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药学学报杂志

药学学报

药学学报杂志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약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2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13-4870
  • 国内刊号: 11-216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药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晓良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1-(3-酞酰亚胺基-2-氧丁基)-4-取代苯基哌嗪的合成及抗HIV-1逆转录酶活性

    作者:陈昕;王琳;赵知中;陈湘红;张兴权;陈鸿珊

    目的合成新型的非核苷类(双杂环苯基)化合物,并观察其抗HIV1-逆转录酶(HIV1-RT)活性.方法以氮芥盐酸盐为起始原料,与不同取代苯胺反应,得到相应的不同取代的哌嗪盐酸盐,并与1-溴-3-酞酰亚胺基-2-丁酮(4)缩合,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合成11个目标化合物(5~15).经1HNMR,红外和元素分析确定结构.结论经HIV逆转录酶P-66蛋白测定,化合物11,14,10和13有一定抑制HIV1-RT活性,其IC50分别为29.80,35.20,43.77和63.76 μmol*L-1.

  • 胰岛素与脂质体的相互作用

    作者:张烜;齐宪荣;张强

    目的研究胰岛素与脂质体的相互作用.方法用荧光扫描、荧光淬灭、HPLC测定及微量量热方法,对胰岛素脂质体相互作用样品和超速离心、凝胶柱分离样品进行研究.结果胰岛素与脂质体相互作用后,胰岛素的荧光发射峰未发生蓝移,仅强度有所增加,荧光淬灭实验结果与胰岛素溶液基本相同,Ksv之比分别为0.9及0.81,微量量热实验表明为非共价键结合.分离后的样品经HPLC测定,胰岛素与脂质体的结合率只有0.2%,说明胰岛素与脂质体作用属弱吸附方式,未发生插膜(镶嵌);结合量小且强度低.结论胰岛素与脂质体相互作用的数量及程度均较弱,属于弱吸附的范畴.

  • 蝉翼藤茎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杨学东;徐丽珍;杨世林

    目的对蝉翼藤(Securidaca inappendiculata Hassk.)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和中压液相色谱法对蝉翼藤茎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用UV,IR,MS,1D和2D NMR等技术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研究.结果从蝉翼藤茎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蝉翼藤萜酸苷(securiterpenoside),齐墩果酸,古柯邻二酸(p-hydroxytruxinic acid),香豆酸,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尿嘧啶核苷,β-谷甾醇和胡萝卜苷.结论蝉翼藤萜酸苷(securiterpenoside)为新化合物,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静注卡介苗建立免疫性胰岛素抵抗模型

    作者:郭欲晓;罗谋伦;林志彬

    目的建立并考察卡介苗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方法用正糖钳实验方法及其他生化检验方法测定卡介苗每鼠10 mg iv后大鼠血糖、葡萄糖耐量、血清TNF-α、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代谢速率及其他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卡介苗iv后第2,4及8周,动物的葡萄糖耐量均受到损伤,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代谢速率显著下降,血清TNF-α含量升高.结论卡介苗iv可造成稳定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其造模机理可能与升高大鼠血清TNF-α含量有关.

  • 柱前荧光衍生化RP-HPLC测定环维黄杨星D含量

    作者:徐新军;张正行;盛龙生;刘皋林;安登魁

    目的建立环维黄杨星D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环维黄杨星D同异氰酸萘酯反应后,RP-HPLC荧光法测定.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流速:1 mL*min-1;荧光检测激发波长305 nm,发射波长385 nm;柱温35℃.结果衍生化反应重复性好,RSD为1.21%,主峰与相关物质分离良好.结论本法简单、准确,可用于环维黄杨星D及其相关物质含量测定.

  • 雷公藤氯内酯醇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程晓馨;李丰桥;黄敏;王晓民;韩济生

    目的探讨雷公藤氯内酯醇(T4)对帕金森病(PD)大鼠多巴胺(DA)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刀损毁大鼠内侧前脑束(MFB)制备部分损伤性PD模型,应用旋转行为测试行为学改变,HPLC-ECD检测纹状体DA含量,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检测DA神经元的存活率,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损毁侧脑组织中细胞因子含量.结果 T4在较低剂量下(1 μg*kg-1)能够改善安非他明(AMPH)诱发的PD大鼠异常旋转行为,其损伤侧纹状体DA含量和黑质致密部DA神经元存活率均比对照组增加,并能抑制脑内TNF-α和IL-2的异常升高.结论免疫抑制剂T4对PD大鼠具有肯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的发挥与T4抵抗细胞因子在脑内过度升高而产生的毒性作用有关.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汉黄芩素

    作者:杜玥;陈笑艳;杨汉煜;钟大放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汉黄芩素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进行色谱分离,采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使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在正离子条件下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扫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分别为m/z 284.8→m/z 269.5(汉黄芩素)和m/z 254.7→m/z 198.5(葛根黄豆苷元,内标).结果线性范围为0.25~20 ng*mL-1,低定量浓度为0.25 ng*mL-1.以质控样品(QC)计算,在各浓度水平下,此法的批内精密度(RSD)为2.2%~13.1%,批间精密度为5.9%~7.3%;准确度(RE)为-0.3%~1.3%.结论此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大鼠血浆中汉黄芩素浓度测定及临床前药动学研究.

  • 两对非对映体盐和两种氨基酸在二氧化碳近临界区的溶解行为

    作者:高丽红;刘洪来;蔡水洪;柴逸峰;刘荔荔;吴玉田

    目的考察酒石酸-麻黄碱、酒石酸-伪麻黄碱两对非对映体盐、dl-苯丙氨酸、dl-5-羟基-色氨酸在二氧化碳流体中的溶解行为.方法用单通路法、HPCE法.结果温度25~50℃,压力6.32~19.44 MPa,酒石酸-麻黄碱、酒石酸-伪麻黄碱、dl-苯丙氨酸、dl-5-羟基-色氨酸溶解度并不随二氧化碳密度增加而升高;在6.32~7.78 MPa,溶解度随压力变化很大.结论酒石酸-麻黄碱、酒石酸-伪麻黄碱两对非对映体盐的溶解度有差异,非对映体盐、dl-苯丙氨酸、dl-5-羟基-色氨酸溶解行为存在临界异常现象.

  • 褪黑素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晶;郭继东;邢淑华;谷淑玲;戴体俊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T)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开场迷宫测试沙土鼠的定向运动活性的变化.用T迷宫测试沙土鼠的学习及工作记忆能力.光镜下观察缺血后d 7海马CA1区神经元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缺血模型组沙土鼠定向运动活性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学习及工作记忆能力降低.MT可降低沙土鼠的定向运动活性,提高沙土鼠的工作记忆能力;还可显著减轻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病理改变,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MT对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 胰岛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及口服药效学研究

    作者:潘妍;徐晖;赵会英;魏刚;郑俊民

    目的探索可生物降解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粒作为大分子蛋白质类口服给药系统的可能性.方法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胰岛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INS-PLGA-NPs);光子相关光谱法测定了平均粒径;HPLC法测定了胰岛素的包封率;放射免疫法研究了纳米粒的载药方式;考察了INS-PLGA-NPs的体外释放特性;评价了口服给予纳米粒对糖尿病大鼠降血糖作用.结果以1% poloxamer 188为乳化剂制备的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49.6 nm,多分散度为0.09,包封率为42.8%;同时抗体捕捉实验发现纳米粒主要以吸附方式载药;胰岛素的体外释放分为两相;以10u*kg-1的剂量给予该纳米粒,4 h后血糖浓度显著降低(P<0.05),10 h血糖降至低,药理相对生物利用度(10.3±0.8)%.结论 PLGA-NPs可能成为大分子蛋白质药物口服给药的新型载体.

  • 反义FAK寡核苷酸抑制FAK-ERK1/2介导的平滑肌细胞迁移和粘附

    作者:尹航;汪丽蕙;霍勇;彭旭;夏春芳;唐朝枢

    目的研究FAK-ERK1/2信号通路在平滑肌细胞迁移和粘附中的作用及FAK反义寡核苷酸对其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纤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诱导平滑肌细胞迁移和粘附,以免疫沉淀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和细胞外调控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ion kinase,ERK1/2)及其磷酸化的表达量.将FAK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ODNs)经脂质体转染细胞,观察转染后反义ODN对FAK和ERK磷酸化、细胞粘附和迁移的影响.结果 FN在有效诱导平滑肌细胞迁移和粘附时FAK和ERK1/2也呈明显表达,FN 20 蘥*mL-1可使磷酸化处于较高表达量.脂质体可有效地介导ODNs转染.转染后FAK及ERK1/2磷酸化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由活化的FAK和ERK1/2介导的信号转导促进了细胞外基质诱导的SMCs迁移和增殖,反义FAK ODNs可有效地对此进行抑制.

  • 胰岛素脂质混悬液的肺部给药

    作者:江志强;吕剑

    目的研究胰岛素脂质混悬液(insulin lipid suspension,INS-LIP-SP)经正常大鼠肺部给药后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分别以薄膜-超声分散法和逆相蒸发法制备INS-LIP-SP,以sc胰岛素溶液为对照,并同气管滴注胰岛素溶液进行比较,分别计算气管滴注给药后的药理相对生物利用度(f%)和药物相对生物利用度(F%),结合药效学和药动学两方面进行评价.结果以薄膜-超声分散法和逆相蒸发法制备的INS-LIP-SP其脂质颗粒平均粒径和跨距分别为1.91 μm,0.94和2.08 μm,1.28,包封率分别为(16.4±1.6)%和(40±3)%(n=3),肺部给药后f%均达到37%,F%均达到32%,与胰岛素溶液肺部给药后的f%和F%(分别为29%和1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不同包封率的INS-LIP-SP与胰岛素溶液和空白脂质体的物理混合物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NS-LIP-SP肺部给药后可达到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 黄杉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易进海;张国林;李伯刚

    目的研究黄杉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方法分离黄杉化学成分,用波谱技术(IR,UV,MS,1D和2D-NMR)鉴定结构.结果从黄杉树皮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4′-trihydroxy-6-methylflavanone (poriol, I), 3,5,7,3′,4′-pentahydroxyflavonone (quercetin, II), 5,7,3′,5′-tetrahydroxy-6-methylflavanone (III), 5,7,3′,5′-tetrahydroxyflavanone (IV), 3,5,7,3′,5′-pentahydroxyflavanone (V)和5-hydroxy-6-methylchromone-7-O-β-D-glucopyranoside (VI).结论 III,VI为新化合物,所得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关键词: 松科 黄杉 黄酮
  • 西红花酸在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刘同征;钱之玉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西红花酸的浓度.方法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5 μm,4.6 mm×20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75∶24.5∶0.5),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423 nm.结果西红花酸浓度0.49~7.87 μ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6),低检测浓度为0.14 μg*mL-1(S/N=3).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5.2%.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5%.不同时间、不同温度及冻融处理的稳定性考察,RSD分别为7.4%,4.9%和3.3%.结论本法稳定、简单、可靠,可用于西红花酸血药浓度分析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 芍药野生与栽培群体的遗传变异研究

    作者:周红涛;胡世林;郭宝林;冯学锋;阎玉凝;李家实

    目的探讨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野生群体和栽培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与中药材赤芍和白芍道地性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RAPD技术,使用21条随机引物对来自11个产地的43株有代表性的芍药样品进行PCR扩增.结果 (1)芍药在物种水平上的多态位点比率为85.26%,基因多样度为0.166;其中野生群体(77.61%)高于药用栽培群体(54.96%)及观赏栽培群体(61.76%);(2)芍药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29.50%,基因分化系数为0.254;野生与药用群体之间遗传距离远(0.3632),药用与观赏群体之间遗传距离近(0.0973),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P<0.001);(3)从聚类图看,芍药种内大致分为野生与栽培两大类群.在野生群体中来自多伦的芍药单独聚为一类;在药用栽培群体中产于安徽亳州的与产于浙江磐安、缙云的芍药各聚为一类.结论首次揭示了芍药种群的遗传分化,在分子水平上为赤芍和白芍道地性的形成找到依据.鉴于多伦产芍药(赤芍道地药材的主要来源)的种质资源面临灭绝的危险,建议列为濒危种质加以保护.

  • 重组人胸腺素α原体外对IFN-γ,IFN-α及TNF-α的影响

    作者:邱磊;郭葆玉;苗红;道书艳;张冉;袁鹏群;杨旭

    目的体外观察重组人胸腺素α原(prothymosin α,Pro Tα)对几种重要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用脾淋巴细胞、脾巨噬细胞及腹腔巨噬细胞,以ELISA法检测Pro Tα对IFN-γ,IFN-α和TNF-α分泌的影响.结果 1×10-7 mol*L-1 Pro Tα明显促进脾细胞分泌IFN-γ(P<0.05),该浓度的Pro Tα也明显刺激小鼠脾巨噬细胞分泌IFN-α(P<0.01);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Pro Tα能明显刺激IFN-α和TNF-α的分泌(P<0.01).结论 Pro Tα对细胞因子IFN-γ,IFN-α和TNF-α的分泌均有促进作用.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在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中的作用

    作者:项赟;李立军;再帕尔·阿不力孜

    1 引言近年来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可能发展为新药的先导化合物的研究又被重视,由于用传统的分离方法从药用植物及海洋生物中分离纯化非常耗时,因此对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有效部位进行快速分析在药用植物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 蛋白质和多肽药物聚乙二醇化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姜忠义;高蓉;王艳强;孙彦

    20世纪70年代Davis等[1]的开拓性工作,使得聚乙二醇化的蛋白质和多肽在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等诸多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蛋白质或多肽药物被适当地聚乙二醇化后,其主要的生物学功能保持不变,并可获得下述有利性质[2,3]:(1)溶解度提高;(2)免疫原性降低或消除;(3)被水解酶降解的可能性减小;(4)被肾脏清除的速率降低;(5)药物体内分布和动力学行为改变;(6)贮存稳定性提高.因此,蛋白质和多肽药物的聚乙二醇化一直是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聚乙二醇化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综述.

药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998 01 05 06 07 08 09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