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중국로년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老年学学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
  • 影响因子: 1.6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9202
  • 国内刊号: 22-1241/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12-74
  • 曾用名: 老年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老年学杂志编辑编辑会
  • 出版地区: 吉林
  • 主编: 陈可冀 赵吉光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固本舒喘颗粒对哮喘豚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俞琦;冯果;田维毅

    目的 探索固本舒喘颗粒对哮喘模型豚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卵清蛋白致敏法建立哮喘模型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固本舒喘颗粒大、小剂量组和泼尼松组,每组10只.固本舒喘颗粒组分别以10、5 g/kg固本舒喘颗粒灌胃,泼尼松组以0.001 g/kg泼尼松灌胃,对照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给药7 d后,测定各组豚鼠气道反应级数,取血清检测免疫球蛋白(Ig)E、白细胞介素(IL)-4、IL-5和干扰素(IFN)-γ分泌水平,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内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固本舒喘颗粒组气道反应级数明显降低,血清IgE、IL-4、IL-5水平和BALF中各类炎症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或P<0.01),IFN-γ表达显著增加(P<0.01),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固本舒喘颗粒对哮喘模型豚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血清IL-4和IL-5水平,上调IFN-γ表达,从而纠正Th1/Th2失衡及降低血清IgE水平和肺泡炎症细胞数量有关.

  • 大鼠脑梗死范围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王金成;姜立刚;李海平;王军民

    目的 探究脑梗死模型大鼠梗死范围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0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脑梗死模型,分别于术后6、12、24、48 h时统计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之后分别处死做病理染色及脑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形态改变,计算梗死范围大小,分析神经功能缺损与梗死范围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6、12、24、48 h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缺血时间延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逐渐增加,在术后12 h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轻;病理染色结果显示大鼠梗死部位多位于基底节区的尾状核、苍白球,皮质主要包括顶区、颞区及部分的枕区和额区;随缺血时间延长梗死范围逐渐增大,术后48 h时大鼠的梗死范围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鼠脑梗死范围大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相关(r=-0.196,P>0.05).结论 脑梗死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先上升后下降,但脑梗死范围随时间延长持续扩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脑梗死范围并无明显相关性.

  • miR-195、核糖体蛋白L34和Beclin1在人骨肉瘤中表达及临床价值

    作者:刘洋;董平;郗政;邓志会;沈洪涛;张彦;杨普程

    目的 考察miR-195、核糖体蛋白L34和Beclin1在人骨肉瘤(OS)中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 观察OS患者56例和骨软骨瘤患者35例miR-195、核糖体蛋白<34和Beclin1表达水平.结果 与骨软骨瘤组比,OS组miR-195和Beclin1阳性或半定量表达明显降低(P<0.05),核糖体蛋白L34阳性或半定量明显增高(P<0.05),miR-195与核糖体蛋白L34和Beclin1分别呈负和正相关(r=-0.64,r=0.68,均P<0.05),核糖体蛋白L34和Beclin1呈正相关(r=0.72,P<0.05).OS组化疗效果良好为48例(85.71%),不佳8例(14.29%).miR-195、核糖体蛋L34和Beclin1表达呈阴性、阳性及阴性者化疗效果不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组均获得5年随访,存活26例(46.43%),死亡30例(53.57%);miR-195、核糖体蛋白L34和Beclin1表达分别为阳性、阴性和阳性的患者5年生存时间均较长(χ2=4.207,P=0.040;χ2=4.033,P=0.045;χ2=4.858,P=0.028).结论 人OS中mi-195、核糖体蛋白L34和Beclin1表达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miR-195和Beclin1表达水平越高,核糖体蛋白L34表达越低,预后较好.

  • 归芪聪志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宣;吴红彦;李海龙;陈杰;马春林

    目的 研究归芪聪志汤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红素加氧酶(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后的双侧颈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归芪聪志汤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4 w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同时通过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形态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海马组织HIF-1α、VEGF及HO-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海马HIF-1α、VEGF及HO-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经过治疗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原平台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海马HIF-1α、VEGF及HO-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严重;与模型组比较,归芪聪志汤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缩短、跨原平台次数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海马HIF-1α、VEGF及HO-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减轻.结论 归芪聪志汤能明显改善V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HIF-1α、VEGF及HO-1的表达,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激发脑内的损伤修复有关.

  • 尿石素B对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肌萎缩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作者:王丛丛;李军;鲁飞翔;吕裕霞;刘庆春

    目的 探讨尿石素B对地塞米松诱导的小鼠肌萎缩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32只昆明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给药组,模型组,模型给药组.每周1次采集相关数据,包括小鼠体成分、抓力;用HE染色法对小鼠腓肠肌肌纤维的石蜡切片进行染色,并计算横截面面积;用RT-PCR分析与肌蛋白密切相关的泛素蛋白酶通路中的基因Myogenin、MyoD、MuRF-1及Atrogin-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正常给药组小鼠体重、瘦体重、抓力及肌纤维横截面积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体重、瘦体重含量、抓力及肌纤维横截面面积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给药组各指标均较模型组有所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Myogenin、MyoD mRNA表达水平分别是正常组的0.24、0.35倍,模型给药组则是正常组的0.87、0.60倍,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RF-1、Atrogin mRNA表达水平在模型组与模型给药组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表达水平是正常组的17.66、11.01倍,模型给药组分别是4.23、4.05倍,较模型组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石素B能够有效改善地塞米松诱导的肌萎缩,对肌少症有潜在的治疗意义.

  • RNA干涉5-脂氧合酶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生长抑制及ROS含量、NF-κB通路的影响

    作者:金强;姚晓玲;胡恩赑

    目的 探讨RNA干扰5-脂氧合酶(LOX)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活性氧(ROS)含量和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参照LipofectamineTM2000产品说明书将干扰5-LOX表达的siRNA(si-5-LOX组)瞬时转染结直肠癌HCT116细胞,转染无意义的siRNA序列(阴性对照组,NC组)和仅加入脂质体(对照组)为对照组,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48 h后各组细胞中5-LOX及NF-κB信号通路p-IκBα和下游靶蛋白cyclinD1、Bcl-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ROS含量;CCK8法分别于转染的24、48、72 h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结果 转染si-5-LOX的HCT116细胞5-LOX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NC组比较,si-5-LOX组在24、48、72 h的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在48 h的细胞凋亡率及ROS含量均显著升高,p-IκBα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cyclinD1、Bcl-2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抑制结直肠癌细胞5-LOX的表达可降低细胞活力及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ROS含量和下调NF-κB信号通路有关.

  • 通络玉液汤对糖尿病大鼠大动脉管壁保护作用的机制

    作者:于春涛;胡庆;杨丽军;张山起

    目的 探讨通络玉液汤对糖尿病大鼠大动脉管壁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选取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4 w组、8 w组;糖尿病4 w组、8 w组;通络玉液汤4 w 组、8 w 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糖尿病4 w组、8 w组较正常对照组VEGF、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1);通络玉液汤4 w组、8 w组较糖尿病组VEGF、TNF-α水平明显减少(P<0.01);通络玉液汤4 w组、8 w组较糖尿病组血糖、血脂(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外)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通络玉液汤能明显改善大鼠糖尿病导致的大动脉管壁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VEGF、TNF-α的合成,降低血糖、血脂有关.

  • miRNAs对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中氧化损伤的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

    作者:邹莹

    目的 探讨miR-204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中氧化损伤的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方法选取30例皮质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和30例正常供体眼球晶状体前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中miR-204的相对表达量.对LECs系HLE-B3进行培养,在对数期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200 μmol/L的过氧化氢建立LECs氧化损伤模型,之后分为模型对照组、miR-204拟似物组、miR-204拮抗物组、拟似物对照组、拮抗物对照组,分别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相应转染剂,未用过氧化氢处理的LECs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LECs中miR-204的表达量以验证转染率;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LECs中TP53INP1 mRNA和p53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miR-204 mRNA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细胞转染后各组间miR-204 mRNA表达量差异均显著(P<0.05),其中miR-204拟似物组明显高于拟似物对照组,miR-204拮抗物组明显低于拮抗物对照组(P<0.01).模型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miR-204拟似物组明显低于拟似物对照组,miR-204拮抗物组明显高于拮抗物对照组(P<0.05),但拟似物对照组和拮抗物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TP53INP1和p53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miR-204拟似物组明显低于拟似物对照组,miR-204拮抗物组明显高于拮抗物对照组(P<0.01, P<0.05).结论 miR-204可通过下调TP53INP1基因在LECs中的表达来抑制LECs凋亡,发挥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氧化损伤的作用,该作用通过影响TP53INP1-p53通路实现.

  • miR-126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汪静

    目的 探讨miR-126表达水平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B3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H2O2构建HLEB3体外凋亡模型,qRT-PCR检测miR-126水平变化;使用脂质体2000分别将miR-126模拟物(mimic)和抑制物(inhibitor)以及二者相应的阴性对照转染到HLEB3中,分别上调、下调细胞中miR-126表达,转染48 h后qRT-PCR验证转染效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HLEB3凋亡水平;通过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miR-126可能靶向调控KLF6基因的表达,检测各组HLEB3中KLF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LEB3凋亡模型中 miR-126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 HLEB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拟物组HLEB3凋亡率明显低于模拟物阴性对照组;抑制物组HLEB3凋亡率明显高于抑制物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拟物组HLEB3中KLF6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拟物阴性对照组,抑制物组KLF6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抑制物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拟物组HLEB3中KLF6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拟物阴性对照组,抑制物组KLF6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抑制物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iR-126在HLEB3凋亡模型中表达上调,miR-126可通过调控KLF6基因表达来影响HLEB3凋亡,在白内障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 吴茱萸次碱通过SIRT1通路干预氧化应激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马懿;吴赛珠;阮云军;苏双

    目的 观察吴茱萸次碱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通路干预氧化应激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VSMCs,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VSMCs增殖.缩胆囊素八肽(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荧光分光计检测活性氧(ROS)水平;RT-PCR法检测吴茱萸次碱对SIRT1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测SIRT1蛋白的表达量,并运用EX-527抑制SIRT1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t-BHp组SOD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水平显著升高,SIRT1 mRNA与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均P<0.05);与t-BHp组比较,吴茱萸次碱组SOD含量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降低,SIRT1 mRNA与蛋白的表达显著上升(均P<0.05);与吴茱萸次碱组比较,EX-527组SOD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水平显著升高,SIRT1 mRNA与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吴茱萸次碱可通过上调SIRT1表达提高抗细胞增殖的能力,抑制t-BHp诱导细胞内ROS生成、提高抗氧化能力,发挥保护血管的生物效应.

  • TGIF2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何淑珍;黄磊;阮丹

    目的 探讨同源异型结构域蛋白转化生长影响因子(TGIF)2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HUVECs)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处理)、高糖组(葡萄糖处理)、空载体阴性对照质粒(NC)高糖组(葡萄糖+转染NC质粒)和TGIF2高糖组(葡萄糖+转染psiCHECK2-TGIF23′-UTR质粒),处理24 h和48 h后,以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处理48 h后,以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TGIF2 mRNA和蛋白表达,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NC高糖组和TGIF2高糖组HUVECs细胞中TGIF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活力、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高糖组相比,TGIF2高糖组中TGIF2 mRNA和蛋白表达、细胞活力、迁移能力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高糖诱导下,TGIF2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下降,上调其表达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吡格列酮通过下调Toll样受体/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孙军;温昌明;张保朝;闻公灵;周静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4和核转录因子(NF)-κB及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探讨吡格列酮对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大鼠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将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干预组、吡格列酮(15 mg/kg)治疗组.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评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试验测定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ELASA)技术测定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脑组织TLR4和NF-κB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脑组织TLR4和NF-κB mRNA表达.结果 与生理盐水干预组相比,吡格列酮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P<0.05),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脑组织中TLR4和NF-κB 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吡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LR4/NF-κB信号转导通路并降低血中炎症反应相关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有关.

  • 桂枝茯苓胶囊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子宫内膜血管新生

    作者:刘明星;许越;蒋亚玲;欧妙娴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子宫内膜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80只雌性大鼠随机均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桂枝茯苓胶囊低剂量组(0.5 g/kg)和高剂量组(1.5 g/kg),其中模型组、桂枝茯苓胶囊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桂枝茯苓胶囊低、高剂量组连续给药,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培养28 d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caveolin-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对两者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桂枝茯苓胶囊低、高剂量组caveolin-1的表达升高,而VEGF表达降低,相比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桂枝茯苓胶囊高剂量组caveolin-1表达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而VEGF表达则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存在剂量依赖效应;VEGF表达与caveolin-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低剂量组=-0.65,P<0.05;r高剂量组=-0.61,P<0.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能显著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caveo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其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caveolin-1蛋白与VEGF蛋白的相互作用来完成.

  • 黄芩素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体外培养喉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作者:孙吉凤;何海涛

    目的 探索中药黄芩有效成分——黄芩素(BAI)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体外培养喉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暴露于浓度递增的BAI培养液中,分别培养24、48 h,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对半胱天冬酶(caspase)-3及caspase-9的激活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对Bcl-2、Bax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对酶原蛋白(procaspase)-9、caspase-9,procaspase-3、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BAI可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率增加;分光光度法表明BAI可以激活caspase-3、caspase-9活性;BAI可下调Bcl-2 mRNA表达,上调Bax mRNA表达;印迹BAI可上调Bax、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Bcl-2、procaspase-9、procaspase-3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I通过上调Bax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下调Bcl-2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及Bcl-2/Bax比,促进Bax在线粒体外膜处聚集成簇,降低线粒体跨膜电位,促进细胞色素(Cyt)C释放到胞质,进而与激活的caspase-9及Apaf-1形成凋亡小体,从而激活caspase-3及后续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喉癌Hep-2细胞凋亡.

  • 下调Six1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及B7-H1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建华;王伟伟;王卫国

    目的 探讨抑制胃癌细胞Six1表达对癌细胞增殖侵袭及B7-H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以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为对照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胃癌MKN45、BGC823和AGS细胞Six1的蛋白表达;参照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说明将非特异性siRNA(NC组)和Six1特异性的siRNA(si-Six1组)转染BGC823细胞,并设置空白对照组,转染48 h,通过MTT及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Western印迹检测Six1、B7-H1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磷酸化的JAK2、STAT3及下游分子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蛋白表达.结果 胃癌MKN45、BGC823和AGS细胞Six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在GES-1细胞表达(P<0.05);转染si-Six1的BGC823细胞Six1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NC组比较,si-Six1组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B7-H1、p-JAK2、p-STAT3、cyclinD1和MMP-2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下调胃癌细胞Six1表达可降低癌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降低B7-H1表达,机制可能是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

  • 中性内肽酶相互作用蛋白质的功能

    作者:胡春荣;杜欣娜;李凤君;金艺华;张虎;马利峰

    目的 分析与中性内肽酶(NEP)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的功能.方法 利用在线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数据库PINA2获得与NEP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并利用基因本体(GO)和KEGG分析这些蛋白质的功能.结果 PINA2数据库显示与NEP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有176个;GO分析显示这些蛋白质分布于细胞内的各个区域,一部分可以分泌出细胞发挥作用,可以与蛋白、核酸及酶类结合,参与细胞内蛋白质定位、多肽和RNA降解、大分子代谢及血管紧张素成熟.KEGG信号通路结果显示NEP相结合蛋白参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过程,还参与蛋白降解及吞噬过程.结论 NEP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可以通过调节蛋白定位和大分子降解参与帕金森病及阿尔茨海默病的疾病过程,并且一部分可以分泌到细胞外,为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 葛根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生长及NF-κb p65和TGF-β1表达的影响

    作者:雷凯雄;周清平;唐武成;杨莉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生长及核转录因子κB 亚基(NF-κB)p65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大鼠肝星状HSC-T6细胞随机分为溶剂组和葛根素组,葛根素组包括0.1、1.0和10.0 μmol/L 3个不同浓度组,溶剂组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分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细胞中TGF-β1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葛根素能够呈浓度-时间效应关系抑制HSC-T6细胞增殖,诱导细胞阻滞于G0/G1期.TGF-β1含量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随葛根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 葛根素能够抑制HSC-T6细胞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相关因子TGF-β1和NF-κB信号通路有关.

  • 两种不同方法建立乳鼠神经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

    作者:刘威;王爽;温娜;王洪羽;万晓明;金宏

    目的 研究利用过氧化氢(H2O2)和氯化钴(CoCl2)建立大鼠乳鼠神经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寻找适宜的浓度和时间.方法 提取原代乳鼠神经细胞,待细胞生长良好后加入不同浓度的H2O2和COCl2作用不同时间,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 H2O2可快速导致细胞缺氧损伤,以600、800 μmol/L作用于神经细胞3 h为适宜.CoCl2引起的细胞损伤较缓慢,以300、400 μmol/L作用24 h效果较好.结论 H2O2和CoCl2均可导致细胞氧化损伤,效果确切.

  • 葛根素对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抗氧化损伤作用及机制

    作者:张剑;赵燕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糖尿病(DM)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一次性腹腔注射生理盐水,DM组和葛根素治疗(PT)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以复制DM性白内障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对照组和DM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PT组每日腹腔注射葛根素.分别于治疗后4、8和12 w考察3组晶状体透明度及检测晶状体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的变化.结果 实验后4、8和12 w,对照组晶状体透明度显著高于DM组和PT组(P<0.01);实验后8 w和12 w,DM组晶状体透明度显著低于PT组(P<0.05).实验后12 w,与对照组比较,DM组和PT组晶状体MDA含量显著增高,SOD和GSH-PX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DM组比较,PT组晶状体MDA含量显著降低,SOD 和GSH-PX含量显著增高(P<0.05).结论 葛根素可经抗氧化应激损伤机制对DM性白内障的治疗发挥作用.

  • 高脂低糖和高脂高糖饲料建立糖耐量受损大鼠模型

    作者:陈珊珊;梁芳芳;王泓午;窦昊颖

    目的 评价高脂低糖和高脂高糖饲料建立糖耐量受损大鼠模型的效果.方法 选取4~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饲料1组和饲料2组.喂养期间每周测量大鼠体重.于12 w末,测大鼠口服糖耐量、血清胰岛素、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结果 喂养第4周起,饲料1组、饲料2组体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饲料1组、饲料2组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2 h血糖明显升高(P<0.01).各组血清胰岛素、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高脂含糖饲料均可造成大鼠糖耐量受损,且45%高脂高糖饲料对大鼠糖负荷2 h血糖升高的作用更为明显,糖耐量受损模型更为稳定.

  • 尾加压素Ⅱ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

    作者:徐为民;陈欢;孙一平;孙志

    尾加压素(U)Ⅱ是一种在多种组织中都有表达的半胱氨酸链肽,是目前有效的血管收缩剂,与许多心脏和代谢疾病相关.UⅡ受体(UT)拮抗剂分为肽类与非肽类两种,肽类是UⅡ类似物,代表药物是Uran-tide.非肽类为人工合成的磺胺类或氨基喹啉衍生物,代表药物是Palosuran.目前很多体内、体外、组织、分子甚至基因层面的研究都证实了 UT 拮抗剂的有效性.因此,UT已经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和一些代谢相关疾病有希望的治疗靶点之一.本文主要综述近5年来UT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 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作者:桑卫华;赵晔;孙洪江

    胸椎管狭窄症(TSS)是由于先天性、退变性或内分泌及全身系统性疾病等因素导致胸椎管横断面减小而产生的胸髓压迫综合征〔1〕.TSS发病率相对颈椎管狭窄及腰椎管狭窄较低〔2~4〕,但胸椎管与脊髓缓冲空间极小、手术风险极大、并发症较多〔5,6〕,手术方式多样.现就TSS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肥厚型和扩张型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李帅;洪葵

    肥厚型心肌病(HC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原发性心肌病中常见的两种临床表型,是导致年轻患者进行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猝死(SCD)的重要原因.一半以上家族性HCM和20% ~35%家族性DCM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已发现29个基因,至少1 500个突变位点与HCM发病密切相关,其中大部分突变来源于β-肌球蛋白重链(MYH7)、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 C(MYBP)C3、肌球蛋白轻链(MYL)2、MYL3、心肌肌钙蛋白(TNN)T2、TNNI3、α-心肌肌动蛋白(ACTC1)、α-原肌球蛋白(TPM1)和TNNC1基因等9种常见的肌小节致病基因〔2〕,编码Z盘蛋白或钙调蛋白的基因突变则相对少见.与HCM不同,DCM突变区域及种类具有多样性和严重性.除肌小节基因突变外,编码细胞骨架、核膜、离子通道及钙调蛋白等相关的基因突变亦被发现与DCM发病密切相关〔3〕.近一项研究还揭示了散发性DCM的新型易感基因,如热休克蛋白B族成员(HSPB)7、α激酶(ALPK)3基因等〔4〕.目前已发现 MYH7、MYBPC3、TPM1、TNNT2、ACTC1、肌联蛋白(TTN)、锚蛋白重复域(ANKRD)1、肌钯蛋白(MYPN)等18个基因的突变与HCM及DCM发病有关,但其致病机制不同.同时需警惕,遗传噪音产生的假阴性或假阳性突变〔5〕.本文就HCM和DCM相关致病基因及其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伯儒;刘洋;郭阳

    血小板主要参与凝血与血栓形成,其在正常的血液循环中不发挥其凝血等功能,但在血管内皮损伤或某些病理生理刺激因子作用下则发生黏附、变形、聚集、释放等活化过程〔1〕.血小板参数中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容(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等指标均可反映血小板的情况和功能,其中MPV反映了血小板的大小及活化情况〔2〕,是该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既往研究证实, MPV增高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关于MPV与颅内外动脉硬化狭窄的研究为数不多,且对于脑卒中患者 MPV 的变化尚有争议.另有研究表明MPV与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3〕、慢性牙周炎活动期〔4〕等有密切关系.本文主要就MPV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 老年期痴呆症与抑郁相关性

    作者:郑佳映;陈雪萍

    老年期痴呆症作为老年期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之后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病因.疾病不仅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同时高额的医疗、照料成本加重了社会负担.国内对老年期痴呆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调查、药物治疗、非药物干预领域,心理层面的学术研究相对较少.抑郁是老年人群中极为常见的负性情绪,同时也是痴呆的行为和心理症状(BPSD)之一.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关键词: 老年期痴呆症 抑郁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相关性

    作者:王静娜;王英南;葛晓春;侯瑞田;金凤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世界慢性肝病的常见原因〔1〕.一项基于美国人群的研究显示,在普通人群中NAFLD患病率约为30% 〔2〕;而入选的高危人群中其发病率升高,高危因素包括西班牙裔、肥胖、2型糖尿病(T2DM)和代谢综合征(MS)等〔1〕.NAFLD不仅可促进T2DM的发生,而且是心血管疾病(CVD)的独立危险因素〔3〕.因此,NAFLD与临床上所指的肝病有所不同.本文就NAFLD与T2DM、CVD关系进行综述.

  • 跨期决策的年老化及其认知神经机制

    作者:王筱璐;张立春;徐碧波;尹述飞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决策的年老化问题引起了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及神经科学等多领域研究者的关注.跨期决策是继风险决策后行为决策领域研究的新热点〔1〕.研究显示,老年人在跨期决策中的行为表现及脑活动也不同于年轻人〔2,3〕.本文对跨期决策的年老化及其认知神经机制进行综述.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作者:金惠敬;冷吉燕;郑恩来;秦俊杰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人体内重要的体液调节系统,在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直接作用.在RAS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的作用下裂解为血管紧张素(Ang)Ⅰ,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使AngⅠ转换生成AngⅡ.AngⅡ是RAS中主要活性物质,一方面,通过血管收缩、水钠潴溜导致血压升高,另一方面引起心肌重构、炎症、血栓形成及斑块破裂等〔1〕.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AngⅡ受体阻滞剂(ARB)可达到降压、延缓心肌重构等治疗效果,从而延缓疾病进展.本文就ACE2的生理特性及其在主要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老年冠心病的中医临床证治特点

    作者:尚坤;于清华;石光;吴萌;杨寄渝;王蕾;张欣

    冠心病中医称之为胸痹〔1〕.中医药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但疗效显著,而且标本兼治,费用低廉.本研究对老年冠心病的中医证治特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
  • 邯郸市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金蓉;王晴;杜晓菲;白燕平;邓梦;虎于丁;汪凤兰;张小丽;邢凤梅

    目的 探讨邯郸市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邯郸市建安社区符合条件的1371名老年人采用统一量表,进行一般情况、躯体状况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调查.结果 邯郸市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为(107.65±24.07)分,其中546名老年人生活方式不健康;压力应对分量表得分高,为(23.50± 5.27)分,体育运动分量表得分低,为(9.22±3.12)分;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和患慢性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邯郸市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较低;高龄和患慢性病影响老年人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 老年糖尿病患者不遵医行为特点及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作者:宁艳花;刘国莲;米光丽;王艳;刘艳;马楠楠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不遵医行为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评定量表,对541例糖尿病患者(老年组301例、非老年组240例)进行问卷调查,与非老年组比较,分析老年组不遵医行为的特点及遵医行为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组遵医行为总分平均为(33.10±7.89)分,总体不遵医的比例高达97.3%.老年组遵医行为5个方面不遵医率排序中,由高到低依次是自我监测、定期复查、运动治疗、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且老年组饮食和运动治疗遵医行为得分显著低于非老年组,而自我监测遵医行为得分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遵医行为五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结论 5种管理方式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同,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及时筛选可能出现不遵医行为的高风险患者,及早评估其各个方面的遵医行为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干预以改善其遵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糖尿病 不遵医行为
  • 四川省农村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

    作者:杨建华;赵小玉

    目的 研究农村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状况.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对四川省60岁及以上的家庭、机构和社区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水平进行调查.结果 三种不同养老方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构养老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水平高,社区养老次之,家庭养老低.结论应重视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维护和机构养老的建设.

  • 浙江省老年人膳食营养素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朱徐慧;章荣华;周标;黄恩善;方跃强;王玮;朱逸博;丁钢强

    目的 了解浙江省老年人膳食营养素摄入结构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监测项目"中浙江省老年人的调查资料,用因子分析确定营养素模式,营养素模式与MS及其组分的关系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老年人膳食纤维、维生素A、E、B1、B2、C及钙摄入量较低,钠摄入偏高;因子分析获得4种营养素模式,"矿物质+碳水化合物"模式的Q5可降低女性患高血糖危险性(OR=0.36,95% CI:0.16~0.80);"脂类+硒"模式可使男性患腹型肥胖危险性增加(OR=5.14,95% CI:1.76~15.02),Q3可增加女性患高血糖危险性(OR=2.37,95% CI:1.13~4.97);"维生素+钙"模式的Q3增加女性患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危险性(OR=2.74,95% CI:1.08~6.94);"钠灰"模式可增加女性患高血压的危险性(OR=2.20,95% CI:1.05~4.60),Q3可使老年女性患高三酰甘油血症危险性增加(OR=2.16,95% CI:1.07~4.37).结论 不同膳食营养素模式对MS或其组分有不同影响.结合老年人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控制脂类及钠的摄入,保证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以预防控制MS及其组分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 营养素 代谢综合征
  • 甘肃藏区城区藏族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丛;赵富学;杨小帆;高继科;王厚雷;洛让加措

    目的 分析甘肃藏区城区藏族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甘肃藏区7个县市城区543名60岁及以上藏族老年人的体育锻炼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藏族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年龄情况、身体健康情况、照看孙辈情况、与子女同住情况、宗教信仰程度、就医方便程度、健康关注程度等因素都会对藏族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产生影响.结论 藏区地方政府要充分保障老年人体育锻炼权益,不断提高对老年人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完善藏区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熟练藏汉双语的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为藏区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迟晓华;吕静;王双艳;刘昕;黄埔士懿;苗晨曦

    目的 探讨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养老机构老年人,居家养老老年人各210人,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其进行测评.结果 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年龄、文化程度、有无配偶、抑郁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机构养老老年人抑郁程度较居家养老老年人严重.

  • 贵阳市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现状、问题与改革路径

    作者:高圆圆;尤瑜;林莎

    目的 了解贵阳市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和服务现状及问题,提出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路径.方法 采用问卷和访谈对贵阳市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内容服务活动层次低、形式单一,所需资金、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极度匮乏,服务组织发展极为滞后,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建设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对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精神文化服务,从而导致老年人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结论 应适当鼓励和吸收社会团体、慈善组织、民营机构及个人等社会力量进入社区建设,兴办精神文化服务机构或服务投资机构,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可以在规划建设、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政策,激发社会团体进入社区建设事业的热情.

    关键词: 社区服务 精神文化
  • H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CXCL16和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昕;闵连秋

    目的 检测H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XCL16和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特征,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方法 观察组为89例 H 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患者,对照组为36例同型半胱氨酸(HCY)<10 μmol/L的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正常对照组为36例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健康成年人,均留取血清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3组中CXCL16和HSP70的表达量.结果 3组血清中CXCL16和HSP70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中CXCL16和HSP70的表达与梗死体积和病变严重程度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CXCL16和HSP70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XCL16和HSP70高表达,在病变的形成和进展中有重要意义.

  • 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血清Cys-C、HbA1c及U-mAlb/Cr检测的意义

    作者:黄庆;韦彩城;杨大伟;何明杰;刘虹兵;郭星荣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微量白蛋白(U-mAlb)与肌酐(Cr)比值三项指标在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T2DM患者84例,根据尿蛋白常规定性检测的结果分为阳性组(48例)和阴性组(36例),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Cys-C、HbA1c、U-mAlb/Cr,评价各项测定结果.结果 三组的Cys-C、HbA1c及U-mAlb/Cr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阴性组Cys-C、HbA1c及U-mAlb/Cr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阳性组Cys-C、HbA1c及U-mAlb/Cr明显高于阴性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Cys-C、HbA1c和U-mAlb/Cr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相比各指标单项异常检出率,阴性组三项指标联合异常检出率明显较高(P<0.05),而阳性组Cys-C、HbA1c、U-mAlb/Cr的单项异常检出率及三项指标联合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阴性组Cys-C、HbA1c与U-mAlb/Cr呈正相关(r=0.874、0.816,P<0.05).结论 Cys-C、HbA1c与U-mAlb/Cr能反映T2DM患者早期肾损伤程度,是早期肾损伤诊断的有效指标,而三项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异常检出率.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室壁中层缩短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作者:赵琼;刘恒军

    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室壁中层缩短率(MFS)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4例列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6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液学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比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MFS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析观察组MFS与血液学及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HbA1c及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外周血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FS显著低于对照组(t=2.453,P=0.016),而LVMI显著高于对照组(t=2.857,P=0.005),两组LVIDd及LVI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FS与CRP(r=-0.648,P<0.01)、LVMI(r=-0.711,P<0.01)及HbA1c(r=-0.656,P<0.01)均呈现显著负相关.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MFS有下降趋势,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且与血糖控制及慢性炎症状态相关,有望成为2型糖尿病的实用辅助诊断指标.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及传导速度的相关性

    作者:谷云;杨文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及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方法 85例老年T2DM合并DPN患者为病例组,80例老年单纯T2DM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血液指标、SF水平及周围神经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两组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叶酸(FA)、维生素(Vit)B1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SF水平及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周围神经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水平异常患者的周围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显著低于SF水平正常患者(P<0.05).DPN发病与病程、HbA1c水平、FA水平和SF水平异常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病程、HbA1c水平和SF水平异常是危险因素,而FA水平是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T2DM合并DPN患者表现为SF水平及异常率升高,且SF水平异常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降低更为明显,SF水平异常是与DPN发病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DPN诊断和病情评价的辅助指标.

  •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凝血功能、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作者:张静静;吕荣祥;刘郁;王文盛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UA)、凝血功能、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91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酶法测定血UA,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测定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结果 研究组血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T和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IL-6、IL-17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存在异常,血UA水平升高及炎症反应参与其发病.

  • 低T3综合征与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相关性

    作者:江宏飞;葛晓峰;何宗斌;黄淑芬;陈水龙

    目的 观察低T3综合征与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将432例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甲状腺功能检测水平,分为低T3综合征组167例(实验组)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26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男女比例、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FT3),同时测定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患者入院后进行的Grace评分将患者进行危险分层.结果 两组男女比例、年龄、高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比例、HbA1c、TC、HDL-C、LDL-C、FT3、TT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race评分与HbA1c、TC、LDL-C呈正相关(P<0.001),与HDL-C、TT3、FT3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FT3、LDL-C、HbA1c是Grace评分高危的危险因素,其中FT3是保护因素.结论 低T3综合征是影响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的因子之一.

  • 脑卒中前痴呆与脑卒中后认知损害对脑卒中患者3个月短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汪文娟;周霞;孙中武

    目的 探讨脑卒中前痴呆与脑卒中后认知损害对脑卒中患者3个月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260例,根据回顾性临床测试分为脑卒中前痴呆组(n=36)和脑卒中前无痴呆组(n=224),入院后根据认知评估分为脑卒中后认知损害组(n=80)和脑卒中后无认知损害组(n=180),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影像诊断资料、血液检查记录,采用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测脑卒中患者3个月的预后情况.分析影响患者出现脑卒中前痴呆和脑卒中后认知损害的因素及脑卒中前痴呆和脑卒中后认知损害对患者3个月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脑卒中前痴呆组平均年龄、血小板计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病灶数量和额叶萎缩比例均分别显著高于脑卒中前无痴呆组(P<0.05).结论 脑卒中史、LDL-C是引发脑卒中前痴呆和脑卒中后认知损害的因素,额叶萎缩是患者出现脑卒中后认知损害的因素之一,而脑卒中前痴呆与脑卒中后认知损害影响患者3个月短期预后情况.

  • 丹参川芎嗪注射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黏稠度、血清SOD水平及NIHSS、Barthel评分的影响

    作者:郭健;关东升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黏稠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Barthel评分的影响.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入院时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14 d.治疗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清SOD水平,NIHSS及Barthel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69,P=0.03).两组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5.56,P=0.00).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Barthel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0).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调节患者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清SOD水平并改善患者NIHSS、Barthel评分.

  • 抗脑卒中治疗联合行为护理对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冠心病患者NIHSS及SDS评分的影响

    作者:杨莉霞;关东升;曹振浜;郭健;任德启;崔应麟

    目的 探究行为护理对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SAH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58例,按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脑卒中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予以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理功能恢复情况、心理状态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行为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老年SAH合并冠心病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且能改善患者病后抑郁状态.

  • 内皮素-2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及非洛地平降压作用的关系

    作者:王健楠;王立忠;习瑾昆;李永乐

    目的 探讨内皮素-2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降压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汉族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老年人200例作为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给予非洛地平(5 mg,1次/d)口服治疗2个月.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测定内皮素-2基因A985G位点基因型.结果 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内皮素-2基因A985G位点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GG基因型高于对照组(P<0.05),AA基因型和AG基因型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内皮素-2基因A985G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高血压家族史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GG基因型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值高于AA基因型和AG基因型(P<0.05),AG基因型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值高于AA基因型(P<0.05).结论 内皮素-2基因A985G位点基因多态性和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有关,应用非洛地平降压治疗后,GG基因型的降压效果更好.

  • 电针联合康复锻炼对老年烧伤患者肺功能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万玲;袁凌;谭静;帅霞

    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康复锻炼对老年烧伤患者肺功能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康复治疗的62例老年烧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33).对照组给予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电针治疗.采用Barthel指数相关内容中的平地行走45 m和上下楼梯评分评价日常生活能力.3个月后,比较两组肺功能、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第1秒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显著升高,膝关节主动ROM、被动ROM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平地行走45 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上下楼梯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联合康复锻炼是老年烧伤患者的有效康复治疗方案,能够明显改善肺功能,增加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与炎症反应、残余肾功能及营养的关系

    作者:赵茜芸;刘桂凌

    目的 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与系统性炎症反应、残余肾功能及营养的关系.方法 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透析充分性分为透析充分组(Kt/V≥1.2)71例及透析不充分组(Kt/V<1.2)33例.比较两组外周血炎症/应激指标水平,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比较两组残存肾功能(RRF)、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及透析频率(近6个月平均透析频率);分析Kt/V与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透析充分组外周血CRP、IL-6水平显著低于透析不充分组(P<0.01);两组外周血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充分组RRF水平、Hb水平近6个月平均透析频率、外周血ALB水平、平均Kt/V值显著高于透析不充分组(P<0.05).患者Kt/V值与RRF(r=0.449,P<0.01)、透析频次(r=0.683,P<0.01)、Hb水平(r=0.399,P<0.01)及ALB水平(r=0.664,P<0.01)均呈正相关;与CRP(r=-0.694,P<0.01)及IL-6水平(r=-0.681,P<0.01)均呈负相关.结论 透析不充分可导致接受维持性透析的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系统性炎症/应激水平升高,且与患者透析频次、残存肾功能及营养状态相关.

  • 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患者高频超声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相关性

    作者:邹燕;吴宪鸣;徐兰;徐亚沛;崔东峰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膝关节病变患者高频超声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RA膝关节病变患者41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1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并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分析RA膝关节病变患者髌上囊液体厚度、滑膜厚度、滑膜动脉血流指数(RI)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髌上囊液体厚度及滑膜厚度分别为(6.9±2.4)mm、(5.0±1.6)m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0.8)mm、(1.2±0.4)mm,观察组患者滑膜动脉RI为(0.62±0.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92±0.07,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Anti-CCP、RF、ESR、CRP、IL-6、TNF-α水平分别为(89.6 ± 23.5)RU/ml、(86.4 ± 31.5)kU/L、(41.0 ± 10.5)mm/h、(17.1 ± 7.8)mg/L、(28.28 ± 5.32)ng/L、(236.72±86.52)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1.7)RU/ml、(12.4±6.2)kU/L、(5.9±2.8)mm/h、(3.8±1.5)mg/L、(8.32±4.38)ng/L、(85.24±22.53)ng/L,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髌上液体厚度、囊滑膜厚度与Anti-CCP、RF、ESR、CRP、IL-6、TNF-α均呈正相关,滑膜动脉RI与Anti-CCP、RF、ESR、CRP、IL-6、TNF-α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RA膝关节病变患者高频超声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存在显著相关性,可有效为临床RA膝关节病变患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降钙素原在中老年骨关节结核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张鹏;李少青;李立强;申勇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对骨关节结核(OT)早期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对比OT患者入院时(T1)、抗结核药物2 w(T2)、术前(T3)、术后1 w(T4)、1个月(T5)、3个月(T6)、6个月(T7)、12个月(T8)各时间点PC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应用抗结核药物2 w前后及手术前后对比.结果 与T1时比较,T2时脊柱结核、膝关节结核、总体PCT浓度显著降低(P<0.01).与T3时比较,T4时各部位结核及总体PCT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P<0.01).CRP、ESR及VAS评分T2时显著低于T1时,T4时显著低于T3时(均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对PCT、ESR、CRP在抗结核药物应用及手术治疗前后变化分析结果示,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5、0.694、0.664和0.768、0.825、0.679.并且临界值均在PCT曲线中显示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论 PCT为中老年OT患者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并可作为评估抗结核药效果、手术疗效及恢复情况的重要指标.

  • 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后配合下肢肌肉链训练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作者:白云飞;房体刚;孙瑞

    目的 研究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后配合下肢肌肉链训练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9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仅予以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术后辅以下肢肌肉链训练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 w及1、3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白细胞介素(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进行动态观察,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Lysholm评分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同时对比两组末次随访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2 w及1、3个月,研究组各相应时间点IL-1β、MMP-3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各时间点 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 Lysholm评分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末次随访时,研究组活动度、ADL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后配合下肢肌肉链训练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并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 黄芪联合白令胶囊辅助治疗老年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璐;徐留海

    目的 探讨黄芪联合白令胶囊辅助治疗老年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过敏性紫癜患者178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使用常规抗感染、抗组胺及相应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黄芪联合白令胶囊进行辅助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 w.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补体C3水平及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IL-33及IL-35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D3+T细胞的水平较对照组略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T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CD8+T细胞水平显著降低,CD4+/CD8+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g及补体C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A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补体C3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IgM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8、IL-3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3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联合白令胶囊辅助治疗老年过敏性紫癜,可有效纠正T细胞亚群失衡,降低IgA及血清IL-8、IL-33水平.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郭成军;申天喜;胡刚;胡愿;方有传;郭彪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老年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采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作为评价工具.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IL)-8、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8、IL-1β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OD水平与血清IL-8、IL-1β及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颅脑损伤致昏迷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其机制考虑与激活体内SOD的途径来改善患者炎症反应有关.

  • 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临床特点及认知功能受损程度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作者:张岩;曹江;徐伟杰;闵国庆

    目的 观察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临床特点及认知功能受损程度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老年抑郁症患者195例,首发86例,复发109例.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患者认知功能,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睾酮(T)、孕酮(P)和雌二醇(E2)含量.比较两组WCST指标、WMS评分及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 首发组平均病程和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组激越、记忆减退和躯体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焦虑和自杀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组持续性应答、持续性错误和总错误数明显低于复发组,而分类数明显高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组瞬时记忆分、短时记忆分、长时记忆分和记忆商数明显高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组血清P男性明显高于复发组而女性明显低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组血清E2男性和女性均明显高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但相比于复发性抑郁症患者较轻;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E2水平下降,男性T水平下降,认为E2可能是引起抑郁症危险因素,而T水平下降可能会引起男性抑郁症发生.

  • 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作者:张宗祥;张鸿坤;金弢;方迪龙

    目的 分析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溶栓抗凝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经血管造影确诊的98例老年DVT患者,分为合并肺栓塞(PE)组和无PE组;依据血栓形成部位不同,分为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组,并给予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溶栓抗凝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含量,并比较组间D-二聚体表达有无差异.结果合并PE组患者D-二聚体含量及阳性率明显高于无PE组(t=6.424,P<0.001;χ2=12.086,P<0.001);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组溶栓抗凝前D-二聚体含量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45),治疗后各组D-二聚体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DVT患者若D-二聚体阴性,可基本排除合并PE;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DVT患者D-二聚体表达及阳性率逐渐升高;DVT溶栓抗凝过程中D-二聚体动态变化与血栓演变过程一致.

  • 参麦注射液联合美罗培南对老年重症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海芳;叶远玲;王瑞明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美罗培南对老年重症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重症感染患者82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静脉输注美罗培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参麦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和肺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0.73%,P<0.05).两组治疗后 CD3+、CD4+和 CD4+/CD8+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15.267、10.807、16.392,对照组:t=5.891、6.503、7.765,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10、7.480、11.006,P<0.05).两组治疗后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27.474、23.252、26.141,对照组:t=28.316、10.950、14.196,P<0.05);观察组治疗后 PCT、IL-6和CRP水平低于明显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88、14.361、12.188,P<0.05).两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19.803、22.922,对照组:t=9.965、15.863,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和FV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25、12.041,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美罗培南对老年重症感染患者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

  • 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c-myc、Bcl-2检测的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苏蕊;黄耘;王思力

    目的 探讨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c-myc、Bcl-2检测的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DLBCL患者94例,收集手术时切除的DLBCL组织作为病例标本,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c-myc、Bcl-2基因结构,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资料,分析其与c-myc、Bcl-2基因异常的关系.所有患者均进行R-CHOP化疗方案,治疗结束后对比c-myc、Bcl-2基因正常患者、异常患者的近期疗效,采用国际预后指数(IPI)评价患者预后,并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c-myc、Bcl-2基因正常患者、异常患者的 IPI 得分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94例 DLBCL 患者中,FISH 检测结果显示,c-myc 基因正常66例(70.21%),扩增例数21例(22.34%),易位7例(7.45%);Bcl-2基因正常例数67例(71.28%),扩增例数23例(24.47%),易位4例(4.26%).c-myc基因与Bcl-2基因同时异常(双打击)12例(12.77%).c-myc、Bcl-2基因结构异常与年龄、性别、乳酸脱氢酶(LDH)、侵犯部位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c-myc、Bcl-2基因正常、非双打击的临床有效率和PFS明显高于c-myc、Bcl-2基因异常、双打击的临床有效率和PFS,而c-myc、Bcl-2基因正常、非双打击的IPI得分分别明显低于c-myc、Bcl-2基因异常、双打击的IPI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分老年DLBCL患者存在c-myc、Bcl-2基因易位或扩增,c-myc、Bcl-2基因结构异常与临床分期有关,其临床有效率和PFS降低,预后较差.

  • 老年早期胃癌患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肿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的变化

    作者:陈函清;周初夏

    目的 探讨老年早期胃癌患者胃泌素(G)17、胃蛋白酶原(PG)、肿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早期胃癌患者81例作为观察组;另选老年胃部良性病变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G17、PG I和PG Ⅱ细胞含量,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72-4和CA 19-9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L)-8、IL-1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 观察组血清G17和PG 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G 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CEA、CA72-4和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8、IL-17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早期胃癌患者血清G17、PG、肿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存在异常,对胃癌和癌前病变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依据.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预后及血清CYFRA21-1、IGF-1水平的影响

    作者:谭兴平;刘娜娜;付愚;蒋义成;潘放;魏武杰;韩燕;文超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质量、预后以及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晚期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吉西他滨治疗,治疗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3 w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评价并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治疗后两组随访1年,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后1年内的生存率.评价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QOL)评分.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YFRA21-1、IGF-1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年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QOL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明显变大,治疗组QOL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YFRA21-1、IGF-1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 NSCLC 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下调血清CYFRA21-1、IGF-1水平.

  • 低剂量阿司匹林、红藤联合脉通散外敷治疗肝癌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可能机制

    作者:陈红;王维;李枋霏;刘绍永

    目的 探讨低剂量阿司匹林、红藤联合脉通散外敷治疗肝癌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肝癌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75 mg/次,1次/d,连续治疗1个月)和红藤汤中药配方颗粒保留灌肠(200 ml/次,1次/晚,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脉通散外敷治疗(每日贴服1次,6~8 h/次,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肢周径、凝血指标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髌骨上、下缘15 cm周径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均降低,试验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均升高,试验组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低剂量阿司匹林、红藤联合脉通散外敷治疗肝癌下肢静脉血栓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性高.

  • 浸润性肺腺癌术后组织中跨膜蛋白-1及其受体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及关系

    作者:周亮;陈其玖;张建勇;刘波;马龙

    目的 检测浸润性肺腺癌中跨膜蛋白(PD)-1、PD-配体(L)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量,关注其相关性及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差异.方法 观察组为75例浸润性肺腺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对照组为距肿物边缘>3 cm的36例正常肺组织,均留取术后的新鲜标本,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中PD-1、PD-L1和MMP-9的表达量.结果 两组中PD-1、PD-L1和MMP-9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PD-1、PD-L1和MMP-9的表达量均与肿瘤的大径和增殖指数有关, MMP-9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三者均与肿瘤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因素无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PD-1和MMP-9、PD-L1和MMP-9的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浸润性肺腺癌中存在着明显的PD-1、PD-L1和MMP-9的异常表达,对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作用.

  • 雌激素受体β表达评估老年直肠癌术后放化疗疗效的价值

    作者:吴阳;居培;余红民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β表达在评估老年直肠癌术后放化疗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序贯放化疗的54例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患者,年龄60~80岁.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β的表达.记录患者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和不良反应情况,分析ERβ在老年直肠癌术后放化疗中的疗效.结果 ERβ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临床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3年总生存率、3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Rβ阳性组较ERβ阴性组3年局部复发率显著降低,3年远处转移率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β可作为预测老年直肠癌术后放化疗疗效的指标,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 术中吸入不同浓度氧气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认知能力恢复及感染情况的影响

    作者:吴秀霞;李长生

    目的 探究术中吸入不同浓度氧气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认知能力恢复及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予以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于手术开始时至手术结束后2 h内予以防漏面罩吸入高浓度氧(FiO2=55%),对照组同期予以鼻导管供给正常浓度氧(FiO2=28%).术后2h测定血氧分压及末梢血管血氧饱和度,并比较患者术后认知能力恢复情况及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言语功能恢复时间及进食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中吸入高浓度氧气能促进结直肠癌患者的认知能力恢复,并能降低患者感染率.

  • 早期系统康复介入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上肢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丽;谢娜;陈旦;贾杰

    目的 观察早期分阶段循序渐进性系统康复介入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6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老年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拔除引流管后进行手指爬墙的肩关节活动度训练.治疗组给予6阶段的循序渐进的系统康复治疗.于术后2、4、12 w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上肢功能评定,采用测角器检测肩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LQ-C30)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随着时间进展,两组患侧肩关节功能、肩关节主动活动度、QLQ-C30评分均逐步改善,且在术后12 w时治疗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主动活动度、QLQ-C30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早期分阶段循序渐进性系统康复介入能促进老年患者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提高.

  • 椎弓根内固定不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术后早期切口感染的免疫指标变化

    作者:张慧东

    目的 观察椎弓根内固定不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探讨术后早期切口感染的免疫指标变化规律.方法前瞻性选取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200例,住院后4~6 d行椎弓根内固定不植骨治疗,术后随访1年,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疗效,X线检查并测定受伤脊椎Cobb角和椎体高度.观察患者术后早期切口感染情况,将26例感染者纳入感染组,其中浅部感染18例、深部感染8例;从余下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6例纳入未感染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老年人32例为对照组.采用郭峰法检测红细胞免疫指标(FEER、ATER、DTER、红细胞C3b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7、9、18、19和一氧化氮(NO)、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术后随访1年治疗效果理想,ODI指数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时椎体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Cobb角度明显小于术前(P<0.05);椎体高度和后凸角度较术前得到明显矫正,内固定物取出后矫正程度无明显改变,术后1年与术后即刻椎体高度、Cobb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患者红细胞免疫指标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中深部感染者明显低于浅部感染者(均P<0.05).感染组患者ILs等促炎因子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中深部感染者明显高于浅部感染者(均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NO、IFN-γ、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中深部感染患明显高于浅部感染者(均P<0.05).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不植骨对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保留脊柱运动阶段的优点,适用于老年患者;红细胞免疫指标和促炎因子水平改变参与术后早期切口感染的发生与发展,对其监测有助于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控.

  • 弯角式椎体成形套管在老年骨质疏松椎骨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宋扬;李凡;程维;郭海峰;陈钱

    目的 对比弯角式椎体成形套管与传统直口式椎体成形套管在老年骨质疏松椎骨压缩性骨折(OVCF)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36例老年OVCF患者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术中采用弯角式椎体成形套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直口式椎体成形套管,对比两组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不同椎体成形套管对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骨水泥渗漏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高于术后2 d(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2 d 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弯角式椎体成形套管可以明显缩短OVCF患者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渗漏发生率.

  • 不同部位高血压脑出血术式和时机选择及其对患者术后GOS和ADL分级的影响

    作者:陆黎春;郁明惠;李伟生;刘燕飞;钱兴龙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式和时机选择及其对患者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的影响.方法 选择HICH患者185例,根据从起病到接受手术治疗的间隔时间分为超早组(间隔时间≤6 h)91例,早期组(6 h<间隔时间≤24 h)58例、延迟组(间隔时间>24 h)36例;根据病变部位及所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小骨窗组89例(行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骨瓣组61例(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引流组35例(行侧脑室外引流术).比较患者术后1个月的GOS评分及术后1年的ADL分级.结果 超早组术后1个月GOS评分优良率及术后1年ADL分级优良率均明显高于早期组和延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延迟组术后1年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超早组和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方式组间术后1个月GOS评分、术后1年ADL分级及术后1年死亡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对于HICH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而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不同部位的HICH患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 髓芯减压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治疗老年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远期疗效

    作者:陈黔;钱黎;张亮;王大寿;潘奇;翏丹

    目的 探讨髓芯减压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治疗老年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 老年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56例采用髓芯减压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手术进行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评估术后优良率及影像学稳定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术前术后患者疼痛评分差别.结果 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为(33.4±11.2)min,术中出血量为(18.6±5.3)ml.术后3和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3和12个月髋关节行Ficat骨坏死分期标准评定髋关节稳定率显著高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开始逐渐降低,术后12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 髓芯减压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治疗老年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远期疗效确切,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及其与脊柱曲度的关系

    作者:石岩;许猛子;黄承;王艺伟;李斌;左如俊

    目的 评估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并探讨其与脊柱曲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对北京市海淀医院1213例老年人进行调查评估.通过双光能X线骨密度仪,采用骨折风险测评工具(FRAX)评估10年内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包括前臂、肩部、脊椎骨折等)概率和髋部骨折概率.采用脊柱电子测量仪测量直立位的躯干倾斜角、脊柱椎间夹角、脊柱曲度.后对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进行评估并分析其与脊柱曲度的关系.结果 ≥80岁组发生髋部骨折概率≥3%的检出率高于60~79岁组(P<0.05),女性发生髋部骨折概率≥3%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发生髋部骨折概率≥3%的检出率整体比较以及两两互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概率、髋部骨折风险概率与T7、T8夹角及躯干前倾角呈正相关(P<0.05).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概率、髋部骨折风险概率与直立胸椎曲度及直立腰椎曲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不但与年龄、性别、骨量有关系,而且与脊柱曲度具有相关性,能够反映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高低.

  • 老年急性胰腺炎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多层螺旋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及检出率比较

    作者:黄莺;李奇林;张存程;杜雅灵

    目的 比较老年急性胰腺炎(AP)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表现差异及二者对AP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考虑为AP的老年患者分别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SCT对患者进行检查,所有病灶经实验室检查或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结果 MSCT增强扫描与MSCT平扫在AP检出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85% vs 86.67%,P>0.05),二者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93%,均P<0.01);MSCT增强扫描检出51例重症AP,检出率为92.72%(51/55),显著高于MSCT平扫〔80%(4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重症AP的检出率低,仅为49.09%(27/55).彩色多普勒超声、MSCT平扫、MSCT增强扫描诊断AP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老年AP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易受脂肪及气体的干扰而无法确诊,临床需充分结合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等进行确诊.MSCT,尤其是增强MSCT对于AP和重症AP的诊断更为准确,可作为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手段.

  • 老年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患者脾切除术后并发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作者:朱峰;侯亚峰

    目的 探讨老年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切除术后并发门静脉血栓(PVT)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脾切除术的46例老年肝硬化后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病例的临床资料,分为PVT组6例与非PVT组40例,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形成PVT的危险因素.结果 门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术后血小板计数和术后门静脉血流速是术后P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应积极预防门静脉直径大、脾静脉直径大、术后门静脉血流速慢和术后血小板计数高的老年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患者术后形成PVT.

  • 多种生化指标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肾损害情况的比较

    作者:李冬云;姚慧捷;王真

    目的 比较多种生化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肾功能损害的评估作用.方法 87例COPD患者根据氧分压分为轻、中、高缺氧三个亚组,分别测定血清中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含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比重,与86例健康体检者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OPD组血清β2-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RBP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t=6.861,P<0.001).进一步亚组分析表明,COPD患者轻、中、重缺氧组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随着缺氧程度加重,β2-MG水平具有升高趋势.而3个亚组血清R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且随着缺氧程度加重,具有下调趋势.中、重度缺氧组eGFR和尿比重显著低于对照组.COPD组与对照组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各亚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β2-MG水平随着缺氧程度加重,具有升高趋势.而COPD患者血清中BRP水平随着缺氧程度加重,具有降低趋势.β2-MG、BRP评估COPD患者肾损害情况优于BUN和Scr.

  • 莫西沙星序贯疗法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熊小敏;王能勇;吴鹏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序贯疗法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实验组给予莫西沙星序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情况、炎症因子、T细胞亚群、免疫状态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IL)-6、IL-8,C反应蛋白(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IL-6、IL-8、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D4+、CD8+、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莫西沙星序贯疗法的效果确切,能够导致血清炎症因子降低,对T淋巴细胞亚群起到改善作用.

中国老年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