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眼科杂志

眼科

眼科杂志

Ophthalmology in China 안과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4469
  • 国内刊号: 11-302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2-57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徐亮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Ⅱ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5年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作者:熊世红;安鑫;王艳玲

    目的 观察Ⅱ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5年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选取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北京友谊医院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的白内障患者71例(87眼).方法 合并Ⅱ型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38例(44眼)为糖尿病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3例(43眼)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5年采用角膜内皮镜观察角膜内皮数量及形态学的变化.主要指标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结果 术前,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内皮细胞密度、平均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糖尿病患者术后5年与术前相比,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低,平均内皮细胞面积增加,变异系数增加(P均<0.01).对照组患者术后5年与术前相比,变异系数增加(P<0.01),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平均内皮细胞面积无明显差异(P均>0.05).术后5年,糖尿病患者的内皮细胞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平均内皮细胞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变异系数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小样本的回顾性病例研究显示,与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重,修复慢,需要长期随访.

  • 角膜内皮移植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失代偿的长期疗效观察

    作者:李绍伟;陈铁红;刘畅;宁建华;吕芳奇;曹丽娜;赵宁

    目的 观察角膜内皮移植手术(EK)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后植片失代偿的长期临床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选取2008至2010年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接受PKP术后植片内皮失代偿的患者6例(6眼).方法 对上述患者实施EK手术,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并分析患者术后视力、眼压、内皮细胞密度、排斥反应及并发症等.平均随访时间为(36.17±10.11)个月.主要指标 视力、眼压、内皮细胞密度、排斥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植片均恢复透明,视力较前有不同程度提高,症状缓解.末次随访时,1例患者角膜失代偿,其余5例内皮细胞密度从986~1914个/mm2.随访期内,1例术后1天发生植片半脱位,经再次前房注气后贴附良好;1例术后5个月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经药物治疗植片保持透明;另1例患者未规律随诊,内皮移植术后26个月时发生排斥反应,导致失代偿.结论 对于反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导致植片混浊的高危患者,角膜内皮移植手术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 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与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短期影响

    作者:刘倩;周跃华;张晶;郑燕;王永华;张秋露;胡雅斌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femtosecond lenticule exraction,FLEx)与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以及形态的短期影响.设计 前瞻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FLEx和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各50例(100眼).方法 分别在手术前、术后1、3天、1周、1个月应用Konan FA-3709P型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测角膜中心区单位面积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角膜内皮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CV)、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比率.主要指标 单位面积内的CD、CV和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比率.结果 与术前相比,在术后1、3天、1周和1个月时,FLEx组和飞秒激光制瓣LASIK组(FS-LASIK组)单位面积内的CD均下降(P均<0.05).两组间各时间点单位面积内的C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相比,在术后1、3天、1周和1个月时,FLEx组CV均升高(P分别为=0.007、0.014、0.003、0.069);FS-LASIK组CV均升高(P分别为0.039、0.021、0.001、0.002).两组间各时间点C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相比,在术后1、3天、1周和1个月,FLEx组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比率均下降(P分别为0.091、0.254、0.007、0.003);FS-LASIK组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比率均下降(P分别为=0.619、0.166、0.040、0.135).两组间各时间点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FLEx组及FS-LASIK组在术后早期均会出现单位面积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轻度降低、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轻度升高,但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的比率基本无变化,且这两种手术方式对于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以及形态的影响并无差异.

  • 基于眼底照相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人群筛查成本-效果分析

    作者:梁庆丰;彭晓霞;王宁利

    目的 基于“北京眼病研究”与“邯郸眼病研究”获得的基础数据,对采用眼底照相在人群开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筛查的成本-效果进行评价,为POAG人群筛查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设计 成本-效果分析.研究对象 “北京眼病研究”及“邯郸眼病研究”中关于POAG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方法 采用R软件计算40岁以上POAG在人群筛查和医院机会就诊两种诊疗模式下的伤残调整生命年,并基于2014年的成本,计算两种诊疗模式的直接成本费用(筛查成本、诊断成本、干预成本),然后比较两种模式的成本-效果.主要指标 成本费用,伤残调整生命年.结果 以1万例40岁以上社区人口为拟合基数,分析结果提示:如果每5年筛查一次,可及早发现POAG患者并及时药物控制,其视功能损害率为30%左右;而医院就诊方式,其视功能损害率均在50%以上;采用眼底照相完成POAG的筛查、确诊及治疗所需直接医疗成本为175万;通过医院机会就诊模式,需直接成本为406万,但开展社区筛查发生的疾病负担,即伤残调整生命年(1.33)却低于医院机会就诊模式(2.76).结论 POAG的社区筛查可降低由于其导致的伤残调整生命年,对患者视功能的维持及改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且可降低直接医疗成本.

  • 不同壳聚糖膜片兔眼前房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崔蕊;李纳;位晓娟;韩宝芹;刘万顺

    目的 观察不同壳聚糖膜片在兔眼前房的相容性,评价其用作角膜内皮细胞移植载体的可行性.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新西兰大白兔33只.方法 33只兔中30只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将脱乙酰度为63%(A组)、74%(B组)、95%(C组)的壳聚糖生物膜植入到兔的左眼前房内,右眼不做操作作为空白组;另3只兔左眼仅做前房穿刺作为对照组.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并记录植入后3、5、7、10、14天各组兔眼前房反应.1、2、4、8周测量角膜厚度.2、4周行术眼角膜内皮镜观察.1、3个月时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术眼的炎症反应情况.主要指标 角膜厚度、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率、平均细胞大小.结果 术后1周内,三组兔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前房渗出、虹膜充血;术后第2周,A、B组出现前房积脓、虹膜新生血管,且膜片透明度下降,至术后2个月前房积脓、虹膜新生血管基本消失.C组第2周后未出现前房积脓及虹膜新生血管,且膜透明性好.角膜测厚显示,仅术后2周时C组角膜厚度较A、B两组的角膜厚度薄(F=13.425,P=0.000),其余时间点均未见角膜厚度的差异.术后2周各膜片组术眼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率和细胞大小与空白组正常兔眼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1个月,A、B组HE染色示膜片周围大量炎性细胞聚集,术后3个月形成炎性肉芽肿,膜片被包裹.C组术后1个月,膜片周围未发现炎症细胞的包绕,只在膜片与角膜或虹膜组织接触点上有少量的炎性细胞,3个月后膜片周围无炎症反映.结论 脱乙酰度为95%的壳聚糖生物膜较脱乙酰度63%、74%者具有更好的前房生物相容性.

  • 儿童视神经炎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姜兆财;刘子豪;李红阳;陈霆隽;魏世辉

    目的 探讨儿童视神经炎的发病特点,为视神经炎患儿的诊疗及护理提供依据.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的75例(124眼)儿童视神经炎患者.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124眼)儿童视神经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其发病诱因、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分析其临床特点.跟踪随访6~42个月,进一步分析其预后及转归.主要指标 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复发率及预后.结果 入组患者平均年龄(10.67±3.57)岁,其中女性56例(74.67%),29例(38.67%)患者发病前有明确诱因.所有患者发病以来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49例(65.33%)患者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32例(42.67%)患者发病时伴有眼痛或眼球转动痛.所有患者发病眼视盘均有不同程度颜色变淡并与发病时间有关,约51.52%的患者病情复发,但近70%的患者视力恢复>0.5.分别有4例(6.78%)及9例(15.25%)患者转变为多发性硬化及视神经脊髓炎.结论 儿童视神经炎以严重的视力下降、双眼发病为主及良好的预后为特点;年龄偏大的女性患者较易转变为视神经脊髓炎.

  • 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家系的βIGH3基因突变研究

    作者:周敏;王春芳;梁庆丰

    目的 研究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Avellino corneal dystrophy,ACD)一个家系的临床表现及其βIGH3基因突变类型.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一个中国家系.方法 详细采集该家系5代75人病史,进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外眼照相、眼底、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检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并结合DNA测序技术进行βIGH3基因第4、11和12外显子突变检测.主要指标 基因序列.结果 本病临床特征为角膜基质层颗粒状及格子状混浊.AS-OCT显示角膜病灶位于角膜上皮层及浅、中基质层.基因检测发现该家系患者βIGH3基因第4外显子370位点碱基C→T,即R124C突变.家系中正常成员无该位点的基因突变.结论 R124C突变与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的发生有关,该基因的突变可导致不同类型角膜营养不良的发生.

  • 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综合征MR成像分析

    作者:焦永红;满凤媛;王振常;鲜军舫

    目的 通过观察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CFEOM)三种临床表型的眼运动神经和眼外肌及周围组织的影像学特征,为本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CFEOM患者21例.方法 对21例CFEOM患者行全脑、脑干、海绵窦及眼眶的MRI扫描.全脑平扫;眼运动神经脑池段,采用头颅线圈,层厚0.8 mm,重T2加权,三维FIESTA序列扫描;眼运动神经海绵窦段,采用头颅线圈,层厚2 mm,T1加权像扫描;眼外肌和眼运动神经的眶内段,采用表面线圈,层厚2 mm,T1加权像扫描.显示脑池段的眼球运动神经、眶内各神经分支和眼外肌.主要指标 眼球运动神经分布和眼外肌的发育情况.结果 CFEOM患者的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及滑车神经的眶内段和脑池段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发育不良.六条眼外肌均表现不同程度萎缩,以上直肌和提上睑肌为严重,上斜肌和外直肌改变轻微.结论 CFEOM患者眼运动神经和眼外肌结构均发育不良.特别是脑池段运动神经发育不良的影像学特征明确,提示CFEOM的原发病变是运动神经发育缺陷.

  • 手术导航系统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赵阳;李蕾;朱思泉

    目的 观察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中应用Lenstar LS900手术导航系统对患眼手术前后屈光状态变化的影响,初步评价Lenstar LS900手术导航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2年8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单纯白内障患者36例(45眼).方法 根据手术中是否应用导航系统分为导航组17例(22眼)和对照组19例(23眼).导航组患眼术前分别采用Lenstar LS900光学低相干反射生物测量仪及IOLMaster进行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角膜曲率、散光度等参数的测量;术后1、3个月采用Lenstar LS900光学低相干反射生物测量仪对上述参数进行复查.对照组患眼术前、术后3个月均采用IOL Master进行上述参数的测量.比较导航组患者术前两种测量仪器测量的一致性;比较两组患眼术前、术后3个月的屈光参数差值的变化情况.主要指标 患眼术前术后的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角膜曲率、散光度.结果 导航组术前Lenstar LS900和IOL Master测量数据中,眼轴、角膜曲率、散光度的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前房深度两种仪器的测量数值分别为(2.82±0.46) mm和(3.14±0.52) mm (P=0.036).导航组术前、术后1、3个月眼轴分别为(25.48±3.26) mm、(25.38±3.01)mm、(25.40±3.01) mm(P=1.000);前房深度分别为(3.14±0.53) mm、(3.56±0.76) mm、(3.62±0.81) mm(P=0.000);散光度分别为(0.97±0.37)D、(0.72±0.32)D、(0.62±0.27) D(P=0.003).导航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散光度差值为(-0.35±0.27)D,对照组术前、术后3个月散光度差值为(0.20±0.49) D(P=0.000).结论 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中应用Lenstar LS900手术导航系统可减少手术源性散光的形成,并可减少患者原有的部分散光度,值得在白内障手术中推广应用.

  • 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张英;张至菲;刘文;黄素英

    目的 观察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03年7月至2008年1月连续在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原发性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17例(17眼).方法 对所有17例(17眼)患者行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术中做充分的全玻璃体切除,剥离粘连玻璃体皮质,重水压平视网膜后,切除视网膜裂孔后缘翻卷的边,眼内光凝,气/液交换和硅油填充.术中3例切除裂孔前瓣,9例切除合并裂孔前瓣的睫状体非色素上皮脱离.联合环扎1例,行晶状体咬切1例.术后平均随访24.5±8.5个月,观察视力、视网膜平伏情况及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主要指标 视力、视网膜平伏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其 中1例术后出现新裂孔,另1例术后7个月玻璃体增生牵拉导致视网膜脱离,其余15例患者在术后2~18个月顺利取出硅油,视网膜保持复位.失访1例.后一次随访好矫正视力:光感~指数2例,0.02~0.3 5例,0.5~0.7 6例,≥1.0 3例,与术前相比明显好转(x2=-17.01,P<0.05).结论 平均随访2年的结果显示,全玻璃体切除术、部分视网膜切除、眼内光凝和硅油填充治疗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具有较好的手术效果.

  • A型肉毒毒素治疗先天性内斜视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文莹;吴晓

    目的 观察经结膜内直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先天性内斜视的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先天性内斜视患儿12例(24眼),确诊年龄6~34个月(平均19.69±8.61个月).方法 对所有患儿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视力、眼前节、眼底、睫状肌麻痹后的屈光度,角膜映光法和三棱镜+交替遮盖法测量33 cm和6m斜视度,有屈光不正者测量裸眼及戴镜斜视度.对不能配合常规三棱镜检查的患儿,使用角膜映光法或Krimsky三棱镜法测量.在肌电放大仪引导下行双眼内直肌注射BTXA 2.5单位,注射后2周,3、6个月,1、2年和末次随访重复注射前各项检查.注射后看远斜视度≤10△作为正位标准.如果复诊到3个月斜视度持续大于20△进行第二次注射.主要指标 视力、屈光度、斜视度检查,双眼视觉功能检查.结果 12例患者就诊时等效球镜度+0.375~+3.625 D,平均(1.88±0.84)D;治疗前斜视度数+20△~+80△(平均47.91△±25.71△),随访时间4~84个月(平均25.83±13.13个月).8例行1次双眼内直肌注射,4例行2次双眼内直肌注射.单纯肉毒毒素注射成功率为83.33%(10/12例).1例于注射后14个月行手术治疗,术后正位.1例注射后残留较小度数(+15△),配戴压贴三棱镜治疗.末次随访时12例经综合治疗眼位在正常范围,4例获得正常双眼立体视功能.结论 BTXA治疗先天性内斜视短期有效,重复注射有利于维持效果.

  • 24例内源性眼内炎的易感因素和病原学分析

    作者:沈琳;王红;赵萌;魏文斌

    目的 回顾性分析24例内源性眼内炎的全身易感因素及致病微生物.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确诊为内源性眼内炎的患者24例(32眼).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史询问、血清免疫学检查如(如RF、HLA-B27等)、常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间接检眼镜检查等)及眼B型超声检查,对符合手术标准的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术中获取房水、玻璃体进行涂片和培养.主要指标 全身易感因素和房水、玻璃体的涂片及培养结果.结果 24例患者中,主要全身病史包括:糖尿病4例(16.7%),手术(引产、胆结石、肾结石)后3例(12.7%),肝脓肿2例(8.4%),连续高强度工作史2例(8.4%),泌尿系统感染2例(8.4%),阴道炎2例(8.4%),长期免疫抑制剂使用1例(4.2%),口腔感染1例(4.2%),细菌性脑膜炎1例(4.2%),呼吸系统感染1例(4.2%).24例患者中有16例(66.7%)患者在眼部症状出现前或伴随眼部症状出现发热,并接受全身抗生素治疗,有静脉输液史.31眼眼内液培养阳性率为54.8%(17眼),其中45.2%(14眼)为真菌,分别为:白色念珠菌7眼(22.6%),假丝酵母菌3眼(9.7%),西弗假丝酵母菌2眼(6.5%),高里丝假丝酵母菌1眼(3.2%),热带念珠菌1眼(3.2%);9.7%(3眼)为细菌:2眼(6.5%)为肺炎克雷伯杆菌,1眼(3.2%)为浅绿气球菌.结论 本组内源性眼内炎患者的全身病史以不同诱因引起的发热多见,常见诱因包括外科手术、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及肝脓肿,全身基础病变以糖尿病多见.致病微生物以真菌多见,特别是白色念珠菌,细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多见.

  • 全激光T-PRK手术对近视眼角膜后表面形态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苏燕;侯杰;郑秀云;雷玉琳

    目的 探讨全激光经角膜上皮的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矫治近视眼后角膜后表面形态的变化,并与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进行比较.设计 前瞻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济南明水眼科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行表层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68例(134眼),其中T-PRK组46例(81眼),Epi-LASIK 22例(53眼).方法 使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3和6个月测量角膜后表面高度及非球面参数Q值.主要指标 角膜后表面高度及非球面参数Q值.结果 两组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均较术前发生轻度的位置后移,T-PRK组在术后1、3及6个月时,Epi-LASIK组在术后6个月时,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角膜后表面Q值较术前差异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两组之间比较,无论是角膜后表面高度还是Q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全激光T-PRK矫正近视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有轻度位置后移的现象,但并未影响后表面整体的非球面形态.

  • 结膜蝇蛆病一例

    作者:张阳;孙旭光;王智群

    结膜蝇蛆虫病属于眼部少见的寄生虫病,文献报道较少,其影像资料更为稀少.此病患者在我国多源于牧区,饲养牛羊者多见[1].在城市中并不多见,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25岁.2013年6月于北京同仁医院就诊,自述右眼异物感及“虫爬感”,就诊当日上午走路被飞虫迷眼,照镜子自行从结膜囊中取出小虫数条后就诊,于我院又取出此虫十余条.患者右眼角膜清,前房中深,结膜轻度充血,裂隙灯下可见虫体长约1 mm,呈梭形,头部有一黑点(图1、2),于结膜表面和睑周皮肤表面蠕动且行动迅速.外眦皮肤表面近睑缘处有一疑为未发育为蚴虫的虫卵(图3、4).取出所有可见虫体后,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结膜囊.确定所有虫体全部取出后,嘱患者局部抗生素滴眼,次日复查,3日后痊愈.

    关键词:
  • 进一步提高屈光手术患者的视觉质量

    作者:王雁;徐路路

    视觉质量包括了除视力之外更高层次的视觉能力,是对所观察物体更为全面的视觉感知.屈光手术主要目的不仅是提高视力,而且要提高视觉质量.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屈光手术的矫正效果大为提升,但部分患者术后仍会出现对比敏感度下降、单眼复视、眩光、光圈光晕等光学并发症.本文就光学并发症等影响屈光手术视觉质量的原因及有效控制措施予以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对屈光手术后视觉质量的重视.

  • 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周跃华;郑燕

    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项非接触性、非侵入性、高分辨率的生物组织结构显像技术,可提供形态学图像和量化分析.其在角膜屈光手术方面的应用除了角膜厚度的测量、角膜瓣的评估、负压对视网膜影响的评估等方面之外,在圆锥角膜的筛查、角膜病变的观察与手术设计、术前黄斑区病变的筛查和术后视力预测等方面也发挥重要的作用.重视OCT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综合应用,有利于提高角膜屈光手术的效果.

  • 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在眼底病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史雪辉;魏文斌

    眼底病种类繁多、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解剖层次精细,临床表现多变,使眼底病教学相对困难.多媒体直观教学法用于眼底病专业教学,为优化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提供了佳应用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教师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现眼底病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包括各种影像学检查特征;可以系统、完整地对繁琐的层次结构及其生理、病理学特点进行有机关联、综合解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眼底病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在顺利完成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 青光眼公众知晓率亟待提升

    作者:魏欣;陈晓明

    青光眼是全球范围内第二大致盲性眼病,然而由于青光眼公众知晓率低等原因,使得青光眼的未诊断率居高不下.即使在发达国家,约50%的青光眼患者尚未察觉自己已经患病而未作任何治疗;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数字更是高达90%.根据对国内以及国际上青光眼认知度调查的结果分析来看,提高青光眼公众知晓率已迫在眉睫.我们倡议通过更广泛的形式及途径开展青光眼的宣传教育,以及增强基层医院眼科医生的技能培训并装备必要的检查设备,期望能在较短时间内显著提高我国青光眼的公众知晓率和疾病诊断率.

    关键词: 青光眼 公众知晓率
  • 角膜塑形后的屈光度检查

    作者:王小兵;翟宁;马芙蓉;邓秀静

    近年来角膜塑形镜的应用呈现快速扩大的趋势,除商业因素外,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其中很大原因在于使用者和部分医师相信角膜塑形镜具有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近视进展的原因非常复杂,多年来的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简单来说,至少存在先天和后天两类因素.先天因素目前是难以控制,甚至是难以定量的,因此如何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一直是近视进展研究的基础性难题.在此情况下要得到科学的控制近视进展的结论是非常困难的.

    关键词:
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