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중국골종류골병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北京中科康辰骨关节伤病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252X
  • 国内刊号: 10-102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759
  • 曾用名: 中国骨肿瘤骨病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普通人工假体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38例分析

    作者:于方;俞猛;付胜良;陈国强

    目的 回顾性评估应用普通双动无领人工股骨头假体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38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问骨折患者,Evans III 型13例,Ⅳ型25例,平均年龄84.7岁(75~93岁).使用法国雷宾集团的PAvI假体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18.3个月.Harris评分评价关节功能、活动能力.术后2周内、3-6个月、1年拍患髋X线片,依据Cruen分区检查假体有无松动迹象.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90min,出血量平均300ml,无术中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42%,1例术后1个月死于食物误吸,1例术后14个月死于心脏病;30例术后5-10d下床负重行走,6例3周后开始负重,1例6周后负重.Harris评分:优12例,良17例,中7例,差2例,总优良率78.38%.本组术后x线片检查未见假体松动征象.结论 应用普通的双动无领骨水泥人T股骨头假体对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射频消融姑息性治疗骨转移瘤的效果(附8例报告)

    作者:郑龙坡;蔡郑东;张治宇;李全;李汝鸣;高博;李健;梁文清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用于临床姑息性治疗骨转移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应用射频消融于8例骨转移瘤患者15处病灶.男6例,女2例;年龄37~72岁,平均47.4岁.随访3-18个月,平均6.5个月.手术前后行MR病灶扫描,进行影像学对比.疼痛视觉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作为临床疗效评定指标.结果 术后3-7d内因肿瘤引起的疼痛症状明显缓解,3个月内随访无明显变化.VAS评分明显降低,术前7.38±1.41,术后7 d2.75±0.79,3个月时2.25±0.21,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例患者病理结果证实为骨转移瘤.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末次随访局部肿瘤无复发.术后3个月复杏MR T2加权像总显效率93.3%.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技术姑息性治疗骨转移瘤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可选择作为治疗骨转移病灶疼痛的一种方法.

  •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骨与软组织肉瘤肺转移疗效分析

    作者:王凤玮;朱思伟;王新卓;蔡玉梅;张超;张文华;崔宇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疗对骨与软组织肉瘤肺转移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原发骨与软组织肉瘤肺转移患者7例,7例中孤立转移病灶1例,多发转移病灶6例,平均转移数目为3.4个.7例中4例接受化疗,2例拒绝化疗,1例因高龄未行化疗.放疗剂量为30-64Gy/7-30f/16-42d.结果 7例的肿瘤靶区(GTV)体积为7.6-200.1cm3,计划靶区(PTV)为89.2~523.9cm3,患者的V20为6.3l%~30.5%,平均肺剂量(MLD)为4-16.3Gy,放疗后CR 3例,PR 3例,SD 1例.随访时间为4~32个月,其中4例存活,死亡3例,1例死于肺转移引起的呼吸衰竭,1例死于多发骨转移致截瘫后的坠积性肺炎,1例死于肾衰竭.7例平均存活13个月,按Kaplan-Meier寿命表法推断1、3年生存活率均为57.1%.放疗反应为1~2度,未出现2度以上的放射性肺炎.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骨与软组织肺转移技术上可行,部分患者通过放疗可获得长期生存,与手术切除疗效相近,放疗反应可耐受.

  • 密盖息联合帕米磷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疗效观察

    作者:齐秀恒;武振明;刘琪

    目的 观察密盖息联合帕米磷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引起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8例确诊为骨转移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密盖息联合帕米磷酸二钠组和帕米磷酸二钠组,密盖息联合帕米磷酸二钠组予密盖息100IU肌注,1次/d,连续14d.静滴帕米磷酸二钠90mg,每月1次;帕米磷酸二钠组予静滴帕米磷酸二钠90mg,每月1次.两组均每4周重复,共2次.比较两组患者的止痛效果、生活质量以及血钙和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 密盖息联合帕米磷酸二钠组止痛效果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帕米磷酸二钠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密盖息联合帕米磷酸二钠组在骨转移癌止痛、改善生活质量以及生化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帕米磷酸二钠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 M-CSF和RANKL联合诱导小鼠骨髓源破骨细胞形成的实验研究

    作者:夏冰;王捷

    目的 探索小鼠骨髓单核细胞佳诱导条件,以期提高破骨细胞(OC)的产生数量与纯度.方法 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分别对首日刺激所用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2.5ng/ml-160.0ng/ml 7个浓度、16h与24h两个处理时间.以及次日诱导所用的核因子K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M-CSF12.5ng/ml-100.0ng/ml的16个浓度组合进行检测,比较OC产生的情况.以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进行OC计数.结果 产生的体积大、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细胞为OC.首日M-CSF刺激浓度为10ng/ml-20ng/ml组形成的OC数量多(P<0.05).处理16h组与24h组比较,OC形成率没有统计学差异(30.24±2.84个/孔vs31.22±3.25个/孔,P>0.05).次日诱导采用100ng/mlM-CSF+100ng/ml RANKL组的0C 得率高;在该条件下,OC数量在第9d达峰值,18d消失.结论 体外OC诱导分化的适宜条件为首先用10ng/ml M-csF将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刺激16-24h,然后用100ng/mlM-CSF+100ng/ml RANKL对非贴壁细胞联合诱导9d.

  • 大块骨溶解症

    作者:牟宇科;尉建杰;宋军川

    目的 探讨大块骨溶解症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影像学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报道1例大块骨溶解症病例,结合文献总结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影像学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大块骨溶解症的临床表现、病理结果及X线检查常不一致,极易误诊、漏诊;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病理学亦无特异性,早期以血管增生为主,后期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X线表现为大量骨质溶解吸收但无骨质增生硬化,无骨膜反应,无瘤骨形成,早期边界模糊,后期界清、锐利.结论 大块骨溶解症早期诊断困难,必须综合临床表现、病理及X线检查等结果;应根据本病活动期或静止期,给予对症治疗,长期随访.

    关键词: 大块骨溶解症 误诊
  • 颈椎一期前后路手术中前路cage固定与钢板固定的疗效比较

    作者:黄晓川;史亚民;李利

    目的 探索一期颈椎前路cage同定、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和一期颈椎前路钢板同定、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颈椎病患者88例,48例一期颈椎前路单节段cage同定、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A组);40例一期颈椎前路单节段钢板同定、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R组).术后定期随访及行x线片、CT睑查,观察疗效、椎问高度、椎间夹角、融合情况及后路单开门椎管矢状径增加量.结果 88例平均随访14个月,A组和B组的术后疗效良好,两组术后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椎问高度均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椎间高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椎间夹角均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椎问夹角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3个月融合率为89.6%,6个月融合率为100%.B组3个月融合率为90%,6个月融合率为100%,两组3个月及6个月融合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后路单开门矢状径增加量均无丢失.结论 一期颈椎前路cage固定、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和一期颈椎前路钢板同定、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均有良好疗效.

  • 成骨诱导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用于修复兔颅骨缺损

    作者:张钦;马真胜;刘建;孟国林;张堑;李毅;张志敏

    目的 探讨脂肪源性干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在修复骨缺损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提取兔脂肪源性干细胞,成骨诱导,将成骨诱导前后的脂肪源性干细胞种植到自制松质骨支架上,将细胞一支架复合物和单纯支架材料,分别移植至兔颅骨缺损部位.术后14周,处死取材,Micm-CT扫描.结果 与未诱导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复合支架、单纯支架以及空白处理对比,成骨诱导后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复合支架成骨量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脂肪源性干细胞叮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其成骨诱导后与自制松质骨复合植入体内,能显著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 胸椎黄韧带骨化性椎管狭窄的治疗

    作者:庄正陵;刘瀚霖;李振宙;闫学军;青光恒;段轶

    目的 探讨漂浮法经根黄通道后路椎板切除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性椎管狭窄的远期效果.方法 对22例胸椎黄韧带骨化性椎管狭窄行漂浮法经根黄通道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结果 22例随访6-75个月,平均36.2个月,参考Epstein等的评价标准,优良率81.8%.术中10例损伤硬膜者6例经缝合或修补愈合,4例术后脑脊液漏者经引流等保守治疗方法治愈.结论 漂浮法经根黄通道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性椎管狭窄,减压安全、彻底,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骨形态发生蛋白的信号传导机制及与骨肉瘤相关性进展

    作者:黄吉军;邵增务

    1965年,Urist[1]将动物脱钙骨的基质种植于动物的肌肉组织内,种植3周作组织切片,发现在种植部位有大量的软骨组织及骨组织形成,随后分离出一种小分子量的糖蛋白,即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其是一多功能蛋白.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调节机体生长、发育、组织的分化,并在许多疾病中有异常表达.由此,BMP的分子生物学行为及其与骨肉瘤的相关性已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

  • 腰椎棘突间动力性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燕鹏;侯树勋;任东风

    脊柱融合术作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引起的下腰痛的传统手术方法,已经应用了几十年.随着脊柱融合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合成功率虽然,已经接近100%,而临床症状改善率却未能达到相应满意的程度.腰椎行融合术后,长期随访发现的邻近节段退变也令外科医生感到棘手.而比较年轻的患者,完全融合术将明显影响他们的长期生活质量.因此,很多学者开始思考一种新的非融合方法即动力性固定(dynamic fixation)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过去的十几年中,国外很多学者已经针对动力性固定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其中腰椎棘突间动力性固定技术应用较为广泛.

  • 6例肩胛骨恶性肿瘤治疗分析

    作者:张余;尹庆水;黄华杨;夏虹;张涛

    原发性肩胛骨肿瘤较少见,其中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肩胛骨也是转移癌的好发部位之一.肩胛骨是人体肩胛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上肢的稳定性和功能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其结构的完整性对于肩关节的功能尤其是外展功能非常重要.肿瘤治愈率的提高与Enneking外科分期紧密相关[1],Mayo对于肩胛骨肿瘤的保肢手术和重建有巨大贡献[2].我们在2004年6月到2007年6月治疗肩胛骨恶性肿瘤6例,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了不同的切除方式,采用了较简单的重建方法,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同侧股骨骨软骨瘤和非骨化性纤维瘤一例报告

    作者:贾中伟;苏云星;宋洁富;郭琴;徐朝健;蔚晋斌

    骨软骨瘤是骨科常见的良性肿瘤,而非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良性肿瘤,二者同时发生在一侧股骨比较罕见,我科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腰椎管内炎性占位误诊为椎管内肿瘤一例报告

    作者:张运兴;于秀淳;张永兵

    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因"下腰部及双下肢疼痛3个月"人院.患者16年前曾因外伤致L3椎体压缩性骨折.3个月前因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腰椎退行性变",行两次椎管内注射药物治疗.初次治疗后腰痛减轻,再次治疗后,腰部及双下肢疼痛加重,需服止痛药物镇痛.2周前就诊于我院,MRI检查后诊断为"腰椎管内占位性病变",以"腰椎管内肿瘤、腰椎不稳症"收入院.

  • Dickkopf(DKK-1)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杜振广;徐绍年

    目的 研究DKK-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74例骨肉瘤DKK-1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4例骨肉瘤标本中58例为阳性,总阳性率为78.4%(58/74).DKK-1的表达在不同年龄、性别、骨肉瘤亚型中无显著性差异.Enneking分期I-IIA与IIB-Ill之间,肿瘤DKK-1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KK-1在骨肉瘤组织中有较高比例的表达,并与肿瘤的外科分期密切相关.

  • 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细胞抗失巢凋亡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作者:冯尔宥;张怡元;林焱斌;李平;肖莉莉

    目的 研究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是否具有抗失巢凋亡的牛物学特性.方法 用poly-HEMA制备细胞悬浮培养皿,以MCF-7细胞、血管内皮细胞(VEC)分别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通过DNA Ladder、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以及AnnexinV-FITC/PI双标染色检测MG-63细胞抗失巢凋亡的特性.结果 DNA Ladder发现悬浮培养MG-63和MCF7细胞没有出现细胞凋亡中典型的梯度;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到MG-63和MCF7细胞能在琼脂培养基中形成逐渐增大的集落;AnnexinV-FITC/PI双标染色显爪悬浮培养MG-63和MCF7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VEC细胞(P<0.01).结论 Mc-63细胞具备抗失巢凋亡的生物学特性.

  • 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外扩增及对骨肉瘤细胞杀伤活性的研究

    作者:黄永明;石宇雄;许少健;张娴;徐逸生;刘超

    目的 探讨不同人群来源的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活性的作用,为CIK细胞在骨肉瘤中的过继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向健康人及骨肉瘤患者各10名男性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加入IL-2、IFN-γ、IL-l及抗CD3McAb,诱导出CIK细胞,用光镜、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记数板法计数细胞,四甲基偶氮哇盐(MTT)法检测收获细胞对相应骨肉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二组均能成功诱导出CIK细胞,其中健康人组体外增殖能力、细胞毒作用均优于骨肉瘤患者组,各组CIK细胞随效靶浓度比的递增其杀瘤活性相应增加(P<0.05),二组CIK细胞对骨肉瘤细胞48h杀伤率明显高于24h(P<0.05).结论 CIK细胞的体外增殖力及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活性与机体状态有关,CIK细胞对骨肉瘤细胞杀伤活性存在量效及时效关系.

  • 95例IIB期肢体骨肉瘤生存分析—新辅助化疗结合区域动脉灌注疗效探讨

    作者:余文熙;林峰;姚阳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次数、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骨肉瘤临床近期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术前无远处转移的IIB期肢体骨肉瘤随访95例,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术后辅助化疗组.新辅助化疗组51例,其中加用动脉灌注化疗17例.新辅助化疗组术前化疗1~3个疗程,主要药物为MTX、DDP、IFO、EPI,动脉灌注化疗加用顺铂和表阿霉素灌注化疗1次.评价新辅助化疗组、术后辅助化疗组、新辅助化疗组中加用动脉灌注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 随访满2年的79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53.0个月(95%CI18.08~87.92),无病中位生存期为17.0个月(95%CI9.33~24.67).新辅助化疗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均高于术后辅助化疗组,两组生存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用灌注化疗的患者保肢率81.25%,远高于不加灌注化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辅助化疗的实施提高了IIB期骨肉瘤患者的2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是改善IIB期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理想方法.动脉灌注化疗可以增加保肢几率,改善近期疗效,但对患者的远期生存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中国骨与关节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