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Journal of Parasitic Biology 중국병원생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57/R
  • 国内刊号: 王利磊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pd@vip.163.com
  • 曾用名: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布洛芬抑制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的实验研究

    作者:史红娟;吕海龙;雷颖;秦文娟;王勃;王卓;邢国强;杨仁坦;姜玉峰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布洛芬对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的抑制作用. 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组和布洛芬处理组(0.5、1.0、2.0、4.0 mmol/L),将体外培养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加入相应培液中孵育,经0.1%伊红染色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头节形态及活力,实验重复3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原头节的超微结构变化;孵育24 h后用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原头节caspase-3酶活性. 结果 空白对照组和DMSO组原头节活力无明显变化.2.0 mmol/L和4.0 mmol/L布洛芬组作用48 h后原头节活力开始下降,作用12d后4.0 mmol/L布洛芬处理组无存活的原头节,2.0 mmol/L布洛芬处理组的原头节活力为26.89%,0.5 mmol/L和1.0 mmol/L组原头节活力也明显下降.SEM观察超微结构,4.0 mmol/L布洛芬组处理3d后的原头节顶突外翻、变形,吸盘变形,虫体出现虫蛀样损害.布洛芬处理组作用24 h后caspase-3酶活性分别为(18.486±0.450)、(29.045±0.273)、(36.203±0.450)、(47.537±0.450)×103活力单位,对照组为(10.016±0.358)×103活力单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7.897,P<0.05). 结论 布洛芬对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有抑制作用.

  • 新型结核病疫苗菌株在小鼠体内的毒性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梁粟;吴芳;程青虹;李建华;吴江东;章乐;柳小玲;张培培;王君

    目的 观察由卡介苗(简称BCG)和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无毒株H37Ra(简称H37Ra菌株)为亲本菌株构建的融合菌株(简称B/R菌株)接种C57BL/6小鼠后在小鼠体内的毒性及其安全性. 方法 将20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36只)、BCG组(56只)、B/R组(56只)和H37Ra组(56只);分别皮内接种无菌生理盐水、BCG菌悬液、B/R菌株菌悬液、H37Ra菌株菌悬液0.1 ml(含活菌数为1.0×106个),观察各组小鼠生存基本情况并记录接种后第3、6、9、12、15、18周小鼠体重;分别于接种后第2、3、6、9、12周取BCG组、B/R组、H37Ra组小鼠各4只,处死后摘取小鼠完整肺脏和脾脏称重后分别制成脏器组织匀浆,接种于罗氏培养基培养20 d,计数各脏器菌落数(CFU);分别于接种后第3、6、9、12、15、18周,四组分别随机各取6只小鼠,脱颈处死后称取体重,摘取小鼠肺脏及脾脏在组织固定液中固定(固定前脾脏称重),48 h后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后观察小鼠肺脏、脾脏的病理变化,并计算各组小鼠各时间点的脾脏系数. 结果 (1)4组小鼠接种后一般生存状态良好,接种部位未出现明显溃疡、脓疱等.从接种后第1 d~18周各组小鼠均无死亡,生存率为100%.接种后第3周、6周,四组之间小鼠体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后第9周、15周,H37Ra组小鼠体重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接种后第12周,BCG组小鼠体重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接种后第18周,H37Ra组小鼠体重分别与生理盐水组、BCG组、B/R组相比均降低(P<0.05);(2)接种后第2周、3周、6周时小鼠脾脏定植细菌数(Log10 cfu),H37Ra组、B/R组均较BCG组升高(P<0.05);B/R组与H37R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后第9周小鼠脾脏定植菌数(Log10cfu),H37Ra组较BCG组升高(P<0.05),B/R组分别与H37Ra组、BCG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后第12周小鼠脾脏定植细菌数(Log10cfu),H37Ra组、B/R组均较BCG组升高(P<0.05),B/R组较H37Ra组降低(P<0.05).(3)在接种后第2周小鼠肺脏定植菌数(Log10cfu),B/R组较BCG组升高(P<0.05);B/R组、BCG组分别于H37R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后第3周三组小鼠肺脏定植菌数(Log10cfu)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后第6周小鼠肺脏定植菌数(Log10 cfu),H37Ra组较BCG组升高(P<0.05),B/R组分别与H37Ra组、BCG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后第9周小鼠肺脏定植菌数(Log10cfu),H37Ra组较BCG组升高(P<0.05);B/R组较H37Ra组降低(P<0.05),B/R组与BCG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后第12周小鼠肺脏定植菌数(Log10 cfu),B/R组、H37Ra组均较BCG组升高(P<0.05),B/R组与H37R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时间点生理盐水组小鼠肺脏、脾脏均呈现正常病理征象.接种后第3~18周BCG组、H37Ra组及B/R组小鼠肺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和气道上皮细胞局部脱失,肺泡间隔增宽,部分肺间质水肿,但肺泡腔无改变,均未出现结核结节,第3~18周BCG组、H37Ra组和B/R组小鼠脾脏均有不同程度白髓比例升高,淋巴小结体积增大,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红髓扩张淤血,巨噬细胞增多等改变;(5)接种后第3周、6周小鼠脾脏系数,BCG组、H37Ra组及B/R组均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升高(P<0.05);接种后第9周小鼠脾脏系数,H37Ra组及B/R组均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升高(P<0.05),BCG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后第12周小鼠脾脏系数,H37Ra组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升高(P<0.01),B/R组较生理盐水组升高(P<0.05);BCG组较H37Ra组降低(P<0.05).接种后第15周、18周四组小鼠脾脏系数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R菌株的毒性较H37Ra菌株降低,与卡介苗相当,其使用安全性较好.

  • 细粒棘球蚴Eg95重组表位蛋白的免疫特性研究

    作者:兰希;王倩;刘玉梅;张春桃;冯宁;闫怡;姜涛;温浩;丁剑冰

    目的 研究Eg95-1、Eg95-2、Eg95-3表位蛋白的抗原性,为细粒棘球蚴多表位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方法 构建细粒棘球蚴Eg95-1、Eg95-2、Eg95-3抗原原核表达载体并体外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Eg95抗原多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g95-1、Eg95-2、Eg95-3抗原与Eg95多抗的反应性;分别用重组蛋白Eg95-1、Eg95-2、Eg95-3免疫BALB/c小鼠,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特异IgG水平,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 结果 用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Eg95-1、Eg95-2、Eg95-3均能与Eg95多抗血清反应,以Eg95-2和Eg95-3反应性较强.用Eg95-1、Eg95-2、Eg95-3重组抗原免疫小鼠后,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小鼠血清IgG水平升高,小鼠脾淋巴细胞在体外经ConA和Eg95抗原刺激诱导发生增殖. 结论 构建的3个表位均为Eg95的有效抗原表位,用重组抗原Eg95-1、Eg95-2、Eg95-3免疫小鼠后均可诱导以产生IgG为主的体液免疫应答,因此构建的3个表位蛋白抗原可用于细粒棘球蚴多表位肽疫苗的研制.

  • 血清蛋白质HP、TIMP-1和PEPD与肺结核病理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尉理梁;王建华;张秀军;陶学芳;吴玲芳;吕秋琼;张宏梅;冯宪敏

    目的 通过临床数据分析和血清蛋白质检测,探索血清蛋白质与肺结核病发病的关系,并通过单/双肺分组,揭示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阐明其在肺结核病理改变中的作用. 方法 对94例肺结核病患者和41例健康对照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采用ELISA检测结核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基质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1,TIMP-1)和脯氨酸肽酶(prolidase,PEPD). 结果 肺结核病患者组血清HP、PEPD含量分别为(1 501.05±1 118.91) μg/ml和(1 267.70±1 050.94) mU/m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814.08±844.76) μg/ml和(863.36±563.29) mU/m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HP=2.665,P=0.010<0.01;tPEPD=2.128,P=0.035<0.05).肺结核病患者单、双肺损害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HP含量分别为(1 413.38±994.66) μg/ml、(1 597.08±1 258.93) μg/ml和(814.08±844.76) μg/ml,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90,P=0.030).三组血清TIMP-1含量分别为(12 647.99±11 826.39) ng/ml、(26 507.13±18 928.79) ng/ml和(16 742.51±11 569.64)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7,P=0.029);双肺损害组明显高于单肺损害组(t=2.479,P=0.017).三组血清PEPD含量分别(947.63±540.65) mU/ml、(1 594.89±1 320.46) mU/ml和(863.36±563.29) mU/ml,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53,P<0.01). 结论 肺结核病患者血清HP、TIMP-1、PEPD蛋白与肺结核病发病、病理改变存在关联,血清蛋白质水平可以反应肺结核病的严重程度.

  • 家蝇GAPDH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作为内参的可靠性分析

    作者:胡红元;任春丽;尚小丽;陈明明;王宇;王涛;吴建伟

    目的 探讨家蝇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在不同饲料饲养、不同发育期及不同组织的转录和表达情况,评价其作为家蝇功能基因研究内参的稳定性. 方法 运用PCR技术扩增GAPDH基因完整编码序列,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功能.构建pET-28a(+)-GAPDH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埃希菌Transetta (DE3)中进行诱导表达,纯化重组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运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家蝇不同发育期、三龄幼虫不同组织和不同饲养物处理下GAPDH基因的表达情况. 结果 家蝇GAPDH基因ORF全长999 bp,编码332个氨基酸,理论分子质量37.3 ku,等电点为8.57,具有GAPDH家族的蛋白保守结构域;构建的重组质粒经PCR及测序鉴定正确;SDS-PAGE分析显示重组质粒在Transetta (DE3)中表达,纯化后的表达产物与目的蛋白大小相符,Western blot显示该蛋白可被相应血清识别;Real-time PCR分析GAPDH基因在不同饲料饲养3龄幼虫、不同发育期均保持较好的转录稳定性,同时,Western blot分析GAPDH分子在家蝇不同发育期及3龄幼虫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无明显差别. 结论 GAPDH基因在不同发育期、不同组织及不同饲养物饲养的家蝇表达稳定,可作为家蝇可靠性内参基因使用.

  • 铜绿假单胞菌PAO1中4个具有GGDEF-EAL结构域基因的研究

    作者:满耕孝;陈一帆;张燕;黄婷;黄卫东

    目的 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野生型PAO1中与环鸟苷二磷酸(C-di-GMP)代谢相关的4个具有GGDEF-EAL结构域基因(PA0285、PA0575、PA5295、PA5442)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 分析4个基因的转座子突变菌株进行生物膜(Biofilm)及泳动性(Motility);利用PCR对4个基因的催化结构域进行克隆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后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生物膜分析显示,PA0285、PA0575、PA5442的转座子突变体较野生型PAO1间生物膜合成发生变化,其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PA5295转座子突变体与PAO1间生物膜合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2,P>0.05);泳动性分析显示,PA0285、PA0575、PA5442的转座子突变体菌落直径与PAO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PA5295的转座子突变体与PAO1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P>0.05).4个基因的催化结构域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目的蛋白.结论 初步分析表明PA0285、PA0575、PA5442均影响细菌的生物膜合成及运动性,为4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H5N1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蛋白的表达鉴定及免疫原性研究

    作者:孟令楠;任志广;冀显亮;于竟杰;李元果;李胜楠;于志君;孙伟阳;国娇

    目的 为了获得H5N1HA蛋白,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了A/meerkat/Shanghai/SH-1/2012(clade 2.3.2.1)的HA基因并获得重组H5N1亚型流感病毒HA蛋白. 方法 将H5N1亚型2.3.2.1谱系的HA蛋白基因扩增并克隆到pFastBacⅠ载体中,构建重组穿梭质粒,转染昆虫sf9细胞后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对大量培养后表达的H5N1 HA蛋白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分别在0d和14d用纯化的表达产物HA蛋白免疫小鼠,免疫两周后进行H5N1攻毒试验,记录小鼠体重变化率及生存率. 结果 测序鉴定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正确;SDS-PAGE显示纯化的表达蛋白分子质量为65 ku;Western blot分析该蛋白能够被兔抗流感病毒IgG识别;鸡抗流感病毒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HA蛋白的表达,在感染HA的昆虫细胞中出现特异性荧光;攻毒试验表明HA蛋白能够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免疫应答并且保护H5N1流感病毒的致死性攻击. 结论 成功的表达了 H5N1的HA蛋白,并且此HA蛋白能成功的诱导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并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 恶性疟原虫PfRNaseⅡ的克隆表达与降解特性的初步分析

    作者:余胜超;常志广;土志伟;黄朋;韩悦;赵帅杰;魏晓艳;周健华;陆慧君

    目的 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诱导表达恶性疟原虫融合蛋白pGEX-PfRNaseⅡ,并分析其RNA降解特性. 方法 分析并选取恶性疟原虫3D7株PfRNaseⅡ的活性区,以cDNA为模板PCR扩增目的片段.将目的片段插入到pGEX-4T-1表达载体中,构建pGEX-4T-1-PfRNaseⅡ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CodonPlus(DE3),利用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pGEX-PfRNaseⅡ.应用Glutathione-SepharoseTM 4B树脂纯化目的蛋白.并用pGEX-PfR-NaseⅡ体外分析PfRNaseⅡ的RNA降解特性. 结果 经PCR、双酶切、测序鉴定,pGEX-4T-1-PfRNaseⅡ重组表达质粒构建正确,转化DE3后在IPTG的作用下表达目的蛋白.纯化的目的蛋白pGEX-PfRNaseⅡ在体外可降解单链RNA,但不能降解双链RNA.pGEX-PfRNaseⅡ在低浓度的Mg2+条件下降解活性较强,高浓度Mg2+条件下活性受到抑制,在5 mmol/L EDTA存在下活性降低. 结论 克隆表达的pGEX-PfRNaseⅡ重组蛋白能水解单链RNA,且该水解活性具有二价金属离子依赖性.

  • HBV相关肝细胞癌肝组织中HBV cccDNA突变位点筛选分析

    作者:焦凤萍;龙璐;谢宵梦;于爱莲;王玉

    目的 阐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细胞癌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HBV cccDNA全基因组的点突变模式及其与HBV cccDNA和总DNA含量的关系,寻找可以作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预后判断指标的突变位点. 方法 取23例HCC患者术后肝癌与癌旁组织各1份,采用Qiagen法提取DNA,采用滚环扩增HBV cccDNA,采用Taqman探针法定量测定HBV cccDNA和总DNA.采用PCR分段扩增HBV cccDNA全基因组,PCR产物纯化后测序,确定其基因型,并与标准野生株序列比对,确定HBV cccDNA的突变位点. 结果 肝癌与癌旁组织中HBV cccDNA突变频率较高的位点集中于X和C区,肝癌与癌旁组织突变个数之和大于10的位点有26个.G1719突变组HBV cccDNA和总DNA的含量均低于T1719野生型组(t=2.449,P<0.05和t=2.525,P<0.05),G1719突变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短于T1719野生型组(x2=8.56,P<0.05),并且T1719G突变与患者BCLC分级相关,G1719突变组更倾向于较高的BCLC分级(x2=6.296,P<0.05). 结论 T1719G突变可能成为HCC患者术后预后的早期预测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

  • 基于线粒体基因COI的长角血蜱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瑞玲;赵爱华;陈丹;刘婧;马德珍;张忠

    目的 了解长角血蜱的遗传多样性和不同地理种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长角m蜱及蜱媒病的防控奠定基础.方法 基于45条长角血蜱COI序列,采用PAUP* 4.0构建大似然树,用DnaSP 5.0计算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 结果 长角血蜱单倍型多样性Hd为0.810~1.000,核苷酸多样性π为0.218-1.990,Fst值为0.0213-0.4522,Tajima's D为-0.7245,Fu's Fs为-2.454,分析结果均表明中国长角血蜱不同地理种群间无明显分化. 结论 系统发育分析和单倍型网络图表明长角血蜱不同地理种群正在发生扩张,但尚无明显分化.

  • 新型布尼亚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吕恒;钟璟浩;张锦海;王平;王长军

    目的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 方法 针对新型布尼亚病毒的S片段基因设计LAMP引物建立LAMP方法.反应体系内加入染料羟基萘酚蓝(HNB)作为反应扩增指示剂,根据LAMP浊度仪扩增结果优化反应条件,根据HNB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评估LAMP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结果 建立的LAMP方法低检出限为10拷贝/反应管;方法的特异性高,仅SFTSV反应管颜色由紫罗兰变为天蓝色,而汉坦病毒、新疆出血热、Q热、马尔堡、埃博拉病毒及阴性对照反应管均未发生变色反应;LAMP反应的佳温度为63 ℃,其扩增效率高于常规PCR,试验过程仅需30 min. 结论 建立的可视化SFTSV LAMP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性高,实验设备要求简单等优点,可用于SFTSV的快速检测.

  • REP-PCR对医护人员鼻腔中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的溯源分析

    作者:于观留;赵效南;蔡春梅;蔡玉梅;高静

    目的 对医护人员鼻腔中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对其来源和传播途径进行分析. 方法 用棉拭子采集10名医护人员和10名非医护人员(大学生)鼻腔样品,分离鉴定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法检测其对13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利用多重PCR扩增OXA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应用基因外重复回文序列REP-PCR对分离株进行分子多样性分析. 结果 共分离19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分离自医护人员鼻腔12株,分离自非医护人员鼻腔7株.K-B法检测Ab的耐药性,医护人员鼻腔分离株对环丙沙星(CIP)、亚胺硫霉素(IPM)、头孢曲松(CRO)、环磷酰胺(CTX)和新诺明(SXT)耐药率均≥41.7%,非医护人员分离株耐药率均≤3%;耐药基因检测19株菌中都携带OXA-51基因,且医护人员鼻腔分离株携带OXA-23菌株数多于非医护人员鼻腔分离株.另外两种未检出耐药基因(OXA-24和OXA-58).REP-PCR显示,医护人员鼻腔分离株、非医护人员鼻腔分离株Ab的8种基因型(A-H)中同源性≥90%的有33株菌,占94.29%(33/35). 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不仅能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也可能存在气源性传播途径.

  • 结直肠癌潜在微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敏娜;武亚琦;钟根深;邓保国;任秀华

    结肠是肠道中细菌含有量多的部位,也是炎性肠病和癌症的好发部位.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引起疾病的发生;然而当结肠发生病变时,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通过分析肠道微生物的变化能预警疾病的发生发展,避免组织病理分析对机体的伤害.本文结合近的研究成果,从肠道微生物的角度综述了肠道微生物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列举出一些潜在的能标记结直肠癌的生物标记,为将来用微生物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癌提供新思路.

  • 纳米金标记技术应用于病原生物检测的研究

    作者:曹颖;李家萌;赵媛;杨毅梅

    纳米金标记技术是一种高灵敏、高通量、高效率的免疫标记技术,此项技术已应用于病原生物检测的研究.本文就纳米金颗粒的理化性质、制备及在病原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国内外包虫病防治和研究进展

    作者:朱曜宇;伍卫平

    包虫病(Echinococcosis)是由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自19世纪60年代起,各国陆续开展了包虫病防治项目和防治研究,均取得较好成果.本文主要介绍各国包虫病防治案例,总结消除或控制包虫病国家(地区)的防治经验,为完善我国包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 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汤瑞祥;郭琳琅

    小细胞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现阶段局限期患者治疗主要是放化疗联合治疗,广泛期患者主要靠化疗.尽管患者可能在治疗初期对放化疗较为敏感,但是患者极易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多药耐药.因而,寻找小细胞肺癌治疗新的靶点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概述此前发表过的关于小细胞肺癌基因组学的研究,以及已经结束或者正在进行的以基因组学研究为基础的临床试验.简述小细胞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

  • 急性感染性肠炎病原检测结果与分析

    作者:任立军;王晶;沈建飞

    目的 探索急性感染性肠炎致病菌类型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预防感染性腹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4年5月到2015年4月收集医院1 069例急性感染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培养出的致病菌属特征及流行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 结果 1 069例腹泻病患者粪便样本中共检测出病原菌364株,阳性率为34.05%,未检出霍乱弧菌;检出志贺菌属198株,占54.39%,其中宋内志贺菌多,共169株,占46.42%,福志贺菌29株,占7.98%;大肠埃希菌17株,占4.68%;副溶血性弧菌57株,占15.65%;沙门菌92株,占25.27%.16例患者进行诺如病毒检测,阳性6例(37.50%).临床诊断菌痢者803例,细菌培养阳性476例,阳性率为59.28%,而感染性腹泻1 069例,细菌培养阳性356例,阳性率为33.30%,临床诊断菌痢患者病原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感染性腹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48,P<0.05). 结论 急性感染性肠炎主要以志贺菌感染为主,病发的高发期在8月和9月份.

  • 宕昌县人群及家养动物利什曼原虫感染与流行现状调查

    作者:白雪飞;官亚宜;伍卫平;韩帅;王立英;王莹;朱曜宇;冯宇;李凡

    目的 调查甘肃山丘型黑热病流行区人群及家养动物利什曼原虫感染与流行现状. 方法 选择山丘型黑热病流行区甘肃省宕昌县行政村,通过人户问卷调查及血样巢式PCR检测,调查当地人群及家养动物利什曼原虫感染现状,应用IBM SPSS21.0及SAS9.3对黑热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调查当地居民215人,家犬40只,驴、羊、马等家畜共计35头.人群血样利什曼原虫巢式PCR检测阳性率为22.74%(49/215),犬血样阳性率为22.54%(9/40),驴和马各有一匹阳性.单因素分析劳动年龄人口分组、是否养犬、是否有畜圈、夏秋季是否使用蚊帐、夏秋季晚间户外活动频率不同的人群组间巢式PCR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劳动年龄人口分组与夏秋季晚间户外活动频率纳入多因素回归模型.结论 甘肃省宕昌县山丘型黑热病流行区存在大量无症状感染人群,也存在家畜利什曼原虫感染.当地非劳动年龄人口(儿童、老年人)感染率较高,夏秋季晚间户外活动频繁是感染利什曼原虫的危险因素.

  • EV71与CA16所致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分析

    作者:韩志娟;徐俊昌;孙荣兴

    目的 了解肠道病毒71型(EV71)与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所致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分布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共409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咽、肛拭子和粪便,进行EV71、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的核酸检测与体外分离培养,同时收集该次病程观察期内其他相关临床资料,观察并分析结果. 结果 409例患儿中检出肠道病毒阳性248例,其中EV71病毒102例(24.94%),CA16病毒88例(21.52%),其他肠道病毒58例(14.18%).在EV71和CA16致病病例中,以12~23月龄婴儿为主分别为53(51.96%)和42(47.73%).不同月龄组发病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77,P=0.046);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7月;重症病例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占病例总数的4.03%,皆由EV71(7例)和CA16(3例)引起;3个年龄段(6~、12~、24~36月龄)重症病例分别为2、7和1例.EV71、CA16与其他肠道病毒致病病例的病程M值分别为9d、9d和6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99,P<0.01),排毒周期的M值分别为11d,9d和6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22.463,P<0.01). 结论 肠道病毒手足口病主要为EV71和CA16感染所致,主要感染1~2岁婴幼儿,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病程与排毒周期较长.

  • 成人及儿童麻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其意义

    作者:苗静;王娇;李秋伟;李澎;雷金艳;贾建伟

    目的 探讨成人、儿童麻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并了解T淋巴细胞亚群在有无并发症麻疹患者之间表达的差异. 方法 选取2014年1-7月在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麻疹患者92例(儿童38例,成人54例),56例健康成人及儿童作为对照组(成人30例,儿童26例),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各组外周血总CD3+、CD4+Th、CD8+ Tc细胞水平. 结果 成人麻疹组与成人对照组相比,外周血总CD3+、CD4+ Th、CD4+/CD8+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92、12.13、9.9,P<0.05),CD8+ Tc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P>0.05).儿童麻疹组与儿童对照组相比,总CD3+、CD4+ Th、CD8+ Tc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7、8.96、1.01,P<0.05),CD4+/CD8+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4.65,P>0.05).成人麻疹组与儿童麻疹组比较,外周血总CD3+、CD4+ Th、CD8+Tc表达均下降,CD4 +/CD8+比例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6、9.10、4.10、5.18,P<0.05).成人并发症组(n=28)与无并发症组(n=26)比较,CD4 +/CD3+比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5),总CD3+、CD4+ Th、CD8+ 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9、1.18、1.11,P>0.05).儿童并发症组(n=26)与无并发症组(n=12)比较,CD4+Th、CD8+ T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2.01,P<0.05),总CD3+、CD4 +/CD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71、0.64,P>0.05). 结论 T淋巴细胞的测定可以反应麻疹患者的免疫状态,但是在成人与儿童麻疹患者中及在有无并发症患者中表达有所不同.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中应用研究

    作者:卢英芹

    病原生物学是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具有教学范围广、内容抽象难懂等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教学等新兴的教学模式凭借主题鲜明、短小精致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医学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论文以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课程为例,探讨微课教学模式下翻转课堂的实施及应用效果,通过实验证明翻转课堂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程实践教学效果方面具有积极地作用,为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 关于病原生物学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作者:谷俊朝

    近年来随着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等一系列公共卫生事件的暴发,新发传染病和再发传染病蔓延范围不断扩大,涉及研究病毒、真菌、原虫、支原体等的病原生物学也在快速发展,并不断与其他交叉学科互相渗透、融合.病原生物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研究方向也在不断扩展,作为科研活动主体的研究生无论现在还是未来都将肩负着巨大的任务.提高病原生物学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对保障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极为重要.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针对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参与式教学实践探讨

    作者:柳莲;徐成

    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参与式教学理念逐渐被引入现代医学教学设计过程中.论文以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为例,对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参与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特征.实践表明,参与式教学设计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改进病原生物学课程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利于提高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中国病原生物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