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Adverse Drug Reactions Journal 약물부량반응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5734
  • 国内刊号: 11-401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42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育琴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索非布韦与达卡他韦联用致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急性肾损伤

    作者:王文娟;郑俊福;丁惠国

    1例62岁女性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索非布韦(400 mg口服,1次/d)和达卡他韦(60 mg口服,1次/d)治疗.服药18周后,患者出现双下肢水肿;20周后出现颜面部水肿,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酐 91 μmol/L,eGFR 54 ml/(min·1.73 m2),血清β2微球蛋白 4.42 mg/L,24 h尿蛋白定量0.394 g.给予保肝、利尿等治疗,继续原剂量服用索非布韦和达卡他韦.8 d后患者颜面及下肢水肿加重伴少尿,血清肌酐 124 μmol/L,eGFR 37 ml/(min·1.73 m2),血清β2微球蛋白5.06 mg/L.给予人血白蛋白静脉滴注.约2周后,血清肌酐升至220 μmol/L,eGFR降至19 ml/(min·1.73 m2),24 h尿蛋白定量0.417 g.诊断为急性肾损伤.停用索非布韦、达卡他韦,给予特利加压素1 mg静脉滴注,1次/12 h.停用索非布韦、达卡他韦3 d后患者颜面部水肿基本消退,下肢水肿明显消退,血清肌酐97 μmol/L,eGFR 50 ml/(min·1.73 m2),24 h尿蛋白定量0.398 g;8周后双下肢水肿完全消退,血清肌酐64 μmol/L,eGFR 85 ml/(min·1.73 m2).

  • 安乃近致横纹肌溶解症

    作者:康颖;韩青;齐颖;王立

    1例82岁女性患者因右上腹痛自服安乃近0.5 g,约30 min后出现全身肌肉酸痛,伴乏力、尿量减少,尿呈红葡萄酒色.次日实验室检查示血清CK 4 672 U/L,CK-MB 107 U/L,Scr 232 μmol/L,ALT 297 U/L,AST 432 U/L,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2.1 μg/L,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10 779 ng/L.予适当补液、保肝等对症治疗,2 d后患者肌痛症状明显减轻,尿量尿色恢复正常,CK 578 U/L,CK-MB 16 U/L,Scr 87 μmol/L,ALT 99 U/L,AST 59 U/L,cTnⅠ 0.157 μg/L,NT-proBNP 1 975 ng/L.

    关键词: 安乃近 横纹肌溶解
  • 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上颌骨坏死

    作者:李雪;张萍;齐海梅

    1例59岁男性患者因食管癌骨转移给予唑来膦酸4 mg静脉滴注、1次/月.用药11次后患者出现牙龈脓肿,停用唑来膦酸,行口内脓肿切开引流术、脓肿冲洗及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其后改用帕米膦酸二钠80 mg静脉滴注、1次/月,共用药8次.末次给药后1个月患者于拔牙后出现局部创口溢脓、疼痛,间断发热,可见暴露骨面和瘘管形成.停用帕米膦酸二钠,行右上颌骨感染病灶清除术及骨隆突修整术,并给予全身和局部抗感染治疗,4个月后创面愈合.考虑为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上颌骨坏死.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与骨瓜提取物和鲑鱼降钙素联用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作者:张蕾;谢诚

    1例68岁男性患者因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肌内注射鲑鱼降钙素50 U、1次/d,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40 mg、1次/d,骨瓜提取物50 mg、1次/d.用药第8天,肌内注射鲑鱼降钙素后继续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滴注约30 min时,患者背部出现红疹,立即停止滴注该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之后继续静脉滴注骨瓜提取物.用药第9天,患者皮疹加重,当日停用所有药物.停药第6天,患者出现发热伴全身大面积疱疹并溃破,诊断为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给予物理降温、糖皮质激素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和皮肤创面处理等对症治疗.停药第37天,患者皮肤症状改善.

  •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致快速型房颤

    作者:薛鸿林;吴京宇;杨丽娜;费燕

    1例45岁男性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服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500 mg、1次/d.用药第19 天,患者出现下腹间歇性疼痛、恶心、呕吐、纳差、乏力、轻度心悸、胸闷;第 33天,心悸、胸闷加重并出现气喘、发热;第37天出现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症状, CRP 88 mg/L,血钙1.98 mmol/L,血钾3.3 mmol/L,CK 27.5 U/L,α-羟丁酸脱氢酶231 U/L,心肌肌钙蛋白Ⅰ<0.02 μg/L,B型钠尿肽56 ng/L.诊断为快速型房颤,考虑与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有关.停用该药,给予吸氧、平喘、利尿、强心、转复心律等治疗,并持续进行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停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第5天,患者胸痛缓解,未再出现心悸、胸闷、气喘,体温36.8 ℃,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85~100次/min,心律齐.停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第6天,患者无不适感觉,血钾3.8 mmol/L,血钙2.11 mmol/L.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阿帕替尼
  • 止嗽立效丸致长期服用华法林患者皮下出血

    作者:余文军;邱翠婷;申楠;张全储;李娜

    1例68岁女性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规律服用华法林钠片(10.5 mg/周、共6周,12 mg/周、共3周),服药期间INR稳定达标.用药第10周患者因咳嗽自行服用止嗽立效丸12 g/d,第4天右小腿前侧出现多发瘀斑,INR为6.46.停用华法林钠片,继续服用止嗽立效丸,3 d后皮肤瘀斑明显吸收,INR降至2.96.停用止嗽立效丸,继续服用华法林钠片12 mg/周,5 d后右小腿前侧瘀斑完全消失,INR为2.24.

  • 甲巯咪唑致皮疹及关节炎综合征

    作者:肖彦革;张倩影;汤智慧

    1例13岁女性患儿因甲状腺功能亢进服用甲巯咪唑10 mg、3次/d,10 d后调整剂量为15 mg、1次/d.用药第18天,患儿大腿及背部出现大片高出皮肤表面的红色皮疹伴瘙痒,给予对症治疗,4 d后皮疹消退.用药第22天,患儿出现多处关节疼痛,呈游走性,阵发性加剧,伴全身多处风团样皮疹.第29天停用甲巯咪唑.停药后6 d多关节痛加重,实验室检查示ESR 69 mm/1 h,IL-6 26.2 ng/L,CRP 41.2 mg/L,类风湿因子<9.69 U/ml,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抗核抗体(ANA)1 ∶ 640阳性(均质颗粒),考虑为甲巯咪唑所致皮疹和关节炎综合征.给予氯雷他定分散片10 mg口服、1次/d,布洛芬混悬液20 ml口服、3次/d.对症治疗13 d,患儿关节疼痛明显减轻,ESR降至28 mm/1 h,CRP 12.8 mg/L,停用氯雷他定和布洛芬.停药后5 d皮患儿皮疹完全消退;1周后关节疼痛完全缓解;40 d复查,ESR 5 mm/1 h,ANCA阴性.

  • 儿童丙戊酸钠相关高血氨脑病临床分析

    作者:李琼;杨萍

    目的 探讨儿童丙戊酸钠(VPA)相关高血氨脑病(VHE)的临床特点. 方法 检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病案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收集2006年7月至2015年7月诊断为VHE、年龄≤16岁所有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指标为VHE临床表现,治疗措施,治疗前后VPA血药浓度、血氨水平,心电图、视频脑电图和头部CT检查结果,以及临床转归. 结果 纳入分析的VHE患儿共12例,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10~15岁;原发疾病为癫痫者5例、双相情感障碍4例、胶质瘤2例、病毒性脑炎1例;VPA用药剂量为22~28 mg/kg;7例首次使用VPA;4例单用VPA,8例联用其他抗癫痫药;误诊为脑出血4例,脑水肿2例.12例患儿均表现为意识障碍、嗜睡,有7例发展至昏迷;6例在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症状前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4例出现扑翼样震颤,3例出现烦躁、激越,2例出现共济失调,1例癫痫发作频繁;实验室检查示12例患儿血氨水平均升高,为85~219 μmol/L,平均(143±47)μmol/L;7例VPA血药浓度高于参考值上限,为102~125 mg/L.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示12例均为δ波、θ波为主的弥漫性慢波.出现VHE症状后,7例停用VAP,5例VAP剂量减半,并给予降氨、降颅压等对症治疗.所有患儿治疗1~5 d临床症状完全缓解,血氨水平降至26~66 μmol/L;7 d后VPA血药浓度为30~63 mg/L,视频脑电图节律恢复为 α波. 结论 儿童VHE易误诊,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模糊、嗜睡、昏迷、共济失调、扑翼样震颤和癫痫发作频率增加,部分患儿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症状前有消化道症状,血氨水平升高不明显.停药、减量、降氨、降颅压及对症处理后预后良好.

  • 基于医疗大数据开展儿童用药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可行性研究:中国17家儿童医院信息系统现状调查

    作者:尉耘翠;杨羽;胥洋;蔡婷;聂晓璐;刘亦韦;彭晓霞;詹思延;王晓玲;贾露露

    目的 探讨基于医疗大数据开展儿童用药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6年5至7月对北京儿童医院集团所属17家儿童医院进行了医院信息系统问卷调查.调查问卷根据开展儿童用药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所需变量设计,共146个问题,涉及数据库特征、变量信息计算机化程度(涉及21个变量)、变量信息结构化程度(涉及39个变量)、数据类型、数据编码情况、信息系统链接及共享意愿等6部分内容.对回收的问卷采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 结果 在有效回收期内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17家儿童医院中三级甲等医院14家,三级乙等医院3家.信息系统数据库使用起始日期从1999年到2014年,截至问卷回收日期,信息系统数据库共存储约6 000万患儿的医疗信息.用于评价计算机化程度的21个变量信息在所有科室均实现计算机化的医院有10家;在半数以上科室实现计算机化的医院有2家.用于评价数据结构化程度的39个变量信息中,有10个变量在17家医院均为结构化数据,23个变量在10~16家医院为结构化数据,6个变量在2~6家医院为结构化数据.数据类型和编码情况差异较大,数据编码多以院内标准为主.17家医院中10家医院可通过统一编号对"患者基本信息""用药信息""诊断信息"和"实验室信息"等4类核心变量信息模块实现全部相互链接,7家医院可实现部分相互链接;12家医院对共享"脱敏"后数据开展儿童用药上市后安全性研究表示支持. 结论 多数儿童医院具备整合各模块数据形成数据链的客观能力和意愿,基于医疗大数据开展儿童药物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基础.但结构化水平和编码情况差异较大,需进一步完善医疗数据标准化建设.

  • 培门冬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丹妮;丁雯雯;魏平平;张磊;梁卉

    目的 探讨培门冬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住院期间接受培门冬酶治疗ALL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均在诱导缓解治疗达完全缓解后接受培门冬酶治疗.主要分析指标为应用培门冬酶前及应用后第5、10、15、20、25天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出血和血栓发生情况,以及出现凝血功能异常患儿的临床转归. 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儿共30例,应用培门冬酶治疗共69例次,其中30例(100%)在68例次(98.6%)用药后检测到凝血指标异常,其中仅APTT异常1例(3.3%)4例次(5.8%),仅FIB异常5例(16.7%)19例次(27.5%),APTT和FIB均异常19例(63.3%)40例次(58.0%),APTT、FIB和PT均异常5例(16.7%)5例次(7.2%).APTT及FIB异常多在用药后第5天即出现,分别为35和54例次;PT异常均出现在用药后第10天.30例患儿用药前及用药后第5、10、15天APTT分别为(37±4)、(51±7)、(55±11)和(46±11)s(F=41.31, P<0.01),FIB水平分别为(2.6±0.5)、(1.1±0.3)、(0.9±0.4)和(1.5±0.8)g/L (F=125.31,P<0.01),不同时点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儿均未出现出血和血栓,未因凝血异常影响化疗进度. 结论 ALL儿童应用培门冬酶后可出现APTT延长和FIB水平下降,程度多不严重,未导致出血和血栓.

  •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王丽君;孙娜;刘慧;李小青;战寒秋

    目的 分析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09年3月至2016年3月因甲型H1N1流感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并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儿童组(年龄≤14岁)和成年组(年龄18~60岁),比较2组患者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349例.儿童组159例,男性87例,女性72例;年龄10个月~14岁,平均(7±4)岁;重症病例18例(11.3%).成年组190例,男性117例,女性73例;年龄18~60岁,平均(32±12)岁;重症病例19例(10.0%).2组轻症患者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重症患者发热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成年组重症患者[(2.3±1.3)d比(5.2±5.3)d,(6.8±4.4)d比(12.7±8.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儿童组和成年组的有效率分别是100.0%(159/159)和99.5%(189/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9,P>0.05).儿童组磷酸奥司他韦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成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8/159)比3.7%(7/190),χ2=0.382,P>0.05]. 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甲型H1N1流感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较为安全.

  • 茚达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夏宁;冯志红;魏兵;聂秀红

    目的 对茚达特罗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 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收集应用茚达特罗治疗稳定期COPD的RCT(截至2016年11月1日).采用Jadad评分系统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用RR及其95%CI表示. 结果 共10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其Jadad评分为3~5分,均为高质量文献.10项RCT共纳入患者7 315例,茚达特罗组4 439例,安慰剂组2 87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茚达特罗组COPD急性加重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6%(914/4 439)比22.4%(643/2 876),RR=0.85,95%CI:0.77~0.92,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茚达特罗150 μg、1次/d 组和600 μg、1次/d 组COPD急性加重发生率均低于安慰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4%(384/1 878)比22.2%(359/1 617),RR=0.84,95%CI:0.74~0.95,P<0.01;27.5%(117/425)比34.7%(150/432),RR=0.79,95%CI:0.65~0.97,P=0.02)].茚达特罗组COPD严重急性加重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103/4 439)比2.9%(84/2 876),RR=0.72,95%CI:0.54~0.96,P=0.0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茚达特罗600 μg、1次/d 组COPD严重急性加重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4/425)比3.9%(17/432),RR=0.24,95%CI:0.08~0.7,P<0.01].茚达特罗组总病死率低于安慰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5%(8/3 164)比0.58%(11/1 906),RR=0.48,95%CI:0.20~1.14,P=0.10];心血管事件所致病死率低于安慰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2%(7/3 164)比0.42%(8/1 906),RR=0.56,95%CI:0.22~1.42,P=0.22];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病死率低于安慰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2%(2/1 668)比0.20%(2/999),RR=0.65,95%CI:0.13~3.31,P=0.61]. 敏感性分析显示本研究结果稳定,不受单一研究结果的影响.结论 茚达特罗治疗稳定期COPD有效且较安全.

  • 伊曲康唑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作者:张寒钰;谢苗荣;王国兴

    目的 评价伊曲康唑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检索北京友谊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急诊科收治的年龄≥80岁(高龄组)或40~60岁(中年组)AE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接受伊曲康唑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药方案为第1、2天伊曲康唑200 mg、1次/12 h静脉滴注,之后200 mg、1次/d 静脉滴注,至留观结束或改为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巩固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真菌清除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32例,高龄组60例,中年组72例.高龄组静脉应用伊曲康唑时间平均为(19±5)d,中年组为(1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均同时接受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药物抗感染、二羟丙茶碱等药物平喘和盐酸氨溴索等药物祛痰等对症治疗.痰培养结果示高龄组60例患者中念珠菌感染35例(58.3%),曲霉菌感染25例(41.7%);中年组72例患者中念珠菌感染48例(66.7%),曲霉菌感染24例(33.3%).伊曲康唑静脉用药结束时,2组患者体温、WBC、中性粒细胞占比均低于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咳嗽、喘息、肺部啰音者占比均较用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龄组临床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分别为78.3%(47/60)和75.0%(45/60),中年组均为80.6%(58/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年组和高龄组各有1例患者分别在静脉滴注伊曲康唑第5、10天出现消化道反应,对症治疗2、7 d后不良反应发生消失. 结论 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高龄AE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疗效肯定,且较安全.

  • 华法林药物效应与汉族高龄老年患者VKORC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彦;马清;邢云利;陈颖;赵真;王梦然;肖瑶;窦丽阳;张健

    目的 探讨华法林药物效应与汉族高龄老年患者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1(VKORC1)-1639 G/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2009年8月至2016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期间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INR达稳态、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将入选患者分为高龄老年组和低龄老年组.记录首次华法林给药剂量、华法林应用首日至INR达稳态的时间(定义为治疗初期)和华法林稳定剂量,观察患者治疗初期出血和栓塞的发生情况.于INR达稳态后检测患者VKORC1-1639 G/A基因型,并进行华法林药物效应和治疗初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结果 入选患者322例,其中房颤300例,肺栓塞22例.高龄老年组200例,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年龄75~96岁,平均(83±7)岁;低龄老年组122例,男性68例,女性54例;年龄60~<75岁,平均(67±8)岁.VKORC1-1639基因型为AA型者256例(79.5%),男性150例,女性106例;AG型62例(19.3%),男性26例,女性36例;GG型4例(1.2%),男性2例,女性2例;基因型分布符合遗传平衡定律.高龄老年组与低龄老年组患者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AG+GG型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明显高于AA型患者[(2.90±1.39)mg比(2.00±1.14)mg,t=5.39,P<0.01];相同基因型中,高龄老年组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明显低于低龄老年组患者[AA型:(1.62±1.24)mg比(2.58±0.98)mg,t=6.68,P<0.01;AG+GG型:(2.43±0.55)mg比(3.36±1.52)mg,t=3.97,P<0.01].AG+GG型患者应用华法林后INR达稳态的时间长于AA型患者[(18.9±2.8)d比(11.2±2.5)d,t=4.28,P=0.01]. 结论 华法林稳定剂量与年龄和VKORC1-1639基因多态性有关.对于汉族高龄老年患者,根据VKORC1-1639基因型检测结果调整华法林剂量有一定临床意义.

  • 吲哚美辛栓致迟发型过敏性休克和药疹

    作者:李月阳;王妍;赵宏伟;张四喜

    1例81岁女性患者因发热在30 h内3次应用吲哚美辛栓(第1次经医师同意,第2、3次为自行使用),每次1枚,每枚100 mg.首次使用吲哚美辛栓后40 h、末次使用该栓剂后10 h,患者出现大汗淋漓、呼吸困难、恶心、口唇发绀、抽搐、意识丧失、呼之不应、血压降低等休克症状,全身出现大小不等红斑及斑丘疹伴瘙痒.考虑为吲哚美辛栓致迟发型过敏性休克和药疹.立即给予吸氧、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葡糖糖酸钙1.0 g+维生素C注射液2.0 g入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约1 h后休克症状缓解.停用吲哚美辛栓并继续给予抗过敏治疗,6 d后患者皮肤红斑及斑丘疹基本消失.

  •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II)致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和多系统损伤

    作者:曲桑卓玛;尼玛次仁;刘俊杰;乔晋

    1例48岁女性患者因受凉后全身疼痛自行口服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II)3片,约4 h后躯干部出现皮疹伴瘙痒;4 d后全身皮肤出现肿胀及溃烂伴发热;5 d后口腔黏膜大面积糜烂,颜面部、躯干及四肢散在片状红斑和松弛性水疱,部分表皮剥脱,尼氏征阳性.实验室检查:WBC 8.1×109/L,中性粒细胞0.76,PLT 45×109/L,RBC 6.51×1012/L,ALT 161 U/L,AST 155 U/L,蛋白总量45 g/L,白蛋白28 g/L,球蛋白17 g/L.诊断为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血小板减少症,药物性肝损伤.给予氯雷他定10 mg口服,1次/d;10%葡萄糖酸钙20 ml静脉注射,1次/d;地塞米松15 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第5天,患者皮损减轻,地塞米松减量至10 mg静脉滴注,1次/d,给予头孢他啶2.0 g静脉滴注,2次/d.治疗第8天,患者口腔黏膜糜烂消除,皮肤红肿渐消退,体温正常.实验室复查:PLT 225×109/L,ALT 92 U/L,AST 45 U/L.

  • 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用药错误防范指导原则

    作者:

    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均属于特殊人群,二者用药风险大于一般人群,但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许多患者仍需使用药物治疗.美国研究显示,在妊娠期使用处方药是普遍存在的,有44%~99%的妇女在妊娠期间使用处方药[1],其中近45%的妊娠期患者使用过植物药[2].妊娠期患者药代动力学特征有明显改变,在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与一般人群存在显著差异[3-4],同时部分药物会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关键词:
  • 关注儿童用药的安全性问题

    作者:蔡晧东

    根据2014-2015年世界人口统计结果,儿童占世界总人口的26%,全球14岁以下儿童总数已超过19亿,我国儿童达2.3亿[1-2].2016年,我国实施全面开放二胎的计划生育政策,儿童数量将会明显增多.婴幼儿和儿童的免疫力尚不健全,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容易患病或受到意外伤害,接受治疗和用药的机会多于成年人.因此,儿童的用药安全问题应受到特别关注.

    关键词:
  • 本刊关于论文一稿两投和二次发表问题的处理原则

    作者:

    一稿两投(一稿多投)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投寄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二次发表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发表,无论是印刷版媒体还是电子媒体.

    关键词:
  • 本刊常用缩略词词表

    作者:

    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NSAID:非甾体类抗炎药ADR:药物不良反应γ-GT: γ-谷氨酰转移酶OR:比值比ADE:药物不良事件Hb:血红蛋白PBS:磷酸盐缓冲液ADP:二磷酸腺苷HBcAb:乙型肝炎病毒c抗体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BeAb: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ALP:碱性磷酸酶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PLT:血小板计数

    关键词:
  • 本刊关于论文统计学处理的要求

    作者: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四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关键词:
  • 对"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的一点看法

    作者:金英姬;周瑞芳;张亚明

    近,有幸拜读了《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5年第2期刊登的、由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药品风险管理学组制定的“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1](以下简称“专家共识”).“专家共识”的制定有助于规范医疗机构的超说明书用药,保障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合法权益,读后深受教益,不过对其中的某些提法尚存疑问,在此提出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