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Adverse Drug Reactions Journal 약물부량반응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5734
  • 国内刊号: 11-401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42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育琴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莲必治注射液相关急性肾损害3例

    作者:王勇;刘海燕;谢建中

    3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男1例,女2例,年龄18~45岁)给予莲必治注射液0.5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第2~3天均出现腰痛.肾功能检查:BUN 9.6~15.3 mmol/L,SCr 233.0~550.0 μmol/L,血尿酸 553.0~722.0 μmol/L.立即停用莲必治注射液,行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

  • 硫酸吗啡控释片致奥狄括约肌痉挛1例及文献回顾

    作者:宁晓红;张在军;白春梅

    1例76岁男性患者因肺癌癌性疼痛给予硫酸吗啡控释片30 mg,1次/12 h及双氯芬酸钾25 mg,1次/8 h.第10天患者出现上腹痛,伴发热、恶心、呕吐,T 38.5℃.腹部CT及B超检查均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增大.停用硫酸吗啡控释片,双氯芬酸钾继续使用,并行对症及支持治疗.患者症状好转,腹部B超复查未见肝内外胆管扩张.

  • 细辛脑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死亡

    作者:李卓隽;刘冀;刘家明

    1例39岁女性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克林霉素、利巴韦林和双黄连静脉滴注2 d.因无明显疗效,改用头孢哌酮和细辛脑.头孢哌酮2 g 入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未见不良反应,随后细辛脑注射液16 mg 入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滴注细辛脑约5 min时,患者突感胸闷、呼吸困难、抽搐,随之意识不清,呼吸、心跳停止.终,经抢救无效患者死亡.

  • 复方利福平胶囊致急性肾衰竭

    作者:江春玲;杨思芸

    1例29岁男性患者,因肺结核服用复方利福平胶囊(每粒含利福平600 mg,异烟肼600 mg),1粒/次,隔日1次.治疗3个月后症状好转自行停药.1年后患者再次出现咳嗽、盗汗等症状,遂按原治疗剂量自行服用复方利福平胶囊.服药8 d后,出现恶心、呕吐,腰痛,颜面及双下肢水肿,少尿、茶色尿.实验室检查:BUN 21.2 mmol/L,SCr 877.8 μmol/L,尿蛋白(+),尿潜血(+++);ECT检查示左肾和右肾GFR值分别为21.11 ml/min和20.98 ml/min.停用复方利福平胶囊,行血液透析,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25 d后症状好转.

  • 那曲肝素钙致肝功能异常2例

    作者:王玉柱;常艳;王庆;路聪哲;于晓红

    2例男性患者(年龄52、79岁),分别因脑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给予那曲肝素钙6 000 IU,1次/12h皮下注射.例1于第6天检查肝功能示ALT 169 U/L;例2于第3天实验室检查示ALT 246 U/L,γ-GT 521 U/L,TBil 28.5 μmol/L,DBil 8.9 μmol/L.停用那曲肝素钙,静脉滴注多烯磷脂酰胆碱,随后肝功能逐渐好转.

  • 干扰素与替比夫定联用致急性胰腺炎和乳酸酸中毒

    作者:孙方利;吴军;姜莉莉;肖淑欣;滕春媛

    1例29岁男性患者,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给予干扰素α-2b 300万IU,隔日1次肌内注射.4个月后因效果欠佳,加用替比夫定600 mg,1次/d口服,两药联用第9个月患者出现肌肉酸痛,第11个月停用两药.第15个月出现恶心、呕吐,腹泻,随后又出现大便秘结及餐后上腹痛入院.实验室检查:pH 值7.25,血乳酸11 mmol/L,血清淀粉酶305 U/L.给予补液、抗感染、纠正酸中毒等治疗.入院6 d后症状好转.

  • 莫西沙星致肝肾功能异常

    作者:袁祥萍;程振田;潘玉兴;刘治军

    1例83岁男性患者,因肺炎给予莫西沙星0.4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次/d静脉滴注;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第2天血生化检查:ALT 201 U/L,AST 455 U/L,TBil 60 μmol/L,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之后,黄染进行性加深.实验室检查:TBil 126 μmol/L,DBil 98.6 μmol/L;CCr 187.5 μmol/L,BUN 40.16 mmol/L;24 h尿蛋白定量测定0.8 g.停用莫西沙星,改为头孢曲松与阿奇霉素联合使用.23 d后其血生化检查基本恢复正常,黄疸消退.

  • 头孢西丁钠致过敏性休克

    作者:黄帮华;洪敏;普燕芳

    1例40岁男性患者因冠周炎伴间隙感染,给予头孢西丁钠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输液约5 min时患者出现舌头发麻,四肢末端发麻,头昏,腹部绞痛有便意.查体:脉搏细弱,心音低钝,口唇轻度发绀,肢端发凉.HR 110次/min,血压测不出.给予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甲泼尼龙,1 h后症状好转.

  • 紫杉醇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再用紫杉醇1例报告

    作者:党艳丽;张文颖;杜建新;陆野燕;刘垠兰

    1例70岁女性患者,卵巢癌术后21 d,给予紫杉醇2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化疗.5 min后患者出现胸闷、全身针刺感,随后出现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呼吸困难,BP 80/62 mm Hg,HR 100次/min.立即停用紫杉醇,给予地塞米松及盐酸异丙嗪,10 min后症状缓解.之后,再次低浓度、慢速滴注紫杉醇,未再发生过敏反应.

  • 氯苯那敏口服诱发痫性发作

    作者:刘海燕

    1例40岁女性患者因皮肤瘙痒给予维生素C 0.2 g及氯苯那敏4 mg口服.2 h后患者出现头昏、乏力,非喷射性呕吐.随后出现四肢强直,口吐白沫,呼之不应,持续1~2 min,后又出现2次同样发作.入院后第3天脑电图示中度异常,给予地西泮及卡马西平,患者症状未再发生.

  • 胺碘酮致心动过缓、低血压及严重肝损害

    作者:兰安杰;褚燕琦;刘丽宏;袁芳

    1例69岁女性患者,因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HR 166次/min,给予胺碘酮150 mg静脉推注.30min后,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HR 35次/min,BP 81/50 mm Hg.立即安装临时起搏器,静脉补液,静脉注射多巴胺,1 h后缓解.后因心动过速间断发作,再次给予胺碘酮注射液3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 ml,以0.6 mg/min泵入.次日实验室检查:ALT 1 770 U/L,AST 1 360 U/L,TBil 130.20 μmol/L,DBil 98.40 μmol/L;PT 17.3 s,INR 1.45.停用胺碘酮,给予对症、支持治疗.1周后症状好转.

  • 替比夫定及干扰素相关肌炎及周围神经病

    作者:刘敏;易为;蔡晧东

    1例31岁女性患者,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给予替比夫定600 mg,1次/d.持续治疗10个月后加用干扰素300万U,隔日1次皮下注射.9个月后,停用干扰素,替比夫定继续使用.患者出现下肢麻木,进行性加重.随后出现明显肌痛,下肢无力,感觉异常.查体:四肢末梢型痛觉稍减退,双下肢腱反射减弱,下肢末端皮肤稍苍白,左足拇趾甲灰变.实验室检查:CK 1 694.3 U/L.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显示左腓总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波幅减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显示左胫神经传导速度偏慢.停用替比夫定,改用拉米夫定,并给予维生素B1及辅酶Q10口服.2个月后症状好转.

  • 夫西地酸钠相关肝损害

    作者:余雄杰;王林霞;刘生友

    1例41岁男性患者因延迟关胸术后肺部感染使用夫西地酸钠0.5 g,1次/8 h静脉滴注.用药第3天,患者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B超示肝脏体积增大,实验室检查:ALT 68 U/L,AST 43 U/L,ALP 58 U/L,γ-GT 42 U/L,TBil 121.8 μmol/L,DBil 73.3 μmol/L.停用夫西地酸钠,改用万古霉素,并进行对症治疗.3周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 低钾周期性麻痹患者服用替比夫定出现横纹肌溶解症

    作者:吕飞娟;杨燕玲;阳代春

    1例男性25岁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给予替比夫定600 mg,1次/d.治疗10个月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全身酸痛,尿量减少,尿色加深.停用替比夫定,改用拉米夫定,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下肢肌肉酸痛仍明显,遂入院.诊断为横纹肌溶解,代谢性酸中毒,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停用拉米夫定,并行对症、支持治疗.症状加重,入院第9天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 米力农静脉泵入诱发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

    作者:孙睦

    1例70岁女性患者因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入院.入院当天给予米力农5 m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30 ml,8 ml/h静脉泵入.约30 min后患者诉心慌、胸闷.查体:P 128次/min, HR 135次/min,心律不齐,脉搏短绌.心电图示心房颤动.立即停用米力农,静脉推入胺碘酮.1 h后症状消失,心电监护示心律转为窦性,HR 80次/min.

  • 酒石酸唑吡坦与文拉法辛合用致幻觉

    作者:臧若虹;于冉

    1例54岁女性患者,因焦虑状态给予文拉法辛75 mg及酒石酸唑吡坦10 mg睡前服用.约15 min后出现幻觉,入睡后消失.随后症状加重.考虑该不良反应与两药合用有关,故改为分开服用,间隔大于2 h.1周后症状消失.

  • 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

    作者:韩蕊;段京莉

    目的:分析和评价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以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水平.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2009年1~12月出院的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病历4 037份进行随机抽取,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别、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总共抽取到997份病例.这些患者中,男506例(50.75%),女491例(49.25%),平均年龄31岁,其中≥60岁167例,≤10岁217例.清洁手术183例(18.36%),清洁-污染手术806例(80.84%),污染手术8例(0.80%).所有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其中使用一种抗菌药物者486例(48.75%),2种抗菌药联用者511例(51.25%);常用的3类抗菌药物依次为青霉素类(581例,38.53%),硝基咪唑类(447例,29.64%),头孢菌素类(321例,21.29%).2种药物的联用主要为甲硝唑与青霉素和甲硝唑与头孢呋辛,分别为233例(45.6%)和210例(41.1%);术前预防用药主要以静脉途径给药,但有2例口服给药.979例患者手术预防用药时间合理(术前0.5~2.0 h) ,其中清洁手术、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患者分别为181例 (98.91%)、790例 (98.01%)和8例(100%);18例患者手术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其中14例术前用药时间<0.5 h,4例在术前2.5 h.804例患者术后用药合理与基本合理,其中清洁、清洁-污染和污染手术患者分别为125例(68.31%)、671例 (83.25%)和8例(100%);193例患者用药不合理,主要为长时间用药,甚至长达10 d.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合理47例(4.71%),基本合理686例(68.81%),合计为733例(73.52%),其中清洁手术121例,清洁-污染手术605例,污染手术7例;不合理为264例(26.48%).结论: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包括无指征用药、药物选用不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不当及术后长时间用药等.因此,应进一步落实有关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指南,并加强合理用药教育.

  • 他汀类药物致勃起功能障碍

    作者:雷招宝

    他汀类药物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减少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作用,主要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以及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防治.他汀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有腹泻、恶心、头痛及皮疹等.1996年Bruckert等首先报告了他汀类药物可致勃起功能障碍(ED).198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法国药物警戒系统收集到4 471例服用他汀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报告,其中有51例(1.14%)为ED,包括辛伐他汀19例,阿托伐他汀18例,帕伐他汀8例,瑞舒伐他汀4例,氟伐他汀2例.使用他汀类药物后发生ED的平均时间为62 d(中位数29 d,范围1~100 d),其中25%的患者在9 d内、75%的患者在75 d内发生.约有57%的患者在停药后性功能恢复正常.他汀类药物引致ED的机制可能与其减少胆固醇生成而影响甾体激素(包括睾酮)的合成以及患者个体差异和心理状态有关.防治措施:他汀类药物应避免与其他可能引致ED的药物联用,如抗精神病药、三环类抗抑郁药、贝特类降血脂药和β-受体阻滞剂;一旦发生ED,应停药或换用其他降脂药.

  • 葛根素注射液致急性血管内溶血的临床特征和发病机制及其安全应用

    作者:王洪宝;郭琳;关勇彪

    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干燥根中提出的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其注射液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近年来葛根素注射液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的报道增多,经检索国内相关文献,自1993年至2005年间应用葛根素注射液引起血管内溶血的患者共32例,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69±9)岁;其中有10例死亡,平均年龄为(72±5)岁.在资料完整的25例患者中, 21例单用葛根素注射液,4例为联合用药;葛根素100~700 mg溶于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用药时间22例为5~10 d,3例>10 d.血管内溶血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腰、背痛,血尿、尿少、血红蛋白尿,网织红细胞升高(0.05~0.30),高胆红素血症(29.1~123.2μmol/L).22例患者经停药并给予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物以及血液透析治疗后,多于6~7 d症状消失或病情稳定.葛根素注射液致血管内溶血的可能因素为葛根素注射液的质量、患者过敏体质、年龄、用药时间或联合用药等.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葛根素注射液引起的免疫性或非免疫性反应及其促氧化作用等有关.预防措施为:有过敏史者不宜应用;高龄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应调整剂量;与可能致溶血的药物联用应谨慎.

  • 伏立康唑长期应用可致黑素瘤

    作者:吴小艳

    伏立康唑属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通过抑制真菌中由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14α-甾醇去甲基化,使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受阻,用于曲霉属、镰刀菌属和足放线病菌属等引起的严重感染.伏立康唑治疗时耐受性一般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外周性水肿、头痛、呼吸功能紊乱、视觉障碍、胃肠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国外报道在前期临床试验中,约有2%的患者可出现皮肤反应,包括光敏反应、唇炎和干燥症.随后又有伏立康唑可致严重光敏反应、加快皮肤光老化、假迟发性皮肤卟啉症和侵袭性鳞状细胞癌(SCC)的报告.2010年1月18日美国<皮肤病学文献>(Archives of Dermatology) 在线发表的一项观察报告表明,2例患者出现原位黑素瘤与长期应用伏立康唑相关.

  • 常用止痛药可致男性患者听力减退

    作者:吴小艳

    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非处方药物广泛用于缓解各种疼痛.在美国有17%的人群每周至少使用1次阿司匹林,其中28%为< 45岁的男性,58%的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另有23%和17%的人每周至少使用1次对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同时,在美国有> 3 600万人患有听力减退,其中约有1/3为40~49岁人群.听力减退会影响语言交谈能力,导致孤立、沮丧,降低生活质量.

  • 牛黄解毒片致患儿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

    作者:杨义;孙淑波;雷力力;聂磊

    1例1岁半男性患儿,因大便干燥家长自行给予牛黄解毒片1片.1h后患儿出现颜面水肿,随后抽搐,颜面及四肢末梢发绀,呼吸心跳停止,遂入院.查体:昏迷状态,对光反射迟钝,R 60~80次/min,BP 35/0 mm Hg.实验室检查:ALT 368.00 U/L,AST 2 000.00 U/L,CK 2 000.00 U/L,LDH 9 040 U/L,Urea 15.20 mmol/L,SCr 114.30 μmol/L.急行抢救措施,终因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 肉毒素美容中毒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救治

    作者:邱泽武;王喆;彭晓波;沈伟;孙成文;姜艳平

    肉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分泌的一种神经毒素,肉毒素中毒可导致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55岁,注射肉毒素2~9 d后出现中毒症状.临床表现为:眼睑下垂、吞咽困难、视物模糊、言语不清、肢体无力、呼吸困难及失眠伴焦虑不安等症状;其中1例出现Ⅱ型呼吸衰竭.所有患者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抗焦虑及对症治疗,严重中毒患者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及血液灌流,均治愈出院.

  • 含轻粉中药丸导致急性汞中毒

    作者:李安;孙利梅;王涤新

    1例46岁男性患者,因下肢皮肤湿疹服用某诊所自制中药丸(每粒约含21 mg轻粉) 1粒,2次/d,共服用13粒.第7天患者出现头晕、胸闷、口腔溃疡伴发热、周身疼痛,且症状逐渐加重遂入院.查体:T 37.2℃,面部及躯干部皮肤可见充血性红斑,压之褪色;口腔黏膜充血,齿龈红肿.实验室检查:血汞0.029 mg/L,尿汞39.565 μmol/molCr;ALT 61 U/L,AST 28 U/L,BUN 7.42 mmol/L,SCr 67.0 μmol/L;血β2-微球蛋白1 549.20 ng/ml;尿β2-微球蛋白167.0 ng/ml.给予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患者症状好转,尿汞趋于正常,复查示肝功能及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恢复正常.

  • 甲基苯丙胺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救治

    作者:武力勇;车林海;刘芳艳;李亚林;汤辉;邢绣荣;孙长怡;秦俭;贾建平

    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 MA, 俗称"冰毒")为违禁毒品,滥用MA可致严重的生理和心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1例28岁男性患者,有吸食MA史1年余,每月平均吸食4~5次.患者出现躁动不安,意识障碍,四肢抽搐、牙关紧闭,每次发作3~5 min,4 h共发作5~6次,遂入院.查体:T 38.5 ℃,BP 140/90 mm Hg,R 30次/min,HR 120次/min,谵妄、意识不清,瞳孔对光反射迟钝,躁动不安,全身大汗.毒物分析结果:血清MA 0.2 μg/ml,血清苯丙胺0.1 μg/ml;尿MA 12.3 μg/ml,尿苯丙胺1.3 μg/ml,MA的血清浓度达致死剂量.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及对症、支持治疗.2 d后神志转清,恢复自主呼吸.在ICU住院6 d出院.

  • 关于将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管理纳入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作者:

    食药监办[2010]16号近年来,随着禁毒形势的不断变化,不法分子大肆套购未列入特殊管理的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致使该类药品流入非法渠道,被用于提取麻黄碱制造冰毒,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社会稳定和国家声誉,已经成为当前禁毒斗争的突出问题.对此,国家局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生产经营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规范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生产经营秩序,决定将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管理纳入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作者:

    卫医管发[2010]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为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

    作者:

    (卫生部令第73号)<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3月15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部长 陈竺二〇一〇年三月三十日第一条为加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 关于征求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相关技术评价指导原则意见的函

    作者:

    食药监安函[2010]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进一步做好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国家局组织制定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非临床研究技术原则>、<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临床研究评价技术原则>、<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生产工艺评价技术原则>、<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质量可控性评价技术原则>、<企业对中药注射剂风险控制能力评价技术原则>、<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风险效益评价技术原则>、<中药注射剂风险管理计划指导意见>,现征求你们意见.

  • 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李蔚莉;马秀云;吴璐;蔡晧东

    目的: 比较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3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纳入研究.3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入双盲治疗:替比夫定组(22例),男18例,女4例,平均年龄(30.9±7.8)岁,口服替比夫定600 mg,1次/d,治疗104周;拉米夫定组(17例),男13例,女4例,平均年龄(30.4±8.5)岁,口服拉米夫定100 mg,1次/d,治疗104周.104周后2组患者均进入替比夫定开放治疗,口服替比夫定600 mg,1次/d,继续治疗104周.每8周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完全应答率和ALT水平,观察2组患者治疗104周后HBeAg血清转换情况、治疗期间病毒学反弹率及替比夫定的不良反应.结果:双盲治疗阶段,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患者治疗52周和104周时HBV DNA的完全应答率分别为72.2%(16/22)、77.3%(17/22)和47.1%(8/17)、47.1%(8/17); ALT的复常率分别为100%(22/22)、86.4%(19/22)和82.3%(14/17)、76.5%(13/17).替比夫定组治疗60周、104周和第3 年HBV DNA反弹率分别为4.5%(1/22)、18.2%(4/22)和28.6%(6/21),第4年未增加反弹的病例;拉米夫定组治疗52周、104周HBV DNA的反弹率分别为23.5%(4/17)和41.2%(7/17).2组共有4例耐药者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8~24周后HBV DNA下降至可检测值下限.双盲治疗阶段替比夫定组有5例患者发生9例次肌酸激酶(CK)升高(1 065~4 915 U/L),但无肌肉症状;开放治疗阶段有6例患者发生9例次CK升高(1 036~45 984U/L),均出现肌肉症状.结论: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患者对替比夫定的耐受性较好.

  • 2006-2009年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白书媛;王培昌;李燕;张丽丽;闵嵘;张红艳;王育英;尚静

    目的:调查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15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趋势,为合理选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9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患者的血、尿、痰、脓液等标本中分离培养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采用常规方法和梅里埃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2008年版标准判定.结果:2006-2009年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分别为8.7%(251/2 885)、7.6%(218/2 868)、7.6%(172/2 263)和13.1%(396/3 023),2009年的分离率明显升高;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分别为14.5%(417/2 885)、13.3%(382/2 868)、14.1%(319/2 263)和10.7%(322/3 023),分离率呈下降趋势.2006-2009年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均上升,其中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从2006年的10.4%和11.2%上升至2009年的56.3%和57.1%,对头孢吡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从2006年的22.7%和20.3%上升至2009年的64.1%和52.5%,2009年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26.8%),其余14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均高于50%.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从2006年的22.8%和18.6%上升至2009年的29.2%和38.8%,2006年对亚胺培南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2.4%和45.8%,2009年分别下降至35.4%和37.9%,对其余11种抗菌药的耐药率无明显变化,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15.0%).结论: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有利于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预防耐药菌株的传播.治疗该两菌引起的感染,可考虑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

  • 莲必治注射液静脉单次给药对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质的影响

    作者:胡中慧;吴纯启;王全军;王青秀;杨保华;施畅;廖明阳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方法观察莲必治注射液单次静脉注射对SD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质的影响,探讨莲必治注射液致肾损伤的机制.方法:2种莲必治注射液供实验用:莲必治注射液A(含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98.7%,其他相关物质1.3%),莲必治注射液B(含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49.1%,其他相关物质50.9%).SPF 级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莲必治A高剂量组(1 600 mg/kg)、低剂量组(400 mg/kg);莲必治B高剂量组(400 mg/kg)、低剂量组(100 mg/kg)和对照组(生理盐水),每组5只.各组动物均按10 mL/kg单次尾静脉给药.收集各组大鼠给药前12 h 及给药后0~6、7~12、13~24 和25~48 h 各时间段尿液,测定其磁共振氢谱(1H NMR);给药48 h 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莲必治A高剂量组、莲必治B高剂量组和对照组的ALP 分别为(306±13)、(294±45)和(207±47) U/L;ALB分别为(28.26±1.07)、(27.34±1.01)和(25.70±0.37) U/L, TP 分别为(51.32±3.36)、(50.10±2.36)和(45.76±1.73) g/L,莲必治A高剂量组、莲必治B高剂量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莲必治A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莲必治B高剂量组的BUN 分别为(6.94±0.49)、(6.69±0.31)和(6.81±0.38) mmol/L,与对照组[(5.90±0.45) 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莲必治B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TG 分别为(1.13±0.36)、(0.84±0.18) mmol/L,与对照组[(0.57±0.10) 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血液生化指标未见明显改变. 尿液1H NMR的时间轨迹图显示,给药后各给药组大鼠尿液代谢谱均出现先偏离、后回归对照组轨迹的过程.对不同时间段的1H NMR 主成分分析(PCA)表明,给药前各组大鼠尿液代谢图谱无明显差异;给药后0~6 h,各给药组与对照组大鼠尿液代谢谱能被区分开,其中莲必治B高剂量组的代谢谱偏离对照组远;各给药组尿液中三甲胺(TMA,δ2.70)和二甲基甘氨酸(DMG,δ2.94)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而柠檬酸(δ2.54,δ2.66)和α-酮戊二酸(δ2.46,δ3.02)含量下降.给药后7~12 h,各给药组与对照组的代谢谱仍可以区分开,各给药组尿液中柠檬酸和α-酮戊二酸含量均较对照组下降,莲必治A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莲必治B高剂量组尿液中TMA和DMG含量上升.给药后13~48 h,各给药组与对照组大鼠尿液的代谢谱不能区分,各给药组的代谢谱均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莲必治注射液中其他相关物质的含量与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质水平的变化有关,而柠檬酸和α-酮戊二酸含量的下降以及三甲胺和二甲基甘氨酸含量的上升提示莲必治注射液致肾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其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和肾髓质间渗透压的作用有关.

  • 黄药子及黄药子配伍当归对大鼠肝组织grp78和bad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汤青;刘树民;王加志;周琦;刘天宇

    目的: 研究单用黄药子及黄药子配伍当归对大鼠肝组织grp78和bad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药子引起肝损伤以及配伍当归后其损伤减轻的机制.方法:3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黄药子组、黄药子配伍当归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上述3组大鼠分别给予黄药子提取物混悬液(1 mL相当于黄药子0.067g)、黄药子和当归提取物混悬液(1 mL相当于黄药子0.067 g,当归0.133 g)及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液各2 mL,灌胃,2次/d,持续14 d.末次给药24 h后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肝脏grp78和bad基因的表达.结果:3组大鼠肝脏grp78和bad基因表达通过看家基因gapdh校正后的结果如下:黄药子组grp78和 bad基因的2-△△Ct分别为339.9和256.2,黄药子配伍当归组分别为17.0和9.9,对照组均为1.0.与对照组比较,黄药子组grp78和bad基因表达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黄药子组比较黄药子配伍当归组基因表达有显著的下调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药子可上调大鼠肝脏grp78和bad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黄药子引起肝损伤的机制;当归对黄药子致大鼠肝脏grp78和bad基因表达上调的拮抗作用可能是其减轻黄药子所致肝损害的机制之一.

  •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稿约

    作者: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