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Adverse Drug Reactions Journal 약물부량반응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5734
  • 国内刊号: 11-401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42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育琴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酮咯酸氨丁三醇致过敏性休克

    作者:王小军;詹卫华;郑造乾

    1例26岁男性患者因腹痛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肌内注射.注射完毕后约5 min,患者感头晕、乏力,并出现全身出汗、晕厥.血压65/4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08次/min.立即予吸氧、静脉给予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间羟胺及肌内注射异丙嗪等治疗.约30 min后,患者神志恢复正常,症状逐渐好转,血压105/75 mm Hg,心率80次/min.其后未再出现不适.

  • 脑苷肌肽注射液致多形性红斑型药疹

    作者:张爱武;王毅

    1例60岁女性高血压病患者因血压波动、头晕、肢体麻木、视物模糊,给予脑苷肌肽注射液6 ml +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约30 min后,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眼睑红肿、胸腹部红色丘疹和头颈部风团样皮疹、胸闷.立即停止输液并给予对症治疗.次日患者皮肤症状加重,逐渐发展为多形性红斑型药疹.经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维生素C及葡萄糖酸钙、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和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等治疗10 d,患者皮肤红斑完全消退.

  • 头孢孟多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作者:赫立恩;邱志宏;董占军

    1例73岁女性患者因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预防感染,静脉滴注头孢孟多2.0g.输注完毕约2h,患者出现剧烈腹痛,给予解痉治疗未缓解;40 min后出现血白细胞减少(1.0×109/L),予丙帕他莫止痛,疼痛缓解.次日11:00患者突然出现血压降低[低至80/5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加快,立即给予升压和补充血容量治疗.12:30再次静脉滴注头孢孟多2.0g,输注完毕后,患者出现休克,血压70/30 mmHg,并逐渐出现急性肾损伤、急性肺水肿,左心功能减低、肝损伤、血细胞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经2周抢救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2个月后,除肾功能异常(血清肌酐165 μmol/L,尿素9.1 mmol/L)外,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血细胞等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 泛影葡胺致肾移植术后患者急性喉头水肿

    作者:袁帅;李响;许亮;蔡明

    1例29岁肾移植术后男性患者因移植肾功能不全行移植肾增强CT检查,静脉注射泛影葡胺注射液20 ml(12 g).12 h后患者出现咽部不适、分泌物增多,伴颈部轻度肿大.20 h后其不适症状加重且伴有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查体发现颈部明显肿大、增粗,全身轻度水肿.立即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 mg,同时行心电监护及吸氧等治疗.约4h后患者病情缓解,2d后过敏症状消失.

  • 误诊为药源性肌病的抗合成酶综合征1例

    作者:王雪梅;赵红;张俊霞;杨亚君;蔡凤霞;谢雯;蔡皓东

    1例42岁男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拉米夫定(100 mg,1次/d)和阿德福韦酯(10 mg,1次/d)治疗,约1个月后出现四肢肌肉酸痛、乏力,双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9368 U/L,肌红蛋白>4317 μg/L.肌电图示右侧三角肌肌源性损害.疑为横纹肌溶解症.停用拉米夫定及阿德福韦酯,肌酸激酶下降,肌无力症状好转.1年后,患者再次出现双下肢水肿并腹胀伴间断发热.肌酸激酶5546 U/L,肌红蛋白>1200 μg/L,抗Jo-1抗体阳性.诊断:多发性肌炎,抗合成酶综合征.给予保肝、利尿、营养神经等治疗.2周后,加用恩替卡韦0.5 mg、1次/d抗病毒治疗.2个月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后,患者四肢肌肉酸痛、无力症状基本缓解,复查肌酸激酶正常.

  • 帕罗西汀致老年患者低钠血症

    作者:黄宇明;秦开宇;战寒秋;戚燕云;许东梅;姜美娟;薛成莲;高俊华;张磊

    1例67岁男性脑梗死患者因合并抑郁状态给予帕罗西汀20 mg,1次/d口服.5d后患者出现乏力、情感淡漠、食欲减退.实验室检查:血钠128 mmol/L(服用帕罗西汀前为136 mmol/L).停用帕罗西汀,改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并给予氯化钠口服.1周后血钠升至134 mmol/L,淡漠及乏力感减轻.1个月后复查,血钠142 mmol/L.

  •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2008至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分析

    作者:杨继红;宋琪雯;郑志昌;孙为民;程明亮

    目的 探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上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方法 收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并被接收的ADR报告,重点就ADR报告是否符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1年关于“个例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的要求进行分析.新药监测期内药品(新药)和监测期外药品(老药)分别按批准文号计算上市<5和≥5年统计. 结果 纳入分析的ADR报告共485例,其中2012年242例(49.9%),2008至2011年243例(50.1%).2012年上报数量明显增多与贵阳市自2012年实施ADR上报指标量化等措施有关.485例ADR报告中,符合上报要求者107例(22.1%),其中新药所致ADR 22例,老药所致新的或严重的ADR共85例.新药所致22例ADR中严重ADR 5例,一般ADR 17例,涉及18种新药;老药所致ADR共463例,符合上报要求者85例(18.4%),其中新的ADR9例,严重ADR 76例,涉及药品384种.结论 医院ADR上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质量不高.量化上报措施对改善报告质量的作用有限.建议细化ADR定义,明确上报范围,完善报告制度,实施可行的新药监测制度,提高ADR报告质量及其可利用价值.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心脏毒性作用的靶标及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覃晶;钱新宇;李爱民;罗荣城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心脏毒性作用的靶标及作用机制. 方法 以H9c2心肌细胞为观察对象,进行以下实验:(1)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不给予药物干预)和恩度100、200、400 μg/ml组(加入相应浓度药物培养24、48 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各时点细胞凋亡率;(2)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恩度400 μg/ml干预24 h实验组,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3)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恩度100、200、400 μg/ml组(加入相应浓度药物培养18 h),应用JC-1荧光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4)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恩度400 μg/ml干预24 h实验组,用细胞免疫化学方法观察细胞色素C (Cyt-C)释放情况;(5)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恩度100、200、400 μg/ml组(加入相应浓度药物培养24 h),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细胞的ADP/ATP比值. 结果 (1)恩度200 μg/ml组在药物干预24 h、恩度400μg/ml组在药物干预24、48 h后,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4 h:(16.34±3.72)%、(27.03 ±3.91)%比(6.99±1.72)%;48 h:(24.89 ±4.77)%比(6.44±1.81)%,均P<0.01];恩度200 μg/ml组药物干预24h后的细胞凋亡率高于药物干预48 h[(16.34 +3.72%)比(11.34±3.09)%,P<0.01].(2)对照组细胞超微结构正常;恩度400 μg/ml干预24 h实验组细胞核固缩碎裂、染色质块聚,细胞内空泡增多,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出现凋亡小体.(3)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恩度干预组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去极化程度随恩度浓度增加而下降.(4)对照组细胞Cyt-C主要分布于线粒体,恩度400 μg/ml干预24 h实验组细胞Cyt-C从线粒体释放至胞质.(5)恩度200、400 μg/ml组细胞的ADP/ATP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1.14 ±0.11、1.31±0.18比0.98±0.09,均P<0.01). 结论 心肌细胞线粒体可能是恩度心脏毒性作用的靶标,经线粒体依赖性途径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是恩度致心肌损伤的机制之一.

  • 毒蕈与易混淆可食蕈菌识别研究初探

    作者:谢立璟;唐丽萍

    目的 初步探讨是否能用直观方法识别毒蕈与易混淆可食蕈菌,为确定毒蕈中毒控制工作重点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并结合专家意见筛选我国常见且危害较大毒蕈种类,比较我国部分常见毒草与易混淆可食蕈菌的宏观形态特征.野外采集蕈菌标本并进行宏观和微观的传统形态学鉴定.对文献、报刊报道和民间流传的毒蕈直观识别方法进行举例验证. 结果 初步筛选出15种我国常见且危害较大毒蕈种类,根据专业书籍、文献和既往工作经验对其中部分种类和与其易混淆的可食蕈菌进行宏观形态特征比较,结果证明无法仅根据宏观形态特征鉴别毒蕈与可食蕈菌.对野外采集的12种蕈菌进行传统形态学鉴定(包括宏观和微观形态特征)的结果证明,蕈菌的鉴别必须由专业人员结合宏观和微观依据完成.对6种广泛流传的毒蕈直观识别方法进行举例验证的结果表明,其中任何一种方法均不能成为通用的毒蕈识别方法. 结论 目前尚无通用直观毒蕈识别方法.毒蕈中毒控制工作应以毒蕈鉴定技术研究及纠正毒蕈识别误区为主.

  • 伏立康唑致视觉障碍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作者:王冬;曹江;江学维;白楠;汶柯;张勇;王瑾;王睿

    目的 了解伏立康唑所致视觉障碍相关研究情况以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安全使用伏立康唑提供参考. 方法 以“voriconazole”或“vfend”+视觉障碍表征词、“伏立康唑”+“不良反应”为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关于伏立康唑致视觉障碍的文献,对终纳入分析的文献采用Excel表建立评价数据库,录入文献发表时间、文献类型、第一作者所在国家和机构、载文媒体及载文量、被引频次等文献计量学指标和伏立康唑致视觉障碍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预后、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等临床病理指标,并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文献119篇,其中英文文献92篇,中文文献27篇;论著61篇,综述36篇,病例报告17篇,会议论文5篇.国外和国内首次发表伏立康唑致视觉障碍文献的时间分别为1999和2008年.92篇英文文献第一作者所在地区依次为欧洲(33篇,35.9%)、北美洲(27篇,30.4%),亚洲(26篇,28.3%),大洋洲(5篇,5.4%)和南美洲(1篇,1.1%).英文和中文文献高被引频次分别1542和17次.伏立康唑致视觉障碍多发生在用药后第1周,静脉给药较口服给药更易引起视觉障碍.视觉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视物受干扰、非自主性眼球颤动、视力衰退、视觉变形、色觉改变、出现光点等,多数患者在1~3d内可自行恢复正常视力.伏立康唑致视觉障碍的机制可能与视锥和视杆ON型双极细胞功能障碍有关. 结论 欧美国家对伏力康唑致视觉障碍的研究水平领先于我国,论著较综述有更广泛的影响力.伏立康唑引起的视觉障碍呈一过性和可逆性,临床应用比较安全.

  •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作者:占美;尹茜;徐珽

    目的 对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3年8月.英文检索词包括sitagliptin、vildagliptin、saxagliptin、linagliptin、alogliptin、dipeptidyl-peptidaseⅣ、systematic reviews和meta-analysis,中文检索词包括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提取符合标准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用OQAQ量表评价其方法学质量并赋分(1~7分,分数高者质量好),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分析资料,主要结局指标包括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的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共纳入18个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评分为6.0 ~7.0者16个占89%.18篇文献中13篇评价了DPP-4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HbA1 c水平的影响,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和利拉列汀在降低HbA1c水平方面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相似,沙格列汀与西格列汀降低HbA1c疗效相似.5篇文献评价了DPP-4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HOMA-β的影响.与安慰剂相比,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HOMA-β水平;西格列汀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HOMA-β水平的疗效不优于其他口服降糖药.14篇文献评价了DPP-4抑制剂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应用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和利拉列汀治疗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低血糖发生率与应用安慰剂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西格列汀和维格列汀诱发低血糖的概率低于其他口服降糖药. 结论 DPP-4抑制剂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短期安全性较好.

  • 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万里燕;张策;郭伟宏;崔建;李红梅

    目的 对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方法 以“sitagliptin”为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以“西格列汀”为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库,收集以糖化血红蛋白<7%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研究终点的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RCT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相关资料并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CI). 结果 共25个RCT入选.Meta分析显示,西格列汀糖化血红蛋白<7%达标率优于安慰剂(OR=3.02,95% CI为2.48~3.67,P=0.00),逊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OR =0.60,95% CI为0.41~0.88,P=0.01),类似于二甲双胍(OR=0.78,95%CI为0.51 ~1.19,P=0.25)、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OR=0.53,95% CI为0.15 ~1.92,P=0.34)和磺酰脲类药物(OR=0.93,95% CI为0.58~1.48,P=0.76);不良反应发生率类似于安慰剂(OR=1.11,95% CI为0.89 ~ 1.39,P=0.33),低于二甲双胍(OR=0.42,95% CI为0.32~0.55,P=0.00)、噻唑烷二酮类药物(OR=0.65,95% CI为0.45 ~ 0.94,P=0.02)、GLP-1受体激动剂(OR=0.45,95%CI为0.24~0.83,P=0.01)、磺酰脲类药物(OR=0.38,95% CI为0.32 ~0.47,P=0.00). 结论 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降糖药.

  • 肿瘤化疗药物渗漏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徐彦贵

    肿瘤化疗药物渗漏可致局部皮肤肿胀、烧灼样痛、水疱、静脉炎甚至组织坏死,严重者须外科清创植皮.损伤程度一般分为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静脉炎性反应期和组织坏死期.按照渗漏后对组织的刺激程度,可将化疗药物分为发疱剂、刺激剂和非刺激剂.一旦发生药液渗漏,应立即停药,抽吸血管内外药液,及早给予冷敷、热敷、药物湿敷等处理,以避免发生更严重的并发症.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用药教育、正确掌握给药方法是预防化疗药物渗漏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肿瘤 肿瘤化疗 渗漏
  •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与急性胰腺炎

    作者:雷招宝

    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是新型口服降糖药物,该类药物能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耐受性与安全性较好,急性胰腺炎是其少见面严重的不良反应.DPP-4抑制剂致急性胰腺炎潜伏期为14 ~515 d,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和弹性蛋白酶水平显著升高.病理学检查可见胰腺和胰周组织水肿和坏死.DPP-4抑制剂致急性胰腺炎的机制主要涉及变态反应和药物或代谢产物对胰腺的直接毒性.有胰腺炎病史者应慎用DPP-4抑制剂.密切注意患者用药情况并监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和弹性蛋白酶水平,是预防DPP-4抑制剂致急性胰腺炎发生和发展的有效措施.

  • 氯巴占可致严重皮肤反应

    作者:吴小艳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于2013年12月3日警告公众,抗癫痫药氯巴占(clobazam)可引起罕见、严重的皮肤反应,包括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并因此导致患者永久性伤害和死亡[1].氯巴占为苯二氮(革)类衍生物,单药或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对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和Lennox-Gastaut综合征效果较好[2],Lennox-Gastaut综合征又称为儿童期弥漫性慢棘-慢波(小发作变异型)癫痫性脑病,属于癫痫的严重类型,患儿惊厥频繁发作,伴有某种程度的智力损害、发育迟缓和运动障碍.

    关键词:
  • 关注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用药安全

    作者:吴玉波

    近日,一项覆盖国内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98 658例18岁以上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接近12%,糖尿病前期率为50.1%[1].由此可见,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它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和社会经济,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关键词:
  • 关注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胰腺安全性

    作者:杨兆军

    1902年,Bayliss和Starling观察到肠道可释放一种促进胰液分泌的物质,将其命名为“肠促胰液素(secretin)”.1932年,LaBarre将肠道释放的可促进胰腺内分泌的物质命名为“肠促胰素(incretin)”.1964年,有学者发现口服和静脉注射葡萄糖在达到相同血糖水平时,口服葡萄糖对胰岛素分泌的刺激作用显著大于静脉注射[1],即所谓的“肠促胰岛素效应”.现已发现人体内主要存在两种肠促胰素: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

    关键词:
  •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安全性评价

    作者:母义明

    β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和α细胞胰高糖素不适当的分泌增加是2型糖尿病发病和进展的重要原因.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peptidaseⅣ,DPP-4)抑制剂具有独特的降糖机制,它可选择性抑制DPP-4的活性,阻止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裂解,从而通过促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α细胞分泌胰高糖素,改善紊乱的胰岛功能,调节机体血糖水平达稳态.目前,已有西格列汀、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和利格列汀等DPP-4抑制剂在欧美地区、日本和我国上市.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