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중국골종류골병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北京中科康辰骨关节伤病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252X
  • 国内刊号: 10-102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759
  • 曾用名: 中国骨肿瘤骨病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髌骨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燕太强;李晓;杨荣利;郭卫

    目的 探讨髌骨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09年5月收入我院的1例和外院会诊的3例髌骨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和女性各2例;年龄20~37岁,平均26.8岁;左膝3例,右膝1例.所有患者均以前膝痛为首发症状,X线片显示髌骨溶骨性病变,骨皮质膨胀,边缘硬化.Campanacei Ⅰ级1例和Ⅱ级2例行病变刮除植骨术,Ⅲ级1例行髌骨全切术.术后病理均确诊为骨巨细胞瘤.结果 3例刮除植骨的患者分别随访24、31和62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消失,局部无复发,无肺转移,膝关节活动正常,随访X线片显示不同程度的骨融合.髌骨切除的患者通过加强膝关节屈伸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后13个月除行走稍跛行外,膝关节活动正常.结论 对于前膝痛的年轻患者,应警惕髌骨肿瘤的可能性.髌骨骨巨细胞瘤Campanacci Ⅰ级和Ⅱ级的病变可采用刮除植骨术,Ⅲ级选择髌骨全切术.临床疗效满意.

  • 不同手术方法对骨巨细胞瘤治疗疗效的影响

    作者:惠文鹏;于秀淳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骨巨细胞瘤疗效的影响.方法 199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治疗长骨骨巨细胞瘤59例.男28例,女31例.平均年龄32.5岁.刮除植骨术8例次、刮除+灭活+瘤腔内化疗+植骨术16例次、瘤段切除自体骨移植术14例次、瘤段切除人工关节置换术22例次、截肢术4例次、瘤段切除灭活再植术3例次.分析刮除+灭活+瘤腔内化疗+植骨术、瘤段切除自体骨移植术、瘤段切除人工关节置换术3种手术方式对术后复发、肢体功能、综合评定的影响.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51(14~168)个月.术后复发7例,其中刮除植骨术3例,刮除、灭活、瘤腔内化疗、植骨术2例,瘤段切除人工关节置换术1例,瘤段切除灭活再植术1例.5种手术方式(除截肢术外)肢体功能平均得分分别为28.4、28.1、25.7、22.6、21.3.术后综合评定优良率分别为62.5%、81.3%、57.1%、54.6%、0%、33.3%.结论 从降低术后复发率和保留肢体功能角度而言,刮除灭活植骨并行瘤腔内化疗是治疗骨巨细胞瘤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对于瘤段切除假体置换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 脊髓硬膜外血肿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张庆明;沈惠良;曹光磊;赵际刚

    目的 通过4例患者的随访观察及文献复习,探讨脊髓硬膜外血肿的治疗原则、病程转归和预后.方法 脊髓硬膜外血肿患者4例,男2例,女2例;年龄22~75岁,随访时间7~34个月,2例手术治疗,2例保守治疗.随访包括屈髋肌、伸膝肌、小腿三头肌肌力和括约肌情况以及Epstein评分.结果 手术组术后临床获得功能恢复和完全恢复,肌力Ⅳ~Ⅴ级,大小便功能完全恢复.Epstein评分优良.非手术组临床上获得不完全恢复,肌力Ⅱ-Ⅳ级,大小便功能未恢复.Epstein评分可.结论 脊髓硬膜外血肿,应尽快手术治疗.早期诊断是获得佳治疗机会的前提.保守治疗很难得到完全康复.

  • 长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策略:113例分析

    作者:高博;蔡郑东;郑龙坡;张治宇;华莹奇;胡硕;李健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长骨巨细胞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长骨巨细胞瘤患者113例.Campanacci Ⅰ级17例,Ⅱ级58例,Ⅲ级38例.行囊内刮除术87例,其中囊壁处理使用苯酚22例,无水酒精46例,50%氯化锌19例.行囊外切除术26例.平均随访时间70.2个月(24~125个月).结果 刮除组共复发23例,切除术组复发2例.刮除组不同囊壁处理方式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474).CampanacciⅢ级患者刮除术组和切除术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5).术后MSTS评分刮除组为26.5±2.9分,优良率97.2%.切除组为23.3±4.8分,优良率为85.4%.两组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6).结论 长骨巨细胞瘤患者应根据影像学分级,术后功能要求等不同因素个体化选择外科治疗方式.

  • 钛网及同种异体骨联合植入术在胸腰椎结核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旭;李永民;李颉;谷守山;部一;曹秦辉;刘英

    目的 探讨钛网及同种异体骨联合应用植入术在胸腰椎结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2~2007年采用一期病灶清除,前、后路内固定,钛网及同种异体骨联合应用植入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23例,术后观察伤口愈合、结核中毒症状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固定融合及复发情况.结果 23例患者获得1~3年随访,伤口均一期愈合,结核中毒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神经功能完全恢复,固定融合情况良好,无结核复发迹象,6~12周带支具下床活动,6个月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结论 胸腰椎结核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后应用钛网及同种异体骨联合重建并结合节段性内固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 交锁髓内钉在骨肿瘤术后功能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高书图;李东升;黄满玉;张志勇

    目的 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进行骨肿瘤术后功能重建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9例患者,男14例,女15例.年龄21~73岁,平均35.5岁.其中骨囊肿病理性骨折4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理性骨折1例,非骨化性纤维瘤病理性骨折1例,骨转移癌病理性骨折8例,骨转移癌未骨折4例,骨肉瘤11例.病变位于肱骨3例,胫骨2例,股骨24例.采取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14例,瘤段切除灭活再植交锁髓内钉固定9例,瘤段切除异体半关节移植交锁髓内钉固定2例,预防性交锁髓内钉内固定4例.结果 随访12~48个月,切开复位内固定14例中,骨转移癌8例,术后死亡5例,1例术后肿瘤范围扩大,余2例基本恢复到骨折前功能状况,6例良性患者,术后无肿瘤复发,骨折均愈合;瘤段切除灭活再植9例中,术后死亡2例,肿瘤复发1例,截骨不愈合1例,余5例愈合;瘤段切除异体半关节移植2例中1例愈合,1例不愈合.4例预防性内固定中,1例术后1年内死亡,余3例术后功能良好.结论 交锁髓内钉在病理骨折内固定,自体骨灭活再植及异体骨移植重建中具有对位容易,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应用骨转移癌预防性内固定可有效避免病理骨折的发生.

  • 胸骨肿瘤切除钛网重建术8例报告

    作者:王保仓;王辉;徐万鹏;刘昆鹏

    目的 探讨胸骨肿瘤切除钛网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3年6月~2007年8月收治的8例胸骨肿瘤,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破坏广泛恶性淋巴瘤2例,软骨肉瘤2例,组织细胞增生症X(嗜酸性肉芽肿)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单发腺癌骨转移1例.患者均行外科切除并行钛网重建.随访2~5年,结果满意,修补物无松动或外露.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胸骨肿瘤的有效方法,钛网是胸壁重建的理想人工材料.

  • 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石晓兵;陈忠德;钱苏林;王显勋;郑均华

    目的 评价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KOA患者按分期标准由轻到重随机分为Ⅰ~Ⅳ组,Ⅰ期41例,Ⅱ期49例,Ⅲ期42例,Ⅳ期28例.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每次750 mg,每日2次,连续服用12周.采用自身对照实验方法,观察患者治疗12周及停药8周时的Lequesne指数得分变化,计算出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12周时,Ⅰ期~Ⅳ期患者的显效率分别为63.42%、57.14%、23.81%、7.14%,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91.84%、73.81%、46.43%;停药后8周时,Ⅰ期~Ⅳ期患者的显效率分别为29.27%、26.53%、11.91%、3.57%,总有效率分别为80.49%、75.51%、54.76%、35.71%,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呈明显下降趋势.Ⅰ期与Ⅱ期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Ⅰ期、Ⅱ期患者与Ⅲ期、Ⅳ期患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Ⅲ期与Ⅳ期患者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期患者在停药后8周时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比治疗12周时的低,二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对Ⅰ期和Ⅱ期KOA患者的疗效满意,Ⅲ期患者的疗效一般,Ⅳ期患者的疗效较差.长时间停药后患者的疗效明显下降,可能需要继续服药以巩固疗效.

  • 异体骨移植材料的现状和产品质量规范

    作者:刘斌;朱加亮

    创伤引起的骨不连、骨缺损的处理和骨肿瘤的保肢治疗以及一些重建手术往往都涉及植骨问题,骨移植技术的应用有望使这项难题得到较满意的解决.目前临床应用的骨移植材料有自体骨、异体骨以及各种人工合成的移植材料替代物,而干细胞、骨形成蛋白(BMPs)和各种生因子复合植骨材料也已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所有这些骨移植材料都至少具备了以下的一种生物学特性:(1)骨传导性:为血管的长入和新骨的形成提供支架;(2)骨诱导性:内含成骨诱导蛋白,能够刺激植骨区周围的间充质干细胞向成软骨细胞或成骨细胞分化,形成新骨;(3)成骨作用:内含有骨原细胞(成骨细胞或骨祖细胞),一旦植入合适的环境就能够直接形成新骨.医生可根据手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植骨材料.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过程中测温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正;侯树勋;任东风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一种既能聚焦定位,又能瞬间产生高温的局部治疗肿瘤的高新技术,是近年来国际医学界非常看好的治疗手段.HIFU治疗过程中,焦区温度的有效实时监控可以使肿瘤组织精确有效地凝固,同时避免对皮肤等正常组织的伤害,是确保治疗安全高效的重要手段.现有HIFU治疗温度的监控和测量方法主要有有损测温和无损测温两种方法.

  • 骨斑点症合并蜡流样肢骨硬化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杨兆建;黄鹤;侯杰

    患者,男,38岁.2009年4月体检发现全身多部位骨胳多发性骨质异常.平素健康.X线片示:双手掌指骨、腕骨,双侧尺挠骨远端、近端,双侧肱骨上段、远端,双侧肩胛骨,右侧锁骨,双侧胫腓骨上段,双侧股骨上段、下段,两侧髋骨及骶骨弥漫性分布的小圆形、椭圆形斑点状密度增高影,大者约1.5cm×0.6cm,小者如小米粒大小,介于两者之间大小的病灶为绝大多数.

  • 胸段椎管内血管脂肪瘤一例报告

    作者:李朝晖;龙耀武;王肇炽

    椎管内血管脂肪瘤是少见的良性肿瘤,手术摘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文献报道该病占脊柱肿瘤的0.14%~1.2%,近年来随着MRI的普及及认识的提高,国内亦偶见报道.我院近期经手术及病检确诊1例胸段的椎管内血管脂肪瘤,现报告如下.

  • 人T细胞识别的鳞状细胞癌抗原3基因疫苗肿瘤免疫研究

    作者:何宇;杨述华;刘勇;周钢;李涛

    目的 观察人T细胞识别的鳞状细胞癌抗原3(SART3)基因的DNA疫苗能否诱导小鼠产生针对表达该基因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方法 构建表达人SART3基因的C3H小鼠肿瘤细胞LM8-SART3.以空载体为对照,注射疫苗,分离小鼠脾细胞,体外检测CTL反应.于疫苗免疫后2周接种肿瘤细胞,比较免疫组与空载体组肿瘤长出及出瘤后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体外可检测到疫苗诱导的小鼠脾细胞CTL活性;疫苗注射后小鼠成瘤率降低,肿瘤生长慢于对照组.结论 表达人SART3基因的DNA疫苗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表达该基因的肿瘤细胞LM8-SART3在小鼠体内的成瘤及生长.

  • 三种研究方法对骨替代材料钙磷元素相对含量的测定效果比较

    作者:赵彦涛;侯树勋;衷鸿宾;周颖;朱加亮

    目的 对三种钙磷元素定量分析方法的效能和适用性进行评价.方法 分别应用三种测试方法即面扫描能谱测试、线扫描能谱测试以及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测试对同一种骨替代修复材料进行钙磷元素比例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的统计分析,比较其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果 ICP-OES的测试结果为1.67±0.04;面扫描能谱测试的结果为1.68±0.12;线扫描能谱测试的结果为1.15±0.40.线扫描与前两组均值比较,P均小于0.05.结论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高,线扫描能谱测试适于在测试中进行元素空间分布规律的定性观察.

  • VEGF和NF-κB 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永昊;肖玉周;汪万英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DR)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骨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05例骨肿瘤组织的VEGF、KDR和NF-κB65的表达,并对其中85例骨肉瘤主要临床资料、病理分级及临床相关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骨肉瘤VEGF、KDR和NF-κB65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P<0.01),骨肉瘤Ⅱb期、Ⅲ期明显高于Ⅰ期、Ⅱa期(P<0.01~0.05),随病理分级增高而显著增高(P<0.01).软组织浸润和转移组VEGF、KDR和NF-κB65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浸润和非转移组(P<0.01).结论 VEGF、KDR和NF-κB65在骨肉瘤中异常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浸润、转移呈正相关,提示VEGF、KDR和NF-κB65的高表达可能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尤其与骨肉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血液管理

    作者:张洪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血液管理问题在我国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VE Krebs的数据显示择期单侧人工关节的术中失血量为500~1500ml,术后血红蛋白降低约10~30g/L.Bierbaum等对美国多中心的调查显示,在未作术前自体储血的条件下,1946例单膝置换术患者中有357例接受异体输血,占总数的18%;130例双膝同时置换的患者中74例接受异体输血,占总数的57%;1091例单髋置换术的患者中有350例接受异体输血,占总人数的32%.根据对本人近期的相关临床数据的统计(个人资料,北京积水潭医院),显示单侧膝关节置换的50例患者中有20例接受异体输血,占总数的40%;双侧膝关节置换的26例患者中有23例接受异体输血,占总数的88%;而单侧全髋置换的38例患者中有16例接受异体输血,占总数的58%.

  • 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在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中的应用

    作者:丁真奇;张喜贵;康两期;沙漠

    目的 探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在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保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21例,其中股骨远端15例,胫骨近端6例.对膝部骨肉瘤进行广泛切除或根治性切除后,采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重建,同时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结果 21例患者平均随访12~120个月.其中16例患者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迹象,5例出现复发;MSTS功能评分提示70%的患者各项评估在3分以上.结论 对膝关节周围骨肉瘤采用旋转铰链型膝关节置换治疗是有效的保肢方法,能降低局部并发症及提高临床疗效.

  • 恶性肿瘤关节置换中人工补片的作用

    作者:陈勇;宋金纲;杨蕴;张瑾;赵军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假体置换患者术中应用人工补片修复关节囊及软组织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2003年1月~2008年6月肩、髋和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非病理骨折患者行关节置换且获随访者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23~82岁,平均50岁.肩关节置换10例,髋关节置换18例,膝关节置换7例.骨转移瘤21例,分别为肱骨近端及股骨近端;原发恶性骨肿瘤14例.将患者术前、术后关节功能按MSTS关节功能评价系统进行评定.所有患者均实施肿瘤广泛切除加人工假体置换,术中以人工补片修复关节囊.术后早期开始评价关节功能并积极功能锻炼、随访观察.对患者术后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全部患者平均随访22个月(6个月~68个月),平均于术后5d拔除引流管.伤口均l期愈合,无术后感染,未发生假体脱位.术前关节功能攒MSTS关节功能评价系统测定2咧为良、15例为可;而术后28为良、7例为可.所有患者后随访时对治疗结果满意.结论 应用人工补片修复肿瘤关节假体置换后的关节囊及软组织,对软组织缺损后的关节稳定性和动力重建有重要作用,临床效果满意.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髌骨成形术疗效分析

    作者:张元民;赵晓伟;王雷;隋金颇;王国栋

    目的 对比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髌骨成形与髌骨置换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因骨关节炎行TKA的33例(36膝)患者,其中髌骨成形26膝,髌骨置换10膝.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0~41个月,平均35.3个月.结果 通过HSS评分及髌前疼痛等方面对比分析髌骨成形组和髌骨置换组疗效,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从近期临床疗效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进行髌骨成形和髌骨置换效果无明显差异.

  • 髋臼溶骨关节内陷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临床分析

    作者:李红军;高书图;陈洪干

    目的 评价髋臼内打压植骨在髋臼溶骨关节内陷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2007年采用自体骨移植重建髋臼内壁治疗髋臼溶骨关节内陷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7例23髋,其中男11例,6例为双髋;女6例,均为单髋.年龄24~46岁,平均35.6岁.术前Harris评分15~45分,平均32.3分.将切除股骨头或自体髂骨按缺损情况制成小块,对髋臼深部的溶骨内陷区进行打压植骨,恢复髋臼臼壁的厚度、包容性和臼底的耐压能力,然后进行髋臼安装.结果 17例23髋均获随访2~6年(平均4.7年).术后肢体长度平均增加1.8cm.植骨愈合良好,随访中未见植骨区骨质吸收及假体松动.术后1年和后随访时平均Harris评分分别为91.8和87.3分,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和后随访时优良率分别为90.8%和89.2%.结论 采用自体骨重建因基础疾病所致的溶骨破坏吸收可增加髋臼的厚度、增强对臼杯的把持能力,对髋关节旋转中心的恢复和术后髋关节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加长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病理性骨折

    作者:赵文;魏朝阳;江昭林;甘泉;马瑞鹏

    目的 探讨定制加长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病理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7月至2009年5月,采用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病理性骨折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65~88岁,平均76岁;原发肺癌病史5例(4例肺癌患者未行手术治疗),食道癌术后2例,胃癌术后2例,前列腺癌1例.结果 术后随访4~24个月,9例患者存活,均获得了较好的生活质量.结论 股骨近端病理性骨折采用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半髋关节治疗疗效满意,安全有效,生活质量术后明显提高.

  • 人工假体置换重建膝关节周围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作者:肖德明;张世权;刘安庆;李伟;尚宏喜;卢文浩;谭纪锋;黄晓阳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原发性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肿瘤型人工假体置换治疗16例膝关节周围原发恶性与侵袭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其中骨肉瘤11例,骨巨细胞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股骨远端10例,胫骨近端6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83个月,平均35.5个月.局部复发3例,假体松动1例,无假体断裂.假体3年生存率87.5%,5年生存率83.2%.术后6~12个月后MSTS功能评分为16.0~28.0分,平均24.0分.结论 对膝关节周围原发恶性与侵袭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采用肿瘤型人工假体重建是有效的保肢方法.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高石军;李军;陆博;李彤;陈竞青

    目的 分析影响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120例137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DVT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所有患者术后3~7d是否有DVT的发生作为观察时间止点,分别对患者的4项临床因素进行检测并详细记录,包括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及置换关节侧.所有数据用EXCEL建库,测得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分类变量单因素分析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发生DVT患者37例,DVT发生率为30.8%(37/120),其中无症状DVT患者占54.1%(20/37).未发生DVT的83例患者中,单侧TKA者74例,双侧TKA者9例.结论 女性、肥胖、60~70岁年龄段、左侧膝关节置换是发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

  • 《中国骨肿瘤骨病》第二届编辑委员会会议纪要

    作者:《中国骨肿瘤骨病》编辑部

    <中国骨肿瘤骨病>第二届编辑委员会会议于2009年10月16日在北京裕龙国际酒店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包括总编辑、副总编辑、常务编委、编辑委员等96人.全国出版基金办公室李宝中主任,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毛群安主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王铁城会长,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黄少平院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王德副秘书长,卫生部新闻办公室王海英秘书应邀出席会议.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磁共振信号变化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啟维;陈仲强;薛庆云;孙常太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凸成形术后椎体内磁共振信号改变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行后凸成形术患者,对其术后2w内,2w~3个月,3~6个月,6~12个月等不同时间段骨折椎体内MRI信号变化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不同时间MRI信号强度变化规律并探讨信号变化所反映的病理生理及临床意义.结果 术后2w椎体内MRI信号变化明显,2w~3个月椎体内高低信号混杂;术后3~6个月临床骨折愈合期后椎体内信号仍多为混杂,但信号强度进一步减低;术后6~12个月椎体内MRI信号恢复正常.结论 术后MRI信号从影像学角度反映椎体内病理生理变化,为观察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后凸成形术术后临床愈合提供了一种更直观的影像学工具.

  • 骨肿瘤手术前介入性动脉栓塞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毅军;唐军;边宏宇;何建军

    目的 探讨介入性动脉栓塞对于骨肿瘤手术的作用和意义,特别是对于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不同部位肿瘤的动脉栓塞的方法和技术因素.采用Seldinger's技术超选择插管,以明胶海绵、PVA微球和金属弹簧圈对肿瘤进行栓塞.结果 27例骨肿瘤患者术前接受DSA检查和术前动脉栓塞术.动脉栓塞术后1~5d接受外科手术.其中22例术中出血明显减少,23例肿瘤不同程度缩小,20例肿瘤得以完整切除.结论 手术前DSA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骨肿瘤自身及其周边的血管分布和供血情况,有利于指导手术.术前动脉栓塞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更安全,肿瘤完整切除率更高,手术时间缩短.

  • 美国SA201脊柱诊断治疗仪介绍

    作者:于红

    美国Sigma公司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根据西方手法(Chiropractic)医学几十年积累的临床治疗经验及研究成果,结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先进的传感技术,以计算机为平台开发研制出一种科技含量极高的诊断、肌肉、关节、软组织、神经系统疾病进行诊断治疗.

中国骨与关节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