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药学学报杂志

药学学报

药学学报杂志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약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2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13-4870
  • 国内刊号: 11-216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药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晓良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药物分子设计的策略:苗头和先导物的品质决定新药的成败

    作者:郭宗儒

    苗头化合物-先导物-候选药物是创制新药的三个重要里程碑,其中候选药物的确定是新药创制的关键环节,将创制过程分成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并且开发阶段所有环节都取决于候选药物的化学结构,所以决定了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的命运.候选药物质量的高低又受制于先导化合物的类药性和苗头化合物的品质,苗头化合物演化成先导物是将新药的研究植根于有研发前景的结构上,先导物的优化是将活性化合物转化成候选药物的过程,是在药效、药代、安全性和物化性质等多维空间中的优化操作.本文结合实例讨论了发现苗头、确定先导物、先导物优化和确定候选药物的策略原则.

  • 泊洛沙姆在药物穿越血脑屏障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张伟;方晓玲

    泊洛沙姆是一种具有药理活性的多功能药用辅料,在药剂学中应用广泛.近年来,研究发现泊洛沙姆可以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帮助药物穿越血脑屏障,抑制血脑屏障上的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等外排泵系统;吸附血浆中的不同载脂蛋白后,通过与血脑屏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使泊洛沙姆包被的纳米粒主动转运入脑;连接各种配体及单克隆抗体等导向性分子,使其通过受体介导的转运进入脑部.本文综述了泊洛沙姆在促进药物穿越血脑屏障的重要作用,对设计脑靶向药物传递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 环脂肽类成分研究进展

    作者:唐金山;高昊;戴毅;洪葵;姚新生

    环脂肽又名脂酰肽,是一类结构新颖的环状肽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肿瘤、抗炎等广泛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环脂肽类成分主要来源于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蓝细菌(Cyanobacterium)、细菌(Bacterium)及放线菌等微生物,其中海洋细菌主要包括芽胞杆菌属(Bacillu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本文拟就近年来环脂肽类成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Kupffer细胞在肝纤维化形成与转归中的作用

    作者:吴俊燏;刘耕陶

    肝纤维化是由于反复肝损伤引起持续性炎症反应、瘢痕组织形成,导致正常组织结构破坏甚至器官衰竭的一类疾病.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均证实,肝脏内慢性长期炎症是导致过量瘢痕形成的主要诱因.在肝损伤期,Kupffer细胞快速激活并释放大量可溶性调节因子(包括过氧化物、细胞因子和蛋白酶等),刺激肝星状细胞增殖、迁移和活化.另一方面,有研究显示,Kupffer细胞还参与肝纤维化转归,其功能可能与调节星状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及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有关.因此,深入研究Kupffer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细胞因子环境下与星状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理解肝纤维形成的病理学过程和肝纤维化转归的生理学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硝克柳胺在大鼠和人肝脏的体外代谢研究

    作者:盛莉;扈金萍;陈晖;李燕

    研究硝克柳胺在大鼠肝微粒体和胞浆中的代谢动力学,鉴定硝克柳胺在大鼠和人肝微粒体中的主要代谢产物及参与代谢的药物代谢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方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和胞浆中硝克柳胺浓度,应用选择性抑制剂鉴定参与硝克柳胺代谢的药物代谢酶类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法分离鉴定硝克柳胺在大鼠和人肝微粒体中的主要代谢产物.硝克柳胺在大鼠和人肝微粒体的主要代谢产物(M1)为硝基还原产物[3-(3′-羧基-4′-羟基苯胺羰基)-6-氨基-7-羟基-8-甲基香豆素],大鼠体内(血浆、尿液、胆汁及肝组织)主要代谢产物与M1一致.硝克柳胺的体外代谢是依赖多个药物代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包括微粒体CYP450还原酶、细胞色素b5还原酶和CYP2C6以及胞浆NAD(P)H脱氢酶和黄嘌呤氧化酶.

  • 探针药物咪哒唑仑有限采样法预测抑制状态大鼠肝脏CYP3A代谢活性的研究

    作者:朱学慧;焦建杰;张才丽;娄建石;刘昌孝

    本研究以细胞色素P450(CYP)3A探针药物咪哒唑仑的系统清除率(CLs)为指标,评价有限采样法(LSS)预测肝脏CYP3A抑制状态的可行性.采用系列剂量的CYP3A选择性抑制剂酮康唑预处理大鼠,静脉注射咪哒唑仑(MDZ)后若干时间点收集血浆样品并检测MDZ浓度,经逐步回归分析和Jack-knife验证建立LSS模型.对经相同处理的另一随机群体进行验证分析,评价该LSS模型方程的准确性和重现性.通过绘制Bland-Altman散点图对由两点(60和90 min)或三点(30、60和90 min,或30、60和120 min)血浆药物浓度建立的LSS预测模型得到的CLs估计值(CLest)与二房室模型拟合值(观察值,CLobs)进行偏差分析并计算95%可信区间,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CLs具有较好的一致性,LSS法预测误差小,特别是两点LSS预测模型更为准确且简便.结果表明:以咪哒唑仑清除率为指标,采用有限采样法评价大鼠肝脏CYP3A抑制状态下的代谢活性是一种准确而简便的方法,为今后推广到临床评价肝脏代谢功能从而制定和调整治疗药物的给药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室证据.

  • 邪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镇痛活性

    作者:郭焕芳;周培岚;宫泽辉;谢蓝

    本文报道了合成天然产物邪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新方法,以7-羟基-8-乙酰基香豆素或取代香豆素为原料,经与丙酮缩合、还原、脱水得到单一的角型三环邪蒿素类化合物.三步反应条件温和,各步收率均80%.12个邪蒿素类衍生物的小鼠醋酸扭体镇痛试验结果表明合成的邪蒿素(4a)和4,8,8-三甲基-9,9-二氢-吡喃[2,3-f]色烯-2,10-二酮(2b)具有明显的镇痛活性,抑制率分别为85%和50%,明显优于或相当于同试验中的对照药阿司匹林.

  • 大叶藤黄中三个新《口山》酮类成分

    作者:钟芳芳;陈玉;宋发军;杨光忠

    为了研究大叶藤黄树皮中<口山>酮类成分,运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法对大叶藤黄树皮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共分离得到3个新<口山>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1,2,5-三羟基-6-甲氧基<口山>酮(1),1,4,6-三羟基-5-甲氧基<口山>酮(2),1,2,7-三羟基-4-(1,1-二甲基烯丙基)<口山>酮(3).

  •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芳氨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炎活性

    作者:牟丽媛;林紫云;刘捷;张启东;朱莉亚;王文杰;聂珍贵;何瑜

    以取代亚苄基丙酮和二级胺盐酸盐经Mannich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抗炎活性的芳氨酮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MS、元素分析或HRMS确证.同时测定了所合成化合物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引起的大鼠胸腔多形核白细胞β-葡糖苷酸酶释放的抑制作用,初步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芳氨酮类(MA)化合物对PAF引起的大鼠胸腔多形核白细胞β-葡糖苷酸酶的释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MA12、MA13、MA18、MA21和MA33的抑制活性较强.提示化合物可通过抑制β-葡糖苷酸酶释放发挥抗炎作用,可能是潜在的PAF受体拮抗剂.

  • 咪唑并[2,1-b][1,3,4]噻二唑及杂环氨曼尼希碱盐酸盐的合成及抗菌活性

    作者:胡国强;侯莉莉;谢松强;黄文龙;张惠斌

    为了进一步优化由噻二唑核稠合的水溶性稠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抗菌活性,本文用2-(4-甲氧苯基)5-氨基-1,3,4-噻二唑(2)与α-氯代-4-氯苯乙酮(3)缩合得6-(4-氯苯基)-2-(4-甲氧苯基)-咪唑并[2,1-b][1,3,4]噻二唑(4),4与取代哌嗪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6-(4-取代哌嗪-1-苯基)-2-(4-甲氧苯基)-咪唑并[2,1-b]-[1,3,4]噻二唑(5),5与杂环氨进行曼尼希反应并与盐酸成盐得目标化合物6-(4-取代哌嗪-1-苯基)-2-(4-甲氧苯基)-5-杂环氨基甲基-咪唑并[2,1-b][1,3,4]噻二唑盐酸盐(1).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评价了15个新化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极性基团的引入,抗菌活性显著提高,提示该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值得进一步研究.

  • 太白乌头中一新的去甲二萜生物碱

    作者:何仰清;马占营;杨谦;姚秉华;高黎明

    为了研究太白乌头(Aconitum taipaicum)根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从该植物的根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去甲二萜生物碱isodelelatine(1)和5个已知生物碱,分别为atisine(2)、delfissinol(3)、liangshanine(4)、hypaconitine(5)和delelatine(6).化合物2-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布洛芬-羟丙基-β-环糊精及布洛芬-β-环糊精微观结构的原子力显微镜表征

    作者:王丽娟;朱照静;车坷科;鞠凤阁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布洛芬-羟丙基-β-环糊精(IBU-HP-β-CyD)及布洛芬-β-环糊精(IBU-β-CyD)微观结构.测定条件为:钨丝探针(力常数0.06 N·m-1),扫描范围10.5 nm×10.5 nm,轻敲模式下成像,室温下逐点采集数据,G3DR软件处理数据.结果表明,β-CyD与HP-β-CyD空穴外径为1.53 nm,布洛芬的苯环直径为0.62 nm,布洛芬的苯环及其疏水基团插入HP-β-CyD与β-CyD空穴,形成1:1的包合物.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相溶解度佐证了AFM测定结果.

  • 酸敏高分子诱导的脂质体膜融合性能研究

    作者:王汝涛;陈涛;王昭;惠民权;傅经国

    本文研究了具有酸敏特性的高分子聚(2-乙基丙烯酸)诱导的脂质体-脂质体及脂质体-细胞膜之间的融合特性.采用脂肪胺修饰的聚(2-乙基丙烯酸)制备酸敏高分子脂质体.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定量测定脂质体间的融合程度,采用粒径仪研究脂质体在发生膜融合时的粒径变化.结果显示,聚(2-乙基丙烯酸)酸敏高分子脂质体有很强的酸敏融合性能.在酸性条件下高分子酸敏脂质体之间可以相互融合,其程度与脂质体表面酸敏高分子聚(2-乙基丙烯酸)的分子质量成正比;高分子酸敏脂质体的酸敏融合性与构成其磷脂膜的磷脂种类有关,另外脂质体膜中加入胆固醇可降低高分子酸敏脂质体的膜融合性能;高分子酸敏脂质体与血红细胞膜影融合;酸敏高分子诱导的脂质体融合会引起脂质体膜通透性的增加.聚(2-乙基丙烯酸)诱导的酸敏高分子脂质体的膜融合特性说明其可用于制备酸敏控释脂质体.

  • 口服布洛芬原位凝胶的制备及其在Beagle犬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武瑞凌;赵春顺;谢静文;易少凌;宋洪涛;何仲贵

    本文设计并制备了口服布洛芬原位凝胶(in situ gel systems for the oral delivery of ibuprofen,IBU-ISG),并对其在Beagle犬上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以去乙酰结冷胶和海藻酸钠为凝胶材料,分别对此两种凝胶材料进行了单因素考察,初步确定了辅料的用量.以成胶前的复合黏度值、体外释放度等参数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处方优化.优化的制剂处方为:1.0%海藻酸钠、0.5%去乙酰结冷胶、0.21%枸橼酸钠和0.056%氯化钙.采用RP-HPLC法测定6只Beagle犬口服IBU-ISG和参比制剂(市售布洛芬混悬液)后不同时间血浆中布洛芬的浓度,所得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1.8±0.6)和(0.4±0.1)h,Cmax分别为(29.2±7.6)和(37.8±2.2)μg·mL-1,T1/2分别为(2.3±0.5)和(2.0±0.9)h,AUC0-t分别为(131.0±38.6)和(117.3±23.1)μg·mL-1·h.结果表明,采用去乙酰结冷胶和海藻酸钠二元骨架制备IBU-ISG可行.

  • 星点设计法优化盐酸小檗碱树脂复合胃黏附给药系统的研究

    作者:陈飞;张悦;刘强;庞茗之;杨星钢;潘卫三

    本文以离子交换树脂(IER)作为载体吸附盐酸小檗碱,通过包衣将其制成胃黏附微囊,并以胃黏附微囊的载药量,胃滞留时间和体外释药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对处方进行优化.考察不同型号载体与不同浓度、温度和pH值的药物溶液对IER载药量的影响;以卡伯姆934与IER的比例(X1)、丙烯酸树脂(Eudragit)与IER的比例(X2)、Eudragit RL与Eudragit RS的比例(X3)为自变量,以制剂累计释放量85%的时间点(Y1)、制剂在大鼠胃体外黏附滞留百分比(Y2)为因变量,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胃黏附包衣处方.优化后载药工艺为在37℃、pH 5左右条件下,用IRP88离子交换树脂对1.0 mg·mL-1盐酸小檗碱溶液载药;优化后的包衣液组成为X1=0.75、X2=0.9、X3=0.6,所得制剂单位质量载药量高,可在300 min左右达到累计释放总量的85%,同时在所设计条件范围内胃黏附作用强.

  • 红海榄叶的化学组成及其生物活性

    作者:杨旭红;李怀标;陈虹;李萍;叶波平

    红树植物是一类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沿海潮间带并受周期性洁水浸淹的木本植物[1].

  • HPLC-MS/MS法测定人体色甘酸钠血浆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徐晓燕;张蕊;袁桂艳;王本杰;刘晓燕;郭瑞臣

    采用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色甘酸钠浓度,进行其滴鼻液和鼻用喷雾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采用高效液相分离系统,流动相为乙酸铵-甲醇(含50%乙腈)(15:85),固定相为AGT VenusilXBP C18(250 mm×4.6 mm ID,5μm)色谱柱.采用质谱检测系统,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级反应监测(MRM)方式,m/z 469→263.1(色甘酸钠),m/z 447.2→327.1(内标,普伐他汀钠).在0.3~20 ng·mL-1色甘酸钠血药浓度呈线性关系,定量限为0.3 ng·mL-1,回收率在94.1%以上,日内日间的RSD均小于14.3%.单剂量给药色甘酸钠鼻用喷雾剂或滴鼻液,其药代动力学参数T1/2分别为(1.82±0.54)和(1.59±0.52)h;Tmax分别为(0.47±0.12)和(0.44±0.15)h;Cmax分别为(9.79±4.66)和(10.88±4.05)ng·mL-1,AUC0-5h分别为(11.52±3.46)和(12.63±4.23)ng·mL-1·h.色甘酸钠鼻用喷雾剂相对生物利用度Fr为(93.6±13.8)%.本法灵敏度高,适用于色甘酸钠治疗药物监测及其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 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十肽化合物LXT-101及Beagle犬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孔爱英;张振清;乔建忠;张帆;周文霞;刘克良;阮金秀

    建立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十肽化合物(LXT-101)的浓度,并应用于Beagle犬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血浆样品采用乙腈直接沉淀蛋白的方法,内标(IS)选用127I-LXT-101,采用ESI-MS/MS二极质谱,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检测.LXT-101的线性范围为0.5~500.0 ng·mL-1(r20.993 0),绝对回收率为85.2%~90.7%,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9%,准确度(RE)在±1.8%之内.血浆中的低检测限(LOQ)为0.5ng·mL-1.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检测出低剂量肌注(im)给药后犬体内的血药浓度,适于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998 01 05 06 07 08 09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