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 中国病案杂志

中国病案

中国病案杂志

Chinese Medical Record 중국병안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
  • 影响因子: 1.1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0-109
  • 国内刊号: 1672-2566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路8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病案》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马家润
  • 类 别: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期刊荣誉:
  • 病案统计科人才梯队建设的实践

    作者:罗涛;高志芳;刘春玲

    医院精细化管理对病案统计科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病案管理必须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以适应从纸介病案管理向电子化病案管理转变,迎接从病案信息收集向病案信息利用转型的挑战,发挥辅助决策和评价管理的重要作用.为此,某医院对病案统计科的学科定位重新进行了顶层设计,科学设定内设岗位,通过岗位分析明确了病案统计人才需要尽快加强的几种能力素质,即管理能力、编码能力、统计能力、科研能力和基础任职能力.经过5年有针对性的培养,病案统计科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业务的水平得以大大提升,并成为医院质控、管理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

    关键词: 病案 管理 人才培养
  • PDCA循环在病案回收管理的应用

    作者:赵学英;梁永宾;陈彤;徐锡武

    目的 分析PDCA循环在某综合性三甲医院病案回收管理中的实施与改进效果,以提高病案回收率.方法 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总结在管理制度、回收流程、相关人员及信息技术等多方面措施改进病案回收的管理措施,分析实施前2016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与实施改进措施后2017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病案回收的改进效果.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病案回收率有显著性提高,2016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住院病案7天、3天与2天的及时归档率分别为90.9%与93.2%、73.8%与71.2%以及46.1%与41.7%,2017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病案7天、3天与2天的及时归档率分别提高到95.5%与95.8%、79.2%与80.2%以及52.0%与49.9%,两组回收率具有显著性差异,实现了回收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结论 PDCA循环管理可促进医院病案回收管理,可作为医疗机构病案回收实施科学管理的参考工具.

  • 呼吸训练器在心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张芬;王传英;郑艳;李莉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练在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医院心胸外科住院手术的患者,将1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开展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呼吸训练器开展呼吸功能训练.于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4天评定两组患者肺功能,统计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3.82±0.12)L和(4.46±0.56)L,P<0.01]、1 S呼气量(FEV1)[(3.04±0.45)L和(3.96±0.87)L,P<0.01]、大深吸气量(IC)[(56.40±3.90)L和(64.45±4.36)L,P<0.01]及住院天数[(16.14±2.18)d和(21.06±3.69)d,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肺不张发生,肺部感染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2.5%、6.2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呼吸训练器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急诊小肠憩室出血的检查方法及病理特点

    作者:赵丽芳;路伟;施玉鹏;赵志刚;赵娓娓;冯珊珊;王建宏;吴开春

    目的 探讨急诊小肠憩室出血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检查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急诊2010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以"不明原因出血"为主诉收治的26例小肠憩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小肠憩室可发生在各年龄阶段,以青壮年多见(15岁~30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主要为无前驱症状和诱因的反复消化道出血.在所有检查手段中小肠镜,腹部CT,小肠气钡双重造影,99mTc核素扫描等检查对小肠出血均具有诊断价值,但肠道双源CT对小肠憩室出血诊断率高.26例小肠憩室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憩室,10例憩室病理提示并异位胃黏膜,3例憩室并异位胰腺,3例憩室并胰腺异位加胃黏膜异位,憩室伴粘膜慢性炎6例.结论 小肠憩室并发出血是小肠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对于急性出血量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急诊小肠双源CT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率,缩短检查时间.小肠憩室出血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要手段.

  • 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住院日和实际住院天数影响因素

    作者:王锦毓;金玲芳;缪艳瑶;俞飞江;胡欣

    目的 分析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住院日和实际住院天数,探索缩短术前住院日和实际住院天数的措施.方法 分析某院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出院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相关数据,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术前住院日与实际住院天数相关系数0.664(P<0.001).术前住院日影响因素为首次住院(OR=1.10,95%CI:1.03-1.17)、有转科(OR=1.32,95%CI:1.16-1.50)及存在合并症(OR=1.14,95%CI:1.08-1.21)、主手术为活检(OR=0.50,95%CI:0.41-0.59)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OR=0.91,95%CI:0.84-0.98).实际住院天数影响因素为首次住院(OR=1.13,95%CI:1.08-1.18)、有转科(OR=1.22,95%CI:1.12-1.33)、存在合并症(OR=1.08,95%CI:1.04-1.12)、辅助化疗(OR=1.20,95%CI:1.15-1.26)、病理分期(Ⅱ期:OR=1.05,95%CI:1.01-1.10;Ⅲ期:OR=1.09,95%CI:1.03-1.16;Ⅳ期:OR=1.12,95%CI:1.01-1.25).结论 术前住院日与实际住院天数有较强的相关性,可综合考虑患者的特点,缩短患者的术前等待天数,降低住院手术患者的实际住院天数.

  • 甲状腺疾病住院患者住院费用特征分析

    作者:杨婧

    目的 分析甲状腺疾病住院患者的构成及支付情况,研究甲状腺疾病住院费用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医院合理控制甲状腺住院费用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筛选某院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病案首页资料共1113例,对住院患者基本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或方差分析;对住院费用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非毒性甲状腺肿出院患者居多,占全部出院人数37.92%,甲状腺恶性肿瘤次之,占29.74%;女性患者高于男性,占全部病例的79.60%(剔除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患者),并多集中在40岁~60岁.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患者多于自费患者,占出院患者的86.88%.住院费用构成比顺位为:手术治疗费、西药费、实验室诊断费、耗材类费用、中成药费、一般医疗服务费,住院费用中位数分别为5332.0元、3111.6元、1534.5元、1540.9元、882.1元及866.0元.结论 甲状腺疾病重点防治人群为中年女性,不同的甲状腺病种、年龄、性别,不同医疗付费方式、住院时间均会使甲状腺疾病住院费用产生很大变化.

  •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住院时间超过30天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赵欣

    目的 通过分析循环系统疾病患者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影响因素,探讨缩短该类疾病平均住院日的措施,为提高医疗质量水平、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循环系统疾病出院患者的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将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定义为主诊断为I00-I99的出院患者,将住院天数≥30天定义为超长住院日,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循环系统疾病出院患者超长住院日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6年循环系统疾病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10.88天,其中超长住院日患者218例,若剔除这些超长住院日患者,平均住院日可缩短1.76天.运用卡方检验对患者基本信息和就诊信息的15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确定将有统计学意义的10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终分析得出年龄、婚姻、入院途径、住院次数、是否手术、是否有31天内再住院计划对循环系统疾病患者超长住院日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循环系统疾病的住院患者应关注高龄患者、急诊入院患者、首次住院患者、有31天内再住院计划患者.在保证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的同时,也应高度关注非手术患者.此外,应加强超长住院日患者管理,加强预警机制,针对重点科室和病种加强管理;大力发展医联体,积极开展转诊工作,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 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医疗数据分析

    作者:许欣悦;王宁利;李卫红;曾多;马佳临;唐佳骥;任莉

    目的 对比分析医药分开试点和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于医院患者来诊结构、患者费用负担等指标,分析医药分开改革对于患者结构、医院运行的影响,以提出应对方案.方法 收集2012年12月1日医药分开试点前后,2017年4月8日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前后三个月诊疗人次、患者结构构成、医疗费用等相关数据.分析两次医药分开改革对于医院患者结构的影响.结果 2012年医药分开试点后,门急诊诊疗人次下降6.68%,普通门急诊增长5.38%,专家门诊下降25.25%.门诊医保患者人次增长32.85%,出院医保患者人次增长44.04%.门诊次均医疗费用下降5.92%.2017年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门急诊人次增长0.85%,普通门急诊下降1.75%,专家门诊增长6.42%.门诊医保患者人次下降0.52%,出院医保患者人次增长11.48%.门急诊次均医疗费用下降0.54%.结论 两次医药分开改革对医院患者结构影响不同,但对于控制药品费用增长均起到积极作用.不同级别医院医事服务费的差异有助于实现患者的分级诊疗.

  • 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住院医疗费用分析

    作者:李育梅;吴俊霞;张海东

    目的 分析艾滋病患者罹患机会性感染住院医疗费用情况.方法 采集2012年-2016年江苏省某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因机会性感染而住院治疗的788人次艾滋病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机会性感染类型、医疗费用等信息,分析不同特征艾滋病患者各项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 因机会性感染住院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中,不同性别的住院总费用、药品费和抗菌药物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患者各项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机会性感染患者各项住院费用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次研究分析显示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住院医疗花费较高,患者负担较重,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同时建议将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治疗费用纳入大病统筹社会保险.

  • 2016年骨科医保按病种分组付费(DRGs)亏损病种分组统计分析

    作者:张晨;焦卫平;郭娜

    目的 分析2014年-2016年北京市某三甲医院骨科按病种分组付费亏损病种分组的费用情况,探讨住院费用控制对策.方法 对某医院2014年-2016年骨科按病种分组付费亏损病种分组病例进行人次及费用统计分析.使用描述统计法,用Excel表格形式汇总全部病例费用信息,通过病例数量的变化、亏损费用的逐年变动、费用结构中异常变化项目,作为分析亏损原因的数据支持.结果 2014年-2016年骨科亏损病例数大幅增加由146份上升至260份,例均亏损幅度加大,2016年例均亏损14733元,同时三年间平均耗材占比由71%上涨到84%.结论 骨科收治病种发生变化,因耗材使用量逐年增加导致医疗费用上涨.

  • 宁夏某三甲医院2013年-2016年住院患者疾病谱及费用分析

    作者:马立旭;钮晖;李红

    目的 分析近4年住院患者疾病谱特征和费用,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2016年某三甲医院住院病案首页资料,根据ICD-10进行分类,并采用秩和比法和帕累托法对疾病构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13年-2016年住院患者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855,P<0.01).主要病种谱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眼和附器疾病、妊娠分娩、损伤中毒、肿瘤、泌尿系统和肌肉骨骼.人均住院费用由2013年11237.72元增加到2016年13688.57元.结论 人均住院费用逐年增加,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加破在眉睫.医院应结合自身住院疾病谱特点及规律,制定相关的卫生保障措施,更好地保障当地就医人群健康.

  • 某三甲医院妇科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梁淑英;阮晓红;何群爱

    目的 研究该地区妇科恶性肿瘤分布特征及流行病学的情况,结合环境因素进行相关的发病因素调查.方法 对某院1997年-2016年间患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按年龄、肿瘤的种类,结合生活、饮食习惯及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用客观数据分析与肿瘤存在可能的环境相关因素.结果 20年间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2016年的患病人数较1997年增加了近12倍,构成比前3位为宫颈、子宫体、卵巢恶性肿瘤,占96.12%.妇科恶性肿瘤总的高发年龄段为高发年龄段在50岁~59岁,占33.61%(1941/5776),其次为40岁~49岁,占31.64%(1828/5776);家庭生活调查发现,本组宫颈癌患者配偶的包皮切除率只有2%,发病前5年经常在公共室内泳池游泳的患者占2.3%,本组病例饮食调查发现,以养殖鸡为主要肉类来源的患者占98%.通过万方数据库以"生长激素"及"添加剂"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献统计,2006年后的肿瘤发生例数明显增高,和前10年统计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10年间妇科恶性肿瘤的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宫颈、子宫体及卵巢恶性肿瘤是目前的防治重点.调查显示肿瘤和生活习惯,饮食有一定关系.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推广宫颈癌疫苗接种,定期的体格检查,注意食物安全,对降低肿瘤发生率和死亡率有帮助.

  • 规范疾病诊断名称的必要性

    作者:柳剑;赵太宏;肖雨龙

    规范的疾病诊断名称是疾病正确分类的基础,而准确的疾病分类编码关系到DRGs分组质量及使用后的效果.当前我国各医院疾病诊断名称主要由临床医师根据习惯书写或者以国际疾病分类名称代替疾病诊断名称.规范疾病诊断名称不但可以提高卫生信息标准化程度和疾病分类编码的准确性,还能促进疾病分类管理和应用.通过建立规范化临床诊断字典库或开发结构化诊断系统改进疾病诊断录入策略,再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可以起到规范疾病诊断名称的作用.

  • 以问题为导向的病案质量监控

    作者:陈冬连;苏静;洪雅君;龚黛琛;朱艳艳

    目的 研究分析以问题为导向的病案质控管理模式对于终末病案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通过以问题为导向,重点的监控临床科室(外科病区)病历书写的缺陷情况,同时研究不同病区的病历书写缺陷项目的分布和原因.结果 问题管理模式后,观察组(外科病区)病案合格率89.2%,内科组90.7%,外科组与内科组合格率相差1.5%.2016年和2017年1月-3月同期抽查合格率对比,2016年合格率79.9%提升至2017年的90.9%,结论 根据采取问题管理质控模式发现的病历书写缺陷类型和原因,采取对应的改进措施,可以减少出院病案缺陷,显著提高出院病案的合格率.

  • 检验科感染原因及预防

    作者:续燕

    目的 分析检验科感染原因,对预防以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有价值参考.方法 将某院检验科在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工作结果作为对照组,将在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工作结果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检验科感染原因,实验组在总结感染原因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控制感染工作,对比两组预防感染控制结果.数据分析使用SPSS 20.0软件,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Γ±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期间感染发生共312例,实验组期间发生感染共42例,两组感染发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危险因素包括操作不严格38例、标本的传染性37例、工作室环境差18例、处置检验用品不规范23例、检验仪器污染45例、缺乏预防感染安全制度68例、功能区域划分不清66例、检验科防护设施不全50例.感染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自我防护意识薄弱94例、交叉污染64例、菌种的保存74例、检验报告单的处理53例、应急处理不当69例.对照组工作人员总满意10例(66.67%)与实验组工作人员总满意14例(93.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医院检验科的感染原因分析,在临床工作中采取提高相关工作人员意识、严控标本、提高工作室环境、加强检验用品使用规范、定期清洁仪器、建立完善预防感染机制等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并积极在临床推广.

  • 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案质量的现状分析

    作者:祝静;徐言民

    目的 调查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案质量的现状,提升卫生服务中心病案的管理质量.方法 调查对象为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300例住院患者病案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检查病历书写规范以及知情同意告知的书写缺陷发生率;并细分到病史修改、医嘱取消及更改、辅助检查入院告知、危重患者告知等项目.结果 300例患者的病案资料共出现病历书写缺陷84例,比例28.00%;知情同意告知缺陷52例,比例17.33%.病历书写缺陷的医嘱取消及更改、病史修改不规范、上级医师修阅等缺陷分列前三位,分别占比16例(19.05%)、13例(15.48%)、11例(13.10%);知情同意告知缺陷的入院告知、危重患者告知、手术麻醉告知记录缺陷分列前三位,分别占比14例(26.93%)、12例(23.08%)、11例(21.15%).结论 病案质量检查中主要存在病历书写缺陷及知情同意告知缺陷,以医嘱取消及更改\入院告知记录缺陷为主,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自我管理以及上级卫生部门的监督.

  • whipple术后腹腔出血护理病案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高艳平;王苑

    目的 分析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whipple)术后腹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病历书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高护理病案的质量.方法 选取某院2014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行whipple手术术后并发腹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病案共33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份护理病案中有13份存在问题,占39.4%,主要问题为病历书写缺乏规范性,未采用医学术语3份,占23.1%;对病情观察记录不全、重点不突出4份,占30.8%;不能体现患者病情变化过程2份,占15.4%;护理记录前后不一致4份,占30.8%.结论通过加强专业知识及病历书写的培训,制作标准的护理病历模版,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成立质控小组并规范检查制度,建立质控考核制度,可减少护理病案问题的发生,有效提高书写质量.

  • 急诊胸痛患者就诊流程的分析

    作者:李小宇;孟岩;魏岚;刘尧;姚峥

    目的 探讨急诊胸痛诊疗流程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改进流程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院2016年1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急诊分诊主诉为"胸痛"及"胸闷"的患者诊疗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胸痛患者973例,占同期急诊内科患者总人次的5.1%.考虑为心源性胸痛占34.1%、肺源性占14.9%、精神神经性占10.4%、胃肠道源性占8.7%、骨骼肌肉占3.0%、未明确诊断占18.3%.就诊等候时间平均5.1分钟,10分钟以内占86.7%.急诊住院率为4.7%,急诊诊治后离院占95.1%.急诊平均滞留时间为3.4小时,其中1小时以内离院患者占55.4%,1小时~6小时以内28.1%,滞留时间6小时以上者占19.1%.结论 目前的急诊胸痛流程可以保证患者及时就诊,无危险及低危胸痛患者及时离院,通过动态观察和风险评估,确保患者安全.进一步提出信息化改进措施,以强化急诊胸痛流程的质控管理.

  • 运用PDCA循环提高Ⅰ类切口填写准确率

    作者:陈彩霞;朱勇;林佩珊;朱信云

    目的 通过PDCA质量管理循环方法,规范病案首页I类切口填写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某院2014年-2016年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按照手术切口分型标准,对病案首页I类切口填写情况进行核查、分类汇总,并统计分析,采用PDCA循环方法,针对I类切口填写错误的情况进行根因分析,并采取培训教育、督导检查、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措施.结果 PDCA持续改进后,病案首页I类切口填写的错误率逐步下降,I类切口填写错误率由2014年的15.01%降低至2016年的2.46%,下降了8.87个百分点,经t检验,t=2.7*10-11,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PDCA循环方法,可明显降低病案首页I类切口填写错误率,对提升病案首页数据统计质量起到积极作用,更加客观地评价了I类切口手术的质量.

  • 某三甲医院病案首页质量分析及改进措施

    作者:崔妹娟;刘芳

    目的 了解病案首页现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病案首页质量.方法 调查并分析了2016年7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的1400份病案首页在质控三个阶段的缺陷情况,结合多种病案首页质控方法,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1400份病案首页在初步筛检时发现793份有缺陷,缺陷率为56.8%,在归档过程中发现462份有缺陷,缺陷率为32.9%,抽查已归档病案发现存在缺陷的有85份,缺陷率为6.1%.结论 通过加强医务人员对病案重要性的认识、定期开展病案首页填写培训、加快电子病案信息平台建设以及提升病案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等措施,确保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重症监护病房电子特护记录单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作者:唐艳军;丁舒

    目的 设计电子特护记录单,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临床信息系统设计电子特护记录单并在神经科ICU应用,对比2017年4月-6月87例电子特护记录单与2016年12月-2017年2月95例纸版特护记录单的书写质量得分,并分别记录60人次白班护士用于书写两种特护记录单的时间.结果 白班护士平均每班次用于书写纸版和电子特护记录单的时间分别为64.3±16.8分钟和42.8±10.2分钟,纸版和电子特护记录单书写质量得分分别为90.7±9.1分和95.3±7.4分.两种特护记录单在书写时间、书写质量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ICU电子特护记录单后,能缩短护士用于书写护理记录的时间,书写质量显著提高,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某市二级以上医院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分析及对策

    作者:朱锦丽

    目的 通过调查某市二级以上医院住院病案首页填报现状,分析影响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的原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等文件规定,对某市2016年9月1日-2017年2月28日共750份住院病案首页进行质量评价分析.结果 全市三级医院7家,二级医院18家,共抽查750份病案,存在缺陷405份,缺陷率54%.病案首页存在问题个数943个,平均问题个数为2.33个,其中三级医院病案首页平均问题个数1.76个,二级医院病案首页平均问题个数为2.36个.结论 某市二级以上医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欠佳,各级医院应高度重视住院病案首页的填写,加强相关人员的专项培训,管理与临床多部门协作联动以及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从而达到提高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的目的.

  • 基于帕累托原理的运行病历质量控制

    作者:郝亚杰;盖冬;刘颖;李佳;孙彤;史赢

    目的 分析运行病历中主要缺陷及表现,探讨提高运行病历书写质量的方法.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4月对某院3400份运行病历进行质控,将存在的3674条问题运用帕累托原理进行分析,明确影响运行病历质量的主要原因.结果 11类缺陷类别中,病程记录内容缺陷、入院记录内容缺陷、医患沟通记录及重要知情同意书内容缺陷、围手术期记录内容4类缺陷类别为主要缺陷类型,累积百分比为79.38%.结论 从健全病历质控体系,统一质控标准,明确奖惩办法,加强医师培训,注重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入手,将质控重点转移到病历书写内涵上,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从而达到更好防范医疗风险和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目的.

  • 某院门诊服务质量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张育;黄昊;王威

    目的 探索质量干预在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及其效果.方法 运用McNemar检验对比2014年干预前后医师、护士、患者三个层面的合格率差异,运用配对t检验对比2015年与2016年的服务质量持续干预评分差异.结果 2014年7月干预后相比2014年5月干预前,医师、护士、患者三个层面的合格率分别提高了52.0%、24.0%、3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措施改进后,2016年比2015年的服务质量平均评分提高了2.84分.患者满意度从96.5%提高到99.3%.结论 经过两种检验方法的分析,质量改进的效果十分明显,科室质量改进分析问题根源是关键,质量干预明确标准是前提,服务提升团队作用突出,效果监测落实督查是抓手,科学管理工具是支撑.

  • 肿瘤学基础科研教学方法的探讨

    作者:翟侃;丁洁;杨勇

    肿瘤学基础科研教学作为肿瘤学的重要分支,是指导医学或生物学学生了解及认识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介绍三种教学方法:第一种是Sandwich教学法,其特点为以问题为基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掌握知识要点,适合在如大学本科、专科等初期学习阶段的学生中开展.第二种是PBL-CBL联合教学法,其特点为以问题、病例为基础,通过基础知识与实际病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将理论联系到实际,适合在有一定知识背景,如研究生在读初期的学生中开展.第三种是Seminar教学法,其特点为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师生研讨的方式,让学生在案例中利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解决问题并进一步思考,找到科研思路,适合在有一定知识背景和临床经验如研究生在读第二年之后的学生中开展.结合肿瘤学基础科研知识的特点和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特点,详细分析比较了以上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 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分析

    作者:尹航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PBL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指导者,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及学生处理临床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本文从PBL教学模式的教学准备、教案书写及教师培训方面,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和PBL教学模式的优势方面进行阐述,分析PBL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临床医学教育改革.PBL教学法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习效率,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值得在泌尿外科教学中推广应用.

  • 胸外科临床教学特点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作者:胡晓星;白雪娟;李辉

    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结合胸外科疾病的诊疗特点和北京地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入PBL模式,做好具有胸外科临床教学特点的带教工作.临床带教医师按照实际收治疾病种类和手术操作的难易度进行面对面教学,以问题为导向,以实习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的不同特点及应当达到的教学目的,进行针对性很强的教学实践,增加国际疾病分类知识的学习,培养正确书写疾病诊断名称、手术操作名称的职业习惯.胸外科带教级医师必须掌握胸外科疾病诊疗的临床教学特点,对于实习医师、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通过提高病历书写技能、积累临床实践经验,提高ICD-10、ICD-9-CM3基本知识等培训很有必要.

  • 智能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徐卫平;刘佳兰;宋慧胜;郑海明;付志萍;张小勇

    采用微软商业智能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建立数据采集器的平台、建立多维数据仓库和数据展示平台,设计完成智能监测系统.系统建成后,完成了近3年医疗质量监测信息的收录,达到方便快捷收集信息、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等使用功能,为临床和科研提供服务的目标.智能监测系统能降低临床科研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疗质量监测资料的利用率,实现医疗质量监测资料数据的计算机管理及数据资源共享,对指导临床治疗及科研发挥较好的作用.

  • 浅谈信息技术在会诊管理中应用

    作者:冀冰心;贾茜;孟岩;魏岚;仇叶龙;李小莹;赵国光

    目的 探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会诊质量与效率.方法 通过电子病历等信息技术手段规范会诊流程,并在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持续改进,同时依托数据平台将会诊数据进行获取、挖掘、统计、展示,应用于会诊管理.比较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前后会诊质量和效率指标变化.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1月-6月和2013年同期的会诊相关质量和效率指标比较,会诊及时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会诊双方满意度达95%左右.结论 信息技术是进行会诊管理的有力工具,可有效提高会诊质量和效率.

  • 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医嘱前置审核

    作者:王欣;仇叶龙;李小莹;闫素英;郭景仙;赵国光

    目的 探讨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医嘱前置审核中的应用.方法 依靠合理用药知识库及医嘱审核规则建立合理用药前置审核系统,采用信息系统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医嘱进行前置审核.比较前置审核前后的2016年8月与2017年8月同期的医嘱合格率.结果 审核率从25.16%达到100%,审核数量显著提高;医嘱合格率从97.81%上升至99.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医嘱前置审核,可有效提高医嘱审核效率与质量.

  • 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协同管理模式探讨

    作者:张祎欢;王宇

    在当今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背景下,常态化的急诊医疗资源分配已远不能满足急诊就诊患者的需求,急诊医疗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研究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现状,以协同理论作为理论支撑,深入分析地理空间与区域急诊医疗特点,进一步提高急诊属地化管理能力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出明确急诊发展定位、统一医疗质量标准、整合急诊医疗资源、制定学科人才规划的对策建议,为今后开展急诊管理提供一个思考路径.

  • 智能导诊机器人在门诊患者就诊流程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彩宏;孙硕;戎清;全威;任素琴

    目的 探讨智能导诊机器人在门诊患者就诊流程中的应用效果与体会.方法 2017年6月1日-7月31日应用智能导诊机器人期间,从门诊护士工作量、分诊效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对应用智能导诊机器人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智能导诊机器人在诊区内日平均交互次数在800次左右,相当于完成分诊护士50%的工作量.患者就诊体验满意度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由96.5%提升为9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智能导诊机器人能有效分担分诊护士的工作量;护士会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做更加详细的健康教育和就诊指导,同时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优化了预检分诊工作、并提升了门诊的整体形象.

  • 细化考核指标提高手术室使用率的实践

    作者:李小莹;仇叶龙;冀冰心;王欣;张艳红;贾茜

    目的 针对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分别制定相应考核指标,激励各类手术参与者,提高手术室使用效率.方法 在医院手术麻醉信息系统中建立签到功能,采集相关时间点,绩效指标体系中增加手术室使用率相关指标,每季度对绩效指标统计、反馈、分析与改进.结果 2016年手术室使用率由2015年的85.51%达到94.14%,手术室工作时间使用率由2015年的74.64%增加至92.25%,麻醉手术科的相关指标基本持平.结论 医院通过监测手术室使用率可以协调手术间安排,通过绩效考核促进手术参与者,共同合作提高工作时间内手术室使用率.

  • 新疆某三甲医院改进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的效果评价

    作者:李婧;尼木格日勒;卢武红;彭巧君

    目的 评价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的改进效果,为新疆医疗系统进一步持续改善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分别对2016年1月1日和2017年1月1日同期来我院就诊的患者或家属300例患者进行现场调查,率和百分比的描述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2017年患者预约率(89.8%)、知晓率(66.7%)、满意度(89.8%)较2016年均有所提高;预约途径构成变化较大;患者对按预约时间就诊(78.91%)及停诊后补救措施(71.77%)满意度较差.结论 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在改善工作之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但是在按预约时间完成就诊,及停诊后补救措施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在这些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持续完善和优化.

  • 国内外急诊预检分诊工具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宏秋;游兆媛;丁舒;刘颖青;秦玲玲

    在急诊过度拥挤的环境下,预检分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国内外常用的急诊预检分诊工具,发现我国分诊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分诊工具,国内部分医院正在由"分科分诊"向"分级分诊"模式转变,开始尝试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分诊工具;而国外许多急诊分诊系统已经标准化.因此提出要研究制定统一严谨、规范科学、方便实施的分诊工具,使急诊护士能够有章可依,准确地掌握具体的量化指标,提高急诊分诊的整体水平,保障患者就医安全.在分诊工具研制以后,还需要对分诊工具进行信效度的评价,在实践中对该工具进行完善.

    关键词: 急诊 预检分诊 工具
  • 推进预约挂号的实施方法与效果分析

    作者:尼木格日勒;彭巧君;李婧;卢武红

    对医院所推进的预约挂号服务模式及效果进行分析,为探讨医院进一步结合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双语预约,拓展个性化预约途径,推进实名制及分时段预约管理等多种措施,同时对预约量、预约率,预约途径的变化等因素做数据分析,阐明了预约挂号服务模式所取得的成效;其次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收官之际,预约挂号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了重点推进普通门诊预约率,出台专家门诊停诊、替诊应对措施,稳固信息平台支持力度等改进措施.

  • 消化道早癌编码分析

    作者:郝冬芳

    目的 分析消化道早癌编码错误原因,提高消化道早癌编码正确率.方法 通过病案检索系统以手术操作"EMR"和"ESD"为检索条件,筛选出某三甲医院2014年至2016年消化内科诊治的主要诊断为消化道早癌的病案共440例.通过查阅440例病案终的病理结果,对消化道早癌编码的正确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40例消化道早癌诊断的病理分型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编码正确的为393份,正确率为89.3%.导致错误编码的主要原因:没有认真阅读病理报告,对于临床诊断和国际疾病分类原则不够理解,对于编码工作缺乏完善的质量监督制度.结论 疾病分类编码人员除了要掌握疾病分类编码的理论方法,还要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熟悉解剖学、病理学及疾病诊断名称.建立完善的编码流程,在编码的过程中,通过阅读病理报告,将消化道早癌进行准确分类并加以审核.

  • 年龄相关性疾病的ICD-10编码分析

    作者:牛犇

    目的 分析与年龄相关的疾病诊断ICD-10编码情况及错误原因,以提高编码水平.方法 检索某三级综合医院2006年-2016年的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遗传性共济失调和支气管炎四类疾病的病案共2176份,逐份查阅病案内容,检查疾病编码质量情况.结果 阿尔茨海默病总错误率为61.5%,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总错误率为61.9%,遗传性共济失调总错误率为50%,支气管炎总错误率为39.5%.结论 编码员对一些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编码不够重视,只有做到认真翻阅病案,不断学习相关疾病的临床知识,建立病案编码质控措施,注重与临床医师的交流,才能提高编码的准确性.

中国病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