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Adverse Drug Reactions Journal 약물부량반응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5734
  • 国内刊号: 11-401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42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育琴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甲硝唑致严重口腔和舌黏膜溃疡

    作者:杨剑辉;陈瑶

    1例37岁女性患者因牙髓炎遵医嘱口服甲硝唑片0.4 g、3次/d,头孢呋辛酯片0.25 g、2次/d.用药3 d后口腔和舌面疼痛并出现溃疡.追问病史得知患者16个月前曾因牙髓炎遵医嘱口服甲硝唑,3 d后出现口腔黏膜溃疡.考虑口腔和舌黏膜溃疡与甲硝唑有关.停用甲硝唑和头孢呋辛酯,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和局部敷用口腔溃疡贴,1周后溃疡基本愈合.

    关键词: 甲硝唑 溃疡
  • 卡非佐米致大量胸腔积液

    作者:周仑

    1例75岁男性患者因多发性骨髓瘤复发接受卡非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方案化疗(卡非佐米30 mg+地塞米松15 mg静脉滴注,第1、2、8、9、15、16天,28 d为1个周期),化疗期间针对合并疾病联合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胺碘酮、呋塞米和螺内酯.化疗第2周期第9天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超声检查示双侧胸腔积液、以右侧为著,X线胸片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积液性质为漏出液,考虑为卡非佐米所致.停用卡非佐米,其他药物继续应用,并加强利尿治疗.11 d后患者呼吸困难消失,超声检查右侧胸腔仅见少许积液,左侧胸腔未见积液.

    关键词: 卡非佐米 胸腔积液
  • 布洛芬缓释胶囊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

    作者:韩健;张莉芸;张改连;许珂;侯睿宏

    1例34岁女性患者因全身肌肉酸困自行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300 mg,1 d后颈部出现弥漫性红斑丘疹,逐渐累及眼、口、鼻、躯干及四肢,并出现发热,当日停药,但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诊断为Stevens-Johnson综合征.经给予糖皮质激素、人丙种球蛋白和对症支持治疗,14 d后症状好转, 30 d后全身皮肤颜色基本恢复正常.

  • 奥氮平致迟发性横纹肌溶解症

    作者:庞佩珊

    1例93岁男性患者因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服用多巴丝肼375 mg/d、盐酸苯海索2 mg/d、盐酸多奈哌齐5 mg/d、奥氮平2.5~5.0 mg/d.期间患者出现双下肢无力,服用奥氮平2年半后,实验室检查:LDH 351 U/L、CK 1425 U/L、Scr 259 μmol/L,不排除奥氮平致横纹肌溶解症.停用奥氮平,予以维生素B65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1次/d;碳酸氢钠0.5 g口服,3次/d.第8天复查,LDH 326 U/L、CK 355 U/L、Scr 63 μmol/L.

    关键词: 横纹肌溶解 奥氮平
  • 厄洛替尼致间质性肺病

    作者:章俊强;徐飞;徐晓玲;周倩倩

    1例60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19外显子缺失突变型小细胞肺癌(T4N3M1b,广泛期)男性患者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靶向治疗(150 mg口服、1次/d).用药28 d后患者感胸闷加重,复查胸部CT示双肺间质性改变,考虑为厄洛替尼所致间质性肺病.停用厄洛替尼并给予甲泼尼龙抗炎和对症支持治疗,但患者症状未缓解,肿瘤进展.停用厄洛替尼后33 d患者死亡.

  • 替格瑞洛致咯血

    作者:叶振;罗富良;马双双;蔡伦;曹胜;童德银

    1例70岁男性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接受替格瑞洛(90 mg口服、2次/d)和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1次/d)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用药第2天患者发现痰中带少许血丝;此后数次出现唾液中带血丝;第42天突发大咯血,咯血量约100 ml.自行停用替格瑞洛.入院后给予吸氧、祛痰、止血等治疗,抗凝治疗调整为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口服、1次/d)与阿司匹林肠溶片(剂量同前)联用.停用替格瑞洛第4天患者咯血量明显减少;第7天咯血停止.

    关键词: 咯血 替格瑞洛
  • 吉非替尼与华法林联用致国际标准化比值升高

    作者:陈刚

    1例70岁男性晚期肺癌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 mg、1次/d.此前患者因瓣膜关闭不全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长期规范服用华法林(2 ~3 mg/d),患者 INR波动在1.5~2.1.服用吉非替尼1个月后,患者INR升至4.4,期间未服用其他药物,考虑INR升高与同时应用华法林和吉非替尼有关.停用吉非替尼,并将华法林减至1.5 mg/d,3 d后INR降至2.9.

  • 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致精神神经症状

    作者:陈凡

    1例23岁男性因急性胃炎静脉滴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 mg,滴注约5 min时,患者突然出现紧张恐惧、躁动不安、静坐不能、四肢肌肉痉挛、肢端皮肤发绀、面色甲床苍白、呼吸困难等症状,血压161/8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01次/min.立即给予吸氧(10 L/min),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 mg、苯海拉明25 mg,静脉滴注地塞米松5mg+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约1 h后,患者躁动、恐惧、四肢肌肉痉挛及皮肤发绀等症状好转,但仍有呕吐,给予奥美拉唑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3 h后,患者呕吐和精神神经症状消失.

  • 氨酚羟考酮片致肝损伤2例

    作者:施洋;许丽珊;曾兆纲;张伟;周海霞;樊登峰

    2例女性患者(例141岁,例261岁)因术后镇痛口服氨酚羟考酮片330 mg、1次/6 h,用药前肝功能均正常.2例患者分别于用药后2和1 d出现肝酶升高(例1:ALT 471 U/L,AST 710 U/L, ALP 114 U/L,γ-GT 222 U/L;例2:ALT 154 U/L,AST 96 U/L,ALP 164 U/L,γ-GT 210 U/L),例1还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2例患者分别于出现肝损伤第2、4天停药,均及时给予保肝治疗(静脉滴注维生素C、维生素B6注射液,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葡醛内酯片和水飞蓟宾胶囊等).例1停用氨酚羟考酮片后20 d复查:ALT 14 U/L,AST 17 U/L,ALT 32 U/L,γ-GT 30 U/L;例2停用氨酚羟考酮片后21 d复查:ALT 23 U/L,AST 26 U/L,ALP 87 U/L,γ-GT 55 U/L.

  • 环丙沙星致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心脏骤停及QT间期延长

    作者:张文娟;罗钧沛;胡月琴

    1例70岁女性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予环丙沙星0.4 g静脉滴注,1次/d.第10天,患者出现低钾血症,血钾2.7 mmol/L,给予补钾治疗;第11天,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心脏骤停,立即予胸外按压,约3 min后患者神志转清,心电监护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按心率校正的QT(QTc)间期为546 ms,血钾3.4 mmol/L,给予补钾治疗;第13天,患者QTc间期561 ms,血钾3.2 mmol/L.不排除环丙沙星致QT间期延长.停用该药.6 d后患者QTc间期460 ms,血钾3.9 mmol/L.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致双眼结膜充血和双下肢水肿

    作者:徐志英;许晓东

    1例68岁男性结肠癌患者行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后,因出现血小板减少,予IL-111.5 mg皮下注射、1次/d.4 d后患者出现双眼结膜充血和颜面部、双下肢水肿.停用IL-11后1 d,患者上述症状减轻.隔日再次予IL-11治疗后上述症状加重.再次停用IL-11,1 d后患者结膜充血、颜面部水肿基本消失,双下肢水肿缓解.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类 水肿
  • 口服苯巴比妥预防儿童热性惊厥致固定型药疹

    作者:汪丙松;王婷;陶虹;方浩;张正勇;罗和平

    1例3岁女性患儿为预防热性惊厥于每次发热初现时口服苯巴比妥20 mg,3次/d.第1次服用该药后约12 h患儿口周出现红色斑疹,第2次用药后约1 h口周与右上肢出现红色斑疹,此后连续3次用药后均出现相同症状,第6次用药后约1 h,出现口周、右上肢和双侧臀部红色斑疹,考虑为苯巴比妥致固定型药疹.停用该药,改用地西泮(1.25 mg口服、3次/d)预防热性惊厥,患儿未再出现药疹.

    关键词: 苯巴比妥 药疹 儿童
  • 妊娠前中断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女性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白玉青;刘敏;易为;胡玉红;周明芳;刘军;蔡晧东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妊娠前中断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08年11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生育的CHB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中断核苷(酸)类药物治疗至少1个月后妊娠者纳入观察组,妊娠期持续替比夫定治疗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妊娠期肝病进展情况、孕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胎儿结局,并记录替比夫定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共265例.观察组94例,年龄21~45岁,平均(29 ± 4)岁;对照组171例,年龄20~43岁,平均(31 ± 4)岁.首次孕检时观察组患者中HBeAg阳性、ALT异常、HBV DNA>1×105IU/ml者占比和全组患者ALT中位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1.9%(77/94)比70.2%(120/171),P=0.036;40.4%(38/94)比9.4%(16/171),P<0.001;83.0%(78/94)比3.5%(6/171),P<0.001;78 U/L比15 U/L,P<0.001].妊娠期间,观察组94例患者中有26例出现肝病进展,25例入院治疗,1例发生肝衰竭致胎儿早产后死亡,1例发展为肝癌,60例在妊娠12~33周再次开始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治疗.对照组171例患中仅1例因替比夫定耐药出现肝病加重而入院,改用替诺福韦酯治疗后好转.2组患者孕产期糖尿病、妊娠胆汁淤积症、中/重度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胎儿结局除了观察组新生儿胎龄小于对照组[(38.4 ± 1.7)周比(38.8 ± 1.2)周,t =2.352,P=0.019]外,出生缺陷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和早产儿/低体重儿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中各有1例发生替比夫定相关不良反应,分别为血清CK水平升高和周围神经病.结论 接受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CHB患者在未达到停药标准时中断治疗,妊娠期间有肝病进展的风险.未发现妊娠期应用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导致孕产期并发症增加或胎儿异常.

  • 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用不同抗血小板方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作者:刘佳;张晶

    目的 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疗法(DAPT)治疗满1年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不同抗血小板方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行PCI且术后接受DAPT治疗满1年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性别、年龄、原发心血管疾病、合并疾病、既往PCI史、是否吸烟以及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情况.根据后续抗血小板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DAPT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次/d+氯吡格雷75 mg、1次/d或替格瑞洛90 mg、2次/d)和阿司匹林组(仅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次/d),治疗均持续6个月.通过电话和门诊复诊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比较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DAPT组纳入患者75例,阿司匹林组71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ACS类型分布和既往有PCI史者、吸烟者、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者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APT组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者占比均高于阿司匹林组(均 P<0.05).DAPT组1例停用氯吡格雷,2例失访,随访率96.0%(72/75);阿司匹林组2例失访,随访率97.2%(69/71).随访期满时,DAPT组心血管事件和严重心血管事件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7.8%(20/72)和9.7%(7/72),阿司匹林组分别为27.5%(19/69)和13.0%(9/69);DAPT组出血事件和严重出血事件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2.2%(16/72)和11.1%(8/72),阿司匹林组分别为26.1%(18/69)和4.3%(3/6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PCI术后接受DAPT治疗1年内未出现严重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的ACS患者延长DAPT疗程未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也未明显增加出血风险,可以考虑单用阿司匹林进行后续抗血小板治疗.

  • 基于药物不良反应数据分析10种常用抗感染药物的相同通用名药物安全性的差异

    作者:田野;张慕禹;韩晟;管晓东;邹武捷;商金鑫;史录文

    目的 探讨不同厂家生产的相同通用名抗感染药物间可能存在的安全性差异. 方法 检索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自发报告系统,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到的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莫西沙星、克林霉素、头孢呋辛、依替米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奥硝唑等10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记录不良反应报告份数、不良反应类型、致不良反应的可疑药物及相应的生产厂家.应用报告比值比(ROR)法检测不良反应信号数量,根据信号数量及对应的不良反应类型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结果 共收集到10种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18366份,居前5位的不良反应类型依次为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7644份)、胃肠系统疾病(2505份)、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反应(1761份)、神经系统疾病(1592份)和免疫系统疾病(1254份),占10种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总份数的80.3%(14756/18366).导致这5类不良反应的药物主要为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莫西沙星、克林霉素、头孢呋辛、依替米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奥硝唑经ROR法检出的不良反应信号分别为17、20、1、23、9、9、20、5、1和9个,涉及不良反应种类分别为12、13、1、12、6、8、10、5、1和8种,涉及生产厂家分别为9、13、1、14、6、9、11、5、1和9个. 结论 不同厂家生产的相同通用名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信号数量及类型存在差异,提示其安全性存在差异.

  •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分析

    作者:褚燕琦;刘琛;姜佳琪;裴彤;王之舟;闫素英

    目的 了解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 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确诊4例和国内文献报道1例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致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 5例患者年龄为19~49岁,平均(37 ± 12)岁;1例超重;用药原因分别为功能性子宫出血(3例)、月经失调(1例)和避孕(1例),剂量为1片、1次/d(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连续服用21 d,停7 d,再开始下一个周期用药),其中1例发病前过量服药(8片);发病时服药时间为27 d~5年(27、50 d和2、3、5年);起病均有头痛(3例为剧烈全头部疼痛),4例出现意识障碍,3例伴有恶心、呕吐,1例出现继发性癫痫.5例Naranjo评分均≥7分,即去氧孕烯炔雌醇与CVST的关联性评价结果为很可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4例患者住院时间为10~40 d,经颅内静脉窦碎栓、拉栓和抗凝治疗,出院时完全康复1例,遗留肢体运动障碍1例,遗留构音障碍1例,由昏迷转为昏睡状态1例(可自主睁眼).文献报道1例患者住院时间为30 d,经内科抗凝治疗后康复. 结论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所致CVST初始症状无特异性,用药后出现头痛者须警惕CVST,应进行相关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及时停药并接受治疗者预后较好.

  • 贝伐珠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宁刚;王育生;李秀秀;宋雪峰;温璐

    目的 总结贝伐珠单抗(Bev)与不同化疗药物联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特点. 方法 收集2010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接受Bev联合化疗治疗的晚期结直肠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治疗方案、Bev用药时间、患者化疗药相关和Bev相关不良反应的类型、分级、用药至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和转归. 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共83例,男性39例,女性44例;<65岁58例,≥65岁25例;结肠癌43例,直肠癌40例;采用Bev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者45例(化疗采用mFOLFOX、FOLFIRI、氟尿嘧啶类单药方案者各18、22、5例);采用Bev联合化疗二线治疗者38例(化疗采用mFOLFOX、FOLFIRI、氟尿嘧啶类单药方案者各9、19、10例).83例患者中71例发生化疗药相关不良反应152例次,31例发生Bev相关不良反应31例次,化疗药相关和Bev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5%和37.3%,在不良反应总例次中的占比分别为83.1%(152/183)和16.9%(31/183).化疗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排在前5位者依次为骨髓抑制(59.0%,49/83)、恶心呕吐(51.8%,43/83)、乏力(19.3%,16/83)、末梢神经炎(15.7%,13/83)和肝功能异常(10.8%,9/83);1、2、3、4级不良反应分别占28.2%(20/71)、36.6%(26/71)、23.9%(17/71)和11.3%(8/71).Bev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者为高血压(13.3%,11/83),以下依次为出血(12.0%,10/83)、血栓形成(6.0%,5/83)、肠穿孔(2.4%,2/83)、蛋白尿(2.4%,2/83)及伤口愈合综合征(1.2%,1/83);1、2、3、4级不良反应分别占58.1%(18/31)、19.4%(6/31)、16.1%(5/31)、6.5%(2/31).化疗药相关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后1~115 d,≤3个月者占73.2%(52/71);Bev相关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后5~130 d,≤3个月者占87.1%(27/31).以不同性别、年龄(<65岁和≥65岁)、使用时机(一线或二线)、使用Bev的累积量(≤6个周期和>6个周期)、与不同化疗方案联合(mFOLFOX、FOLFIRI、氟尿嘧啶类单药)等临床特征进行分层分析,不同临床特征组的化疗药及BEV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ev与mFOLFOX、FOLFIRI方案联合时发生3~4级化疗药相关不良反应比例高于Bev联合氟尿嘧啶类单药方案(P<0.05),其余各临床特征组的化疗药及 Bev相关不良反应的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Bev联合不同化疗药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导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化疗药相关不良反应;化疗药相关和Bev相关不良反应均以1~2级居多,安全性较好.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未成年住院患者肝功能异常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邹乐;尹桃;黄仕琴;朱樱

    目的 了解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未成年住院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且治疗前肝功能正常的未成年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一般情况、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用药情况、联用药物情况、临床疗效和肝功能情况等,分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肝功能异常特别是严重肝损害的影响因素. 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为143例,男性86例,女性57例;年龄<1岁者61例,1~3岁9例,4~10岁6例,11~18岁67例,中位年龄9岁.143例患者住院期间共有176例次感染,感染类型以下呼吸道感染、脓毒症和败血症居多.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均为静脉滴注给药,日剂量不变情况下给药频率为1次/6 h者30例(21.0%),1次/8 h者79例(55.2%),1次/12 h者31例(21.7%),1次/d者3例(2.1%).85例患者联用了可致肝功能异常药物(万古霉素、伏立康唑、氟康唑、阿奇霉素).143例患者中出现肝功能异常者59例(41.3%),肝损害者24例(16.8%),严重肝损害者11例(7.7%),有34例肝功能异常患者在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期间联用了可致肝功能异常药物.患者性别、年龄、是否患恶性肿瘤,是否患急性全身性感染、日剂量不变情况下给药频率、是否联用可致肝功能异常药物以及是否预先应用护肝药物等因素均与肝功能异常的发生无相关性(均P>0.05);但<1岁与11~18岁患者严重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0%(11/61)比0(0/67),P<0.001],患与未患恶性肿瘤患者严重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46)比11.3%(11/97),P<0.01],给药频率为1次/6 h和1次/d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30)比1/3,P=0.001]. 结论 未成年住院患者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后易发生肝功能异常,年龄<1岁和单次给药剂量高者可能更容易发生严重肝损害.

  •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期抗凝药物的安全应用

    作者:丁征;王莹;陈星伟;莎兰;郑英丽

    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所面临的一个特殊问题是抗凝治疗.口服抗凝药物用于瓣膜病抗栓治疗疗效确切,但该类药物可透过胎盘导致胎儿畸形,尤其是华法林日剂量过大或在妊娠期6~12周使用该药时致畸风险更大;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不透过胎盘,但用于瓣膜病的抗栓作用不如华法林,这些矛盾使得妊娠期的抗凝治疗更加复杂.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推荐,对于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者,应根据妊娠不同时期采取个体化治疗,大程度减少抗凝治疗对孕妇和胎儿安全的影响.

  • 关注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安全

    作者:冯欣;盖迪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年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指出,全球低收入国家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42%,中等收入国家为5.57%,高收入国家为4.72%[1].美国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2],我国该数据约为5.6%[1].因妇女在妊娠期会产生生理、心理改变并且围产期全程会经历数次季节交替,同时许多慢性疾病如癫痫、高血压及糖尿病不能中断治疗,备孕及妊娠期难免需要使用到药物.美国每年600万妊娠妇女中约60%会在妊娠期及哺乳期服用3 ~5种药物[3],约64%的孕妇至少服用1种处方药物[4].药物进入体内后会同时作用于通过胎盘联系的母亲和胎儿,对母体起到治疗作用的同时,部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影响胎儿发育甚至造成胎儿畸形及流产.

    关键词:
  •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致窦性心动过缓

    作者:张慧杰;汤绍辉

    1例51岁女性患者因急性胃肠炎、肺炎静脉滴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0.4 g,1次/d.用药第10天,患者出现头晕、胸闷、心悸,脉搏45次/min,心率47次/min,血压105/56 mmHg(1 mmHg=0.133 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考虑与左氧氟沙星有关.给予低流量吸氧,并予异丙肾上腺素1 mg静脉滴注.1 h后,患者脉搏65次/min,心率67次/min,血压120/76 mmHg,头晕缓解,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医生口述停用左氧氟沙星,但未纪录在病历中.次日,再次给患者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4g,5h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3次/min.经采用与前一日相同治疗措施后,患者恢复.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用药错误防范指导原则

    作者: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是在符合GMP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经过药师审核的处方或医嘱,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和/或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全静脉营养液、静脉用危害药物和抗菌药物等静脉药物的混合调配,为临床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提供服务的机构或部门[1].

    关键词:
  • 2011版ISMP医院用药安全自我评估标准(中文版)

    作者: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安全用药组;张青霞;闫素英;姜德春;邱雨婕;白向荣;邵晨;王威;唐静;苏甦;王之舟;赵程程;王彦改;刘彤;吕鲜艳;张郃;白金;王晓萌;郭呴

    《2011 版ISMP 医院用药安全自我评估标准》的目的· 提高对安全的医院用药系统显著特点的认识· 在2011 年为医院努力提高用药安全创建一个新的起点· 评估在过去10 年中我国(美国)在用药安全方面的进步.

    关键词:
  • 老年人处方遗漏筛查工具第2版(中文版)

    作者:侯凯旋;邢晓璇;闫素英

    除非老年患者处于临终状态,需要姑息治疗,否则应该考虑应用下列没有恰当临床原因而被遗漏的药物,假定处方者在向老年患者推荐这些药物治疗之前已经明确了解这些药物治疗的所有禁忌证.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