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Imaging and Therapy 중국개입영상여치료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0-220
  • 国内刊号: 1672-8475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大猷楼502室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邹英华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采用不同栓塞材料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分析

    作者:金鑫;施海彬;刘圣;杨正强;周卫忠;祖庆泉

    目的 探讨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中采用不同栓塞材料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9例内科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于术前常规CTA后行BAE;对其中18例单纯应用明胶海绵(GS组),41例应用海藻酸钠微球(KMG)联合GS或弹簧圈(KMG组)进行栓塞.所有病例随访12个月以上,并对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BAE.58例患者BAE术后24 h内停止咯血,有效率98.31%(58/59).12个月内9例复发咯血(GS组6例,KMG组3例),总复发率15.25%(9/59).术后3个月内两组各2例患者复发咯血,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12个月KMG组复发率(1/41,2.44%)低于GS组(4/18,22.22%,P=0.03).结论 BAE术中合理选择栓塞材料可有效降低术后大咯血的复发率.

  • MSCT 3D-VR技术显示孤立性实性肺癌结节与周围支气管和血管的关系

    作者:王金岸;王勇;张其清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 3D-VR技术显示孤立性实性肺癌结节与周围支气管和血管关系的可行性.方法 对2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孤立性实性肺癌结节患者,于CT增强扫描后分别运用2D重建技术(MPR、MIP)和3D-VR技术,对癌结节与支气管和肺动脉(PA)、肺静脉(PV)的关系进行分型(Ⅰ~Ⅴ).采用双盲评分法评估2D重建、3D-VR技术显示结节与支气管和PA、PV关系的能力(4级).结果 支气管与PA受累之间呈正相关(x2=11.28,r=0.67,P<0.01).3D-VR与2D重建技术对结节与支气管,结节与PV关系的显示能力无显著差异(P=0.32、0.07).2D重建技术对结节与PA关系的显示能力优于3D-VR(P<0.001).结论 MSCT 3D-VR技术操作简便、快捷,且能直观显示孤立性实性肺癌结节与其周围支气管、肺动静脉间的空间关系.

  • 超声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改变

    作者:秦淮;李治安;杨娅;王炯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介入术后1天、1个月桡动脉结构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2例接受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1天及1个月应用12 MHz高频超声观察桡动脉.采用t检验比较术前,术后1天及1个月的内-中膜厚度(IMT).结果 术后1天桡动脉前后壁IMT较术前均增厚(P均<0.001),而术后1个月IMT值有所下降(P均<0.001),但仍大于术前.术后1天及术后1个月IMT增厚者分别为44例(86.62%)、30例(57.69%);术后1天、1个月桡动脉局部管腔狭窄率>15%者分别为8例(15.38%)、5例(9.62%);术后1天、1个月出现管腔闭塞者分别为5例(9.62%)、3例(5.78%);术后1例形成桡动脉假性动脉瘤,48 h后闭合,形成前臂血肿.结论 经桡动脉介入术对桡动脉有一定损伤,损伤反应及并发症于术后1天为明显,于术后1个月有所恢复,此时桡动脉内-中膜仍较术前增厚.高频超声对显示桡动脉术后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 CT引导下经皮化学消融术治疗腹、盆腔乏血供转移瘤

    作者:陈志明;吕梁;齐佳;张家成;龚海峰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化学消融术治疗腹、盆腔乏血供转移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1年8月20例在我院接受CT引导下经皮化学消融术治疗腹、盆腔乏血供转移瘤患者的资料.选用18~22G千叶针、PTC针或酒精针,在CT引导下直接穿刺病灶.将超液态碘化油、奥沙利铂、无水乙醇按1∶2∶2的比例制成混合乳剂缓慢注入病灶,尽量使之充满病灶.术后随访1~46个月.结果 术后6例患者影像学示恢复正常或仅留有纤维条索或钙化影,14例患者病灶体积较治疗前缩小≥50%,总有效率100%.10例伴会阴部、臀部、下肢疼痛、活动受限的患者中,6例症状明显缓解,4例疼痛消失.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经皮化学消融治疗腹、盆腔乏血供转移瘤创伤小且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食管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预后影响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作者:黄迁祥;顾俊鹏;纪卫政;迪理木拉提·巴吾冬;任伟新;杨树法;周东海

    目的 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影响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接受金属覆膜食管支架置入术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性别、年龄、食管瘘、肿瘤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组织类型、术后化疗和术后放疗10个可能对食管支架置入术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食管瘘、肿瘤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均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均<0.05).进一步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均<0.05).结论 影响食管支架置人术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因素是肿瘤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支架置入术后进一步放疗和化疗不能延长生存期.

  • 支架植入术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

    作者:石潆;赵卫;沈进;胡继红;姜永能;易根发

    目的 探讨应用新型颅内支架植入联合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对26例30个颅内复杂动脉瘤行支架植入术弹簧圈栓塞术,术后6~24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即刻疗效:24个复杂动脉瘤完全栓塞,4个次全栓塞(栓塞95%以上),2个不完全栓塞;所有支架位置满意,载瘤动脉通畅.随访2例动脉瘤复发,未见支架移位、塌陷、狭窄,载瘤动脉通畅、光滑.结论 颅内支架植入联合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安全有效;应根据动脉瘤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具体技术.

  • MRI观察新生儿及婴幼儿正常侧脑室及透明隔

    作者:杨复宾;盛茂;郭万亮;任彦;韩啸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及婴幼儿正常侧脑室及透明隔随月龄变化的规律.方法 将29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新生儿及婴幼儿按月龄分成7组:出生~28天(新生儿组),1~3个月组,4~6个月组,7~9个月组,10~12个月组,13~18个月组,19~24个月组,行脑部MR,采集SE序列T1WI及T2WI.在T2WI上测量侧脑室及透明隔大小,计算侧脑室前角指数、三角区指数及体部指数.结果 MRI可很好地显示侧脑室及透明隔.4~6个月时侧脑室前角指数、三角区指数及体部指数分别为0.31±0.08、0.50士0.03、0.28士0.05.24个月以内新生儿及婴幼儿透明隔腔显示率为35.17%(102/290),宽度为(2.01±0.45)mm;新生儿组透明隔腔宽,显示率为85.00%(17/20),1~3个月组显示率为61.54%(24/39),4~6个月组显示率为51.86%(28/54).结论 侧脑室前角指数、三角区指数及体部指数是判断脑室大小的可靠依据.新生儿期大部分可以看到透明隔腔,随月龄增大而逐渐变小.

  • 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气管恶性狭窄的并发症分析

    作者:魏宁;徐浩;祖茂衡;顾玉明;张庆桥;许伟;崔艳峰;刘洪涛;王文亮

    目的 探讨应用气管支架治疗气管恶性狭窄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1月-2011年6月在局麻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应用气管支架治疗气管恶性狭窄的25例患者资料,其中6例置入Z型不锈钢支架,19例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支架,观察支架相关并发症.结果 置入Z型不锈钢支架的6例患者中,所有支架置入后即刻完全扩张,2例出现支架移位,随访期中支架再狭窄3例,其中肿瘤增生性狭窄1例,黏稠痰液阻塞性狭窄1例,支架断裂伴肉芽增生性狭窄1例;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的19例患者中,术中无支架移位,2例即刻完全扩张,17例术后3天~3个月扩张完全,随访期内支架再狭窄2例,其中肿瘤增生性狭窄1例,肉芽增生性狭窄1例.所有患者术后呼吸困难即刻明显改善.结论 应用气管支架治疗气管恶性狭窄有一定并发症,但仍是一种作用迅速、效果显著的治疗措施.

  • 64层与320层CT对比观察冠状动脉支架

    作者:岳军艳;李玉侠;王红坡;崔红凯;梁长华;窦文广;王清华;杨瑞民

    目的 对比64层与320层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及诊断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64层(64层CT组,20例共38枚支架)和32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320层CT组,42例共64枚支架)资料,对比两组图像质量、患者心率、有效辐射剂量(ED),并以CAG为“金标准”评价64层及320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诊断能力.结果 两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率、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 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100%(5/5)、92.31%(24/26)、71.43%(5/7)、100%(24/24)及93.55%(29/31);320层螺旋CT分别为100%(11/11)、95.65%(44/46)、84.62%(11/13)、100%(44/44)及96.49%(55/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64层及320层螺旋CT均可应用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320层螺旋CT对患者心率的要求更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更少.

  • 电磁导航系统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杰;肖越勇;张肖;吴斌;李婕;马旭阳;刘士榕

    目的 探讨电磁导航系统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患者(研究组)应用IG4电磁导航系统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并评价电磁导航系统的图像瞄准精度.另选50例接受常规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的穿刺时间.结果 研究组中29例患者在穿刺过程中成功应用电磁导航系统,另1例系统出现错误;电磁导航图像瞄准精度<5 mm 25例,5~10 mm 3例,>10 mm 1例;穿刺耗时7~15 min,平均(10.63士2.34)min.对照组50例患者在常规CT引导下均成功完成穿刺;穿刺耗时10~20 min,平均(14.88±3.29)min.两组患者穿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8,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中应用电磁导航系统可明显缩短穿刺时间,且有助于提高穿刺准确性,但操作过程中需重视操作规范.

  •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疼痛

    作者:周坦洋;曹海利;白彬;徐伟;王凯冰;崔立明

    目的 探讨TACE在治疗椎体转移瘤疼痛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介入微创技术对8例椎体转移瘤引起剧烈疼痛患者经腰动脉、肋间动脉等肿瘤供养血管插管行TACE治疗.随访术后病情变化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后肿瘤生长得以抑制,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减轻.应用视觉模拟评分及止痛药用量同时评估,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达87.50%(7/8)和75.00%(6/8).结论 腰动脉和肋间动脉等供血血管TACE能有效缓解椎体转移瘤引起的剧烈疼痛,控制肿瘤发展,可作为一种姑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方法.

  • 肺部病变类型及大小对18F-FDG显像T/NT比值的影响

    作者:尹立杰;李红磊;刘杰;刘晓建;颜珏;李健

    目的 探讨肺部不同病变病理类型及病灶大小对18F-FDG摄取差异的影响.方法 分析155例患者胸部病变的18F-FDG显像,根据手术、活检等病理结果测量病灶T/NT比值及病灶大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恶性病变(肺鳞癌、肺腺癌和小细胞肺癌)及结核摄取18F-FDG均高于炎性改变,恶性病变T/NT比值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P均<0.05);但结核及炎性改变T/NT比值与病灶大小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恶性肿瘤18F-FDG显像T/NT比值明显大于炎性病变,但结核仍是导致假阳性的重要因素.恶性病变大小与T/NT比值呈正相关,良性病变大小与T/NT比值无明显相关.

  • MR引导经中后与侧后方入路腰椎间盘穿刺方法对照

    作者:张传臣;李成利;谢国华;吕玉波;柳明;黄杰

    目的 与经侧后方入路比较,探讨MR引导下经中后方入路腰椎间盘穿刺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在配有iPath200光学导航系统的0.23T开放式介入磁共振系统实时引导下,对需要介入治疗的7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计116个椎间盘分别经侧后方和中后方入路进行穿刺.由2名MR诊断医师使用术中预扫描图像对拟穿刺椎间盘的退变程度共同进行评价.根据穿刺成功所需穿刺次数、操作时间及并发症出现的例数,对两种穿刺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31例患者的49个腰椎间盘经侧后方入路穿刺,42例患者的67个腰椎间盘经中后方入路穿刺,所有病例经两种方法均成功穿刺.两组患者椎间盘退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入路成功穿刺L34、L45椎间盘所需穿刺次数、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中后方入路成功穿刺L5-S1椎间盘所需穿刺次数[(1.43士0.68)次vs (2.14±0.77)次]和时间[(9.02±2.50)min vs (14.61±3.93)min]均显著低于经侧后方入路(P均<0.05);两种穿刺入路短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引导下经中后方入路穿刺腰椎间盘较与侧后方入路同样安全、可行.对于L5 -S1椎间盘,经中后方入路穿刺较侧后方入路可明显减少穿刺次数,缩短操作时间.

  • 胃癌超声诊断进展

    作者:周柱玉

    胃癌的术前TNM分期及预后估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目前超声在胃癌筛查、TNM分期、可切除性预测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日益凸现.本文对超声诊断胃癌的进展进行概述.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胃肿瘤
  •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纳米微泡造影剂对兔VX2乳腺移植瘤辐照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冬;杨珂;闵加艳;郭宇;邹建中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纳米微泡对兔VX2乳腺移植瘤辐照效果的影响.方法 制备纳米微泡,于光镜、电镜下观测微泡的大小、形态、分布及稳定性.采用Zeta SIZIER 3000电位仪测定微泡的粒径、电位.60只健康纯种雌性新西兰白兔,麻醉后种植VX2肿瘤于双侧乳腺组织内.2周后,选取乳腺区肿瘤组织直径大小为10 mm的兔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实验组(HIFU+纳米微泡)和对照组(HIFU+磷酸盐缓冲液),辐照剂量150 W,辐照时间5 s,记录HIFU辐照前后灰阶变化,辐照后行HE染色观察坏死区域大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成功制备纳米微泡,其理化性质稳定,粒径大小合理,电位均衡.实验组靶区平均灰度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E染色示实验组发生凝固性坏死范围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结论 纳米微泡能明显增强HIFU的损伤效果.

  • 载吲哚菁绿超声微泡造影剂活体近红外荧光显像兔淋巴结

    作者:牛诚诚;郑元义;王志刚;冉海涛;孙阳

    目的 制备载吲哚菁绿的聚乳酸羟基乙酸( ICG-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并检测其特性,观察以之进行活体近红外荧光显像兔淋巴结的效果.方法 用双乳化法制备ICG-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行光镜、扫描电镜、粒径检测检查,观察其形态及大小;用分光光度法绘制吲哚菁绿的标准曲线,计算造影剂中吲哚菁绿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对3只正常大白兔经足垫注射该造影剂,观察活体近红外荧光显像兔腘窝淋巴结的效果.结果 ICG-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为淡绿色乳液,光镜和电镜下形态规则,表面光滑,大小均匀;活体近红外荧光成像能清晰显示兔腘窝淋巴结.结论 ICG-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具备荧光成像的特征,具有高敏感性,可作为荧光成像的示踪剂.

  • 聚焦超声破坏离体猪皮下脂肪

    作者:杜燕;邹建中;乔海;汪琴;欧霞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在相同功率(200 W)、不同辐照时间下对猪离体皮下脂肪的破坏作用,为聚焦超声用于减脂塑形提供剂量参考.方法 将3 cm×3 cm×3 cm大小的新鲜离体猪皮下脂肪120块分成A、B两组(n=60).A组辐照时间为5、10、20、30、60、90 s,辐照后肉眼观察靶区的形态变化,并计算每个凝固性坏死灶的体积及能效因子;B组辐照时间为30、60、90 s,辐照后取靶区脂肪制成切片行光镜观察.结果 在A组中,当辐照时间≥10 s时,肉眼可见明显凝固性坏死区域.在B组中,施加聚焦超声后光镜下可见靶区脂肪选择性破坏,而靶区外的血管神经无损伤.结论 聚焦超声能有效破坏离体猪脂肪组织,且破坏程度与辐照时间呈正相关.

  • 介入治疗永存动脉干矫治术后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

    作者:王海燕;郑晓舟;仉晓红;宫玉玲;马延平

    患者女,22岁,因“永存动脉干矫治术后5年复查”人院.查体:心率68次/分,血压99 mmHg/65 mmHg,胸骨左缘2、3、4肋间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升主动脉前外侧壁探及约0.5 cm破口,其外侧形成假性动脉瘤约5.8 cm×3.5 cm,内见中等回声包绕无回声区,假性动脉瘤外包膜完整,瘤内可见少许血流信号与升主动脉交通.

  •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肝细胞癌1例

    作者:梁茂全;苏洪英

    患者男,44岁,主因“肝内占位性病变”就诊.2008年4月CT:肝S7段约1.3 cm多血供结节;2009年1月复查CT见病灶增大至2.9 cm;MRI结果与CT相符.患者7年前被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随后接受青霉胺治疗和低铜饮食.既往无肝炎、血吸虫病史,无药物中毒史,不嗜酒.父母为近亲结婚,姐姐曾患肝豆状核变性并死于肝功能衰竭.人院时查体:下肢水肿,脾轻度肿大,裂隙灯下眼科检查K-F环阳性.

  • 栓塞治疗复杂责任血管引发肺结核咯血1例

    作者:田锦林;李云松;李春雷;王伟;杜亚辉;郭跃辉;陈硕飞

    患者男,40岁,主因“肺结核10年,间断性咯血1个月、加重1天,累计咯血量约1000ml”人院.RBC:2.5×1012/L,Hb:58 g/L.胸部CT平扫示左上及左下肺结核.急行支气管动脉及其他责任血管造影,见左侧2支支气管动脉均增粗、扭曲,动脉晚期出现明显片状染色区,用明胶海绵碎屑进行栓塞;右支气管动脉与右上肋间动脉共干,发出分支与左侧交通,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栓塞;逐个进行肋间动脉造影,发现左侧第7、8肋间动脉及左膈下动脉也为责任血管,并成功进行栓塞;左锁骨下动脉造影见内乳动脉、甲状颈干、胸上动脉、胸背动脉、胸外侧动脉参与供血,逐一进行栓塞,栓塞血管共11条.

  • 介入治疗复杂右颈外动脉动静脉瘘1例

    作者:田锦林;杜亚辉;郭跃辉;王伟;李云松;李春雷;陈硕飞

    患者男,24岁,右侧颞部搏动性包块伴右侧耳鸣及听力下降2年.自出生发现右颞部搏动性包块,伴间断性头痛,以右侧额颞部为重,考虑右颞部血管畸形,于2年前行外科手术切除,术中见右颞浅动脉增粗,直径约6 mm,结扎后分离周围畸形血管团并予以切除.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搏动性包块,逐渐增大,伴明显右侧耳鸣及听力下降.入院体检:右颞部耳屏前方可触及约3 cm×4 cm搏动性包块,右颞顶部、面颊部及右颈部闻及吹风样杂音.

  •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巨大多房肝脓肿1例

    作者:康艺萍;施倩

    患者男,59岁,主因“高热2周伴咳嗽”入院.糖尿病史10年余,血糖21.23 mmol/L.超声显示:肝脏右后叶15.32 cm×9.84 cm混合性包块,形态不规则,内呈多房样,无回声区内见密集点状高回声,部分呈彗星样,实性部分可见点状血流,余肝实质回声分布均匀.超声诊断:肝脏右后叶混合性包块,符合肝脓肿影像改变.行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引流介入治疗,放置猪尾巴引流管及直管引流管各一支,每支均有4个侧孔.

  • 超声引导下肺外周占位病变穿刺活检技术方法探讨

    作者:张红霞;何文;成晔;刘冬梅;项东英;宁彬;程令刚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技术现已成为获取肺外周占位病变组织标本的主要手段,但只有熟练掌握该穿刺技巧才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本研究探讨超声引导下肺外周占位病变穿刺活检术的技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范.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