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Frontier Health and Quarantine 중국국경위생검역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境卫生检疫
  • 主办单位: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影响因子: 0.4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9770
  • 国内刊号: 11-325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
  • 曾用名: 国境卫生检疫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质检报刊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出国劳务人员咽梅毒感染个案报道

    作者:王俊贤

    目的 研究梅毒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减少梅毒感染率.方法对1例不明原因咽痛的出国劳务人员进行梅毒相关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验TRU ST);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口腔粘膜刮片暗视野螺旋体检查,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TRUST试验1/8滴度阳性,1/16滴度阴性;TPPA试验阳性;暗视野螺旋体检查阳性.确诊该患者感染梅毒,且出现咽梅毒症状.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梅毒感染者为出国劳务人员;同性恋者,且有口交行为.结论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临床症状多见于生殖器,偶尔可通过口交感染咽梅毒.因此,耳鼻咽喉科医生在诊疗患者时应加强对此类疾病的注意,避免因误诊而延误治疗.

  • 两种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比较

    作者:吴健;张建明;何洪涛;陈建东;黄永欣;雷兆良;朱云枫;黄红敏

    目的 比较荧光定量PCR检测和直接扩增检测两种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在国境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应用结核分枝杆菌荧光定量PCR和直接扩增检测47份疑似或确诊活动性肺结核空腹痰标本,并与液体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荧光定量PCR法与直接扩增法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敏感性分别为46.7%和100%,特异性分别为81.2%和84.4%.结论结核分枝杆菌直接扩增检测是一种较为敏感而特异的快速检测方法,在国境口岸卫生检疫部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2007-2010年三亚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陈琳;张小静;莫小霞;徐选举

    目的 掌握三亚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的感染状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口岸传染病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哨点监测法,对2007-2010年收集的监测数据用EXCEL、SPSS等软件进行流行病学的统计分析.结果4年期间,三亚口岸共检出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四类传染病122例,检出率为3.98%;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的检出率分别为0.16%、0.29%、3.13%、0.39%.不同类别和国籍的出入境人员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交通员工和吉尔吉斯斯坦籍人员为主.结论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加快,流动人员增多,因出入境人员染疫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可能性加大.制定有效措施,加强传染病监测力度,以减少传染病的传人传出,已势在必行.

  • 两种出血热病毒新型液相芯片检测体系的建立

    作者:杨洪;王静;刘衡川;杨宇;杨永莉;张乐

    目的 建立两种出血热生物恐怖病毒(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的新型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方法针对马尔堡病毒、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的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和相应的TSPE引物.经多重PCR扩增之后、加入连有TAG的TSPE引物特异性识别靶目标,标记有生物素的dCTP加入到延伸序列中,TAG与微球上的anti-TAG互补,SAPE与生物素反应,SAPE发射荧光信号,信号由液相芯片仪器检测.结果液相芯片检测体系能够正确的鉴定和检测两种出血热病毒,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病毒的高通量筛查.结论建立了多重PCR基因液相芯片快速检测两种出血热病毒的新方法.

  • 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发热病人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鄢光碧;胡刘康;张璞

    目的 研究珠海九洲港口岸出入境人员中发热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规范口岸现场检疫查验工作,科学防控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甲型H1N1流感.方法对检疫查验过程中发现的发热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5-12月,珠海九洲港口岸检疫查验中共发现发热病人94例,其中入境81例,检出率为1.5/万;出境13例,检出率为0.2/万.发热病人均转地方医院排查诊治,其中9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7月份发热病人检出率高(2.0/万),12月份发热病人检出率低(0.1/万).20~29岁年龄组、男性、学生及技术人员是此时段检疫查验的重点对象.发热病人体温在38.4℃以下占69.1%.体温监测是发现“发热病人”的重要手段,采集咽拭子检测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分型准确的方法.结论针对发热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加强口岸重点人群的体温监测和医学巡查,加大对旅行者的宣传力度,能有效防止各种传染病经口岸传播,规范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

  • LAMP技术快速检测沙门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作者:田桢干;阎俊;陆晔;王婷;章琪;张胜萍;王传贵

    目的 建立和评价一种适合国境口岸及基层检验部门使用的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方法,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保障期间开展应用研究.方法针对沙门氏菌agfA基因,运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 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设计引物进行检测,在65℃恒温条件下、60 min特异性扩增,荧光显色观察结果.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试验及模拟样本灵敏度试验,与荧光定量PCR、胶体金方法进行比对.并对54株临床分离阳性样本加以验证.结果沙门氏菌属6种不同血清型菌株LAMP检测都呈阳性,其他4种肠道细菌均为阴性;LAMP法的灵敏度与RT-PCR方法接近,达103CFU/ml,是胶体金检测法的100~1 000倍;54株沙门氏菌临床分离样本实验符合率达到100%.结论LAMP技术能够在简易的实验条件下快速报告结果,检测成本较低、特异性高、灵敏度高,适合口岸从业人员及基层检验部门进行沙门氏菌的初步筛查工作.

  • 基于症候群监测初步建立我国口岸入境人员传染病 监测网络及其2009-2011年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胡孔新;平芮巾;刘胜牙;师永霞;莫秋华;张建明;张琦;侯咏;郭文秀;朱京京;王汉华;孙肖红;马雪征;杨宇;杨鹏飞;张丽萍;王宝麟

    目的 了解我国入境人群发热症候群和腹泻症候群的病原谱构成数据,促进我国入境传染病网络实验室监测网络技术平台建立和完善.方法通过口岸体温监测、医学巡查、主动申报、健康体检等手段,于2009年5月-2011年3月间,联合9个直属检验检疫局所属口岸建立监测哨点并对筛选出的入境发热及腹泻人员进行样本采集、统一病原谱检测及数据分析方法.结果9个哨点口岸共采集来自包括5大洲36个国家及地区的1878例样本,其中,阳性样本数为964例,检测出20种阳性病原体,总病原检出率为51.33%.发热伴呼吸道症候群、腹泻症候群和其他症候群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集样本中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2009甲型H1N1流感各年龄组阳性样本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者的阳性样本25~年龄组高,60岁以上人群的阳性样本数较低;9个哨点口岸阳性样本检出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国籍和外籍入境人员样本流感病毒与其他病毒检出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统一的传染病样本监测方法,初步建立我国入境口岸传染病监测网络技术平台.

  • 对赴美领养儿童麻疹病例疫情处理方案的探讨

    作者:黄永欣;梁少军;何洪涛;黎满全;冯心文

    目的 总结赴美领养儿童麻疹病例疫情处理方案和经验.方法收集了广东口岸历年赴美领养儿童麻疹病例疫情资料,对个案处理的工作记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从2001-2009年,广东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共发现了12例麻疹病例,总检出率为0.238‰.在麻疹疫情监控工作中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有效的手段,做到对麻疹患者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并通过对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免疫水平检查,对麻疹易感者进行免疫保护和观察,从而使麻疹易感者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结论建立规范的领养儿童麻疹疫情的处理制度和规程,更有效和及时地防止麻疹病例传出国(境)外或在国内传播蔓延.

  • 副溶血性弧菌五种致病性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作者:张继伦;田桢干;何宇平;李平;章琪

    目的 探索对人致病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方法,评价5种检测方法对副溶血性孤菌致病性测定的有效性.方法采用耐热溶血毒素tdh基因和耐热直接溶血毒素相关毒素trh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并与神奈川溶血试验、小鼠腹腔注射和灌胃法对比,分别检测分离自腹泻者和自然环境中副溶血性弧菌标本.结果两类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在tdh基因的检出率具有统计学意义(x2=169.5,P< 0.01),在神奈川溶血试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9.3,P<0.01),在trh基因、小鼠腹腔注射以及灌胃检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dh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是快速筛查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好方法.

  • 福州空港口岸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王莉莉;郑则斌;李小宁;王晓春;邱欣;陈志坚

    目的 掌握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确定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福州空港口岸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诊断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92例实验室诊断病例中,以青壮年居多,且男性多于女性;2009年6月1日-2009年8月31日及2010年12月1日-2011年2月28日2个时间段为甲型H1N1流感发病的高峰期;病例主要来自美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占病例总数的79.34%;55例是经体温检测发现的,占总数的59.78%;22例是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排查过程中发现的,占总数的23.92%;15例为旅行者个人申报发现,占总数的16.30%.结论认真做好流感监测工作,加强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工作,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定量检测西尼罗病毒抗体方法的建立

    作者:杨宇;谢士嘉;王静;秦成峰

    目的 建立一种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定量检测西尼罗病毒抗体的方法.方法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西尼罗病毒抗体的方法,评价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定量检测并拟合标准曲线.结果该法可在15min内完成定性和定量检测,定量检测灵敏度为1:104/test,线性范围1:101/test~ 1:10/test、回收率86.5%~ 122.7%.结论建立的检测西尼罗病毒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能快速、灵敏、特异、准确地对样本中的西尼罗病毒抗体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 出入境口岸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作者:陆琳;孙福军;王飞;杨秀娟

    目的 探讨出入境口岸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措施,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生物安全风险识别及预防、标本操作和仪器设备安全选用、使用和维护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出入境口岸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全过程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规范.结论规范实验操作,降低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确保实验室人员生命健康,防止结核病实验室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2009年深圳口岸甲型H1N1流感疫情早期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刘胜牙;朱玉兰;李政良;甄胜西;黄彤文;胡孔新;叶健忠;董瑞玲

    目的 分析2009年深圳口岸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早期监测的结果,阐明甲型H1N1病毒的传人特征.方法对深圳罗湖、福田地铁、深圳湾、皇岗、蛇口、文锦渡、大铲湾、机场、沙头角9个国境口岸出入境人员实行流感监测,对监测到的流感样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运用WHO推荐的甲型H1N1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结果2009年5月4日-2009年7月31日,深圳罗湖、福田地铁、深圳湾、皇岗、蛇口、文锦渡、大铲湾、机场、沙头角9个口岸监测到的流感样病例为2 341份,其中,246份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0.51%;89份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为3.80%.89份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男性54例,占60.67%,女性35例,占39.33%.早期病例年龄构成以50岁以下人群为主,其中,6~34岁人群多,占总病例数的79.78%.89份甲型H1N1流感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结论新型甲型H1N1流感疫情早期,深圳国境口岸监测到的输入性病例,从2009年5-7月,甲型流感病毒和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检出率具有显著增加的趋势.

  • ELISA质控存在的问题探讨

    作者:杨寿旺;李睿;周振达;黄建可

    目的 探讨ELISA检测法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目前ELISA质量控制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寻找其问题存在的原因.结果ELISA质量控制方法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作为ELISA质控指标的S/CO值是一比值,不具有溯源性.结论S/CO值不适宜作为ELISA质量控制指标.

  • 2010年中蒙边境甘其毛都口岸地区蜱携带病原体调查研究

    作者:杨宇;张晓龙;乔舜;曹晓梅;王林;郝广福;胡健萍;杨志红;王静

    目的 为了解中蒙边境蜱传疾病病原体携带情况,对2010年中蒙联合监测小组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地区采集的162只亚东璃眼蜱进行病原体检测.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蜱标本中的森林脑炎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布尼亚病毒,PCR方法检测蜱标本中的伯氏疏螺旋体、西伯利亚立克次体、贝氏柯克斯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结果森林脑炎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布尼亚病毒、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PCR方法检出5例伯氏疏螺旋体、3例西伯利亚立克次体、16例贝氏柯克斯体,检出率分别为3.7%、2.2%和11.9%,并发现2例伯氏疏螺旋体和贝氏柯克斯体复合感染的情况.结论中蒙边境地区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贝氏柯克斯体和两伯利亚立克次体等病原体,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当地蜱类和蜱传疾病的监测和防控.

  • 成蚊形态学鉴定能力验证研究

    作者:刘春晓;顾大勇;赵纯中;杨燕秋;史蕾;除云庆;徐媛

    目的 通过设计组织能力验证活动,了解我国实验室成蚊形态学鉴定技术能力.方法采用幼虫孵化的办法获得样品,15只为1组,设计3种目标蚊种、4种干扰蚊种.结果共有境内外28家实验室参加了能力验证活动,初测满意率85.7%.目标蚊种共发放213只,总正确率为96.2%.干扰蚊种共发放207只,鉴定总正确率:81.2%.结论实验室总体鉴定能力良好,对于按蚊等种类需要加强技术培训.

  • 蜱类携带粒细胞无形体的核酸检测及核酸序列分析

    作者:宋锋林;王静;张晓龙;高玉峰;王有;程晓兰;姜陆;吴刚;薛芳;刘洪文

    目的 了解蜱类自然感染粒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的状况,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对野外采集的蜱类样品的核酸(DNA)提取、聚合酶链反应(套式PCR)、凝胶电泳分析以及核酸序列分析等,对蜱类携带的粒细胞无形体进行确认.结果在大连地区采集的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中检测到粒细胞无形体.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注册的粒细胞无形体核酸序列有高度的相似性(97%~99%).结论我国大连地区存在蜱粒细胞无形体感染.应加强对该地区蜱类的监测和控制,防止因蜱类叮咬导致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暴发流行.

  • 新疆中哈边境地区大沙鼠疫源地种群繁殖调查

    作者:尹小平;彭定希;骄娃;叶志辉;阿布都扎伊尔;许继业

    目的 掌握边境口岸周边大沙鼠繁殖生态学特征与种群数量的变动规律,为鼠疫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鼠疫监测点用“昼夜弓型夹法”捕鼠,逐一解剖、记录雌雄、观察盆腔、双侧子宫、卵巢黄体、胚胎、子宫斑、睾丸情况.结果5年共捕获大沙鼠1 795只,其中雄性677只,雌性1118只,雄雌之比1:1.65.孕鼠81只、黄体15只,5年平均妊娠率8.6%.大沙鼠每年均在4月开始妊娠,每年繁殖有4月一个高峰,妊娠率为69.9%.其他依次是5月30.0%、6月8.6%、7月2.8%、8月份低为1.9%,自9月至次年的3月间无妊娠鼠.在81只孕鼠中检出胚胎508胎,每胎多9胎,少2胎,平均6.3胎.结论5年大沙鼠雄雌比例的显著差异、同期高妊娠、高繁殖力是大沙鼠保持优势种群的主要因素.但因受疫病、天敌、气候等影响,其数量将长期保持稳定态势.根据繁殖规律及动态变化,为监测及灭鼠提供了理论依据.

  • 应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未知双翅目蛹

    作者:岳巧云;邱德义;黄艺文;侯捷;刘国雄;胡龙飞

    目的 建立应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未知病媒种类的方法,尤其是非成虫态虫体或者肢体残缺个体的DNA条形码鉴定的方法和技术,以缩短鉴定周期.方法提取从英国进口废纸中截获的双翅目单只蛹基因组DNA,利用多细胞无脊椎动物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COI)的通用引物进行DNA扩增.PCR产物直接从两端测序,测序引物同扩增引物,序列经拼接后得到清晰可读的709bp COI基因片段碱基序列.同时将截获的同批蛹的其他个体在实验室内孵化成成虫进行形态学鉴定,并抽提孵化的成虫的基因组DNA,扩增其COI基因片段,测序并与蛹的序列进行比较.与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并用Clustal W2在线建立AD系统发育树.结果未知种类的蛹和Genbank中红头丽蝇Calliphora vicina的COI DNA序列(包括引物序列)99.4%相同.蛹化成虫形态鉴定为红头丽蝇,孵化后的成虫的DNA条形码数据与蛹的数据完全相符.结论根据结果可以判断所截获的未知种类的蛹为红头丽蝇Calliphora vicina.本文的研究证明了DNA条形码技术是一种快捷准确的种类鉴定方法,尤其是运用在非成虫态的种类鉴定上.

  • 口岸地区登革热媒介监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作者:高思维;周天喜;李平航;吴青;邱元明;林伟

    目的 评价传统登革热媒介监测方法的优劣,探索适合口岸地区的登革热媒介监测和综合评价方法.方法2010年8-10月之间,随机选择福州口岸7个监测点,使用人工小时法、幼虫指数法、100 ml计数法、集卵器法等实施登革热监测和风险评估.结果目前采用的监测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种种不足,特别是做为登革热预防控制和流行强度预测判定指标的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和房屋指数,不太适合口岸生态环境,可能低估口岸登革热媒介流行强度.结论应加大对灭蚊磁场法、集卵器法等新型监测方法的使用力度,研究更加敏感特异的登革热监测方法.

  • 国境卫生检疫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的评估技术研究

    作者:蔡朝锦;周德亮;陈建国;凌敬伟

    目的 探讨国境卫生检疫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的评估技术,用于评估防控能力现状,查找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口岸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卫生检疫工作的实际情况,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收集专家意见,选择能力评估的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国境卫生检疫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的评估方法.结果初步建立了国境卫生检疫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的评估方法.结论该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把数学处理和人的经验与主观判断相结合,把人的主观因素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更好地克服了评价工作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体现出科学性和规范性,保证评估结果准确性.

  • 口岸防控传染病成效评估体系建立及应用的研究

    作者:刘铮;何军

    目的 以甲型H1N1流感为例,探讨口岸防控传染病成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及应用.方法以深圳口岸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为线索,以甲型H1N1流感对深圳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为参考,对传染病防控评估指标、评估体系作系统分析,构建流行病学、经济学、社会学“三位一体”的传染病防控评估体系.结果建立流行病学、经济学、社会学“三大体系”,明确指标系统化、指标量化、指标标准化“三个要素”,是构建系统评估体系的核心内容.结论系统全面的疫情防控体系对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广州港南沙港区创建国际卫生港口的效益浅析

    作者:胡文海;闫清丽;赵醴丽

    目的 探讨广州港南沙港区成功创建国际卫生港口,为港区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从港口卫生检疫核心能力、投资环境、货物吞吐量、通关时间和费用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结果自2008年成功创建国际卫生港口以来,南沙港区的港口核心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航线共增加24条,集装箱吞吐量大幅提升,3年产生直接经济收益10 139.7万元,其中为企业节省成本费用10 112.4万元.结论创建国际卫生港口工作对南沙港区乃至整个广州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也为国境口岸贯彻落实《国际卫生条例(2005)提供参考.

  • 新形势下口岸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思考

    作者:陈胤瑜;宋卫;林嘉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口岸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宣传教育.方法分析近年来口岸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实际提出有效开展口岸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建议.结果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是艾滋病防控的有效手段,新形势下口岸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面临机遇和挑战.结论艾滋病的宣传教育重点应侧重于消除知识盲点,多形式、多渠道使大众形成健康正确的对待艾滋病观点,破除不应有和不必要的歧视.

  • 风险分析法在首都机场口岸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黄健华;王康琳;王保刚;刘德臣;朱戈;刘鲁宁;赵言群

    目的 证明风险分析法对于口岸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作用.方法阐述在首都机场口岸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风险分析法的应用,主要包括对可能造成疫情扩散和暴发的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对其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进而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并加以实施,并在其过程中始终贯穿风险交流手段.结果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风险分析方法的应用提高了疫情防控效率,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结论在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中引入风险分析法是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和促进卫生检疫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应予以广泛推广.

  • 基于HACCP原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对机制构建

    作者:葛盈盈

    近年来多种新发和再现传染病以及各类生物恐怖事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充分暴露出我国在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上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尤其是缺乏一个全面覆盖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完整预警和应对系统.HACCP体系是一个成熟和完善的食品安全的预防性控制体系,其基本原理具有科学的管理学基础,并且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将HACCP原理应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对机制的构建.基于HACCP基本原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对过程进行7个环节的分解和优化,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对机制,以期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的效率和效果,完善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

  • 黄热病与新时期的国境卫生检疫工作

    作者:张显光;戴俊;洪烨;张文;邓荆;兰和森;黄鹂;方树春;高云霞

    目的 探讨在新时期如何开展黄热病国境卫生检疫工作.方法对黄热病的起源、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现状等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结果当前,黄热病主要局限在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国家发生,年发病人数达20万例,死亡3万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黄热病疫情进入非黄热病流行区的风险日益增加,美国和欧洲均有类似报道.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仍存在着黄热病传播媒介,均为易感人群,因此,黄热病疫情传人我国并造成本地暴发的风险不容忽视.结论新时期的检验检疫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国际卫生条例》,全面加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采取积极主动的监管和控制措施,达到成功阻断输入性黄热病疫情可能带来传播风险的目的.

  • 液相芯片技术在传染病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石莹;田绿波;陈肖潇;樊学军;杨雨

    液相芯片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被喻为后基因组时代的新型芯片技术,液相芯片以其特异、灵敏及高通量等特点已在传染病快速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其原理、优点,并对该技术在传染病病原体筛查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表明其可用作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分子的高通量检测平台.

  • 远洋船舶生活饮用水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作者:陈一珉;姚宝龙;陈建宁;王征;徐国平;李皓;谢鸣;王璟

    目的 为了掌握上海港远洋船舶的饮用水卫生状况,保障船员饮水安全,保护船员身体健康,探索影响船舶饮用水水质的因素.方法在上海港采集远洋船舶装载的饮用水样本分别进行理化分析和微生物检测,研究不同供水方式、不同船龄的船舶饮用水的各项微生物指标和金属指标,通过分析并进行讨论.结果共采集了159艘远洋船舶的水样样本,其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为85.53%,金属指标的合格率为76.73%.说明上海港远洋船舶饮用水的水质存在一些卫生学问题.通过统计学分析,尚不能确定船舶自制的饮用水与码头供应的饮用水在微生物阳性率和金属指标数值的总体概率有所不同(P>0.1),但不同船龄(0~10年,11~20年,21年以上)的船舶饮用水的微生物阳性率和金属指标数值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船龄越小,饮用水的卫生状况就越好.船龄指标提示了作为今后船舶饮用水监督的快速判定标准之一,对于保障船员饮水安全、保护船员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宁波口岸外来有害生物截获情况及国境口岸检疫对策

    作者:裘炯良;郑剑宁;赵瑞;薛新春;顾建峰;吴薇;夏德峰

    目的 探讨我国防控外来有害生物传人的国境口岸检疫对策.方法结合外来有害生物输入后产生危害的实例,分析宁波口岸2004-2009年截获外来水生植物、线虫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的有害生物新种及稀有种属,并从国境口岸动植物检疫和卫生检疫角度提出对策和建议.结果宁波口岸通过多年来对国际航行船舶、集装箱、货物等实施严格的检疫,共截获外来水生植物4种、外来线虫动物门物种3种和外来医学媒介生物11种,有效地阻止各类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与传播.结论国境口岸检疫在防止外来有害生物传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口岸餐饮业四方科学监管模式的建立及应用效果评估

    作者:高璟瑜;王正;徐超一;刘永有;陈海燕

    目的 建立“政府+企业+消费者+认证机构”的四方科学监管模式,完善和提高首都机场口岸餐饮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方法通过分析现有食品卫生监管模式以及餐饮企业HACCP体系运行现状,以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为基础,提出“政府+企业+消费者+认证机构”的四方科学监管模式,并选取示范餐饮企业,以重大活动期间口岸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为契机科学监管模式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四方科学监管模式显著提高了两个示范企业的终餐食成品的卫生质量,能够有效保障“好运北京”测试赛、奥运会(残奥会)场馆供餐的卫生安全.结论四方科学监管模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到整个口岸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中,并可应用在其他口岸重大国际活动餐饮业卫生保障工作中.

  • 口岸卫生处理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的研究

    作者:邵柏;李国鹏;刘恩德;韩喜东

    目的 有效控制口岸卫生处理质量安全风险,减少卫生处理事故的发生.方法采取风险水平矩阵分析法.结果通过对卫生处理质量安全风险的可能性影响因素和危害严重程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口岸卫生处理质量安全风险水平.结论 口岸卫生处理实施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安全.

  • 应用SF-36量表研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对口岸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

    作者:吴海磊;钱吉生;张纯;吕永生;丁永健;陆永昌;陈瑞

    目的 研究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环境中长期工作对口岸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以长期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环境中从事口岸饮食服务的女性194人(暴露组)、不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环境中从事饮食服务女性169人(非暴露组)为研究对象.使用SF-36量表,测试反映健康状况的各项指标.结果不同组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丽组的生理职能得分、精力得分、情感职能得分、精神健康得分、健康变化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躯体疼痛得分、一般健康状况得分、社会功能得分小于非暴露组(P<0.05).结论长期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中工作可能会对口岸从业人员产生潜在的亚健康影响,应强化监督,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

  • 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旅行医学专业化的探讨

    作者:吴刚;李云峰

    旅行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旅行者在旅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健康问题,为旅行者提供旅行前的医学建议、旅行中的预防和自我治疗措施以及旅行后的临床诊治.为国际旅行者提供高质量的卫生保健服务是保健中心的主要业务之一,通过对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应用旅行医学实践现状分析,提出了加快保健中心旅行医学科学专业化发展的一系列建议.

  • 减肥茶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在线免疫亲和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研究

    作者:葛宝坤;赵孔祥;陈旭艳

    目的 建立在线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减肥茶中的多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方法采用PBS/甲醇溶液提取样品中的真菌毒素,再利用可重复使用多功能免疫亲和柱在线净化样品,净化液在线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测定.结果方法可同时测定减肥茶中伏马毒素、T-2毒素、HT-2毒素、赭曲霉毒素A(OTA)、玉米赤霉烯酮等10种真菌毒素,其小检出浓度(LOQ)为1~5 μg/kg;三水平添加回收率(n=6)为65.3%~102.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5% ~ 13.2%.结论本方法在线免疫亲和净化技术与质谱定性定量同时完成,方法简便、快速,检测限满足了国内外减肥茶中真菌毒素限量要求,可用于减肥茶中真菌毒素的快速检测.

  • 黄热病疫苗与多种疫苗同时接种不良反应的分析

    作者:李微;刘君;黄彤文;徐媛;唐艳;吴方鑫

    目的 观察和监测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探讨黄热病疫苗与多种疫苗不同部位同时接种的安全性.方法对深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2007-2010年预防接种者进行回访资料的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2007-2010年共回访8730人次,23494针次.其中接种黄热病疫苗3702人次,共有1 081人报告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总报告率为12.38%;按接种针次计算为4.60%,报告的不良反应以一般不良反应为主,占99.99%,未出现1例异常反应.结论黄热病疫苗与多种疫苗不同部位同时接种是安全可行的.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