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중국민강의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1-4917/R
  • 国内刊号: 周文涛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mkyx@163.com
  • 曾用名: 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编委会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住院老年痴呆患者亲属焦虑情绪多因素分析

    作者:李宝梅;延英芹;韩静;李林芳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痴呆患者亲属的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随机抽样的原则调查2002年6月-2005年6月住院老年痴呆患者亲属130名,使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制问卷进行逐人评定. 结果:130名家属中有63名出现焦虑症状,其发生率为48.46%,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其焦虑情绪的5项因素.按作用大小依次是:家属健康情况,家属性格,家属年龄,与病人感情,与病人关系.结论:患者亲属的焦虑情绪发生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 慢性酒精中毒伴发癫痫24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培学

    目的:了解慢性酒精中毒伴发癫痫的临床情况.方法: 对慢性酒精中毒伴发癫痫的24例住院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癫痫发作多数与酒精戒断及增量或减量有关,发作形式以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GCT)居多.结论:癫痫发作与长期饮酒有关.酒精对脑细胞的直接作用致脑细胞代谢紊乱,诱发脑电波异常.

  • 丙戊酸钠治疗心境障碍-躁狂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胡景宏;张健刚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2例躁狂症患者,给予丙戊酸钠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BRMS量表评分进行观察.结果:经丙戊酸钠治疗前后BRMS总分有较大幅度下降,P<0.05.结论:丙戊酸钠治疗心境障碍-躁狂症的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

  •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电图的影响

    作者:何俊鹏;王雪梅;于长洪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心脏的影响. 方法: 对7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利培酮治疗,定期行心电图检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在治疗的第1个月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用药前稍高,第2、3个月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降低.相关分析发现:心电图异常的发生与年龄、药物剂量和心脏原有的功能性变化无关.结论:利培酮对心脏影响轻而可逆.

  • 国产氟西汀与马普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作者:娄渊敏;李洛卢;杨淑红

    目的:评估国产氟西汀和马普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为期6周国产氟西汀和马普替林治疗观察.疗效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不良反应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周末各评定一次.结果:国产氟西汀和马普替林对抑郁症的疗效相当,国产氟西汀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结论:国产氟西汀是一种疗效较好而安全的抗抑郁药物,且服用方便,适合临床使用.

  •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对照研究

    作者:赵黎君;韩耀静;罗烈岚

    目的:对比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的痴呆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对60例首次住院痴呆患者分别给予奥氮平、利培酮治疗,每组各30例,疗程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评定时间为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周末.结果: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奥氮平组起效快于利培酮组.组间比较:在治疗2周末两组间阳性症状分和PANSS总分有显著差异(F:0.003及0.042,P<0.05),余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临床有效率:奥氮平组80% ,利培酮组76.7%.两组产生副反应少,严重程度轻.结论:奥氮平治疗痴呆患者的痴呆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起效更快,且副反应轻而少,安全性好,适用于老年患者.

  • 抑郁症患者维持治疗药物情况分析

    作者:谭常赞;李华芳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维持治疗期间应用抗抑郁药及联合用药情况,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查阅2004年10月-11月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配药,处于维持治疗期的抑郁症患者病历共339份,分析抗抑郁药使用情况.结果:SSRIs已成为抑郁症维持治疗的首选品种,其中氟西汀居首位,为61.23%.联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较普遍,占64.01%.结论:抑郁症患者维持治疗期间抗抑郁药的使用基本规范、合理,但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在维持治疗中有滥用现象,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关键词: 抑郁症 维持治疗
  • 阿立哌唑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轶琛;马筠

    目的:研究应用阿立哌唑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例9~15岁经CCMD-3诊断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应用阿立哌唑治疗8周,采用BPRS评定疗效,ESRS和实验室检查评价不良反应. 结果:阿立哌唑对儿童精神分裂症各种症状均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疼、焦虑、静坐不能、失眠,其他不良反应少见.结论:阿立哌唑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值得推广使用[1].

  • 尼蒙舒与氟奋乃静癸酸酯治疗精神分裂症120例双盲对照研究

    作者:叶仕能;袁凤来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系统观察尼蒙舒和氟奋乃静癸酸酯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以期进一步确定其临床应用价值.

  • 抗精神病药物与阴性症状的关系双盲对照研究

    作者:张强;贺方仁;田月礼;赵圣兰;孙自豪

    目的:为了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衰退期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从我院32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中,抽取病历资料完整的35例男女患者(男25例、女10例),随机分为停药组、服药组.采用随机分层,盲式对照,定量观察的方法,对两组患者在实验前后进行两次SANS评定,并进行双盲对照观察. 结果:两组间一般性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前两组SANS总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实验后SANS总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停、服药组实验前后SANS总分自身对照差异无显著性(P>0.05);停药组实验前后SANS各分量表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衰退期的阴性症状与抗精神病药物必然的内在联系性不明显;尤其对长期住院的慢性衰退患者更是如此.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日用药分析

    作者:朱贵成;朱香兰;贾海涛;陈有福;郭汲源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精神药物的处方情况.方法:符合要求的共有361例,截取某一日的医嘱用药调查精神药物. 结果:全院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依次为氯氮平(35%)、利培酮(24%)、氯丙嗪(21%)、奋乃静(19%).其中社会病人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依次为利培酮(48%)、氯氮严(36%)、氯丙嗪(12%)、奋乃静(8%),民政病人为氯氮平(35%)、氯丙嗪(28%)、奋乃静(27%)、利培酮(8%).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占19.2%,三种联合占0.8%.结论:民政病人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频率仍明显偏低,可能与经费投入的相对不足有关.

  • 帕罗西汀配合认知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作者:任显峰;张宪香;周军;付兴娟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对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5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配合认知疗法,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疗程12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临床疗效评定. 结果:治疗的4、8、12周末,SCL-90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在早期控制靶症状,改善不良情绪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帕罗西汀配合认知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是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 氯丙嗪、氯氮平所致代谢性不良反应7年监测

    作者:孔令生;李静;窦玲;田风香

    目的:监测住院患者在长期使用氯氮平、氯丙嗪治疗中对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体重、血压等方面影响.方法: 对住院患者定期进行空腹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和血压、体重监测.结果:在连续使用氯氮平、氯丙嗪治疗7年以上的患者中总血糖升高为13.69%(10/73),单用氯氮平血糖升高为14.28%(5/35),氯丙嗪血糖升高为9.52%(2/21),联合用药血糖升高为17.64%(3/17) ,同时还伴有甘油三脂、胆固醇、血压升高和体重的增加现象.结论:使用氯氮平、氯丙嗪治疗过程中,联合用药更容易引起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代谢障碍和血压升高、体重增加.

  •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

    作者:高亚丽;李文波;王惠丽

    目的:比较氟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5例有脑卒中病史且符合CCMO-3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用氟西汀治疗37例(研究组),阿米替林治疗38例(对照组)进行6 W的双盲对照研究,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 W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临床总体量表-疗效总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第2 W末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6 W末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氟西汀组的不良反应少且轻.结论:氟西汀不良反应小,起效快,服用安全,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更适用于PSD的治疗.

  • 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

    作者:张留莎;陈佐明;魏蕤荭

    目的:比较舍曲林与丙米嗪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21例病人随机分2组,舍曲林组61例,男35例,女26例;平均年龄(62.51±10.11)岁;给舍曲林50 mg,Po,qd,6 wk为一个疗程.丙米嗪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63.61±11.43)岁;给丙米嗪75 mg,bid,po,6 wk为一个疗程.结果:舍曲林组有效率84%,丙米嗪组有效率82%,2组卡方检验(x2=0.079,P>0.05),差异无显著性.丙米嗪组不良反应较多.结论:舍曲林可用于治疗脑卒中后抑郁.

  • 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障碍的对照研究

    作者:韩作锋;周升宝;孙晓丹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组(研究组,32例)及帕罗西汀治疗组(对照组,32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4、6、8周末及随访1年后HAMD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入组前及8周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随访1年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研究组复发率低,依从性好.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障碍疗效确切,有利于回归社会.

  • 氟西汀早期干预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任昌;赵一超;刘永红

    目的:分析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征,探讨氟西汀早期干预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特征,统计发病率以及氟西汀早期干预的效果. 结果:发病第五周时抑郁发病率为38.24%,均为轻中度抑郁,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氟西汀早期干预可改善卒中后抑郁,促进神经功能缺损康复.

  • 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自知力恢复的影响

    作者:张红卫;党伟;刘新梅;李秀华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影响.方法: 将精神分裂症80例随机分成药物治疗(对照组)40例和药物加心理护理(研究组)4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末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测定.结果:BPRS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NOSIE和ITAQ在治疗前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12周末研究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自知力恢复有明显帮助.

  • 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的心理护理

    作者:陈洪辉;王福华

    目的:为了达到预防和减少复发,促进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理、社会康复的目的.方法: 本文采用设置对照组的研究方法,对本院2002-2004年有复发倾向的20例缓解期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将同期住院有复发倾向的19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病人设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病人的院外维持时间进行记录.结果:实施心理护理一组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院外维持时间明显延长,长于对照组,亦长于实施心理护理前.结论: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的巩固疗效、预防和减少复发,促进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家庭护理对精神疾病复发的影响

    作者:于春凤

    目的:探讨不同文化层次的家属对精神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开放性问卷调查的方法,根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表,供病人家属选择.结果:对150例精神病人家属需求心理调查,发现具有初中以下文化层次家属的病人复发率高于具有中专以上文化层次家属的病人,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让家属接受精神病防治知识,加强家庭护理,是降低复发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 护理程序在住院分裂症患者拒绝服药中的应用

    作者:刘传满

    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疾病,一旦确诊,药物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服药是每一个患者必须完成的过程.2005年1-3月,我科对20例分裂症拒绝服药患者采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以探讨护理程序在患者服药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障碍22例护理

    作者:袁迎娣;曲延芳

    我院从2005年4月以来,开展了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2005年4月-2005年7月22例住院病人191次MECT治疗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 16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特征与护理对策

    作者:孙萍;王兴荣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有异乎寻常的或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续的警觉增高,持续的回避,对创伤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对未来失去信心等.临床上较为常见,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病程可迁延,影响预后.本文对16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进行讨论.

  • 45例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梁在益;李丹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主要临床相为痴呆综合症.本病起病缓慢,病程呈进行性,病因至今未明.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痴呆中阿尔茨海默病较多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2].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望延缓疾病进程.本文分析45例住院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疾病的特点.

  • 精神分裂症偏侧幻听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雨生;张霞;罗瑜;毛智群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主要临床相为痴呆综合症.本病起病缓慢,病程呈进行性,病因至今未明.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痴呆中阿尔茨海默病较多见.

  • 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干预

    作者:王惠梅;张冬梅;王鸿雁

    目的:调查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并借以指导本病的心理护理.方法:对65例神经症患者进行EPQ测验,并将结果与常模对照. 结果:研究组P量表分和N量表分明显高于常模组,E量表分低于常模组.结论:神经症患者可能具有自我中心性、情绪不稳定、易受暗示、内向离群等人格特征.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病人进行心理干预.

  • 老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

    作者:任兰民;王金蕾

    目的:了解老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特点.方法:对68例老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洛沙平治疗组和维思通治疗组进行对照研究,疗程8周,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临床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测评定其安全性. 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维思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洛沙平组少(P<0.05).结论:维思通对老年期首发精神症疗效与洛沙平相似,不良反应轻.

  • 网络成瘾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治疗

    作者:毕见好

    网瘾越来越成为一个令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每年媒体都会报道因为网瘾而毁掉的青少年,而关于网瘾的诊断治疗目前仍未有统一标准,故此综述一下.

  • 都可喜致锥体外系反应1例

    作者:杨桂莲;吴辉萍

    都可喜又名甲磺酸阿米三嗪罗巴新片,主要用于老人精神行为障碍、智力障碍、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及缺血性视网膜和脉络膜功能障碍的辅助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失眠、嗜睡、激动焦虑、心悸等.但未见锥体外系反应的报道,现报告如下.

  • 多发性硬化所致精神障碍误诊1例

    作者:辛刚;蔡玉凤;丁宁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属脑器质性疾病,其病灶多发,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很容易误诊.其早期若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则可被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病.现报导1例.

  • 博思清致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

    作者:谢邵军

    患者男,21岁,未婚,高中文化,务农.因缓起胡言乱语,生活懒散,夜眠差3个月,于2005年5月2日入院.入院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大小便常规均无异常,根据CCMD-Ⅲ入院诊断为:未定型分裂症,给予博思清5~20 mg/日,PO,病情明显好转.2005年5月16日查房时患者自诉心悸.体查:T 36.4 ℃,P 80次/分,BP 110/70 mm Hg,听诊第一心音有所减弱,查心电图示:不完全右束传导阻滞,怀疑系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因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绝大多数是非器质性,在治疗上暂不考虑给予药物治疗,故减少博思清剂量达10 mg/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第2日,病人自感心悸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正常.

  • 丁螺环酮所致顽固性便秘1例报道

    作者:余定波

    患者:女,29岁,农民.因1周前在外打工其间看见其他工友打架,其中有人被打得头破血流.因此受到惊吓,自觉心慌,烦躁,夜眠差、易惊醒,常反复回想当时情景,自己无法控制.想到当时情景时即心跳加快、大汗淋漓,坐立不安,有明显的惊跳反应,似乎有人马上要来打她,看见陌生人则惊慌失措、四处躲藏,不敢独自出门.

  • 精神科药物所致肠麻痹1例报告

    作者:罗建平

    1 一般资料患者:女,45岁,汉族,已婚,工人.因少语纳差,少动,行为紊乱1+年, 1周前出现自弃行为入院.

  •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

    作者:付文霞

    目的:调查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方法、知识的需求.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具有倾向性和规律性,有待医护人员分析研究,并在临床中采取相应的对策.结论:针对性地开展有效的家庭健康教育,调动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从而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的临床调查

    作者:王秋芬;贾海涛;郭汲源

    目的:调查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对126例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测评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再填写自制的调查问卷以了解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 结果:126例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伴有抑郁的58例,其发生率为46%;进一步调查了解到存在着较多的心理社会因素:对药物副作用的担忧(86.2%),对家庭的牵挂(82.8%),担心社会歧视自己(79.3%),担心自己无法适应未来的社会(70.7%)等.结论:分裂症后抑郁发生率较高,给病人及精神科临床护理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应给予高度重视;其心理社会因素在临床护理中不容忽视,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

  • 65例脑梗死患者的情绪障碍及心理干预

    作者:李艳芬;陈全花;娄百玉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并与55名健康自愿者进行配比对照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中有肯定的焦虑占47.69%,有肯定的抑郁占46.15%.心理干预后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总分明显降低.结论:部分脑梗死患者有明显的情绪障碍,临床医师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还应给予其心理干预.

  • 158例肺癌患者心理分析及干预

    作者:郎春英

    目的:通过心理分析及干预:减轻肺癌患者的抑郁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心理状况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评定工具,同时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通过158例肺癌患者心理分析,SCL-90结果,肺癌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值显著增高.结论:通过心理干预的实施,有利于减轻肺癌患者的负性心理,从而有利于肺癌患者的治疗,改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

  • 男性住院精神病患者绘画疗法效果分析

    作者:魏方艳;孙长友;魏爱荣;陈强庆;胡培芳

    目的:评价绘画治疗辅助治疗男性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140例男性住院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绘画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症状评定(BPRS)量表和社会功能评定(SFRS)量表得分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绘画治疗组治疗后症状评定(BPRS)量表得分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男性精神疾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绘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精神症状.绘画治疗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的方法值得推广.

  • 倒班工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李晓芳;杨淑红;徐双娟

    目的:了解倒班工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对60例倒班工人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 结果:60例倒班工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常见的心理问题为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1.2%.结论:倒班工人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应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关注,对其进行早期干预.

  • 精神科开放管理病房的临床探讨

    作者:唐红

    为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护理模式,引导精神障碍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学习适应社会,帮助患者顺利回归社会,近二年来本病区实行开放式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病房的设置、病种构成、治疗护理方法作一介绍.

  • 综合康复训练对军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影响

    作者:张伟红;高存友;甘景梨;伍晓凡;李晓琼;牛锋;陈建辉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改善军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2个月的综合康复训练. 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S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作为评定效果的工具.结果:综合康复训练前PANSS、IPROS总分及各因子分间无明显差异.与综合康复训练前比较,研究组PANSS量表阴性、反应缺乏及抑郁因子分明显下降(P<0.05~0.01),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IPRO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P<0.05~0.01),与对照组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0.01);对照组PANSS量表的抑郁因子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及提高康复疗效.

  • 工娱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病人院内康复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莲花;植秋婵;崔翠鸾;谢志强;潘金娥

    目的:观察工娱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病人院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工娱治疗;对照组按常规药物治疗.应用护士用住院观察量表(NOSIE)、精神病简明量表(BPRS)和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ESE),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0天、20天、30天作NOSIE-30项级分评定,观察康复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0天消极因素分明显降低,积极因素分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工娱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内康复有巩固疗效、延缓精神衰退、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和提高住院生活质量的效果.

  • 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适应性训练对照研究

    作者:高慧;张忠;王宏仁;包藏恩

    目的:观察社会功能适应性训练对缓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因长期住院导致社会功能下降的疗效.方法: 80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协作能力等社会功能适应训练,训练前、中、后分别用PANSS、IPROS、SCL-90量表评定.结果:两组间对照,研究组经治疗后在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和阴性症状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自身对照在工疗、生活、社交、关心等阴性症状方面有极显著差异.结论:社会功能适应训练对缓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衰退、社会功能下降是一条有效途径.

  • 开放式管理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活动的方向

    作者:金明龙;李胜富

    目的:探讨我院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开放式管理的经验,以促进更多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得到全面康复,尽快回归社会.方法: 抽取178例(开放组81例,封闭组97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符合入组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1]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用量进行对照评定分析.结果:开放组BPRS分数及抗精神病药物用量低于封闭组(P<0.05),而开放组的GAF分数高于封闭组(P<0.05).结论:开放组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服用量少于封闭组,但康复效果优于封闭组.

  • 行为训练对衰退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作用

    作者:翟爱华

    目的:探讨行为训练对衰退期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作用.方法: 60例衰退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维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行为训练6个月,并用SANS量表和NOSIE量表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训练结束后,患者的SANS量表和NOSIE量表评分情况均优于行为训练前,(P<0.05或<0.01).结论:行为训练能改善衰退期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及不良行为,提高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

中国民康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