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China Clinical Practical Medicine 중국림상실용의학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80-605
  • 国内刊号: 1673-8799
  • 发行周期:
  • 邮发: 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5号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医院区机关楼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陆辉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变应原反应导致部分痤疮发生的初步探讨

    作者:刘晓;严洲平

    目的 从变应原反应方面探讨化妆品导致部分痤疮的致病原因.方法 严格按要求选择病例,采用斑贴试验测定65例痤疮患者的变应原,并与50例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痤疮组和对照组阳性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痤疮组的主要致敏原是重络酸钾35.38%、香料26.15%、白降汞21.54%、布罗波尔15.38%、二盐酸乙二胺15.38%、松香13.85%、对羟基苯甲酸酯混合物12.31%、甲醛1.54%、咪唑烷基尿素1.54%.结论 痤疮组对化妆品中防腐剂、香料及添加稳定剂阳性反应高于对照组.

  • 内镜热极治疗胃肠疾病的研究

    作者:王珂;郭秀云;张金波;丁文杰

    自从内镜发明以来,胃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进入新的时代,胃肠介入技术微创治疗新概念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2007年6月以来采用内镜热极摘除息肉126例,治疗胃溃疡、糜烂性胃炎、胃肠黏膜出血4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 食管癌术后吻合瘘130例分析

    作者:吕荣增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死讯率.方法 分析130例吻合口瘘病的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瘘口的处理方法 .结果130例吻合口瘘患者中死亡10例,死亡率7.69%.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吻合方式以及吻合口瘘发生后的综合处理可以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死亡率.

    关键词: 食管癌 吻合口瘘
  • 眩晕宁治疗眩晕症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陈雅敏;江慧

    目的 观察眩晕宁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眩晕宁(三金集团桂林三金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每片重0.31 g)3片/次,3次/d,川穹嗪注射液160 nag+生理盐水250 ml,1次/d,共7 d.对照组给予川穹嗪注射液160 mg+生理盐水250ml,1次/d,共7 d.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8.6%(P<0.05).结论 眩晕宁对眩晕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眩晕宁 眩晕 疗效
  • 小剂量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

    作者:郑立泉;郭慧梅;綦岩;张维涛;李金涛;程川;郭骏;周玉海

    目的 评价小剂量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8例膀胱肿瘤患者在施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给予羟基喜树碱4 mg加生理盐水20 ml膀胱灌注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4~65个月随访,平均28.3个月,49例无肿瘤复发,9例一年后肿瘤复发.结论 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小剂量羟基喜树碱治疗效果可靠、不良反应小、无全身性化疗反应发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

    作者:江彬;孙毅;于广海;李天明;杜浩;王伟;侯旭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在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中的疗效.方法 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应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2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6例患者中,230例成功完成;24例因出血或狭窄进镜受阻放弃,留置支架管以后行ESWL;1例碎石过程中引起下段输尿管穿孔,改开放手术取石;1例进镜过程中引起轻度黏膜撕脱放弃进镜.结论 输尿管镜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可反复操作的优点,在诊断和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应当得到广泛应用.

  • 慢性乙型肝炎联合及序贯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成本-效果分析

    作者:于忠省;张向阳;宫义军

    目的 比较拉米夫定联合及序贯干扰素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为慢乙肝的治疗寻求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6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拉米夫定与干扰素联合组;拉米夫定与干扰素序贯组;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疗程均为一年.结果在疗程结束时三组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是63.6%、63.6%、50.0%,77.3%、77.3%、68.2%和82.6%、82.6%、8.7%;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治疗组及序贯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一年的成本-效果(C/E)分析显示拉米夫定低的C/E.结论 三组均显示了较好的近期抗病毒疗效,在抗肝纤维化及HBeAg血清转换方面序贯组及联合组均优于对照组,但费用较高.

  •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50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军哲;邹国风;杨书阁;关稳

    目的 了解异丙酚静脉全麻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5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异丙酚静脉全麻实施手术操作,同期同等条件下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无麻醉状态下实施手术操作.对两组监测指标进行临床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100%,对照组镇痛有效率34%.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宫口松驰率88%,对照组宫口松驰率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无人流综合征发生,对照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为24%.两组阴道出血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观察组用异丙酚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确切,不增加阴道出血量.

  • 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点

    作者:梁海英;宋新德

    目的 了解女性冠心病的症状、病理生理、治疗、临床预后,积累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入选冠心病患者970例,男性674例(69.48%),女性296例(30.51%),记录患者的临床特点、药物治疗反应、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男性相比,女性LVEF和血脂水平较高,Cr和Hb水平较低(P<0.01).女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高于男性,男性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比例高于女性.结论 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不低于男性,而临床上确诊率低,漏诊率高,多重危险因素重叠,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差,病情易反复,远期预后不良,死亡率高,提示对女性冠心病诊治时要要认识这些危险因素并加以纠正,将真正改善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远期预后.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女性
  • 严重创伤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伤情评分在预后的价值

    作者:李建强;张国栋

    目的 对机体严重创伤所产生的过度炎症反应采用SIRS评分方法 ,客观评价创伤患者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方法 患者入院即开始采集相关数据,行APACHE评分,ISS评分以终诊断所得数据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IRS项目数与器官功能不全计分,并发症间相关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SIRS评分结果对严重创伤患者可提供病理、生理变化信息,帮助判断伤情及预后.能从临床疾病危重程度全面对全身炎症反应局危性评估,指导临床合理、科学的防治.

  • 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作者:郭平

    齐拉西酮是一个多巴胺和5-羟色胺联合阻断剂.除对5-HT2/D2受体有高的亲和力外,对5-HT1A受体有激动作用,同时还是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这种作用机制已经推定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都有控制作用.对精神分裂症的情感症状和认知功能也有明显疗效.[1.2]本文重点探讨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 前列地尔与卡马西平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作者:孙海威;张青山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和卡马西平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效果.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应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和卡马西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问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1).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治疗中要重视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的治疗,前列地尔联合卡马西平将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症状,加快神经康复.

  • 1,6二磷酸果糖加生脉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俊才

    目的 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加生脉注射液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2004年7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HIE)合并心肌损害患儿61例,分为治疗组(n=30例)和对照组(n=3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FDP)和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续7~10 d.结果治疗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2例.治疗组30例显效26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照组31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以及心肌酶谱的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DP)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HIE)合并心肌损害效果较好.

  • 新法心肺复苏186例临床分析

    作者:冯东昕;刘志刚

    <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自2005年修订并发表以来,急诊、危重病、心血管病专业都将其视为重要的临床指导文献.

  • 儿童细菌性肺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分析

    作者:原慧云;孟晋华

    目的 了解儿童细菌性肺炎中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TDR200B细菌鉴定及药敏诊断系统,产ESBLs菌的初筛和确认采用双纸片协同法.结果123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98例,占79.7%;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二代、三代抗菌素100%耐药,头孢哌酮舒巴坦,亚安培南西司他汀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结论 重视ESBLs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 宫腔镜介入加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33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米米

    不孕症的发生率逐年增加,而其中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为常见,占20%~30%[1],在美国占女性不孕症的30%~50%[2],我国粗略统计占20%~40%[3].1985年platia等首先报道了输卵管导管介入治疗,近年国内屡有报道,并认为是治疗输卵管阻塞简便、实用、效果较好的方法.本文我现开展的介入加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33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 乳腺癌的X线诊断与钼靶普查

    作者:陈志华;苏伟;岳梨蓉

    目的 分析总结乳腺癌X线表现与钼靶普查的重要性.方法 对7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X线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癌主要X线表现以肿块伴微小钙化29例,单纯钙化24例,单纯肿块18例,结构紊乱伴局部密度增高5例,结构紊乱伴钙化1例.术后病理多为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和单纯癌.结论 乳腺癌有其X线特征性表现.乳腺钼靶普查能较早发现临床医生摸不到的肿块,发现隐匿性病变.

  • 低场强MRI在闭合性肝脾挫裂伤抢救中的应用

    作者:刘金有

    目的 探讨肝脾挫裂伤的低场强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MRI诊断为肝脾挫裂伤的病例38例,外科手术证实10例.结果肝脏包膜下血肿15例,肝脏实质挫伤16例,肝脏挫裂伤并肝脏内血肿1例;脾脏挫裂伤6例,均为脾脏实质内挫伤,均经保守治疗康复.结论 MRI是诊断肝脾挫裂伤好的方法 ,特别是轻微的肝脏实质内挫裂伤,明显优于超声和CT.

    关键词: 肝脾挫裂伤 血肿 MRI
  • 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对比

    作者:俞安清;陈效琴;苏丽萍;何先伟;王能勇;蒲癸宏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TRFIA)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ELISA法和TRFIA法对156例患者HBV血清标志物5项指标同时检测,然后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两种方法 结果比较,HesAg、HBsAb、HBeAg、HBeAb、HBcAb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5.6%、90.6%、97.3%、94.0%、95.7%.两种检测方法 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TRFIA法阳性率高于ELISA法;其常见模式平均符合率为87.45%,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e抗体和c抗体阳性、c抗体阳性模式符合率差.两者对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灵敏度均达到了0.2ng/ml.对HBcAb的测定,ELISA为低.结论 TRFIA法是一种灵敏、特异、准确的定量检测方法 ,对评估HBV感染后病情转归及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考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比ELISA检测方法 更灵敏和准确.

  • 小儿烧伤休克复苏救治89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金涛;王洪辉

    目的 探讨小儿烧伤休克复苏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十年89例小儿烧伤休克复苏的临床资料,采取晶胶公式有计划、有次序、可调控的进行液体复苏和其他如有效给氧、保暖降温、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有效抗生素等措施救治烧伤面积超过10%TBSA的患儿.结果全部89例烧伤患儿休克期度过平稳,意识清楚,尿满意,元消化道症状.结论 小儿烧伤休克复苏根据晶胶公式进行个性化补液并采取其他综合措施救治是有效的、成功的.

  • 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下尿路功能障碍

    作者:齐德军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下尿路功能障碍的特点.方法 对28例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下尿路功能障碍者行尿动力学检测.结果大尿流率平均为6.7 ml/s,剩余尿量平均167 ml,大逼尿肌压平均48 cm H2O.结论 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下尿路功能障碍时,应通过尿动力学检测明确逼尿肌功能状态及损伤程度,以准确选择治疗方法 .

  • 乳管冲洗液脱落细胞制片及免疫化学染色的价值

    作者:张浩;孔妮娅;曾健;胡翠娥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制片方法 及免疫化学染色可行性,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 冲洗液行打点涂片,纯甲醇固定,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切除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统计分析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涂片中可见大量异形性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Her2阳性者6例,P53阳性者4例.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86(P<0.05)、0.5876(P<0.05).结论 乳管冲洗液脱落细胞学诊断乳腺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和P53蛋白方法 可行,结果可靠.能术前了解乳管内微小病灶的生物学特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B型利钠肽与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钱伟莉;刘明莉

    慢性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常见而严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 急性脑梗死患者脱水剂的应用

    作者:龚霁;晏斌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时脱水剂甘露醇与甘油果糖注射液交替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组别甘露醇与甘油果糖注射液交替应用和单用甘露醇.结果两组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 甘露醇与甘油果糖注射液交替应用,临床疗效相当.

  • 髂胫束入路复位植骨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作者:夏卫革;徐玉生;冒四平

    目的 探讨髂胫束入路复位植骨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方法 自2004年4月至2007年2月,笔者应用髂胫入路复位植骨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9例,疗效及关节功能结果评定分为优,良,差.结果本组所有病例伤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7个月~3.1年,平均1.5年.骨折无延迟愈合,无畸形愈合,平均愈合时问3.3个月.根据Rasmussen胫骨髁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优30例,良13例,可6例,优良率89.8%.结论 髂胫束入路复位植骨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方法 有效.

  • 脑脉泰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60例临床观察

    作者:靳丽珍

    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或缺血缺氧性损害导致的以认知损害为特征的一个综合征①.临床典型症状有记忆力丧失,抽象思维、定向力的障碍,同时伴有行为人格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减退,是中老年人群的多发病,常见病,患者生活能力下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笔者近几年应用脑脉泰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经皮激光减压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与观察

    作者:焦明霞;汪明星;汪世芳

    目的 总结经皮激光减压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经皮激光减压联合臭氧消融治疗1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疗效观察及康复指导的措施.结果经术后6~12月跟踪随访,疗效优良率80%,有效率96%,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中主动的配合,术后指导科学有效的功能锻炼,是保障手术成功、确保治疗效果、促进功能康复的重要保证.

  • 腹腔镜胃十二肠穿孔修补术20例临床研究

    作者:杨忠良;周建功;邵晓蓓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利用腹腔镜进行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20例.结果20名患者均获治愈,未发生并发症.手术平均时间35 min(28-40 min),平均住院时间6 d(4~8 d).术后2~3个月胃镜复查,20例中19例溃疡已愈合.结论 该术式创伤小、疗效好、安全实用.并能对诊断未明的急腹症患者进行探查,明确诊断,发挥了微创外科的优势,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意义.

  • 以低钾血症为首发表现的甲亢12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志宏;李宝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并不少见,经典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高代谢症候群及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为表现,但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或以某一典型症状为首发表现.

  • 腰椎滑脱椎间盘切除减压的临床探讨

    作者:李云华;刘晓岚;陈良龙;段智

    目的 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征症状体征相似于单纯腰椎滑脱,从长期疗效评价椎间盘切除减压的可行性和必行性.方法 对1996年3月至2003年1月的58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组对照.其中男16例,女42例,年龄14~84岁,平均49.4岁,有外伤史者14例,椎弓根骨折或者峡部不连者30例,假性滑脱28例,设置保守治疗对照组8例,手术治疗50例,全部行后路固定,植骨融合术,其中做腰椎间盘切除减压的设定为第2组,未做切除减压的设定为第3组.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5年,第1组8例症状基本无改善或易复发,第2组26例住院期间症状缓解率并不优于第3组,中长期疗效小于第3组,且断钉、断杆率大于第3组.结论 后路椎板切开,椎间盘切除减压是解决椎管狭窄和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 ,但腰椎滑脱的主要矛盾是脊柱不稳,内固定是脊柱稳定的短期办法,而植骨后的融合是脊柱稳定的长期办法,双侧椎板植骨的长期疗效巩固,并发症少,因此,腰椎管探查,椎间盘摘除术在脊柱滑脱者应慎重考虑.

  • 胶原贴敷料在太田痣激光治疗后的临床应用观察

    作者:钟贵玲;吴小林;李志敏;任英健;胡瑛;朱桂芳

    目的 探讨胶原贴敷料在太田痣激光治疗后的修复作用.方法 观察组35例太田痣患者激光治疗后局部敷贴胶原贴敷料,1次/d,连续7次.对照组33例激光治疗后让其自然恢复.观察其术后渗出、水肿及痂皮脱落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太田痣激光治疗后使用胶原贴敷料进行护理,其轻微损伤的创面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恢复,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经统计学分析,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胶原贴敷料在太田痣激光治疗后应用,可以消肿,减少渗出,对创伤的愈合有强的促进作用,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运用旋核抛光法处理后囊下性自内障的体会

    作者:何朝永;陈基黎;马利;由雷

    目的 探讨运用旋核抛光法处理后囊下性白内障的方法 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127例132眼后囊下性白内障患者,在完成截囊或环形撕囊后,在囊袋内旋转晶体核,依靠晶状体核半球形后表面与晶体后囊的接触以及晶状体核旋转时所产生的研磨力量对后囊进行抛光.结果用旋核抛光的方法 处理后囊下性白内障132眼,无1例发生后囊破裂,在晶体核摘除后,晶体后囊膜均完全透明,无浑浊物残留,无需再用器械进行抛光处理.结论 旋核抛光法对晶体后囊下浑浊进行处理,安全有效,易于掌握,可以避免因使用器械抛光而造成晶体后囊的损伤.

  • 射频治疗鼻腔前部活动性鼻出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旋;周蔚

    目的 观察射频治疗鼻腔前部活动性鼻出血疗效.方法 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就诊的鼻腔前部活动性鼻出血患者70例,40例采用射频治疗,30例行前鼻腔填塞,就其疗效对比.结果射频治疗组首次治愈率90%,高于鼻腔填塞组60%,P<0.01,两组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射频治疗组无治疗并发症.结论 治疗鼻腔前部活动性鼻出血,射频是一种简便安全,行之有效的方法 .

    关键词: 鼻出血 射频
  • 带血管蒂胫骨骨皮瓣交叉移植治疗胫骨和皮肤缺损

    作者:邵贺阳

    1995-2006年间,我科采用带血管蒂胫骨骨皮瓣交叉移植治疗胫骨和皮肤缺损38例,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8例中男29例,女9例;年龄18~58岁,平均39岁.左侧15例,右侧23例,圆形皮肤缺损16例,纵长形皮肤缺损8例,横形皮肤缺损8例,斜形皮肤缺损6例.骨折类型:横断型17例,蝶型12例,螺旋型9例.加压钢板固定21例,断裂4例;髓内行固定10例,断裂2例;外固定架固定7例,断裂者为固定物不合适所致.第一次手术在当地医院治疗28例,在本院治疗10例.第二次手术距受伤时间3个月12例,4个月14例,5个月以上12例,平均4.5个月.

  • 甲状腺癌CT诊断和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邵明利

    目的 评价CT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27例甲状腺肿瘤术前CT扫描或部分病例行强化扫描.分析影像所见,CT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7例甲状腺肿瘤中甲状腺癌25例,甲状腺腺瘤2例(其中1例细胞增生活跃).结论 CT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术前定性诊断有较大的价值,CT清晰显示肿瘤向周围结构侵犯和局部淋巴结转移情况,这对手术方案选择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硒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清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龙平;王新华;谭亮南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硒(Se)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与清蛋白尿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ELISA法检测76例伴微量清蛋白尿(A组)和184例伴正常清蛋白尿(B组)的T2DM患者及6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Se与GSH-Px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的血清硒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5.660,4.511),而A组与B组问的血清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348).A组患者血清GSH-Px水平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6.545,7.040),但B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755).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与血清se(γ=0.212,P<0.05)和GSH-Px(γ=-0.163,P<0.0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低水平的血Se与GSH-Px与T2DM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TIMP-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佘正元;袁刚

    目的 观察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糖尿病肾病不同l临床阶段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TIMP-1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对照组(NC)20例,2型糖尿病组(DM)20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DN)20例及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组(DNF)2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各试验对象血清中TIMP-1的含量,并比较各组TIMP-1水平的差异性,分析TIMP-1水平与年龄及尿蛋白量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TIMP-1水平为(825.97±137.34)ng/ml,糖尿病组(1259.05±218.47)ng/ml,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1508.31±282.57)ng/ml,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组(2131.42±441.25)ng/ml.TIMP-1血清水平在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DM组和DNF组,TIMP-1水平与年龄正相关.在DN组,TIMP-1与24 h尿蛋白定量正相关(r=0.84,P<0.01).结论 随着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血清中TIMP-1水平逐渐增高,且与尿蛋白量呈显著正相关,提示TIMP-1可能参与了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及高血压的血管重塑过程;TIMP-1可能介导了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积聚、肾小球基底膜(GBM)重塑、肾小球硬化,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急性白血病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作者:江亚军;王红霞;丁睿;康丽莉

    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情况,凝血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67例AL患者、25例AL完全缓解(CR)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凝血常规、D二聚体等检测.结果根据ISTH修订标准,15例AL患者合并DIC,发生率为22.4%,AML与ALL的DIC发生率AML-M,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ML-M,与non-AML-M3的DIC的发生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DIC组PT、APTT、TT较对照组、CR组及non-DIC组均明显延长(P<0.01),而FIB则降低(P<0.05).结论 AL尤其AML-M,患者容易合并DIC,观察患者凝血功能改变以及出血表现可有助于尽早发现DIC并指导临床预防及治疗,从而有利于改善AL合并DIC患者的临床预后.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卒中危险性的评估及干预效果的临床研究

    作者:冼明健;袁莉;江先娣;杨职;雷建明

    目的 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及抗血小板剂的干预效果.方法 256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予一般措施及安慰剂,干预组在一般措施上加用氯吡格雷(75 me/d),并分别在发病后7 d、1、3、6个月比较两组卒中发病率、症状、体征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并监测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对照组7 d、1、3,6个月时卒中发生率分别为8.59%.14.06%.21.09%和28.13%;干预组为0.00%,4.69%,8.59%和11.72%,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在研究后血液流变学改变、卒中患者病理征出现、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亦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TIA后卒中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得多,须及早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药物效果确切,且安全.

  •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

    作者:徐新春;张慧;朱福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的降压疗效及对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口服厄贝沙坦150 mg/d,B组口服厄贝沙坦300 me/d,C组口服氨氯地平5 mg/d,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血压、尿微量白蛋白及肝肾功能.结果3组治疗后血压都明显下降,A组和B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明显下降(P<0.05或P<0.01),C组治疗后尿微量蛋白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具有平稳的降压疗效,并具有肾保护作用.

  • 兔低位腹主动脉阻断后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观察

    作者:王永亮;李世德;郭斌;金莹

    目的 观察兔低位腹主动脉阻断后不同时间血液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方法 建立兔腹主动脉阻断1、1.5 h的模型,检测阻断前、再灌注不同时点血液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阻断1 h组(B1)再灌注时点血液中MDA升高、SOD降低不明显(P>0.05),阻断1.5 h组(B2)再灌注时点血液中MDA升高,SOD降低(P<0.05).结论 兔低位腹主动脉阻断1 h缺血再灌注损伤不明显,阻断1.5 h有明显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兔低位腹主动脉阻断应控制在1 h以内.

  • 儿童寰枢椎半脱位的X线影像学改变及其临床价值

    作者:陈荔川;周鹏;陈进;高雪梅

    目的 探讨儿童寰枢椎半脱位的X线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结合环枢椎的解剖特点,回顾分析48例儿童寰枢椎半脱位的颈椎X线平片影像学改变.结果齿状突前间隙宽度有不同程度增宽、侧间隙差值增大可伴有侧块、齿突侧块间隙不对称等X线影像学改变.结论 颈椎侧位及张口位X片测定齿突前间隙、侧间隙、两侧块椎间隙差值能提高确诊率,并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

  • 血清乳酸脱氢酶对成人急性白血病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郭奕环;张寿兰;曾武珍;陈星东

    目的 观察成人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sLDH)变化,以探索其对AL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速率法动态检测124例AL患者化疗前及完全缓解期的sLDH.结果成人AL患者治疗前sLDH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完全缓解时恢复正常,治疗前sLDH升高组完全缓解率、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sLDH正常组(P<0.05).结论 sLDH水平可作为成人AL的病情动态观察和疗效、预后观测的重要参考指标.

  •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肾上腺皮质腺瘤探讨

    作者:张明荣;曹雪峰;乔梁;李文伦;柳光恒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腺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对22例原醛症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结果超声见瘤体完全消失;彩色多普勒超声瘤体内血流消失,超声仅见强回声团.结论 应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原醛症,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安全性好,对患者创伤小,痛苦小,费用低,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

  • 35例老年人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分析

    作者:刘晓飞;邝学军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手术治疗肝细胞癌的35例老年人患者和同期159例非老年人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在临床病理特点和术后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老年人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0.0%、62.1%和50.4%,非老年人组分别为81.7%、65.4%和50.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8).但患者术前ALB浓度较低、术前ALT和ALP浓度较高、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B级者多见、肿瘤病灶数目为1个者多见(P<0.05).结论 老年人组与非老年人组之间在术前肝功能状况和肿瘤病灶数目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但两组手术治疗疗效基本相似.

  • 别嘌呤醇对伴高尿酸血症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血清NO、MDA、SOD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继明;向小平;王文栋;杨新春

    目的 通过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变化来探讨别嘌呤醇对伴高尿酸血症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内皮功能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78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被随机分为别嘌呤醇组(常规治疗+别嘌呤醇,38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40例),分析NO、MDA、SOD在1周治疗前后浓度的变化及EDD的变化.结果别嘌呤醇治疗7 d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SOD浓度明显升高(P<0.05),血MDA显著下降(P<0.05),而试验组NO及肱动脉EDD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别嘌呤醇能显著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血SOD,降低血MDA,因而减轻此类患者氧化应激的程度,进而可能对该类患者内皮舒张功能产生积极影响.

  • 洁悠神长效抑菌剂在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创面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海英;战春雨;王海军;陈璟

    目的 探讨洁悠神长效抑菌剂在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48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激光治疗后创面直接喷洒洁悠神长效抗菌剂,待干燥形成一层透明薄膜后,外加无菌纱布,每日换药2次.对照组给予凡士林油纱条,再外用无菌纱布,每日换药2次.观察1周对比创面愈合、疼痛及3个月复发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83.33%),有效4例(16.67%),无效0例(O.00%),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后48 h疼痛全部消失;3个月复发为O例.对照组痊愈15例(62.50%),有效7例(29.17%),无效2例(8.33%),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后120 h疼痛全部消失;3个月复发为1例.结论 洁悠神长效抑菌剂在治疗创面上能起到一定的长效抗菌,隔离创面、促创面愈合的作用.因其使用方便,患者耐受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 螺旋CT血管造影评价胰腺癌可切除性的意义

    作者:李培永;孙圣;马秀梅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诊断胰腺癌胰周血管侵犯及评价可切除性的价值.方法 10例疑有局部浸润的胰腺癌患者术前行横断面CT及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比较分析SCTA与横断面CT诊断肿瘤侵犯胰周血管情况以及评价肿瘤可切除性.结果SCTA诊断胰周血管侵犯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100%、100%)高于横断面CT(81.8%、9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TA术前评价胰腺癌可切除性的阳性预测值高于横断面CT.结论 SCTA可精确地诊断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情况,术前可准确评价胰腺癌可切除性.

    关键词: SCTA 胰腺癌 可切除性
  • 多层螺旋CT(MSCT)成像技术对腹膜后原发肿瘤的评价

    作者:赵虹;张翠运;章作铨;王艳

    目的 评价MSCT对腹膜后肿瘤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腹膜后占位病变的CT表现特点.结果12例中肿瘤10例,血肿1例,腰肌脓肿1例.对病变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1%(11/12),对病变定性诊断有一定的特征.结论 MSCT增强扫描及MPR成像技术对腹膜后肿瘤定位诊断较为可靠,显示肿瘤对周围器官的侵犯较准确,对评价其可切除性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 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一周内CT分度诊断指标的研究

    作者:王涛;刘凯;蒋波

    目的 探讨1周内正常新生儿与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HIE)颅脑CT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108例正常新生儿和173例HIE患儿行颅脑CT扫描,取特定的扫描层面及位置,双侧对称检测脑实质密度的CT值.结果正常新生儿灰质密度CT值范围20-28 Hu;HIE轻度CT值范围17~20 Hu,中度14~17 Hu,重度14 Hu以下.结论 出生1周内正常新生儿与HIE患儿颅脑CT值测量指标对HIECT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脑病 CT
  • 儿童自发性脑出血5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建军;张铁铮;夏凯;辛振学;韩培军

    目的 探讨儿童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收治5例儿童自发性脑出血的l临床资料.结果3例脑动静脉畸形,1例烟雾病,1例病因不明.痊愈2例,好转2例,死亡1例.4例随访2个月~3年无再出血.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是儿童自发性脑出血的主要原因.综合CT、MRI/MRA和DSA所见检查可明确儿童自发性脑出血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早期明确诊断及治疗预后良好.

  • 感染性休克急性肺损伤CD11b表达与纤维蛋白原相关性研究

    作者:郭景涛;本贵勇;黄义双;黄卫东;刘纯义;陆必森;夏汉兵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急性肺损伤(ALI)患儿粒细胞表面CD11b表达与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性休克ALI(观察组)患儿25例中性粒细胞CD11b与纤维蛋白原,并与对照组18例和正常组20例比较.结果在急性期、恢复期,观察组中性粒细胞CD11b,与对照组和正常组比较,P<0.05.ALI患者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其均值(5.15±1.02)q/L,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3.50 q/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CD11b与纤维蛋白原参与感染性休克ALI病理发展过程,表达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肺损伤发展的重要指标.提示给予纤溶治疗可作为一种提高疗效的尝试.

  • 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作者:任立新

    目的 观察刺五加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原发性高血压.方法 选择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服全剂量的3种或3种以上的不同作用机制(必须包括利尿剂)的降压药物,血压仍≥18.7/12.0 KPa的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 在继续服用全剂量的3种或3种以上的不同作用机制(必须包括利尿剂)的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刺五加注射液250 ml(黑龙江完达山制药厂)静脉滴注,1次/d,共14 d.用药前后对血压、及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通过加用刺五加注射液的治疗,从治疗前BP(21.6/13.7±1.8/1.2)KPa降到2周时BP(18.4/12.0±1.6/1.0)KPa(P<0.01),相关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联合刺五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顽固性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

  • 对于常规服用氨氯地平疗效差的高血压患者调整服药频次后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作者:仲玉

    目的 探讨对氨氯地平疗效欠佳的患者过改变用药频次达到稳定的降压效果.方法 对30例每24 h服用氨氯地平疗效差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每12 h服用1次后的血压作为观察组,调整药物频次前血压作为对照组.结果56.3%的高血压患者每日可获得满意的稳定的降压效果,23.3%的患者降压有一定疗效,20%的患者无效.结论 个体有一定的差异性,改变用药频率是适应个体差异性的较好方式,对于络活喜1次/24 h疗效不显著的高血压患者,可考虑1次/12 h的给药方式.

    关键词: 高血压 氨氯地平
  • 小儿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136例分析

    作者:朱耿云;庄丽宝;徐玉珍

    目的 提高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认识,合理诊治MP,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方法 对2005年3月至2008年2月上海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对其临床过程、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早期无明显阳性体征,MP痰液培养阳性率低,仅占3.9%;外周血白细胞多正常,占70.6%;但CRP升高,占44.1%;胸片表现有多样性,30例有不同程度肺外表现,其中主要是渗出性胸膜炎,占13.2%.治疗用阿奇霉素效果良好,总有效率达96.7%.结论 MP感染好发于学龄儿,MP-IgM阳性率高,占85.3%.阿奇霉素治疗疗程短、疗效好.对MP感染应尽量做到早期诊断,合理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并加强对MP感染耐药性的检测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超声及多排螺旋CT在诊断骨巨细胞瘤中的应用

    作者:张修莉;王惠;李雪晶;张蔚;么刚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及多排螺旋CT在诊断骨巨细胞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l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的超声及CT影像表现.将64排CT扫描的原始轴位图像传至ADW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处理图像.结果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肿物在二维超声图象中清晰显示,CT的VR三维重建对病变的定位和空间关系理解更直观、立体、准确,MPR对病灶细节显示满意,可以多平面观察骨的密度、形态、大小变化及发现邻近软组织改变.结论 超声及多排螺旋CT在诊断骨巨细胞瘤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对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 老年人急性肺水肿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44例临床分析

    作者:党彦平

    目的 分析以急性肺水肿为主要表现的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以急性肺水肿为主要表现的AMI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所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探讨AMI时发生急性肺水肿的机制.结果44例中,29例(65.9%)为无痛性梗死;32例(72.7%)为急性非透壁性梗死,7例并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LVEF<40%26例,≥40%18例.随访24例,半年内死亡7例(29.2%).结论 以急性肺水肿为主要表现的AMI多为无痛性梗死,心电图表现多为急性非透壁性梗死.AMI时发生急性肺水肿的机制为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严重损害.

  •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家系临床特点分析及RET基因突变研究

    作者:姚斌;柳学;董婷婷;陈雄;徐芸;翁建平;黄知敏

    目的 检测互不相关的3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2A)家系中BET原癌基因突变情况,以探寻其发病的分子机制,同时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3个MEN2A家系,共有8例MEN2A患者,3个家系有28位同意进行基因检测,提取28位外周血基因组DNA,对BET原癌基因21个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对发现新的突变点进一步进行克隆测序.结果家系1 BET原癌基因存在外显子11的C634R突变,家系2为C634Y突变,家系3的4例MEN2A患者均存在D631密码子(GAC)的杂合缺失,碱基序列由TGC∧GACGAGCTG变为TGCGAGCTG,导致代表天冬氨酸的D631的缺失,即del D631.8例MEN2A患者中7例有MTC(87.5%),8例有PCC(100%).未发现有阳叮的发生,其中6例(75%)患者是以PCC起病,而且PCC中7例(87.5%)为双侧.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中国大陆MEN2A家系存在C6MY突变,也有exon11的D631杂合缺失突变,其中BET基因第11号外显子的D631缺失突变(delD631)是首例报道.13631 del临床特点为发病年龄较迟,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先于甲状腺髓样癌的发生.

  • 社会家庭支持状态与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凤卿;廖小卿;贾宏;胡敏

    目的 调查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家庭支持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样对288例门诊和住院的乙肝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其社会家庭支持有正相关关系.结论 护理人员应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患者家属的主观能动性等多方面的支持,以求大限度的提高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

  • 自控镇痛促进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康复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辉;陈洁;冯晓玲;黄碧萍;邓小耿

    目的 探讨使用自控镇痛方法 促进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康复.方法 将80例尿道下裂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术后采用以注射泵控制镇痛的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的镇痛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术后疼痛感受变化、生理功能康复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患儿疼痛感受减低,波动范围较小,术后的生理机能和伤口恢复较快,术后尿瘘和尿道狭窄并发症明显减少(27.5%埘7.5%,17.5% vs 5%,P<0.05),患儿嗜睡、恶心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结论 患儿可控镇痛的方法 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促进康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稳定而良好的疼痛控制有关.

  • 热休克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荷瘤大鼠的免疫效应

    作者:文艳玲;智慧;冯霞;罗葆明;杨海云;梁碧玲

    目的 将热休克抗原致敏后的树突状细胞(DC)应用于射频消融术(RFA)后治疗大鼠walker 256实体瘤,探讨其对大鼠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 将Walker 256肿瘤细胞经热休克冻融后致敏大鼠骨髓细胞衍化的DC以获得DC瘤苗;48只荷Walker256实体瘤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1(n=10)仅行RFA治疗;对照组2(n=10)仅行DC瘤苗治疗,对照组3(n=10)行RFA+未致敏DC治疗,实验组(n=18)行RFA+DC瘤苗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天分别测量各组大鼠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超声评价各组肿瘤治疗前后体积变化,记录大鼠的荷瘤生存期.结果治疗后,与三组对照大鼠相比,实验组大鼠外周血中CD4+T细胞、CD4+/CD8+比值显著升高,CD8+T细胞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实体瘤体积增大明显缓慢于各对照组(P<0.05),且维持较长的荷瘤生存期(P<0.05).结论 在RFA后应用冻融热休克抗原致敏DC治疗大鼠实体瘤可有效地改善其抗肿瘤免疫机能,并在延缓残存肿瘤生长,延长大鼠荷瘤生存期中发挥一定作用.

  • 28例肝胆术后致胆瘘原因及防治对策

    作者:李现昌

    目的 探讨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原因、预防、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胆手术后致胆瘘28例.结果保守治疗15例治愈,死亡1例,其中转手术治疗1例;手术治疗11例和内镜治疗2例均治愈.结论 胆瘘发生除患者自身的因素之外,也与解剖变异、术者操作不仔细和技术欠佳有关.预防应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着手,根据病情变化选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内镜治疗.

  •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致昏迷1例

    作者:孙艳霞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是由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影响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生物合成所致大细胞性贫血.除红系外,粒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也有巨幼变,可致全血细胞减少.本病可以说是全身病变的血液学表现.本文报道一例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导致昏迷一例.

  • 153例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作者:曹君玲;田春梅

    目的 探讨并分析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153例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归纳、分析.结果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37.91%),上呼吸道次之(18.30%),切口感染排第3位(11.76%);153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120株,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第1位(37.5%),肺炎克雷伯菌次之(23.3%).结论 本组病例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与原发肿瘤、化疗、手术创伤、糖尿病、术后受凉、长期卧床、长期使用抗生素、各种侵入性操作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例

    作者:杨鹏;张艳凤;都浩;陈鹏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nubrane disease,HMD)是指新生儿早期引起呼吸困难的一种病症.其病情发展迅速,可于几天内甚至几小时死于呼吸衰竭,死亡率为50%~70%.现将于2008年3月收治的一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

  • 联合手术方法治疗顽固性癫痫的探讨

    作者:姚东华

    目的 研究将几种手术方式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癫痫的疗效.方法 对53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进行联合手术治疗.局部致痫灶切除术+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MsT)11例,局部致痫灶切除术+皮层热灼术19例,局部致痫灶切除术+胼胝体前部切开术+颞前叶及海马切除术+MST23例.手术中进行皮层及深部电极监测.结果术后随访2-3年,Ⅰ级优20例(37.7%),Ⅱ级良24例(45.3%),Ⅲ级可6例(11.3%),Ⅳ级差2例(3.8%),Ⅴ级无效1例(1.9%),术后神经功能均保存完好.结论 联合手术方法 治疗顽固性癫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 内固定钢丝取出困难的处理及预防对策

    作者:林秧;陈智

    钢丝是目前常用的内固定材料之一,但由于内固定操作时的不规范及内固定物材质的原因常造成骨折愈合后钢丝取出困难.笔者总结1994年1月至2007年5月187例钢丝取出困难的病例,分析了其原因,归纳顺抽、撬拔、卷扬、弹振及盲断法等手术方法 ,研制设计了"钢丝理直器、钢丝旋绞器、钢丝打结器及G形钢丝中断器"等特殊器械,并就预防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 双腔气管插管加硬膜外麻醉用于胸科手术

    作者:王晶;胡东林

    目的 总结85例肺部疾病,食道疾病患者行双腔气管插管加硬膜外复合麻醉的临床经验.方法 85例患者,年龄25~79岁ASA Ⅰ~Ⅱ级.均首先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确定效果、在行双腔气管插管、进行复合麻醉,手术中连续监测SBP、DBP、MAPHR、SpO2或ECC.结果双腔气管插管能保证有效通气和气体交换、避免分泌物误入健侧、与硬膜外麻醉复合,减少全麻醉药用量,更好的完善麻醉效果.结论 胸科疾病手术,选择双腔气管插管加硬膜外复合麻醉是选择的方法 ,麻醉效果满意.

  • 骶前静脉丛损伤出血的特点和防治

    作者:吴道宏;郑满跃;朱伟东

    目的 探讨骶前静脉丛损伤出血的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0-2007年处理骶前静脉丛出血患者4例.其中3例为直肠癌根治Miles术发生骶前静脉丛出血;1例为臀部刀刺伤致骶前静脉丛出血.结果直肠癌Miles术中,发生骶前静脉丛出血3例.1例用缝合法止血成功;1例用缝扎、电烙止血无效,改用盐水纱垫填塞止血成功;死亡1例;1例左臀部刀刺伤致骶前静脉丛出血采用骶前创面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再予生物蛋白胶喷洒,止血成功.结论 了解骶前静脉的解剖生理特点,提高对骶前静脉从出血的认识,避免易致损伤骶前静脉的手术操作方式,发生骶前静脉出血时,应根据损伤静脉部位及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止血方法 .

  • 肺动脉高压的认识进展

    作者:沙杭;张世俊

    肺动脉高压因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近年来国外研究进展较快,而我国一些学者对此病尚存有认识不足,主要表现为:①混淆了肺动脉高压与动脉性肺动脉高压的概念;②将肺动脉高压视为罕见病而少于关注;③将肺动脉高压当作"不治之症",而不重视其治疗;④将钙离子拮抗剂作为肺动脉高压的常规治疗方法 而忽略适应证的筛选.更新上述认识无疑将提高对肺动脉高压的进一步研究.

  • 转化生长因子β与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斌;郑勇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的、过量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特别是胶原沉积,它是许多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也是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环节.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