动态跟踪研究

    作者:黄六容;魏炎;张程赪

    目的:探讨分裂情感精神障碍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动态变化研究及临床意义.方法:50例分裂情感精神障碍患者分别在入院第2天、第1月、第2月及第3月测定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患者入院第1月FT3水平(1.6±0.5) ng/ml较入院第2天(2.1±0.6) ng/ml显著下降(P<0.05);入院第2月及第3月FT3水平(1.4±0.5) ng/ml,(1.2±0.4) ng/ml继续下降,前后对照比较研究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FT4、TSH水平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功能变化可能在分裂情感精神障碍患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流浪与正常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常见抗原抗体检测结果对照研究

    作者:钟龙;潘蕾;郝文静;汪富军;胡小平;胡秀秀

    目的:了解流浪乞讨精神障碍患者常见抗原抗体阳性携带情况.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南京市青龙山精神病院住院的流浪精神障碍患者701例采用金标记免疫分析技术(胶体金法)检测乙肝五项、抗HIV、抗Tp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抗HAV、抗HCV抗体,同期正常住院的460例精神病患者为对照组,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01例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抗Tp抗体阳性率4.1%(其中男性2.2%,女性6.2%,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HBV总感染率45.4%,抗-HBs阳性率31.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BsAg阳性率9.3%,抗-HBc阳性率19.0%,高于对照组(P<0.05);抗-HCV阳性率2.4%,HBeAg阳性率1.9%,抗-HBe阳性率5.8%,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流浪精神障碍患者发现1例抗-HAV阳性和1例抗-HIV阳性.结论:流浪乞讨精神障碍患者是某些传染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女性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是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应该常规血清标志物检查,加强监管,积极预防和治疗.

  • 15例无抽搐电休克对认知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建峰;范俭雄;刘刚;高小宁;周群;黄云;李乐佳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对认知功能及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在MECT治疗前后,完成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内分泌激素水平,比较治疗前后患者P300和内分泌激素的差异.结果:P2、N2、P3波幅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仅有T3在所有受试者中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结论:MECT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善患者注意、思维、判断以及言语整合的能力且对内分泌激素影响不大.

  • 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与利培酮口腔崩解片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研究

    作者:邹桂香;张程赪;文万军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与利培酮口腔崩解片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疗程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不良反应量表(TESS)、不良事件记录表、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显著下降,两组间在疗效评定、不良反应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与利培酮口腔崩解片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相仿,起效都较快,不良反应较少,它们都是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 精神科护患冲突的原因与对策

    作者:陈薇;付文霞

    精神科护士是患者就医所离不开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自始至终都需要接触护士,护患关系极为密切.精神科护理工作与综合科的护理工作相比,具有很多特殊性,护患冲突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处理不当,容易激发为护理纠纷,这种关系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到患者就医诊治和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关系到医院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在很多医院的精神科护士基本上都遭受过患者的袭击,因此,探究精神科护患之间冲突的原因与对策有着重要意义.

  • 精神科29起护理缺陷情况分析与对策

    作者:戚惠娟;唐微韵

    目的:分析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上海闸北区精神卫生中心医务科、护理部统计的29起护理缺陷,从事件的种类、发生的原因、发生的时间、人员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在29起护理缺陷中,人员因素是主要因素,占34.5%;其次是制度执行占24.1%;2年以下护士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占44.9%.低年资护士占44.8%;高发时间是夜班占51.7%.结论:加强综合管理,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才能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

  • 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丹毒1例治疗护理

    作者:邓娟;钟红英;卢勇花

    丹毒是一种链球菌所致的网状结构及浅层蜂窝组织的急性炎症[1].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中心部位变暗并脱屑,可出现淋巴管阻塞或水肿,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2009年5 月18日,我院收治1例住院期间伴发丹毒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1例精神分裂症伴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护理

    作者:蒋春艳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预后不良和致残率高的严重精神疾病,至今国内外无有效的预防对策[1].该病的发生,除遗传因素外,是人体生理、心理与环境体系中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肥厚型心肌病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疾病发展缓慢,预后不定,可以稳定多年不变.一旦出现症状则可以逐步恶化,近半数为猝死[2].

  • 住院精神病患者高危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作者:张秋玲;邹文华

    目的:针对精神病患者的高危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预防和有效避免各种意外医疗事故发生的目的.方法:设置长沙市精神病医院男病室2009年3月至9月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60例,作为非护理干预组,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66例(因提前出院20例),实际146例,作为护理干预组,观察4周;将两组患者的伤人毁物、行为紊乱、自杀自伤、外走、暴饮暴食、拒药藏药、体位低血压与跌倒、吞咽困难与噎食等症状列为高危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并将这些行为与年龄、文化程度、住院次数、病程、病种、用药等因素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高危行为比较,护理干预组中的伤人、毁物、行为紊乱、自杀自伤、外走、拒药藏药、暴饮暴食、体位性低血压与跌倒、吞咽困难与噎食等均比非护理干预组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关因素对照显示:30岁以下,初中文化以下,首次住院者,病程4年之内者,病种精神分裂症,联合用药者的高危行为得分更高(P<0.01);经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显示不同年龄,不同病种,不同病程,不同用药患者的高危行为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在精神科病房应加强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护理业务素质,高危行为风险知识,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病室内的环境和设置要适应精神科患者的需求,这样有利于预防和有效避免精神病患者的各种意外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

  • 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40例骨折的原因及预防

    作者:付飞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骨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近三年来40例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骨折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和有较长的住院史的患者或伴有躯体疾病的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发生骨折的多见,被人攻击伤害、精神症状引起的自伤、自残、外逃及其他原因导致的骨折少见.结论: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骨折的原因较多,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大限度地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 城市流浪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的救治管理现状和思考

    作者:陆怡;杨栋元

    2006年12月,根据上海市政府要求,由市民政局等六局办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精神病患者救治工作的实施办法>.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承担了城市流浪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救治工作,在"迎世博"和"世博期间"(2008年11月1日-2010年10月31日)2年时间,共救治收住流浪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157例,在2年多的实践中,我们在该类患者的救治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与同仁探讨如下.

  • 69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婚姻及社会问题分析

    作者:郑红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对躯体、婚姻及社会的损害.方法: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长期大量饮酒导致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结论:通过本文显示出长期大量饮酒对躯体、精神及婚姻、社会功能造成明显的损害,离婚率增高.

  • 电话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杨瑞华;王素红;邱玉华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院外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入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对照组未进行电话随访,分析电话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随访提高了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

  • 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及防范措施

    作者:李光云

    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不断见诸报端,引起民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日益关注.暴力行为指的是直接伤害另一个人的躯体或对某一物体的严重破坏性攻击行为,是攻击行为的一部分[1].攻击行为是任何形式有目的的伤害另一生物体而为该生物体所不愿接受的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症状[2],且因其突发性强、方式多、攻击力强等特点,一旦发生严重地威胁社会、家庭、医护人员及患者的人身安全.为减少与防范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发生.本文通过分析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的原因,来探讨其防范措施.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

    作者:陈威;洛传明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竟争压力的加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作为心因性精神障碍的一种,是指遭遇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1].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创伤后心理失衡状态.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在国外已引起广泛重视并取得不少成就[2].

  • 网络成瘾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金丽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0年7月15日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互联网的普及率持续增至31.8%,手机网民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其中男网民54.3%,女网民45.2%,30岁以上网民占比率升至41%,1/3网民为学生,网民学历结构成低端化变动趋势[1].互联网的出现,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问题,如学生沉溺于网络荒废学业,成年人影响到工作和家庭,严重者导致犯罪.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这一现象,"网络成瘾"的研究便由此产生.

  • 精神病患者及其治疗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秦虹云

    近年来,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广泛应用于分裂症患者,药物相关的代谢综合征,如肥胖、高血糖症、2型糖尿病、血脂障碍等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抗精神病药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由此引发下列问题:(1)、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增高是疾病的内在因素,还是抗精神病药作用的结果?(2)、如果是药物的作用结果,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的效果是否相同?(3)、抗精神病药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通过体重增加,还是通过其他的机制?为此,本文对以上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 儿童孤独症治疗进展

    作者:王舜琏;周丹;杜亚松

    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3岁以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在东南亚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又称为自闭症.其三大核心症状(Kanner三联征)是: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刻板僵硬的行为方式[1].目前孤独症儿童在我国被划归为残疾儿童,是特殊教育安置对象之一.

  • 奖赏缺陷综合征研究进展

    作者:禚传君;王瑛;陈玉辉

    奖赏缺陷综合征(Reward Deficiency Syndrome)这一概念由Kenneth Blum 于1995年提出,指由于基因异常等原因导致脑内奖赏系统内神经递质功能异常,终导致维持大脑正常奖赏愉悦感的多巴胺功能低下(多巴胺释放、转运以及多巴胺受体可利用性异常等),引发一系列冲动性、强迫性以及成瘾性行为障碍综合征[1].

  • 阿托品药物不良事件1例

    作者:王凤芝;付晓平;张黎黎;张佐妹

    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是指使用某种药物而出现的任何不利的临床事件(包括偶然事件),该事件与药物治疗本身无须有确切的因果关系[1].它包含可疑由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R),也包含临床新出现的各种偶然事件及不良损害(例如在使用某种药物期间出现的病情的恶化、并发症、就诊或住院以及化验结果异常等).药师在临床工作中除了完成ADR的监测工作,也应对其它药物不良事件可能对患者造成的损害保持高度的警惕,及时提供药学服务.本文病例为一心律失常患者当地医院使用阿托品后出现意识模糊、语不成句的药物不良事件,提示临床医师及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药物不良事件,及时更改药物治疗方案,保障治疗顺利进行.

  • 口服舒必利致双下肢水肿1例

    作者:杨明华

    患者,女,41岁.既往体健,精神病史10年,因再发自语自笑,孤僻懒散2月入院.入院查体无异常,诊断精神分裂症,采用舒必利治疗,1周后舒必利增至日量0.8 g,患者未诉不适.至2周,患者精神症状明显改善,4周时发现患者双下肢出现对称性水肿,尤以踝关节、足背部为甚,压之凹陷.患者未诉任何不适,日常生活未受影响,查血压、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尿常规均正常.持续1周未缓解,考虑舒必利所致,针对水肿未作特殊处理,而将舒必利换用奋乃静治疗,日量30 mg,1周后水肿完全消失,直至出院未出现水肿.随访3个月未出现水肿.

  • 健康教育对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王朔

    目的:探讨运用健康教育对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360例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比较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健康教育后3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 健康教育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聂凤娇;朱春凤;吴永红;张腾;刘珍如;姚淑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同时实施患者和家属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包括心理沟通、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OL)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后第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健康教育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健康教育后,焦虑、抑郁、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精神病专科医院开展全程健康教育的实施体会

    作者:王红

    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的异常,患者不能正确地认识、判断、评价外界事物,意识不到疾病所在.因此,对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需反复进行.开展全程健康教育就是针对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向精神病医院门诊-住院-出院患者介绍所患疾病的病因、治疗、预防及其它有关知识,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及防止疾病复发为目的的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方法.我院于2009年1月开始在全院各病区试行该教育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与体会.现报告如下.

  • 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

    作者:王秋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在患者住院时的心理状态,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亲属的心理应激水平.方法: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调查表,分别在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对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进行测评.结果:多数亲属在患者入院时存在明显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经干预后他们的SAS和SDS评分随之下降.心理护理干预前、后亲属的SCL-90各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患者入院对其亲属产生明显的心理影响,对其亲属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可提高亲属的心理应激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作者:杜宪慧;杜宪霞;王立娥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糖尿病患者的精神状况,研究组给予心理干预,然后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评分值及研究前后两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均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研究组心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且对血糖的控制有显著改善(P<0.01);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要重视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抑郁、焦虑情绪,使血糖更易于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 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作者:马继东;潘赞;鲍苏

    目的:探讨积极的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研究方法将84例患者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与药物维持加综合干预组各42例,在治疗前、治疗第3、6个月用SCL-90对患者进行评定比较.结果:干预组心理健康状况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可以出现明显的生理、心理、社会学方面的功能障碍.有关专家论证通过系统早期干预手段,可以阻止患者生物学变化的进展,防止慢性症状的产生,减缓衰退,促进大程度康复,及早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寇小君

    目的:了解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健康测试量表(SCL-90),对1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进行评定.结果: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七个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应引起相应重视并给予干预.

  • 心理干预对于更年期职业女性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对照研究

    作者:鞠珍喜;王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于更年期职业女性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市几所学校及机关事业单位内的更年期女性工作者157名作为研究对像,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心理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和对照研究.结果:心理干预前后,干预组SCL-90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等得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t=2.04~2.89,P<0.05).对照组仅抑郁因子得分出现显著性减低(t=2.52,2.05,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更年期职业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

  • 团体心理辅导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

    作者:凤燕琼;陆俊梅;奚丽华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慢性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干预组合并支持性团体心理辅导,疗程16周.干预前后两组均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其效果.结果:疗程结束后,干预组SAN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SPI评分各因子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支持性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

  • 全程导医模式在精神病医院的应用研究

    作者:韩宗琴

    目的:为了给精神疾病住院患者和家属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并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我院从2008年7月开始在原有门诊导医的基础上,增设了住院导医以及病房首接护士的岗位,创立了以"门诊导医-住院导医-病区首接"为一体的全程导医模式,更加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方法:采用对患者和家属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将全程导医模式与传统导医模式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方面、患者安全性方面、病区工作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医院实施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后,男、女病区出院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调查均有明显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导医-住院导医-病区首接"的全程导医模式在精神病医院的应用是非常有效的,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同时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 智能电针配合帕罗西汀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55例疗效观察

    作者:马雁冰;郭雅明;李小静

    目的:观察智能电针灸配合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西药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智能电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观察6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78.0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智能电针配合帕罗西汀治疗更年期抑郁优于单用西药帕罗西汀.

  • 心理及针刺治疗脑卒中语言障碍25例

    作者:邢丹智;邢政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1].患者的神经功能会受到一定的缺损,且患者病灶的部位和大小影响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康复的程度[2].康复治疗能够显著减轻脑卒中患者的残疾程度,结合患者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治疗能够获得积极的效果[3,4].语言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它对患者康复有着严重的影响.2007年-2008年,针对入住我院的25例患者,采用心理及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的语言功能障碍,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 主动工作式与一般性康复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作用的对比分析

    作者:寇金爱;张彬;刘爱东;方东海;张冬梅

    目的:调动慢性精神病患者主观能动性自主参与到社会工作康复治疗中,自愿自主康复,相互交流合作,相互支持鼓励,改善长期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精神活动的衰退.方法:选取138例长期住院慢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分别进行主动工作康复治疗和传统康复治疗3个月后对照研究分析,进行了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1],并将评分前后对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动工作康复治疗与一般性康复治疗均能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对有用的活动(工作、学习等),个人和社会关系,自我照料干扰和攻击行为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P<0.01).主动工作康复治疗PSP总分及几个维度都优于一般性康复治疗(P<0.01).结论:主动工作式康复治疗是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疗法中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对患者重返社会有积极的意义,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从介护度级别把握日间脑卒中康复患者主观生活质量

    作者:刘惠林;大桥卓也

    2000年4月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导入,通所康复开始3年半.通所康复以在宅疗养者为对象.其特征是具备在宅与康复专门设施两者为特点的一种服务形式.符合日间介护计划保险所选定的,利用日间来进行服务,其内容有PT、OT、ST等.

  • 康复训练对40例流浪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朱琼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流浪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1例流浪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康复组进行系统的生活技能训练,社会功能训练和康复教育.在康复训练前,康复训练后第4周末和第8周末分别进行BPRS和ADL评分比较.结果:康复组在康复训练第8周末BPRS总分,缺乏活力因子和敌对猜疑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总分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流浪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护理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作者:王宪琴;刘仲发;张程赪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每周进行一次社区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检查,进行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用药指导,并对其家属进行指导.对照组不做任何指导.两组患者持续随访1年,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RSS)对复发率,再住院率,再就业率进行评估.结果:1、干预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自第2月起减分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干预组患者MRSS、SDS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3、干预组患者复发率(10.0%)、再住院率(4.0%)、未就业率(70.0%)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36.0%)、再住院率(43.3%)、未就业率(92.0%).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社区护理,可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些症状和社会功能.

  • 310名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分析

    作者:阮俊;罗国志;余琼;吴丽红;吴小平

    目的:研究310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状况.方法:采用网络成瘾一般情况调查表,Angoff网络成瘾界定量表对3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总检出率为11.9%,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上网地点、上网时间、上网频率明显相关.结论:网络成瘾发病率有逐年提高趋势,规范诊断与治疗很有必要.

  • 长期滞留在院的流浪精神病患者临床现状调查

    作者:黄彩英;邓大勇;孙录;杨建明;彭志珍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自编的调查量表对2010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时间>1年的125例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长期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多数姓名、年龄、既往史和籍贯不详;滞留在院人数自2005年后逐年增加,至今仍滞留在院107人(其中2005年后入院的人数为104),占85.6%;入院直接原因以脏臭流浪、赤身裸体、伤人毁物、扰乱交通、问话不答为主;存在言语功能障碍者占85.6%、生活自理能力差者占82.4%、智能低下或无法检查者占88%、精神疾病无法确诊者占43.2%;住院后常伴发各种皮肤病、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和躯体疾病,死亡率高.结论:长期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多存在言语功能障碍,难以获得有效信息,诊断和治疗难度大,常合并多种躯体疾病,死亡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和多部门协作救助.

  • 精神科专科门诊抗抑郁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王维勇;符汉兵;周永明

    目的:比较分析我院2009年3月与2010年3月精神科专科门诊抗抑郁药处方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3月与2010年3月我院精神科专科门诊抗抑郁药处方资料,对性别、年龄、抗抑郁药使用情况、联合用药情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抑郁药使用人群以40岁到59岁年龄所占比例大.2009年与2010年抗抑郁药处方的诊断以抑郁症为主,其次为分裂症.2009年西酞普兰所占比例比2010年大(P<0.05),而度洛西汀和氟西汀所占比例2010年比2009年大(P<0.01、P<0.05).2009年以西酞普兰、文拉法新、帕罗西汀所占比例较大;2010年西酞普兰、文拉法新、帕罗西汀、氟西汀、度洛西汀、舍曲林较均衡,且2010年增加了舍曲林,曲唑酮.两年中三环类用药比例均较小.2009年与2010年药物合用情况除三环类药物2010年所占比例比2009年高(P<0.05)外其他没有明显差别(P>0.05).药物合用所占的比例两年中均大于未合用药物的比例.合用药物以苯二氮类为主,其次为抗精神病药.结论:目前抗抑郁药使用以20~59岁年人群占多数,药物方面以SSRI、SNRI等新型的抗抑郁药为主,三环类较少,合用苯二氮类药物及小剂量的三环类药物改善睡眠.

  • 西安市新城区精神残疾等级鉴定的调查分析

    作者:董琳;杜卫涛

    精神病患者残疾等级鉴定工作是"十一五"计划关于精神病患者康复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精神残疾人的关心和爱护.2009年重新办理残疾证以来,我院心理科承担了新城区精神残疾等级鉴定工作.根据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WHO-DASⅡ)分数和18岁以上(含18岁)的精神障碍,依据下述的适应行为表现,将精神残疾分为四级.

中国民康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