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중국건강심리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2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1-5257/R
  • 国内刊号: 段建勋
  • 发行周期:
  • 邮发: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幸福花园 505-9-201 信箱
  • 曾用名: 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编委会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行为活化治疗老年糖尿病伴发抑郁及其对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影响

    作者:张艳;高志勤;金梅

    目的:探讨行为活化对老年糖尿病( DM)共病抑郁的疗效,及治疗过程中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变化情况. 方法:老年DM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接受行为活化治疗(BA组,n=36)和支持性心理治疗(SP组,n=33),疗程6周;于治疗前后评定Beck抑郁问卷(BDI)、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BIS/BAS). 结果:①治疗6周时,BA组、SP组BDI(t=9.319,7.041;均P=0.000)、BIS(t=3.677,3.075;P=0.001,0.004)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BA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t=4.484,2.308;P=0.000,0.028);②治疗6周时,BA组BDI、BAS评分的变化率显著高于SP组(t=3.189,2.167;P=0.029,0.044),而两组BIS评分变化率无显著差异(t=0.948,P=0.346);③BA组、SP组的BDI评分变化率均与BAS评分的变化率负相关(r=-0.415,-0.353;P=0.011,0.043),而与BIS评分变化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r=0.266,0.213;P=0.104,0.230). 结论:BA可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伴发的抑郁,并可能与其对行为激活系统有较强的作用有关.

  •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减少的相关影响因素

    作者:邹凯;易峰;袁菁;毛静宇;张洋洋;王军;周兆新;顾君;倪宏伟

    目的: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减少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应用Logistic 回归,对102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筛选,然后确立Logistic回归方程,后对样本进行预测并与实际诊断结果比较,以评估模型的诊断价值. 结果:筛选出两项对骨密度减少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康复训练和泌乳素升高[ B=-1 .452 , 1.156;OR(95%CI) =0.234,3.176]. 综合预测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预测百分率分别为90.41%、20 .69%、70 .59%. 结论:参加康复训练对于预防骨密度减少有积极的意义,而泌乳素升高是骨密度下降的危险因素.

  • 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对抑郁症认知调查

    作者:李丽娜;高凌云;曾宏翔;杨丽阳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医生护理人员对抑郁症认知现状. 方法:横断调查,分层随机抽样767人,从医院级别、执业年限、学历等角度对比分析. 结果:综合医院的医生护士抑郁识别率低,对抑郁症总认知学历不同存在差异(χ2 =12.726,P<0.01),医院级别、执业年限不同者比较均无差异(χ2 =3.755,0.610;P>0.05),对抑郁症风险评估低,其中伤人评估更低,只达46 .1%,医院级别不同者对抑郁风险评估及防治存在非常显著差异(χ2 =97 .94 ,196 .45;P<0 .01 ). 想要学习抑郁症知识人数平均达到86 .7%. 结论: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对抑郁认知不足,尤其在治疗用药及风险评估方面,但求知欲高,希望学习相关知识,这极其有利于提高我国抑郁症诊断、治疗,有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 帕罗西汀结合心理干预治疗青少年社交焦虑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永菊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结合心理干预治疗青少年社交焦虑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68例青少年社交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组予以8周帕罗西汀结合心理干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均接受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 SAD)、羞怯量表(SS)及脑电超慢涨落图分析技术(ET)检查,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 结果:①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 .24%,其中,痊愈55 .88%,显著进步17 .65%,进步14 .71%,无效11 .86%;②治疗8周后,研究组SSD、SS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较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43,3.16;P<0.05);③研究组治疗8周后脑内神经递质活性产生一定变化,其中,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5-HT、NE活动性均增强,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8,11.35,5.34;P<0.05). 结论:帕罗西汀结合心理干预治疗青少年社交焦虑症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 放松疗法合并药物治疗以冷感为主诉的躯体形式障碍对照研究

    作者:李洪祥;李雪艳;刘蕊

    目的:探讨放松疗法合并抗抑郁药及心境稳定剂治疗以冷感为主诉的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重度冷感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放松疗法合并抗抑郁药及心境稳定剂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共8周. 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末分别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评定心理健康水平,用自编冷感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8周末研究组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85.29%,对照组有效率61.76%,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 =4.836,P<0.05). 不良反应均较轻,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放松疗法合并抗抑郁药及心境稳定剂治疗冷感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药物治疗,副作用无增加.

  • 家庭和社区康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宋君伟;刘国友;张文佳;刘洋;李宝清

    目的:探讨家庭和社区康复对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 方法:将2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式干预,经过6个月的观察,在0、3、6个月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社会功能筛选评定量表(SDSS)、现有能力及康复效果评估表进行评定. 结果:两组间GAF量表在第3、6个月时有显著性或极显著差异(t=3.529,5.214;P=0.001,0.000). 两组间SDSS在第6个月时有显著差异(t=-2.626,P<0.01). 两组间现有能力及康复效果评估表中的讲究卫生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情况等分量表及总量表在第3个月时有显著差异( t=-2 .195 ,-2 .230 ,-2 .590;P<0 .05 );第6个月时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t=-2 .491 ,-2 .945 ,-3 .856;P<0 .05或0 .001 ). 结论:综合家庭、社区及部门间合作的康复形式,有利于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

  • 社会生活技能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王小齐;魏保华;薄立春;甘明远;汪毅

    目的:探讨社会生活技能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方法:对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社会生活技能训练,疗程3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进行训练前后的自身对照研究. 结果:训练后PANSS量表总分、阴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均低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6.46,7.71;P <0.01);训练后患者PSP量表对社会有益的活动、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自我照顾能力、干扰与攻击行为4个主要领域的功能明显低于训练前(t=11.88,11.87,3.92,3.79;P<0.01);PSP总分、ADL(Barthel指数)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3,-12.31;P<0.01). 结论:社会生活技能训练,可以有效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同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可以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中.

  •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作者:张昌;王永柏;杨妍;李柳;杨丹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将140例13~18岁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每组70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量表( PANSS)评定疗效,药物不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不良反应,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药物达到临床大剂量进行心电图检查,对心电图QT/QTC间期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痊愈率34 .3%,有效率77 .1%,利培酮痊愈率32 .9%,有效率75 .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两组间PANSS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3%,利培酮组发生率为3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组治疗后QT间期较治疗前显著延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330,P=0.000),QTC间期较治疗前虽然延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治疗后QT/QTC间期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齐拉西酮不良反应少.

  • 对精神病患者歧视状况的大样本调查

    作者:周英;潘胜茂;赵春阳;李亚洁;张晋碚;欧春泉;林建葵;李建华;黄美凌

    目的:调查人群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降低歧视的策略. 方法:采用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对公众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1864名调查对象歧视量表总分与常模无显著差异( P>0 .05 ). 除能力维度评分外,家属、护士及学生3组人群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总分、隔离维度以及危险维度评分存在显著差异(F=30 .765 ,51 .447 ,21 .260;P<0 .001 ). 护士和毕业班学生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总分、隔离维度、危险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患者家属(F=21.260,P<0.001). 护士的隔离维度评分显著高于毕业班学生(F=51.447,P<0.001).对歧视量表总分的影响因素为调查对象类别,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参加过精神、心理知识讲座,与精神病患者接触程度和生活联系程度. 结论:调查对象对精神病患者存在歧视,不同类别的调查对象对患者的歧视程度,歧视维度存在差异. 护士及学生对患者的歧视比家属更严重. 护士在社会交往方面的歧视态度或行为比学生更严重. 文化程度越高,参加过精神、心理知识讲座,与精神病患者接触越多,生活联系越紧密的调查对象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程度越低.

  • 心理健康宣教对社区居民精神卫生知晓率的影响

    作者:张曼华;石扩;张婉奇;朱梅芳;朱洁;杨凤池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对社区居民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和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朝阳区农村社区选取研究对象1935 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 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年的心理健康宣教活动,采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进行前测和后测. 结果:①宣教前,两组知晓率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宣教后,知晓率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5.11,P<0.01);②在干预组内,宣教前后知晓率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0 .73 ,P<0 .01 );在对照组内,宣教前后知晓率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宣教前后两组知晓情况差值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1.34,P<0.01). 结论:心理健康宣教可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水平,改变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此宣教模式值得推广.

  • 在沪学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现况调查

    作者:王永飞;陆爱军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区5~15岁儿童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倾向的现况,为ADHD患儿的确诊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方法: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抽取了上海市某区5所小学2320名儿童进行注意缺陷及多动症状调查表(SNAP-Ⅳ)进行施测,以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①父母版、教师版的结果均显示,男童注意力障碍、多动冲动显著多于女童(χ2 =50 .149 ,44 .672 ,56 .321 ,54 .962;P<0 .05 ) ,对立违抗在>11岁的儿童中较明显(χ2 =4 .165 ,9 .059;P<0 .05 );②父母版多动冲动≤11岁的儿童较多(χ2 =5 .568 , P<0 .05 );③教师版对立违抗男童显著多于女童(χ2 =25.442,P<0.05). 结论:儿童注意力障碍、多动冲动等行为问题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中以注意力障碍为突出.

  • 医学类考研生睡眠质量与考试焦虑的关系

    作者:郭立燕;刘洁;宋爱芹;高祥芝;翟景花;翟敏

    目的:了解医学类考研生睡眠质量情况及其与考试焦虑的关系,为改善睡眠质量、缓解考试焦虑、提高学习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 ,PSQI)和考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TAS),对278名医学类大学五年级考研生进行调查. 结果: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总平均得分(4.31 ±2.790)分,有29名(10.43%)被试者在睡眠质量上存在问题. 考试焦虑量表( TAS)总平均得分( 17 .73 ±7 .072 )分,有97人( 34 .89%)存在严重的考试焦虑情绪,并且睡眠质量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正相关( r=0 .247 ,P=0 .000 ). 结论:考研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的比例较大,并且存在严重的考试焦虑,考试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睡眠质量.

  • 高中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

    作者:杨柳

    目的:探讨高中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 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焦虑敏感问卷对58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 结果:①自我身心压力、学习压力和同学朋友压力对高中生睡眠质量有显著预测作用;②应激源、积极应对方式、焦虑敏感均能显著预测高中生的睡眠质量(β1=0.284,P<0.001;β2=-0.129,P<0.01;β3=0.245,P<0.001);③焦虑敏感在应激源与睡眠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结论:①自我身心压力、学习压力和同学朋友压力是影响高中生睡眠质量的主要应激源;②高中生应激源既直接影响睡眠质量,也通过焦虑敏感、应对方式间接影响睡眠质量;③焦虑敏感是更近端的影响因素.

  • 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横向与纵向研究

    作者:童辉杰;童定;陆艳

    目的:横向比较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成人及大学生之间的差异,纵向追踪研究生1年时间的心理健康变化. 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PHS)对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并将其结果与成人、大学生以及他们一年前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生的9项指标比成人组高(Z=1.97~15.62,P<0.05~0. 01),然而成人9项指标比研究生高(Z=-3.88~4.2,P<0.01). 只有2项没有差异. 研究生组与大学生组的差异相对要小,10项指标没有显著差异,然而,有8项指标大学生更高(Z=-2.09~4.97,P<0.01). 与一年前相比,研究生在仅有显著差异的5项指标上显示这些障碍显著降低(t=2.265~3.781,P<0.05~0.01). 结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成人相比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是优于大学生群体;而且呈现愈来愈好的发展趋势.

  • 离退休老年人心理孤独感及影响因素

    作者:夏秀

    目的:研究离退休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供较好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128 例离退休老年人的一般状况,并对心理孤独感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男性( OR=2.24,95%CI:1.14~3.47)、75岁以上离退休人群(OR=2.85,95%CI:1.08~4.97)、丧偶者(OR=3.32,95%CI:1.27~5.66)、独居(OR=3.18,95%CI:1.72~7.05)、自我评价健康状况差(OR=3.36,95%CI:1.25~7.16)、子女关系差(OR=3.08,95%CI:1.35~5.06)、无兴趣爱好(OR=4.38,95%CI:1.86~6.89)的老年人在生活中孤独感高. 结论:离退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引起社会及家庭的关注,老年男性、独居者、子女关系较差、无兴趣爱好的人群更容易产生心理孤独感.

  • 影响医学生自杀态度的应激因素分析

    作者:邹敏

    目的:探讨应激因素对医学生自杀态度的影响. 方法:运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与"自杀态度问卷"对354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①医学生对自杀普遍持有中立或矛盾的态度,且不存在性别( F1:t=0 .521 , F2:t=0 .201 , F3:t =-1 .702 , F4:t=0 .71;P>0 .05 )与城乡差异( F1:t =-1 .937 , F2:t =0 .497 , P >0 .05;F3:t =-1.117,F4:t=-1.508;P>0.05);②医学生的事件应激总量与平均应激强度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 t=1.401,t=-1.554;P>0.05)与城乡差异(t=0.159,-0.579;P>0.05),但男生经历的强应激事件数显著多于女生(t=2.305,P<0.05),农村学生经历的强应激事件数显著多于城镇学生(t=-2.215,P<0.05);③事件应激总量、负性事件发生数与医学生自杀态度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均不显著;强应激事件数、平均应激强度与自杀态度的F3、F4维度相关不显著,但与自杀态度的F1、F2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r=-0.272,-0.363,-0.131,-0.258;P<0.05);④强应激事件数对自杀性质认识的回归效应显著(Beta=-0.272,t=-5.294,P<0.01),强应激事件数(Beta=-0.317,t=-6.247;P<0.01)与平均应激强度(Beta=-0.173,t=-3.408;P<0.01)对自杀者态度的回归效应显著. 结论:强应激事件数与平均应激强度等应激因素对医学生自杀态度的影响效应显著.

  • 居家养老老人睡眠质量对抑郁情绪的影响

    作者:戴彦清;安芹;王艳

    目的:了解居家养老老人睡眠和抑郁状况,进一步考察老年人睡眠质量对抑郁情绪的影响作用. 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老年抑郁量表(GDS)对186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①22.6%的老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女性比男性需要更长的时间入睡(t=-2.00,P<0.05),高龄老人的睡眠总体情况明显比低龄老人差(t=2.85,P<0.05),丧偶老人的睡眠效率比在婚的老人低(t=-2.81,P<0.05);②39.8%的老人有抑郁情绪,丧偶老人比在婚老人更易有抑郁情绪(t=-3.20,P<0.005),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抑郁情绪越低(F=5.246,P<0.005);③PSQI总分与GDS总分显著正相关,日间功能障碍对老年抑郁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解释量达14.2%. 结论:居家养老老人的睡眠质量与抑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睡眠质量对老年抑郁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合肥市大学生适应性问题及引导策略

    作者:王阿妹;王东

    目的:探讨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适应状况,并提供合理引导建议. 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合肥市193名大学生进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问卷调查. 结果:①合肥市大学生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中总得分较常模低,且在适应性上差异显著(t=-7.83,P<0.05);②女生与男生在适应性上无显著差异;③4个年级学生在适应上无显著差异. 结论:有针对性地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指导,使大学生能够积极地适应大学生活,全面发展自己.

  • 远航前护航舰队官兵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

    作者:周锡芳;薛蓓蕾;王杨;马修堂;石海虹;孙瑾

    目的:探讨舰艇官兵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467名远航前舰艇官兵进行测评. 结果:①舰艇官兵应对方式首选解决问题,其次是求助、合理化、退避、幻想和自责,官兵更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②解决问题与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正相关(P<0.05),与怀疑性、忧虑性和紧张性负相关(P<0.05);自责与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敢为性负相关(P<0.05),与兴奋性、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正相关(P<0.05);幻想与稳定性和有恒性负相关(P<0.05),与怀疑性、幻想性正相关(P<0.05);合理化与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和敢为性负相关(P<0.05),与忧虑性和紧张性正相关(P<0.05). 解决问题对心理健康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自责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0.01),合理化对心理健康有负向预测作用(P<0.05). 结论:舰艇官兵具有良好的应对方式,应对方式与个性特征密切相关,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正负向预测作用.

  • 970名公安警官睡眠状况因子分析报告

    作者:李薇;杨绍清;李建明

    目的:探讨和了解公安警官的睡眠状况及失眠类型特点,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使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 SRSS)对全国970名公安警官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结果:在睡眠不足方面,男性(71.0%)比女性(57.5%)更突出,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 =10.914,P<0.001);睡眠后感觉没有休息的男性也比女性更突出(χ2 =12.517,P<0.001);在睡眠时间方面,少于5~6小时的男性显著多于女性(χ2 =13.449, P<0.001);受教育程度方面:高中及以下者占44.2%,大学及以上者占32.9%,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χ2 =4.872, P<0.05);为失眠服药的警官高中及以下者占22.1%,大学及以上者11.1%,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χ2 =9.739,P<0.01);在睡眠不足方面,离婚或丧偶突出(89.3%),其次为已婚(70.2%)、未婚者(55.3%),三者比较有显著差异(χ2 =16.714,P<0.001). 结论:①公安警官多数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高;②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女性警官好于男性警官;③受教育程度越高为睡眠而服药的比例越少;④离婚或丧偶的警官睡眠状况不如已婚和未婚者.

  • 年龄、护龄及负性思维对护士焦虑的预测性

    作者:刘思奇;张俐

    目的:探究年龄、护龄及负性思维与护士焦虑情绪的关系及对其的预测性.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185名在岗护士进行年龄、护龄和负性思维调查,分析护士焦虑现状,年龄、护龄和负性思维对焦虑的预测力. 结果:该组护士焦虑均分(35.43 ±6.59)高于常模,护士焦虑检出率为22.7%. 焦虑与负性思维呈正相关( r=0.51,P<0.01),负性思维与年龄、护龄呈负相关(r=-0.160,-0.144,P<0.05). 负性思维直接影响焦虑(B=0.509,P<0 .01 ). 自动思维问卷30个条目中,6个预测变量能联合预测焦虑总分的34 .1%,多元相关系数为0 .584. 结论:负性思维直接影响到焦虑的水平,而年龄、护龄与焦虑有间接关系,负性思维对护士焦虑情绪的预测性强.

  • 军人应付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

    作者:刘派予;冯正直;王立菲;杨国愉;黄华涛;马振坤;陈琳;吴高杰

    目的:探讨基层官兵应付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方法:采用埃克森人格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对1738名基层部队官兵进行调查. 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精神质与军人各项应付方式相关显著(r=-0.370~0.396,P<0.01);内外倾与解决问题、自责、求助相关显著(r=-0.100~0.343,P<0.01);神经质与军人各项应付方式相关显著(r=-0.135~0.618,P<0.01);②回归分析表明,人格特征对军人应付方式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人格特质可以有效解释军人各应付方式21 .5%~40 .7%的变异量. 结论:人格特征是军人应付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

  • 警察工作投入的组织与个体影响因素:基于路径分析的多组比较

    作者:李晓岳;高峰强;田雨;王蕾;丁琦峰

    目的:探讨警察的组织支持、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 方法:抽取某省警察341名,使用组织支持量表、心理资本量表与工作投入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 17 .0进行相关分析、AMOS 17 .0进行路径分析及多组比较分析. 结果:警察的组织支持、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组织支持与心理资本均能显著影响工作投入(C R>2.58,P<0.01),婚姻状况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CMIN/df=0.29,P<0.05). 结论: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在组织支持对工作投入这一路径上,会受到婚姻状况的调节作用.

  • 《弟子规》教育改善精神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

    作者:祁国阳;江芳萍;杨雀屏;周振和;王军

    目的:探讨《弟子规》教育对精神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的影响. 方法:应用职业倦怠测试量表( MBI-GS) ,随机招募60名精神科医务人员作为试验组,将与试验组性别、年龄匹配的机关、医技等非一线60名职工作为对照组. 对试验组进行《弟子规》教育. 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以及职业倦怠测试量表( MBI-GS)评价教育前后精神科医务人员以及职业倦怠状况的差异. 结果:试验组教育前在焦虑及抑郁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t=2.61,3.09;P<0.01). 试验组教育前MBI-GS评分的情绪衰竭维度与教育后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9.172,8.36;P<0.01),在去人性化维度与教育后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3. 34,2.65;P<0.01),而在个人成就感维度差异不明显(t=0.94,1.98;P>0.05). 结论:《弟子规》教育能够改善精神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

  •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

    作者:郑银佳;尹锡扬;龙建

    目的:探讨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三者的关系. 方法: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简易应对方式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52名小学教师进行测试,同时与全国常模做对比. 结果:①小学教师SCL-90总分高于全国常模,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这4因子均高于全国常模,其余均无显著差异;②心理健康水平与职业倦怠显著正相关(r=0.56,P<0.01),心理健康水平与积极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r=-0.40,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r=0.24,P<0.01);③回归方程显著,回归方程为:y=61.97+0.41z-0.29xp;路径分析表明,职业倦怠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结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较大问题,可通过积极应对方式进行调节.

  • 黎苗族山区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张秀琼;范春玲;林展;陈大球;卢鸿雁;王闻;周家彬;林升凯

    目的:了解黎苗聚集山区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影响黎苗聚集山区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对五指山市区4所中学的在职任课教师,采取自愿入组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SCL-90总分、因子分(躯体化、强迫症状、精神病性)与正常成人常模之间均存在差异( t=1.93,3.94, 2.15,2.42;P<0.05或0.01);②不同教龄的教师在总分、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F=3.41,4.70,3.33,4.79,3.11,4.28;P<0.05或0.01);③事后检验表明,教龄≤10年的教师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上显著高于教龄在10~20 年的教师( P<0 .01 );④SCL-90 总分、各因子分在性别、民族、文化程度上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黎苗族聚集地山区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常模水平,教龄对心理健康有影响,对不同阶段教龄的教师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与干预.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不合理信念持有度的现状考量

    作者:李昂;谢念湘

    目的:了解大学生不合理信念持有度的现状,以及其与大学生压力易感性的关系,利用积极心理学的关注对大学生在产生压力时的不合理信念进行心理辅导以缓解其压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方法:采用大学生压力易感性问卷和大学生不合理信念持有度量表对5所大学共计1000 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20份).结果:在压力易感性的调查中存在性别差异(F=6.345,P<0.05). 在不合理信念持有度的调查中同样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F=18.708,P<0.01),同时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也存在差异(F=5.702,P<0.05),户口反应城乡差异也存在(F=5.631,P<0.05). 结论:男女大学生在不合理信念持有度和压力易感性方面均存在差异,而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家庭城乡状况也会对不合理信念的持有度造成影响.

  • 高中生父母冲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情绪管理的中介作用

    作者:邓兆杰;张浩;黄海;李翠景;吴和鸣;周春燕

    目的:探讨高中生手机依赖与父母冲突、情绪管理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儿童感知的父母冲突量表( CPIC) ,情绪智力问卷对湖北省某两所公立中学高一至高三学生进行班级集体施测,收回有效问卷430份,运用SPSS 18 .0及AMOS 20 .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相比手机依赖低分组的高中生,手机依赖高分组的父母冲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更高(P<0.001),而情绪管理的得分显著更低(P<0.001). 手机依赖得分与父母冲突各维度得分、父母冲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218~0.278,P<0.01),与情绪管理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259,P<0.01). 情绪管理在父母冲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0 .45%. 结论:情绪管理在高中生父母冲突和手机依赖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父母冲突能够通过情绪管理影响手机依赖.

  • 社会因素对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关系的调节

    作者:张洪英;郭亚宁;李瑛

    目的:考察社会因素对大学生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关系的影响. 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调查429名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情况. 采用分层回归分析和简单斜率检验,探讨社会因素对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关系的调节作用. 结果:①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显著负相关(r=-0.409,P<0.001),情感承诺对学习倦怠的预测量大;②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3.851,P<0.001),而社会因素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2.84,P<0.001),专业承诺和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项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β=0.971,P<0.05);③在低社会因素条件下,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的预测作用显著(β=-0.438,t=-4.250,P<0.001),即专业承诺越高,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 但在高社会因素条件下,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0.230,t=-1.622, P=0 .111 ). 结论:社会因素在大学生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之间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

  • 不同年级军医大学学员感知学习风格比较

    作者:鲁娟;程传苗

    目的:探讨不同年级军医大学学员的感知学习风格差异. 方法:应用VARK 7.0版本,调查某军医大学所有在校学员的学习风格. 结果:①4个年级学员的学习风格类型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χ2 =14.688,P=0.100),比例较高的是单一学习风格、四重学习风格;②4 个年级单一倾向学员的学习风格强弱未见统计学差异(χ2 =1.630,P=0.950),比例高的是强度一般;③4 个年级单一倾向学员的学习风格类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χ2 =28.606,P=0.001),随着年级的升高,单一学习风格的学员属于"V"的比例逐渐上升,而属于"K"的比例出现曲线波动. 结论:军医大学各年级学员均以单一、四重倾向的学习风格为主;单一学习风格中运动实践型多,视觉型少. 随着年级的升高,单一学习风格的学员在类型分布上有变化,而在强度上没有变化.

  •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自尊的调节作用

    作者:李苑;兰继军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 方法:采用近乎完美主义量表、抑郁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自尊量表对389名大学生进行测量. 结果:①消极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r=0.208,P<0.001),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r=-0.194,P <0.001);积极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r=-0.307,P<0.001);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均与抑郁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r=-0.585,-0.236;P<0.001);②自我效能感在消极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β=-0.557,P<0.001);③自尊在积极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起调节作用(β=1.127,P<0.05). 结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的影响,其中消极完美主义通过影响自我效能感进而对抑郁产生促进作用,积极完美主义则在自尊的共同影响下对抑郁产生抑制作用.

  • 容貌评价差异及自尊的影响

    作者:马彦;殷竹鸣;陆阳;郝树伟;徐震雷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容貌自我评价与他人容貌评价的关系,探讨自尊对容貌评价的影响. 方法:采用自编容貌评分表、Rosenberg自尊量表等工具对54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同时拍摄面部容貌照片. 选择30名大学生对标准化处理后的照片进行评定. 结果:女大学生容貌自我评价显著高于他人评价(t=14.020,P<0.01),整体容貌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Pearson相关为0.185,相关不显著(P=0.180),自尊、精神质、内外向、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容貌评价差异成正相关(P<0.05). 结论:女大学生对自我容貌的评价高于他人对其的容貌评价,但不受他人容貌评价的影响,高自尊者容貌自我评价较高,且与他人评价差异也越大.

  • 外企白领青年社会支持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蒋春燕;唐妘;李小平;王建玉;张海音

    目的:调查上海外企白领青年(≤35 岁)的社会支持状况. 方法:借助网络平台、采用社会支持量表( SSRS)收集在上海外企工作的年龄≤35岁的白领青年人群,共纳入有效问卷3855 份. 分析其社会支持状况,探索外企白领青年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 结果:所调查人群中,高社会支持( SSRS>45 )的比例为11 .2%,中间社会支持(23≤SSRS≤44)比例占86.2%,低社会支持(SSRS≤22)比例占2.6%. 社会支持总分(35.52 ±7.08)低于职业人群的得分(40.95 ±7.77). 二元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总分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婚恋状况、户籍状况和工作年限;主观支持得分的影响因素为婚恋状况、户籍身份和工作年限;客观支持得分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和婚恋状况;对支持利用度得分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婚恋状况、宗教信仰、工作年限和目前职位. 结论:开展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的心理健康促进显得很有必要,婚恋状态、性别、户籍身份三者是上海外企白领青年社会支持的相关影响因素.

  • 服刑人员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作者:王文娟;曾祥岚

    目的:探讨服刑人员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16 PF )和应对方式问卷( CSQ)对347名男性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①样本在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怀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t=-10.696,-6.158,-5.076,-7.405,-5.904,-9.283,-3.126;P<0.001和0.002)等因素上显著低于常模,而在乐群性、兴奋性、敏感性、幻想性、忧虑性、紧张性( t =8.739,6.879,9.016,8.380,8.970,9.594;P<0 .001 )等因素上显著高于常模;②样本的聪慧性、幻想性、实验性与求助显著正相关,有恒性与幻想、合理化显著正相关,紧张性与退避显著正相关;而兴奋性与幻想、退避、合理化显著负相关,自律性与退避显著负相关;③样本的聪慧性与成熟型显著正相关,有恒性与混合型显著正相关,兴奋性与不成熟型、混合型显著负相关. 结论:男性服刑人员的人格特质显著区别于常人,属于偏差群体;同时,男性服刑人员的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性.

  •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研究进展

    作者:杨晓婕;郭志华;李占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患病率、复发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良好的自知力是治疗得以开展及奏效的前提. 本文就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干预

    作者:李启斌

    本文对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特点、目前干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可能的对策,期待能对降低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发生率,改善对此类患者的干预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

  • 脑电生物反馈在焦虑障碍治疗的应用疗效

    作者:高月霞;黄敬;刘华丽

    焦虑障碍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常见神经症. 发病率高、病程慢性化、社会功能损害较重、易复发、疾病负担沉重. 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脑电生物反馈等综合性治疗.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是在行为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心理治疗技术和方法,应用于焦虑障碍患者,随着技术和设备功能的完善,疗效和依从性在增加.

  • 女性抑郁症患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小泉;毕玉蕊;王祖森

    本文主要综述了女性抑郁症患者患病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危险因素.

  • 单亲家庭儿童团体心理咨询干预的效果

    作者:谢宇;杨继宇;陈发祥

    目的:对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团体心理咨询干预,比较单亲家庭儿童和正常家庭儿童的差异. 方法:选取单亲家庭儿童24名,参与7次、约14小时的团体心理咨询,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干预前,单亲家庭儿童和正常家庭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冲动倾向有显著差异(t=2.800,2.210,2.091;P<0.05);干预后,单亲家庭儿童和正常家庭儿童仅在对人焦虑有显著差异( t=2.168,P<0.05);单亲家庭儿童在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的前测和后测得分差异显著( t =2.598,2.304,2.769,2.145,2.892;P<0.05). 结论: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改善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 增能团体心理剧干预小学高年级学生焦虑恐怖心理效果评价

    作者:赵辉;龚定宏;徐奇

    目的:探索增能团体心理剧干预小学高年级学生群体的焦虑、恐怖心理效果,并探讨其影响机制,为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有效干预方法.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一所小学内抽取4、5年级各2个班级,随机将4、5年级各1个班级的所有学生作为干预组,另2个班级(4、5年级各1个班级)的学生即作为对照组,对干预组开展共计5次的增能团体心理剧活动,而对照组则不做任何干预.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Marks恐怖强迫量表作为心理测评工具. 结果:增能团体心理剧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在MSCPOR和SAS的各个因子中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在干预组完成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MSCPOR的恐怖因子与SAS粗分、标准分因子中与对照组产生了显著的统计学差异(F=4.40,6.26,6.10;P<0.02). 结论:增能团体心理剧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恐怖、焦虑心理具有较好干预、控制效果,对于强迫行为、总体恐怖强迫行为具有一定积极影响.

  • 迷失体验问卷的编制

    作者:陈晓;姜珊

    目的:编制迷失体验问卷( Lost Experiencing Questionnaire ,LEQ)并检验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度与效度. 方法:对37名大学生进行迷失体验相关开放式问卷调查,获得迷失问卷初始项目,对两个正式样本进行施测,样本一的数据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二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样本二的被试同时完成效标量表,包括生活满意度量表、抑郁量表、自尊量表、焦虑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正负情绪量表. 结果:①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迷失体验问卷包括18题,由4个因子构成:消极情绪体验,不良后果,消极应对和改变动机;②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到的4因子模型在样本二的拟合良好;③效标效度分析显示,迷失体验与抑郁、焦虑、负性情绪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正性情绪、自尊、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均呈显著负相关;④迷失体验问卷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3,消极情绪体验、不良后果、消极应对和改变动机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78,0.74,0.65和0 .54. 结论:迷失体验问卷在大学生的被试群体上信效度良好,适用于评估中国大学生群体的迷失体验水平.

  • 大学生道歉倾向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

    作者:袁立新

    目的:编制大学生道歉倾向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 方法:以1091名大学生为被试,对编制的量表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及信度、效度分析. 结果:大学生道歉倾向量表共12个题目,包括主动道歉与抗拒道歉两个维度,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χ2 =300.31,df=53,χ2/df=5.67,RMSEA=0.075,CFI=0.95,GFI=0.94,NFI=0.94,NNFI=0.94)、同质性信度(Alpha1=0.73,Alpha2=0.79)和重测信度(r1=0.76,r2 =0.77). 结论:大学生道歉倾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大学生道歉倾向的测量工具.

  • 在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相关研究

    作者:刘璟璇;孙琳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抽取全国各地各专业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学生,共计276名被试,运用《男、女同性恋态度量表》和《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中的男性正性量表与女性正性量表分别探讨性别倾向和对性的态度等各因素对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态度的影响. 结果:①大学生对待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相较于女生,男生对男同性恋(t=4.18)群体和女同性恋(t=2.47)群体的态度都更为负面消极( P<0 .001 );②男大学生的4种性别角色在同性恋态度问卷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女性的4种性别角色在男同性恋态度问卷上的得分差异显著(F=5.25,P<0.05),在女同性恋态度问卷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 并且女性化的女性比男性化的男性在同性恋态度相关问卷上具有更高的得分. 结论:在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的认知态度受其性别角色、同性倾向和对性的态度等多因素的影响,且对男同性恋比对女同性恋有着更消极的态度.

中国健康心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