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Journal of Parasitic Biology 중국병원생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57/R
  • 国内刊号: 王利磊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pd@vip.163.com
  • 曾用名: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抗弓形虫表膜抗原P30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作者:李永华;张洪花;陈秀春;刘锦华;扬春贵;李新华

    为制备抗弓形虫主要表膜抗原P30单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进而为弓形虫病诊断、抗原的提纯及亚单位疫苗的制备等提供可靠依据。用弓形虫速殖子膜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筛选出能够稳定分泌高滴度抗P30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测定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亚类和抗体效价,用IFAT进行单抗识别的抗原定位,并通过SDS-PAGE 和Western-Blot 分析鉴定。结果获得了两株抗P30抗原的杂交瘤细胞株E3和G2,其分泌的抗体与肺孢子虫、隐孢子虫等抗原均不发生交叉反应。2株单抗均属IgG1亚类,且识别的抗原定位于速殖子表膜。结果表明,制备的抗P30抗原的杂交瘤细胞株能分泌高滴度和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

  • 间日疟原虫PCR检测试剂盒用于疟疾监测的现场评价

    作者:夏惠;沈毓祖;高琪;方强

    为评价间日疟原虫PCR检测试剂盒在疟疾现场监测中的效果,采用该试剂盒和常规镜检法对安徽省疟疾流行区的940份血样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PCR检测试剂盒对234例在校中学生的人群带虫调查的阳性检出例数(5例)高于常规镜检(2例),所需检测时间和费用均低于常规镜检。同时,采用两法对519例门诊发热病人血片(镜检初检阳性16例,阴性503例)进行复核,镜检复核发现漏诊2例,PCR复核发现漏诊6例,所需复核时间和费用也均低于常规镜检。采用两法对187例门诊“三热”病人进行被动病例检测,PCR检出阳性例数略高于镜检,但单位检测时间和费用也高于镜检。现场评价结果提示,该PCR检测试剂盒可替代镜检用于疟疾监测中大样本检测,且具有敏感、特异、高效和价廉的特点。

  • 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心脏损伤的观察

    作者:韩定芬;姚万红;陈静卿;李瑛;张培喜

    为观察不同感染度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急、慢性期心脏的病理、超微结构及相关生化代谢的变化,采用光镜、电镜对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的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同时检测血清心肌酶AST、CK活性,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显示,自感染后第8 wk轻、重度感染组心肌组织均可见明显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心内膜、心肌及心肌血管急性炎性病变及慢性过程中的纤维母细胞增生,局部间质纤维化,线粒体肿胀,肌浆网扩张,糖原颗粒增多等变化。在心肌组织内发现有虫卵沉着,但未发现成虫。AST活性在第8、18 wk,CK活性在第13、18 wk均显著升高。SOD活性先升高(第8 wk)后降低(第13、18 wk),MDA含量自第8 wk起持续升高。结果提示,日本血吸虫感染致宿主心脏损伤是虫卵沉着、氧自由基的继发损伤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城市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流行特点研究

    作者:李雍龙;黄四喜;刘书耀;李孝清;周梓林;胡世全

    为控制血吸虫病在城市的流行,以武汉市城区为对象,对城市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城市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中,人和耕牛是主要传染源。江滩主要污染源是牛粪, 其次是人粪。与农村血吸虫病相比,城市血吸虫病具有以下明显不同的流行特点:(1)感染方式主要为非生产性接触疫水(80.2%);(2)感染季节集中,91.7%的感染发生在6、7、8月;(3)感染高峰年龄组在7~40岁人群;(4)工人和学生为城市血吸虫病的主要感染人群。此外、城区江滩钉螺主要来源于城区上游20 km范围内的有螺洲、岛。江滩钉螺的分布与江滩的土质、植被、滩面高程、坡度及水流状态有关。

  • 咯萘啶分别与甲氟喹等5种药物伍用的体外抗疟作用

    作者:杨恒林;高白荷;黄开国

    为比较咯萘啶单用及其分别与甲氟喹、奎宁、阿莫地喹、甲硝唑及诺氟沙星伍用的体外抗疟作用,采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恶性疟原虫对上述6种药物单用及其伍用的敏感性。在单一用药组中,咯萘啶、甲氟喹、奎宁、阿莫地喹、甲硝唑与诺氟沙星对疟原虫的半数抑制量(ID50)分别为48.6、78.7、142.8、83.2、1 301.5及1 205.2 nmol/L。伍用中咯萘啶的ID50依次13.0、21.5、83.2、176.7及68.6 nmol/L,其它5种药物依次为61.6、344.2、80.2、564.3及489.8 nmol/L。结果提示,咯萘啶分别与奎宁、阿莫地喹、甲硝唑及诺氟沙星伍用在体外无明显增效作用;咯萘啶与甲氟喹伍用似有一定增效作用。

  • 社会经济和自然因素影响闽南疟疾流行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作者:张山鹰;许龙善;吴金俊;李莉沙;李清山;连真忠

    为探索社会和自然因素对闽南地区疟疾流行的影响,对与疟疾暴发点有关的调查点人群类型、地理地貌、住房条件、防蚊设备、医疗保健、主要传疟媒介、输入疟疾病例7项社会和自然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要传疟媒介、输入病例和调查点人群类型3个变量被选入回归方程,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8.56、10.92和4.43。结果表明,闽南地区疟疾暴发点主要发生在有微小按蚊分布的、流动人群聚居的工地。

  • 三峡大坝工程对长江安徽段滩地开发利用及其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作者:张世清;汪天平;葛继华;何家昶;陶承国;张功华;吕大兵;吴维铎

    为阐明三峡建坝后水位变化对长江安徽段滩地开发利用及其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对长江安徽段江湖洲滩血吸虫病流行区人文、滩貌结构与植被分布、滩地开发利用以及钉螺分布等进行现况调查,结合三峡大坝工程对长江安徽段水位变化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长江安徽段江湖洲滩16.28%的滩地面积被农业开发利用,7.88%的滩地面积被开发为水产养殖,有10%左右的滩地被翻耕植树,已被农业开发的江洲湖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小麦。三峡建坝后长江中下游秋季水位将有所下降,使滩地露滩时间提前。表明三峡工程将有利于滩地农作物的播种,使滩地可开发耕种的面积扩大而有利于消灭滩地钉螺。

  • 扁桃酸对感染小鼠腹水中弓形虫速殖子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司开卫;李哲;程彦斌

    为探讨扁桃酸的杀虫机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扁桃酸对感染弓形虫小鼠治疗24 h、72 h和死亡后弓形虫速殖子的超微结构变化,扁桃酸20 mg/ml,0.25 ml/只,2次/d经口灌服和经尾静脉注射途径给药,同时用乙胺嘧啶5 mg/ml,0.25 ml/只,1次/d作为药物对照。结果显示,扁桃酸在不同时期对弓形虫的超微结构均有破坏作用,且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其杀虫作用增强。扁桃酸主要破坏虫体的细胞膜、细胞质中的线粒体、棒状体和内质网等,致密颗粒减少或消失。虽然乙胺嘧啶较扁桃酸对虫体的破坏程度稍强,但乙胺嘧啶在杀灭虫体的同时也破坏了腹水中正常细胞,而扁桃酸对正常细胞几乎无损伤。结果表明,扁桃酸的杀虫机制主要是破坏虫体细胞膜、细胞器和染色质,从而破坏了虫体赖以生存的理化环境和物质能量的代谢,破坏了虫体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抑制虫体的增殖。扁桃酸是高效低毒的抗弓形虫药物。

  • IL-12对日本血吸虫重组SjGST-Sj32蛋白保护性免疫效果的影响

    作者:蔡春;易新元;周金春;张顺科;舒新华;曾宪芳;Larry McReynol ds

    为进一步提高重组SjGST-Sj32(rSjGST-Sj32)的免疫保护作用,用IL-12 作为佐剂进行免疫增强效果的观察。在0、2、6周用rSjGST-Sj32经皮下免疫小鼠3次,攻击感染后1、3、5、7、9 d经腹腔注射佐剂IL-12,用减虫率及减卵率表示保护性免疫力。结果与PBS对照组相比,rSjGST-Sj32/IL-12组减虫率为38.2%(P<0.01),每克肝卵数(LEP G)减少率为75.1%(P<0.01),每雌肝卵数(LEPF)减少率为72.9%(P<0.01);与单独注射rSjGST-Sj32组相比,rSjGST-Sj32/IL-12组减虫率为26.8%(P<0.05),LEPG减少率为72.5%(P<0.01),LEPF减少率为66.2%(P<0.05)。表明IL-12作为佐剂,可同时增强rSjGST-Sj32诱导小鼠产生的抗感染和抗生殖免疫保护力。

  • 抗rSjCTPI单克隆抗体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研究

    作者:朱荫昌;管晓虹;杨小红;仇镇宁;余传信;何伟;梁幼生;殷旭仁

    为探讨抗重组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rSjCTPI)的单克隆抗体检测血吸虫循环酶抗原在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和疗效考核中的价值。制备日本血吸虫rSjCTPI表达蛋白,以此重组蛋白免疫小鼠,筛选出高效价的抗rSjCTPI单抗,建立以纯化的抗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的多克隆抗体(IgG)为捕捉系统,以酶标的抗rSjCTPI单抗为检测系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M-ELISA)法检测血吸虫病人等血清。并对该法的敏感性、特异性、交叉反应以及疗效考核与常规的SEA-ELISA比较。结果获得了一株抗rSjCTPI的单克隆抗体,其抗体同型为IgG1。P-M-ELISA检测急性、慢性血吸虫病人、健康人以及华枝睾吸虫病人、肺吸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分别为100%、91.7%、 0、0和0。而SEA-ELTSA为100%、98.3%、6. 69%、10%和20%。P-M-ELISA法对30例同批血吸虫病人治疗前的阳性率和治愈后4个月的阴转率分别为100%和30%;而SEA-ELTSA分别为100%和10%。结果表明,应用抗rSjCTPI单抗检测血吸虫病人循环抗原的P-M-ELISA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有一定的疗效考核价值。

  • 江苏省人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和特点

    作者:孙凤华;钱益新;曹汉钧;陈锦英;吴中兴;赵兰凤;徐振刚;徐祥珍;赵勇进;葛均

    为了解经大规模防治及经济发展后,江苏省人体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特点,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方法,1999年在江苏省33个县(市)进行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总感染率为20.39%,男、女感染率分别为19.95%和20.82%。共查出21种人体寄生虫,包括线虫8种、吸虫2种、绦虫3种和原虫8种。感染1、2、3、4种虫者分别占感染人数的88.70%、9.73%、1.48%和0.09%。人群中蛲虫、钩虫、蛔虫、鞭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4.44%、6.97%、5.78%和4.66%。华支睾吸虫和姜片虫感染率分别为0.12%和0.07%。蛲虫和蛔虫感染率高的年龄组在10岁以下,钩虫感染率高的是40~60岁年龄组。结果表明,江苏省人体寄生虫的感染率较10年前已有大幅度下降,但寄生虫病仍是危害欠发达地区居民的主要疾病之一。

  • 消灭丝虫病地区病原学监测方法的研究

    作者:邓绪礼;高长兰;李桂萍;陈锡欣;徐凤全;赵中平;缪峰;李顺平;刘新;王培义;刘波

    为筛选适宜在消灭丝虫病地区应用的简易、经济、实用的病原学监测方法,对单克隆抗体(McAb)-ELISA检测丝虫特异IgG4和快速免疫色谱技术(ICT)检测血清和血浆中的班氏丝虫抗原诊断丝虫病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检测班氏微丝蚴血症者59例,丝虫特异IgG4阳性57例,阳性率96.61%;ICT丝虫抗原阳性56例,阳性率为94.92%。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分别检测非流行区健康者40人,囊虫病患者30例及25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两种方法均呈阴性,未出现交叉反应,特异性为100%。现场研究两种方法分别检测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出生儿童302人,消灭丝虫病地区人群372人,晚期丝虫病患者55例(乳糜尿41例,象皮肿14例),原微丝蚴血症转阴者60例。结果仅消灭丝虫病地区人群中1例(以往血检阴性)丝虫特异IgG4强阳性,ICT丝虫抗原弱阳性,但反复镜检未发现微丝蚴。其余均为阴性。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用于消灭丝虫病地区病原学的监测。McAb-ELISA检测丝虫特异IgG4可大面积用于消灭丝虫病地区的病原学监测。而ICT检测班氏丝虫抗原更适用于个案病例的检测。

    关键词: 丝虫病 McAb IgG4 ELISA iCT
  • 金标抗人IgG4单抗浸测试验对脑囊虫病诊断与疗效评价的研究

    作者:黄炳成;李桂萍;贾凤菊;刘凤梅;徐凤全;霍海英;孙广平;李怀菊;程义亮

    为探讨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IgG4对脑囊虫病诊断和疗效考核的价值,应用金标抗人 IgG4单抗浸测试验检测患者血清特异IgG4。结果检测疗前组脑囊虫病患者91例,特异IgG4阳性者84例,阳性率92.3%;同时检测其它寄生虫病27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6例和健康对照25例,除1例肝包虫病病人血清出现弱交叉反应外,其它均为阴性;检测经抗囊药物不同疗程治疗的脑囊虫病患者血清,发现随着疗程的增加,临床症状的好转,患者血清特异IgG4明显降低或消失。表明检测患者血清特异IgG4对脑囊虫病的诊断和疗效考核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四川省丝虫病防治后期晚期丝虫病患者调查

    作者:张富南;饶忠秀;张选明;王名佩;席芸华

    在四川省丝虫病防治后期(1986~1996年),于班氏丝虫病区和马来丝虫病区分别累计检出晚期丝虫病患者49 504例和903例,患病率分别为2.00%和0.17%。班氏丝虫病晚期体征中鞘膜积液、乳糜尿、象皮肿和混合体征人数分别占72.30%、25.96%、0.95%和0.79%,25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鞘膜积液和象皮肿的病程均以11~20年较多;乳糜尿患病率女性较男性为高,病程1~5年为多, 显示在防治后期新发病例以乳糜尿为主,鞘膜积液和象皮肿的发生基本趋于控制。马来丝虫病象皮肿体征男性多于女性,以50~69岁年龄组多,19岁以下未检出象皮肿患者,病程大多>21岁,表明已无新发象皮肿病例出现。

  • 吡喹酮治疗对日本血吸虫31/32 kDa抗体的影响

    作者:沈定文;罗金萍;陈喜王圭;覃金红;彭胜国;王松茂;陈爱山

    为探讨化疗对日本血吸虫31/32 kDa抗体的影响,应用纯化日本血吸虫31/32 kDa抗原(Sj31/32)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对94例经吡喹酮治疗后不同时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3和6个月血清31/32 kDa IgG水平分别为1.26±0.15和0.6 5±0.14(治疗前为2.03±0.20,P<0.01),而SEA IgG水平则分别为2.87±0.19和2.30±0 .20(治疗前为3.01±0.17,P>0.05)。各年龄组治疗前后血吸虫抗体水平均随治疗进展而降低,其中儿童和青少年(3~20岁年龄组)Sj31/32 IgG水平下降快,治疗后6个月时几乎接近正常值。治疗前Sj31/32 IgG与SEA IgG水平之间高度相关(r=0.90),治疗后3和6个月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降低(r分别为0.30和0.40)。结果表明,吡喹酮治疗后患者血清中S j31/32 IgG下降较快,Sj31/32 IgG似可作为一种短期抗体用于疗效考核。

  • 重组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诱导水牛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作者:周金春;易新元;曾宪芳;张顺科;曾庆仁;蔡春;Joanna Wong;Don McManus

    为观察重组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rSj97)对水牛的保护效果。20头水牛随机分为佐剂(Quil A)对照组和抗原(rSj97)免疫组。对照组仅注射Quil A,而免疫组注射Quil A加rS j97,在第0、2、15周肌肉注射。第3次免疫后两周经腹部贴片攻击感染1 00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后第49 d剖杀冲虫,计数虫数和肝卵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Sj97免疫组的减虫率为49.9%(P<0.05),肝脏减卵率57.3%(P<0.01)。提示rSj97可诱导水牛产生一定程度的抗血吸虫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病作用,进一步证实了副肌球蛋白可作为抗血吸虫病的候选疫苗分子。

  • 种媒介蚊种的氨基酸代谢

    作者:朱翔;赵郁光;蓝明扬

    为观察蚊细胞系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氨基酸的代谢,用国内常见蚊虫细胞系 Cpp512 、Aalb105、Anso242及Ana104作18种氨基酸代谢动态观察。结果表明,除Aalb105外,其它3 种蚊细胞对谷氨酸和谷氨酰胺需量特别大。亮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等则变化不明显,而丝氨酸、甘氨酸和组氨酸均有些增加。天门冬氨酸在Aalb105、Cpp512和Anso242 培养液中为下降,而在Ana104中为增高。苏氨酸在Ana104和Anso242培养液中含量增高明显,而在Cpp512中却下降。鸟氨酸和脯氨酸在Anso242培养液中含量增高明显。苯丙氨酸含量在Ana104和Anso242培养液中呈下降趋势,而在Aalb105和Cpp512中变化不显著。这些代谢特点造就了它们各自生理、生态、遗传和传病等方面的特征,也为更合理配制蚊细胞培养基提供了可靠资料。

  • 不同品牌洗涤剂体外杀灭阴道毛滴虫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克信;宋葆华;高兴政

    为了解新型洗涤剂对阴道毛滴虫的杀灭效果,采用常用洗衣粉、肥皂和浴液各3种,观察其在不同浓渡、不同时间内对阴道毛滴虫的杀灭效果。结果显示,洗衣粉、浴液、肥皂对阴道毛滴虫均有杀灭作用,其效果随浓度的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以浴液杀虫效果佳,肥皂和洗衣粉次之。

  • 青海省人群蛔虫感染状况的调查分析

    作者:刘海青;韩秀敏

    蛔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寄生虫病。为摸清青海省该病的分布状况,于1988~1991 年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对青海省4个片区,20个县(市)32个点进行了调查。

  • 江苏省铜山县丝虫病防治与监测

    作者:李宪竹

    铜山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处黄淮平原东侧,北纬34°1′,东经117°1′。年平均气温13.99℃,相对湿度75%。境内约1/5面积为丘陵山区,其余均为平原。耕地面积172.28万亩,农作物以杂粮、水稻为主,水稻面积约占37%。辖区内有29个乡镇,544个行政村,1 257 618人。 1983~1986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丝虫病普查普治,1987~1996年继续开展丝虫病防治及纵横向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微小膜壳绦虫卵的孵化观察

    作者:张维真;马学斌;赵建玲

    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又称短小绦虫,是鼠体内常见的寄生虫,亦可寄生于人体。该虫发育中除需昆虫(蚤、甲虫)作为中间宿主外,也可在人、鼠体内直接孵出幼虫进而发育为成虫,造成人自体内重复感染。尤其在免疫力低下的人体内,可大量繁殖。关于该虫在终宿主体内是如何孵化,导致大量感染的报道较小。现将笔者试验观察到的一些现象报道如下。

  • 绦虫及其虫卵的电镜制样探讨

    作者:徐敏;卢鹤翔;田喜凤

    在带绦虫超微结构研究中,样品制备一直存在较多困难。为配合我院研究生课题研究,我们对绦虫成虫及其虫卵的电镜制样进行了探索和改进,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 扬州市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监测

    作者:邵靖鸥;顾玉兰;毛一扬;贺小明;陈世兰

    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东径119°~120°,北纬32°11′~33°25′。总面积6 638 km2,人口443万。7个县(市)区161个乡(镇)2 663个行政村(居委会)。历史上为纯丝虫病中低度流行区。以乡为单位,防治前微丝蚴率在2.09%~8.86%。患病人数全市达15万人,其中微丝蚴血症者97 285人,慢性丝虫病患者7 443人。经反复查治结合重点地区普服海群生药盐等防治措施,1983~1987年7个县(市)区经省级考核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为巩固丝虫病防治成果,掌握丝虫病流行动态,1984~1998年各县(市)区相继进行了病原学和蚊媒监测。

  • 吉林地区大学生人体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李薇;刘玉和

    为进一步了解人群蠕形螨感染情况,1992~1998年对部分住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 特殊表现的小儿脑囊虫病19例分析

    作者:哲增科;张驰;王霞

    脑囊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寄生虫病。病变以大脑皮质为常见。主要见于青壮年,但目前小儿发病亦见增多。主要临床表现为癫痫、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及精神障碍等多种症状。现将1995~1998年诊治的特殊表现的小儿脑囊虫病19例报道如下。

  •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引文分析

    作者:杨振琼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所刊文献已编入美国蚊虫控制学会的文献索引(Literature References Section of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osquito Control Association),热带病公报(Tropical diseases Bulletin),卫生学及传染病文摘(Abstracts on Hygiene and Communicable Diseases),蠕虫学文摘A辑(Helminthological Abstracts Series A),医学和兽医昆虫学评论(Review of Medical and Veterinary Entomology)。世界卫生组织TDR所编的主要热带病文摘季刊(Quarterly Bibliography of Major Tropical Diseases)也收录其发表的文献,是一份在寄生虫学及寄生虫病学科内有影响的期刊。作者对该刊的引文作一统计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 枝江市丝虫病流行特征及防制对策研究

    作者:阮绍玉;杨开芬;赵生英

    枝江市位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缘,属平原丘陵过渡地带,为马来丝虫病低度流行区。防治前平均微丝蚴阳性率为2.83%, 通过采取“反复查治,全民服药,防蚊灭蚊”等防制措施,1983年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1984年起连续11年开展人群及蚊媒监测,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及蚊媒自然感染,1998年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本文对我市丝虫病流行特征及防制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 云南省保山地区首次发现斯氏肺吸虫

    作者:李春富;邓永元;李加全;李赵荣

    为证实保山地区有无肺吸虫病的自然疫源地以及人群感染情况,我站寄防科在3个县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在昌宁县更戛乡的溪蟹中查出肺吸虫囊蚴。为进一步核实其自然疫源地的存在及确定虫种,又对此地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肺吸虫动物感染实验。现报道如下。

  • 开放前后23年东莞市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夏宪照;冯志阶;张巧利;陈婉雯

    解放初期东莞市曾发生过较大面积的疟疾暴发流行。1987年东莞市被列为国家经济开放区,随着经济发展,流动人口迁移,疟疾的流行特点发生变化,为了解开放前后疟疾发病的流行情况,进一步做好疟防工作,现将开放前后23年疟疾流行病学分析如下。

  • 滁州市疟疾疫情调查报告

    作者:许陆珊

    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曾经是疟疾高发地区,经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疟疾发病已大幅度下降。为了解近几年疫情报告情况及1997年的疟疾实际发病数,于1998年4月对滁州市来安县3个乡镇6个行政村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 疟疾暴发流行点媒介按蚊人血指数调查

    作者:尚乐园;陈建设;刘辉;李爱民;苏玉杰;顾政诚;罗曼珍;郑香

    1998年河南信阳平桥区的洋河乡二十里河村部分居民组发生了间日疟暴发流行,访问居民疟史率>50%,原虫率为2.00%。1999年6~8月在暴发流行的蔡湾居民组,对媒介的人血指数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多种寄生虫种群感染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尹克霞;李玉民;黄勇

    一般来说,医学是把各种传染病看作由单一病原体引起的一个孤立的整体。而热带医学研究的则是人体感染1种以上病原体的普遍性,这些病原体中的每一种对宿主疾病的发生过程都有明显的影响。包括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

  • 弓形虫保种的实验观察

    作者:张洪花;辛福敏;贾凤菊;岳继娥;李怀菊

    弓形虫保种常用小鼠腹腔转种传代,该法费时费力,若转种不及时容易断种,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对弓形虫在4℃存放不同时间后的感染力,及应用保护剂在不同温度下存放不同时间后弓形虫的死亡率进行了观察。

  • 多房棘球绦虫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李淑萍;陈雅棠

    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Em)属绦虫纲(Class cestode),其成虫寄生于狐等终宿主小肠内,呈扁平多带状小型寄生虫,幼虫寄生于以野生啮齿动物为主的中间宿主,如野鼠等的肝、肺等器官中。流行区家养的食肉动物如猫、狗等可因捕食中间宿主或喂食被Em幼虫感染的动物内脏而感染成为终宿主,排泻虫卵,造成与之接触的人的感染[1]。继绦期幼虫寄生于人体内(多见于肝)浸润迁移生长,类似癌症,危害极大,被视为致命的蠕虫感染之一。Em幼虫寄生所致的疾病称为多房包虫病或多房型棘球幼病(Alveolaris Echinococcosis,AE)。

  • 多种寄生虫种群感染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尹克霞;李玉民;黄勇

    一般来说,医学是把各种传染病看作由单一病原体引起的一个孤立的整体。而热带医学研究的则是人体感染1种以上病原体的普遍性,这些病原体中的每一种对宿主疾病的发生过程都有明显的影响。包括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

  • 氯喹的抗疟作用方式及其抗药性的产生机制

    作者:陈泽建

    氯喹(CQ)在30年代合成后即作为安全、有效而价廉的一线抗疟药物被迅速广泛使用,直至 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亚洲和南美证实了有抗性产生,非洲在70年代末亦报道了恶性疟原虫( P. falciparum)对氯喹的抗性(CQR)。然而,氯喹作为抗疟药的作用机制研究了数十年,但仍有许多未阐明之处,而这一现状又为CQR产生机制的阐明带来困难。本综述对氯喹的抗疟机制及CQR的产生机制进行了讨论。

  • 疟疾的DNA疫苗

    作者:赵稳兴;赵彬;周平

    疟疾是世界上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全球每年发病人数达3~5亿,其中100~200万人死于此病。疟疾的感染和发病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儿童,同时也给进入疫区的商人、游客和军队的部署构成严重的威协。随着疟原虫对抗疟药物的耐药性以及按蚊对杀虫剂耐药性的增加,近年,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又有增加的趋势。

  • 1996~1998年四川省不同疟区疟疾监测

    作者:杨文;许国君;肖宁;陈怀录;康万民;雷心田;周必清;康杨;康均行;曾令和;陈代清

    经过多年的防治,四川省的疟疾发病人数逐年减少,已由1990年的39 746人降至1995年的8 044人,减少79.76%,发病率由3.7下降至1.0以下。流行程度大大降低,疟区范围不断缩小[1],全省疟疾流行县中已有半数以上达到了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了更准确地掌握四川省疟疾流行的动态和防治效果,指导全省疟疾防治工作,于1996~1998年,按照疟疾流行程度及媒介类型等不同特点,对沐川县等9个县进行了疟疾流行病学和媒介按蚊生物学监测。

  • 阿苯达唑合并噻嘧啶驱除动物体内肠道线虫的效果

    作者:唐中玖;陈闯;张孝蓉;张德洪;陈亚伟

    在钩虫病现场防治工作中,为探索一种驱虫效果好、排虫快的药物或疗法,我们曾采用阿苯达唑合并噻嘧啶治疗人体肠道线虫感染,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1]。为进一步了解两种药物混合使用的疗效及给药后的排虫情况,1992年特做了大白鼠和犬的驱虫实验观察。

  • 湖南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慢性丝虫病调查及估算方法

    作者:段绩辉;李正祥;李军;张开仁;谭正德;唐光宜;王修久

    为了解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慢性丝虫病的象皮肿、乳糜尿和鞘膜积液的患病情况,以便为制订减轻慢性丝虫病症状体征的计划提供依据。于1991~1996年对湖南省43个县、市进行了慢性丝虫病抽样调查,并应用简便法、虫种法、流行程度法及流行程度和虫种4种方法估算全省现阶段各种临床类型慢性丝虫病病人数,以期探讨能较实际地反映病人数的估算方法。

  • 结膜吸吮线虫病2例

    作者:孙晓香

    例1 男,17岁,农民。因右眼红痛,视力下降4~5 d,于1996年8月10日来本院就诊。全身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4,且混合充血,角膜后KP(++),房水混,丁达尔现象(+),前房角下方可见约1 mm积脓。

  • 乳腺猪囊尾蚴病2例

    作者:高晶;栾桦;刘书绵;管凤香

    例1,女,36岁,工人,吉林市人。左乳腺组织内有1 cm×1.5 cm的肿块,触稍痛。市内医院以“乳腺纤维瘤”于1999年12月手术摘除。病理诊断为乳腺猪囊尾蚴。翌年5月因头痛、癫痫反复发作来我院。头部CT诊断:脑囊虫病。囊虫免疫检查:CAg、IHA及ELISA均(+)。综合诊断:脑合并乳腺囊虫病。经住院抗囊虫治疗,临床治愈出院。

中国病原生物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