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中国护理管理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 중국호리관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 影响因子: 2.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1756
  • 国内刊号: 11-497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zghlgl.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护理管理》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么莉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援疆汉族失能老年人选择居家长期照护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冯雅楠;侯蔚蔚;吴复琛;王玉环

    目的:了解失能老年人选择居家长期照护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分类别、分人群开展长期照护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728名援疆汉族失能老年人的一般情况及其选择居家长期照护的原因,并运用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失能老年人选择居家长期照护的影响因素。结果:56.0%的失能老年人受“恋家情结”的影响而选择在家中接受照护;个体特征、来疆历史背景、失能程度等是失能老年人选择居家长期照护的影响因素。结论:相关部门在发展本地区的长期照护时,应重点提高居家照护服务质量,关注失能程度较重、经济状况较差以及老年失能女性群体。

  • 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的研制

    作者:钱维明;黄立峰;项海燕;王华芬;陈淑萍;杜丽丽;徐琴;方良玉

    目的:制定针对手术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使手术室压疮护理有科学的评价工具。方法:在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确立备选指标,通过专家会议法自行设计第一轮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30名专家进行3轮函询。结果: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一级指标有患者因素、手术因素、麻醉因素,二级指标分别包括年龄、体质指数(体重/身高2)、受压点皮肤类型、活动能力、神经感觉障碍;手术体位、手术预计时间、术中施加外力、失血量;麻醉方式等。结论:采用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评估,依据量表评分采取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的压疮预防措施,有利于减少围手术期压疮发生率,提高手术患者生活质量。

  • 慢性伤口患者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作者:丁郭平;路潜

    目的:了解慢性伤口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查以及主观全面评定法(SGA)对102例慢性伤口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结果:慢性伤口患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0.8%~40.2%,年龄、合并症指数、膳食摄入是否充分是营养不良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部分慢性伤口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应针对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给予护理干预。

    关键词: 慢性伤口 营养状况
  • PICC专科护理门诊实施效果评价

    作者:李静;田丽;郝莉;李爱敏;孙巧枝;刘倩倩;李想

    目的:探讨PICC专科护理门诊实施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对1700例在病房进行PICC维护的患者及2800例在PICC专科护理门诊进行PICC维护的患者进行调研,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诊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PICC置管患者的复诊率从85.71%提高到95.68%,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从2.94%降低至0.78%,对专科护理特色服务及临床护理质量服务的满意度分别提高到98.40%、97.04%。结论:PICC专科护理门诊使PICC置管患者得到了更加规范、优质的护理服务,推动了专科护理的发展。

  • “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罗云玲;洪普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产科进行产检及分娩的糖尿病孕妇50例为研究对象,在其孕期常规产前检查时实施“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研究结果显示模式实施后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对妊娠期糖尿病自我护理的相关知识水平较实施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性,从而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母婴安全。

  • 志愿者咨询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实践

    作者:翁丽;冯丽嫦;康淑泉;高倩云;黄兰英;罗少玲

    目的:探讨实施志愿者护理咨询服务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妇科护理人员的结构及工作情况,针对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存在的问题,组建科室护理志愿者咨询团队,制定团队工作目标、职责、任务,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志愿者护理服务方案。比较实施志愿者护理咨询服务前、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和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住院病人遵医行为依从性及服务满意度、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等。结果:志愿者咨询护理服务实施后,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和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由实施前的80.3%,提高到实施后的97.8%(P<0.01),病人的遵医行为中服药依从性由实施前的81.1%,提高到实施后的99.5%(P<0.01)。结论:实施志愿者护理咨询服务后,护士有了专门的时间与病人沟通及提供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加之相关制度的实施及运作,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工作的积极性及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促进了病区医、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在病区优质护理服务中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 临床专科护理管理实践

    作者:陈璐;陈湘玉

    总结了临床专科护理管理的实践经验,包括专科护士的选拔与培训、专科护理技术的标准化、专科护理的质量控制,在护理服务质量、专科护士能力提升、专科护理整体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 海口市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需求现状

    作者:王海花;阳晓丽

    目的:了解海口市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现状,探讨改善方法。方法:方便抽取350名研究对象,用护理表现六维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计描述与方差分析。结果:量表总分与各维度得分小于3分;不同年龄、学历、职称的研究对象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口市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在领导、危重症监护、教学与合作、计划与评估、沟通与交流、专业发展方面均有继续教育需求,可针对不同年龄、职称、学历护理人员分别采取相应对策以改善需求现状。

  • 中国护士赴外执业现状调查

    作者:张君君;陈声宇;刘岩

    目的:调查并分析中国护士赴外执业现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56名赴外执业护士的年龄、执业年限、国内外工作情况等进行调查,并与国内护士相关数据进行比照。结果:赴外护士平均年龄为31.67岁,平均执业年限为7.13年,学历以大专或本科为主;去往国家在人数上占据前3位的是澳大利亚、美国和新加坡;个人申请是赴外护士出国的主要途径,占92%,接受教育是其出国的主要目的,占63%。结论:赴外护士年轻化、高学历,赴外动机兼有受教育和工作。针对大量的个人留学,应增加国内医院或护理院校与外国护理院校的交流,从官方层面加强可控制的学术交流和培养。

  • 手术室护理专科分组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作者:张美红;毛雅琴

    目的:探讨手术室实施护理专科分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手术室护士分为普外科、骨科/脑外科、妇产科、眼科4个专科组,制定护理专科组培训内容并对护士进行培训及考核,调整手术室护理工作内容,改变护理工作模式。结果:实施手术室护理专科分组后,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手术室护士的自我评价比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手术室护理专科分组,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了患者和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专科技术水平,提升了其工作满足感,体现了其自身价值。

  • 检查、检验预警信息报告制度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

    作者:朱佩兰;吴福连;冉慧霞

    总结我院心血管内科检查、检验预警信息报告制度的实施体会。预警信息报告制度自2010年实施以来使医院内部形成了一个快速联动的反应机制,提高了心血管内科患者抢救的时效性和成功率,同时也提升了医疗管理水平。护士在预警信息传递和接到报告后的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现代管理理论

    作者:《中华护理学辞典》

    现代管理理论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到目前的西方管理理论。以巴纳德和西蒙为代表人物,所以,现代管理理论又称为“巴纳德-西蒙理论”。社会系统论学派-巴纳德将社会系统论的概念引入到组织管理中;决策理论学派-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管理必须采用一套制定决策的科学方法及合理的决策程序。此外,现代管理理论也有一些其他学派,如哈罗德·孔茨的管理过程学派,马斯洛及赫茨伯格的行为科学学派等。

  • 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策略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捷;肖明朝;刘丽萍;任洪艳;肖爽;赵庆华

    作为影响患者安全的首要因素,患者是参与患者安全管理的一大主体。有研究者[1]依照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将筛选出的患者安全5大风险因素进行权重排序,结果显示患者参与处于第四位,认为患者参与是患者安全的重要构成因素。世界卫生组织(WHO)[2]及其伙伴呼吁加强研究以改善患者安全,指出“患者安全方面的研究”可以为WHO所有会员国提供一种重要的新资源,以协助其各自医院避免医疗伤害并确保卫生保健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开展“患者参与的患者安全教育、促进医疗质量的改进”,已成为WHO近年启动的一项全球性重要项目[3]。有研究[4]指出,患者的参与可能是有用的,可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也有学者[5]认为广泛动员、全员参与是前提。但目前对于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策略进展缓慢,尚缺乏一套完整的系统化措施提高患者的参与度。

  • 对构建医院-社区-家庭慢性病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思考

    作者:吴茜;毛雅芬;施雁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是指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损害健康和严重危害社会等特点。据WHO报告,2005年全球5800万死亡患者中有3500万死于慢性病,慢性病是导致全球死亡与伤残的主要原因,也占用了多的卫生资源[1]。根据卫生部统计数据,目前中国有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每年1030万各种死亡事件中,85%由慢性病所致,支出占整个疾病经济负担的70%[2]。随着慢性病患者发病率的“井喷”趋势,长期住院治疗不仅不利于患者的身心恢复,而且加重家庭与社会的负担,国内外均有研究显示患病的老年人也更愿意居住在自己家里[3],因此慢性病患者的提前出院逐步成为必然。然而,由于我国出院后尚没有成熟的后续卫生服务,缺乏适当有效的照顾,易遗留身心功能障碍,或因病情严重而再度入院,消耗更多资源[4]。

  • 聚焦解决模式在慢性疾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卢映红;吕秀燕;陈云芬;缪滔

    聚焦解决模式(Solution Focused Approach)由De Shazer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是指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充分尊重个体、相信个体自身资源和潜能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心理干预模式[1]。自2007年骆宏等[2]将此模式引入国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以来,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聚焦解决模式把解决问题的关注点集中在人的正向方面,并寻求能够大化地挖掘个体或团体的力量、优势和能力的方法[3]。尤其是在各种慢性疾病的健康教育中,因其充分尊重患者并激发患者主动参与自我管理的优势而受到临床护理工作者的广泛认可及应用。此模式也是合作型医患关系的充分体现,可调动慢性疾病患者治疗疾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康复。本文就聚焦解决模式及其在慢性疾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和研究成效进行综述。

  • 概念技能

    作者:《中华护理学辞典》

    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将自己的观点提出来并且经过加工、处理将关系抽象化、概念化的能力。具体地说,概念技能包括理解事物的相互关联性,从而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确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以及权衡不同方案的优劣和内在风险的能力等等。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会准确洞察组织机构与环境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影响之复杂性。

  • 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评估方法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刘小青;李静

    营养不良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组织器官萎缩以及心情抑郁等,导致患者的感染率增加、手术切口愈合延迟、生活质量下降,从而使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死率增加[1]。据国内外报道,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10%~60%[2]。我国由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主持的“全国多中心,大、中、小医院营养风险、营养不良(不足)和营养支持应用调研计划”[3-5]报道了我国某些三级甲等医院营养不良患者约占纳入总病例数的12%;在中、小规模医院的调查中发现,营养不良患者病例数约占所有研究人数比例的10.1%;普通外科营养不良患者所占比例在三级甲等医院和中、小规模医院中分别为11.7%和9.7%。营养不良在老年人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是老年患者,其营养不良的发病率更高。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慢,但老龄化发展速度却在加快,80岁以上高龄老人正以年均4.6%的速度递增[6]。据研究报道,在家庭居住的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达5%~10%,住院或在养老院居住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30%~60%[7]。

  • 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干预研究现状

    作者:于桂玲;赵懿;于晶;于兰贞;张敬蕾;王爱敏

    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哮喘儿童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对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进行有效干预,可以达到控制患儿哮喘进一步发展,预防急性加重,维持患儿正常活动,使其肺功能尽量接近正常水平的目的。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干预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干预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

  • 控制原理

    作者:《中华护理学辞典》

    所谓控制就是指衡量和矫正工作活动,使之按计划进行,进而确保组织目标得以实现。把控制理论应用于管理活动中就形成了控制管理原理,包括三层含义:①控制是一个过程;②控制是通过监督和纠偏来实现的;③控制的目的是保证组织实现目标。控制与计划的关系密切,计划目标及决定控制方向,控制工作为实现目标服务,控制要时刻以实现目标为中心。控制的类型有:前馈控制(feed forward control)、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ol)和反馈控制(feedback control)。

  • 恶性肿瘤病人创伤后成长研究进展

    作者:温韬雪

    创伤事件是实际存在或潜在的使生命受到威胁或严重伤害的事件,包括严重创伤、身体完整性的丧失或死亡的威胁,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反应[1]。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创伤事件会给个体带来不良的刺激和心理反应,直到Tedeschi等[2]提出了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这一概念,人们才逐渐意识到创伤性事件还可以促进个体的正性人格改变和成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PTG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尤以癌症领域研究范围为广泛。本文就国内外有关恶性肿瘤病人PTG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全面了解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 品管圈在重症患者CRRT技术认证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欣然;王硕;韩斌如

    目的:应用品管圈,完善重症监护室(ICU)护士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技术认证体系,降低重症患者CRRT风险。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ICU重症患者的CRRT风险进行分析,通过建章立制、理论认证、技能认证等方案,建立并实施认证管理,并将认证前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调研及分析数据得出,本次活动效果显著,并在院内成功认证了23名重症血液净化护士。结论:通过实践,在防范ICU的CRRT风险、完善认证体系、实施院内重症血液净化护士认证的各个环节充分见证了品管圈的管理效能。

    关键词: 品管圈 CRRT 认证 ICU 护士
  • 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作者:蒲萍;马丽萍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管或在护理和搬运患者及其他非患者因素导致的意外脱管[1]。神经外科患者由于疾病与手术的影响,常需要留置多种导管以满足营养、排泄、畅通呼吸道等多种需求,而多种导管的留置为护理工作带来了潜在的护理问题及护理风险,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我科非计划性拔管率高达4.5%,非计划性拔管不仅增加护理人员护理难度及医疗成本,而且轻则增加患者痛苦、造成患者局部损伤,重则加重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实践旨在分析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建立和完善导管安全管理体系,实施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以期能提升医护照顾质量,保障病患的安全。2013年3-5月,我科以此为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非计划性拔管率由4.5%将至0.7%,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 集束化策略在降低肿瘤患者PICC导管脱管率中的应用

    作者:尹悦

    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以其操作安全、方便、保留时间长、血栓发生率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临床护理人员的青睐,为肿瘤患者化疗提供了一条安全的静脉通路。随着PICC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其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也逐渐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其中脱管就是常见并发症之一。集束化策略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其目的在于帮助医护人员为病人提供尽可能优化的医疗护理服务,提高所需的有效治疗及护理过程的可靠性[1]。预防PICC导管脱出的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CLB)包括正确固定导管、穿刺时尽量避开肘窝首选贵要静脉穿刺、更换敷料时自下而上去除敷料、透明敷料固定导管[2]。我院肿瘤科通过对肿瘤患者采取集束干预策略,导管脱管发生率明显降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准化配置换药包用于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观察

    作者:赵林芳;叶志弘;朱陈萍;袁玉华

    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在留置期间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导管相关性感染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导管相关性感染包括出口部位感染(Exit-Site Infection)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 Kemmerly等[1-3]报道PICC相关的血流感染发生率是2.0%~2.4%;国内吴红娟等[4-6]报道PICC血流感染发生率是2.65%~7.40%。局部的感染率为4.0%~4.5%。若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须进行加强换药、系统的抗菌治疗甚至拔除导管等处理,不仅增加了疾病诊治的难度,还导致了住院日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等系列问题。据报道,如果发生血流感染,住院日延长可达7天,患者死亡率可提高10%~20%[7-9]。

  • 21世纪医疗服务系统安全和质量管理新理念

    作者:叶志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是人类健康素质迅速提高的新时代,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新纪元。在这一关键时期,医学学科也同其他学科一样,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我国医疗护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于医疗质量的期望也日益增长。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工作为患者提供医学技术、生活服务所能达到的优劣程度。医疗安全与医疗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核心。同时,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转变健康照护观念,能有效提高医疗质量。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机遇,如何立足当前,瞄准前沿,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是摆在每一位医院管理者面前的又一重要课题。本文旨在介绍21世纪医疗服务系统安全和质量管理的新理念,为提高管理效能提供参考。

  • 品管圈在降低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中的应用

    作者:黄彩云;覃红梅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品质管理手法管理ICU气管插管患者。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从活动前的6.97%降低至活动后的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可明显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并且能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 古典管理理论

    作者:《中华护理学辞典》

    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40年代末,是科学管理阶段,也称管理理论形成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管理理论通常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它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等为代表。在这一阶段科学管理代替了传统的经验管理,为现代管理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儿童医院ICU动态环境下细菌分布及控制对策

    作者:刘凤英;于磊;秦小平

    目的:调查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内在动态(工作状态)环境下细菌种类及分布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在动态环境下,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控制相关要求对病区电脑键盘、听诊器、病历夹、监护仪按键、吸痰管接口、拍背器、电话、医护人员双手等10个项目进行采样。结果:共送检标本330份,细菌阳性检出率为28.18%,以电话(54.55%)、拍背器(42.42%)、手消毒剂按钮(39.39%)、键盘(36.36%)细菌分布较高;细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占63.44%,其余为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枯草杆菌等,但所占比率均较低。结论:ICU的细菌阳性检出率较高,医护人员应加强手卫生的依从性,保洁员要按要求做好卫生清洁工作,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对临床护理专业发展的作用

    作者:胡艳丽;魏万宏;胡文勇;岳高杰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实施岗位管理时将护理人员分成不同的级别,明确划分各级的岗位职责[1]。我国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指出:要探索护士分层使用,建立能级管理模式[2]。2012年《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3]明确规定护士的经验能力、技术水平等应当与岗位的任职条件相匹配,为护士分级管理的实施提供了依据和条件。为响应原卫生部要求,护士分级管理成为医院护理改革和研究的热点,在试点过程中发展迅速,显现雏形并见到成效[4]。但总体来说,目前国内的改革处在借鉴国外的模式与经验的探索阶段,护理人员对分级管理的必要性有待达成共识。本研究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分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为加快护士分级管理改革提供参考。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知识流动的社会网络分析

    作者:刘薇群;杨阳;王艳波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知识流动网络的结构与功能,为优化社区护士培训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某社区服务中心39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整体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知识咨询关系广而浅,情感网络整体结构松散;联系紧密而又高效的咨询网络结构在本次调研中并未出现,情报网络是维系护士知识流动的重要前提。结论:通过社区服务中心知识流动网络特征分析,可明确社区护士知识流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提升社区培训覆盖率提供依据。

  • 资源利用分组付费方式介绍与启示

    作者:王敏;谢红

    长期护理机构是为居住在机构中需要长期护理和照顾的患者,提供全天候的综合性服务,包括住宿、医疗护理、个人照顾、心理咨询、物理治疗和职业治疗等[1]。我国目前提供长期护理的机构主要有隶属于医疗卫生系统的康复院和护理院,以及隶属于民政系统的各种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在提供长期护理服务,完善医疗护理服务链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3]。建立一套合理的付费方式保证其正常运营与健康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 美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及启示

    作者:张艳;张振香;史岩;杨培常;王淑粉

    目的:通过分析美国50所护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为我国研究生课程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网络检索及内容分析法,收集50所美国护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美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涵盖内容较全面,核心课程设置较系统,与科技前沿衔接较紧密,对我国护理教育发展有一定启示。结论:我国在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可借鉴美国护理院校课程体系设置原则及特点,注重开发本土课程,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 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现状调查

    作者:聂菲菲;高孟秋;段振兰;高宁;余丽君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水平。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某传染病医院住院前3日的肺结核患者100例进行调查。结果:预防结核病传播知识总得分为(54.41±8.56)分,知识得分≤57分的占61.0%,结核病患者对预防结核病传播的知识认知现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易感人群维度得分低(1.87±1.07),预防结核病传播措施维度得分其次(3.22±0.57);各维度得分低的条目分别为:HIV/AIDS与结核病(1.24±1.86),结核病人应配戴哪种口罩(1.32±1.89),密闭环境下结核菌的传播(2.20±2.00),结核病的早期症状(2.72±0.74)。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患病时间患者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预防结核病传播知识的认知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其中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及患病时间的患者对传播知识的掌握有差异性。提示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结核病的传播知识及预防传播措施进行宣传教育,从而提高肺结核患者对预防结核病传播知识的认知水平,自觉采取良好的卫生行为,减少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关键词: 肺结核 预防 传播
  • 2000-2012年我国护理层级管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作者:刘婧英;李继平

    目的:了解近年来我国护理层级管理研究趋势和现状,为护理层级管理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CNKI、VIP、万方学术论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2000-2012年我国护理层级管理相关文献。结果: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04篇,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文献分布于72种期刊,作者来自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合作度为2.49。结论:护理层级管理已受到我国护理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重视,但相关研究须在研究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加强。

  •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及生存质量现状研究

    作者:王欣国;徐燕;丁晔;常丽菊;朱梅;高玲;吕伟波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知的低血糖反应发生频率和生存质量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上海市某一社区20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过去一年内和过去一个月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情况;采用中文版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测评。结果:有22.2%的患者在过去一年内出现过至少1次的低血糖反应,有12.8%的患者在过去一个月内出现过至少1次的低血糖反应;患者生存质量评价得分为(41.9±8.6)分。结论:城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尚有提升的空间;应减少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的频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 手术室上班至首台手术开始间隔时间与连台间隔时间的调查分析

    作者:李莉;徐志芳;王梅新;邵丽;王慧琴

    目的:调查了解新疆“三甲”医院手术室从早晨上班至首台手术开始的间隔时间与连台间隔时间的情况,为手术流程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时间调查表与问卷调查表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新疆9所“三甲”医院手术室从早晨上班至首台手术开始的间隔时间与连台间隔时间及影响首台手术准时开始的原因。结果:①9所“三甲”医院手术室从早晨上班至首台手术开始的间隔时间与连台间隔时间均有较大差异(P<0.01),尤其是从早晨上班至首台手术开始间隔时间均较长,长达2h。②同一医院手术室从早晨上班至首台手术开始的间隔时间和连台间隔时间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主刀医生不能按时到,患者情绪紧张致血压过高使手术不能按时开始,术前必要的检查未做等是首台手术开始延迟的主要原因。结论:新疆部分“三甲”医院手术室从早晨上班至首台手术开始和连台手术的工作流程须进一步改进与优化,尤其对缩短从早晨上班到首台手术开始的这个时间段的管理,更应受到重视。同时要充分发挥麻醉准备间与恢复室的作用,有效提高手术室使用率与工作效率。

  • 癌症患者信息需求对自我效能的影响

    作者:郑利仙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信息需求对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我管理效能感测评量表和癌症患者信息选择问卷,对在我院治疗的100例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为(79.89±6.46)分,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感与信息需求成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除去一般资料的影响,信息需求可以解释自我效能45.8%的变异。结论:注重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提高患者信息需求,能够增加患者的自我效能,使患者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有效地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加自我保健意识,有助于病情的好转与恢复。

  • 美国健康信息技术办公室评选出压疮预防挑战赛的获胜者

    作者:陈桂英(译)

    美国健康信息技术全国协调办公室于7月17日在夏季护理信息学研究所(SINI)宣布了“移动数据预防压疮挑战赛”的获奖者名单。
      众所周知,在过去几年里健康信息技术全国协调办公室资助了几个健康和卫生保健相关的移动应用程序和视频开发挑战赛。目的是为病人和消费者提供工具和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

  • 美国研究发现增加本科护士数量可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

    作者:陈桂英(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学历护士进入临床工作。为探讨高学历护士在临床工作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莱纳德·戴维斯卫生经济学研究所的护理学助教、高级研究员Ann Kutney-Lee进行了一项研究,其结果发表在2013年3月的Health Aff上。Health Aff于1981年创刊,是关注卫生保健服务、卫生政策、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一本专业期刊,其影响因子常年在4~5分。

  • 国际护士会即将开始新一轮的全球护理领导力培训

    作者:陈桂英(译)

    一年一度的全球护理领导学院(Global Nursing Leadership Institute,GNLI)的领导力培训计划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较高行政职务的护士和助产士提供了一系列高级领导力课程。今年的全球护理领导学院培训将于9月7-13日举行,2013年GNLI关注当代主题:重新设计的卫生系统。

  • CRRT护士人力资源现状与管理

    作者:于重燕;王兰

    近年来,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血液净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而护士是血液净化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护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全。为加强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规范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原卫生部于2010年制定了《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更加明确了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职责、工作流程以及控制医源性感染的措施。目前,我国血液净化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间还存在差异。在我国血液净化领域中,90%患者接受的是血液透析,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只占10%。特别是近几年来暴发的几起血液透析院内感染事件,折射出血液透析管理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力的成本越来越高,在医院进行的中心血透面临巨大的挑战,但相对有更大优势的家庭血液透析治疗在全球的应用却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有待进一步推广。此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重要的、赖以生存的内稳态的平衡,在重症抢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护士是CRRT治疗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但现有的CRRT护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如何使CRRT护理队伍的管理更加合理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腹膜透析患者的培训和再培训亦是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但世界范围内腹透患者的培训方法、内容和频度仍然呈现较大差异,如何依据现有国际指南,对腹膜透析患者实行从准备、计划到实施的完整培训值得探讨。本栏目邀请国内相关专家,结合现有指南、标准、规范及临床经验,进行综述、解读,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 国内外血液透析现状与展望

    作者:左力

    人类于20世纪40年代发明了人工肾,受到当时生物医学、膜材料、电子科学技术等整体水平的限制,急性或慢性肾衰竭患者并没有被成功救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血液透析(HD)技术迅猛发展,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直线提高。但进入80年代后,MHD患者存活率的上升速度变缓。本文就国内外HD新进展进行综述。

  • 2例自助血透患者培训与管理

    作者:张枫;张晓宇;苏春燕;张爱华;汪涛;杨立杰

    目的:探讨自助式血液透析实施的可行性及其具体方法。方法:从2009年开始,对2例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进行自助式血透的培训和教育,培训内容涉及居家血透所有的操作和理论知识。在患者不能自主完成所有操作之前,由护士协助。培训结束后,护士主要起监督和指导的作用。结果:经过培训后,2例患者均能够独立完成透析治疗所有的操作。共240例次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的贫血、高血压等得到了较好的控制,透析充分性较好。透析半年后,生活质量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结论:自助式血液透析治疗是安全可行的,能够适应血液透析患者多样化的治疗需求。但是,它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相应政策的支持。

  • 血液透析感染预防的国内外进展

    作者:陶珍晖;曹立云

    近年来,随着我国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数量不断增多,血液透析作为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已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得到广泛开展和应用。虽然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但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率仍然较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感染是导致ESRD患者死亡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1-2]。感染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降低了生活质量,还增加了经济负担,直接影响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因此,血液透析所引发的感染及其预防,已成为全球性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并引起卫生行政部门及各级医疗机构管理者的高度关注。

  • 以国际指南为基础的腹膜透析患者培训

    作者:许莹

    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患者的培训和再培训应受到医护人员的充分重视。患者接受初始培训是开始顺利腹透的重要保证。2006年国际腹透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eritoneal Dialysis, ISPD)首次发表了腹透培训指南[1](下文称培训指南),明确指出护士应依据指南推荐,应用成人学习理论,对腹透患者的培训实行从准备、计划到实施完成的完整培训(图1)。但整体看来,世界范围内腹透患者的培训方法、内容和频度仍然呈现较大差异[2]。随着国内外近几年腹透治疗和护理的发展,无论是临床实践,还是学术交流,对腹透患者的培训都是被关注的重要问题。但时至今日,未有新版培训指南出版。专科医护团队在实践中不断运用现有指南,探索新的、科学的培训方法和线索。

中国护理管理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