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Adverse Drug Reactions Journal 약물부량반응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5734
  • 国内刊号: 11-401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42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育琴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碘比醇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及心搏骤停

    作者:刘宪军

    1例74岁男性右股骨颈陈旧性骨折患者拟行CT血管造影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造影前碘过敏试验阴性.开始静脉注射碘比醇后约1 min,患者突发意识丧失,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出.立即停止药物注射,迅速予氧气吸入、心肺复苏.5 min后,患者心率121次/min,血压86/47 mmHg(1 mmHg =0.133 kPa).予地塞米松10 mg、肾上腺素3 mg静脉注射.23 min后,患者心率119次/min,血压205/140 mmHg,出现躁动.29 min后,患者心率99次/min,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继续予抗感染、改善心功能、减轻肺水肿等治疗.7d后,患者病情平稳.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癫痫发作

    作者:肖昌钱;韩奇

    1例79岁男性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5g,2次/d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5g,1次/d静脉滴注;氨溴索45 mg,2次/d静脉注射;多索茶碱0.2g,2次/d静脉泵入.第7天停用左氧氟沙星,第13天停用氨溴索和多索茶碱.第16天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输注完毕后,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双眼向右侧凝视.立即静脉注射甲泼尼龙40 mg,约1 min后患者意识转清,症状缓解.随后予丙戊酸钠400 mg静脉注射,同时相同剂量丙戊酸钠30 mg/h静脉泵入.第17天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结束后约2h,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立即静脉注射地西泮5 mg,将丙戊酸钠调为80 mg/h静脉泵入,约2 min后症状缓解.停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并予丙戊酸钠静脉注射(400 mg,1次/d)和口服(0.5g,2次/d).此后患者未再出现癫痫发作.

  • 头孢克洛致双硫仑样反应

    作者:王慧娟;曹涛;王征;李亚林;王长远

    1例60岁男性饮酒期间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和意识障碍,约1h后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血压70/40 mm Hg(1 mmHg =0.133 kPa),心率112次/min,呼吸20次/min,对光反射迟钝,双上肢肌力0级,巴宾斯基征左侧(+),右侧(±),随机血糖6.4 mmol/L,头部CT检查未见异常.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吸氧、维持血压等治疗.就诊后约2h患者出现呕吐,静脉给予纳洛酮0.4 mg.就诊后约5h家属述患者可能服用头孢克洛,考虑为应用头孢类抗生素后饮酒出现的双硫仑样反应,静脉给予地塞米松5 mg.就诊后约7h患者血压90/50 mmHg,瞳孔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5级,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就诊后约14 h患者恢复正常,自述因上呼吸道感染曾服用头孢克洛.

    关键词: 双硫仑 头孢克洛
  • 低剂量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用致血尿

    作者:刘俊;朱艳虹

    1例76岁男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规律口服阿司匹林(0.1g、1次/d)、氯吡格雷(50 mg、1次/d)、阿托伐他汀钙(20 mg、1次/d)和单硝酸异山梨酯(10 mg、2次/d).2个月后突发左侧腰痛伴肉眼血尿.实验室检查:尿隐血(+++),红细胞235个/μl,红细胞19个/高倍视野.泌尿系统超声和肾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停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并给予对症治疗.2d后患者尿液恢复正常,左侧腰痛明显好转,尿红细胞阴性.细胞色素P450 (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显示患者携带CYP2C19* 17等位基因,即CYP2C19酶为超快代谢型.继续给予患者阿司匹林等口服治疗,患者未再出现血尿.

  • 表柔比星与多西他赛联用引起严重骨髓抑制致死亡

    作者:曹凯;孙敏;李静;司继刚

    1例57岁乳腺癌女性患者接受表柔比星(第1、2天各50 mg静脉滴注)和多西他赛(第1天100 mg静脉滴注)联合化疗.化疗前骨髓象正常.第1个化疗周期第11天患者出现发热、乏力、水样便等症状,血常规检查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 1.7×109/L,红细胞计数(RBC) 3.2×1012/L,血红蛋白(Hb) 101 g/L,血小板计数(PLT) 65×109/L;第13天,WBC 0.08×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 0,RBC 3.3×1012/L,Hb 101 g/L,PLT 31×109/L;第14天WBC 0.1×109/L,NEUT 0,RBC2.6×1012/L,Hb 89 g/L,PLT 7×109/L.患者继发重症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虽积极给予抗感染、升白细胞等对症支持治疗,但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终因呼吸、循环衰竭于化疗周期第14天死亡.

  • 多巴丝肼与奥氮平及氯丙嗪合用致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

    作者:王海飞

    1例71岁男性帕金森病患者应用多巴丝肼(0.25 g,2次/d口服)治疗2年,因出现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加用奥氮平2.5 mg,2次/d口服.第3天因患者出现兴奋躁动,肌内注射氯丙嗪50 mg.第5天患者出现发热(38.8℃)、肌酸激酶升高(424 U/L)、四肢肌强直.第11天患者体温39.2℃,出现木僵状态,尿液呈酱油样.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9.5×109/L,中性粒细胞0.9,肌酸激酶939 U/L.诊断为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停用奥氮平和多巴丝肼,给予纳洛酮、中/长链脂肪乳、复方氨基酸、肠内营养混悬液及地塞米松对症支持治疗.第13天,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第15天,患者肌酸激酶降至109 U/L.第17天恢复多巴丝肼治疗.

  •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急性肾功能不全

    作者:舒文琳;苏志坚

    1例88岁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肺部感染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静脉滴注,2次/d,用药前肾功能正常.第2天患者尿素9.7 mmol/L,肌酐164.μmol/L,24h尿量共100 ml.予膀胱灌洗,未见尿液排出,考虑为急性肾功能不全.第3天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停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第6天,患者尿量增至2 150 ml.间隔4d后,患者因继发肺部感染再次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剂量同前).次日患者再次出现少尿,尿素34.9 mmol/L,肌酐382 μmol/L.停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2d后患者尿量明显增加.4d后,尿素12.9 mmol/L,肌酐168 μmol/L.

  • 青霉胺激发试验致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粒细胞减少

    作者:陈源;耿江辉;杨士斌;张会丰

    1例8岁疑似肝豆状核变性男性患儿为确诊行青霉胺激发试验.试验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8.3×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6.0×109/L,血红蛋白101 g/L,血小板计数120×109/L.顿服青霉胺250 mg后24h,患儿白细胞计数1.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6×109/L,血红蛋白105 g/L,血小板计数92×109/L.给予患儿口服泼尼松(10 mg、2次/d)和地榆升白片(2片、2次/d).5d后复查,白细胞计数3.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9×109/L,血红蛋白108 g/L,血小板计数88×109/L.

  • 拉米夫定致周围神经病

    作者:赵晓卫;陈红利;徐灿丽

    1例56岁女性患者因慢性乙型肝炎服用拉米夫定100 mg,1次/d.3年后患者出现四肢麻木.肌电图检查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给予维生素B1、甲钴胺治疗2个月,未见好转.停用拉米夫定,改为阿德福韦酯10 mg,1次/d口服.2个月后,患者四肢麻木症状明显好转.

  • 盐酸舍曲林致严重血小板减少

    作者:何彦侠;薛兵

    1例75岁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存在焦虑症和抑郁症给予舍曲林25 mg,1次/d口服.治疗前,患者血红蛋白140 g/L,血小板计数175×109/L.服药3d后,患者出现黑便,大便潜血阳性,血常规检查示血红蛋白60 g/L,血小板计数2×109/L.停用舍曲林,输注血小板2个治疗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次日血小板计数15×109/L,大便潜血试验转阴.停药第3、10天,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5×109/L和85×109/L.停药第13天,血小板计数升至105×109/L.

  • 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吕世臣;刘玲玲

    1例87岁女性患者因社区获得性肺炎,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300 mg/100 ml)和维生素C(1.0 g)静脉滴注.14 h后再次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约40 min时,患者出现寒战、气促、呕吐,立即停止输注药物.随后出现呼吸和心跳停止.心肺复苏约1 min后患者呼吸和心跳恢复,心电图示心房纤维颤动,心率150次/min.静脉泵入硝酸甘油约30 min,患者突然意识不清、室性心动过速,电复律后恢复窦性心律,15 min后心电图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率校正后QT间期为557 ms.停用硝酸甘油并给予胺碘酮治疗,未再出现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次日晚,心电监护频繁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立即给予胺碘酮治疗,约50 s恢复窦性心率.其后患者未再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 阿法骨化醇致急性肝损伤

    作者:张圣雨;王霞;姜玲;史天陆

    1例25岁男性患者因慢性肾功不全导致低钙血症给予阿法骨化醇(0.5 μg,每晚1次)、复方α-酮酸(2.52 g,3次/d)、生血宁(0.5g,3次/d)口服,并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素(2500 U,隔日1次).第15天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411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41 U/L,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g,1次/d静脉滴注.次日转氨酶水平继续增高,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465 mg,1次/d静脉滴注.第20天复查肝功能,ALT 1 768 U/L,AST 1 164 U/L,碱性磷酸酶338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210 U/L.当日停用阿法骨化醇,其他药物继续使用.3d后,ALT 644 U/L,AST 206 U/L,γ-GT 254 U/L;14 d后,ALT 47 U/L,AST 58 U/L.

  • 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刘达;魏军

    目的 探讨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信封抽签法,将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住院、宫颈条件不成熟的足月妊娠妇女随机分为地诺前列酮栓组(地诺前列酮栓1枚置阴道后穹窿处,12 h后取出)和缩宫素组(缩宫素2.5U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缓慢静脉滴注).疗效评价指标措施为用药前及用药后6、12 h的Bishop评分、第一、二、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以及阴道分娩率.安全性评价指标为孕妇不良反应、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结果 地诺前列酮栓组用药后6、12 h Bishop评分[(6.5±0.8)、(8.3±0.9)分]均高于用药前[(4.2±0.6)分]及缩宫素组[(4.2±0.6)、(4.5±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地诺前列酮栓组促宫颈成熟的总有效率[85.0% (221/260)]高于缩宫素组[23.1% (60/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地诺前列酮栓组第一、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缩宫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地诺前列酮栓组阴道分娩率[90.8%(236/260)]高于缩宫素组[46.9%(122/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地诺前列酮栓组孕妇不良反应、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7.0%(18/260)、4.7%(12/256)和3.9%(10/256);缩宫素组分别为6.2%(16/260)、4.8% (14/253)、4.3%(11/25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结论 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的作用优于缩宫素,有良好的安全性.

  • 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张家兴;王忠元;谢娟;陈琦;高玲;罗蕾;李莲华;熊世娟;盛长城

    目的 系统评价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pantoprazole" "omeprazole" "ulcer”“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泮托拉唑钠”“奥美拉唑”“溃疡”“随机对照试验”为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均为建库至2014年9月),筛选出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比较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泮托拉唑钠组和奥美拉唑组,用药方式包括包括口服或静脉,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为溃疡治愈率、腹痛缓解率及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半年复发率.结果 共纳入17个RCT,包括患者1 847例,其中泮托拉唑钠组1 008例,奥美拉唑组839例.17个研究中有12个研究是口服给药,5个研究是静脉给药,对2种给药方式分别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口服泮托拉唑钠治疗2、4周患者的溃疡治愈率、治疗1、2、4周患者的腹痛缓解率与口服奥美拉唑相同疗程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治疗3d患者的腹痛缓解率高于口服奥美拉唑3d患者[相对危险度(RR)=1.27,95%置信区间(CI)为1.03 ~ 1.57,P=0.03];口服泮托拉唑钠患者腹痛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半年复发率与口服奥美拉唑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静脉应用泮托拉唑钠患者的溃疡治愈率、腹痛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半年复发率与静脉应用奥美拉唑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都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 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目录的研制

    作者:闫妍;王育琴;沈芊;姜德春;李晓玲;刘琛;李星炜

    目的 初步建立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目录,为防范和降低我国老年人群的用药风险提供参考. 方法 以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挪威、德国、韩国和奥地利的老年人PIM目录为基础,参考我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全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老年人严重不良反应所涉及药物情况以及北京市22家医院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建立中国老年人PIM初始目录.采用德尔菲法对初始目录进行专家论证.第1轮咨询聘请专家32名,根据专家意见对初始目录进行调整,形成修订版目录;第2轮咨询聘请专家38名,根据专家意见对修订版目录进行调整,形成终版目录. 结果 共遴选出13大类72种/类药物纳入中国老年人PIM目录,每种药物附有1~6个风险点.根据专家评价结果,72种/类药物中35种/类为高风险药物,37种/类为低风险药物.依据用药频度,将72种/类药物分为A、B两级,A级为优先警示药物,24种/类;B级为常规警示药物,48种/类. 结论 初步建立了中国老年人PIM目录,可作为干预和评估我国老年人用药的参考目录.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10至2013年严重用药错误分析

    作者:陈志东

    目的 了解医院严重用药错误(SME)的发生情况及成因,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10至2013年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从中选出所有E~I级(E级:对患者造成暂时性伤害;F级:导致患者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G级:对患者造成永久性伤害;H级:导致患者生命垂危;I级:导致患者死亡)ME(即SME)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指标为SME的分级、临床表现、发生原因、涉及药品和科室. 结果 共收集到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511份,其中SME报告80份,占15.66%;2010-2013年SME报告在当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的占比分别为22.52%(59/262)、16.67% (10/60)、3.95%(3/76)和7.08% (8/113).80份SME报告中,2010、2011、2012、2013年分别占73.75%(59份)、12.50%(10份)、3.75%(3份)、10.00%(8份);E、H、I级ME报告分别占95.00%(76份)、3.75%(3份)、1.25%(1份).E级ME以皮疹多见;H级ME均为过敏性休克;I级ME造成患者死亡.80份报告涉及81例次ME,发生原因为单次用药剂量过大者78例次(96.30%),日剂量过大、溶媒用量过少和有禁忌证用药各1例次.81例次ME涉及18种药品,其中76例次(93.83%)涉及14种抗菌药物.80份报告涉及14个科室,占比居前3位者分别为急诊科(46.25%,37/80)、骨科(15.00%,12/80)和普外科(11.25%,9/80). 结论 我院SME以E级为主,主要原因为单次用药剂量过大,但也有导致患者死亡的I级ME发生.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院SME的防范.

    关键词: 用药错误 药物监测
  • 兰索拉唑所致显微镜结肠炎62例分析

    作者:甘国保;雷招宝

    目的 分析兰索拉唑所致显微镜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方法 检索PubMed、大医医学搜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医学数据库,收集兰索拉唑致显微镜结肠炎(MC)相关文献,记录患者原发疾病、合并疾病、用药剂量、用药途径、合并用药、发生MC潜伏期、临床表现、肠镜检查特征、治疗措施及转归等,分析兰索拉唑致MC的特点与危险因素. 结果 共检索到兰索拉唑致MC相关文献30篇,全部为病例报告.患者共62例,男性22例(35.5%),女性40例(64.5%);年龄36~ 92岁,平均(69±12)岁,>50岁患者57例(91.9%);胶原性结肠炎(CC)43例(69.4%),淋巴细胞性结肠炎(LC)18例(29.0%),LC转化成CC 1例(1.6%).62例患者均口服用药.用药至发生MC的潜伏期为5d~6年,其中用药后1~6个月内发生者31例(60.8%).临床均表现为非血性水样腹泻(3 ~ 10次/d者59例,>10次/d者3例).62例患者均进行了肠镜检查,37例显示轻度异常或水肿,11例有线性黏膜缺损和黏膜撕裂.18例患者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上皮下胶原层增厚、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上皮淋巴细胞增多.20例患者存在合并使用MC高危药物的情况,其中13例合用了非甾体抗炎药.轻、中度药源性MC患者58例,停用兰索拉唑或换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钠治疗即恢复;严重药源性MC患者4例,停用兰索拉唑并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恢复正常. 结论 兰索拉唑所致MC临床表现以水样腹泻、结肠黏膜轻度异常或水肿及组织病理学可见结肠黏膜上皮下胶原增厚为特征.年龄、性别及合并用药可能与MC的发生有关.

  • 泮托拉唑钠与雷贝拉唑钠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作者:张丽新;樊蓉;任天舒;任刘丽;党大胜;史国兵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泮托拉唑钠和雷贝拉唑钠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所致消化道出血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14年2-4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行PCI手术且符合入组条件冠心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泮托拉唑钠组(泮托拉唑钠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和雷贝拉唑钠组(雷贝拉唑钠10 mg口服,1次/d).2组患者均于PCI术前3d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2个月内消化道出血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共84例患者纳入研究,泮托拉唑钠组和雷贝拉唑钠组各42例.泮托拉唑钠组男性23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5±8)岁;雷贝拉唑钠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6±8)岁.随访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未出现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支架内血栓及再次血运重建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泮托拉唑钠组和雷贝拉唑钠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 (4/42)和11.9% (5/42).应用PPI前后,2组患者肝酶水平、肾功能及血常规等实验室指标基本在正常范围内.泮托拉唑钠组用药前AST平均水平为(47±28) U/L,高于雷贝拉唑钠组的(24±13)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0);泮托拉唑钠用药后AST平均水平为(28±15) U/L,明显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6). 结论 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同时加用泮托拉唑钠或雷贝拉唑钠可有效预防消化道出血,且短期内不增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静脉给予泮托拉唑钠与口服雷贝拉唑钠预防消化道出血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 碘造影剂相关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高儒雅;纪立伟;朱孔彩;胡欣;曹国颖

    目的 分析碘造影剂相关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碘造影剂使用情况调查表”,对2013年4月20日至7月20日在北京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要出院诊断、手术相关信息、合并用药、应用造影剂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不良反应/事件相关信息.由调查人员询问患者术后1d和出院时主观感受,并结合病历记录填写调查表.以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行CAG或PCI、既往和本次住院造影剂使用情况、过敏史、饮酒史、合并疾病及合并用药情况等为自变量,将其分别与碘造影剂相关全部不良反应和单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有统计学意义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CI)表示. 结果 共纳入581例患者,男364例(62.7%),女217例(38.3%);年龄29 ~ 90岁,平均(65±12)岁;BMI 15.8~41.0 kg/m2,平均(25.5±3.4) kg/m2;行CAG者338例(58.2%),PCI者243例(41.8%);应用碘海醇注射液(双北)者173例(29.8%),碘海醇注射液(欧乃派克)者160例(27.5%),碘克沙醇注射液(威视派克)164例(28.2%),碘普罗胺注射液(优维显)者84例(14.5%);碘造影剂使用剂量为23~500 ml,平均(136±77) ml.581例患者中69例出现碘造影剂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双北、欧乃派克、威视派克、优维显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7% (22/173)、7.5% (12/160)、18.3% (30/164)、6.0% (5/84),不同品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69例患者共出现88例次不良反应(轻度60例次,中度28例次),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3例次(26.1%),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17例次(19.4%),胃肠系统损害14例次(15.9%),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损害12例次(13.6%),泌尿系统损害12例次(13.6%),全身性损害损害8例次(9.1%),肌肉骨骼系统损害2例次(2.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皮肤及附件损害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OR=1.083,95% CI为1.024~1.146,P=0.005)、既往肝病史(OR=4.483,95% CI为1.815 ~ 11.072,P=0.001)和既往总过敏史(OR=5.686,95% CI为2.136 ~ 15.135,P=0.001);胃肠系统为既往肝病史(OR=3.879,95% CI为1.110~13.552,P=0.034)和联用胰岛素(OR=3.764,95% CI为1.087~ 12.027,P=0.036);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为既往总过敏史(OR=6.778,95% CI为1.187 ~ 38.685,P=0.031);泌尿系统为联用抗感染药物(OR=6.918,95% CI为1.425~33.589,P=0.016);肌肉骨骼系统为BMI(OR=0.608,95% CI为0.376 ~0.984,P=0.043);全部不良反应危险因素为既往肝病史(OR=2.925,95% CI为1.412 ~6.061,P=0.004)、PCI(OR=2.546,95% CI为1.071~6.054,P=0.034)、体重过轻(OR=10.743,95% CI为2.040~56.572,P=0.005)和既往总过敏史(OR =2.925,95% CI为1.191 ~7.183,P=0.019). 结论 机体不同系统发生碘造影剂相关不良反应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所不同,既往肝病史、体重过轻和既往总过敏史是碘造影剂相关全部不良反应的主要危险因素.

  • 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周婷;王春江;粟群芳

    检索2009至2013年PubMed、Nature数据库、ScienceDirect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ADR)相关性研究的期刊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分析,就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免疫分子、受体的基因多态性与ADR发生的关系进行综述.药物代谢酶主要涉及细胞色素P450 2C9、N-乙酰基转移酶2、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6、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二氢嘧啶脱氢酶;转运蛋白主要涉及水溶性载体家族22成员2、电压依赖性钙通道γ亚基6、水溶性载体家族6成员12、ATP结合盒转运体B1;免疫分子主要涉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ymphocyte antigen,HLA)相关的基因复合体,包括HLA-B、HLA-A和HLA-C;受体主要涉及多巴胺2受体/含锚蛋白重复和激酶域1 Taq IA基因、趋化因子受体3、孤儿核受体NR4A1、孕烷X受体和白细胞介素4受体α.了解基因多态性与ADR的关系有助于实施个体化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 纳米递药系统胚胎毒性研究进展

    作者:唐红波;周志敏;闫素英;梁欣韫;李轶凡;代荫梅;冯欣

    纳米递药系统(NDDS)是指药物与药物载体形成的、粒径在1 000 nm以内的药物输送系统,一般是以聚合物胶束、脂质体、纳米囊、微乳以及有机或无机纳米粒子为载体,将药效物质以一定的方式与载体结合制成新型控/缓释制剂,或直接将原药加工制成纳米粒子.NDDS的胚胎毒性是评价其非临床安全性的重要内容.体外研究显示,NDDS的胚胎毒性与纳米粒子的理化性质如尺度和表面修饰物、纳米粒子暴露时间和剂量相关.已有的研究显示,氧化锌纳米粒子胚胎毒性明显,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镁纳米粒子和碲化镉量子点也有不同程度的胚胎毒性,而聚苯乙烯基纳米粒子无胚胎毒性.体内研究结果显示,氧化锌纳米粒子、含镉或硒量子点和高浓度纳米银对大鼠、小鼠、斑马鱼、海胆、爪蟾和紫贻贝等动物中的一种或几种胚胎有毒性作用;不同剂量、不同尺寸的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壳聚糖纳米粒子和碳纳米管对不同种属动物胚胎发育的影响不同.NDDS的胚胎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发育停滞、流产和畸形,其胚胎毒性机制主要与氧化应激和炎症有关.NDDS的胚胎毒性研究虽然在模型、方法和内容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深入,但已开展的研究为后续的纳米药物胚胎毒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关注质子泵抑制剂长期治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淑君;钱家鸣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是一类弱碱性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通过降低胃黏膜壁细胞中质子泵活性抑制胃酸分泌,可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胃泌素瘤等相关疾病.短期服用不良反应轻微,停药后可消失,已成为临床常使用的药物之一.近年来,关于长期服用PPI所致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尤常见于65岁以上老年人[1].有学者报道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同时服用氯吡格雷和PPI,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降低[2].这些发现引起了广大医生尤其是消化科医生对是否要合并应用PPI以及PPI长期应用不良反应的关注.

    关键词:
  • 超剂量右美托咪定致小儿心动过缓

    作者:马林;付晓秀;胡爱君

    1例2岁6个月男性患儿因血氧饱和度0.78、x线胸片示双肺渗出性病变,考虑出现肺水肿,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机械通气过程中为保证患儿镇静,给予右美托咪定200 μg,以10 μg/h速度持续静脉泵入.7h后患儿心率下降至63次/min,立即停用右美托咪定,1h后患儿心率上升至130~ 140次/min.

  • 拉莫三嗪过量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作者:张曦;马小亚

    1例7岁男性癫痫患儿服用丙戊酸(早0.25 g,晚0.5 g)2年后因病情加重加用拉莫三嗪,第1、2、3周用药剂量分别为12.5、25.0、37.5 mg/d.加药第15天患儿足部出现皮疹伴瘙痒、双眼发红,此后全身陆续出现红斑,颈部及四肢出现水疱,口腔黏膜糜烂,伴发热.加药第20天患儿入院,实验室检查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7.6×109/L,红细胞计数3.9×1012/L,血红蛋白106 g/L,超敏C反应蛋白5.5 mg/L,白蛋白25.0 g/L,丙氨酸转氨酶(ALT) 66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58 U/L.停用拉莫三嗪,给予抗炎、抗过敏、保肝及补液等对症治疗.入院第3天患儿出现高热、嗜睡、寒战,ALT 47 U/L,AST 33 U/L,乳酸脱氢酶(LDH) 207 U/L,肌酸激酶322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85 U/L,α-羟丁酸脱氢酶258 U/L.患儿躯体红斑上可见水疱,易破溃,颈、面部有大面积表皮脱落,呈红色糜烂面,伴渗出液,口腔糜烂面分泌大量黄色分泌物.诊断: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予甲泼尼龙、复方甘草酸苷、丙种球蛋白、抗菌药物等综合治疗.入院第9天,患儿躯干、四肢水疱内液体大部分吸收,LDH 205 U/L,肌酸激酶247 U/L,CK-MB 31 U/L,ALT 28 U/L,AST 23 U/L.入院第13天,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全身散在斑点褪去.第15天出院.出院后1年随访,患儿皮肤未留瘢痕.

药物不良反应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