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중국민강의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1-4917/R
  • 国内刊号: 周文涛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mkyx@163.com
  • 曾用名: 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编委会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城市户口与流动户口婴儿的喂养与健康状况比较分析

    作者:董保华

    目的:探讨我院地段城市户口与流动户口婴儿喂养与健康状况的差别.方法:通过调查婴儿喂养方式,地段儿童系统管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流动户口婴儿母乳喂养率及贫血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城市户口(P<0.05).结论:加强孕期宣教和哺乳期指导,提高城市母亲母乳喂养率,对流动户口母亲要进行合理辅食添加指导,提高母亲科学育儿水平.

  •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在甲状腺功能减退中的应用

    作者:欧阳彬

    目的:探讨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比检测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促甲状腺激素血清水平.方法: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8 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112例正常健康人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促甲状腺激素血清水平(28.265 ±17.114) mIU/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然而全面对比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结论:目前,检测血清中的促甲状腺激素是临床上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必要指标,相比酶联免疫吸附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准确性、特异性较好,灵敏度高, 简便、快速,可为临床提供良好的检测结果.

  • 盐酸哌罗匹隆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30例临床观察

    作者:孟凤华;李国兰;冷树东

    目的:探讨盐酸哌罗匹隆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盐酸哌罗匹隆片治疗精神分裂症30例,采用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盐酸哌罗匹隆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有效率88.6%,显效率62.8%,不良反应小.结论:盐酸哌罗匹隆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是安全有效的.

  • 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作者:谭佳音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急性腹泻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加补锌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09%和65.4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缩短病程,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齐拉西酮对精神病性抑郁症的增效作用

    作者:马希威;孙红;崔玉泽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用齐拉西酮对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6例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帕罗西汀合用齐拉西酮)和单用组(单用帕罗西汀),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韦氏记忆量表修订版(WMS-RC)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阶段HAMD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第4、6周末,合用组评分显著低于单用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WMS-RC中各项目均明显改善(P均<0.01),而合用组短时记忆的改善比单用组更明显(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帕罗西汀合用齐拉西酮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可增加疗效,安全性好.

  • 老年人高血压病599例临床药物疗效分析

    作者:王丽娟

    目的:高血压病为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应及时治疗、选药.方法:按病情的不同采用一线给药法、二线给药法、三线给药法.本文以硝苯地平组,巯甲丙脯酸组和复方降压片组的治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硝苯地平组治疗350例,显效280例,好转40例,有效率91.4%;巯甲丙脯酸组治疗49例,显效24例,好转19例,有效率87.8%;复方降压片组治疗200例,显效100例,好转45例,有效率72.5%.钙通道阻滞剂疗效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疗效显著,复方降压片组疗效一般.结论:一线药物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较理想;二线药物降压缓慢确切;三线药物不主张单独使用.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与保守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张国华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保守与微创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出血量为25~40 ml的基底节区脑出血149例,随机分为微创组72例,应用微创术治疗.对照组77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结果:微创组治疗后14d S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Barthel指数、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中死亡1例.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

  • 乌拉地尔抢救25例高血压急症效果观察

    作者:王晶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方法:将5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给予乌拉地尔治疗,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0 min、20 min、30 min、60 min、120 min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用药后血压下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临床总有效率96%,无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总有效率80%,心率明显加快.结论:乌拉地尔抢救高血压急症疗效优于硝酸甘油.

  • 帕罗西汀片治疗儿童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秦坤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片(乐友)治疗儿童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8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儿童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应用帕罗西汀片及劳拉西泮片各34例进行对照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帕罗西汀片与劳拉西泮片对广泛性焦虑症均有显著疗效,帕罗西汀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劳拉西泮轻微.结论:帕罗西汀片治疗儿童广泛性焦虑症安全有效.

  • 神经刺激仪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的应用

    作者:连广宇;徐海生;张艳杰;冯红艳;张守江;贺文霞;朱峥晖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使用神经刺激仪定位闭孔神经阻滞对闭孔神经反射的预防作用.方法: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硬腰联合麻醉伍用神经刺激仪定位闭孔神经阻滞,B组单纯硬腰联合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及肌松效果,术中闭孔反射出现的程度.结果:A组患者无闭孔反射出现,B组闭孔神经反射共出现6例,明显高于A组,其差异程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进行闭孔神经阻滞可有效预防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闭孔神经反射.

  • 双穿刺点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单纯腰椎间盘手术的体会

    作者:王嵘巍;刘大船

    目的:比较双穿刺点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单纯腰椎间盘摘除手术中的麻醉阻滞效果.方法:50例单纯腰椎间盘摘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A组,先行T12~L1 硬膜外穿刺向尾侧置管4 cm,再于L2~3用25 G腰麻针直接穿刺正中入路,针孔向头侧,见清亮脑脊液溢出,在10~15秒内注入0.5%布比卡因2.5~3 ml,退出穿刺针.连续硬膜外麻醉B组,根据病变节段选择T12~L1或L1~2间隙单纯行硬膜外穿刺向尾置管4 cm,2%利多卡因15~20 ml分2~3次注入并不断观察血压及体表麻醉范围.每组25例.比较术中镇痛、肌松效果及血压变化.结果:在单纯腰椎间盘摘除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采用双穿刺点腰-硬联合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行.25 G腰麻针直接成功率高.

  • 丙戊酸钠治疗中风后癫痫45例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邓辉;王成芳;董会芹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药物治疗中风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9月至2009年11月中风后癫痫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抗凝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普通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丙戊酸钠药物治疗,治疗后随访观察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发作率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随访观察未见肝、肾及血液系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丙戊酸钠负荷量治疗中风后癫痫效果较满意,且未发现比较明显的药物毒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三联药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6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雪梅

    目的:探讨三联药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的13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66例,对照组(B组)64例.B组用卡托普利与尼群地平;A组用倍他乐克、卡托普利与尼群地平联用(称三联药法):倍他乐克每次6.25~12.5 mg,2次/d;卡托普利12.5~75 mg/d;尼群地平每次10 mg,3次/d.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变化调整剂量,以达治疗目的,倍他乐克大剂量为25mg/d,卡托普利为75 mg/d,尼群地平为30 mg.5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记录降压效果、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3.94%,B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三联药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用药方案有效.

  • 奥氮平与利他林治疗儿童多动症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夏远东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他林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儿童多动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奥氮平及利他林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末用多动指数量表(Conners)、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奥氮平和利他林组的患者在治疗12周末多动指数总分和行为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在治疗12周末奥氮平组的行为总分较利他林组明显降低;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奥氮平治疗儿童多动症症状和注意缺陷的效果与利他林相当,但对行为障碍的总体改善程度要优于利他林.

  • 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琼;丁娜;鹿丽华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住院的80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疏血通及普通治疗.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在心绞痛缓解时间、心绞痛消失时间、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方面(P<0.01),治疗前/后ST段平均下移程度(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甘油三脂,有显著差异.结论:疏血通可安全有效的缓解不稳定心绞痛.

  • 低分子量肝素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玄太权

    目的:评价低分子量肝素与奥扎格雷纳联合用药,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方法:应用上述两种药物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与葛根素治疗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低分子量肝素、奥扎格雷钠联用组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14 d,联用组总有效率、明显有效率(分别为88.3%和69.7%)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7.3%和38.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量肝素与奥扎格雷钠联用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 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波;郭桂荧

    目的:采用高氧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高氧液加药物治疗,对照组单采用药物治疗,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改善血流变学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高氧液体疗法治疗脑梗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梗死 高氧液
  • 茴拉西坦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

    作者:张红燕;邓炳煙;孙红霞

    目的:探讨茴拉西坦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用利培酮合并茴拉西坦300 mg/d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2~6 mg/d治疗,应用WAIS-RC、WM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8周后WAIS-RC、WMS量表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茴拉西坦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优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故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建议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茴拉西坦治疗.

  • 胰腺癌的遗传易感性

    作者:许幼仕;许荣海;黄美虹;彭维林;黄秋生

    在欧洲和北美的人群中,胰腺癌在癌性死亡原因中列第五位,发病率4~7/10万,死亡率100%.尽管诊断和围手术期处理有了提高,可是预后并没有显著改善,5年生存率为5%[1].胰腺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包括遗传、环境、感染等多种因素参与.

  • AF治疗胸腰椎骨折49例分析

    作者:李万云

    目的:探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4月手术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49例,男32例,女17例,年龄17~62岁,平均37.6岁.受伤节段为T11~L4.侧位X线片示骨折椎体揳形变.骨折椎体高度压缩程度为1/4~3/4.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6年5个月,平均26个月,椎体前后缘高度分别由术前平均36.5%和80%恢复到术后平均93.2%和98.2%,Cobb's角由术前平均24°恢复到术后平均2.3°,脊髓损伤患者按Frankel分级,除4例A级无明显改善外,其余病例均有明显改善,平均改善1级以上.结论: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是肯定的.是否减压和植骨要看病情及每个医疗人员的习惯.

  • 136例房颤抗凝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贾茹芹

    目的:分析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现状,探讨基层医院房颤抗凝治疗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我院136例房颤患者住院及门诊随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1例为慢性房颤,其中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占75例,接受华法林治疗的占36例.未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原因:4例为抗凝禁忌症.38例为医生担心出血并发症和患者不能按要求检测INR和患者的依从性差,这类患者多数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作为替代华法林抗凝的措施.INR达标率33.33%(12例). 结论: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存在应用不足,因而加强医生对华法林抗凝知识的教育及使用安全有效的抗凝新药达比加群酯将会更好地促进房颤的抗凝治疗.

  •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检测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黄延平

    目的:探讨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与放射免疫法对比检测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放射免疫法测定36 例原发性肝癌、32 例肝硬化和60 例正常健康人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结果: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的甲胎蛋白血清水平(86.956±160.237) ng/ml,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放射免疫法(RI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优于放射免疫法.结论:目前,检测血清中的甲胎蛋白水平是临床上诊断肝癌的至关重要的指标,相比放射免疫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快捷、简便可为临床提供理想的检测结果.

  • 厄贝沙坦治疗34例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齐捷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1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血压(BP)、心率(HR)、心胸比率变化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比较轻微.结论:厄贝沙坦治疗老年CHF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老年CHF的一线药物.

  • 分析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可行性

    作者:房志华;王建中

    目的:探讨急性ST段型心肌梗死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介入治疗(PCI)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4例行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组(80例)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组(64例).对比观察:1)穿刺成功率与PCI成功率;2)术中置入支架数及指引导管的选择;3)穿刺的并发症;4)住院期间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置入支架数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穿刺并发症低于股动脉组(2.5%:12.5%,P<0.05).经桡动脉途径往往需要支撑力较好的指引导管.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时,经桡动脉途径安全、有效,是可行的.

  • 通心络治疗脑动脉硬化症80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先均

    目的:探讨通心络在脑动脉硬化症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医院住院诊断脑动脉硬化症80例予通心络口服治疗前、治疗后6周的临床表现,TCD及TC、TG、HDL-C、尿酸进行比较,判定患者疗效.结果:经通心络治疗后有效率达83.75%(67/80),其中痊愈44例,显效23例,无效10例,2例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肺部感染进展至呼吸衰竭死亡,1例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死亡.结论:通心络在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 参一胶囊联合局部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8例的临床研究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小瑞;寇小格;张清琴;杨留中;崔艳慧

    目的:观察参一胶囊联合局部姑息放疗对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8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因年老体弱或合并有内科疾病不能耐受全身化疗的患者,口服参一胶囊20 mg/日,1日2次,连服12周,同时给予局部原发灶及转移灶局部姑息放疗,12周后进行全面评价.结果:所有48例均可评价疗效:CR 4例, PR 16例,总有效率(RR)为41.6%, SD 16例,疾病控制率(DCR)为75.0%,PD 12例,其中性别、病理类型、吸烟史、年龄等因素都与RR相关.有效患者的中位缓解时间为12个月(95%CI为5.6~16.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2.5个月(95%CI为8.6~14.2个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8.4个月(95%CI为4.1~10.2个月), 1年生存率为42.6%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常见的反应有口干、大便干燥、便秘,偶尔血压升高,一般不影响治疗.结论:参一胶囊治疗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辅助治疗药物值得推广.

  •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作者:李裕基;张宏文;张文顺;高欢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4例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治疗,疗程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HAMA评分均较帕罗西汀组显著下降(P均<0.05);治疗4~8周,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74.1%和59.2%, 帕罗西汀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79.6%和63.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1.6%,较帕罗西汀组44.4%显著为低(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与帕罗西汀相似,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轻.

  • 综合干预对免费服药精神分裂患者疗效的影响研究

    作者:谢守付;董晔;李奕;乔晶;张宇楠

    目的:评估综合干预方法对接受免费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500例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0人,干预组的患者每月由专业医生随访发药并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的患者每月在社区集中取药.观察1年,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社会功能、幸福感指数、监护率、复发率、再住院次数及肇事肇祸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疾病疗效、社会功能、幸福感指数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年均复发次数、年均住院次数、肇事肇祸次数上均呈下降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干预方法能提高免费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幸福感,能减少复发,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 阿托伐他汀逆转动脉僵硬度多中心、开放临床研究

    作者:王宏宇;张瑞岩;罗建方;王敏;谢俊;房玲;李丽红;刘康;黄健;谭学君;龚兰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67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62.42±9.41)岁(范围35~80岁).受检者3例为单纯高脂血症,3例为单纯糖尿病患者,5例为单纯冠心病患者,56例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观察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4周、12周和24周时血脂水平及动脉僵硬度的改善状况.动脉僵硬度的评价应用脉搏波速度测定系统(pulse wave velocity,PWV)和血压脉搏测量装置.颈动脉-股动脉PWV(C-F PWV)、颈动脉-桡动脉PWV(C-R PWV)和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作为反映动脉僵硬度改变的指标.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12周、24周相比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5.12±1.18) mmol/L,(4.05±0.82) mmol/L,(4.18±0.80) mmol/L和(4.27±1.00) mmol/L,与基线相比,均为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治疗后显著下降[分别为(2.95±0.92) mmol/L,(2.11±0.64) mmol/L,(1.24±0.24) mmol/L,(1.28±0.29) mmol/L,与基线相比,均为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治疗12周后明显增加,并持续至24周[分别为(1.33±0.40) mmol/L,(1.24±0.29) mmol/L,(2.22±0.72) mmol/L,(2.31±0.83) mmol/L,与基线相比,均为P<0.01].C-F PWV治疗后显著下降[分别为(12.33±2.54) m/s,(11.43±2.46) m/s,(11.18±2.05) m/s,(11.14±1.77) m/s,与基线相比,均为P<0.01];C-R PWV治疗12周后明显降低并持续到24周[分别为(10.07±1.89) m/s,(9.71±1.39) m/s,(9.62±1.41) m/s,(9.52±1.33) m/s,与基线相比,均为P<0.01].CAVI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并对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动脉僵硬度有益,对动脉结构的改变需更长期的治疗.

  • PCI术后6个月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调查

    作者:韩娜;郜玉珍

    目的:探讨PCI术后6个月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11月在山西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成功实施PCI术后6个月的患者182例,以调查问卷为工具,采取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调查,评估患者术后6个月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CI术后6个月的患者完全遵医服药的依从性仅为38%.患者的用药知识、用药信念行为以及社会支持对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定期对出院患者随访,不断强化用药知识,提高社会、家庭支持.

  • 高脂血症395例临床分析

    作者:贾振魁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HL)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方法:对2008年1 221例在我院健康体检人员中395例HL和826例无HL的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HL的发病率为32.35%,公务员HL和高甘油三酯血症(HT)发病率高于教师(P<0.001),男性HL、HT和混合性高脂血症(CHL)发病率高于女性(P<0.001),HL、高胆固醇血症(HC)和CHL组冠心病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1),各型HL患者的SBP和DBP均高于对照组(P<0.005),HL、HT和CHL患者空腹血糖(FPG)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男性和中年后女性、高血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者是HL的高发人群,预防和治疗HL,对预防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管功能改变及坎地沙坦干预的影响

    作者:阮长武;陈锐;王占成;沈艳;袁柳;李谨;蒋云

    目的:旨在探讨血管病变检测系统在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管结构和功能评价中的价值,并了解坎地沙坦干预的效果.方法:运用血管病变检测系统对31例正常人和43例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管功能进行测定,并将43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坎地沙坦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管功能指标[四肢血压SBP、DBP、PP、MAP、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和心脏射血分数(EF)改变的情况]结果:常规治疗组和坎地沙坦组四肢血压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显著下降,坎地沙坦组下降更为突出.两组BaPWV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759.67±274.21)cm/s 比(1438.32±325.43)cm/s, P<0.05; (1764.38±352.24)cm/s 比(1438.32±325.43)cm/s,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分别为(1634.53±272.26)cm/s,(1524.62±3012.30)cm/s,P均<0.05].两组ABI和EF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治疗后均明显升高,坎地沙坦升高更显著.结论:血管病变检测系统对于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管结构和功能评价很有价值.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管功能早期明显异常,常规抗高血压治疗和坎地沙坦治疗均能明显改善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管功能,坎地沙坦治疗效果更优.

  • 超声观察日常生活干预对脂肪肝逆转的作用

    作者:孙志英;贾化平;梁会泽;周环宇;张岚;高东;王海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的声像图特征及日常生活干预对脂肪肝的逆转作用.方法:2006年至2008年两院健康体检13 580例,超声检出脂肪肝5 169例,对脂肪肝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型统计,并给予健康指导,1年后随访超声检查,观察日常生活干预的效果.结果:脂肪肝约占健康体检人数的38%,轻度脂肪肝2 716例,占20%;中度脂肪肝1 807例,占13%;重度脂肪肝543例,占4%;局限非均匀性脂肪肝103例,占1%.日常生活干预1年后,超声复查:95%轻度脂肪肝和27%中度脂肪肝图像恢复正常;另有73%中度脂肪肝转为轻度脂肪肝;64%重度脂肪肝较前好转,另36%图像改变不明显;而局限非均匀性脂肪肝76%完全恢复,24%较前好转.结论:超声检查是健康体检诊断脂肪肝的重要手段,日常生活干预对脂肪肝的逆转有重要意义,而超声随访则能为判断日常生活干预效果提供切实依据.

  • 收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作者:曹九英;许律琴;向锋

    目的:探讨收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2008年1月至12月在本院精神科住院的300例收容精神病患者和300例非收容精神病患者住院资料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收容组与非收容组性别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收容组与非收容组外地户口、年龄18~35岁、生活自理、家属联系情况,院外肇事肇祸情况,院内冲动、伤人毁物行为,合并躯体疾病情况,了解既往史情况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了解收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收容精神病患者康复.

  • 1例2型糖尿病并发肛周脓肿患者的护理

    作者:邢慧玲;郝秀华

    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防御机能下降,对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反应下降,血糖浓度过高,有利于一些细菌的繁殖生长.糖尿病患者的并发化脓性细菌感染发生率为8.2%~20%[1],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疖痈蜂窝组织炎,严重者可使糖尿病加重,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我院于2008年4月收治1例糖尿病并发肛周脓肿并形成肛瘘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将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 浅谈临终关怀

    作者:解秀鸿

    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以探讨临终患者的生理、心理特征和社会实践规律,尽可能在生命终止前的短暂阶段,减轻疾病的痛苦为主要研究内容,并与医学护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种学科领域密切相关的边缘、交叉性学科.是人类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类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自然提出的要求.1967年世界上第一个临终关怀组织-"圣克里斯多弗"关怀中心-由英国人桑德斯博士在伦敦创立[1].由于临终关怀必然要涉及到各种症状的姑息治疗,所以在肿瘤科领域它和姑息治疗往往是同义语.

  • 25例重度子痫前期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葛凤兰;苏春艳

    重度子痫前期是指妊娠20周后,血压≥160/110 mm Hg,尿蛋白≥20 g/24 h,重度水肿等症候群,为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同时伴有多脏器的损伤及功能障碍,是威胁孕产妇及围生儿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近年来,围产医学界关注该病对母婴的危害,因此,对该疾病患者的预防、治疗、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 急性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

    作者:刘军

    摄食-吞咽障碍在急性脑卒中较常见,尤其是脑卒中后出现的假性延髓性麻痹,若得不到及时早期的康复护理,可引起呛咳、吸入性肺炎,甚至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吞咽障碍者必须尽早介入吞咽功能的训练,改善吞咽功能,以补充足够的营养与水分,从而增加机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康复.2007年3月至2009年11月我科对42例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进行系统的饮食护理,实施了吞咽障碍为主的康复护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 骨科患者疼痛的评估及护理干预

    作者:虎春洁

    疼痛被称为第五生命体征,是绝大多数骨科患者就诊的首要主诉,常伴随着骨科患者治疗的始终,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而且是造成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和生命质量,因此,解除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护理人员缺乏疼痛评估知识、不能正确使用评估工具对疼痛进行客观有效地评估和记录,疼痛及药物止痛观念老旧[1],以致患者的疼痛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因此,正确评估患者的疼痛,采取有效的疼痛控制和护理措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 251例经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护理

    作者:于艳丽;崔洪红;张晓丽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61例接受经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患者术前予以心理护理,术中严密观察、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手部血液循环、并发症及做好出院指导等措施.结果:251例患者无护理并发症,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5.8%.结论:高质量的围术期护理是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手术成功、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 脑梗死患者的护理

    作者:王翠英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总结出脑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采取系统化的护理模式和循序渐进的规范化的康复护理.结果:35%的患者肌力恢复,生活完全自理,语言表达能力、躯体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逐渐增强,吞咽动能逐渐恢复正常.无受伤、误吸、窒息、压疮、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其他合并症治愈.结论:脑梗死是一种患病率和致残率极高的疾病,它不仅导致患者躯体残疾,而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很大的影响,出现很多心理问题,精心治疗和护理是增强患者治病信心和康复的基础,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康复的保证,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的训练是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关键.

  • 50例酒精依赖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和护理对策

    作者:朱艳玲;杨薇;高欢

    目的:分析酒精依赖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半定式表格对50名酒精依赖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酒精依赖所致精神病患者以男性文化程度低者居多,社会功能明显受损,临床表现多样且合并有较多的躯体疾病,以肝脏疾病和消化道疾病多见.结论:酒精依赖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宜早期戒酒,加强对合并症的治疗,细致的做好各种症状的护理,适时的辅以心理疏导,积极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 浅析精神科归档病历护理记录缺陷及综合干预对策

    作者:周先华

    目的:分析精神科归档病历护理记录书写缺陷原因并探讨综合干预对策.方法:对2008年786份出院归档病历的8 152次护理记录存在的缺陷进行总结分析、分类登记及护理记录质量检查评分;针对护理记录缺陷采取相应干预对策,并对2009年805份出院归档病历的8 561次护理记录存在的缺陷进行分类登记和护理记录质量检查评分.结果:2009年805份出院归档病历的8 561次护理记录缺陷发生率为5.41%,护理记录检查质量评分均分为98.31±3.25;2008年786份出院归档病历的8 152次护理记录缺陷发生率为18.72%,护理记录检查质量评分均分为93.53±3.16,与2009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完善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监控机制,提高护士综合素质,能有效降低精神科护理记录书写缺陷发生率,提高精神科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两种不同路径行冠脉介入诊治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玉琼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我院自2005年开展冠脉介入治疗以来,一直以股动脉为穿刺途径,但因腹股沟区解剖较复杂,术中使用抗凝剂,给术后的止血造成较大困难,且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李玉平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系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其基础病变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对140例脑卒中急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高长云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急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确诊的260例首发脑卒中导致急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治疗组(康复组,140例)和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对照组(对照组,1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康复组同时给予康复护理治疗,包括卧床期合理的肢体位置摆放,心理干预,被动运动等,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对运动功能进行评测,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结果:康复护理治疗组 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确实对脑卒中急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 中药对脑血管的保护作用及其防治脑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晓雪;赵洪礼;姚成芳

    脑血栓形成所致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死亡三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因此研究血栓形成的机制,寻找有效的抗栓、溶栓药物显得尤为重要,许多中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因其具有多治疗靶点、不良反应极少而日益受到基础与临床医学家的关注和青睐,本文就中药对脑血管的保护作用及其防治脑血栓形成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作一综述.

  • 老年性痴呆患者功能训练的护理进展

    作者:李彦博

    人口老龄化,使老年性痴呆患者不断增多,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65岁以上的患病率为5%,85岁以上老人的患病率为20%[1].老年性痴呆病程长,出现精神症状,行为、情感紊乱,严重影响患者和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无根本的突破.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功能训练对减轻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质量尤为重要[2],现将老年性痴呆患者功能障碍特点和训练综述如下.

  • 痰热清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概况

    作者:高艳青;刘俊;邓翔;于青伟

    痰热清注射液是国家中药二类新药,主要成分是黄芩、熊胆粉、山羊角、二花、连翘,属高效、低毒、安全价廉的中药抗菌消炎注射液.临床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解热化痰的治疗.近年来,国内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观察,不但证实了其具有确切的抗菌消炎,解热化痰等作用,而且发现其具有抗病毒等作用.现将其近年的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 护生参与指导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实践

    作者:张会敏;张海洋;张金华;李秀敏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护生资源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指导.方法:选取护理本科大三学生中成绩较好,具有爱心、责任心和细心,沟通能力较强且自愿参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的优秀护生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在社区医护人员的带领下参与指导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用药依从性,血压的有效控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较健康教育之前明显提高.结论:利用当地医学院校护生参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提高了当地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治疗效果,改变了高血压患者行为的认识;同时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护理专业内涵的理解.

  • 实施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宫颈环扎术后患者的影响

    作者:汤建萍;李莹莹

    目的:探讨对宫颈环扎术后患者及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对延长患者的孕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胎儿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向患者及家属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发放我院沿用多年不断完善的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表,比较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知识的效果评价.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及家属在健康知识结果评价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结论:对宫颈环扎术后患者及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有效发挥家属的社会支持作用,延长患者的妊娠期,取得良好的结果.

  • 麻醉的术前心理干预对患者全麻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作者:黄贵林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500例择期于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ASA I-II级,无特殊用药史,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50例,仅进行常规术前基础护理;研究组250例,于术前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包括术前与患者谈话,介绍手术室环境及设备,耐心解释有关手术和全身麻醉的一般知识及需要配合的一些事项,教会患者平静呼吸、配合气管拔管,听指令动作等等,询问患者对麻醉的需求,了解患者紧张焦虑的原因,并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和安慰.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焦虑心理的因素分析与应对

    作者:肖艳;申学斌;李全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焦虑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交谈、问卷调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理焦虑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减轻和解除患者焦虑心理.结论:认真收集和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运用较科学的心理护理措施才能取得一定效果.

  • 精神科医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继东;潘赞;鲍苏

    目的:探讨精神科医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应对方式.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SCSQ)量表对102例精神科医生进行心理健康状态测评.结果: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精神专科医院医生总体在SCl-90中的强迫和抑郁症状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焦虑症状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积极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症状因子呈极显著性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抑郁和焦虑症状因子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与强迫、躯体化症状因子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科医生心理健康状况滞后于全国成人水平,总体水平较差.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精神科医生的心理健康.

  • 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乳腺增生患者的影响

    作者:杨明艳;龙子仙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乳腺增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70例,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加用中医整体观,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观察组对乳腺增生认知程度显著提高;在药物依从性、病后调护、健康行为、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等五个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模式不仅能改变其不良的健康观念,降低乳腺增生患者的复发,更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及ADL的影响

    作者:吴芳芳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及ADL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临床基础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运动疗法、作业治疗认知训练、ADL训练、心理护理.采用BRUNNSTROM评定患者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A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对其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 超早期康复训练对50例急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作者:史莉瑾;邢红霞;王玉梅;李杰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急性卒中患者分别进行基础治疗和基础治疗加超早期运动康复与生活能力训练,于入院时和4周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测评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组内及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1),康复组改善明显.结论:超早期康复训练在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关键词: 康复 卒中 运动障碍
  • 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的脑梗死1例

    作者:战晓梅

    1 病例患者,男,75岁,无故坚信其老伴有外遇,伴记忆力下降半年余.该患者半年前开始特别关注老伴的行踪,每次老伴外出回来他都刨根问底,问老伴干什么去了,跟谁一起去的.不让老伴跟异性来往,限制老伴外出活动.言语中流露出担心老伴有外遇,害怕老伴和他离婚.对周围人的言行特别在意,总认为都和他有关.

  • 糖尿病并发体位性低血压1例

    作者:贾秀平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1岁.主因发作性头晕3年住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史8年,口服优降糖2.5 mg,日3次,未监测血糖,且住院前1个月自行停降糖药.头晕每天均有发作,伴心悸,四肢湿冷,无明显诱因.卧床休息后自行缓解.无意识障碍及晕厥,无肢体活动障碍.查体:T:36.2 ℃,P:98次/分,R:20次/分,BP:130/90 mm Hg,心肺腹部无异常发现,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后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沉及电解质,胸片,心电图均未见异常.颈椎片,双肾上腺,头颅CT无异常.心脏超声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 四例胆石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作者:李呈祥;吴文枝

    本文收集我院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胆石病合并心律失常共4例,占同期住院患者中心外因素引起心律失常的12.5%.其临床特点为慢性起病,以心外症状为主,心电图明显异常,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不佳,经手术取石后可根治.现报道如下.

  • 中风后抑郁症调查分析报告

    作者:朴宗宇;朴文学

    探讨中风后抑郁症的易发人群以及社会活动, 患者的心态等因素与抑郁症发病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提供目标依据,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为本人几年来在韩国和中国诊疗的中风病患者.采取填写统一制作的调查表格的方法.凡符合临床中风后遗症及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即可作为调查样本.

  • 腹部闭合伤合并颅脑损伤的救治

    作者:王宏伟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伤合并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204例腹部闭合伤合并颅脑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50例,好转36例,死亡18例.结论:腹部闭合伤合并颅脑损伤病情复杂,病残、病死率高,应早诊断,早治疗.

  • 克林澳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楠

    克林澳(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是一种新型心脑血管治疗药物,其独特药理特性表现在对内源性腺苷的增效及弱钙离子阻滞的双重作用,可选择性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同时具备了扩张血管,改善循环及营养,解除血管痉挛等作用.我院在常规治疗采用克林澳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体征-感觉过敏

    作者:白衣成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在肺外结核中大约有5%~15%的患者累及神经系统,其中以结核性脑膜炎常见[1],该病早期临床表现多样常易误诊,我院从1999-2005年共收治18例,其中有8例出现感觉过敏,报告如下.

  • 反复桡动脉穿刺自然形成内瘘32例观察

    作者:赵顺齐;杨斌桂;屈巧兴

    自身动-静脉内瘘(AVFs)是指利用自身血管制作的动静脉分流结构,人为地将血流量足够大的动脉血引流到容易穿刺的表浅静脉,建立理想的体外循环,为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创造条件.

  • 祛浊胶襄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晓平;黄丽丽;姚玲

    高脂血症是目前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多种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因此,寻找有效的降脂药物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导致的心脑血管病变,延长人类寿命,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应用祛浊胶囊治疗37例高脂血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出血性脑梗死43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辉;安超

    出血性脑梗死并非少见,尤其见于大面积脑梗死.自CT、MRI检查普及以来,其临床诊断有了很大提高,回顾我院2000年3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43例,对其临床资料及诊治结果分析如下.

  • 小剂量奎硫平治疗顽固性难治性失眠42例

    作者:张彬;展闯;孔艳翎;寇金爱;刘爱东

    目的:应用小剂量奎硫平治疗顽固性失眠做以研究阐述.方法:符合入组标准42人,治疗前均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分别给予小剂量奎硫平晚1次口服,分别于2、4、6、8、12周后再次应用PSQI量表评分.结果:3人失访,2人因不能耐受停药,37人病情明显好转,3人治愈,12周PSQI量表减分率17.23±2.77(P<0.01).结论:小剂量奎硫平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肯定,耐受性好,值得推广.

  • 增液承气汤治疗氯氮平致便秘65例

    作者:朱必苓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治疗氯氮平所致便秘的疗效.方法:用中医辩证论治方法,选用增液承气汤随证加减治疗65例便秘患者.结果:总有效率达96%.结论:增液承气汤治疗氯氮平所致便秘的疗效满意,是治疗便秘的有效方法.

  • 抗抑郁药临床应用品种变化趋势

    作者:孟丽华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抗抑郁药用量的调查统计,分析该类药物临床应用品种的变化趋势,为合理用药及药品计划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研我院7种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计算三环类抗抑郁药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占总量的比例,根据使用金额较大或具代表性.选择目前我院使用的抗抑郁药7个品种,逐一计算不同年份的用量,分别将各药及两类药的用量做比较.结果:三环类药物的使用逐渐减少,而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药物使用逐渐上升.结论:随着药理学的快速发展,新型的抗抑郁药物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越来越受到临床患者的青睐.

  • 83例精神病司法鉴定案例分析

    作者:钟云川;胡必丰

    目的:总结今年以来精神病鉴定形势的变化.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至11月83例鉴定案例分析.结果:委托单位多元化,交通事故致脑外伤性精神障碍案例增加.结论:司法精神病鉴定在新形势下发生了新的变化.

  • 利培酮对心电图Q-T间期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春燕

    研究抗精神病药对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之诊断标准,无重大躯体疾病,共80例,分组:利培酮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17~45岁,平均 (23±7)岁,病程1.1~8.2年;氯氮平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18~25岁,平均(24±8)岁,病程1.3~8.6年.两组以上各项无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清洗2周内利培酮从1 mg开始渐加至4~6 mg/d;氯氮平从首次12.5 mg渐加至250~400 mg/d,不合并其他抗精神病药.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个月分别描记心电图.

  • 中青年人脑出血78例临床分析

    作者:薛秋芳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出血部位.方法:选择78例15~45岁的脑出血患者,分析其病因、出血部位和危险因素.结果:发病原因:脑动脉粥样硬化27例,脑血管畸形21例,动脉瘤7例,肿瘤5例,脑底异常血管网3例,原因不明15例.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吸烟、过量饮酒、高脂血症、家族史.结论:中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管畸形常见,以高血压为常见的危险因素.

中国民康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