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China Clinical Practical Medicine 중국림상실용의학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80-605
  • 国内刊号: 1673-8799
  • 发行周期:
  • 邮发: 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5号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医院区机关楼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陆辉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PFNA 和 DHS 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孙阳

    目的:分析研究 PFNA 内固定和 DHS 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 PFNA 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 DHS 内固定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治疗时间及平均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 PFNA 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便、创伤轻、恢复快,生物力学特性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 皮下置管负压引流联合无针缝合器在结直肠肿瘤术后感染切口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苏丽华;俞士卉

    目的:探讨皮下置管负压引流联合无针缝合器在治疗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感染切口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共823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其中84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情况。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416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发生感染43例采用充分引流后传统方法缝合治疗记为对照组,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共407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发生感染41例采用皮下置管负压引流联合使用无针缝合器治疗记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愈合时间,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结果所有84例结直肠肿瘤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经上述处理后共4例发生愈合不良,其中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4.65%(2/43),观察组为4.88%(2/4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29)。对照组术后愈合时间为(19.7±1.7)d,观察组为(9.1±0.8)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若早期发现,行皮下置管负压引流联合无针缝合器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可以达到感染切口延迟一期愈合。

  • 3种抗幽门螺杆菌的四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程小华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的抗幽门螺杆菌(Hp)的四联疗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 HP 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A 组: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 mg bid +阿莫西林胶囊1.0 bid +克拉霉素分散片0.5 bid +胶体果胶铋胶囊0.1 tid,疗程7 d, B 组: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 mg bid +阿莫西林胶囊1.0 bid +左氧氟沙星胶囊0.5 qd +胶体果胶铋胶囊0.1 tid,疗程7 d, C 组: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 mg bid +阿莫西林胶囊1.0 bid +左氧氟沙星胶囊0.5 qd +胶体果胶铋胶囊0.1 tid,疗程10 d 。各组疗程结束后继续口服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 mg qd,(胃溃疡6 w,十二指肠溃疡4 w)。治疗结束后4 w 复查胃镜和13 C呼气试验,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溃疡愈合情况、HP根除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按意愿治疗(ITT)和按方案治疗(PP)分析方法对各组的溃疡愈合总体有效率及 HP 根除率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患者108例,三组治疗临床上均有显著疗效;PP 分析显示,HP 根除率及溃疡愈合总体有效率均为 C 组>B 组>A 组,溃疡愈合总体有效率 C 组>B 组,A 组和 B 组无明显差异。三组中均有少数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四联疗法治疗 HP 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定,泮托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四联10 d 方案能获得较高的 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少。

  • 氯吡格雷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损伤的对比研究

    作者:徐德亮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胃黏膜的损伤。方法对163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氯吡格雷75 mg/d;Ⅱ组基础治疗上加服阿司匹林100 mg/d;Ⅲ组在基础治疗上联合阿司匹林100 mg/d 和氯吡格雷75 mg/d;Ⅳ组为对照组,只给予基础治疗。疗程14 d。观察患者受试后消化道症状的不良表现,疗程结束后第1天行胃镜检查并取活检送病理,观察患者内镜下胃黏膜情况、病理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结果口服氯吡格雷组与口服阿司匹林组及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组部分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消化道症状,并引起内镜下胃黏膜及病理情况的改变,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单服氯吡格雷组与单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组无明显差异(P>0.05),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P<0.01);内镜下胃黏膜情况及病理改变结果类似,亦即单服氯吡格雷组与单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组无明显差异(P>0.05),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P<0.01)。结论口服氯吡格雷会引起消化道不良症状的出现,并引起胃黏膜的损伤,其结果与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相似。而二者联合用药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会明显增加。

  •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50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少纯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洛阳正骨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5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影像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较小,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也较少(均 P<0.05);影像学显示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后凸 Cobb's 角等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骐;赵丽;邱祖燕;赵丽华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卒中后非抑郁(PSND)患者以及健康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差异,为辅助治疗 PSD 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定结果,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9月南通市瑞慈医院收治的 PSD 患者50例,PSND 患者50例,健康体检对照者50名,分析3组血浆 Hcy 水平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发生率。结果PSD 组与 PSND 组血浆 Hcy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SD 组与 PSND 组 HHcy 的发生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SD 组 Hcy 水平高于 PSND 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SD 组 HHcy 的发生率亦高于 PSND 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 水平升高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HHcy 可能参与 PSD 的形成,两者存在相关性。

  • 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药敏分析

    作者:兰宇;王颖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 VITEK 微生物分析仪、BD BBLCRYSTAL 鉴定仪、API 系统鉴定细菌,K-B 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纸片确证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用 WHONET 5.5软件对细菌分布和药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分离菌株主要分布于神经科、ICU、普外科、肿瘤科、呼吸科、血液科,占80.2%;在各种标本中,痰液占66.9%;分离菌株 ESBLs 阳性率26.4%;药敏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9.8%、97.4%、94.6%、92.6%、91.1%,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哌拉西林、复方磺胺甲恶唑(SMZ/TMP)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33.5%、32.4%、31.4%。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各种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对常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需加强该菌的耐药性监测。

  •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新根

    目的:观察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为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高平市妇幼保键院收治的 RDS 患儿19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应用 N-CPAP 治疗;对照组为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该院收治的 RDS 患儿23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使用头罩吸氧。观察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血气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6、24 h 血气改善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创通气率、并发症及死亡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 RDS 患儿时应用 N-CPAP 进行氧疗和辅助通气,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情况,降低有创通气率,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TACE 联合 CIK 细胞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永臣;刘军;杨曦;韩文杰;王瑜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细胞因子活化杀伤(CIK)细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8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均分为 TACE 联合 CIK 细胞组和 TACE 组。TACE 联合组30例采用 TACE 联合 CIK 细胞治疗;TACE 组30例,单纯采用 TACE 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 TACE 联合组有效率为33.3%,TACE 组为1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 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0.0个月,1年生存率36.7%;TACE 联合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5.8个月,1年生存率60.0%,均优于 TACE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 联合 CIK 细胞治疗可显著提高肝癌患者的疗效,延长生存时间。

  • 脑卒中早期血压调控与预后的临床观察

    作者:罗炽权;林本;洪莉萍;黄燕;李又佳;陈东梅;卢燕萍;祝荷秀;杜晖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血压调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393例,按入院单、双日分为Ⅰ组和Ⅱ组,两组进行不同的血压管理。Ⅰ组:(1)收缩压(SBP)>180 mmHg 和/或舒张压(DBP)>100 mmHg 时,即进行药物干预,2周内血压逐渐调控至140/90 mmHg 水平;(2)SBP<120 mmHg、DBP<60 mmHg 时,适当升压处理。Ⅱ组:血压≥220/120 mmHg 或<90/60 mmHg 时才给予药物干预,当高血压者调控至180/100 mmHg、低血压者调控至120/80 mmHg 时,停止药物干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总结分析两组患者血压调控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Ⅰ组优于Ⅱ组(P<0.05);综合预后Ⅰ组优于Ⅱ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血压调控是早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臭氧联合腹腔镜在盆腔炎性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梅琳琳;侯玉华;李红娟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腹腔镜在盆腔炎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共8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探查术+臭氧水冲洗,对照组行腹腔镜探查术+甲硝唑液冲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体温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盆腔炎性疾病患者臭氧联合腹腔镜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李善文;陈曼丽;杨校贤;黄永坤;孙建国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静脉全麻及腰硬联合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东莞市常平医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以及腰硬联合麻醉,记录相关数据并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3 d 的 MESS 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醉后 HR、用药剂量、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与术后苏醒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较好。

  • 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研究

    作者:陶淑娟

    目的:探讨观察鼻内镜下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莱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院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修正术,对照组采用药物冲洗。术后进行6~12个月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评分(P<0.001)。结论鼻内镜下修正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及疼痛感,临床疗效确切。

  • 关于数字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作者:

    1.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用以定位的“0”。数值
      有效位数末尾的“0”也不能省略,应全部写出。例如:1.500、1.750、2.000不能写作1.5、1.75、2。
      2.数值的修约按照简明口诀“4舍6入5看右,5后有数进上去,尾数为0向左看,左数奇进偶舍弃”进行。例如:修约到1位小数,12.149修约为12.1;12.169修约为12.2;12.150修约为12.2,12.250修约为12.2。

  • 卵巢癌肿瘤分子标记物联合动态监测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作者:王清华;徐风亮;许祯杰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分子标记物糖类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人附睾蛋白4(HE4)、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联合动态监测诊断卵巢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30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经术后病理学确诊。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 CA125、CEA,ELISA 法检测 HE4,化学比色法检测 TSGF 水平,分析血清肿瘤分子标记物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 CA125、CEA、HE4、TSGF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卵巢癌高分期组(Ⅲ、Ⅳ期)明显高于低分期组(Ⅰ、Ⅱ期),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无转移者,复发者明显高于无复发者(均 P<0.01);术后1周明显低于术前(P<0.01);4项肿瘤分子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1)。结论血清 CA125、CEA、HE4、TSGF 水平与卵巢癌临床分期、复发及转移相关,联合检测可提高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同时联合动态监测对监控治疗、复发、转移及随访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及其受体α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作者:冯红超;李莹;宋宇峰

    目的:通过检测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 受体-α(PDGFR-α)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蛋白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探讨 PDGF-A 及 PDGFR-α在 OSCC 中的作用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并进一步阐述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收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手术切除的 OSCC 标本42例(研究组)以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11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两组的 PDGF-A、PDGFR-α和 CD31表达并计数 MVD。结果(1)PDGF-A 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3.81%、9.09%,而 PDGFR-α则分别为78.57%、9.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在 OSCC 中,PDGF-A 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 PDGFR-α仅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3)在研究组中, PDGF-A、PDGFR-α的阳性表达者 MVD 值均高于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OSCC 中 PDGF-A、PDGFR-α可能通过血管生成参与了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但其在口腔鳞癌中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CT 脑灌注成像与血管成像联合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术后疗效

    作者:刘雨蒙;马新星;颜燕红;徐正昌;黄亚波;郭亮

    目的:探讨 CT 脑灌注成像(CTP)与 CT 血管成像(CTA)联合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术后疗效的可行性。方法搜集2012年9月至2014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13例和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搭桥术14例的患者,术前、术后均行脑 CTP 和头颈动脉 CTA 检查。对比分析 CTP 图像感兴趣区手术前后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达峰时间(rTTP)变化及疗效。CTA 图像采用 VR、CPR 及 MIP 重建方法显示术前血管狭窄部位、程度,术后血管通畅情况、桥血管走行及吻合口。结果脑 CTP 成像显示,27例患者中19例患者脑组织呈低灌注改变,低灌注区术后 rMTT、rTTP 较术前缩短,rCBF 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rCBV 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CTA 成像显示13例行 CEA 患者术前18支颈内动脉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术后血管均恢复通畅;14例行 STA-MCA 搭桥术患者14条桥血管显示清晰,吻合口通畅。结论脑 CTP 成像能观察手术前后脑灌注改善情况,CTA 可以清晰显示手术前后血管通畅情况,将两者相结合,为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术后疗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CHFR、pAKT、Ki-67及 MVD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秦朝阳;许京中;田胜花;王刚平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前期检查点(CHFR)、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细胞核增殖指数(Ki-67)及微血管密度(MVD)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日照市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90例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经手术病理学证实的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作为观察组,并以40例癌旁组织作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Ultra SensitiveTM S-P 法检测 CHFR、pAKT、Ki-67的表达,用 CD105标记 MVD,比较 CHFR、pAKT、Ki-67的表达及 MVD 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CHFR 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组织中的表达为18.89%,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99, P<0.01);pAKT 和 Ki-67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78.78%、71.2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32.50%、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91,18.346,P<0.01);CD105标记微血管与癌旁及黏膜组织比较,在癌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39,P<0.05)。结论CHFR、pAKT、Ki-67及 MVD 异常表达与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在癌组织中表达上调,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促进了肿瘤形成。

  •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伟芳;李华;王鹏;董捷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其在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T2DM 住院患者261例,其中合并 NAFLD 104例(A 组),未合并 NAFLD 157例(B 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A 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高于 B 组,而年龄、病程、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凝血酶原时间(PT)低于 B 组(P<0.05)。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TG 和 BMI 是 T2DM 合并 NAFLD 的危险因素;趋势性分析提示随着 BMI 增加,T2DM 合并 NAFLD 的危险有增高趋势。结论 T2DM 合并 NAFLD 的患者伴随有肥胖、脂代谢紊乱、高凝状态及 ALT 异常,且有年轻化趋势。

  • 综合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偏差及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

    作者:杜巧荣;李素萍;王彦芳;左丽娜;张克让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偏差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6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组,分别于住院当日和出院当日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动思维问卷(ATQ)、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并与7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研究组住院前后 HAMD 总分、ATQ 总分、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正性情绪及负性情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住院前 HAMD 总分、ATQ 总分、DAS 总分及除脆弱性和强制性外的各维度、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正性情绪及负性情绪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后 HAMD 总分、ATQ 总分、DAS 总分及除完美化的各维度、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及负性情绪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偏差及应对方式障碍,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偏差及应对方式具有积极意义。

  • 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作者:王小文;谢金龙;李伟;朱晓云

    目的:研究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解放军169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77例,随机分为热化疗联合组39例和单纯化疗组38例。给予2个周期治疗后,对2组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同时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单纯化疗组有效率为34.2%(13/38),低于热化疗联合组的59.0%(23/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化疗联合组患者远期生存率与单纯化疗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肝肾损害、胃肠道反应及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热化疗联合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以及总体健康项目的得分均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采用热疗有利于增强化疗作用,该方案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PBL 教学在留学生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于子翔;赵龙;杨毅宁;马依彤

    我国传统医学教学模式是以讲课为基础的 LBL 教学模式,随着我国医学教育及留学生医学教育的蓬勃发展,由于留学生文化、教育背景等差异,现有传统的 LBL 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医学留学生教育,而 PBL 教学模式正逐步在我国医学院校中应用。笔者主要就 PBL 教学在留学生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新型创伤急救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

    作者:武岳;王冰;姚天明

    快速、确定性的止血在战场救治和创伤急救中对挽救伤员生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常用急救止血材料各有优势和不足,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止血材料不断涌现,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止血材料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创伤 急救 止血材料
  • 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作者:张运群;陈瑞和;尹妙卿;黄少娟

    目的: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以便寻求较为合理的护理措施,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的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如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具有临床实践意义,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很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护理干预对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惠敏;王剑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1年山西煤炭中心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分别接受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将2组患者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良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放化疗过程中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采用不同穿刺方法对老年静脉输液患者疼痛的影响

    作者:崔玉玲;李东军;梁莹;张昆

    目的:针对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采取不同穿刺方法比较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二科住院的70岁以上老年静脉输液患者10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的穿刺方法,观察组52例采用改良的穿刺方法,如非握拳法,通过增大进针角度与选择合适的进针方式等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无痛、轻度痛和中度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穿刺方法相比,改良的穿刺方法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老年 静脉穿刺 疼痛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作者:杨俊丽;魏俊娥;张美斌;任素青;陈琼;姜振华

    目的:探讨肾内科病房中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阳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予以饮食、生活、心理及并发症等一系列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依从性提高例数要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内科病房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护理水平,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晓冬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基因分子分型逐渐明确,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取得多项重要进展。1998年曲妥珠单抗作为首个靶向治疗药物问世[1],随后2001年甲磺酸伊马替尼成为在临床应用的首个靶向治疗药物[2],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于2011年成功上市[3],而目前正在研制的还有 Nivolumab、Cabozantinib、BEZ235和Ramucirumab 等抗肿瘤新药。在部分肿瘤治疗领域,与传统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肿瘤诊治手段相比,分子靶向治疗已革命性改变了肿瘤的诊治模式,其研发、创新、临床转化历程令人惊喜[4]。

  • 依维莫司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鞠艳芳;焦顺昌

    目的:观察依维莫司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晚期 NSCLC 患者18例,给予依维莫司口服或者联合化疗,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良反应难以耐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0例,稳定10例,进展2例,疾病控制率为55.5%,主要不良反应为口腔炎、咳嗽、腹泻,发生率分别为27.7%、16.6%、16.6%。结论依维莫司口服或者联合化疗可用于治疗晚期 NSCLC,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郭放;韩涛;刘兆喆;屈淑贤;朴瑛;郑振东;韩雅玲;谢晓冬

    目的:观察索拉非尼治疗中国人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晚期肾细胞癌(aRCC)患者101例,所有患者口服索拉非尼(400 mg,2次/d)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根据 RECIST 1.0实体瘤评价标准联合影像学结果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应用 NCI-CTC-AE 3.0毒性评价标准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疗效评估显示: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32例,稳定(SD)50例和无效(PD)14例。总体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症状缓解率(SAR)分别为36.6%(37/101)、88.1%(89/101)和86.1%(87/101)。影像学分析发现:在早期治疗后,肺脏转移灶直径缩小且 CT 值降低。出现单纯肺脏转移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脏器转移或多脏器转移的患者(P=0.001)。生存分析显示:32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全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个月,1年生存率为76.8%。常见不良反应为乏力、手足综合征和腹泻。结论索拉非尼能够改善中国 aRCC 患者的 PFS 和1年总生存期(OS),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出现单独肺脏转移或Ⅲ~Ⅳ度不良反应的 aRCC 患者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疗效更佳。但上述结论还需大样本研究加以证实。

  • 关于论文写作中的志谢

    作者:

    在文后志谢是表示感谢并记录在案的意思。对给予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文后给予致谢。但必须征得被志谢人的书面同意。志谢应避免以下倾向:(l)确实得到某些单位或个人的帮助,甚至用了他人的方法、思路、资料,但为了抢先发表,而不公开志谢和说明。(2)出于某种考虑,将应被志谢人放在作者的位置上,混淆了作者和被志谢者的权利和义务。

  • 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作者:祁楠;康欢荣;杜楠;付艳;胡佳;李晓松;赵辉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5例,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静脉紫杉醇和顺铂化疗,将所有患者分为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组(贝伐组)21例和紫杉醇组(化疗组)24例。胸腔给药,每3周为一周期。贝伐组采用贝伐珠单抗300 mg 联合紫杉醇60 mg 进行治疗;化疗组采用紫杉醇60 mg 进行治疗。根据 RECIST 1.1评价标准和 NCI-CTC-AE 3.0分级标准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胸腔积液均呈下降趋势,治疗胸腔积液的总有效率贝伐组为81.0%,化疗组为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可以更好地控制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的增长。

  • 神经鞘瘤术后完全性截瘫一例

    作者:曾年菊;姚兴发;何博;朱宙雁

    患者男性,50岁,因“双下肢进行性感觉障碍、无力4年,加重2年余(拄双拐行走)”,在外院行胸9~10神经鞘瘤切除术。术后20 d 转来湘雅博爱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查体:BP 130/78 mmHg,神清语利,胸背部可见一长约10 cm 的手术疤痕,愈合良好。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肉轻度萎缩,肌力0级,双侧感觉消失平面为 T10,双侧膝反射活跃,双侧踝反射减弱,肛门指检无自主收缩,肛周黏膜感觉及肛门深感觉均消失,双侧巴氏征未引出。既往糖尿病病史8年余,血糖控制良好。外院病理检查:神经鞘瘤。术后 MRI:脊髓影像在 T10中断(低信号)。入院时 ASIA 评价:A 级,感觉消失平面 T10,球海绵体反射(+)、肛门黏膜反射(+);肌力(MMT):双下肢各关键肌肌群肌力0级;肌痉挛(改良 Ashworth):双侧髋内收、屈膝肌群肌张力2级;腱反射:双侧膝反射活跃,双侧踝反射减弱;平衡功能:Berg量表0/56分;Barthel指数:0/100分。临床治疗:甲泼尼龙500 mg 连续1周,再改为40 mg 静脉滴注3 d。人血白蛋白10 g 静脉滴注1次/d 及呋塞米20 mg 静脉推注1次/d,连续1周;纳洛酮12 mg 静滴,3 d 后改为8 mg 连续1周。并注意护胃、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在用甲泼尼龙过程中曾出现一过性高血糖,予以胰岛素对症处理,停药后血糖恢复正常。并结合双下肢被动关节运动、牵伸训练、电动起立床、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中医针灸、高压氧等综合康复治疗。按脊髓损伤制定饮水计划,并行膀胱及肠道功能训练,定期清洁导尿,定期辅助排便。20 d 后因故转当地医院继续治疗。出院时ASIA 评价:A 级,感觉消失平面下降至 T12;球海绵体反射(+)、肛门黏膜反射(+);肌力(MMT):双下肢屈髋肌力3级,伸膝肌力2级,踝背屈肌群肌力左/右1/2级,髋内收肌群肌力2级,髋外展肌群肌力1级。平衡功能:Berg 量表4/56分,独立坐能完成;Barthel 指数15/100分,小便能自理(规律排尿)。表明:(1)感觉平面下移两个节段;(2)双下肢肌力明显好转;(3)平衡功能进步;(4)日常生活能力好转;(5)清洁导尿膀胱功能训练后患者可规律排出大小便。

  • 以慢性胃炎为主要表现的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一例

    作者:王静;张宁

    患者,男,47岁,于2013年6月8日因“间断胃部不适6年,持续不适3个月”入院。入院前,2013年5月29在门诊胃镜提示胃体、胃角、胃窦见多发的巨大溃疡,胃镜下活检,进行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 B 细胞淋巴瘤向弥漫性大 B 细胞性淋巴瘤转化;免疫组化示:CD20(+)、Ki67(+)>60%、LCA(+);幽门螺旋杆菌(Hp)测试阳性。入院时骨髓细胞学涂片有核细胞增生尚活跃,余未见异常;白细胞7.0×109/L;中性粒细胞65.6%,血小板335×109/L;血红蛋白130 g/L,红细胞4.95×1012/L;单核细胞8.1%;嗜酸性粒细胞0.9%;嗜碱性粒细胞0.3%;淋巴细胞25.1%,血清总蛋白测定56.7 g/L,白蛋白38.8 g/L,球蛋白17.9 g/L,β微量球蛋白2.2 mg/L;白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94%,积分290分;其余肝功能、肾功能及乳酸脱氢酶(LDH)均正常。腹部超声提示胰头部位后方1.5 cm×1.5 cm 肿大淋巴结。根据以上病史诊断为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Ⅳ期。立即给予三联药物(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抗Hp 治疗,同时给予 R-CHOP(美罗华、表阿霉素、地塞米松)化疗方案,总共6个疗程,化疗过程顺利,治疗后胃部不适症状明显改善,胰头部位后方1.5 cm×1.5 cm 肿大淋巴结消失,Hp 测试阴性,血小板恢复至正常。在化疗期间于2013年7月19日行胃镜提示胃窦胃体交界处黏膜可见溃疡瘢痕,胃窦前壁可见0.6 cm 的溃疡,覆白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胃角可见溃疡性瘢痕,黏膜呈放射性集中。较前次检查已明显缓解。于2014年3月19日复查胃镜提示胃体、胃角及胃窦黏膜呈溃疡瘢痕样改变。

  •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玲;冯莉;丁晓萍;麻莉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初步探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二炮总医院就诊并经病理确诊的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580例,其中硬化性苔藓(LS)209例,鳞状上皮增生(SH)306例,SH 合并 LS 65例;另选择健康体检人员586名作为对照。由研究者与患者采用面对面的方式进行直接询问调查,填写调查表。对照人员做如上相同的问卷调查并填写调查表,并分析其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发病的关系。结果被调查的对象显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相关危险因素按危险性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常患阴道炎、肥皂水清洗外阴、雌激素缺乏、免疫性疾病、常使用卫生巾或护垫或穿化纤内裤、辛辣饮食、情绪或压力紧张。结论外阴不良刺激、免疫功能失调、雌激素缺乏是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高危人群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降低外阴上皮内瘤变的发病率。

  • 喀什市区居民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结果分析与干预策略

    作者:张晓燕;李丽

    目的:分析喀什市区居民脑卒中高危因素及采取相对应的干预措施。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以喀什市库木代尔瓦扎街道社区年龄≥40岁且外出居住时限≤6个月的居民为筛查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共抽取该街道8个社区,对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员的性别、年龄进行比较,针对危险因素的不同分布采取相对应的干预措施。结果本次共筛查出高危人员980例,其中男性541例,占55.2%,女性439例,占44.8%。男性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增高、颈动脉狭窄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尤其是≥60岁以上男性高血压更明显(P<0.05);而男性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糖尿病、缺乏体育锻炼或轻体力劳动、颈动脉内膜增厚或不光滑的比例明显低于女性相同年龄组。男性吸烟、饮酒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超重、肥胖比例高于女性,尤其是40~<60岁的男性更明显(P<0.05)。男性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的比例低于女性,但在年龄分布无明显差异;脑卒中、颈动脉内斑块在性别以及年龄间比例差异不明显;男性存在脑卒中家族史的比例高于女性,但在年龄分布上无明显差别。结论脑卒中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积极干预危险因素,减少吸烟、酗酒和适度参加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压、血糖、Hcy 水平,降低血脂等,对预防和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有着积极作用。

  • 不典型心肌梗死误诊病例分析

    作者:陈本华;陈煜宇;马善美;洪瑞娣;郭光耀;朱智君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率,防范漏诊。方法分析9例患者误诊原因。结果误诊为急腹症7例,急性支气管炎1例,脑溢血1例,所有误诊病例均没有检查心电图、心肌标志物。结论对以急腹症的症状、呼吸系统的症状和昏迷、休克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高度警惕,掌握心肌梗死疾病发展全过程,明确与易混淆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止误诊。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