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Journal of Apoplexy and Nervous Diseases 중풍여신경질병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2754
  • 国内刊号: 22-113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2-10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吉林
  • 主编: 吴江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NOTCH3基因测序发现一个新的致病突变CADASIL诊断的复杂性

    作者:林晶;姬晓昙;王迪龙;范玉华

    目的 通过一个新发现的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致病基因,说明基因测序对于CADASIL诊断的必要性及CADASIL诊断的复杂性.方法 对1例疑似CADASIL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家系及基因测序进行分析.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缺血性卒中及进行性记忆力下降;实验室检查排除一些高凝疾病及血管炎;头部MRI提示皮质下白质广泛对侧性信号异常及多部位的新旧梗死病灶;家系分析患者家族成员存在偏头痛、反复卒中及记忆力下降;基因测序提示NOTCH3基因3号外显子存在一个基因突变(c.331G>T p.Gly111Cys),而这个突变位点截止到目前并未报道过.结果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家系及基因测序分析确诊该患者为CADASIL,通过分析CADASIL突变基因的致病机制确认该患者存在的突变基因为CADASIL一个新发现的致病突变.结论 新的CADASIL致病基因突变的发现强调了基因测序及提高对突变基因致病机制认识的重要性.

  • SLCO1B1 521T>C基因多态性对瑞舒伐他汀钙降脂疗效的影响

    作者:张昀赟;叶小磊;王美华;陈季志;查芹

    目的 观察SLCO1B1 521T>C基因多态性对瑞舒伐他汀钙降脂疗效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高脂血症患者,均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一次/日,睡前服用.应用ARMS-PCR方法探索中国人群中SLCO1B1 521T>C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并分别检测用药前与用药后1 w、6 w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计算其变化率.结果 瑞舒伐他汀治疗1 w后,各组TC、TG、LDL-C、HDL-C变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6 w后,TC组和CC组较TT组能显著降低TC、LDL-C及升高HDL-C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TC组和C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TG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CO1B1 521T>C基因变异可增强瑞舒伐他汀钙降脂疗效.

  • 颞叶癫痫术前评估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作者:朱战鹏;崔瑜;孙立超;邱吉庆

    目的 探讨神经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学资料在颞叶癫痫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颞叶癫痫患者术前神经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学的临床资料,确定手术切除范围,随访手术效果.结果 长程视频脑电(V-EEG)结果显示,异常放电一侧占优势患者53例,术后随访均为Engel Ⅰ-Ⅱ级.头部MRI检查提示一侧颞区结构性病变(包括海马硬化)58例,术后随访En-gel Ⅰ-Ⅱ级为55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Engel Ⅰ级43例,EngelⅡ级12例,EngelⅢ级4例,EngelⅣ级4例,疗效满意.结论 术前长程视频脑电(V-EEG)、头部MRI检查在颞叶癫痫术前定位中非常重要,而二者相结合,必要时辅以颅内电极EEG定位,是准确、可靠的癫痫灶定位方法.

  • 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与脑灌注研究

    作者:汤文琴;黎红华;陈信坚;邹佳妮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患者脑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及其对脑灌注的影响.方法 46例单侧MCA闭塞患者,均行320排CT血管成像(CTA)联合CT灌注成像(CTP)检查,根据侧支循环分布状况分为侧支循环丰富组和侧支循环减少组,获取双侧MCA供血区的各项脑灌注参数值,即局部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局部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flood,CBF)、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及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用Rcbv、Rcbf、Rttp、Rmtt表示患侧与健侧各灌注参数的比值.对比分析健患两侧的脑灌注差异及两组患者脑灌注的不同.结果 相比健侧,患侧MCA供血区TTP明显延长(P<0.05),CBV、CBF略升高(P<0.05),MTT略延长(P>0.05).侧支丰富组Rcbv、Rcbf均高于侧支减少组(P<0.05),Rmtt低于侧支减少组(P<0.05),Rttp高于侧支减少组(P>0.05).结论 丰富的脑侧支循环可以有效地改善闭塞MCA远端缺血区脑组织的血流灌注.

  •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血小板活性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魏静静;王雁;董永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经血栓弹力图检测的血小板活性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2月就诊于我院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100例.利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花生四烯酸(AA)途径诱导血小板抑制率.根据血小板抑制率高低情况由低至高排列4组,记录各组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患者12个月内终点事件总发生率为33%.血小板抑制率为53.85%是预测终点事件的佳临界点.血小板抑制率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经血栓弹力图检测阿司匹林的血小板抑制率为53.85%是预测终点事件的佳临界点.

  • 75例额叶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作期发作间期脑电图分析

    作者:白莹;王赞;孙立超;吕玉丹;林卫红

    目的 回顾性分析额叶癫痫(FLE)的临床及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脑电图特点,为临床早期识别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详细整理75例FLE患者的临床资料,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改变和影像学表现,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临床表现:一种发作类型25例(33%);两种或两种以上发作类型50例(67%);发作时意识清醒者20例(27%);丛集性发作27例(36%);夜间发作36例(48%).(2)脑电图表现:①发作间期脑电:50例FLE行长程视频脑电监测中异常者47例(94%);②发作期脑电:监测到临床发作22例;③睡眠期痫性放电阳性率高于清醒期(P<0.01).(3)影像学表现:影像学检查异常且病灶位于额叶者36例(54%);非额叶病灶者5例(7.6%);神经影像学未见异常者25例(33%).结论 FLE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运动症状常见;意识恢复快,多无发作后状态;FLE多于夜间发作,发作时间短暂,呈丛集性发作;FLE脑电图特异性差,长程视频脑电较普通脑电易于检测出痫性放电,睡眠期脑电图阳性率高于清醒期;FLE脑电显示多无侧别提示.

  • 侧支循环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脑血管反应性和注意网络的影响

    作者:危薇;黄家俊;罗华;汪静秋

    目的 探讨侧支循环开放的类型对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脑血管反应性和注意网络的影响.方法 将有侧支循环形成的患者分为前交通动脉(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AcoA)开放组、后交通动脉(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PcoA)开放组和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开放组,分别检测各组的屏气指数(breath-holding index,BHI)和注意网络测试(attention network test,ANT)指标.结果 AcoA开放组患侧BHI、总平均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T)和执行功能优于其它两组,OA开放组的定向和执行功能较其它两组减退(P<0.05).AcoA和PcoA开放组患侧的BHI与相应的ANT总平均RT呈负相关(P<0.01).结论 AcoA开放患者脑血管反应性和注意网络损害的程度较PcoA和OA开放者较轻,AcoA是对于注意功能有效的侧支循环.

  • 影响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时建铨;蒋腾;赵红东;田有勇;周俊山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MBs)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7月-2015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TOAST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经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证实有CMBs的患者56例.根据SWI上CMBs的病灶数,分为1级组9例,2级组28例,3级组19例.收集各组患者病史、一般临床资料、血生化结果及头部MRI,对两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微出血严重程度随着甘油三酯水平的增高而降低,随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增高而增高,随着尿酸水平的增高而增高,随着深部白质高信号Fazekas's分级的增高而增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脑微出血严重程度与甘油三酯水平呈负相关(r=-0.443,P=0.001);与尿酸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深部白质高信号Fazekas's分级呈正相关(r =0.325,P=0.015;r =0.491,P=0.001;r =0.334,P=0.009).结论 甘油三酯、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深部白质高信号Fazekas's分级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CMBs的严重程度相关.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含量变化及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

    作者:杨呈浩;陈岷辉;丁昊

    目的 检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中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浓度、内皮素-1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二者与脑血管痉挛发生发展的关系,为aNSAH后CVS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 实验组分别于入院时、术后3d、术后1 w、术后2w早晨抽取空腹血,并于当天进行TCD检查;对照组病例均静息30 min后抽取空腹血.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vWF浓度、放射免疫分析检测ET-1含量.结果 (1)术后1 w组与其他实验组vWF浓度、ET-1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w血清vWF浓度、ET-1含量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CVS组和非CVS组血清vWF浓度与ET-1含量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CVS组与非CVS组血清vWF浓度与ET-1含量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CVS组vWF浓度、ET-1含量与术前CVS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3)实验组中血清vWF、ET-1含量与脑血管痉挛程度正相关(vWF:r=0.78613,P<0.01;ET-1:r=0.61904,P<0.01).(4)血清vWF浓度与ET-1含量呈正相关(r=0.496,P<0.01).结论 血清vWF和ET-1可作为aNSAH后CVS的预防、疗效观察、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 MiR-615-5p缓解Aβ25-35诱导的APOE4+/-型海马细胞的凋亡和变性

    作者:姚婕;马巧亚;阎丽萍;张红梅;姬文涛

    目的 探讨miR-615-5p对人海马细胞的凋亡和变性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 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正常、家族性AD和散发性AD老年人血液中miR-615-5p的表达水平,以及APOE4+/-型人胚海马细胞和Aβ诱导的APOE4+/-海马细胞中miR-615-5p的表达水平;在Aβ预处理的APOE4+/-型海马细胞中分别转染miR-615-5p mimic和inhibitor后检测细胞凋亡、氧化应激标志物含量和突触生长标志蛋白的表达水平;运用生物学信息分析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预测并验证mir-615-5p对APOE基因的靶定调控关系.结果 散发性AD患者和细胞模型中miR-615-5p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过表达miR-615-5p显著抑制海马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内氧化应激,并促进细胞内突触生长蛋白的表达,而沉默miR-615-5p则作用相反;mir-615-5p可靶定结合APOE mRNA,并下调APOF4+/-海马细胞中APOF4蛋白的表达.结论 mir-615-5p通过靶向调节APOE,缓解Aβ25-35诱导的APOE4+/-型海马细胞的凋亡和变性.

  • Netrin-1通过下调氧糖剥夺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自噬促进细胞存活

    作者:阙嘉丽;李晨光;刘可嘉;余剑

    目的 通过建立体外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氧糖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cation,OGD)模型模拟脑梗死后神经元缺血缺氧环境(OGD),探索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是否影响OGD后细胞的生存,以及自噬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SH-SY5Y细胞,检测Netrin-1对细胞活性及自噬的影响.使用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干预自噬水平,同时构建过表达Netrin-1受体UNC5H2-HA基因的HEK293T细胞;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免疫印迹检测自噬相关标志物(Beclin 1、LC3、p62)的表达及免疫荧光检测LC3斑点的形成.结果 与OGD对照组相比,Netrin-1及3-甲基腺嘌呤的干预均显著提高细胞活性,伴有LC3-Ⅱ斑点形成减少;相反,雷帕霉素增加LC3-Ⅱ斑点的同时抑制细胞活性,并减弱了Netrin-1提高细胞活性的作用.过表达UNC5H2-HA细胞较对照质粒组相比,LC3-Ⅱ表达增加;同时进行Netrin-1干预后仅过表达组出现LC3-Ⅱ表达下降,p62表达上升.结论 Netrin-1可能通过受体UNC5H2下调OGD损伤的人神经母细胞瘤自噬而提高细胞活性.

  • 血浆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比值和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作者:李兴强;由佳玉;姜美曦;高连波

    目的 探讨血浆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比值(plasma low-density lipoprotei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ratio,L/H)和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结果,将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50例,不稳定斑块组88例,及65例正常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测定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组TC、LDL-C、L/H、尿酸、RDW、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稳定斑块组与对照组相比L/H水平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稳定组L/H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3)调整性别、年龄因素后,L/H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OR=1.459,95%CI1.260 ~1.690,P=0.001 <0.05).结论 L/H的增高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

  • 尿液线粒体DNA突变检测筛查线粒体脑肌病方法研究

    作者:陈蕊;漆学良;张明;丁卫江

    目的 分析线粒体脑肌病患者血液及尿液中线粒体DNA突变情况,提供无创基因检测方法的证据支持.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等方法对患者进行线粒体基因分析,对患者血液、尿液标本中线粒体DNA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筛查并确诊线粒体脑肌病.结果 7例患者被确诊为A3243G杂合突变,血、尿标本中突变负荷分别为17.80%和60.16%、20.88%和73.96%、29.62%和92.58%、36.01%和91.29%、5.14%和48.78%、5.74%和58.57%、0.57%和5.99%.结论 线粒体脑肌病患者尿液中线粒体DNA突变率明显高于血液中的突变率,且尿液标本为无创取得,可作为基因检测的首选标本.

  • 成人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王娜;冯娟

    目的 探讨成人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mild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 with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MERS)的病程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生化结果,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并临床确诊为MERS的成人患者7例,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脑脊液化验资料、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4例男性,3例女性,均有发热表现,其他表现有意识障碍、头痛、呕吐、抽搐、视物双影.4例有明确前驱感染史,分别为病毒、细菌、支原体、结核,通过针对应用相应抗感染药物,14 ~60 d临床症状缓解.所有病变(包括胼胝体压部及脑白质病变)在T1WI为等、稍低或低信号,在T2WI及Flair成像为稍高或高信号,在DWI为高信号,ADC为低信号,增强扫描均没有强化效应,于发病后第14 ~ 45天复查头部MRI提示病灶完全消失.7例MERS患者CSF表现与原发病相关,无明显特征性改变.结论成人MERS是一组新型临床影像学综合征,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表现多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病程有自限性,针对不同病因予以针对性治疗,预后较好.

  • CX3CR1对缺血性白质的损伤作用

    作者:苗晶;于雪凡;张颖;冯加纯

    目的 明确CX3CR1在缺血性白质中的分布与表达及与缺血性白质损伤的关系.方法 将15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及缺血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缺血性白质损伤模型,造模28 d后Morris水迷宫观察学习记忆功能,同时于术后1d、3d、7d、14 d、28 d观察胼胝体、内囊及视神经的病理学变化和CX3CR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1)造模后28 d,逃避潜伏期、探索路径长度及跨越平台次数缺血组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2)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Luxol Fast Blue (LFB)染色可见髓鞘崩解范围扩大,分层明显,部分髓鞘空泡状;CX3CR1表达量逐渐增加,与CD11b标记的小胶质细胞数目逐渐增多相一致且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结论 CX3CR1通过介导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对缺血性白质产生损伤,进而影响空间学习记忆功能.

  • NF-κB信号通路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朱晓瓞;余资江;孙宝飞;余彦;李玉美;罗时鹏;肖朝伦;贺菊芳

    目的 初探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通路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建立动物模型.模型组分为3h、6h、12 h、1d、3d、7d、14 d、21 d,共8组.TrTC染色确定脑缺血损伤区域,TUNEL法检测不同时间缺血区细胞凋亡数,原位杂交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信号通路靶基因/蛋白Bcl-2和C-myc mRNA及蛋白表达.PDTC抑制NF-κB信号通路后,TUNEL法和原位杂交检测建模后1d、7d、14 d神经细胞凋亡数及Bcl-2和C-mycmRNA变化情况.结果 各模型组海马CA3区凋亡细胞数量、Bcl-2 mRNA和C-myc mRNA阳性细胞数及二者蛋白表达量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PDTC抑制NF-κB信号通路后,各抑制组与对应时间点模型组相比,Bcl-2 mRNA阳性细胞数减少,TUNEL阳性细胞数和C-myc mRNA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结论 CIRI早期即出现有凋亡细胞数的增加,并在其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细胞凋亡过程仍存在着持续性的进展;NF-κB信号通路在CIRI病程进展中对神经细胞凋亡起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Bcl-2诱导和C-myc抑制共同发挥调节作用.

  • 多模态脑灌注低剂量CT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作者:石光;孙鹏飞;朱万安

    脑灌注成像技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计划的制定有积极的意义[1],磁共振成像以及核医学检查均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脑梗死的评价,但因其操作复杂、费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CT灌注成像的扫描时间短,操作简单,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受到重视[2].

    关键词:
  •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因学评价(附1例病例报告)

    作者:罗云;郭珍妮;靳航;杨弋

    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脑卒中类型,约占我国脑卒中的70%[1].新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复发率高达17.7%[2].对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的评价有助于指导患者的二级预防,从而减少卒中复发.本文报道1例在2个多月内反复发生3次缺血性脑卒中(两次脑梗死,一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例,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病因的探讨.

    关键词:
  • 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浅表铁质沉积症1例报告

    作者:刘海军;李小凤;王长明;徐平

    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质沉积症(diffuse superficial siderosi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SSCN)是由于过多的铁在脑干、小脑、脊髓及部分第Ⅷ对颅神经等表面沉积导致神经系统损害[1].该病系一种罕见病,截止2010年全世界仅300余例的报道[2],具体发病率与流行病学调查目前没有具体研究.近年来由于头部MRI技术的发展,该病被越来越多的检出,本例即通过头部MRI发现的患者,表现为感觉神经性耳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构音障碍起病的1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春荣;吴秀娟;房绍宽;刘亢丁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dystrophia myotonia,DM)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1],可累及多系统如骨骼肌、晶状体、肺脏、心脏、胃肠道、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其临床表现呈多样化,通常以骨骼肌强直、无力和萎缩为主要表现.现将1例基因确诊的以构音障碍起病的伴有颅内多发白质病变的非遗传性DM1报道如下.

    关键词:
  • 以多颅神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颅内淋巴瘤1例报告

    作者:翟志永;张硕;冯娟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分为两种亚型:原发性和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2].颅内淋巴瘤通常侵及软脑膜、大脑半球、基底节、胼胝体、脑室周围以及小脑,少数病灶累及眼球,而以侵犯多个颅神经为主要表现的则比较罕见[3].多颅神经损害性疾病的病因复杂,颅内淋巴瘤也应该作为鉴别诊断之一予以考虑.

    关键词:
  • 鞍区恶性间叶瘤伴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报告

    作者:项正兵;曹文锋;吴晓牧

    恶性间叶瘤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间叶成分构成的恶性肿瘤,临床罕见.可发生在四肢关节附近、躯干脊椎旁、腹膜后、肺部及胸膜,少数可发生在颈部、鼻咽部、鼻窦.颅内恶性间叶瘤比较少见,仅占全部颅内肿瘤的0.1% ~3%.发生于鞍区的恶性间叶瘤更为罕见,其中合并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病例,尚未见文献报道,现将1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 3T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对脑深部髓质静脉的新认识

    作者:李虹易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种高分辨率三维梯度回波序列并利用完全流动补偿技术的新型磁共振成像技术[1].SWI对血液的代谢产物(如脱氧血红蛋白、正铁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铁质沉积等顺磁性物质非常敏感[1,2].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性使得SWI成为显示出血及静脉结构敏感的序列之一,对脑内的微小出血或静止性出血、小静脉等细微血管结构显示清晰,优于CT及其它MR序列(如传统MR平扫、DWI、PWI等).

    关键词:
  • 脑微出血及其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永琴;陈飞;张微微

    有研究表明,脑微出血(CMB)可能是卒中,认知功能下降甚至是痴呆的病因之一.病理上,CMB主要分为两类:(1)高血压性的小动脉病变所致的CMB;(2)血管壁内淀粉样物质沉积所致CMB.然而,对于这两类微出血的机制研究尚不完善.毫无疑问,适当的实验模型有助于对这些病理性改变的理解,也可以用于探索新的治疗及预防策略,甚至应用于这些治疗方法临床前期的测试.

    关键词:
  • 锁骨下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腔内治疗过程中是否需要使用保护装置

    作者:刘向远;恽文伟;张志祥;黄文华;赵进委

    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大动脉病变.由于锁骨下动脉在椎动脉的近心端狭窄或闭塞导致的对侧椎动脉血流被部分盗取供应患侧上肢,进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侧上肢亚急性或慢性缺血等症状[1].随着腔内介入技术及器械的不断发展,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4],但是有关腔内治疗过程中是否需要保护装置,目前存在一定的争论[4~6].

    关键词:
中风与神经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9 10 11 12
2011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5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